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殺死了,愛又救了誰?
其實還有兩集沒有看完,但是我已經大體知道最后的結局了,劇中的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靜是可憐又可悲的,可悲的是在臨死的時候心中都是充滿怨恨的?我想在她被嘉偉不小心推下去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心中一定是不甘心的,為什么嘉偉最后還是愛上了姐姐,為什么自己還是沒有狠下心看著姐姐死去呢?當校長趕到的時候,我相信靜希望看到的是媽媽的疼惜,沒想到換來的卻是親手殺了自己,我想靜無論死的有多慘,都不如內心的凄涼吧。
也許編劇讓靜晚一點死,最后的結果可能就不同了,嘉偉同樣是內心充滿恨的人,他恨他們一家,可是我相信他是真的愛上了真,正在被真的單純一點一點的融化,愛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他可以眼睜睜的看著靜沉淪,卻一點憐惜都沒有,這樣的一個惡魔,我真的不知道最后會有怎樣的結果,可是當愛情悄然來臨,他手足無措,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勇氣慢慢轉移了,也許再給他一點時間,惡魔也許真的會離開。當然最后真并沒有完全理解他,最后想說的我愛你,沒有說出口,我想臨死的時候,他應該是帶有悔恨的吧。至少嘉偉比靜幸運的多,嘉偉遇到了真,感受到了愛,可是靜呢?當克杰的出現(xiàn),其實克杰在慢慢融化他的心,如果真的僅僅是利用,何必要將自己的秘密交給他呢?那些久違的笑容應該是最純真的吧。。。
最后的結果,我想大家有可能是原諒嘉偉的吧,還是希望宜真能夠相信他是愛她的,可是從一個十七歲的孩子來說,經歷了這么多,她還能在相信誰?就像他自己說的:“我們四個人在這個家庭里面生活了十幾年,居然有這么多秘密?”即使宜真最后知道靜是如此的不堪,我想大抵宜真還是愛靜的,因為宜真心里充滿了內疚和無解,他無法在相信任何人,如果嘉偉死了,也許宜真會慢慢明白吧~~~
劇中我挺喜歡沙也迦的,愛的執(zhí)著,愛的坦蕩蕩,也喜歡那個沒有大腦的克強,男人的愛或許真的沒有女人來的細膩,克杰最后的死不能說怪克強,只能說克強無法給他一個完整的家,溫馨的家。。。
最悲劇的莫過于楊仁佑,他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欲望讓他欲罷不能,只可惜了鐘老師,鐘老師的腦袋真的不是一般的笨,愛情面前果然都是傻子,克杰也一樣。
最后還是想說,如果十七歲的時候看完這個篇子,也許那時候的自己就真的不一樣了,震撼心靈!
2 ) 邊看邊吐槽
3 ) 一句謊言需要多少謊言才能圓滿?
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大二的時候看到的這部電視。
臺灣的偶像劇難得拍的這么有看頭。 這是在我看來,張韶涵演的最好的一部劇。
迷霧重重。最后才一點點明朗起來。
可結果卻是那么凄慘。
因為背叛因為欺騙因為報復因為仇恨而讓那么多的人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特別喜歡它每一集開頭,靜內心的獨白。
青春
我一直以為,我活不過18歲.........反正變成大人,一點都不好。你再也不能賴床,不能光明正大玩你心愛的玩具,更不能把不喜歡的責任推卸掉。最重要的是,你再也無法擁有純真的笑容;因為大人,真的很骯臟........
青春,到底是什麼?是可以盡情恣意揮灑自我的歲月?還是享受天真浪漫的游樂園...?無論如何,如果可以,我希望永遠繼續(xù)這樣,永遠不要長大,永
遠永遠停留在我的十七歲......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他的?我不記得了。只知道每次見到他,心跳總是莫名加速,好象有一股沸騰的血液在身體裏竄流....
我喜歡這種感覺,我喜歡這種離的很近,又好象離的很遠的不確定感...。
因為我知道,不管我有多孤單,多哀傷,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可以牽掛的對象,我的心思,是跟他緊緊相系的......
秘密
一個人的心中,可以藏住多少秘密?
一個秘密,又可以藏住多少年?
我的秘密,都鎖在一個盒子里。
有的痛苦,有的快樂,有的傷心,有的悲哀......
還有的,連我自己都想忘記......
一個人的心中,原來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秘密......
失去
最近,一個茫然脆弱的聲音冷不防地問向自己:你在害怕失去什么?失去你最心愛的洋娃娃;失去你已得不到的一段初戀;失去你已失去的純真笑容......
在一點一滴的失去當中,你自以為擁有的,不過是一具面目全非的青春尸體罷了......
承諾
如果,有人答應了你什么,只是出自一時的心情,或是一時的憐憫,不管他說得多么信誓旦旦,那都不是承諾...
真正的承諾,需要責任,也需要出自心底的信任;當對方點頭的那一剎那,你們看著彼此的眼睛,知道把自己交到他的手上,將不會有任何的危險,而且有一種很安心、很自在的感覺......最真心的承諾,是至死都不會反悔的約定;當你知道有人愿意給你這樣的保證,你真的會好開心,好開心,就好像全世界的風鈴,同時響了起來.........
我們應該相信承諾嗎?還是我們根本不應該做出任何承諾......因為各種可能的理由,我們遲早會背叛我們的承諾,然后再用更多的謊言,去滿足我們的背叛..............
愛·背叛
被愛,是幸福的;被背叛,卻是痛苦的.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未必不會背叛你;要是他背叛了你,也不代表他不愛你......。但是,感情如果建筑在這么曖昧不明的關系上,那是不是表示:愈是背叛,就代表愈愛?
所以我們永遠只能擺蕩在愛與背叛之間,沒有終點?
謊言
殘酷的真話,和動聽的謊言,你想聽哪一種?曾經我說了九十九句真話,沒有人肯相信,唯一的謊言,大家卻當真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寧意活在謊言當中,因為說謊,不是為了欺騙別人,而是為了欺騙自己.....
現(xiàn)在的我,已經分不清楚什么是謊言,什么是真實了;什么時候,我才能誠實的面對我自己?...也許,要一直等到我再也不能說話的那一天吧...
童話里那個放羊后來怎么了?面對被惡狼咬死遍布山坡的綿羊尸體,他心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我相信,他那時候痛恨的決不是說謊的自己,也不是那些兇狠的狼群,而是那些自認安分守己,卻任憑他無助地目睹這場殘酷殺戮的村民們.....
羨慕和嫉妒
羨慕和嫉妒,只是一線之隔。
一般人總是覺得羨慕比起嫉妒,好象善良一點,可是對我來說,羨慕只是愚蠢至極的消極行為。我享受嫉妒,也享受讓人嫉妒,因為它提供我一種動力,讓我可以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然后,再針對對象,去選擇破壞或是超越……是的,我享受嫉妒,即使,它是一股足以吞噬心靈甚至
玉石俱焚的邪惡力量……
恐懼
人,為什么會恐懼?面對黑暗、寂寞、失去、傷害,或是死亡的時
候,我們?yōu)槭裁磿敲春ε?....?
但幾次的恐懼經驗,終于讓我了解到,人之所以在那一刻如此脆
弱,是因為我們不知如何去掌握眼前那莫名的未知數(shù)....
所以,如果我們不去在意那些未知,甚至,試著和恐懼交朋友,那
么恐懼,也該能從痛苦,化為喜悅與刺激拔?
只是這些喜悅與刺激,有時也會帶來更大的恐懼;然后,我們就
得花更多的力氣,再把這個恐懼,轉化成更迷人更強烈的狂喜......
欲望
我的心里,有一道門。那里,鎖著一只叫作欲望的猛獸。我常常殘酷地把它鎖在門后,聽它以利爪搔抓門板,發(fā)出一種撩人的尖銳聲;直到它發(fā)出悲鳴,甚至怒吼的時候,我就會放它出來,帶著它,到處尋找獵物。其實,那些獵物通常不難找,因為它們,剛好也都關在一個個男人的心里。于是,我兇猛的寵物,會先以馴服的姿態(tài)把它們引誘出來,然后,再一口將它們吞噬掉……
偽裝
他們以為我年紀小,聽不懂。其實,我都聽進去了,而且牢記到現(xiàn)在;因為,我一直偽裝得很好,那是我從爸爸,媽媽,美琴阿姨,還有其他大人身上,學會保護自己的第一課.因為,我不想像林伯伯一樣,縱使再怎么對人挖心掏肺,到頭來,終究還是落得那般孤寂無助的下場。
游戲
我第一眼就看出,她會是我這個游戲里,一個很好的實驗對象——平凡、懦弱又缺乏自信;就像紙黏土一樣,可以輕易地讓我捏成想要的樣子。相信以后的兩年,一定很好玩......
其實,我根本不喜歡小愛,甚至,還有點厭惡。可是,既然游戲進行得還挺有趣,當然也就沒有停止的必要。.......因為,我真的很想看看,像她這樣的一個純樸女孩,到底可以跟著我沉淪到什么樣的地步......
愛情
世界上最殘酷的游戲,是什麼?答案一定是愛情……
因為根本沒有一套攻略可以教你攻陷對方心房,也沒有任何一種
武器,可以給情敵致命一擊;所以,每個人只好不停的換角色練習,讓自己升級成為玩家……
愛情游戲里的寶物,常常是對方的秘密。很多人以為得到了,就可以化身為戰(zhàn)士,再也不怕受傷害;卻不知人的占有欲,會驅使他想
探究得更多、更深,最後終於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就像一只饑
餓的蛇,迫切咬住足以保命的食物,卻不知嘴里正在吞噬的,其實
是自己的身體……
毀滅
人類,其實是一種很脆弱的動物,你只要設下陷阱,等待獵物上鉤,那個注定被毀滅的對象,就會像一個無力求援的洋娃娃一樣,輕易被你扭曲在手心,再也無法動彈……
只是,當我漸漸沈迷於操縱別人的快感之中,卻忘記我也可能變成別人的獵物;直到我的喉嚨被緊扣住,再也發(fā)不出任何聲音,才發(fā)現(xiàn)背後那雙早已想毀滅我的眼睛,竟然是……我自己。一如那只吞噬自己的蛇……
救贖
童話中的公主,總是期待著有一天,王子會前來解救她,用最深情的一吻,洗滌她滿身的傷痕,然後,帶她到一個美麗的天堂那里,沒有背叛、忌妒與恐懼,而是永遠充滿歡樂和純真的幸福國度……
可是,萬一公主甘心沈浸在永無止盡的噩夢,不愿醒來,使得深愛她的王子不管給她多少次吻,也依然無法將她帶離那座遭受詛咒的邪惡城堡那麼,是否要等到末日審判來臨的那一天,她才可能從上帝那里,獲得最後的救贖?
4 ) 爛尾的愛殺17
說來也是因為對愛殺十七期望過高吧,可惜從11集起就很痛苦的看著,結局也猜的七七八八,只是不愿意去相信,因為實在太俗辣。所以一直有期待,期待能有像第一集一樣的精彩點出現(xiàn)。結果看完最后一集,差強人意。
娛樂大眾的片子,能挖掘的東西實在太少,只剩下狠狠抒發(fā)一把我郁悶等待看完后又無比后悔的心情=。=
一部關于欺騙,背叛,墮落……的故事,最后不得不感嘆,果然沒有一個正常的人……偶像劇看過一笑,一切都沒什么改變……
不同情里面的任何一個人,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被自己給陷害了的傻瓜,現(xiàn)實中的人也正是這樣,世上本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任何人都有做錯的時候,戲中還會讓我們最后看到希望,而現(xiàn)實中根本不會是這樣,虛偽的人們會死撐到最后一妙,即使死了也不愿承認自己那些齷齪,陰暗的另一面……
這,才是真正的人類……
不說什么不好,特立獨行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如果大家都是這個樣子,那我們都是普通人,被社會普遍認可的事情,怎么會有好壞的屬性?
保護自己的偽裝謊言欺騙背叛,乃至陽奉陰違虛情假意媚上欺下虛榮勢力絕對只是向吃飯呼吸穿衣睡覺一樣的正常。
人人都享有戲劇化的人生,戲劇性的元素在一生中出現(xiàn)幾次也就夠了,給點刺激值得回憶,但若是刺激太多恐怕都不是好事。看戲無非是滿足了我們猥褻地想窺探黑暗的欲望,只要窺探的不是自己的,大家都是樂此不疲,而我們也絕對不會讓這些事情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成年的人類還會被無聊的夸張戲劇化的娛樂所影響,那只能說他不是真的成年……幸好,我們都已經好久沒為電影或電視而感動過了……
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真的說不清了,心是死了還是沉了?
5 ) 愛是最后的救贖
一、臺劇
說個題外話吧。其實,某一直處于潛水狀態(tài)偷偷看著豆瓣親們的影評和美文,一直也是有著分享的心情,不過,大大們的文筆和眼光實在太高,覺得想說的都已經被說出來了,于是也就繼續(xù)潛水了……
最近在看了這個電視劇之后,激動之下,一沖動就注冊了賬號。既然開始了,那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呵呵~正式開始了~
先說下臺劇吧。(當然,比較喜歡的是臺灣電影。有機會的話再細細分享O(∩_∩)O~)
其實是有一些喜歡的臺劇的,比如以前和老媽一起看過的很長的《世間路》、《意難忘》,有些片段和演員到現(xiàn)在都記得,比如李李仁,比如婷婷死去的那一集,外公和婷婷唱小星星的場景,每每想到便淚流滿面……
只是電視臺放太多臺灣腦殘劇的關系,以至于對臺灣電視劇沒有太多的感覺。想來,臺劇也是曾經風光無限的,記得小時候到處播放的都是臺劇,只是慢慢的,落寞了。
忘了什么時候開始,模仿臺灣偶像劇套路來制作的棒子劇反倒逆襲,臺灣偶像劇漸漸被更加腦殘的棒子劇所取代……
說到偶像劇的話,也唯一看完的也只有黑色系的《死神少女》了。雖然覺得像是地獄少女的臺灣版,但是據(jù)說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加了臺灣特有的超渡文化,也就吸引進去了。
說了這么多廢話,開始正文吧~
近日因為張韶涵一首《淋雨一直走》,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電視劇。
看完第一集才發(fā)現(xiàn),那首張韶涵最有名的《隱形的翅膀》竟然是片尾曲。當年的張韶涵正火,但是知道這部劇的人卻不是很多。
這部劇在2006年第41屆電視臺灣金鐘獎入圍名單中,一舉獲得七項入圍。入圍最佳戲劇節(jié)目獎;張韶涵以雙重角色的演繹,首度問鼎戲劇節(jié)目最佳女主角獎;飾演女主角母親的沈時華也出現(xiàn)在戲劇節(jié)目最佳女配角入圍名單中,另外,其他的入圍獎項還包括戲劇節(jié)目編劇、剪輯、音效、燈光。
并最終摘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戲劇節(jié)目編劇和最佳音效3項大獎。
看完后也覺得名副其實的,是迄今為止,看過的最好的一部臺劇。
二、愛殺
愛殺是指喜愛之極。殺,是表示程度深。愛的極深極深。所以,為愛自殺,為愛殺人。
《愛殺17》真真是一個很好的名字。
初看之時,便不自覺的想到了一部電影《告白》,是的,有時候看臺灣電視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日本文化的影子。不僅僅是說那些模仿日劇的臺灣劇,更多的是那種骨子里的影響(畢竟五十年的時間)。比如還有那種細膩和堅韌,孤獨感和危機感。
——是的,所有的恐懼、嫉妒孤單、背叛、偽裝和殺戮都只是因為愛。
看到最后的最后,你覺得誰是真正的兇手?這一切是誰造成的?
仔細想來,你會覺得其實大家都是可憐人,又是誰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總覺得編劇的取名是有深意的。正如那位漂亮的鐘老師所說:有的人看上去是魔鬼,但是有的人才是披著天使的外衣的惡魔。
先說戲份最多的女豬腳吧。
宜真。表面是個無憂無慮頭腦好,個性開朗,讓人羨慕跟嫉妒的模范生,家庭和睦,和妹妹感情極好,一路追查著妹妹死亡的真相……宜真,失去妹妹、失去男友、母親和家庭……最后卻得到那樣的真相……
但是真實的她卻是懶散、任性、自私、要面子好強,愛裝模作樣的人。也正是因為她才造成了妹妹病和被綁架的悲劇,造成了靜的悲劇……
宜靜。正如她在湖邊微笑著說的那句話:表面的風平浪靜不知道下面有多少波瀾和漩渦呢……表面乖巧文靜,純真乖巧的少女,卻莫名從學校新大樓墜樓死亡。
她身為雙胞胎的妹妹,一出生的命運就注定要被不斷的拿來和姊姊比較,從小喜歡的東西都被姐姐搶走,娃娃也好,父母的愛也好,嘉緯的愛也罷,她從來沒有得到……所以她嫉妒……好不容易遇見了生命中的亮光和溫暖,卻終究沒能抓住……
鄒克杰,叛逆卻專情的無辜少年,被爸媽給遺棄,被同學欺負,被老師討厭……為了讓更多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打架鬧事,跟蹤女同學回家,無可救藥的愛上了第一個沒有把他當透明人的女孩,宜靜……
不僅沒能救下心愛的女子,更被誤認為是殺害她的兇手,最終為了替心愛的人保守秘密,毅然決定以自殺結束一切…只是,他那為之自殺的愛,卻只是被心愛女子的利用……
這個出場并不多的孩子是最讓人心疼的存在,有時候,甚至幻想,如果沒有那場意外,他的愛一定能溫暖她,感化她吧?
鄒克強,如同他的名字,克強,真相之路,唯有他一路堅持,也終究在他的堅持下,挖出了真相……一個被爸媽遺棄,為了生存的,改邪歸正的小混混,努力想給弟弟跟自己一個夢想的男孩,弟弟無辜成為嫌犯,自殺以后,誓要找出真相還弟弟一個清白……明明是內心充滿溫柔和愛意的,卻不懂如何表達……
林嘉緯,是的,他是冷靜、智慧、早熟,熱心的高富帥,眾人羨慕,崇拜者一大堆……可真實的他卻是在幼年得知了父親死亡的悲慘真相后,掩藏著非同一般的心機,走上了復仇的毀滅之路,不僅毀滅了別人,更加毀滅了自己……
徐中原,看見這個名字,第一反應就是“逐鹿中原”,不知為何,這個看上去穩(wěn)重憨厚的好老爸、好老公出場便覺得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如果要說淵源,那這一切他都脫不了干系,剽竊好友作品,和好友的老婆發(fā)生關系,造成好友自殺,造成女兒被綁架……如果沒有這些前因,那么便沒有一切后果。
如果一定要追究,那么這一切的悲劇都是這個不負責任的男人造成的。
梁雅娟,沈時華憑借這個角色得到了最佳女配。不得不說,本劇中,演員的表現(xiàn)都是可圈可點的,但是,最好的還是沈老師。
很難有一個人,可以把事業(yè)和家庭經營的這么好,在外她是高雅能干的校長,在家她是賢妻良母??粗澏兜牡氖趾突秀钡难凵?,心不自覺的為她而糾。如同《如此婚姻》里面那個隱忍的李宜朵……
有人說她是為了面子,但是我們都知道,她不過是太愛那個不負責任的男人了,所以即使明知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背叛,也依舊佯裝渾然不知,在事業(yè)和家庭上一直幫助他,希望他能回頭……
一直以來,最累的人,都是她,日日備受煎熬和掙扎,只能借藥物來安定。
為了愛,她隱忍,為了愛,她殺人,也自殺。跳下去的那刻,她的表情是那么安詳,是的,這么多年她累了,對于她而言活著的人比較痛苦,只有死去才是真正的解脫……
還有一個人,是不得不說。那就是楊仁佑,這個因性騷擾事件而被開除的老師。作為一個老師,他早就結婚了,并且有了孩子,但是,他還有情人,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去援交……就是這樣這樣一個老師,沒錯,他是齷齪,讓人不齒的混蛋……但是,他卻是被陷害的,他沒有性騷擾,也沒有殺人,他只是想要找出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
但是真相出來后,卻沒有一個人是開心的,那樣的結局是出乎意料的,讓人心痛的……是的,愛殺,大家殺人也好,自殺也好,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為愛。
徐和游因為愛而背叛,林因為愛而自殺,緯因為愛爸爸而決定報復,靜因為得不到愛而殺人,杰因為愛而自殺,梁因為愛而殺人……
是的,一切的殺戮和悲劇都是源于愛。
看完后,一直思考著: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誰才是受害者?這樣的悲劇如何能避免?
即使發(fā)生了那樣的背叛和自殺,如果,在丈夫死后,游能多關心兒子;靜能得到父母多點的愛護,杰可以被哥哥和同學多些關注……那么在他們的心也會被融化,在他們選擇殺人或者自殺之時,也會想到還有那么多的羈絆和牽掛……
所以,如果能有一個能化解那魔咒的辦法,也許仍然只是愛,也只能是愛了。
在這個荒蕪的世界,只有愛才是最后的救贖。
6 ) 欲望隨心
看了那么多臺劇,難得的一部懸念迭起、題材新穎的電視劇。青春有很多種顏色,可以是梔子花的白,也可以是玫瑰的紅,或者是夜幕的黑...... 可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你選擇了夜幕黑就必定會失去梔子白。
兩個家庭的謊言,毀了一群人。妹妹說:“我不要變成大人,因為大人都很骯臟?!?其實骯臟的不是大人,而是欲望。人長大了,所以欲望增多,有了欲望就可能會為滿足私欲而做出很多骯臟的事。小孩子的世界單純,就是因為他們只需要滿足那一點點很容易滿足的欲望。他們的眼里一切都很未知而美好??墒?,長大了的我們,面對不斷增長的欲望,也可以選擇單純,努力向目標前進卻不會迷失自我。
至今認為臺灣最好的偶像劇
這算是最有內涵的臺劇了
有了這部 為毛張韶涵還跑去演公主小妹。。。男主拍拍廣告mv就行了 聽他講臺詞是一種痛苦。。。
故事情節(jié)來講是我看過的臺灣劇中比較不錯的一部,而去翻看背后的花絮的時候,又看到從編劇到主創(chuàng)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說著媒介和政府對自己的不支持,畢竟一部好作品出來不容易,相對來說,這一點在日本可能就放寬很多,所以很羨慕他們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呀!
很早以前看過的,覺得中國最好的偶像劇……
偶像劇大多在歌詠愛情,這部卻是臺灣版「冰風暴」:兩個中產階級家庭如何因外遇而崩壞。全文:http://hou26.org/zeta/tvtw.htm
原創(chuàng)劇本且言之有物的黑色懸疑偶像劇,臺劇中難得的佳作
難以置信的,很精彩
剛聽《口袋的天空》想起自己還看過這部劇。十年前的臺灣青春偶像劇中就有撕逼暗殺援交校園暴力社會矛盾等等也是很厲害
五星可能高了,但作為10年前的劇能拍成這樣真的很厲害,黑暗懸疑,圍繞妹妹墜樓的真相抽絲剝繭。張韶涵的演技被低估了,一人分飾兩角,宜真的青春活潑、宜靜的沉靜冷酷都詮釋到位,眼神殺~ 父母一代的背叛欺騙導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走上了歧途,報復家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徹頭徹尾的大悲劇。
跟一眾沒有腦子的WW劇比起來,的確好了不少,想要走日本的暗黑題材,可惜走的不太徹底,拖沓的毛病倒是一點沒變。
楊士萱
青春不只有白色梔子花瓣,還有謊言和死亡
當年看得挺砸勁的
我愛宜靜`我們心中都住著一個靜。
終于看到一部臺灣拍的不錯的黑色偶像劇了,也是張韶涵演技最棒的一部劇【青春不只有白色梔子花瓣,還有謊言和死亡
唯一一部看全的涵涵主演的電視劇,沒有了過多的你情我愛,這劇還是值得一看的~~
臺灣嬌妻嬌夫和她們的叛逆期兒女充分說明私立學校的弊端 ,動不動就校長的女兒咋滴咋滴(略拖沓)12集開始突然變成青少年犯罪教育片,上升了一個高度
不錯不錯真的是俺看過最好看的臺劇了,這種懸疑才叫環(huán)環(huán)相扣嘛~~雖然邏輯細節(jié)肯定還是不太經得起推敲, 但4.7是有的啦!!最喜歡每集的前言呢..殘酷又現(xiàn)實!另外從一開始就看林嘉緯不爽了,就知道是他搞的鬼啦!!!
我的天~臺灣人的日本情結好重額~即便是偶爾原創(chuàng)一次,也擺脫不了撲面而來的濃濃的日本的味道!PS:結尾那一片段也太充數(shù)了吧。那個咖啡女感覺好像《旋風小子》里的珍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