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路易斯(凱莉·霍威 Keeley Hawes 飾)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了四個孩子格蘭特(米羅·帕克 Milo Parker 飾)、勞倫斯(喬什·奧康納 Josh O'Connor 飾)、萊斯利(卡倫·伍德豪斯 Callum Woodhouse 飾)、瑪格(黛西·沃特斯通 Daisy Waterstone 飾),以及一筆遺產(chǎn)。如今,這筆遺產(chǎn)已經(jīng)被花的差不多了,孩子們亦在漸漸長大,問題日益凸顯,使路易斯感到力不從心。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路易斯決定帶領(lǐng)一家人遠赴生活成本較小的希臘科孚島定居,希望在那里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的決定顯然沒有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和贊成,更何況何科孚島甚至都沒有通電。路易斯這個本想修復家庭關(guān)系的決定,卻反而讓兄弟姐妹們之間火藥味十足。
被媽媽的教育方式感動到,允許每個人自由生長,給予建議又不過多限制,雖然生活已經(jīng)很艱難了,也沒有強迫孩子們?nèi)プ鲆恍┳约翰幌矚g的事情,沒有讓孩子早日懂事、早日長大。并且每個孩子犯錯以后媽媽總是很溫柔的給予一個擁抱,每一個擁抱都讓人感動。
電影里面有兩個抉擇讓我印象深刻。
媽媽的抉擇:在婚禮早上臨時發(fā)生了這么嚴重的事情,很多人可能會為了面子工程,選擇把婚禮進行下去,但是媽媽勇敢的做出了選擇,把婚禮臨時改為party,沒有將錯就錯。并且所有的孩子都支持她的決定,當客人來了以后也都表示出了理解,我喜歡這個包容度很大的處理方式,而不是每個人都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說你應該怎樣。
杰瑞的抉擇:電影結(jié)尾在婚禮臨時被改的party上,杰瑞本來打算放生所有的小動物,但是在最后一刻又放棄了,我看出了他眼中的猶豫,我的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肯定會有種騎虎難下的難堪,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我怕別人不好的眼光,但是杰瑞勇敢自信的說出:我想讓他們再陪我一段時光。沒有一個人會去覺得他出爾反爾,而是尊重他的決定。
如果是在中國恐怕很少有人有這樣的勇氣吧。杰瑞能夠勇敢的做出這個決定也來自于媽媽平時對他的教育,對每個人都是那么友愛,不管他們做了多糟糕、翻了多蠢的錯誤,媽媽都是表示理解并且寄予安慰和鼓勵。
看的時候有的情節(jié)打開了彈幕,發(fā)現(xiàn)彈幕里面的戾氣特別嚴重,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所以干脆就不看了,免得受影響。大家也可以把彈幕關(guān)了,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
2016年到2019年 四年的劇在四天里看完了。多喜歡希臘科孚島的環(huán)境與生活,一浪一浪拍打的沙灘,清澈的海水,嘭的跳下去,在海水里的餐桌。剛來時的,離去前的,各自一桌,人越來越多。
媽媽的勇敢,魅力,教育,培養(yǎng)出的四個生機勃勃的孩子,讓人燃起傳承的感動,承認那種幸福感。當然了,影視劇里的媽媽,干涉了大哥二哥的戀愛,然后,紛紛告吹了哈哈哈。有些地方真的好討厭好討厭,來自母親的控制欲和自以為是,到逐步學會放手,放心他們的飛翔與遠離。
大哥的文學,題材開放,像他那個人,容納了許多。二哥的許多愛好,做了一個又一個事情和職業(yè)?雖然看到些評論認為二哥的碌碌一生什么也沒堅定地做成,但去嘗試一個個東西也未嘗不可(越來越覺得自己可能會變成二哥這類人,希望最后有些東西可以回味吧)有點傻傻的二哥,但他真的愛這個家,責任感與擔當。三妹的追求愛情,讓我覺得,人這輩子可以有許多l(xiāng)over,不要固定。她對于女性的平等權(quán)利有著敏銳的想法,這值得繼續(xù)探索。四弟是我最理想的自己,自然之子,和動物和平相處,觀察一面墻上的兩萬個生命,啊,多可愛的眼睛里的世界。西奧的出現(xiàn)無疑是他人生的光,指路與引導。
再去看紀錄片吧,我好想知道離開希臘島后他們的故事,他們又遇見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
排他性是指一種物品只能由某個人或某個群體所擁有和控制,其他人無權(quán)使用。比如說,靜靜花了自己的錢買了一輛車,除了她,其他人如果沒有得到靜靜的許可就不能使用這輛車。
而排他性的前提就是分清我/我們和他/他們。我/我們可以有權(quán)支配這樣物品,而他/他們則不行。群際關(guān)系心理學這樣分析了這種“我們”與“他們”心理的形成原因。
1)資源:
世界上優(yōu)質(zhì)的資源總是很有限,所以我們才會和有相似價值觀的家人/朋友/公司同事結(jié)成聯(lián)盟去對抗和自己爭搶資源的“他們”?!度祟惡喪贰分刑岬饺藗冎g的閑話讓大家分清誰是自己可以信任的,由此可以與他結(jié)成聯(lián)盟,讓自己團體的勢力更加強大。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川建國就是運用了這種比較極端的心理去鼓動傳統(tǒng)且對外界世界知之甚少的美國人去相信移民會搶奪走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最終失業(yè)。川建國還會力挺美國白人極端勢力,讓美國的各個種族之間關(guān)系緊張。而這次“城市包圍農(nóng)村“的2021美國總統(tǒng)選舉結(jié)果則證明了現(xiàn)在美國的大多數(shù)對外來人口和不同種族還是持相對包容態(tài)度的。
2)歸屬感:
心理學上還有種觀點是:人們愿意被分成不同的團體是為了有歸屬感,和資源多少無關(guān)。比如,我們會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其他國家的人們也會有相似的國家自豪感。如果歸屬于LGBTQ團體,這個人也會感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還有很多像他一樣被傳統(tǒng)價值觀所不接受的人陪著他。團體歸屬感讓我們感覺到被接受和認可,讓我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好像沒有那么重了。
看完四季《德雷爾一家》,感覺雖然他們一直嘗試和當?shù)厝艘黄鹛?、辦活動、參加當?shù)夭块T,但卻總是沒有被科孚島的本地人接納,變成“我們“。這是因為雖然窮困潦倒,德雷爾一家潛意識里還是以自己是英國人為榮的。骨子里的那種傲氣不留意的時候還是會散發(fā)出來,被當?shù)厝瞬煊X到。比如說,他們沒有提前去了解當?shù)厝说娘嬍辰Y(jié)構(gòu),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賣沒有因地制宜改良過的英國點心讓當?shù)氐南ED人腹瀉不止。當房東來找自己要房租而自己沒錢付的時候,心里一點都沒有愧疚之意。在外人面前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自己一家再不付錢就要被房東趕走了。沒有錢交房租,那他們怎么有錢去請當?shù)乇D返模繘]有足夠錢租這個房子,完全可以找個小一點的房子住啊。這完全是沒錢還窮講究。。。。。。
《三十而已》里漫妮那種“精致窮“也是受到了同款消費主義的鼓動,導致拼命工作賺來的錢都拿去喂飽了各種品牌,自己并沒有留下多少存款。最近在看的油管頻道”20歲了還沒有去過星巴克“里的主角老馬就帶著我們?nèi)ンw驗痛打消費主義的樂趣。雖然他的節(jié)省有點極端,但這無疑也是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錢不多,也可以世界各地窮游。無產(chǎn)階級的日子也可以過得滋滋有味,沒必要去借錢強撐著過”他們“那種有產(chǎn)階級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分成“我們“和”他們“,這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和力量。我們不應該強求去成為”他們“那樣看起來更風光的人,也不能因為”他們“的物質(zhì)條件沒有自己好就去惡意中傷別人。人這一生短短幾十載,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當前的生活,以平和、積極的態(tài)度過好還擁有的每一天。
參考資料:
//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inding-new-home/201908/the-psychology-us-vs-them
*我的微博(aka愛讀書的丸子)上有更多電影/電視劇推薦,歡迎大家關(guān)注!
終于,非常舍不得的追完了這個劇。一口氣看完,很遺憾,沒有經(jīng)歷每年4月的追劇等待。這個劇真的超級治愈,不管是色調(diào)還是故事。
Durrells一家就像暑假里回姥姥家才回遇見的鄰居,那種帶著飽和濾鏡有很柔和的顏色的暑假。
它和之前看的所有英劇都不一樣又很相似。它們都是絮絮叨叨,都是有曲折的成長。但它,Durrells逃離了一個狹小的資本主義環(huán)境,來到了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島嶼,在一戰(zhàn)二戰(zhàn)喘息間的大背景下過著肆無忌憚的生活。整部劇透著自由,為所欲為。
這部劇看見的英國人更加原生態(tài),他們懶散,古板,奇奇怪怪,但又可愛,很不像那些影視劇里形容的大城市的英國人。
整部劇里雖然Mrs. Durrells的桃花爛的實在有點狗血,但她手忙腳亂做母親的樣子卻讓人喜歡;Larry雖然浪蕩的瀟灑,但他在家里表現(xiàn)的精神擔當和對言論自由的捍衛(wèi)讓人沉醉;
Leslie雖然莽撞又傻乎乎,但他的認真和組織能力還有那份擔當讓人欽佩;Margo雖然呆頭呆腦總是不知所言,但她尋找自己的堅定令人佩服;Gerald雖然總是"不學無術(shù)",但他對動物態(tài)度的成長令人欣慰。(寫的像小學班主任的期末評語哈哈哈)P. S. Gerald著實有點長殘了,以及小孩子長的好快啊,看的時候只盼著小Sheldon不要一夜之間就長這么大。
還有那些配角,每一個都鮮活的可愛。這部劇真的很適合疫情期間看,令人深思,當你的生活因為不可抗力而改變你又會做出什么改變呢?
或者說,當生活除了時鐘嘀嗒意外一切都暫停了,那我們又該做些什么來讓自己活的不單調(diào)呢?
打發(fā)時間從來不真的只是打發(fā)這個動作而已啊。希望我們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永遠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和堅定自己信心,盡管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意義都能順利,但至少這樣我們會無愧于生活饋贈給我們的經(jīng)歷。
第一季
第一集,一家人搬家。沒描寫太多在英國的生活,但幾個細節(jié)鋪墊就讓大家很感同身受,孩子的教育,鄰居的素質(zhì),陰沉的天氣,高昂的物價與陰暗擁擠的居住環(huán)境。
很有趣的是女兒來到島上被禁比基尼曬太陽,促進了女權(quán)意識的覺醒,據(jù)說真實人物長大后真的非常獨立自由。小兒子真是來到了夢中的地方。這集還有Larry想著給媽媽找男朋友,以及陷入愛河的二兒子。
第二集
女兒陷入愛河和失戀為主線,伴隨著二兒子的熱戀。媽媽一直想著讓家人去安慰。大兒子射擊掉下山坡又可憐又搞笑,但寫作也受到了認可,可愛的話嘮大哥,撒花?? 在水里吃飯?zhí)?jīng)典了,畫面美到爆。
第三集
小兒子和囚犯的友誼,媽媽的處理方式很細膩有愛。一起補魚的場景好美麗。伴隨著Margo找工作,一集換了三個了,hhh。
The Durrells Season 1 德雷爾一家第一季豆瓣9分 英劇獨特的魅力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讓人體會到不動聲色的善良(kindness)和毫不刻意的體面(Decency),唐頓莊園如是,德雷爾一家亦如是。德雷爾太太的丈夫意外去世,她獨自一人拉扯這四個孩子靠微薄的撫恤金艱難度日,天下的好孩子都是一樣的,天下的熊孩子都叫她趕上了,這四個從二十歲到幾歲的孩子沒有一個省油燈。德雷爾太太感到一家在英國生活完全沒有希望,于是舉家搬到了希臘的小島上,生活依舊艱難,起初還要靠野菜充饑,孩子們還是不省心,從早吵到晚,經(jīng)常是落井下石式的關(guān)心愛護,很像中國式親情,然而德雷爾太太雖然有崩潰有畏懼,一直努力著耐心 公平 對待這群孩子和其他人,一家英國人生活在希臘,女主人談吐間毫不費力的讓人感到英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驕傲。國劇要想價值輸出,還真是任重道遠啊。劇中一個有趣的場景就是全家人為了避暑把飯桌支在水里,好像川渝人家在水里支桌子打麻將,還有劇中精選閃過的小動畫,看起來別致溫馨,總之是一部好看的家庭劇,有淚有笑,有爭吵有擁抱,一點一滴,孜孜不倦。
我當不了母親,因為想掐死這些鬧騰的娃!
愛的一部分是學會放手。
想知道這些人是怎么活下來的。。。。。。真是醉了。。。放肆任性又愚蠢無知。。所以是真實和勇敢嗎。。。跪了。。??吹臍舛細馑?。。。唯一就喜歡咆哮帝Spiros。。。所以這個片子大概是在講真情打敗道理的故事。。。有愛一切就會好。。。然而我還是不信的。。。
有些情節(jié)的邏輯處理得不好
這一家可以,這很英劇。
好暖的紀實文學,色彩明快,角色性格也很突出,大概是因為描寫家人吧,感覺媽媽真的一直都要唱,“吾兒叛逆?zhèn)肝倚摹盭DDDD
又美麗又可愛,看完之后心情變好啦:)
之前一直預想會有點悶,拖著沒看。現(xiàn)在看完感想是:這種日常再拍五百集也愿意看。特別喜歡拉里跟母親的關(guān)系,也喜歡母親這種松弛的教育。這劇展現(xiàn)了一種多子女單親家庭的美好樣貌(更難得的是這不是編造的),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島上每個角落都美,大家每套衣服都美!
原著作者(小兒子)說:母親就像諾亞,駕駛著一家人乘坐的小舟,在波瀾起伏的生活之海里航行,雖然船員們經(jīng)常不服從她的指令,雖然她知道萬一小船觸了礁,大家一定會怪她,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憑著母性直覺引導這艘船前進。
對不管死活也要和動物們親近的小朋友最沒有抵抗力,Theo最好可以一直探討生物問題。Leslie的腿我可以看一整天
可以說古今中外的小孩沒一個好東西
一開始是沖著喬什·奧康納才看的,結(jié)果看完第二集之后完全被吸引了,這家人的生活真是太令人向往了,雖然生活在30年代,可就是讓人覺得五彩斑斕。不知道書里面是怎么寫的,但是最后一集有點過于抓馬了,陡然一下來個同志元素,實在有點怪。喬什·奧康納在劇中實在太乖了,尤其是那張賤嘴超級的可愛。
人物方面完全被媽媽這個人設性格所感染,在各種生活的艱辛幾近崩潰的片段下,仍然保持著母親最基本的儀態(tài)和尊嚴,并且完全尊重孩子個人性格的自然擴展,描繪給孩子們充滿希望的未來
看了一集,直接打五星
坦白說,我覺得媽媽真是累死了,小兒子算是最省心的,三個成年的簡直是麻煩制造者,而且個個自私嘴賤。不過媽媽應該反思下要不要那么溺愛孩子。
適合腦子不想轉(zhuǎn)的時候看的輕松劇集,不過這一家子,稍稍想想看的話,我覺得每個人都超級可怕……除了最小的一個另外三個孩子都極度惹人討厭了,我的天,有這么多可怕的孩子還能這么樂觀的媽媽也是現(xiàn)世圣母了=_.=
就是電視劇版的《我的家人和其他動物》嘛!大約是原作小說更具體的體現(xiàn)?那種南歐才有的風景和節(jié)奏真喜。有點想找原作來看了。順便大哥我還是喜歡馬修古迪啊……
家庭小品里的相處與人心,瑣碎無奈之中溫情滿滿。劇本扎實又自信。
光線和調(diào)色超幸福,衣服好看得不得了??颂m福德和雀起鄉(xiāng)到燭鎮(zhèn)之后又一精神支柱,現(xiàn)代性的具象桃花源。簽證和旅游產(chǎn)業(yè)化簡直萬惡之源..真羨慕動不動就拖上行李舉家遷徙到海邊??!海邊啊!天吶!
感覺就是豆瓣青年放到希臘科孚島上的日常生活,美好而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