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5位掉漆警探組成的緝毒小組,因辦事不力被長官釘?shù)脻M頭包,成天埋伏在毒販巢穴對面的炸雞店中監(jiān)視,案情也毫無進展。既然每天都得待在炸雞店,不如動手賣起炸雞,看似無厘頭的決定,竟讓魯蛇警探們意外找到事業(yè)第二春,賣到嚇嚇叫的神級美味炸雞,讓餐廳一夕爆紅,訂單電話接到手軟!副業(yè)做太大的警探們有辦法達成使命嗎?對面的毒販又是否會聞香而來呢?
《極限職業(yè)》講述一支不靠譜警探隊伍,為了追查毒案經(jīng)營炸雞店的故事,現(xiàn)在憑借1610萬觀影人次的成績,成為韓國影史票房亞軍,僅次于《鳴梁海戰(zhàn)》。
這曾經(jīng)是一個中韓合拍項目,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實現(xiàn)。以此為劇本的國內(nèi)影片《龍蝦刑警》去年上映,票房口碑都平平無奇。
這到底是怎么一肥事?在劇本相同的情況下,我們的商業(yè)類型片到底差在哪兒呢?
首先,讓我們排除小龍蝦的問題。
(以下劇透)
我想炸雞在韓國與小龍蝦在我朝的國民度都是相當高的,也都很適合送外賣,可以說是完美的毒品配送鏈了。
又都很好吃~
所以不關(guān)小龍蝦的事。(但是龍蝦它拍的確實沒啥食欲,干干巴巴)(一點也不圓潤)(盤他)
但這個鍋也不是小龍蝦的。 首先應該是劇本打磨的問題。
我不負責任的猜測一下,初始的劇本應該是一個故事梗概,只確定了劇情走向而缺少細節(jié)臺詞。不然沒法解釋 為什么在笑點設置上面兩者差距如此之大,不管是包袱的新穎程度,還是與劇情的關(guān)聯(lián)性,都是《極限職業(yè)》更勝一籌。
這也是這種商業(yè)片的一大殺器。
就是說一個流水制作的喜劇劇情片,笑點就是賣點。 前段時間上映的《大人物》,同樣是王千源主演,翻拍自韓國影片《老手》。雖然選角上包貝爾和原片根本沒法比,情節(jié)又套路,但是憑借基本一比一復刻的原片的笑點,上映后竟然也能在國內(nèi)拿到一個及格的分數(shù)和票房。
說回《極限職業(yè)》和《龍蝦刑警》。
從第一個情節(jié),主角小隊出場就開始,我相信《極限職業(yè)》的觀眾就會陷入大笑之中。并且在簡短的打斗和追逐中g(shù)et到基本的人物形象。
怕賠錢的小組長,話癆的小女警,多動的新手警察形象都躍然紙上……又通過想象和現(xiàn)實的反差制造笑點。
嫌疑人想象中的警察:破窗而入,迅速行動
實際上的警察:怕打碎玻璃在樓外面蕩著~
后續(xù)行動結(jié)果:玻璃沒碎,車卻連續(xù)追尾十幾臺。
新鮮又貼合。高級又持久。一個情節(jié) 多次情況有變,梗埋的長。
這個時候《龍蝦》在干什么?警察小隊長扮成外賣員順利執(zhí)行任務。人物沒有,笑點硬凹。
整個《龍蝦》的包袱設置就是一些國產(chǎn)喜劇逃不脫甩不掉的倫理梗、方言梗和屎尿屁梗。這些東西不予舉例說明了,它們不僅于情節(jié)無益,而且永遠都不可能自成一派變成經(jīng)典笑料。
情節(jié)繼續(xù)推進到主線,關(guān)于主角為什么盤下炸雞/龍蝦店,韓版《極限》比起龍蝦可合理太多了。
極限小隊經(jīng)歷了在外盯梢,被干擾,在炸雞店觀察多天,發(fā)現(xiàn)老板要把店轉(zhuǎn)手,等過程,主動想到盤下炸雞店,并且進行了隊內(nèi)討論,才最終決定下手。并且他們面臨的情況是不盤下店面 任務可能沒法繼續(xù)進行。
龍蝦小隊則是,在門口盯梢,因為被反派詢問,假裝要去買店面的情況下,出于偶然(強買強賣)盤下店面。
差距可太大了。諸如龍蝦此類的情節(jié)基本都是這樣粗暴處理,找不到理由就開始強行推進,主角動機講不清楚就開始被動找理由。
比如韓版年輕警察主動掏錢(自己的錢)幫組長盤下店面,國內(nèi)版組長強行從小警察手里拿錢(親戚的)……
實際黑色幽默和賣蠢賣巧合之間的界限很難把握??戳恕稑O限》覺得完成度還可以,邏輯上的問題也不是沒有,但是比起國內(nèi)版本還是精細太多。在藝術(shù)性和深度都不強求的類型片制作中,細節(jié)再不看,還拿什么去衡量比較呢。
如果說龍蝦和極限相比有什么稍好一點的方面,就是節(jié)奏。
《龍蝦》90分鐘的片長,比起《極限》的130分鐘,首先大刀闊斧的砍掉了一個警隊隊員,砍掉了隊長的家庭線,走一條短平快的路線。我覺得這種思路也可以,就是,從頭打到尾,一路爽到底。可是偏偏還有些莫名其妙的插曲,比如女警突然自我意識膨脹穿的花枝招展,被直男隊友給指指點點了。 比如警隊大廚和顧客之間的曖昧粉紅泡泡。觀影我過程中不斷的發(fā)出nani?的聲音,有必要嗎?這些情節(jié)不僅無效而且錯誤,還損害人物?;蛘哒f不上損害,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而韓版走著他們國家固有的溫情小人物路線,家庭講一講,事業(yè)講一講,團隊關(guān)系講一講,最后跟港片一樣打打打,就到了結(jié)局。挺長的,不過也算不上磨嘰。除了最后打戲長,別的時候安排密集笑點攻擊,就不覺得劇情慢了。
除了男女主角外,還塑造了一個相當出彩的配角,勇敢 魯莽 和傻氣并存。
另外《極限》中,毒販盯上連鎖炸雞店當毒品的運送網(wǎng)絡的熟悉畫面,實在讓《絕命毒師》忠實觀眾超級驚喜,當場尖叫!
是我心里第一好的美劇,是熟悉的調(diào)料桶藏毒,是熟悉的制毒面罩??!啊啊??!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是色調(diào)和構(gòu)圖完完全全的致敬經(jīng)典,老粉熱血沸騰。 說到這里,《龍蝦》又有一處不和邏輯的地方。韓版毒販盤下炸雞店是想要開連鎖店方便配送毒品,(和我們炸雞叔一樣)。
被警察發(fā)現(xiàn)也是因為 主角小隊熱心負責追查。
然而直到影片結(jié)束我們?nèi)匀徊恢馈洱埼r》中的大叔為什么要盤下運輸窩點對面的龍蝦店做交易,聯(lián)系上文中莫名其妙的曖昧氣氛,我只能說一句因為愛情。
他們被警察發(fā)現(xiàn)的原因則是,男主腦袋瓜靈機一動猜到了他們要在小龍蝦店里交易。
這是影片高潮部分的核心邏輯。就是這部分的垮塌使國產(chǎn)版本的《龍蝦刑警》劇情走向全面崩潰和大亂斗。整個劇本 警察開餐館誤打誤撞抓到壞人的設定也就此垮塌。
韓版《極限職業(yè)》里人物的弧光我覺得也就提現(xiàn)在這部分。警察小隊長職業(yè)生涯已經(jīng)不再繼續(xù),炸雞店也轉(zhuǎn)手完成??墒撬€要追查,還要繼續(xù),面對毒販時候還坦然承認,然后像喪尸一樣永不認輸?shù)拇蛳氯ァ?/p>
其實電影本身沒有去就英雄情懷這里做任何的渲染和上升,但是我們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
分割線---- 以及想采訪一下《龍蝦》劇組為什么小龍蝦店的燈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歌舞廳的風格呢?不搞一點霓虹紫就和對面的運毒集團不匹配是嗎?
燈光畫面配樂都照著韓版還有一定得差距,我想這些是一個合格商業(yè)片必備的東西吧。 演員的方面,可能是韓版柳承龍飾演的男主隊長對我來說先入為主了,他的loser警探形象我覺得蠻活生生的。在家被妻子念叨,在公司得不到提拔,兢兢業(yè)業(yè)的賣炸雞接電話,不是警察了還對犯罪窮追不舍。
而我們王千源飾演的小警察,始終有種大男主的硬漢氣質(zhì),不像生活中打磨出的中年失意男。當然,這和劇作 人設也分不開,演技是沒得說,在隊友的襯托下還挺厲害。
以上是我認為同樣劇本的情況下兩部電影呈現(xiàn)的效果和商業(yè)成績有所差別的幾個原因,不是說國內(nèi)的電影制作都不如韓國,只是引入一個控制變量,然后我們可以試圖談論其他,在套路有跡可循的類型片制作工業(yè)中,找出可以摸索進步的方式。 韓國的警匪片近年來超級厲害。港片沒落,很多精彩的元素和風格都被韓國導演吸收消化再利用,也得到了很好的成績,《青年警察》《大人物》等影片都優(yōu)質(zhì)且自成體系,甚至還能反向輸出回大陸翻拍。所以我想著這種比較和反思應該是有價值的,也就不枉費我連看兩部用掉的時間和眼光了。
完
韓國最近上了一部喜劇——《極限職業(yè)》,跟去年國內(nèi)上映的《龍蝦刑警》很像,兩者不算抄襲,是個“一魚兩吃”、分別開發(fā)的項目。
但是,兩部影片的待遇卻是天壤之別,《龍蝦刑警》票房不佳,也遭遇了口碑差評,而《極限職業(yè)》韓國本土超過1600萬觀眾走進影院,這一成績在韓國影史票房榜上位列第二,僅次于1700萬觀影人次的《鳴梁海戰(zhàn)》,但在票房數(shù)據(jù)上,《極限職業(yè)》已然超越了《鳴梁海戰(zhàn)》登頂韓國影史票房冠軍。
對比豆瓣評分數(shù)據(jù),《極限職業(yè)》好于78%的喜劇片,好于77%的犯罪片;《龍蝦刑警》好于7%的喜劇片,好于3%的犯罪片。 同樣是警察臥底開店破獲緝毒案的故事梗,為什么《極限職業(yè)》玩得那么好,《龍蝦刑警》卻撲街了呢?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一個實,一個虛。實是真實、虛是虛浮。
(一)主題:《極限》實 《龍蝦》虛
一部電影的共鳴感很重要,如果一部喜劇能緊緊抓住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共鳴點和話題,成為爆款的可能性就很大。 而這個共鳴點總是與故事的主題緊密相關(guān)的。
比如討論男性中年危機主題的喜劇《泰囧》、《夏洛特煩惱》、《情圣》,個個都成了爆款。 這并不是偶然,而是同一個主題引發(fā)了很多人的共鳴:遭遇七年之癢的夫妻,最易喜新厭舊的男方需要一場冒險之旅來讓他回歸家庭。
回到《極限》和《龍蝦》上來,它們的主題或者共鳴點是什么呢? 來看《極限職業(yè)》—— 這部電影討論的主題就是: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理想 人這輩子,有半輩子是在工作,所以這個主題自帶共鳴點,并圍繞著高班長這個人物和他身上發(fā)生的故事進行了演繹。警察這個身份在外人眼里光鮮亮麗,但實并非如此,片中穿插了好幾個情節(jié)來展現(xiàn)。 開篇隊員抓捕毒販不敢破窗怕賠錢;組內(nèi)經(jīng)費不足鬧矛盾;黑幫意淫緝毒專案組各個都是待遇好到飛起…… 這些都表明了,刑警這個職業(yè)并沒有大家想象地那么好,只是表面光鮮罷了,個中冷暖,飲水自知。
另外,所有的職場人都希望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警察這個職業(yè)也是如此。 高班長帶著團隊累死累活,也希望能破大案、升職加薪, 多年以后退休了,回想起那時候,也覺得那一刻是屬于他的人生高光。
而影片一開始,高組長的這個愿望跟他的目標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開始,高班長全組搞砸了抓捕行動,面臨著升遷機會被晚輩剝奪的威脅, 高班長是個典型的遭遇中年危機的男人,在優(yōu)秀的晚輩面前會不自覺弓背低頭,很不自信。
不僅在職場上被新人碾壓,他回家還要受老婆的指責,諷刺他沒本事升職,導致夫妻關(guān)系也不和諧。
這種職業(yè)處境和壓力應該是全宇宙職場人所共同的經(jīng)歷和遭遇,你說能沒有共鳴嗎? 這還不夠,《極限職業(yè)》把對于職業(yè)的討論停留在這個層面,它還說到了——職業(yè)理想。
片中,高班長有一段廣告式的對白:放棄羞愧的成功,選擇好的失敗,這應該是對的吧……
關(guān)于職業(yè)的選擇,我們也會有很多類似的困惑:有錢的炸雞店老板和窮得響叮當?shù)木靸烧咧g,你會選擇哪一個? 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物質(zhì)和精神之間,你會選擇哪一個?
這個選擇題是不是似曾相識,對,這樣的選擇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極限職業(yè)》中,高班長等人也迷茫困惑過, 做警察隨時會面臨死亡威脅,女兒妻子也照顧不到位, 炸雞店不僅能給妻子買名牌包包,還能改善家庭生活條件。 他們想把炸雞店做大,但是最后職業(yè)理想將他們又推到了另一邊。 雖然現(xiàn)實中的我們可能是向金錢妥協(xié)的人, 但不妨在電影中代入一下高班長心理補償一下:最終理想打敗了現(xiàn)實。
再來看《龍蝦刑警》,有共鳴感話題嗎? 職業(yè)壓力? 無,四個人天天打扮得花花綠綠的,破案靠一拍腦袋靈機一動, 領(lǐng)導一訓斥,極力反駁辯解,這樣塑造我朝公安干警,真的好嗎?
職業(yè)理想? 無!
有的,可能只有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太虛太空!
壞蛋都是傻子?手撕日本鬼子還沒玩夠?
看來看去,有的只不過一場鬧劇。
(二)故事背景:《極限》實 《龍蝦》虛
故事背景如果做得好,就會顯得故事很真實可信,而這種真實感的外在體現(xiàn)就是美術(shù):服裝、化裝、道具。
像最近口碑極好的《老師好》,燙頭、收音機、霹靂舞、北冰洋汽水、?;晟馈?全都是八十年代時代的標志性元素,將故事的時空一下子鎖定在了那個年代,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人絕對有共鳴感。
現(xiàn)在的觀眾對于影視作品似乎越來越挑剔了, 從《延禧攻略》服化道的熱烈討論,到正午陽光《大江大河》、《知否》年代感的討論和爭議, 觀眾信不信服這個故事,主要取決于能不能找到與之對應的標簽符號。
來看看《龍蝦刑警》——
浮夸!
警隊四人穿的鮮艷無比,確定是在執(zhí)行潛伏任務嗎?杜警官還穿成那樣天天在警察局內(nèi)晃悠,真的不怕人認出來嗎?
另外,警察局被設置成一股濃濃的居家風格,黃色實木門、淺綠色的墻,還做了百葉窗,如果不說,真的看不出是警察局,我們傳統(tǒng)印象中的經(jīng)典中國藍的簡潔大氣風完全被抹掉了。
再來看看反派所處的環(huán)境設計,一個物流公司,大門緊鎖,本來已經(jīng)很讓人懷疑這個公司的真實意圖。 老大辦公室還貼滿了各種大佬的照片,財神爺、貂皮大衣、大展鴻圖題字、紋身、前后景的紅,浮夸至極,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黑社會的。
如果這個故事真的發(fā)生在中國,我公安干警早就盯上了他們,并將其一網(wǎng)打盡。
同時,紅的色調(diào)幾乎貫穿了全片,充滿了一股濃厚的MV感覺, 這些奇怪夸張的美術(shù)色調(diào)把故事的真實感和背景全都模糊掉了。
繼而,我們也搞不清楚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里?什么時代? 看看這個訂餐復古電話,再看這裝修,似乎也感受不到這是美團餓了么的外賣時代,更像是歐美80年代的餐廳風。
而反觀《極限職業(yè)》,人物的穿著很路人、炸雞店的陳設也很常規(guī)、用光也很自然,給人的觀感非常自然舒服。
也許《龍蝦刑警》想通過夸張突出的色調(diào)和美術(shù)風格來展現(xiàn)與眾不同的導演風格,但很明顯,這樣的嘗試很失敗。
(三)人物塑造:《極限》實 《龍蝦》虛
前面提到主題的時候,已經(jīng)說到了《極限職業(yè)》中高班長這個主要人物,他的塑造是真實可信的, 事業(yè)上遭遇職業(yè)困境和危機,家庭生活中遭遇中年危機。
《龍蝦刑警》中,杜宇飛因為缺少家庭和生活維度的塑造,我們只能看到他話癆的一面, 而且從頭到尾一直堅持著這一人物特質(zhì),單一而不討喜,也很不真實, 就這么一個咋咋唬唬,情商低的直男癌,沒有過人之處,為何能成為一個團隊的領(lǐng)導? 不尊重團隊的人,為何大家對他死心塌地?這個人物讓人充滿了各種疑問和困惑。
如果說人物塑造像一道道菜,編劇是做菜的廚子,那么《極限職業(yè)》是量多不加價的良心美食,《龍蝦刑警》則是食物和菜單極度不符。
我們可以拿兩部片子的人物出場來舉例, 因為一部片子的人物出場很重要,如果能給觀眾留下第一深刻印象,那么這個人物塑造一開始是奏效的,觀眾會對角色產(chǎn)生興趣,進而有繼續(xù)追下去的欲望。
而這兩部片子因為講述的是一個團體的故事, 開場都選擇用一個事件將主要人物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 并且給到每個人的動作和反應,對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反應和動作就能反映出每個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來。
那么這兩部電影在人物出場方面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首先來看《極限職業(yè)》: 一開場,目標毒販跟幾個伙計打麻將,“神兵”從天而降, 如果是一般的警匪片,絕對會給前來抓捕的警察酷炫吊炸天的動作和場景設計, 可在《極限職業(yè)》中,幾個主角抓捕毒販的現(xiàn)場,到最后卻演變成了連環(huán)車禍現(xiàn)場。
這種強烈的反差造成了很大的戲劇性效果,就像法國搞笑短片《電影VS現(xiàn)實》一樣,坊間的傳說只是傳說,現(xiàn)實中卻處處是囧事。
就像片中毒販吐槽的那樣,以為你們應該是王者,沒想到你們是青銅,太讓我失望了!
而在天然形成的戲劇反差中,《極限職業(yè)》中對于五個主要人物是怎么塑造的呢?
首先是張刑警,典型的女漢子,脾氣暴躁,也是最沉不住氣的, 本來跟隊長搞了半天空中飛人的抓捕計劃,無奈繩子晃來晃去不好操作, 于是索性踹開通風口,第一個出場了。 在她跟毒販交涉的過程中,毒販想通過其他逃跑動線溜走, 自然而然地帶出了門外的兩個人物:金刑警和新人李刑警。
金刑警手拿大錘,穩(wěn)穩(wěn)地坐著,體現(xiàn)了他沉著穩(wěn)重的性格, 這個性格特質(zhì)在后面劇情中也有延續(xù)和豐富, 看過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最后只有他一直暗中潛伏跟進任務, 其他組員已經(jīng)被炸雞生意忙地團團轉(zhuǎn)了。
而跟金刑警一組的在勛刑警是個精力充沛的新人, 手拿警棍,在走廊上比劃著,時不時還來個飛腿, 把新人的激動緊張興奮的情緒表現(xiàn)了出來。
接下來出場的便是柳承龍飾演的高班長, 高班長顯得更加笨拙憨厚搞笑, 毒販嘲笑他出場不夠酷炫,他反倒跟毒販訴苦說因為太窮,不能搞碎玻璃,要賠的。 (這里埋了個人物懸念,其實到最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群人真的很厲害,破窗抓捕說不定也很酷。)
最后一個出場的,也是本片的搞笑擔當——馬刑警。 喜歡耍小聰明,但總會倒霉、一臉賤萌。 就在其他四人一路狂奔追毒販的時候,他騎著小電動車一臉賤兮兮地凝視著隊友, 然后得意地用電動車放倒了對手,沒成想?yún)s遭到電擊,被對手放倒。
就此,《極限職業(yè)》用了6分鐘的時長,通過一次抓捕行動的熱開場,塑造了本片的五個主要人物, 同時與毒販有趣的對話和互動,見義勇為女士的亂入打臉,以及16車連撞事故, 讓這個部分笑點密集、節(jié)奏明快、互動有趣。
再來看看《龍蝦刑警》中四個主角是怎么塑造的:
首先,王千源飾演的杜警官一遍執(zhí)行任務,一遍耍嘴炮,不停地貶損下屬, 諷刺袁姍姍飾演的花警官的外貌,開這樣的玩笑嘴炮, 不怕引起廣大女性群眾的不滿和抗議嗎?所以對于杜警官的第一感官就是——直男癌。
然后杜警官繼續(xù)損老能警官,說人家一輩子娶不到老婆, 因為嘴不好,口無遮攔地開下屬的玩笑,我們對杜警官的第二印象是——情商低。 這還沒完,杜警官自我感覺特別好,開始夸自己有多厲害, 于是我們對杜警官的第三印象是——迷之自信。
而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耍嘴炮吐槽下屬,不知道導演的意圖是什么?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走夜路,經(jīng)過一片墳地,怕得要死, 沒話找話,自己跟自己尬聊,這跟給自己壯膽的效果差不多。
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長內(nèi),本片主角杜警官的人設就立起來了: 直男癌、情商低、迷之自信、話癆。 同時花警官和能警官的人設也給了觀眾第一印象:一個有點丑、沒審美;一個老光棍、嘴欠。
對比《極限職業(yè)》開場,每個人物的出場的表演和塑造是動態(tài)的、豐富的; 而《龍蝦刑警》則是靜態(tài)的,我們是通過杜警官的口得知另外兩個人的狀況的, 如果電影的人物塑造要靠說出來,那不如去聽相聲來得直接。
片中另外一個角色也是新人陳警官,他的出場更是毫無特色, 從他說的那句:我他媽不是,我是!這句臺詞開始,我們會發(fā)現(xiàn), 片中的所有人都會抖機靈臺詞, 就如同一個寫脫口秀的作者包攬了所有人物臺詞一樣, 你感受不到人物真正內(nèi)心要表達的東西。
順便插一句,我覺得國產(chǎn)片是不是對于喜劇有什么誤解。 一段搞笑輕快的音樂配一段毫無特色的打斗,就是喜劇了嗎? 這樣的片段也在《龍蝦刑警》中出現(xiàn)了兩大坨,花哨并不等同于有趣。
就此,《龍蝦刑警》用了3分鐘的時長來交代人物出場, 男主杜警官塑造不討喜、其他角色表現(xiàn)機會太少,表演靜止而流于表面,缺乏個性化的設計。
《極限》用6分鐘交代人物出場,《龍蝦》只用了3分鐘,前者比后者多用了一倍的時間在人物塑造上,因為韓國創(chuàng)作團隊可能一直覺得人物是第一要素,國內(nèi)部分創(chuàng)作者以為噱頭形式大于一切,這就是務實和務虛最后的不同結(jié)果。
(四)群戲設計:《極限》實 《龍蝦》虛
其實對一個編劇來說,寫群戲要變成精神分裂才好,不然群戲中的人物沒有特色和區(qū)別, 或者主角光環(huán)壓到了群戲中的其他角色,就會變得不夠好看。 所以群戲見真功,好的故事群戲一定是出彩的, 一個事件將幾個人聯(lián)系起來,他們因為個性的不同,勢必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對比這兩部片子,他們各自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來看《極限職業(yè)》—— 上一場戲中,16車連撞,高班長等五人受到了上司的嚴厲批評。 金刑警反應最快,以第16輛車是故意撞上來轉(zhuǎn)移話題, 幫班長開脫,這說明兩人私下關(guān)系是最鐵的, 而新人在勛刑警作為年輕人腦子反應很快,開始幫腔, 張刑警罵罵咧咧,開始往詐騙犯方向引導, 馬刑警反應最慢,表示要查監(jiān)控, 金刑警表示自己要去查,這分分鐘想混淆視聽, 馬上從領(lǐng)導辦公室溜之大吉的態(tài)勢, 作為老大的高班長還是打斷了他們,他還是有責任心的。
從這場戲可以看出,組員都護著他們的老大,而老大也是個有擔當?shù)哪腥恕?/span> 這才是一起出生入死、過過命的情誼。
再來看《龍蝦刑警》同樣的這場群戲是怎么處理的: 領(lǐng)導批評杜警官,杜警官替自己辯解,表示是意外,而其他幾個組員呆如木雞,站在原地, 組員間的情誼呢?沒看出來,很塑料……
同時,《龍蝦刑警》讓杜警官的競爭對手提前出場瞎摻合,非常地戲趕戲, 主要人物還沒有塑造好,又進來了新的角色。 同時新角色的出現(xiàn),讓杜警官的自信心更加膨脹,表示要把這個案子接下來, 并大放厥詞說要分分鐘抓人,甚至還跟對方當著領(lǐng)導的面,亂扯當年三角狗血情敵關(guān)系, 就此,杜警官的人設已經(jīng)被拋進了萬丈深淵, 后續(xù)還占用龍蝦館便宜上廁所,不提褲子監(jiān)視等等, 這些主創(chuàng)自認為搞笑的細節(jié)塑造又把杜警官的人設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反觀《極限職業(yè)》中柳承龍飾演的高班長的角色, 這個人物的情緒和表演非常有層次感, 首先他和他的組員有危機感,他可能升不了組長, 就此退休,領(lǐng)導對他極度失望, 這樣的危機感給他之后的行為做了合理的鋪墊, 他被這種危機感推著必須要完成這次任務,不然會丟了飯碗,失了尊嚴。
再看看《龍蝦刑警》中,危機感被弱化了很多, 領(lǐng)導只是給了杜警官一個月查清毒品交易的流通渠道, 然后杜警官就自信滿滿地帶著組員去調(diào)查了。 在情緒上沒有任何大的起伏,并且表演沒有層次感, 你會覺得王千源飾演的這個角色一直咋咋?;5?, 這個角色動機弱、人物成長弧線不明顯,成了本片最大的bug。
在節(jié)奏上,《龍蝦刑警》比《極限職業(yè)》快了很多,但是“快”并不永遠代表是好的事物。 這廂的《龍蝦刑警》已經(jīng)在偵查的路上了,四人一邊分析著案情,杜警官繼續(xù)耍著嘴炮懟下屬。
而另一邊的《極限職業(yè)》卻用另外一場群戲繼續(xù)豐富著主要人物。
五個人悶悶不樂地從領(lǐng)導辦公室走出來, 五個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從警察尊嚴, 聊到?jīng)]吃飯,再從沒吃飯聊到了活動經(jīng)費被私吞, 從活動經(jīng)費被私吞到搜出一個賭場籌碼, 案子破了,馬警官去賭場賭錢了,高班長大義滅親, 好巧不巧,就在這時,迎面走來了春風得意的死對頭——崔組長。
通過這場群戲,我們可以看到組員之間的互動非常生活化,真實卻不失趣味, 這場群戲中,暴躁女刑警張刑警、機靈和事佬新人在勛 、冷眼旁觀的金警官、管教下屬的高班長, 每個人相互之間都有碰撞和互動, 每個人在這個小事件的參與感和存在感都非常強,戲份非常平衡。
這在《龍蝦刑警》中是缺少的, 群戲的焦點全部集中在了王千源的身上,其他角色只剩下功能屬性, 在其他時候就成了擺設。不知道在場的其他演員在導演說戲的時候會是什么反應?
演員:導演,我該直著站,還是歪著站?給我一個指示,不然太尬了……
導演:恩,你們自由發(fā)揮吧,符合你們個性就行,主要表現(xiàn)領(lǐng)導被罵,你們也跟著倒霉的狀態(tài),明白了嗎?
演員:恩,大概懂了。
再來看監(jiān)視和盤店這兩個關(guān)鍵情節(jié)在群戲上的處理。
《極限職業(yè)》將這兩個關(guān)鍵情節(jié)分開來處理, 不急不緩,把這幾個主要角色的個性又進一步深挖了一下。
監(jiān)視環(huán)節(jié)的群戲處理——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每個人物的分工細致,在分工上也不忘展現(xiàn)每個人的性格特征。 精力充沛的新人刑警在勛每天扮演各種身份暗中排查, 與同事“點頭”進行信息的傳遞,其他三人在車上蹲點監(jiān)視。
馬警官果然是霉運體質(zhì),躲在隱蔽的樓頂監(jiān)視,沒被毒販發(fā)現(xiàn), 卻被被老阿姨逮到了,報了警,惹來了警察,險些打草驚蛇。
笨拙的高班長一直跟前來調(diào)查的警察暗示:是戰(zhàn)友,別開槍! 但還是被帶上了車。這場誤會戲處理地也非常搞笑。
再來看《龍蝦刑警》,在這部片子里,監(jiān)視和盤店的關(guān)鍵情節(jié)是連在一起的, 又是戲趕戲的處理:首先,監(jiān)視環(huán)節(jié)的分工特別不專業(yè),四個人幾乎是沒有分工協(xié)作的意識, 全都坐在車里等著對面的毒販發(fā)現(xiàn)他們。 之后,杜警官去龍蝦店上廁所,能警官緊跟在屁股后面, 剩下兩人坐在車里干等,又是這種毫無設計的靜態(tài)表演。
你會感覺這些人不是來執(zhí)行任務的,他們只是來這邊玩玩的,順便蹭一下廁所, 作為警察的專業(yè)性和偵查意識幾乎為零。 而在《極限職業(yè)》中,新人在勛不斷變換著身份, 這說明全隊已經(jīng)辛苦監(jiān)視了好幾個夜晚,馬警官在晚上躲在暗處監(jiān)視, 這些有趣搞笑的情節(jié)不僅沒有失真,反而體現(xiàn)了他們作為警察的敬業(yè)精神和偵查意識。
盤店情節(jié)群戲處理:
《極限職業(yè)》——在這里,導演通過同景別疊化的手法在時間上過渡, 再一次強調(diào)日夜蹲守監(jiān)視的辛苦和無聊,五個人吃雞也快吃吐了, 而在本片中,五個人互動也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 圍繞兩個人產(chǎn)生分歧矛盾,其他三人先后加入到混戰(zhàn)之中。
首先,是馬刑警嘴賤挑事兒,女漢子張刑警暴走揍馬刑警, 有眼力勁兒的新人在勛刑警出來打圓場和稀泥, 如果呆萌高班長也參與到混戰(zhàn)之中時,冷眼旁觀的金刑警也會無奈地加入到混戰(zhàn)之中, 這也可能是五個人日常的相處模式,有趣且充滿了生活氣。
反觀《龍蝦刑警》,四個人的互動是缺少趣味性和生活化處理, 首先是杜警官對著花警官的耳朵喊拉屎,能警官跟了上去討不痛快, 然后花警官和新人陳警官坐在車上,四個人的戲被分成了兩條線來展開, 一邊跟沈騰逗趣,一邊黑幫過來詢問, 然后杜警官大喊一聲要盤店,及時化解了危機,兩線合一。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關(guān)于黑幫出場的情節(jié),由于兩部電影都是在這個階段讓反派出場的。 《極限職業(yè)》中觀眾是通過主角的視角來遠遠地觀察反派的, 所以對反派的印象是朦朧而充滿懸念感的, 所以反派的身份懸念是在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一點點深入的。
在《龍蝦刑警》中,反派角色的亮相是非常直接粗暴的, 輝哥上來就是直接對手下人拳打腳踢, 給人的印象就是典型的心狠手辣的黑老大。 這種刻板人物赤裸裸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 你感覺不到這個人的真實性和創(chuàng)作者的誠意, 這也是全片所有人物塑造共同出現(xiàn)的問題:人物套路不真實。
結(jié)論:《極限職業(yè)》群戲互動感強,人人都有存在感,誰都不壓誰的戲?!洱埼r刑警》群戲都在尬演,主角搶戲,團隊成員成人肉背景。
(五)喜劇不需要真實嗎?
說到喜劇這個類型,就不得不提“喜劇能不能兼容真實感”這個問題了。 喜劇是不是只要夸張就行,熱熱鬧鬧的就行?
最近有不少很爛的喜劇,像《武林怪獸》、《斷片兒之險途奪寶》、《新喜劇之王》等。 如果仔細研究,你就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們把鬧劇等同于喜劇了。
鬧劇=喜劇嗎?
我覺得不是,如果你看了很多比較爛的喜劇片,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 大部分的爛片中人物極度夸張不真實,人物的所有行為和舉止只是為了好玩有趣搞笑,從來不計較這個人物本身的性格特質(zhì)。而在創(chuàng)作者眼里就是——喜劇嘛!干嘛這么較真?
在這一點上,真的得學學韓國電影,包括這部《極限職業(yè)》。 那么《極限職業(yè)》作為一部成功的喜劇,它兼容真實感了嗎? 我覺得它是兼容了的,這種真實感體現(xiàn)在了主題的真實、背景的真實、人物的真實, 上面已經(jīng)分別進行了論述, 其實這些歸結(jié)到一點就是——細節(jié)的真實。 就拿開店這個情節(jié)來說,在細節(jié)處理上,我們就會覺得《極限》里的主角是真的在開店的。
馬刑警作為主廚,每天被180度的油燙傷,還受了刀傷, 在勛一天要切4袋洋蔥、五袋大蒜、三捆大蔥, 張刑警每天要收拾整理七八十張桌子, 高班長每天收銀收到手抽筋。 再看看《龍蝦刑警》—— 三人出去辦案,能警官一人招呼著店里20來個客人……
還有這種做菜浮夸風。
這就是差距。這種以細節(jié)取勝的差距在《極限職業(yè)》和《龍蝦刑警》中盤店這一關(guān)鍵情節(jié)上,也是高下立判。 《極限職業(yè)》盤店情節(jié)的設計比較曲折有趣:
負——五人先是在炸雞店監(jiān)視,逐漸心灰意冷
正——目標突然出現(xiàn)、振奮人心
負——但是沒法進入到對面那幢樓里去
正——看到外賣員進去,想以外賣員身份混進入
負——老板卻告知店明天要賣給別人了
負+1——心灰失落,新人在勛要求用結(jié)婚前盤店
負+2——高班長拒絕,馬警官告知如果這次不成功,高班長就不能升職了
負+3——高班長沮喪回家,老婆諷刺,女兒要錢,高班長感受到家庭的壓力
正+3——隔天店主要把店盤給別人,高班長做了決定用退休金把店盤了下來。
如果用正(開心)負(不開心)來標注著一段情節(jié)的波動曲線, 一定是:負、正、負、正、負、負+1、負+2、負+3、正+3……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盤店的整個過程中, 主角們情緒過渡非常自然,且一波三折,也很真實自然。 盤店這個決定不是一拍腦門就做出的決定,他們是動了腦筋,用了排除法,才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的。 并且因為盤店是一筆不少的數(shù)目,對于這個決定, 高班長是有猶豫的,在職業(yè)生涯和盤店之間要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在斟酌之后才選擇了后者。
再看看《龍蝦刑警》中關(guān)于盤店這個決定是如何做的?是怎么處理的呢?
簡單粗暴!
毒販過來詢問狀況,杜警官一拍腦袋,就以盤店為由化解了危機。 這樣的決定根本沒有經(jīng)過大腦,兒戲地不行,觀眾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明明有那么多化解危機的方法,主角腦子一抽, 選了個難度更大,硬生生地把盤店的情節(jié)帶了出來。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龍蝦刑警》從頭至尾就是一個人物、劇情極其不考究的鬧劇,關(guān)于杜警官這個人物,很多決定和行為幼稚、沖動、無腦,莫名其妙, 使得觀眾無法走近這個人物,也喜歡不起來這個人物, 后面盤店的錢還是新人陳警官掏的,作為隊長的杜警官有多么不負責,可見一斑。
所以,無論喜劇或者是其他類型的故事,都需要細節(jié)上的真實、邏輯情感上的真實,就如那句古話說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你主創(chuàng)都稀里糊涂地編故事,憑什么想想得到我的贊美?
(六)其他
當然,除了以上的問題對比,《龍蝦》對比《極限》還有其他的問題: 比如:《龍蝦刑警》在類型上的分裂,一個喜劇故事,到最后死了人,還又悲情、又煽情,整體感覺很突兀。
又比如在劇情設計方面的差距: 同樣是“假裝一家人”的劇情,《極限》通過老板這個角色制造尷尬和反差,
《龍蝦》則是坐在一起角色扮演,實打?qū)嵉卣紕e人“便宜”,毫無半點笑點。
綜上,我覺得應該向用心做故事的韓國主創(chuàng)學習,而我們可能還需要很大的進步空間來提升我們講故事的能力。
有血有肉,有淚有笑。
1-豆友短評中這句話還真是透徹--- 說翻拍的,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你們的檸檬酸,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翻拍,咱們那《龍蝦刑警》幾斤幾兩?你們心里還沒個b數(shù)?
2-印象里看過的上一部韓國電影應該是《新世界》,都是警匪,都是印象深刻。不同的演繹,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切入點,《極限職業(yè)》是正義大獲全勝,歡樂完美的大結(jié)局;《新世界》是正義倒戈,男主黑化。兩個片子給觀眾展示了逆境和黑暗下主角們面對黑白的抉擇間的不同抉擇,但是無論正義還是黑化,都是人性的選擇,飽滿的人物形象和性格,都有一種不想要電影結(jié)束,給人一種希望能夠一直看下去的沖動。這兩個電影,都是真心牛。
3-說下電影本身吧,《極限職業(yè)》講述一支不靠譜警探隊伍,為了追查毒案經(jīng)營炸雞店的故事,現(xiàn)在憑借超過1600萬觀影人次的成績(據(jù)說每三個韓國人就有一個觀影),儼然已經(jīng)成為韓國影史票房冠軍。據(jù)了解,電影跟國產(chǎn)《龍蝦刑警》據(jù)說是同一個劇本同時拍攝,兩個不同的版權(quán),并不存在抄襲之說。相較而言,并不是惡意貶低《龍蝦刑警》,但是確實從臺詞、劇情、打斗、甚至是廚藝展示方面,國產(chǎn),完敗。我不知道漢化組在字幕中發(fā)揮了多少功力,有沒有做到信達雅不說,有沒有額外給大家提供笑點也不說,但至少《極限職業(yè)》的前半程真的是笑點爆炸。(據(jù)說《龍蝦刑警》依然沒有脫離屎尿屁的束縛,4.9的評分,我還真是沒有勇氣去看) 后半程雖說是套路結(jié)局,穿著了各種無厘頭,但是作為一部正兒八經(jīng)的喜劇,毫無不妥!
4-題外話,雖說人生而不同,但拋開背景,其實每個人的天賦也并沒有天壤的區(qū)別,至于走哪條路,如何面對每一件瑣瑣碎碎,該堅持的時候能走多遠,對于百里之后,每個人能走到怎樣一個程度,其實都是自己的點點滴滴不斷積攢,看似偶然后的絕對必然吧。同樣一個劇本都能差別這么大,況且是變數(shù)最大的人呢。
這部電影好驚喜,各種反轉(zhuǎn)和搞笑,有當年我看唐探和瘋狂的石頭的感覺 最主要的是,劇本真的太精彩了,細節(jié)真的是精雕細琢了,前后照應,反轉(zhuǎn),懸念叢生,就算我提前看過10分鐘梗概講解,還是有很多驚喜和搞笑的地方。 主要是導演拍攝手法也很好,留白做的特別有意思。 就是組長哭著說退休金,然后下個鏡頭就臉上有傷。 張姐和馬哥說著你那么愛我,后面他們就有情侶定位了,細品,特別有意思。 怪不得是票房冠軍呢,比樂透大作戰(zhàn)還有意思,因為這里的打斗場面也很帥 截圖5人小分隊,太帥,太好玩了
今年不知道腦子抽還是干嘛,連看了好幾部韓國電影,不用“幾乎”這個詞而是應該用“全部”,全部都有一個現(xiàn)象,就是不黑中國或者中國朝鮮族好像不能拍電影一樣,所有的壞人都是千篇一律中國人,再加上韓國不作為的高層,都是這種套路。敢情就韓國人不會去干壞事兒似的。惡心的不行,每次看到這種劇情就尷尬的要命,瞬間觀看體驗就沒了,堅持不下去了,韓影以后是不會再碰了。
是的,這片在我心里大概四星,但是還是給了滿分,因為觀影愉快,看到一半想吃炸雞,于是順手叫了個外賣,配著我們最愛的那家炸雞看下去,簡直是完美。畢竟很少有片子能讓人視覺和味覺同時得到這么好的享受,紀念這一晚肥宅快樂夜。
因為被公眾號安利下載來看。我自認現(xiàn)在笑點越來越高了,所以并沒有全程笑抽,但笑點確實還是很密集,除了笑點萌點也很多,不會有一秒覺得沉悶,這真的很不容易。
劇情說起來挺俗套的,一群比較犯傻老是失敗的警察,想抓到毒販,挫折不斷,最近放棄了,反而陰差陽錯抓住大魔王,立下大功。
但過程卻不斷反轉(zhuǎn),看起來嚴肅的組長其實也可以很沒有底線,看起來難看的馬警官其實非常賢惠,為了監(jiān)視甚至盤下對面的炸雞店,沒想到因為生意太好沒時間監(jiān)視,更因為客人太多,監(jiān)視對象覺得不安全轉(zhuǎn)移了。想干脆開店算了,被無良記者陷害差點倒閉。以為有人慧眼識珠要投資他們,最后發(fā)現(xiàn)居然是一直在查的毒梟想借炸雞店暗中販賣毒品。于是乎主角小分隊隱藏屬性覺醒,戰(zhàn)斗力爆表,一舉拿下販毒集團。
這就是爽片,但也是佳品。爽片不是說都是無腦劇情,畫面絢麗。能在劇情上摸到觀眾爽點,且不斷激發(fā),笑料自然,有鋪墊有爆發(fā),才能是合格的喜劇。這部顯然做到了。
還有一個就是劇情非常真實,看到男主大叔在老婆懷里嚎啕大哭,真的不得不稱贊大叔的演技,還有炸雞店那一段,簡直不要太像美食節(jié)目,最后他們品嘗炸雞一個個陶醉的樣子,是促使我點下外賣app的罪魁禍首。雖然他們總是失敗,也一度想要放棄,但是面對敵人毫不猶豫的打擊,也讓人感動他們的執(zhí)著。大概所有小人物主角的喜劇片都有這樣的效果。
要說太多深度,好像也就那樣,但是一定不要錯過這樣有趣的故事,他能夠讓人快樂,這樣就足夠了。
4.5/5 韓國近年來最棒的警匪喜?。念^笑到尾不誇張,雖然說打戲的剪接還是稍嫌凌亂,但整部片的笑點可說是設計的相當高明,一而在在而三的玩轉(zhuǎn)動作片既有的公式,難怪韓國短時間內(nèi)就破千萬觀影,年度舒壓搞笑片無誤,最後還偷用英雄本色的插曲,以為我聽不出來嗎??
看“龍蝦刑警”的時候,就感覺這個故事創(chuàng)意真的好啊,但拍爛了,好在韓版好看(中韓合作,一片兩拍)。韓版的優(yōu)點就在于炸雞店意外走紅后角色面臨的職業(yè)抉擇,當所有人接近放棄臨界點時,適時被卷入犯罪活動,完成了劇作上的轉(zhuǎn)折,也重燃角色警察的職業(yè)心,這一點中國版是無法呈現(xiàn)的,我們?nèi)嗣窬觳辉试S對職業(yè)產(chǎn)生懷疑。喜劇效果很不錯,后半段稍微冗長,打斗場面很港片,結(jié)尾致敬《英雄本色》,還有《王國》的梗。就是很純正的癲狂喜劇,韓片把港片“皆盡過火”的本事都學透了
所有的笑料都能笑出聲,段子、幽默、諷刺、自嘲…各種硬的軟的喜劇形式、高級的或通俗的笑點,現(xiàn)在能有這樣的喜劇,已經(jīng)很難得!韓國電影在類型化方面簡直出神入化了!
屬于那種“蠢的”“低俗喜劇”,但是并不弱智,笑點密集,看完心情愉悅,而且一度非常想吃炸雞!
一本兩拍,但相比《龍蝦刑警》還是成熟太多,背后的差距就更大了
聽說《龍蝦刑警》一本兩拍,韓國導演拿去拍了一部本土的票房爆款,迫不及待的看過之后,還是沒有超出預期,可能對于這種韓國商業(yè)片并不能抱太高的期待吧,或者這幾年的韓國影壇都沒什么好期待的,偶爾出個爆款也只是類型完成度不錯的工業(yè)產(chǎn)品。這片子大賣本質(zhì)上就和咱們的泰囧港囧唐人街探案差不多,只能夸類型完成度不錯,做了行之有效的本土化處理,導演對于喜劇節(jié)奏的掌控也很有一手,但也就僅止于此了。
笑到崩潰
太好笑了!
看完專門地圖上搜了一下???????居然真的有啊哈哈哈
不是翻拍??!韓國作家???的最初劇本,2015年中韓合作項目,中國這邊按照人家的劇本改編先拍了,并不是韓國翻拍龍蝦刑警。
近兩三年來難得的從頭笑到尾的電影,沒有任何無聊的場面。希望大發(fā)!
同一個劇本拍得與《龍蝦刑警》高下立判,之所以這部能做到熱血又好笑,人設、表演、細節(jié)、節(jié)奏和感情都在線,尤其節(jié)奏,控制得太好了,本土版差的不是故事,是講故事的人
服氣,必須五星,全程無尿點就算了,全是笑點,五個刑警的人設實在太秒了,打斗場面也很精彩,這片子很成龍啊,很有香港動作喜劇那種小人物磕磕碰碰中完成了人設的升華啊,片尾一曲《當年情》響起,真以為看了個港片啊。
從頭到尾都是笑點,差點笑死在影院,而且動作戲也很出彩,真的感覺從頭到尾都很新穎?!向千萬電影沖鴨?。?!PS:竟然沖到韓影票房史第二名,這還真是沒想到...
目前為止確定是韓國影史票房冠軍!一本兩拍,對比中國的同題材,此片充滿了那種韓式的無厘頭的梗,喜劇橋段反轉(zhuǎn)笑料百出,也不落俗套,橋段竟然分別致敬了《絕命毒師》和《英雄本色》。7.5
看完之后的第一感想:好難看!這貨根本對不起一千五百萬的票房啊,比老手和檢察官外傳還難看,這次大爆真的是抓著頭皮都不知道原因。前面劇情還算可以,但是后面的打斗戲份真的難看到無言以對。只能說這個電影是踩著狗屎運上去的吧。感覺是韓國千萬電影中最弱雞的了,這種程度的電影撐死了也就值三百萬??赡茼n國人民活得太壓抑特別渴望看喜劇犯罪電影吧。完全不值得這樣的高票房,作為爆米花電影都太弱了。
全程搞笑,也沒有什么低俗的硬梗。在相當愉快的氛圍中演繹了一場警察與毒販的搞笑日常。而且最后時刻還有一段熱血劇情與歌曲的插入。值得一看
前半段笑到打鳴,跟《二十》一樣,導演很擅長拋這種賤賤的梗,斗毆戲畫風也算有特色,適合不開心的時候拿出來樂一樂。【190317 ????? ???? 很少在電影院笑出聲,這個實在忍不住。上映快兩個月還有六成上座率,是真的??】【SIFF2019 祖國同胞比隔壁人民笑的奔放太多,前排兩個大兄弟笑到快咆哮,電影節(jié)觀影氣氛果然不一樣,比平常好太多,能在國內(nèi)影院看到韓影還是覺得神奇】
神秘冷面的緝毒隊一本正經(jīng)的搞快餐,本來極致的反差梗并沒有胡鬧的拍,從逆境中的悲涼,到騎虎難下的無奈,再到最后戰(zhàn)狼式的熱血,劇情推動和情緒引導都很自然,結(jié)尾還附贈港產(chǎn)警匪片、西部片、僵尸片三個彩蛋,總有一款擊中你,業(yè)界良心啊。
一晚連刷兩部喜劇片高下立判。這次的票房紀錄果然有理由!真的全程笑點不斷笑出淚來??!這片要不火才讓人奇怪!是犯罪題材但暴力點到為止,這方面不過度已經(jīng)很難得。有距離感的緝毒故事和接地氣的炸雞店結(jié)合,加上特色??和放送文化(PD曝炸雞店有點牽強)。節(jié)奏給力劇情發(fā)展流暢,喜劇感的實現(xiàn)方式親和卻不低級,值得商業(yè)片借鑒。然後朝族還是華僑我都不反對但是漢語也太糊弄了吧,要不是有韓語字幕根本聽不懂。音樂為喜劇性大大加分。如果有第二部就好啦!0213C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