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馬歇爾讓你懂,什么叫笑著哭最痛 (含大量劇透)
圣誕節(jié)的夜晚高高興興的和約了很久的男神去看這部電影,看之前啥不知道,覺得迪士尼的童話嘛,肯定很歡脫。看完感覺瞬間就醉了,三觀也被刷新了。
為了更好說話,先把劇中角色列一下:
1.女巫:梅姨扮演的女巫因為沒有保護好哥哥的魔法豌豆,讓它們被偷,被哥哥變成丑陋的樣子。
2.想要孩子的夫妻:他們的愛情以一條圍巾為羈絆,我們就叫他們圍巾男和圍巾女好了。正是圍巾男的爸爸偷了女巫的豌豆,女巫為了報復(fù),施魔法讓他的家庭不能有孩子。但是女巫突然出現(xiàn)和他們說可以解除詛咒,條件是集齊小紅帽的帽子,金色的發(fā),豌豆杰克的奶牛和灰姑娘的鞋子來解除她自己的詛咒,圍巾男女的詛咒也會被解除。
3.小紅帽
4.豌豆杰克和他媽
5.灰姑娘一家
6.長發(fā)公主,梅姨扮演的女巫是養(yǎng)大她的人。
我發(fā)現(xiàn)的道理:
1.人們更容易把最不熟悉的人當成壞人
在劇中因為杰克偷了款待他的巨人的豎琴還殺了巨人,巨人的妻子到地上找豌豆杰克報仇。梅姨想把杰克給巨人,挽救村莊和長發(fā)公主,但是眾童話角色要保護杰克,因為他還是個孩子啊。大家關(guān)于巨人毀了村莊是誰的錯開始爭論,紅帽,灰姑娘,杰克,和圍巾男互相推卸責(zé)任,最后大家一起把責(zé)任推到了壞角色女巫身上,梅姨捧著睡著的圍巾男女的孩子圣母一樣的唱到,主角們are not bad, not good, but nice(不算好,不算壞,但是很“和善”),而我not good, not nice, but right(我不好,不和善,但是我是對的)。她看清了主角們的偽善,主角們的世界觀是杰克為了媽媽過上富裕生活所以偷了東西殺了巨人就是對的,女巨人的丈夫被杰克殺死來找杰克報仇卻是錯的。
女巫的話讓主角們也陷入了到底誰對誰錯的迷茫之中,但是因為巨人不是人類,和他們更少有交集,所以殺死她是最輕松最人道的解決方式。
在模棱兩可的時候,就把責(zé)任推卸給最陌生的人,這樣就能背負最少的罪惡感了。
2.有些人對你好,其實不是你有多特別,只是因為他們喜歡對別人好而已。
王子誰也不愛,偏愛逃離他三次的灰姑娘,真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在村莊被毀后,王子見到圍巾女在森林里游蕩,被她一個人的勇敢精神打動,展開攻勢。圍巾女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哪里招架的了。無數(shù)已婚孩子責(zé)任感等借口被王子一一抵擋,便難以自持的和王子擁吻。王子俘獲芳心的成就達成,便頭也不回的走了。圍巾女也給自己想了很多借口來安慰負罪感。
灰姑娘的鳥兒們看到并告訴她了這件事,她質(zhì)問王子的時候王子說:I was raised to be charming, not sincere(我作為王子就是要迷人,而不是真誠)。
帥哥暖男婊男神婊把姑娘們暖得春心萌動,姑娘們覺得自己是童話公主這是夢寐以求的真愛。其實事實是有些男生就是大火爐,來多少姑娘暖多少個,結(jié)果偏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夜媚锏故呛茏屓司磁宓墓媚?,因為她看清王子的本質(zhì)就毅然決然的拒絕了他。做一個飽受欺辱的女傭,和找一個夢幻飄渺的王子,她找的是兩者之間的東西。王子也沒有過多的挽留就離開了她,他這么charming也不怕找不到下一個。但是多少姑娘又能這么大河向東流說走咱就走呢。
3.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尤其是窮人和女人
豌豆杰克上了天,巨人好生款待他,他可倒好,偷了金幣偷金蛋,偷了金蛋偷金鵝,偷了金鵝偷豎琴,因為前幾次巨人都沒理他,最后最寶貝的豎琴都拿走果斷不能再忍,來找他要還被他砍樹摔死了。來找杰克復(fù)仇的女巨人也被他一袋子石子砸死。用金幣救心愛的奶牛曾經(jīng)是杰克唯一的目的,后來他為了富裕偷了金蛋,又為了向小紅帽證明自己偷了金豎琴。真是向著馬斯洛需求理論一級級的往上爬,也說明他所作一切確實是有理有據(jù)的人類本性。
圍巾女也是,和王子偷情之后一邊負罪感爆棚,一邊又在想,“有個孩子不孤單,有個老公不怕餓,還有個王子for.....whatever”. 有了心愛的老公并且秀了一整部電影的恩愛,有了夢寐以求的孩子,再加個王子好像...更不錯。
4.媽媽愛你,所以媽媽永遠是對的
梅姨因為不想讓長發(fā)公主受外界傷害,囚禁高壘十多年。后來王子出現(xiàn),她不惜怒剪養(yǎng)女長發(fā),把她囚禁在滿是毒蛇的孤島阻止早戀。到最后養(yǎng)女和情人私奔她也不明白自己的愛哪里有錯。開始她以為是因為長發(fā)公主嫌她長得太丑太丟人才這樣(長發(fā)也確實承認了這一點),后來女巫解除詛咒了變美麗了很驕傲的對養(yǎng)女說這下你不嫌棄我丟人了吧,但是長發(fā)公主還是任性的和王子私奔了。
愛她卻不尊重她,青春期少年最怕這一套。
5.不是每個故事都有happy ending,就算童話也不是
中間有一段故事灰姑娘大大咧咧的說反正咱們童話嘛,最后很定是好結(jié)局,梅姨說并沒有。
故事的結(jié)尾灰姑娘覺得自己其實還是很享受打掃衛(wèi)生的,就去給小紅帽杰克和圍巾男組成的新家庭做家政。圍巾女偷情后就出意外死去了不知在暗示什么,王子也是一去不復(fù)返。其他人都死去了,村莊被毀掉了,于是大家在黑森林里拼湊了一個新的家庭,略有種末日片最后主角們在災(zāi)難肆虐過的土地上播種新希望的感覺。
評價:
這片節(jié)奏很快,但是從大團圓結(jié)局到后續(xù)突然又發(fā)生意外感覺節(jié)奏還是變得有點不自然。不同童話的混搭感覺很新鮮,但是各種美好、黑暗、看似美好實則黑暗、看似黑暗實則很有道理的價值觀混在一起快速變換還是讓人有些難以消化。感覺導(dǎo)演要說很多東西而且每種東西都包含著很深的意境,不過沒有時間把它們都展示出來,只能用飽含情感的歌聲來讓觀眾去感覺,但是除了梅姨沒有人能把這些感覺演繹的淋漓盡致,一一展現(xiàn)。
這片基調(diào)輕松黑暗,各種角色的死亡都被輕輕帶過,灰姑娘的姐姐們斷腳趾斷腳后跟又被她的鳥兒啄瞎雙眼啊更是描寫的十分歡快。感覺剛看完還感覺整個人都醉了不過笑的挺開心,過了一會兒醒了回味著才感到越來越沉重。
2 ) 童話世界大雜燴!
看了一部童話故事混搭的電影,名字叫做《魔法黑森林》,所以很清晰地了解到一切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就是黑森林,而童話故事分別《灰姑娘》《小紅帽》《杰克與豆莖》《萵苣》。
一開頭就是I wish,交代了人物出場,緊接著就是如愿以償?shù)墓适隆?br>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面包師和女巫,有詛咒與孩子的愿望,將人物之間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但是當愿望實現(xiàn)了,結(jié)果遭來了更大的災(zāi)難。
災(zāi)難面前大家互相指責(zé),但男主在死去的父親的指引下重回勇氣,大家(杰克,小紅帽,灰姑娘,面包師)齊心協(xié)力擊敗了巨大豆莖下的女巨人,而四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榮格曾經(jīng)說過:“人的一生都在整合他童年時所形成的性格?!蔽覀兒芏鄷r候無論做事還是做決定都有一份依賴,依靠別人,而當那份依靠消失的時候,那個時刻就是重新審視自己,去面對的時刻了!黑森林就是一切的起點。
3 ) 「Quotes」
「No matter what you say, children won't listen. No matter what you know, children refuse to learn. Guide them along the way, still they won't listen. Children can only grow from something you love to something you lose...」
「You're so nice. You're not good, You're not bad, You're just nice. I'm not good, I'm not nice, I'm just right. I'm the Witch. You're the world. I'm the hitch. I'm what no one believes, I'm the Witch. You're all liars and theives, like his father, like his son will be too! Oh, why bother? You'll just do what you do.」
「Careful the things you say, children will listen. Careful the things you do, children will see and learn. Guide them along the way, children will glisten. Children will look to you for which way to turn, to learn what to be. Careful before you say, "Listen to me." children will listen. Careful the wish you make, wishes are children. Careful the path they take, wishes come true, not free. Careful the spell you cast, not just on children. Sometimes the spell may last past what you can see, and turn against you. Careful the tale you tell,that is the spell. Children will listen.」
4 ) 一部超五星的百老匯音樂劇被改編成好萊塢地攤貨
只能打四顆星,不能再多。
寫在前面的話:對本劇不滿意的觀眾,可以去搜索下1991年P(guān)BS版的Into the Woods(舞臺錄像)。當你看完一個三小時的舞臺劇覺得意猶未盡,但是它改編成2小時電影卻發(fā)現(xiàn)索然無味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電影改編得有多差了。和舞臺劇相比,本片笑料打三折,劇情打八折,場景感人度打五折。要不是有原著光環(huán)撐著,我肯定打兩星了。
鑒于導(dǎo)演曾經(jīng)成功改編《Chicago》,這次的改編只能用中規(guī)中矩來形容。
在劇場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沒有多少劇情能讓觀眾大笑,其實熟悉原劇的人都知道這部劇在舞臺上笑點非常密集。其中的問題,除了砍了部分劇情和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改編電影的時候?qū)υ挼膖iming沒有掌握好,許多本來舞臺很好笑的臺詞放到電影里似乎因為停頓和語氣的問題變得不怎么好笑了。
此外,除了小紅帽回憶被大灰狼吃掉和灰姑娘在臺階上那兩段之外,我們基本沒有看到導(dǎo)演當年在Chicago里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非常之可惜。
我相信不少看過原劇或舞臺錄像的觀眾發(fā)現(xiàn)電影把旁白大叔/神秘人的角色給砍了之后都想罵街吧?
不過……迪士尼改編Into the Woods那么暗黑的劇,居然死了兩個人實在不容易??上н€是因為少兒不宜砍了一些原劇的性暗示和暴力內(nèi)容
(原劇小紅帽和杰克的兩個故事帶有強烈的性暗示;杰克的老媽也是被守衛(wèi)一棒打死而不是推搡致死的;長發(fā)公主最后也是掛掉的)
劇情方面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故事前半和后半之間的過渡過于倉促,為了彌補電影沒有中場休息的缺陷,硬生生把故事前后兩半的間隔給縮短了(原劇上下半場故事至少間隔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灰姑娘才會對宮廷生活生厭。)
好在這部電影奇跡般地沒有用任何不會唱歌的演員來擔(dān)當主要角色,在音樂劇改編電影的歷史上似乎只有《吉屋出租》做到了這一點。
還有,大部分不知道本劇背景的觀眾完全沒有預(yù)料到他們要看一部2小時的迪士尼電影……
5 ) 只是想補一下和音樂劇的不同
聽說Into the Woods電影版在圣誕檔期上映之后就一直很想看,畢竟音樂劇版的Into the Woods 絕對是我的all time favorite,在我心中遠超歌劇魅影和Jesus Christ Superstar。尤其是91版, BP的女巫至今無人超越。
終于有了空閑去影院看了之后心中難免有點失落。雖然電影版有很多了大名鼎鼎的演員和超舞臺千百倍的布景,但是電影版相比舞臺劇版笑點少了很多。整場電影下來電影院里唯一的笑聲是在倆王子秀胸肌的那段。不得不說電影版這一段雖然夸張但還是完全抓住了精髓的。
作為一個本身是去看電影版的舞臺劇的人我對這電影的評價估計沒啥參考性。此處只是想列一下我能想到的舞臺劇和電影版的不同,僅供有考古興趣的人參考。
==============================
1、首先,音樂劇分兩場,上半場從開頭直到婚禮,開場的旁白說的是“Once upon a time...”就如一切童話故事。 下半場的開頭旁白是“Once upon a time .. later...” 一詞之差已經(jīng)暗示了劇情的轉(zhuǎn)折。個人一直覺得音樂劇上下半場Prologue的這個小小的差別是點睛之筆。電影里面只是突然的地震,說實話這段讓我很失望。
說到旁白,在舞臺劇里旁白其實是個很重要的演員。很多笑點來自于旁白的停頓,表情,以及和觀眾的眼神互動。沒有了旁白的電影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笑點。
2、91版的小紅帽偷的面包比電影版的要多。有一段是小紅帽從裙子口袋里往外掏之前偷的面包放到籃子里,baker's wife把面包從籃子里撿出來遞給baker。well...這段小小的劇情不到半分鐘可有可無,但是舞臺劇版小紅帽偷面包這段要好笑的多。
3、舞臺版cinderella給姐姐邊梳頭發(fā)邊唱good cinderella, nice cinderella, 的時候扭得不只是頭發(fā)而是整個頭,這也是很經(jīng)典的一個笑點。相比電影版的cinderella而言舞臺版的其實有點小小的腹黑來著.....
另外舞臺版cinderella的爸爸其實沒死。雖然只是露了一小臉。
4、Bernadette Peters在舞臺劇版里演繹的witch's rap其實相!當!好!笑! 完全就是一個神經(jīng)兮兮的的形象。梅姨版的...well,not so much.
另外旁白在女巫提到baker有一個sister的時候說了一句'but the witch refuse to tell the baker anymore about his sister, not even that her name was Rapunzel'. 雖然我覺得大部分人看電影都能猜到Rapunzel和baker的關(guān)系但是我還是遇到了幾個沒意識到他倆關(guān)系的人....
5、舞臺版里的旁白除了旁白之外還有一個角色是Mysterious Man. 這個角色和Jack, baker, witch, Cinderella's Prince都有互動。這個角色其實就是面包師的爸爸
6、我能想到的音樂劇的casting里,Cinderella's Prince和Wolf都是同一個人演的。電影版是兩個演員。當然舞臺劇主要考慮的是可以少顧一個演員電影沒這個限制用了倆演員也沒什么,不過估計喜歡德普的還是會希望能多看點他的戲份吧...(雖然他的唱功一般,不過對wolf的演繹還是精彩)
P.S. 有朋友跟我說選擇Wolf和Cinderella's Prince由同一個演員來表演是因為這兩個角色在某種意義上講都有sexual offender的成分。雖然小紅帽那段戀童成分的確是有,但是后面Baker's wife那段我覺得不能完全說是offender...不過這兩個角色的確是有相似之處。
P.P.S. 重看了舞臺版之后不由得吐糟舞臺版狼的化妝比德普劇里的扮相更接近狼好么......
7、舞臺版在Jack賣掉milky white之后有兩段"I Guess This Is Goodbye"和"Maybe They're Magic"都被電影刪掉了。后面一首里面baker's wife的很多詞都很現(xiàn)實也對baker's wife的形象刻畫很重要。
8、舞臺版的baker是意外的救了小紅帽和奶奶,他的主要目的其實是斗篷。他在殺狼前說的是:
“That Grandmother has a mighty snore.(goes up to the window and looks in)
Odd. Where is the little one? Eating no doubt.
(turns to walk away WOLF belches. BAKER suddenly stops)
Or eaten!
(enters the house and timidly goes over to the bed, his knife stretched before him. he lets out a yelp when he sees the WOLF)
Grandmother, ha!
(BAKER draws the knife back, then stops)
What is that red cloth in the corner of your mouth? Looks to me to be a piece of...ah ha! I'll get that cape from within your stomach.”
9、舞臺版每一個夜晚過去的時候都有一段唱詞,分別是First Midnight和Second Midnight。每個角色都有1,2句臺詞基本起到“總結(jié)段落主旨”的作用,電影版刪去了這段。
10、舞臺版的Agony這段倆王子要正常的多,電影雖然演繹的有點過于夸張,但是自戀和攀比的形象和舞臺劇還是比較一致的。
11、Rapunzel被女巫送到荒野之后生了個雙胞胎, 她的prince找到了她,她的眼淚也治好了Prince的盲眼。但是因為Rapunzel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女巫之外的任何人,她后來變得非常的歇斯底里。后來被巨人踩死了。
Rapunzel被踩死之后Prince只是搖著頭下了舞臺,Witch有一段Witch's Lament電影里好像沒有刪這首曲子,但是舞臺版的悲劇性更強,而電影版的感覺失落感更強。
12、Rapunzel的Prince后來又愛上了白雪公主,Cinderella的Prince愛上了睡美人。兩個人有一段Agony (Reprise),也是非常搞笑的一段。
在巨人死后他倆分別和白雪公主以及睡美人有一次亮相,說了一句“The harder to wake, the better to have.”和上半場的The harder to get, the better to have.呼應(yīng)。
13、Jack的媽媽在舞臺劇里是被侍從刻意打到頭而死的而不是意外。
14、舞臺版Prince和baker's wife出軌的一段要比電影露骨很多。
15、面包師逃避的那段在音樂劇中和Mysterious Man有一段No More, 電影里沒有了唱但是背景音樂是No More的Instrument。
16、另外還有很多曲子沒在電影中唱出來但是作為配樂出現(xiàn)在背景中。
==============================
最后,很多人覺得Into the Woods 不過是學(xué)習(xí)“童話鎮(zhèn)”炒黑童話的冷飯。 其實音樂劇最早是在1986年在San Diego首演,1987年在百老匯首演。該版里 Bernadette Peters 表演的女巫和 Joanna Gleason 表演的baker's wife可謂經(jīng)典。Joanna Gleason 更是因此角色得到了88年的托尼獎。而該年托尼獎最佳音樂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女主演,大名鼎鼎的莎拉布萊曼卻根本沒有得到提名。1991版的音樂劇錄像除了白雪公主之外完全是88音樂劇的陣容。
雖然Into the Woods音樂劇本身沒能擊敗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拿到最佳音樂劇, 但是Into the woods 還是得到了 Best Book, Best Score和Best Actress in a Musical。要想到歌劇魅影有名著做劇本而Into the Woods原創(chuàng)性更高,能拿到這三個獎可見Lapine和Sondheim的功力。
==============================
很多人覺得雖然電影里的Rapunzel沒有死,但是女巫還是一樣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依舊很悲情。但是電影里的Rapunzel并沒有瘋掉,個人認為這個改變?nèi)趸嗽瓌±飳ψ优逃懻摰某煞帧?br>畢竟,電影中女巫將Rapunzel和社會隔離所造成的結(jié)果只是造成了Rapunzel的離開。而原劇中Rapunzel的瘋掉更多強調(diào)了過分保護孩子會使他們失去面對社會的能力,最終成為一個廢物。
雖然電影版有電影版的優(yōu)點,但是和舞臺版相比還是略遜一籌。但是在結(jié)尾部分James Corden說“..with his wife”的時候的語氣和Chip Zien在舞臺版中一樣感人。
6 ) Into The Woods
作為童話故事愛好者,覺得這部電影的故事真的像部同人小說,據(jù)說原劇本很不錯,確實拍的也沒那么差,臺詞不錯。真的不能說是歌舞劇,雖然有歌,歌的內(nèi)涵也不錯,很多片段有感動到。
亮點很多,不適合小孩看的童話,把灰姑娘,小紅帽,長發(fā)公主和萵苣的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了內(nèi)容是很多,所以也沒能很好的講完所有,所有的人物都不像兒時的童話那樣:王子不再忠貞于灰姑娘;巫婆原來有自己的母親并想當個好母親顯并不那么可恨了;巨人原來是無辜的。。。
這個故事試圖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事情并不是黑與白兩面,人們最終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并為此付出責(zé)任,最喜歡的是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灰姑娘唱的some one is on your side. no one is alone.
with雨涵
唯一有趣的是兩王子基情對唱
【C】感覺自己看了部國產(chǎn)片,還是湖南衛(wèi)視出品。
1.《Meryl Streep是如何搞大Emily Blunt肚子的》2.Em抱著孩子對Kendrick說多虧了你的鞋子,AK臉上的表情。3.Em之前要AK的鞋子說“我需要讓它來讓我懷孕”。4.梅姨對養(yǎng)女絕對不是母女情好嗎,我要報警了。5.兩個王子撕衣服全場笑。6.所有著名童話毀一遍,但后面打巨人那段是屎。
這部片再差也不至于評分比惡老板2還低嘛╮(╯_╰)╭。Agony那場戲派同學(xué)這個笑場王大概NG了很多次吧,倆大老爺們表達對心上人的思慕之情的方式居然是撕衣戲水對唱山歌你他媽在逗我?!德普叔的怪蜀黍之歌簡直……這么慘淡的歌喉怎么勾引小蘿莉啦!姐要聽AW蜀黍的錄音版洗耳朵。
一群大牌拍出來一tuo。。。。。。。。
知道是迪士尼出改編的時候就差不多有底了,根本不夠『黑』,而且因為『黑』的部分少了愣是等了一小時才算進入正戲,桑爺?shù)奶厣瓦@么損失大半。羅伯·馬歇爾的舞美從頭到尾也沒體現(xiàn)出來多少,和《芝加哥》是天和地的區(qū)別。多一星給梅姨,真的值個提名,而且唱得聽著比單聽原聲時好,應(yīng)該和表演有關(guān)。
除了歌難聽,梅麗爾斯特里普越來越惹人煩以外,其余部分都算不錯,安娜的灰姑娘太可愛了。
個人喜好上來講我是真心無法欣賞這種舞臺劇幾乎是直接搬上銀幕的作品。不是說不能有歌舞片,但是只有10%不到的念白臺詞真的很難讓我把它當作一部電影來欣賞。另:Chris Pine貢獻了本片近乎所有WTF點和笑點。
把這么多大牌騙到一塊來就拍出這么個玩意,這部片肯定是為了洗黑錢才拍的
不知道為什么評分這么低,也許是音樂劇的原因吧。是部不錯的片子,因為有喜歡的Depp和梅姨,希望多多拍些音樂劇。集合了眾多童話元素的人物,迪士尼的編劇真是很拼。
梅麗爾斯特里普為了能和長發(fā)公主在一起,搞大了前助手艾米麗布朗特的肚子。
梅姨版的chilldren will listen......哎只能說你盡力了。chris pine意料之中的唱歌難聽,emily blunt意料之外的唱得好。
巨人多他媽無辜啊,有人沖進你家再三再四的偷你東西,你老公追出去結(jié)果被對方一板磚拍死了,你替你老公報仇,結(jié)果被一群人拿板磚拍死了。WTF!
哈哈,將幾個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來個大串燒,搞成一鍋大雜燴
為什么。會有。這么。難聽。的。音樂劇。
羅伯·馬歇爾改編百老匯音樂劇還是駕輕就熟,但和《芝加哥》比,本片頂多華麗熱鬧有余,敘事不足,后半段很松,很多東西要么一筆帶過,要么不知去向,如走馬觀花一樣的趕,削弱了觀眾對它的情感印象。不過對此前不了解劇情,又喜歡黑暗成人童話系電影的人來說,本片確實有點小驚喜。三女主角都超出色。
前面蠻好看的,喜歡的童話和音樂劇模式,后面就亂了套了。。白瞎了這幾個演員
God, the princes are so cheesy! Very funny though...
黑森林里的王子唱道:“愚蠢的故事常發(fā)生在森林里”。我覺得他說的很對,所以并不建議觀看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