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忘記了小青原來的樣子.
西湖畔.
青蛇說:愿跟隨小姐左右.
白蛇說:可公子是男兒身,多有不便.
青蛇輕笑:這有何難..
于是華麗的轉身.巧笑嫣然的青衣女子..
白蛇說:以后我們就以姐妹相稱吧..
與許仙結緣,結婚,結怨...
小青都在她身邊..
小青這么頑皮不懂事,處處還透著男孩子的樣子.
可三句話不離"姐姐"..二字
白蛇優(yōu)雅,端莊,人人敬畏..
可她最愛的還是許仙..
雷峰塔下,許仙拋家棄子,看破紅塵..
小青卻常常深夜探望..
白蛇的第一句也不脫離"相公兒子如何..."
就算觀者責她調皮壞事,愛她嫉惡如仇.
可誰不知道她心里只有一個白蛇..
你們以為那是姐妹之情,
那是因為你們忘記了小青原來的樣子..
你們只記得為了白蛇而變成女人后的青蛇..
卻不記得她是多辛苦才能在這三人凌亂的關系中立足..
"一人盯 兩人疚 三人游
悄悄的 遠遠的 或許舍不得
默默地 靜靜地 或許很值得
我還在某處守候著
說不定這也是一種幸福的資格
至少我們中還有人能快樂
這樣就已足夠了"
--<三人游>
你記得西湖一場雨,記得雨中那位神似牧童的書生..
你記得你不肯查他的前世,你記得只一眼便愛上..
你記得你拉著身邊人的手奔向那條船.
你卻不記得這雨中是誰陪你思念..
2 ) 西湖煙雨中,誰的雷峰塔
3 ) 轉兩篇評論采因的
不知道為什么,采因是這部劇里面我最喜歡的一個姑娘。這兩篇都是轉的,我覺得寫的不錯。
====================================================
一直想為這個不為人注意的女子寫些什么,因為寫娘子,寫小青,寫媚娘的文字已太多,但對于采因,幾乎是一片空白。也許是太過平淡,也許是太無個性,也許是媚娘的光芒太過耀眼,采因并不為太多人所關注,人們記住的僅僅是一個與媚娘姐妹情深,關鍵時刻舍己救人的形象。
有人說媚娘和采因是娘子與小青的翻版,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媚娘沒有娘子的道行,不能如娘子般隨心所欲地在人間品嘗愛情的滋味,而采因則更不如小青,不但沒有道行高深的姐姐保護,沒有知情達理的姐夫關心,連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都沒有。采因的一生只屬于媚娘,但卻與小青屬于娘子不同,小青是為了報答娘子的不殺之恩才甘愿跟隨娘子的,后來才一點一點被娘子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忠心耿耿效忠娘子。而采因,可以說她與媚娘更多像是伙伴,深山里共同修煉夢想得道的伙伴。媚娘對她沒有恩,但相反她撿來畫成全了媚娘的美女夢,她對媚娘才是有恩的。采因不計較這些,她只是覺得那副畫的到來很是蹊蹺,她關心的是自己與媚娘是否會“著了魔道”。這點上,采因的警惕性是高于媚娘的??上哪锂吘共皇悄镒?,沒有足夠的道行來保護自己,在受制于金拔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周旋于金拔的命令與仕林的感情中。采因完全可以離開媚娘不趟這趟混水的,畢竟采因不用受到金拔破相的威脅,但采因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很“有難同當”地選擇了跟隨媚娘,即使知道接下來的路是十分艱難危險的。
采因的一生中只有媚娘才是真正關心她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友情,才使她義無返顧地甘愿為了媚娘作繭自縛。媚娘被金拔困住后,采因又有機會選擇置之不理以求自保的,但她還是沒有丟下媚娘不管,在她心里,只有媚娘,也許在她決定跟隨媚娘時就已經(jīng)把自己全都交給了她。采因沒有高深的道行,同樣媚娘也沒有,李家隨便請來一位道士,念了幾句梵文經(jīng)文,采因就抵擋不住,相比小青,即使遇到法海這樣高強的對手,也沒有即刻敗陣,事后更可找姐姐“雪恨”。采因遇險時,媚娘幫不了她,只能帶著她逃離。采因的處境與小青相比又低了一個檔次。小青遇險,娘子會關心;許仙得知小青深受重傷,更是急得焦頭爛額,法海在金缽里向許仙揭示白青二人蛇妖的身份,許仙見到小青遇險,第一反應不是害怕,而是對著金缽大呼“小青,小青她怎么了?”,關切之情溢于言表;李氏夫婦對小青的關心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采因呢?除了媚娘,根本沒有人真正關心過她。仕林見到采因的兔皮,只不痛不癢地叫了聲“采因”,而無其他關懷,只有媚娘,才是真正關心采因的。因為她知道采因為她付出的太多,甚至付出生命,而她能給予采因的竟是如此之少,所以才有后來媚娘的魂魄自傷“采因她一定不會原諒我的”。采因原諒了媚娘,因為她為媚娘所做的一切是心甘情愿的,她跟著媚娘學到了很多,“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無法無天的小妖精了”。可以說,媚娘與采因才是真正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生死姐妹。
采因與媚娘的關系是平等的,雖然在人前她也稱呼媚娘“我們家小姐”,但二人獨處時,采因還是直呼“媚娘”其名,這點與娘子和小青又不同,小青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稱姐姐為“素貞”的。采因明知媚娘在對仕林問題上的躊躇不決肯定是有害無益,但她由始至終都沒有逼過媚娘,她知道媚娘與仕林是兩情相悅,她成全他們,不管金拔在她們頭上加的金箍會如何折磨她們。采因要取仕林的性命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她始終沒有下過手,唯一的一次在燈會上打暈了他,還是又把他救活。采因不會背叛媚娘,就像小青永遠不會背叛姐姐一樣。 很感動媚娘對采因說的一句:“不管怎樣,我都會保護你的?!泵哪锸菦]有能力保護采因的,但她仍然希望采因能平安,不自覺間流露出了對采因的真切關懷和真摯感情。也許這正是為采因所感動的,采因跟隨媚娘不正是因為二人的姐妹情深嗎? 魂歸繡莊,是采因與媚娘緣分的終結,一個在觀音大仕座下修行,一個轉世為人,也許再無相見之日,二人的真情流露,肺腑感言,每每看及于此,都會感動不已,為媚娘,更為采因。采因的一生都在為媚娘付出,也換來媚娘對她的真情,兩個苦命的女子至此緣盡。若干年后仕林與碧蓮兒女成群,或可他偶爾午夜夢回時會念起媚娘,但誰又會在心靈深處憶及采因?
=====================================================
另外一篇
采因。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角色。
在前半部劇情里,女配的成分只有青兒,后半部的劇情,則是碧蓮占據(jù)了主要的女二號地位,而采因,則是媚娘這條線里的一個附屬。在我對新白的色彩劃分之中,采因是淡綠色的。像一株剛剛拔出來的蔥苗兒一樣,新鮮,靈秀。
喜歡采因,已經(jīng)是成年以后。因為從各個方面看,她都是一個令人欣賞、令人敬佩的精靈少女,也是一個被塑造的很鮮活、很完整的生命。這樣的少女,在蒲松齡的筆下,可以見到一些。例如青梅,例如阿繡。
采因當然沒有那么完美,她只不過是一個隱居山林的小妖,或者說,她不過是個剛剛成精的小兔子,無論是道行、容貌、學識與修養(yǎng),都微不足道,別說娘子、小青,就是跟區(qū)區(qū)五百年功力的媚娘也不能相提并論。她是個純然的“野丫頭”。但也就因為她無欲無求,天真爛漫,潑辣爽朗,快人快語,心無羈絆,走馬觀花,倒是活的瀟灑,活的自在。
采因給我最深刻、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就是坐在洞里,手里拿著一根胡蘿卜,一口一口脆生生的啃。
這就是我眼里最可愛、最原始氣息的采因。她與白兔兒的區(qū)別,也就是會說話會笑罷了。她是新白里最純粹的靈魂之一。對這個小妖精來說,人世間的花花綠綠,癡男怨女,或許遠不如手里的一根蘿卜來的實際。能好好的活著,四處看看風景,享受蘿卜的美味,就很快樂了。
但是為了媚娘,采因放棄了這種原始質樸的生活,甚至付出了自己原本就很渺小的生命。
很多人會覺得采因是第二個小青。我覺得不然。小青的身份和感情,我總是覺得非常特殊,非常復雜,但是采因,就很簡單了。她是絕對的簡單。我覺得,采因對媚娘,就是一種感情:朋友。
采因的來歷、道行究竟如何,無據(jù)可考。全劇只有媚娘曾經(jīng)提到過一句“自從我在瑤池收了你”。這樣看來,采因的身世,也應該是天界的白兔,跟著媚娘思凡下界成妖。只不過采因的思凡,應該是向往青山綠水的自由逍遙,不愿意受天庭拘束吧。這樣看的話,她和媚娘的原始關系,的確有點類似娘子與小青。
可是仔細看看她們在鳳凰山的生活??梢钥吹?,她的確有媚娘的跟班、丫鬟的一些特征,比如,她們之間是媚娘說了算,媚娘會拿采因撒氣,使喚采因做事。而采因,則是基本對她言聽計從的。這使我覺得,她們的關系似乎有點像男人之間的“哥們兒”,只不過媚娘是“老大”而采因處于“小弟”的身份罷了。但是這種義氣關系,說到底,還是友誼而不是主仆。
看采因對待媚娘的態(tài)度,我堅持認為,采因是很明顯的當媚娘是朋友。采因尊重和附和媚娘,但是也以不卑不亢的語氣和態(tài)度來對待媚娘。她們的很多對話,充滿了少女之間的逗趣打鬧的氣息。
第一幕她們從小白兔化成人之后,因為采因對仕林毫無興趣,媚娘調侃她沒有眼光,采因暗自不服氣的撅嘴道:“你喜歡我不喜歡,你就說我沒眼光,切?!?br>
媚娘照了水盆之后為自己的丑陋哭哭啼啼的時候,采因忍不住竊笑了一下,馬上正色道:“我不覺得你丑啊。”
媚娘看著畫像,說假如自己和這么美的人分開會哭死,采因不屑的聳聳肩道:“兒女情長!”
噗,我也忍不住要竊笑一下。采因是個多么有個性的爽快女孩!
采因雖然看似一個懵懂不羈無法無天的小丫頭,但是我也覺得,她在大事上,遠比媚娘穩(wěn)重和警覺。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野生小動物保護自我的天性呢?采因拒絕外來世界的各種誘惑,也不愿意參與任何旁人的恩怨情仇。她只相信自己的簡單生活。
媚娘的離奇變身,給這個心比天高的玉兔帶來無限的欣喜,但作為旁觀者的采因,卻警惕的感到,這是不祥之兆。盡管她竭盡全力的阻止和奉勸媚娘的“胡鬧”,但是早已陷入塵世的媚娘,卻是油鹽不進了。
金鈸逼迫媚娘到錢塘進行報復計劃的時候,采因第一反應是“我不想做美人,所以我也不想去殺人”,不想陪媚娘同去。采因在媚娘的事情上,真是無辜被牽連,換做我,我也不愿意莫名其妙的攪和進去。采因這個反應,真實而世俗,采因并不是一個一味無私高尚兩肋插刀的姑娘。但,我卻也很喜歡她這一點。
當命運無法抗拒,采因就選擇了接受。她服從了這個安排,作為媚娘的婢女,跟隨媚娘到胡記繡莊。并且督促媚娘早日實施計劃,早日脫離束縛。
采因不像媚娘那么纏綿于人世情愛,她急于恢復自由之身,可她也并不無情冷漠,并不胡作非為,和昔日古靈精怪的小青相比,采因顯得本分的多。在需要她的時候,她也總是會很仗義的盡力而為。盡管志向不同,但有這樣的一個幫手與摯友,媚娘此生也算是幸運之至了。
隨著媚娘在愛情之中越陷越深,采因在友情的漩渦里,也慢慢的無法脫身了??梢哉f,采因是生生的被媚娘給連累至死的。雖然這并不是媚娘的錯,但是,采因也完全不必這么做的。她從開始的極力反對媚娘多管閑事、極力煽動媚娘早點動手殺害仕林,到后來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把媚娘放走,采因所完成的,也是一個從妖性到人性的蛻變。采因的本性是獨善其身的,是受迫幫助媚娘的,她對媚娘的友誼固然是根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學會了關愛,學會了人間的溫暖人情,學會了犧牲自我。正因為她被媚娘的愛情觸動,為了讓媚娘能在有生之年見愛人最后一面,采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媚娘,如果上輩子欠了仕林,這輩子,就欠了采因。
當金鈸把一塊兔皮扔向媚娘的時候,任何一個觀眾,應該都為這個剛烈仗義的小妖精心中一痛吧。
也正因為采因的這些歷練和變遷,她的犧牲和悲憫,最終才使她修成了正果,這個結果,我覺得還是合理的。也是她應得的。
但是,我還是更希望,采因能夠做回那個在山洞里大聲說話大聲笑,無拘無束的啃胡蘿卜的小丫頭。
4 ) 新白娘子傳奇
童年絕對沒有比“千年等一回”的音樂聲響起更讓小女孩們興奮的事情了。電視臺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放那部叫作《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劇呢?從那個時候開始所有的小女孩都不由自主地披上家里的被單(除了某些假小子外),這一點兒也不夸張。
沒有比趙雅芝更漂亮的女星了,當年你也一定這么認為。白衣翩翩,顧盼生姿,那種風情人間女子不曾擁有。小女孩們光明正大地模仿,姿勢,笑容,還有就是身披家中若干不同花色被單唱著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小時候哪里明白這樣的電視劇是表現(xiàn)感人至深的愛情主題,只是覺得那個拿著把辟邪劍到處亂晃最后被洗腳水潑到的李公甫甚是有趣,還有那蜈蚣精長相十分怪異,也是看了那集后才明白原來蜈蚣可以入藥,美容養(yǎng)顏。最牛的就是那個人參果,怎么會白素貞一吹就飛入人體內,還能起死回生。。。
后來出現(xiàn)的兔子精胡媚娘實在太讓人振奮了。漂亮不說,最讓人歡喜的是做法的時候總是有各色花朵飛出,這些都是小女孩最喜歡的東東。
后來我不再是小女孩的年紀的時候看到中央臺在播“新白”,感覺整個童年時光高度濃縮在小青的哎呀哎滋喲哎呀哎滋喲里面了。
5 ) 經(jīng)典臺詞語錄
天上降下大方賢惠又漂亮的女子,自然是呆學生許仙所不曾妄想的。而巧用妙計的素貞讓二人相識不久很快就結成秦晉之好。只是許仙耳根軟弱,誤聽法海和尚讒言,用牛黃試出妻子真身,活活嚇死。白素貞帶著有孕之身飛西天盜仙草,更與天兵交手,救回許仙一命,卻也直接導致小產的后果。許仙仍未懂得娘子深情,再次聽信讒言的他用缽對準白娘子的時候,素貞再也無法逃脫,被壓在雷鋒塔下。要等他年兒子高中狀元,才可盼望從中復出……劇本不在自己手里,隨著劇情改變自己。是誰在耳邊說,愛我永不變。只為這一句,斷腸也無怨。山中歲月容易過,世上繁華已千年。
欲求于人,必先予人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息心既是息災!
禍福同行,子去子來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說話口中留半刻,腦中思三分,妄語惡言最傷人
人有善意,天必從之;人有悔意,天必憐之
濟人一時,度人萬世
適可而止,強求無福
心如碧海寬有容乃大,身如菏蓮潔,淤泥不染
富家一席酒,貧者十年糧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緣已盡情未了
人有善念,天必存之
6 ) 轉身回頭,原來我當初沒懂你
黃昏醒來的時候,學校廣播里在放《可惜不是你》。有的歌就是有這樣的效應,我沒聽過它,可是只要聽清了最關鍵的那句歌詞,就猜得出是什么歌。
那個嗓音很女性化的歌手,反反復復的唱,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如果走到最后,又會怎樣呢?
許仙差一點就沒能和白素貞走到最后,多得有了個文曲星下凡的兒子中狀元,著紅袍,雷峰塔外三跪九叩親自把白素貞接了出來。否則,也是不能到最后的吧。
只是他們那樣的結局,可以稱之為到了最后嗎?小時候,我以為那樣的結局是好的,大家一起上天做了神仙,多完美。就連一向與他們?yōu)閿车姆ê?,都可以和他們和和睦睦的一起站在后院等待天上那道靈光來帶領升天。
現(xiàn)在想想,天上的生活,還會有人間的百般種種么?許仙還會和白素貞偶爾調情說笑么,小青還會拿許仙開玩笑么,白素貞還會甜甜的叫那聲“官人”,而許仙又還會叫“娘子”么?可能,他們只會叫彼此的法號吧?不是都修煉了那么多年,不是都道骨仙風無欲無求了么?
也算是一起到了最后,只是這個終點讓現(xiàn)在的我好像吃到飯里有沙子一樣,咽不下,吐不出。
許仙和唐僧,曾經(jīng)都是我恨的男人。恨許仙的懦弱,恨他沒有肩膀,恨他會被蛇嚇死,恨他最后在雷峰塔外面像女人一樣痛哭流涕。
寒假在家無聊,跟著電視臺半夜重溫新白娘子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我原來不曾懂過許仙。
這樣一個男人,把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給了暮鼓晨鐘,給了念經(jīng)誦佛。
這樣一個男人,把他人生中長長的近二十年,給了佛門清凈之地,不問世事,不想紅塵。
這樣一個男人,把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親人和兒子,關在金山寺那道大門之外,他有沒有在某天誦經(jīng)的時候,恍惚想念他們?我不知道。
我只想相信,他選擇那樣流轉他的歲月,只是想要和他愛的女人遙遙相望。他只想,陪著他的結發(fā)妻子,于時光流逝的無情中抵抗命運的摧毀。
當仕林終于知道自己的身世,找去金山寺的時候,為人父已久卻未盡過責任未享過天倫的許仙,只淡淡的說,你已經(jīng)長這么大了。二十歲沒有為人母的我,猜測許仙內心應該有很多暗涌,只是他不說,只是他不表。
有時候我說,什么是世間呢?就是觀世音一句話,引起人間十年恩怨。
白素貞走出雷峰塔了,她一身白衣在金山寺叫住許仙。
應著那句“官人”,我發(fā)現(xiàn)轉身的許仙,鬢角已經(jīng)有了白發(fā)。
經(jīng)典不可復制,還是只喜歡趙雅芝出演的白娘子,小時候的記憶里,真的好仙好美,自己和妹妹還用紗巾,床單,模仿了一下劇中的造型,還沒成功就被老媽揍了一頓!想想都是淚!
假如我們問去往人間這一遭的青白二蛇,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哪里,答案一定不是最終與官人一同升天成仙,而是在錢塘在蘇杭在西湖,在曾經(jīng)的掙扎翻滾、拉扯疼痛、離合聚散里啊。
青城山下白素貞。趙雅芝演繹的白娘子真的是一代人的回憶了。記得小時候就聽老人家講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人妖相戀。本應殊途。奈何情深。
昨天上網(wǎng)吧,邊上一中年男子居然坐那聚精會神地看這劇,還不時發(fā)出爆笑。經(jīng)典魅力不可擋啊。。。
劇的一種新形式,但這個故事我沒有多大觸動。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趙雅芝和葉童一人分飾兩角無壓力
小的時候,感動于許仙的善良正直及白娘子的重情重義;長大后,更羨慕白素貞能有小青這樣肝膽相照的好姐妹,無論何時何地,永遠為你考慮。
我小時候曾一度深信不疑,《新白娘子傳奇》是四大名著之一!
小時候覺得白娘娘是最漂亮的阿姨。。。。小青是最可愛的姐姐
小時候可喜歡模仿里面的動作使仙法啦
原來許仙讓葉童來演,是因為趙雅芝老公不許別的男的來親近她呀,哈哈哈哈哈
看不厭的摯愛,昭示了一種美好生活。很多戲文都很好,也很多包裹著溫情外衣的人情世故。每次看第二集都淚眼婆娑:這么美好的愛情,惹得天羨人妒,嘆天下雖大,有幾人能洞房花燭遇知己?從『夜色如酒熏人醉,情侶恩愛巫山會』到『忘字心中繞,前緣盡勾消』,小青和張公子攢了三生情緣卻是遺憾,讓人嘆惋
小時候覺得雅芝姐是女神
原來不是小時候以為的大團圓。白娘子出塔與許官人成了同修的道友,小青磨了棱角,胡媚娘靜悄悄地投了胎,許仕林領著青梅竹馬歡歡喜喜拜了堂,法海依舊捧著個金缽慈眉善目。明明BE得不能再BE,每個人卻都是高興的模樣,而真正把同船渡共枕眠修得圓滿的,只有許嬌容李公甫一對而已
那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喜歡白素貞,我最喜歡的卻是小青,用了幾多離別才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成為看透紅塵的修行女子,白素貞的主角視角是愛情題材,如果用小青的主角視角估計得是青春成長片了。
我的童年~~~~~~~~~~~!
葉童演技太牛
葉童演的真是很好 趙雅芝美就可以了
很多年后我聽說這個電視劇是邊拍邊寫的,之前連大綱都沒有,立馬服了
依舊經(jīng)典,個人認為無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