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是卡特。如果你想讓我們都活下來,請相信我?!?br/> 來自非軍事區(qū)的致命疫情摧毀了美國和朝鮮,兩個月后,“卡特”醒來,他對自己的過去沒有任何記憶。 他的腦袋里有一個神秘的裝置,而嘴里是一顆致命的炸彈。 一個陌生的聲音在他耳邊下達命令。 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 除非他救出唯一能解毒的女孩。 并且等待他的是中央情報局和朝鮮政變??ㄌ乇仨毘晒ν瓿扇蝿?,并前往北方找到那個女孩。他在這部一鏡到底的動作片中展開了一場求生之戰(zhàn)!
我本來已經(jīng)在哈欠連天中決定好給兩星了,但最后一場超級瘋狂的直升機飛人大戰(zhàn)還是讓我動了惻隱之心。加上開頭那場浴室鐮刀百人斬,這部片子還是姑且能算有一點點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吧。
跟《惡女》一樣超級狗血胡來的劇情我就不評價了,這次連帶動作部分也一起廣受惡評,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一鏡到底和廣角手持晃動式運鏡,原本就是一種為了增加真實感,沉浸感的手法。但本片過分粗糙的剪輯拼接,和五毛特效,都在持續(xù)打破這種沉浸感。所以這種反復的左右相搏下,觀感極差,還不如不用。
其次,整片的鏡頭運動邏輯非常有問題,經(jīng)常沒有任何理由地瘋狂繞著某個物體反復繞圈,好像是攝影機得了狂犬病一樣。長鏡頭里鏡頭運動的邏輯,原本應該是預判觀眾的心理預期,跟著觀眾想要一探究竟的觀看順序來移動的。換個角度說,攝影機的運動,實際上就是剪輯?,F(xiàn)在這種完全脫離了敘事邏輯,單純?yōu)殪偶?藏拙的運動方式,肯定讓人看的頭昏腦脹,不明所以。
再者,很多短評都提到這部觀感很像在打游戲,堪稱第三人稱版《硬核亨利》。所以正好,它也完美復刻了它所借鑒的鼻祖身上,原本就有的問題:給了觀眾一個過分有游戲感的觀影體驗,卻又沒給觀眾手柄,純屬隔靴搔癢。游戲搞電影化鏡頭是沒問題的,因為它相對電影,是進化,能讓人們體驗親自進入電影世界,有參與感,成就感(哪怕是“Press F to pay respect”)但反過來就不成立。偶爾有一兩段動作戲搞一搞第一人稱視角,長鏡頭,是會很有新鮮感沉浸感,但一整部片子都這么搞,只會讓人感到太疲勞,太憋屈。
其實講到這兒,我真心覺得這個導演應該考慮去做游戲過場動畫導演。這樣的話他現(xiàn)在所有這些給他拖后腿的技術(shù)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畢竟游戲引擎生成的畫面,用的都是虛擬演員和虛擬攝影機,什么五毛特效,長鏡頭拼接,都不再是問題。而且他這種酷愛長鏡頭炫技的風格,和小島秀夫是一卦的。他倆要是合作一下,保不齊反而能出點更腦洞大開的視覺奇觀。
還是希望這個導演真的能找到適合他發(fā)揮的地方吧,就首尾兩場戲的各種腦洞大開來看,他絕對是個拍動作片絕無僅有的怪才。但要是非要繼續(xù)這么一意孤行地,拍這種有好點子,但執(zhí)行出來一片混亂,完成度極低的真人動作長片,最后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之前已經(jīng)有太多他這樣的導演,現(xiàn)在只能混跡于錄影帶市場,甚至是完全無片可拍了,真心希望不要再看見一次傷仲永,未出圈,先出殯
神級特工血戰(zhàn)朝鮮半島,硬核打戲一鏡到底。
8月6日網(wǎng)飛投資的韓影動作片《救命卡特》流出資源,經(jīng)過這幾天的發(fā)酵,影片口碑呈現(xiàn)兩極化,有人說是年度爽片,有人說是年度爛片。
今天咱們就詳細盤點一下這部電影的優(yōu)缺點。
《救命卡特》的導演鄭秉吉,曾指導過暴力爽片《惡女》,那個女殺手血洗黑幫組織的長鏡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毒让ㄌ亍肥恰稅号返纳壈?,雖然不是第一人稱視角,但貼身拍攝的POV視角,代入感也很強。
《救命卡特》更像是游戲電影,簡單交代一下背景,然后主角就開始狂轟爛炸,故事主線就是主角的通關(guān)過程。這類游戲性質(zhì)的動作片,圖得就是一個代入感強、打戲爽,至于故事背景、劇情邏輯之類的都是浮云。
咱們先簡單過下劇情:朝韓的邊界區(qū)-DMZ爆發(fā)神秘病毒(類似喪尸病毒),讓半島陷入危機。韓國-鄭博士的女兒擁有抗體,在他們奔赴朝鮮生化研究所途中,女兒被美國的CIA綁架,而主人公卡特是一位失憶的特工,他的任務就是在韓方的協(xié)助下,將小女孩救出并送往朝鮮……
一場引發(fā)地緣危機的病毒,一個陷入身份危機的特工,一件簡單明確的任務,故事主線簡潔明了,剩下的就看神級特工如何大殺四方了。
一:八場血戰(zhàn)刷爆全程-一人敵三國,狂戰(zhàn)海陸空
影片的敘事效率極高,電影開篇就來了一次神轉(zhuǎn)場:通過公交車引出CIA特工,通過一只烏鴉引得鏡頭拉升,然后一股煙進入鏡頭,引出窗臺上帶血漬的煙灰缸,主角入境,突出腦袋的十字疤痕,CIA特工闖入,耳朵里女聲響起,外部壓力與內(nèi)部引導同時到位,故事正式開始……
短短3分鐘就將劇情張力拉滿,不僅交代了故事背景、矛盾雙方,還一下子就將觀眾拉進情景中,妙絕!
1第一戰(zhàn)-浴室百人斬
主角的首場大戰(zhàn),也是影片三場重頭戲之一。
主角此時還處于懵逼狀態(tài),突然闖進黑幫浴池,被滿是紋身的暴徒圍攻,赤裸的身體迎接鋒利的鐮刀、斧頭,場面兇險又血腥,這激發(fā)了主角體內(nèi)的殺戮本能。
浴室百人斬致敬了《殺死比爾》里的大決戰(zhàn),但因為是在浴室,血腥程度要強的多,打斗也更加激烈,導演充分利用了浴室的環(huán)境和空間,氤氳的水汽中隨時會沖出一把利刃,水池又可以放大血液的效果,而澡池、桑拿房、清水池,成了主角閃展騰挪的戰(zhàn)場,桑拿房加熱的石頭還可以充當武器,把一位胡子大叔燙得滋滋啦啦……
一場激戰(zhàn)過后,留下遍地哀嚎與殘肢,主角渡過第一場危機,特工的潛能也被激發(fā)完成。
2第二戰(zhàn)-基地大營救
身份疑云是當下推動主角前進的主要動力,第二戰(zhàn)的目的就是強化這股動力。
主角躲過CIA特工的圍堵后,韓方人馬前來接應,他們交代了病毒的起源,交代了本次計劃是主角自己制定的,這樣即加強了任務的迫切性,又強化了主角的身份疑云。
在營救孩子的過程中,主角又得知另一個身份-麥克.班恩,朝方和美方兩位小姐姐都在極力爭取他,自己似乎是朝、韓、美三方間諜,身份疑云繼續(xù)加重。
3第三戰(zhàn)-三車并行
第三戰(zhàn)是電影中段的重頭戲,導演將飛車元素玩到了極致。
由于主角對自我身份的遲疑,導致小孩被美方特工搶走,飛車大戰(zhàn)拉開序幕。
首先是摩托車VS箱車,摩托特工前赴后繼,瘋狂攻擊韓方箱車,雙方拔槍互射,爆頭而死,主角飛車趕上。
第二程是箱車VS箱車,美方兩輛箱車把主角夾在中間三車并行,一群特工在狹窄的空間內(nèi)相互廝殺,飛車的顛簸限制了槍械的精度,突出了主角的身手,高速行進的狀態(tài),也豐富了特工的死法,這段打戲酣暢淋漓。
第三程是摩托VS公交車,主角搶過一輛摩托繼續(xù)追擊,美方試圖用公交車阻攔主角,在主角的一番騷操作中,公交車、摩托車、箱車來了一場天地大沖撞。
第四程是摩托車群戰(zhàn),承接慘烈的交通事故,戰(zhàn)場從寬闊的主干道轉(zhuǎn)移至狹窄的輔路,汽車悉數(shù)退場,摩托車蜂擁而至。
因為路面不夠?qū)?,摩托車群聚在一起就像一塊飛馳的陸地,主角在自己車上跳進摩托車群里,就像跳進一艘黑色的船,頗有赤壁之戰(zhàn)“鐵索連環(huán)”的感覺。
4第四戰(zhàn)-飛機驚魂
主角救出小女孩后,登上了前往朝鮮研究所的飛機,飛機的人員構(gòu)成特別有意思,一方是韓國政府專員,一方是朝鮮軍方,為了給CIA施加壓力,還請了一隊國際記者團全程錄像報道。
可飛機剛升空機長就中了喪尸病毒,眼看要毒發(fā),顯然有間諜在行動,朝韓雙方相互懷疑,相互狗咬狗,隨行的記者可撿著大新聞了,拼命添亂。
這段戲即諷刺又驚悚又荒誕,主角、小孩與間諜在打斗中跳下飛機。
5第五戰(zhàn)-豬車大戰(zhàn)
這一戰(zhàn)完全是圍繞著“豬”來設計動作場面,主角和小孩乘降落傘落在一輛拉豬的車上,一車黑色的長毛豬就這樣卷進了政治漩渦里。
這次追擊主角的是朝鮮的軍方強人,準備趁著病毒危機發(fā)動政變,追擊的有三輛吉普車和若干倆三輪摩托。
豬在這場遭遇戰(zhàn)里出力最多,當朝鮮士兵爬上車斗時,亂竄的豬幫主角掀翻士兵;當后車斗被打開時,掉落的豬引發(fā)交通事故,報廢了兩輛吉普和若干摩托;當唯一一輛吉普車機槍掃射時,豬幫主角擋住了所有子彈,為主角爭取了反制的時間……
豬用自己的犧牲,保全了主角,真是又刺激又搞笑。
6第六戰(zhàn)-喪尸吊橋
豬車在激戰(zhàn)中被打壞了輪胎,主角和小孩開始在山林里徒步,當他們在一條河邊修整時,瀑布里突然沖下來一堆尸體……
喪尸吊橋的兇險在于“絕境”,吊橋的兩頭是涌來的喪尸群,吊橋本身又不結(jié)實,下面就是萬丈深淵,主角就是再神勇也沒有辦法脫困,這時候主角耳朵里的女聲-韓正熙及時來救場。
女主角的登場,標志著身份疑云開始解密,而喪尸元素成為接下來的重點。
7第七戰(zhàn)-血洗研究所
第七戰(zhàn)和第二戰(zhàn)的作用差不多,負責解密,強化主角的作戰(zhàn)動力。
這一戰(zhàn)解釋了兩個謎團:
1病毒起源之謎,原來朝鮮一直儲備著炭疽病毒,準備以病毒武器給自己撐腰,結(jié)果意外研發(fā)出喪尸病毒。朝方的幾個軍頭見局勢亂了,便趁機發(fā)動政變。
2卡特身份之謎,原來他是韓裔美國人-麥克.班恩,在執(zhí)行任務期間做了整容,并在朝鮮娶妻生子,妻子就是韓正熙。他厭倦了間諜生涯,想通過立功換回一家人的自由,結(jié)果女兒被上司注射了喪尸病毒,這才有了影片開始的計劃……
本場大戰(zhàn),卡特與妻子暗中配合,先后兩次利用喪尸制造混亂,血洗了朝鮮的生化研究所,救出了鄭博士父女和自己的女兒,一行四人奔向了開往中國的列車,終極大戰(zhàn)拉開序幕……
8第八戰(zhàn)-直升機火車大決戰(zhàn)
第八戰(zhàn)是全片最精彩的動作戲,是第三戰(zhàn)的放大升級版,摩托、卡車、火車、直升機全部出動,這場打戲已經(jīng)不能用酣暢淋漓來形容了,完全是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
第一程摩托戰(zhàn),主角在林林里利用優(yōu)勢地形打翻了追擊的摩托部隊,并將摩托直接開上火車。
第二程三車并行,朝鮮部隊開來了兩輛大卡車,與火車構(gòu)成“三車并行”狀態(tài),由于火車空間大,也足夠平穩(wěn),這次打得的是槍戰(zhàn),主角利用空間優(yōu)勢,將兩車朝鮮士兵全部擊斃。
第三程直升機登場,朝鮮特種兵吊著懸索前來搶人,兩架直升機與火車構(gòu)成新的空間關(guān)系,主角利用懸索的擺蕩干掉特種兵,并利用火車自帶的起重機干掉了一架直升機。
第四程血戰(zhàn)將軍,主角奪取了一架直升機的操控權(quán),用一招“倒栽蔥”飛到將軍的身后,利用直升機的翅子劃破了將軍的機身,故意激怒將軍。
第五程干掉將軍,主角躍上將軍的座駕,與之展開肉搏,期間女主和鄭博士也駕車趕來,掃清了火車周邊的朝鮮士兵,兩架直升機激烈相撞,火車鉆進涵洞,大決戰(zhàn)落幕……
就在火車即將抵達中國時,一場爆炸炸毀了大橋,為這場瘋狂的旅程畫上了懸疑的句號,影片完。
二:影片槽點-瘋狗式運鏡太催吐啦!
通過八場血戰(zhàn)我們可知,電影的動作戲非常有想法,也敢于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了環(huán)境、空間、交通工具等,每場戰(zhàn)斗都變著花樣翻新,尤其三場重頭戲,必定打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單憑這些動作戲,電影也不至于不及格,減分項在哪里呢?
減分項在于瘋狗式運鏡,實在太催吐了!小編看到喪尸吊橋哪里,就已經(jīng)明顯反胃了。
對于這類爽片,為了爽犧牲劇情邏輯可以忍,特效粗糙、強行一鏡到底也可以忍,但這種顛三倒四,來回旋轉(zhuǎn)的運鏡真忍不了,就像中了病毒的瘋狗一樣,跑過來跑過去,毫無章法,看得人頭暈腦脹直想吐,這對欣賞影片有任何幫助嗎?
單憑這點影迷給它打低分也活該!
總之,這是部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的電影,小編也不知是否推薦,大家自行斟酌吧。
文章首發(fā)未來電影局。
5分。 還是要先羨慕并且點贊韓語電影這些年擴張的思路,和網(wǎng)飛聯(lián)手,貢獻了不少好片好劇,也在各大電影節(jié)斬獲良多。 這一部保鏢片,相較于其它同類,雖然它把疫情、喪尸、朝韓,甚至中國都拉入其中,但還是不能掩蓋故事本身的薄弱,它贏在快節(jié)奏,目不暇接的快節(jié)奏。 但基本沒有表演可言,特效水平相當一般,動作設計乏善可陳,最最重要的是,攝影水平簡直是個渣渣。動作片,動作設計、攝影技術(shù)、剪輯水平各占三分之一。很遺憾,這部片這三項都不合格。 所以全片看下來,它就是一部雜糅的爽爽的爛片。
哪有你這么長時間的轉(zhuǎn)鏡頭的?你自己剪片子都不吐的嗎?導演把轉(zhuǎn)場全都改成1080°旋轉(zhuǎn)運鏡,適當?shù)倪h景可以用,這倒好!我說這面有點淡,你給我把面扔鹽罐子里煮???中間的追車戲和結(jié)尾的火車戲幾乎一模一樣…全片各種反物理學什么的我提都不敢提……可那破鐵殼子直升機你愣是玩出眼鏡蛇機動?反派手持迷你缸連彈鏈都沒有你給我突突突了半分鐘?開頭主角從對面樓跳進這邊水池子里周圍的人是嗑藥嗨了嗎?既不驚呼也不詫異,從容自然的拉家常?莫名其妙的果女出來piu piu 打了好幾槍,可我怎么看有好多槍全打自己人身上了?一屋子帶著鐮刀洗澡的人一點也不奇怪,可這么多人圍住從后面偷襲也該給主角來個皮外傷吧?男主又不是基努里維斯能一槍一個,男主纏斗中足以從后面捅他一萬刀了……那女的CIA戰(zhàn)友也是斷了線的風箏,說沒她就沒了,幾場追車打斗戲司機都是絲毫不慌穩(wěn)穩(wěn)駕駛,咱就是說他們這是沒有AI的NPC嗎?這都不是正常邏輯可以理解的……幾個閃回也以假亂真,導演你是怕觀眾還不暈嗎?轉(zhuǎn)場運鏡的勁兒剛好點,趕緊用閃回補上……那喪尸坑那段戲,敵方boss就在1.5公里之外,地方又是山區(qū),這邊都突突成那樣那邊居然沒人聽見……暗戀男主媳婦的小兵愣是有他媳婦的電話,你可長點心吧!這回憶是不是綠油油還不一定呢。從飛機跳傘下來就剛剛好有個豬車等著一點都不巧合,暴力摩托大戰(zhàn),主角都貼臉了都打不中,怕誤傷?你們確定怕誤傷嗎?不完成必死的任務存在誤傷?那么多選手愣是不能撞擊主角,是比賽限制嗎?吊橋中部斷裂,男主加小孩的重力加速度撞擊對面山壁毫發(fā)無損,醫(yī)學博士身手矯健飛火車,駕車途中摘人家登山鉤……(對不起,我忘了不應該提物理,因為一旦你提了物理這片子就徹底完了,畢竟違背物理是這片子的基礎(chǔ))
值得表揚的是,片子繼承了網(wǎng)飛無腦爽片的優(yōu)勢基因,暴力輸出到位,比如把敵人腦袋按在地上摩擦……場面…不,是該游戲關(guān)卡種類多!很多關(guān)卡的配樂加分,讓觀眾…不,是讓玩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最后那句“你怎么知道你找回的記憶是真的”非常有感覺,算是給這出鬧劇拔高了格局!順便說下,硬核亨利比這個還暈,因為那個是主觀視角,這個算是便宜我了,前者COD后者GTA??
我對這個電影評價比較高
導演始終在做一件事:
挑戰(zhàn)對動作戲設計想象力的邊界
這個對邊界的探索是拋開數(shù)字技術(shù)的俗套
比如漫威電影宇宙代表的那個方向
這部電影完全不關(guān)心
這個探索是在限定預算內(nèi)
純粹拼腦力的
第一場浴室大戰(zhàn)后,我也有點疲憊
但越看到后面,越精神了,完全不快進了
無論是公路汽車、摩托車聯(lián)排大戰(zhàn)
還是空中自由落地中的槍戰(zhàn)
還有直升機和火車大戰(zhàn)的調(diào)度
從動作設計上,都在前人基礎(chǔ)上給出了創(chuàng)新
當然是站在各種巨人肩膀上為基礎(chǔ)
每一種設計大概指向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也都能想到
但《救命卡特》是用拙的思路去尋找新可能
而不是完全扔給數(shù)字特效
我更愿意把這部電影看作是
巴斯特·基頓,到成龍這個譜系的延伸
就是瘋狂的動作設計的密集連接
這部電影大概有效動作設計的強度
是普通同類電影的好幾倍
而且我能感覺到這個導演是真的high和熱愛這個創(chuàng)作
有人說他是韓國版的賣拷貝(Michael Bay)
我個人認為在創(chuàng)新的狠勁兒上,超過了賣拷貝
表面上,這部電影硬套《硬核亨利》的長鏡頭
但其實《救命卡特》拋棄了主觀視角是更自由的
在動作緊湊度、流暢性和多場景上,我更多想到的是《突襲》,而不是John Wick系列
但《救命卡特》給出了更多變的空間關(guān)系和節(jié)奏感,這都是非常難得的
要知道《速度與激情》從一個樸實的警匪B級片
到最新一集開車飛太空,這種風格的演變和升級
大概也經(jīng)歷了20年。。。
從自我迭代角度,《救命卡特》代表的韓國動作片,在動作打斗和追車戲想象力角度,人家已經(jīng)不輸好萊塢頂級制作,也更是亞洲一流。。。
吐槽《救命卡特》故事和人物,我覺得其實挺無趣的
這是一個cult氣質(zhì)明顯的怪誕動作片
我之所以后一半看進去了,就是內(nèi)心升起了一股好奇心:
“我看你還能怎么編,還能怎么設計?”
最后,基本沒太讓我失望。。。
這片子的制作水準已經(jīng)超出中國電影太多,我們的追車爆破戲居然還是前輩羅禮賢的團隊在一些主流娛樂電影里撐場,不是說他不好,而是太缺少新的動作設計創(chuàng)新了。。。
所以,我給這個片子很高的評價,娛樂電影創(chuàng)新,就該如此,要有那種“去你媽的,老子就這么拍了”的氣勢,管你豆瓣網(wǎng)友打幾分。。。
哪有你這么長時間的轉(zhuǎn)鏡頭的?你自己剪片子都不吐的嗎?導演把轉(zhuǎn)場全都改成1080°旋轉(zhuǎn)運鏡,適當?shù)倪h景可以用,這倒好!我說這面有點淡,你給我把面扔鹽罐子里煮???中間的追車戲和結(jié)尾的火車戲幾乎一模一樣…全片各種反物理學什么的我提都不敢提……可那破鐵殼子直升機你愣是玩出眼鏡蛇機動?反派手持迷你缸連彈鏈都沒有你給我突突突了半分鐘?開頭主角從對面樓跳進這邊水池子里周圍的人是嗑藥嗨了嗎?既不驚呼也不詫異,從容自然的拉家常?莫名其妙的果女出來piu piu 打了好幾槍,可我怎么看有好多槍全打自己人身上了?一屋子帶著鐮刀洗澡的人一點也不奇怪,可這么多人圍住從后面偷襲也該給主角來個皮外傷吧?男主又不是基努里維斯能一槍一個,男主纏斗中足以從后面捅他一萬刀了……那女的CIA戰(zhàn)友也是斷了線的風箏,說沒她就沒了,幾場追車打斗戲司機都是絲毫不慌穩(wěn)穩(wěn)駕駛,咱就是說他們這是沒有AI的NPC嗎?這都不是正常邏輯可以理解的……幾個閃回也以假亂真,導演你是怕觀眾還不暈嗎?轉(zhuǎn)場運鏡的勁兒剛好點,趕緊用閃回補上……那喪尸坑那段戲,敵方boss就在1.5公里之外,地方又是山區(qū),這邊都突突成那樣那邊居然沒人聽見……暗戀男主媳婦的小兵愣是有他媳婦的電話,你可長點心吧!這回憶是不是綠油油還不一定呢。從飛機跳傘下來就剛剛好有個豬車等著一點都不巧合,暴力摩托大戰(zhàn),主角都貼臉了都打不中,怕誤傷?你們確定怕誤傷嗎?不完成必死的任務存在誤傷?那么多選手愣是不能撞擊主角,是比賽限制嗎?吊橋中部斷裂,男主加小孩的重力加速度撞擊對面山壁毫發(fā)無損,醫(yī)學博士身手矯健飛火車,駕車途中摘人家登山鉤……(對不起,我忘了不應該提物理,因為一旦你提了物理這片子就徹底完了,畢竟違背物理是這片子的基礎(chǔ))
值得表揚的是,片子繼承了網(wǎng)飛無腦爽片的優(yōu)勢基因,暴力輸出到位,比如把敵人腦袋按在地上摩擦……場面…不,是該游戲關(guān)卡種類多!很多關(guān)卡的配樂加分,讓觀眾…不,是讓玩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最后那句“你怎么知道你找回的記憶是真的”非常有感覺,算是給這出鬧劇拔高了格局!順便說下,硬核亨利比這個還暈,因為那個是主觀視角,這個算是便宜我了,前者COD后者GTA??
看突襲巷戰(zhàn)洗洗眼睛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6771529/
強行一鏡到底的結(jié)果是經(jīng)常打著打著屏幕里找不到主角,分不清敵我了!
5.5分。韓國網(wǎng)大水平。打斗太不寫實了,還濫用“一鏡到底”。各種經(jīng)典動作片拙劣拼盤,男主開掛開的離譜,轉(zhuǎn)場剪輯痕跡很明顯。
年度爛片,誠意推薦,完全是一鏡到底動作片的反面教材!巨愚蠢、巨離譜、巨cult,就像是第三人稱射擊游戲云通關(guān),就像是漫威假如系列卡特隊長在韓國。文戲不能說是沒有,而是要素過多,韓影三寶血漿、僵尸、政治陰謀,一點都不能少,稍微走神回過來就是另外一部新電影;動作戲更離譜了,一鏡到底完全沒必要啊,鬼畜攝影飄忽不定,五毛特效比網(wǎng)游CG廉價,剪輯點更是裝都不裝,干脆就是糊弄著往上懟,真的是一點誠意都沒有??!打到最后反重力、無痛感、沒人性,殺人比割草都利落:為什么要360°環(huán)拍裸女玩槍,腦袋怎么可能像西瓜一樣壓爆……不重要!這個片的邏輯就是怎么爽怎么來,怎么蠢怎么來,絕絕子,極致的爛片果然比平庸的好片好看!
偽一鏡,爛轉(zhuǎn)場,硬核亨利至少還算硬核,這全程只讓人看得想喊救命……滿滿CG感,絲滑程度甚至比不了市面上某些3A大作,電影行業(yè)大牛都跳槽到游戲行業(yè)看來不是空穴來風(笑)。
『惡女』那次還沒玩兒夠嗎,觀眾大概是沒耐性再陪著你玩兒下去了,稀爛的動作編排,低劣的CG合成,腦殘的敘事邏輯,催吐的鏡頭運動,是怎么敢讓全片以一個假到不能再假的偽長鏡一鏡到底的,如此形式的意義又何在,你可以用“游戲體驗”或“疫情背景”等等本來尚算是好牌卻被打得同樣慘不忍睹的構(gòu)想來當做借口為自己開脫,但終究無法回避作為一部電影來說全盤失敗的事實。
網(wǎng)飛大數(shù)據(jù)復制片,導演在攝影上追求的偽長鏡頭游戲感過火了,年輕人不學好。
如果說看《硬核亨利》,是在看一個兩小時的第一人稱動作游戲。那么,看《救命卡特》,就是在看一個兩小時的第三人稱動作游戲。從頭到尾打打打莫停下,男主角開掛堪比印度爽片,動作夸張堪比3A游戲。雖然扯,沒邏輯,但爽啊。兩個小時的長鏡頭,雖然有些地方僵硬/不連貫,知道是剪輯,但誠意滿滿。澡堂裸男刀戰(zhàn),汽車摩托追逐戰(zhàn),自由落體空中槍戰(zhàn),直升機列車大戰(zhàn),透露出滿滿的誠意。結(jié)尾也真是戛然而止,有埋伏筆拍續(xù)集的想法,CIA女特工稱呼他為邁克爾貝恩,金鐘赫的“你以為拼命找回的記憶,真的是你的記憶嗎”。這么誠意的動作片豆瓣才5.5,短評還說的非常不堪,屬實是豆瓣日常不懂電影了。
《泡菜隊長》,2022年暫時最滿意的動作片,第三人稱泡菜版《硬核亨利》,網(wǎng)飛終于上了一部能看的硬核動作片,應該可以說是韓影有史以來最炸裂的手持攝影動作片,近身肉搏,匕首械斗,跑酷,槍戰(zhàn),高空降落纏斗,飛車追逐,直升機圍剿等應有盡有,眾所周知韓影的動作戲之所以不好看主要在于濫用快速剪輯與短鏡頭,但本片卻完全舍棄之前泡菜動作片成功的道路,開創(chuàng)出一條主打長鏡頭以不斷轉(zhuǎn)換空間視角的動作運鏡為道路,這在之前的韓片十分罕見,甚至動作片歷史上也屈指可數(shù)??上Р簧賱幼鲌雒娌⒎菍嵟?,而是用特效糊弄過去,特效做的也不夠精細,至于劇情本身就沒什么研究價值,無非就是重復《諜影重重》加《大叔》的套路,完全可以看出AI合成的劇本,僵尸和政治還真是棒子最愛,老是要牽涉這些東西。理解大家對本片評價不高,對我來說夠爽夠燃夠血腥。
救命卡特 ?? (2022).
這片充斥著游戲的感覺,視角、動作、打倒敵人獲得裝備、語音引導行動等等都是游戲的感覺。很有意思的設計。
《惡女》導演鄭秉吉再創(chuàng)動作巔峰,無人機拍攝玩得飛起?!墩櫽爸刂亍?《硬核亨利》+《疾速追殺》,雖然縫合,但就是爽??!
優(yōu)點:全程一鏡到底,運景轉(zhuǎn)換做的很有創(chuàng)意,游戲式的關(guān)卡設計,全程激烈的動作打斗;缺點:部分場景特效低劣,很多橋段過于夸張,充滿了寶萊塢風味兒。
情節(jié)上違反政治現(xiàn)實,動作上違反物理法則。偽一鏡到底,游戲感強烈,后遺癥看著頭暈頭疼,一半棄。
2022年10月23日,6419日人在豆瓣標記看過。推薦觀賞。如果不介意大量的反地球引力的行為動作以及粗糙廉價虛假特效的爆炸效果,從電影開始到結(jié)束一刻不停的打斗和槍戰(zhàn)還是很過癮的。
澡堂子那場跟犯罪都市2那場有的一比,故事垃圾,但是動作真的可,一看導演拍過惡女,懂了
《諜影重重》、《硬核亨利》、《疾速特攻》、《鐵雨》、《碟中諜》、《釜山行》大雜燴。拙劣、廉價的視效,漏洞百出的剪輯。
真沒有犯罪都市2好看,雖然劇情弱點,但不蠢。這個卡特太扯了
視覺效果上野心很大,但是能力不足啊,很多鏡頭運動個人很不喜歡
雖然劇情很一般,但是整部電影一鏡到底上天入地的動作戲,就因這一點,便值得為韓國電影的勇敢嘗試和野心點贊,好壞不管,過癮就行了,前半段還算中肯,不僅有一鏡到底的技術(shù),也沒有放棄電影本身的色彩表達和鏡頭語言的藝術(shù)呈現(xiàn),而后半段就有點只在乎動作特效的視覺刺激,時間長了會產(chǎn)生眩暈和疲勞感,而且拉跨的電腦特效還是其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有些過渡太過于刻意,也能看出創(chuàng)作團隊真的是方案想了一籮筐,需要用的地方太多了,又不想過分重復,最后實在是有點黔驢技窮了。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