1 ) 天生殺人狂:瘋狂的情侶(影片背后真實的故事)
此部電影是根據(jù)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
生在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Lincoln)的卡瑞爾?福格(Caril Fugate),與她的男朋友查爾斯?斯塔克偉澤(Charles Starkweather)共同殺害了11人,這也讓她成為美國歷史上被判處一級謀殺罪的罪犯中最年輕的女性。
查爾斯在出生時就患有輕微的佝僂病性膝內(nèi)翻,他的腿有些畸形,同時還患有輕微的語言障礙,這使得他在早年經(jīng)常受到他人的取笑和欺負。于是他的性格中逐漸養(yǎng)成了嚴重的自卑情結(jié),使他成為一個自我厭惡和無政府主義者,并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做成任何事情。這種天生失敗的個性會也一直令他過著貧困和悲慘的生活。
1956年,18歲的查爾斯輟學,并在一家倉庫里工作。據(jù)他當時的同事回憶,查爾斯什么都學不會,可以說是倉庫里效率最低的員工,大家也都不愿意和他發(fā)生任何交流。就在這時,他認識了13歲的卡瑞爾,卡瑞爾并不嫌棄查爾斯,開始和他交往。查爾斯教會了她開車,并把自己的福特車借給卡瑞爾——不幸的是,她把車撞壞了。這也導致查爾斯的父親把他轟出了家門。
1958年1月21日,查爾斯前往女友卡瑞爾的破房子“約會”。但他不但沒見到卡瑞爾,反倒被她的父母臭罵了一頓。惱羞成怒的查爾斯開槍殺死了他們,甚至還用棍棒殘忍地打死了卡瑞爾兩歲的妹妹貝蒂。
隨后查爾斯和卡瑞爾開車來到了本內(nèi)特(Bennet),找到了斯塔克偉澤家的老朋友:70歲的奧古斯特(August)。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幾句話過后,查爾斯用霰彈槍打穿了他的腦袋。
在逃離現(xiàn)場時,他們的車陷在泥坑里,不得不棄車而走。這時當?shù)氐膬蓚€熱心青年—羅伯特?詹森(Robert Jansen)和卡羅?金(Carol King)停下來希望幫助他們——不過他們顯然找錯了人,查爾斯強迫他們開到了一個廢棄的防風窖并槍殺了他們。最終,這對瘋狂的情侶在穿越全美的公路旅行中一共殺害了11個人。他們的經(jīng)歷也成了電影《天生殺人狂》的藍本。
值得一提的是,當警方試圖抓捕查爾斯時,卡瑞爾一邊跑向**一邊指著查爾斯大喊:“這就是壞人,他要殺了我!”當然,他們都沒有逃離法律的制裁,查爾斯在1959年被執(zhí)行死刑。而卡瑞爾,在監(jiān)獄中度過了18年之后獲得了保釋。
原文地址:
http://www.guokr.com/article/18002/本文版權(quán)屬于果殼網(wǎng)(guokr.com),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商業(yè)使用請聯(lián)系果殼網(wǎng)。
2 ) 我們需要king size的床
今天看完《天生殺人狂》感覺糟糕??!然后被豆瓣里的長影評笑high了。哈哈哈哈哈。
對,他們殺人放火濫殺無辜一邊做現(xiàn)實中不敢面對人生困難的中二白癡,一邊假以一副超脫的,已經(jīng)升級了的姿態(tài)嫌棄典獄長只為了個人聲譽而不敢直接干上一架,嫌棄記者的功利心什么只為了收視率除了自己誰都不愛。好像自己真有多純潔仿佛癲癇一般在車前蓋上磕了藥似的扭動,扭動的還不是身為人類的肉體,根本就是被附身了般的邪神。明明打臉的要死,卻在結(jié)尾還做出一副金盆洗手,賢妻良母的樣子。
以為在手心劃兩刀然后握在一起就是天長地久永不分離?這特么就是中二?。∠磦€頭怕絞到頭發(fā)把戒指取下來還要被怒吼“我們干的每一票都源于這個”說的好像誰逼你似的,這就是你們堅不可摧的愛?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愛能驅(qū)散惡魔”?這特么就是中二?。∥覜]說你不愛,你當然愛,但你可不止愛她一個。你不過是需要她來陪伴你懂你那種破碎家庭的痛苦罷了,不然你為什么要扒了人質(zhì)的衣服看著她才能做愛?只要她稍一同意你們?nèi)齻€一起上,估計從此以后你就不是住motel了,你需要更大size的床。裝你以為你沒有的功利,欲望。還真把自己當天使?即使是墮天使也不是這樣的好嘛?自覺自己不夠性感了不夠吸引愛人了,于是就玻璃心了,沮喪著滿大街的找一個愿意調(diào)戲自己的人,取悅自己,一遍一遍證明自己“漂亮”“性感”“被需要。我還不知道這年頭做個玻璃心都是這么自豪的事了。
咱聊的不就是電影嗎?行啊,拋開價值觀,拋開道德束縛,丟棄掉法律的綁架。我們再看啊,整部電影還是這么件事“我可以殺你,但你得拿藥救我;我可以殺你,但你得做飯給我吃你得騰地方給我睡;我可以殺你,但你得為我的罪過超度;我可以殺你,但你得原諒我”因為特么的我多純潔啊!我心靈多特么單純??!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我的錯?。√孛词沁@個世界的錯啊!特么的我倆就是中二啊!我倆還互相愛著呢!我玩繞口令玩差錯了那就錯殺一個唄~反正只要留一個活口做報告就好~
其次,這部電影有些地方和《殺死比爾》用了一樣的處理方法但后者做的更好。如同將殺戮用ACG畫面替代,還有血腥畫面用黑白鏡頭遮掩一下。起碼比爾里的ACG還看得清楚劇情??!這里面的ACG完全淪落成暴走漫畫啊!黑白鏡頭的切換也很沒意思。比爾的切換起碼讓人覺得很有必要,不切換簡直無法直視那血腥。不過在介紹梅樂麗的家庭時以那種拍攝美國70s 的家庭情景喜劇的手法很好玩,伴隨著觀眾的笑聲讓人感覺到梅樂麗在認識米基之前的人生都是那么的荒唐,滑稽。
還有一點,(特么我想對以下文字加粗黑體處理啊那些個文青的狗血心態(tài)快淹死我了)豆瓣里不少影評提到電影里的一句臺詞“我純潔的一刻勝過你一生說謊”。就是這么一句話啊,好多小文青好雞血啊,奉為經(jīng)典??!呵呵呵呵,原文是“you mean,was an instant of my purity worth a lifetime of your lies?”親愛的文藝騷年們~這是一句疑問句,意思是,這句話其實是殺人狂復(fù)述記者的話。你懂了嗎?殺人狂對記者的拍馬屁的態(tài)度其實是“i dont give a shit”這種flurting對他來說沒意思啊~他已經(jīng)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啊,他就是享受扣動扳機聽著子彈如同卡帶一般突突突突突啊~光是一點點的血腥味就可以讓他高潮了。這就是天生的殺人狂啊。你們都不拿世俗的標準來看待他了,他怎么可能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看待自己呢?除非他打臉啊~他對自己的態(tài)度就是“一個已經(jīng)進化了的生物”。
那些個說梅樂麗舞蹈時仿佛女神的騷年們,那是因為你看到穿的少的女人就壓抑不住你的腎上腺素;說什么蛇有毒牙但也是善良的,那是因為你特么就沒聽懂印第安老人說的寓言故事。印第安老人的意思是他認命了,他知道他會栽在這倆喪心病狂的人手里。
我來說說我對混世魔王的設(shè)想。在我個人的想象里,混世魔王這種組合應(yīng)該是《雌雄大盜》里邦尼和克萊德這種,是《賭命鴛鴦》里的道克.麥科伊和卡羅爾這種。我喜歡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1954年5月23日,邦尼和克萊德在路易斯安那州遭到警方伏擊,兩人一共被打了50多槍,當場死亡。(不知道邦尼和克萊德的自己去百度)50多槍是什么感覺?一個蜂窩煤只有16個眼,你感受一下。這就是雌雄大盜給我的暴力美學。若是《天生殺人狂》最后真像電影里梅樂麗在監(jiān)獄里說的那樣兩人沖下樓梯在子彈的雨林里一起死掉一起去極樂世界獲得真正的自由我會喜歡她多一點。
我也就吐槽這么些了,其實我就是受不了都二十好幾看著就要奔三張的人還一腔雞血的泛著中二。一句普通臺詞也能炒的火熱原因不過是因為特么翻譯時你們自動過濾掉了問號。我相信這本子若是讓昆汀自己來拍一定會好很多,這就是我對昆汀的信任。昆汀無論是鏡頭,暴力美學,BGM的切入剪輯都做的讓人放心。說到音樂,這部電影的音樂能給人留下記憶的也就是BOB dylan的you belong to me。對歌曲我不評價,我就是不喜歡倆個鮮活的生命要配這么滄桑的嗓音(我沒黑dylan哦我很喜歡他的)這種想通過低沉滄桑音樂來強化主角的歷經(jīng)磨練身經(jīng)百戰(zhàn)能看破紅塵是很幼稚的。
我就說這么多,可以開罵,但理不理是我的事~嘛,既然中二病與玻璃心都這么吃香我也來湊下熱鬧。
3 ) 視覺的狂歡 奧利弗·斯通的PARTY
誕生于1994年的《天生殺人狂》,不一定是奧利弗·斯通最好的影片,但無疑是最具有爭議的片子。單看昆汀·塔倫蒂諾痛斥奧利弗剽竊他的劇本,痛心疾首仿佛丟失了最珍愛的玩具的樣子,我相信這兩位暴力美學的重量級人物撞擊而來的火花不可能不精彩(雖然是奧利弗斯通一廂情愿撞上去的....剽竊可一點都不光彩).
一
必須要談的便是暴力。暴力作為人的對于死亡的原始本能之一,是將死亡加之于別人身上的結(jié)果。所以暴力的發(fā)生實質(zhì)上就是無意識的顯露,本片的暴力分三種:
1 米基&梅樂莉
這對瘋狂的情侶是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也是最直接的對于無意識的展露。他們充滿性欲和血腥的旅程本質(zhì)上是無意識的失控,是人的本能掙脫了束縛而無限制放縱的結(jié)果。人的本能總經(jīng)歷著一個釋放與壓制的過程。一種說法是男孩在3歲左右就有性的意識,而女孩更早,幾個月的時候便已經(jīng)能體會到這種快感,那個年齡不自覺的自慰行為單純只是受本能的驅(qū)使。但是這時這種行為被家長發(fā)現(xiàn)并制止,本能被壓制。我們在社會中成長的過程是一個“獸”性減少而“人”性增加的過程,是由本我向自我轉(zhuǎn)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學習把本能轉(zhuǎn)化成一種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形式的過程,比如對權(quán)力的欲望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性欲和暴力的變體。
而米基&梅樂莉曾經(jīng)像大多數(shù)社會中的人類一樣,被各種規(guī)則準則所壓抑本能,但是他們選擇的是直接的釋放本能。他們相遇的整個過程我們好像聽到了他們心中的鎖鏈松脫破裂的聲音。當米基幫梅樂莉做出普世價值認為天理不容的殺父弒母之后,他們心中最后的枷鎖隨著梅樂莉家中的那把火付之一炬。之后說他們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也好,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也好,總之是一條完全不需要理智,無意識被放縱的完全反社會的道路。
在米基&梅樂莉之間,米基像一個大孩子,他的行為更為直接,思想更單純。他解放了梅樂莉,在大多數(shù)時候他是死亡的直接執(zhí)行者,殺人對于他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像吃飯睡覺做愛上廁所一樣。所以印第安人會選擇為他驅(qū)魔,因為他是他們行動中的主導。說到印第安人,這是惟一一個不代表現(xiàn)實的力量,他獨自居住在荒漠的深處,本身就有一種超現(xiàn)實的意義,所以他的命運必然是被歷史驅(qū)逐,但是只有他的死讓米基&梅樂莉后悔,因為他根本就不屬于這個社會。印第安人所代表的,其實是自我的認知,他潛入米基的夢中讓他看到的,就是人的本性。但是認知的結(jié)果是可怕的,人真正的本性讓人恐懼,于是米基在恐懼中不能自已殺死了印第安人。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如此可怕以至于會讓人沒有勇氣再進一步了解自己,扼殺掉自我認知的道路。對本性的認知的這個過程是如此讓人恐懼,足以導致死亡,所以米基&梅樂莉在此時被眼鏡蛇咬傷,他們的快樂之旅因此暫時結(jié)束。
當然他們的行徑是不能被社會所容忍的,米基&梅樂莉無時不在警察的追捕之中,被蛇咬,也就是對自我認知的恐懼所帶來的傷害,促成了制度的反撲——米基&梅樂莉被捕。但是當杰克探長,韋恩·蓋爾和米基&梅樂莉聚在一起的時候,制度的鎖鏈在本能欲望的無限膨脹下變得荒誕可笑,于是便促成了無意識在本片中的第二次釋放——越獄成功。暴力的逃脫,人本能的逃脫,這樣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便再次增加,所以米基&梅樂莉再次被追捕不可避免,又開始了人的本性與現(xiàn)實社會的角逐。但是導演只是將電影結(jié)束在二人越獄,他也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是要還原人的本來面目還是要服從現(xiàn)實社會。不過既然越獄成功了,也可以理解為導演已經(jīng)給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相比較現(xiàn)實來說,縱使人的本性令人恐懼也要選擇。
2 韋恩·蓋爾
韋恩所代表的,是媒體的自我放縱:不斷接受刺激,追求收視率。這其實也是人的本能通過媒體的特殊表達:不顧一切追求快感,完全放縱自己的欲望。韋恩也就是米基在媒體方面的化身。
媒體的暴力是集體暴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為什么韋恩會不顧一切大肆宣揚米基&梅樂莉的行徑,是因為有人愿意看。媒體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收視率,而收視率本身所反映的是觀眾的愿望。所以媒體便有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做任何事情——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無限制的曝光,不管對象是誰也不用過多的考慮當事人的想法,他們所代表的是觀眾,可以做出一副無辜的表情說所有的這一切只是滿足觀眾的意愿。
電影也是如此,越殘忍就越刺激,暴力血腥的場面越來越真實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趨勢,甚至成為了一些電影的噱頭。觀眾之所以能夠接受電影電視中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生活中所無法容忍的場面,因為這些畢竟是經(jīng)過一個藝術(shù)加工,電視機或者說是大銀幕作為一個媒介已經(jīng)把現(xiàn)場的恐懼感移除,剩下的滿足了受眾的心理上的對本能的向往,在默許當中甚至會對此有渴望。比如片中接受采訪的年輕人,殺人狂變成了他們追捧的對象,也正是由于觀眾們對于米基&梅樂莉的狂熱使韋恩受收視率,也就是利益的驅(qū)使,去監(jiān)獄做后續(xù)報道,媒體的宣傳使米基救世主般的演說得到出乎意料的煽動效果,監(jiān)獄暴動時生命受到威脅的韋恩卻像得到了上帝的饋贈,不顧一切地端著攝像機瘋狂記錄,興奮地甚至以為自己也會成為殺人狂中的一員,。米基&梅樂莉越獄成功,韋恩——媒體的功勞決不可湮沒。
媒體暴力就是觀眾的暴力,坐在電視前面的每一個人都是兇手。都殺害了韋恩·蓋爾,都參與了《電視臺風云》中霍華德在節(jié)目現(xiàn)場被射殺的陰謀??础度の队螒颉返臅r候是不是覺得很憤怒?憤怒竟然讓自己參與到這場謀殺之中,憤怒導演看破了你的期望并對此加以愚弄,不過是因為兇手一個并不光彩的身份被曝光,而且這就是事實你無力反駁,于是惱羞成怒。沒有人是清白無辜的,我們所有人尤其是喜歡這部片子的人,大家都和片中興奮的年輕人一樣,所有聽笑話的人都參與了對第三者的嘲諷,這也是事實。
3 杰克探長
杰克探長無疑是片中的大反派,他所代表的是在權(quán)力支持掩飾下的欲念,一種虛偽的暴力狀態(tài)。作為反派,他必然是和本片的主角作對——追捕米基&梅樂莉,這是他作為一個警察的職責。要是單是這樣,他僅僅能算上一個認真負責的討厭的警察。但不幸的是他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警察,作為權(quán)力的代表,他的欲望表現(xiàn)的太過于露骨。
他殺掉妓女而嫁禍給米基&梅樂莉,用挾持梅樂莉這樣下三濫的手段逼迫米基棄械投降,在加油站小弟的尸體面前沒有一絲憐憫只是在意淫梅樂莉留下的點點痕跡,他不痛恨暴力,因為他自己就是暴力中的一員。他希望自己是米基,所以他想要得到梅樂莉,可是這可能僅僅是對于自己的控制欲的爆發(fā),梅樂莉?qū)λ麃碚f只是一直不乖的貓,他看她的眼神表明已經(jīng)視她為私物。杰克是梅樂莉父親的翻版。他的無意識在失控,暴力和性欲膨脹到了社會不能容忍的高度,但是他有這個權(quán)力來偽裝成一切為人民服務(wù)的樣子,虛偽本性就像華服下套在杰克探長肥碩的屁股上的黑色丁字褲,讓人惡心的更徹底。
而監(jiān)獄就是現(xiàn)實對欲望的壓制,欲望下的暴力,以暴制暴,暴力機關(guān)的本質(zhì)。梅樂莉的“我情愿下地獄也不回牢房”這句話宣告了純精神的永恒性戰(zhàn)勝了權(quán)力管制下的暴力。
其實這三種暴力的內(nèi)涵都是一致的,即人的本能。但導演對他們的認可度顯然不同。米基&梅樂莉是人的本性壓迫到極限的爆發(fā)。韋恩·蓋爾所代表的媒體和殺人狂之間也算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到了杰克探長和監(jiān)獄的時候就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令人反感的氣息。實際上是他們本身所體現(xiàn)的本能的純粹度不同。除了米基&梅樂莉,韋恩和杰克的自我放縱都帶有一定的“利”的因素,也就是說都包含了一定的現(xiàn)實的程度。而在本片中,越是現(xiàn)實的越被否定,只有像印第安人這樣完全的超現(xiàn)實的人物才獲得了絕對的贊同。
二
除了暴力美學,這部片子不能不提的是后現(xiàn)代主義。何為后現(xiàn)代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社會中出現(xiàn)的范圍廣泛的文化傾向,它受各種非理性主義的影響,但又和現(xiàn)代主義不同,現(xiàn)代主義的哲學基礎(chǔ)是叔本華、柏格森、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和學說,激烈地反傳統(tǒng),但是在反傳統(tǒng)的同時又構(gòu)建了自己的一套規(guī)則。而后現(xiàn)代主義主要受存在主義,特別是海德格爾的影響,并和后解構(gòu)主義合流。是徹底的懷疑主義和徹底的虛無主義,它解構(gòu)一切已經(jīng)形成的東西,它要消解幾千年來的西方傳統(tǒng)的哲學觀年,否定一切終極永恒的東西,連歷史、真理都被它視為“話語”(權(quán)威)“生產(chǎn)”出來;它否定整體性、確定性、目的論一類的概念,拒絕一切視同重設(shè)深度模式的哲學和重設(shè)中心的企圖,主張誤限制的開放性多元性與相對性。
以上感謝萬能的教科書。
如果說現(xiàn)代主義畢竟還把世界看成是個整體,那么后現(xiàn)代主義則干脆視世界為“碎片”。這種觀點在電影中的體現(xiàn)便是影像的拼貼。提到“拼貼”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昆汀,不過他所擅長的是敘事的拼貼,而《天生殺人狂》中所體現(xiàn)的是影像的雜糅。
35mm,16mm,超8mm膠片機,家庭攝錄機,新聞用攝像機;黑白底片,高感,中感,彩色反轉(zhuǎn)片;情景喜劇,新聞采訪,MTV的拍攝手法,動畫的插入;還有天空的駿馬,窗戶上的狼群。過度的鏡頭剪輯造成的目不暇接的視覺沖擊,這些是零散的,瑣碎的,卻不是毫無目的的隨機組合。黑白的畫面表現(xiàn)的是心靈的溝通,是本性的展露,充滿了暴力;突然插入的可口可樂廣告證明了商業(yè)廣告的巨大威力等。
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觀念中,這個世界并不是一個歷史性的整體。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沒有任何辦法將他完整還原。所謂的歷史,并不可信。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是帶著某些人主觀色彩的演繹作品。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但現(xiàn)在在哪里?我說的話等到你聽見,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句了。所以后現(xiàn)代主義的電影之中也不存在絕對的因果聯(lián)系。米基和梅樂莉相遇是偶然,米基在獄中去農(nóng)場勞動時遇到龍卷風越獄也是偶然,他們殺人也沒有什么固定的標準,雖然最后會剩下一個傳話者,但是并不每次都這樣。韋恩很配合地幫助他們越獄,以為他們會帶他離開或者起碼放他條生路,可惜米基&梅樂莉的世界中并沒有什么原則可言,韋恩只能怪自己當初站錯了隊。
后現(xiàn)代的影片看似荒誕,但骨子里一本正經(jīng),有勇氣去正視現(xiàn)實。我不認為這部片子是什么愛情的童話,所謂的童話是通過想象加工的理想主義玻璃球。而斯通所做的是把大家的幻想打碎,把一切浮華拋開,把每個人的心里,欲望的黑洞曝到陽光下。雖然,我們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但它畢竟一直都存在,創(chuàng)造了一切也毀滅了一切
說到底,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最主要是要藝術(shù)家自己玩的高興,觀眾看的開心固然好,一臉鄙夷地吐酸水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奧利弗·斯通現(xiàn)在建了一座名為《天生殺人狂》的游樂場,還打開大門對你說:歡迎光臨,為什么要拒絕這場影像語言的狂歡派對?
P.S.以上有道理的部分感謝老師的課堂筆記,剩下的是自己的胡編亂造。
4 ) 到什么時候殺人都不應(yīng)該被歌頌
看完這個電影再回味,只覺得壓抑惡心
不是反對暴力,但昆汀的暴力一直是一種玩笑式的暴力,到了斯通手里卻非要給這種慘無人道的濫殺加上諸如“一刻純潔勝過一生謊言”的意義,再加上對傳媒對大眾的批判,其立場就變成了兩難的曖昧。導演你他媽難道想說大家都應(yīng)該誠實的去殺人只要傳媒別在一旁渲染夸張就行了是嗎?
到最后,所有人都成了虛偽的傻逼,兩個殺人魔成了童話式的英雄。又在豆瓣上看見這么多人或者為這個“童話般的愛情冒險”歡呼振奮著,或者為“是不是很多人都是天生殺人狂”之類的問題裝逼地深思著,仿佛已經(jīng)與主人公心靈相通對他們的心境感同身受,特別是那個置頂?shù)奶崎T小三的評論,通篇充斥著一種以為自己的思想叛逆又深刻自己的閱歷廣闊又豐富的優(yōu)越感,嗑藥夢囈般地解讀著這部影片本不該具有的種種思想和意義、象征和隱喻,我真是無語了。
我只希望昆汀或者羅德里格茲能夠重拍這個電影,把暴力玩的輕松一點痛快一點徹底一點,別再讓這個他媽的嚴肅的混亂的自我矛盾的噩夢和這群頭腦不清又自以為是的裝逼犯們折磨我了。
因為同種族的自相殘殺,無論是從社會道德還是從生物繁衍的角度,都不應(yīng)該被賦予這么一個嚴肅的意義,得到這么一種曖昧的歌頌。
5 ) 反文明的救贖
在相信簡單的因果報應(yīng)的人看來,這無疑是一部極其邪惡的片子??赐赀@部,我也立馬聯(lián)想起《keeping Mum》。不過《Natural Born Killers》無論從表現(xiàn)手法,還是影片內(nèi)涵上都要比前者高明得多,深刻得多。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里,估計都盤旋著“瘋狂”兩個字。幾乎影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都很瘋狂,除了那個印第安人。在因果報應(yīng)者看來,最后殺人狂過上幸福的生活,無疑證明,連導演都是無比瘋狂的。電影的蒙太奇手法,也玩得非常棒??焖俚溺R頭切換,各種媒體因素的結(jié)合,現(xiàn)實和幻想的交織,傾斜搖晃的鏡頭,把瘋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吹煤盟?br> 不知道stone有沒有看過弗洛伊德的東西,片子很明顯的體現(xiàn)了,弗洛伊德對文明是對本能的壓抑的觀點。文明越發(fā)達,對本能的壓抑也就越厲害。這已經(jīng)不是社會批判的片子,簡直是反社會,反文明的片子了——充滿了對媒體,社會,文明的諷刺和反叛。這些“反動”可以從對米基的訪談對話里體現(xiàn)出來。
然而,這又是一部宗教感非常強的片子。從那個印第安人,到不時吐煙的邪龍,到666公路,片子充滿了象征和隱喻。把它單純的當作一部社會批評片子的人,說stone沒有指出出路。其實,正說明質(zhì)疑者沒有領(lǐng)會到片子對整個社會和文明的反叛。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社會和文明造成的。根本不能在社會和文明的框架內(nèi)解決。Stone提出解決方法,那就是愛的救贖。
所以,這又是一部有關(guān)救贖的片子。就像米基說的,“你知道什么能戰(zhàn)勝心魔,是愛”。愛是最終,最永恒的救贖。這也是為什么,他們最后過上了幸福的小生活。Stone根本不相信社會,文明能給我們幸福,他只相信,愛能讓我們幸福。讓我們超越我們的本能,我們心中的魔鬼。
(PS:很久以前寫的觀后感,剛不小心看了幾個別人的評論。貌似贊的和損的人都在互相咬,我得申明下立場——這是我看過的最有深度的電影!殺人狗群中……。09.2.18)
6 ) 破碎的美國夢
破碎的美國夢
——《天生殺人狂》影評
在美國歷史上,城市化的迅速發(fā)展使其在20世紀成為美國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主要舞臺。然而,作為現(xiàn)代美國文明的標志和象征,其繁榮與輝煌的同時則始終存在著令美國人長期頗感頭痛但又無可奈何的貧困、種族歧視、社會犯罪、槍殺案件、毒品走私和貧民區(qū)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之嚴重,使一些美國學者以一種悲觀情緒寫道:“當我們進入21世紀的時候,美國面臨著許多問題。隨著貧富差距的加大,它似乎再也不能提供足夠的崗位或者充足的標準生活……數(shù)百萬美國人缺乏足夠的的住房條件、醫(yī)療保健和子女保險。美國的城市處于犯罪和毒品的困擾中..而在好萊塢,美國被贊譽為自由民主的國度,人們總是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美國夢“中,英雄和個性等總被光明正大的渲染。 生在今天的西方的人們,注定沒有生在產(chǎn)生英雄的時代…...一切發(fā)明早已奠定現(xiàn)代文明的基礎(chǔ)。三權(quán)分立,民主選舉,輿論監(jiān)督都設(shè)立了。銀行,社保,工會,教育體系…… 政客的虛偽,機構(gòu)的冰冷,媒體的喧嚷,一切都被那么天才地設(shè)立了。一切體制的過失都被預(yù)先諒解了,被過度詮釋了。英雄的缺失使美國人對英雄的渴望愈加強烈,美國電影總是不缺乏英雄,像《超人》《蜘蛛俠》《美國隊長》等多是英雄拯救世界,帶有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就連《2012》災(zāi)難片中也延續(xù)了一貫的個人英雄主義。然而這部《天生殺人狂》則間接地反映了美國諸多社會問題,狠狠地給個人英雄主義潑了剽冷水,這個世界上沒有英雄。
在影片中,幾次出現(xiàn)了印第安人在美國的生存處境,梅樂莉的父親在看球賽是就叫囂道“該死的印第安人就該死絕!”,還有米基唯一后悔的一次是誤殺了一個幫助他們還提供食物和住所的印第安人?;钤趨擦种械挠〉匕踩穗m然野蠻,但也有著一些高尚的德行,他們雖然貧困無知,但大家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他們樸素而不知道財富的價值,因此他們不會忌妒歐洲人利用財富獲得的享受;他們舉止毫不粗野,反而習慣于謙讓持重,甚至表現(xiàn)出貴族氣質(zhì);又比如他們溫存好客,甚至會冒著危險搭救陌生人。在影片中,印第安人講了一個中國的關(guān)于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農(nóng)夫救了一條凍僵的蛇,但蛇最后咬了他一口,農(nóng)夫不解的問“你為什么要咬我”蛇說“因為我是蛇啊”米基在誤殺印第安人之后非常懊悔,而梅樂莉則大聲責備米基。這也體現(xiàn)了米基和梅樂莉并非喪失了黑白是非觀念,在這方面,他們很清醒。這也揭露了一個社會現(xiàn)實,作為土著居民的印第安人善良的對待和接納白人,但在之后幾度遭到屠殺,幾乎種族滅絕,而剩下的小部分印第安人被趕到環(huán)境惡劣的沙漠地區(qū)。美國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行為在開發(fā)西部時期達到高峰,我想這也是影片帶有西部片色彩的原因。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故事像極了農(nóng)夫于蛇的故事。這里表達了導演的政治傾向,他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米基殺害幫助他們的印第安老人后,背景音樂居然是中國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是否隱射了當時的中美關(guān)系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片中監(jiān)獄里讓的百分九十是黑人。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如此之高呢,?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一面收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另一面與蘇聯(lián)冷戰(zhàn)相持不下。經(jīng)濟危機更提高了黑人的失業(yè)率。在每次經(jīng)濟危機中,黑人總是最早被解雇,最后被雇傭。這也難怪“1975年6月9日的《紐約時報》報道說:‘在每次衰退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黑人首先付出最大的而且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代價,許多人永遠恢復(fù)不過來’,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處在接近于失業(yè)的邊緣或周期性的失業(yè)’之中。20世紀中后期美國黑人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黑人居住區(qū)域"內(nèi)城化"、"隔離化";黑人受育機會平等但教育質(zhì)量低劣;黑人家庭結(jié)構(gòu)單親化、戶主女性化。這些新變化加劇了黑人經(jīng)濟上的貧困,造成了黑人素質(zhì)上的低下,帶來了黑人精神的頹廢,使得黑人對現(xiàn)實不滿、未來絕望,由此成為這一時期黑人高暴力犯罪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片中對傳媒界進行狠狠地批判,傳媒人士只貪圖收視率,居然將米基和梅樂莉殺人的場景公開放映出來,無視社會責任。也不想過這些報道對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會造成什么影響。我猜測,青少年之所以將梅樂莉和米基視為偶像,跟傳媒人是離不開關(guān)系的,他們試圖將兩個殺人犯神化。而青少年把兩個殺人犯視為偶像,根據(jù)問題追根溯源又離不開教育問題,影片主人公梅樂莉和米基都遭受過家庭暴力,特別是梅樂莉她甚至幾度遭到自己親身父親的蹂躪。每一個心理扭曲的人都有受到自己家庭的影響,比如米基和梅樂莉,比如那個甚至有點變態(tài)的警察。家庭暴力在美國是泛濫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和年長的父母幾乎無一例外的遭受家庭暴力,先不談家庭教育,家庭暴力這對孩子的成長幾乎有致命性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幾乎在美國頻繁發(fā)生校園槍擊案。而美國當局在2000年才出臺針對家庭暴力的法案。片中的住仍梅樂莉和米基只是美國現(xiàn)實社會被放大化的縮影而已。再避開家庭教育,談?wù)勆鐣逃?,美國的教育歷來是為全世界稱贊的,而領(lǐng)先世界的教育培養(yǎng)出的學生卻有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價值觀把殺人犯視作偶像,還覺得這種行為很酷,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甚至讓我質(zhì)疑美國教育。
為什么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沒有被嚴加制止呢?這個重大責任應(yīng)該歸咎于美國政府。而美國政府在電影中被擺在對立面,有的警察甚至比米基和梅樂莉還惡。而梅樂莉和米基殺人對象都鎖定為警察并視為樂趣。這是不是梅樂莉和米基對于他們慘痛的成長經(jīng)歷里面,政府作為主導者卻像旁觀者一樣從未想過伸出援手挽救他們的無情而又冷漠的報復(fù)呢。一個便民高效的政府是不會放任問題不管的。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是喪失公信力和權(quán)威的。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并非一部普通的多元素電影,而是反映美國社會問題的一個藍本。電影中的結(jié)局也并非像邦妮和克萊德這對鴛鴦大盜一樣被槍決,反倒是他們沖出監(jiān)獄繼續(xù)游戲人間。這是對美國民主和健全法制的一種戲謔和嘲諷,全美國十三個州的警力居然對這對鴛鴦大盜無能為力,“我純潔一刻勝過你謊言一生”這也間接的傳遞了導演的思想傾向,向惡存有一絲善念的個人勝過向善且虛偽的社會,當標榜自由民主的政府變得虛偽拖沓無能時,民主的狂熱將一發(fā)不可收拾。
導演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天生殺人狂》中的這些超前的后現(xiàn)代電影手法給了我強烈的視覺沖擊,嘲諷了美國當下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Shit,多么偉大多么美麗絕爆的愛情啊。
雖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不喜歡~
無以復(fù)加?。?!精彩絕倫?。。≡刎S富?。?!寓意迷幻!?。?/p>
假惺惺地讓你欣賞一場關(guān)于暴力或世俗的盛宴,借此折騰所有甘于平凡的人們骨子里最后一點點叛逆或者良知
奧利弗·斯通、昆汀是在為邦尼和克萊德報仇,兩個主角演的出彩,但我討厭他們兩個人的門牙
昆汀和斯通都是磕了藥寫出這么一發(fā)的吧,順帶發(fā)泄了一下自己對當年邦妮和克萊德的怨念。。。劇情神馬的就不提了,就這神經(jīng)質(zhì)的迷幻色彩確實還是挺high的。兩個主演的牙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瘋狂、浪漫、諷刺,死去活來。槍口瞄準家庭、監(jiān)獄、媒體、謊言、庸常,殺殺殺?。?!反社會人格魅力=魔鬼的誘惑,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受虐少女迷上連環(huán)殺手,青少年瘋狂崇拜曼森、獄警近墨者黑近瘋者癲,一切都好理解。90年代好像很喜歡監(jiān)獄暴動這題材,另一部寫記者的片里也有類似情節(jié)。
從頭暴力到尾.殺人不應(yīng)被美化
雖然昆汀不滿意斯通篡改劇本,但是影片迷亂的剪輯和配樂還是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昆汀的想法。影片用大多數(shù)人難以接受的反諷方法,嘲笑了無恥的媒體和可悲的看客,手法高明,但是以此崇拜那倆殺人狂的貨,我只能說你們是傻逼,是傻逼,是傻逼。
我純潔的一刻勝過你一生的謊言
編劇昆汀在影片創(chuàng)作方向上與導演存在嚴重分歧。他認為斯通的最大問題是,“直白消耗精力,精力沖推直白。他就是風格化的斯坦利克雷默?!薄爸卑住彼坪跏侵杆雇ǖ谋憩F(xiàn)方式太硬太露骨。父親天生該死臉,警察用人質(zhì)擒兇,印第安人看穿白人原罪??犰诺募糨嬶L格與畫面拼接只是用來掩護理念表達的直白。
影片爭議比較大,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十分不喜歡,唯一讓我大開眼界的就是電影在技術(shù)上的成就,技巧運用十分復(fù)雜,藝術(shù)感相當強烈,觀影效果和整體精神一致。片子從頭到尾都充斥著強烈的搖滾情緒,一種極端的態(tài)度,因此在劇情上也相當另類、反常,雖然這是一種表達手法,一種深層吶喊,但感覺過猶不及。
居然還有中國民歌做配樂《天下的黃河九十九道灣》
走火入魔……我愿意就這樣走火入魔
很抱歉,還真是不能理解用腎上腺素思考的人。我還常想殺人哪,沒殺不純潔,真殺就純潔啦?給這片打高分,看來活得憋屈的人真不少~
一堆意象,一幫追求本性的人,一個不造作的粗俗故事。尤其是開頭如肥皂劇般的兩人經(jīng)歷設(shè)置,極盡黑色幽默之能事,令人拍案叫絕
啊~又一個我差點看睡著的~
神經(jīng)質(zhì)變態(tài)的電影
兩個小時像四個小時
奧利佛·斯通極具爭議性的風格化之作,獲威尼斯評委會大獎。1.血腥暴力和天馬行空的視聽享受之下是對媒體的刻骨諷刺;2.高速剪輯+迷幻搖滾+傾斜構(gòu)圖,瘋癲指數(shù)爆表;3.視覺混搭與拼貼:黑白,彩色,單色濾鏡,電視播報,情景喜劇,動畫,DV,戲中戲,動物世界,背景幻燈片...4.飄落峽谷的如蛇白紗+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