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杜·塔庫爾和蘇曼·辛格締結(jié)了一段互惠互利的婚姻,但當蘇曼的女友來和他們一起居住時,混亂隨之而來,因為這里面有著很多男男女女的故事……
一個敢拍,一個敢看……
印度雖然同性平權(quán)運動起步不早,取得成績時間也不早,但是卻又頗有一種“一步到位”的豪氣和勇氣,而其電影業(yè)也是“從善如流”直接猶如“空中樓閣”式的井噴式發(fā)展出一系列辛辣、直接、全面、不避諱、接地氣的相關(guān)作品。
其實從當初的《真雄起》開始,自己在猜測在寶萊塢的影片制作業(yè)同性題材作品進入“合家歡”類別,到底是曇花一現(xiàn)還是蓄勢待發(fā),當時自己并不是很樂觀,但是人家用作品狠狠的羞辱了本人的face,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上,4-5年之間,這里的同性題材電影已經(jīng)“野蠻生長”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當然,也有這樣的那樣的問題,比如說,印度電影中的階層,種姓,貧富、甚至是地域之間存在的矛盾隔閡甚至是夙愿依舊存在,再比如說在這些同性電影中也不乏套了一個外殼卻又在內(nèi)里不斷宣揚所謂的“傳統(tǒng)”,可是,這只是一部電影,在害怕什么呢,這只是一部電影,我們也可以期待一些……
今天說的這部《祝賀》國內(nèi)有人翻譯為《永結(jié)“同”心》,個人覺得都是不錯的選擇,故事的男主是一名警察,女主是一名體育教師,前者被家人要求結(jié)婚,但是他并不熱衷于此,甚至杜撰自己的不同信仰的女朋友,女主據(jù)說之前的未婚夫患病死掉但是她依舊逃不脫家族催婚的壓力,當然她也對此避之不及,很簡單,男主喜歡男人,女主喜歡女人,女主甚至在約會軟件上發(fā)現(xiàn)一個喜歡的女性,結(jié)果“面基”時候發(fā)現(xiàn)對方是一個用假身份的男性,甚至對方試圖威脅勒索女主,女主報警之后,男主女主兩條故事線交匯,兩個人一合計,“形婚”不就誕生了么……隨后男主經(jīng)歷了和自己的小男朋友分手以及遇到新的男朋友的過程,而女主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真愛,甚至女主的女朋友搬來他們的家中和女主一起居住……
當然在此期間雙方的家庭持續(xù)催生(是的,催婚之后定然是催生,哪個國家傳統(tǒng)理念都是如此,不要心存僥幸),然后就上演了男主女主互相“詆毀”,各種啼笑皆非的畫面,人仰馬翻的狀態(tài),雞飛狗跳的狀況,典型的寶萊塢式夸張演繹之下,引入了又一個話題,出柜,是的,男主女主終于都各自向自己的父母說明了自己的真實性向,其實說出來,就輕松了,不是么……
在此之后“領(lǐng)養(yǎng)”議題也包括其中了,而故事的結(jié)尾是,領(lǐng)養(yǎng)的小朋友會有兩個父親兩個母親……到這里自己忽然想起最近看的那本《sleep flora sleep》中由于當時當?shù)胤刹辉试S華人女子和西方男子結(jié)婚,女主和男主選擇了以為迎娶了當?shù)赝林媚锏姆ü贋槠渥C婚,結(jié)婚證上寫了女主的英文名字,而在那個小鎮(zhèn)上,人們實際上并不關(guān)心誰和誰結(jié)婚,所以,他們成了理所應當?shù)慕Y(jié)合……而在這部電影的結(jié)尾處,男女主沒有離婚,就是為了領(lǐng)養(yǎng)的孩子,這樣又何嘗不是一種可能性呢……
總的來說,如題所述,一個敢拍一個敢看,一部作品中融合了逼婚催生,形婚,未婚同居,出柜,領(lǐng)養(yǎng),各種有些地方覺得視而不見就會永遠不存在的議題和話題,同時傳統(tǒng)的婚姻嫁娶的觀點在其中也有所表現(xiàn),自己喜歡其處理方式就是雖然淡化了沖突,但是沒有美化現(xiàn)實,雖然結(jié)局的皆大歡喜有些倉促卻又沒有太過細致描寫大結(jié)局,因為我們都知道現(xiàn)實世界中的殘酷遠遠猛烈于劇中男女主身邊的阻礙阻隔和阻力,可是,如果連討論連出現(xiàn)都不可以的話又何談進步,有些人一直說,要循序漸進要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某些發(fā)展卻又一直在提倡什么翻天覆地日新月異,反正是正面方面常說常有理唄,有些人抱怨故事冗長,如果看過十部印度電影的都知道,八部的時長一般是150-160分鐘的,所以也許是看慣了80-90分鐘的電影吧,自己觀看反倒是覺得由于電影篇幅有些需要“走心”的情節(jié)無法細致呈現(xiàn)讓整個故事有些地方就像“走流程”似的,可是讓本人共情的地方依舊有很多,比如說與小男友分手后的男主不禁感慨當初的自己是小男友的心態(tài)現(xiàn)在的自己是自己初戀的心態(tài),再比如說男主女主的幾次坐下來“交心”談話的場景,甚至是男主后來的男友二人相遇的情景,有些童話味道而且新的男友真的是百分百拿捏男主啊,而女主的醫(yī)生女友,自己佩服寶萊塢選角都注意平衡各種元素而且并不是很突兀,驕傲大游行時候的場景很暖心,男主終于勇敢的表明了自己,當然最讓本人差點掉眼淚的是男主和家人攤牌之后打電話給女主的時候,二人雖然沒說幾句話都是感同身受的樣子,那是劫后余生,那是虎口脫險,那是如釋重負,那是破釜沉舟后的劫后余生,那是退無可退之后的虎口脫險,那是豁然開朗后的如釋重負,正如《粉雄救兵》中K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我的生活,我才有主動權(quán)選擇是否讓你參與其中而不是我被動的等待你去批準我的生活方式應不應該,個人評分9.2分,推薦指數(shù)五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在表達同性之間的愛情會遇到的社會問題,但對于感情方面的內(nèi)容較少。
他們很在意社會的偏見,家人的態(tài)度。剛開始,想著只要結(jié)婚了,他們就不會煩我們了。所以,故事的設定就是男女主不得已走上了形婚這條路。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孩子。結(jié)婚一年了,竟然沒有生孩子?隨之開始各種荒唐事,男主在和姐夫聊天之余,順口說了女主不孕的事情,一家大大小小帶著女主去做檢查,檢查結(jié)果正常之后,一家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決定派男主的媽媽去盯著他們生活。開始斗智斗勇的生活,例如,男主每次睡覺跑到沙發(fā)來,媽媽就整夜整夜的看電視。給女主小紙條教她如何吸引男人,這時候女主就報復了一把,說男主YW,并且讓自己的醫(yī)生女友開證明。大家終于同意他們領(lǐng)養(yǎng)孩子,媽媽也準備回家了。就在此時,撞見了女主與女友不可描述。
全局到了高潮,雙方家庭都在把女主當成怪胎,另類來看待。本來男主是不打算說出的自己的事情,就在批斗越來越激烈的時候,他感受到來自世界深深的惡意。如果覺得她惡心,那么是否你們同樣覺得他惡心呢?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沒有什么不同。
其實挺搞笑的,兩個人在一起,確是4個人一起生活,這個社會還不允許有太多的約束,而解決的途徑就是要找一個異性結(jié)婚。
其實,我覺得不止同性面臨著這樣或是那樣的社會問題,許多單身人士也同樣面臨著歧視,倒不如說,這是社會強加在個人身上的標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個體會越來越追求個性,但社會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guī)章制度,它要求每個個體都要按照這一套法則去生存。我不知道是否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呢?人類在自然面前渺小脆弱,而個體在時代的潮流更是不堪一擊。
其實人性里有一個逆反心理,在兩歲和青春期的時候表現(xiàn)的最明顯??墒牵覀兒雎粤?,人是社會動物,需要社交,他在反抗更高級別、反抗社會的時候,其實還是遵從了那一部分他認可的東西,這不是一個個例,我們總是給一小部分貼上標簽。所以,這是一場一小部分人與一大部分人之間的斗爭。其實,他們除了這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之外,其他方面他也不過是蕓蕓眾生里的一員而已。
印度電影題材一直廣泛(暗殺國防部長;討論無神論等)且能傳到國內(nèi)的基本也是經(jīng)過篩選的,這部也算是佳作。
就我在09,10年在印度德里2年的時間來看,德里男人之間手牽手(不是勾肩搭背)的就很多,可能社會對男性更寬容些,女性的反而不常見,其實整體包容度一直都還可以。
回到影片本身,劇情其實并沒有太多亮點,基本都可以預料的走向,編劇硬傷有一些,演技也程序化。
這里想說下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
男主女主家庭各有不同,但是親情都不錯,男主有媽媽比較典型的印度家庭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沒主見生了一堆孩子的生育機器但第一時間給了男主支持 ,淚目;女主有老爸雖然支持來的晚了點,隨遲但到;
各自的家庭背景培養(yǎng)了兩人比較善良不會有太多矛盾出現(xiàn),也給形婚一定的基礎(chǔ)保障。
劇中男主第一任男朋友kabir就很差勁了年輕浪蕩人的性格(度蜜月前信息不回,撒謊,容易厭煩等),辜負男主的愛當然打人也是惡劣;第二任男友就更理智但是油膩了一些,像是推動劇情的工具人畢竟沒有他在火車站回家路上打岔接話男主是有時間給女主打個電話說回去了。
女二這個印度東部山區(qū)(長相偏東亞人)相較于男主女主的善良她就讓人比較反感,其人設應該是比較大膽的les(主動告知家庭出柜,染發(fā),紋身,短打扮等)但是讓我喜歡不起來,感情也是女主先主動然后她接受;而且就很無禮,表現(xiàn)為背后嘲笑客戶的化驗樣本,貿(mào)然住進男主警察宿舍當然女主這方面鍋更大no respect,換手機號也不通知女主等,一切都是她理所應得的態(tài)度。
配角中戲份比較多的是男主的胖大姨,這個真的是典型的七大姑八大姨了,非常讓人有感覺,家事的主要推動者,家庭智多星,可能有人會覺得很煩,不過我看來這些人是家庭親情的基礎(chǔ),她們以自己的愛給到晚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才會接受不同的事務,相信有了這份愛意,接受并不會等待太久。
本來想寫個短評的,豈料碎碎叨叨說了這么多。
沙杜·塔庫爾和蘇曼·辛格締結(jié)了一段互惠互利的婚姻,但當蘇曼的女友來和他們一起居住時,混亂隨之而來,因為這里面有著很多男男女女的故事……一個笑話引申出的自嘲與跌倒在地的無力感。東亞裔的女配其實挺有趣的,不覺得刻板印象。男主、女主都有情緒爆發(fā)的表演高光,但最感動的情節(jié)反而來自臨近結(jié)尾的一個【欺騙性】黑屏,相信沒快進的觀眾會被那情節(jié)所觸動。
年過三十的女體育教師蘇曼,被不停地騷擾而厭煩,迫不得已來到警局告狀。雖然擺脫了無良青年的騷擾,卻招來了辦案警官沙杜的糾纏。
沙杜通過審訊得知,蘇曼是個女同,于是提出倆人組合為正式“婚姻”,因為沙杜自己也是個男同。形婚盡管看起來美滿無暇,倆人也配合得天衣無縫——就算這個世界上有不透風的墻,可百密總有一疏:蘇曼和女友的關(guān)系,被前來催生的沙杜母親,抓了個現(xiàn)行。
蘇曼被自己的家人逼迫得陷入了絕境,而沙杜決定向自己的家人坦白……結(jié)局屬于大圓滿,蘇曼和沙杜并沒有離婚,而是有了一個共同的孩子。他們最終在家人們的諒解和祝福中,為孩子舉辦了喜慶宴會。
《永結(jié)同心》是同性喜劇寶萊塢電影,這種題材在近些年有些火熱過頭。所謂火熱過頭的意思,原本屬于小眾話題,隨著人們包容性的增大和世界文明多元化的拓展,逐漸擺脫獵奇甚至低級趣味導向的節(jié)奏之后,幾近蓋過正常男女愛情的審美情趣。
必須嚴正聲明的是,我個人對于同性人并不歧視,寫作此文的目的,恰恰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觀點能夠開解某些為此而深陷絕望的人。還有,我覺得《永結(jié)同心》是一部很歡樂,值得欣賞,也令人稱贊的精彩電影;并且我對寶萊塢的電影充滿尊敬,特別是他們可以將自身文化——尤其是舞蹈特色總是能夠成為閃亮花火(寶萊塢每年推出那么多電影,高產(chǎn)的同時,作為近乎每場必備的舞蹈元素,不要說創(chuàng)新難度,光是不做抄襲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表示贊嘆!
言歸正傳,我想表達,自己是這么理解同性的人。
“人,有沒有男女?”
假如這個問題只停留在表面,顯然屬于多余的廢話。之所以提出來,試問:如果,將一個男人的魂魄,轉(zhuǎn)移到一頭母豬身上,那么這頭母豬“是公,是母”?
在這里,首先要明白的基礎(chǔ)知識就是我們的這個身體,只是承載了自己存在的工具……等這具工具玩廢了,丟棄之后,只不過是重新再來。生命狀況,僅此而已。同性的人,是在入胎的時候,自己搞錯了方向——所以這輩子,一旦形成的取向是不可扭轉(zhuǎn)的。
很不幸,要接受這個現(xiàn)實。
實際上,生而為人,我們都有諸多遺憾,譬如自閉癥,先天性殘障等,以及后天里所遭遇的災難。假如,要為所有不幸選項排序的話,我個人認為:首位是愚蠢,其次是貧窮,然后才是肢體欠缺等等。
活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身體強健,憑著頭腦聰明就能夠擁有榮華富貴的??床煌高@一點的人,這輩子應該活得并不怎么幸福,因為他一定還不夠聰明。
同性的人,幸福生活的最大阻礙來自于如何找到自己今生今世的伴侶?
是的,我說的是幸福生活。倘若只是將活著作為生活目標的話,可能會有另外的選項。因為我也認為:幸福就是陪伴相愛的人,一起生活到老。畢竟,獨自走完一生的人,就算自己不那么覺得,可大多數(shù)日子里——特別是年老多病的時候,必然表現(xiàn)出:孤苦伶仃。
盡管,日本天才女童星蘆田愛菜,長大后憑借“35億”的梗,又火了一把??墒乾F(xiàn)實狀況:這個世界確實有35億多的男人“可供挑選”,然而和自己結(jié)婚的男人卻只有一個,而這一個男人將會成為選擇者的百分之百。
什么意思呢?不要覺得自己的選擇面廣,就能夠“大概率”地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人——否則,人世間就不會有什么癡男怨女了。真正的情形就是,一個人能夠找到稱心如意的伴侶,古今中外都很稀有難得!
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生活過那么多的人,差不多都是湊合著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就算是倔強的堅持者,大多數(shù)也都抱著“寧缺毋濫”的信念,孤獨地走向自己的人生盡頭。無論是否想得開,從這個角度來說,同性的人和異性者找到那個合適的人的概率,是一樣的。
好,再從拋開孤獨和寂寞的因素,仔細想想:那個欲望,從哪里來?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我個人所能解答的。我只知道,無論一名男子如何美好(貌似潘安吧,好像已是最高的形容了),不要說嘗試那樣,連親個嘴的想法,都會泛起陣陣難以抑止的惡心。對于異性,心理卻是屬于另外一種念頭——因此,大概也就能夠推理出,同性的人大約亦是出于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本性”。
社會很單純,復雜的是人。雙性人應該屬于兩面人,虛偽、狡黠且無恥……對于那些活著的時候,只顧及生存利益的人,我實在沒有什么好說的。
在將要結(jié)尾之際,順便也提一句婚姻吧。
由于人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對于婚姻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人世間所有的組合,都在尋求某種平衡,就看自己想要從婚姻中獲得什么——選擇一個人結(jié)婚,等于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而且作為一個成年人,認為自己能夠改變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幼稚的,因此結(jié)婚對象至關(guān)重要。
我們可以佯裝給別人看,卻難以欺騙自己。這輩子,究竟幸不幸福,完全取決于自己,別人也給不了!
很通俗的題材,很通俗的故事,很通俗的技法。但我愿五星推薦,只因它是我們拍不了,甚至想都不能想的電影。 你可以看不起印度人口多,新冠死的多,干凈又衛(wèi)生。但是他們的電影你沒資格看不起。同樣是帶著鐐銬舞蹈,他們的審查風險比我們大多了,可你再看看電影成品,中國電影跟tm中國足球一樣爛! 一部愛情片,是不應該分同性,異性的,這個電影里融合了基片,拉拉,還有女權(quán)表達,整個調(diào)和的特別好。 我覺得中國觀眾都應該看看,除去它是同性題材,最最核心的電影的主要矛盾是大齡剩男剩女,催婚,家長里短的問題。這太符合墻內(nèi)國情了,可以說我們看起來毫不費力,甚至還特別有共鳴。 我很喜歡電影的結(jié)尾,一個gay,一個拉拉假結(jié)婚。最后實在瞞不住,各自向各自的家庭坦白。他們的家庭成員先是驚訝,而后就也理解,能夠包容。一家人沒有什么不能理解的。甚至,兩個家庭都共同商量對策,說不離婚,繼續(xù)假結(jié)婚,因為按照印度法律,只有結(jié)婚夫妻才有資格領(lǐng)養(yǎng)孩子。 這多牛逼啊,我改變不了國家,改變不了法律對個體的偏見。可是我們可以抱團想辦法。假結(jié)婚可以吧??此乒费瑢崉t是心酸無奈??! 所以你看這個電影通篇沒有諷刺國家,法律,控訴社會。但是吧,它又什么都講了,這就是高級感。
印度再怎么說,至少可以拍的電影比我們多多了。
如果這是個歐美片,那我覺得有點落俗套了,這可是印度片誒!印度都與時俱進了,再看看我們!
3.5 游行就真的挺震撼 全世愛
哪怕套在喜劇外衣下,極端傳統(tǒng)社會環(huán)境之下同志及形婚的困境仍然難掩沉重,尤其是謊言被揭穿之後,那些侮辱性的字眼一個接著一個從親友嘴裡蹦出時,一切都令人窒息,然後緊接而來的Pride Parade又令人飆淚,印度都可以有Pride Parade,而這片土地之上只剩下Don't Ask Don't Tell。不過,整部電影終究是過於傳統(tǒng)寶萊塢,雖然沒有太多歌舞,節(jié)奏也夠拖沓,插曲之多之頻繁,還搭配著慢鏡頭,讓人忍不住內(nèi)心OS有完沒完。Rajkummar Rao自《遇見女孩的感覺》後再演同志片,上一次演愛上女同志的直男,這一次演和女同志形婚的男同志,和《真雄起》的Ayushmann Khurrana,同樣作為如今印度電影中生代男演員的佼佼者,都值得掌聲。
印度電影能拍LGBT題材電影了,姬和基形婚、領(lǐng)養(yǎng)、出柜,把中國電影的封建審查甩在后面,苦澀羨慕。沙杜出柜后,和母親在天臺擁抱哭得痛哭流涕,彩虹游行后沙杜經(jīng)過一番掙扎帶上彩虹假面,最喜歡這兩段。東亞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父權(quán)制、把女人當生育機器問題,也許????尤甚,在巨大壓力下男女主走出謊言活在陽光下,在警司目光的審視下坦蕩公開戀情,給我一種希望和力量。這種電影多來點吧??!
哪怕是前半段的輕松部分,也能察覺到細微的苦澀,Homocop那場戲很出彩,一個笑話引申出的自嘲與跌倒在地的無力感。東亞裔的女配其實挺有趣的,不覺得刻板印象。男主、女主都有情緒爆發(fā)的表演高光,但最感動的情節(jié)反而來自臨近結(jié)尾的一個【欺騙性】黑屏,相信沒快進的觀眾會被那情節(jié)所觸動。片子最后1/3確實有點拖拉,后面更是說教味過濃,但在這種環(huán)境能出這樣的作品我認為已經(jīng)很了不起。90
跟《喜宴》類似的結(jié)局,愛情、親情和社會規(guī)則的互相妥協(xié)
在B站看了預告后去看了正片,某高分網(wǎng)站上的譯名是《永結(jié)同心》,怪不得在豆瓣怎么找都沒找到。談回電影本身,電影的設定非常出彩,圍繞著印度禁忌的homo話題,男女主形婚過程也充滿著喜劇色彩,但是劇情的發(fā)展不如我預期的精彩,感覺到了后面就有種流水賬的敘事感,結(jié)尾也不算很強。最讓我遺憾的是沒能看到男女主之間的情感升溫(沒有要掰直他倆的意思,只是覺得男女主之間的友情和親情刻畫太少了,明明是主角),然后兩人各自的同性伴侶設定其實也不算好??傊丛陬}材和音樂的份上打個三星吧。
有兩個場景讓我熱淚盈眶,一個是pride游行,一個是莉姆提姆被蘇曼父親承認。其余的都不重要,我在這個電影看到這樣的節(jié)日般的盛況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認同吧,接受把,向前吧,憤怒吧,驕傲吧。
印度都已經(jīng)能拍出這樣的LGBT電影了,真是得祝賀了。未出柜的男同和女同被家里催婚,倆人只好形婚。結(jié)婚后他們與各自的愛人繼續(xù)相愛,他倆的關(guān)系相當于合租室友。雖然女生的感情穩(wěn)定,但男生的感情比較波折。我一度擔心他倆會為了要孩子而勉強在一起,最后變直,還好電影沒有狗血結(jié)尾。女生被迫出柜后,男生也主動出柜,倆人最后和各自的愛人生活在一起,還領(lǐng)養(yǎng)了一個孩子。這幾乎是最完美的結(jié)局了。讓人感動的是男主和女主的勇敢,以及雙方家長的理解。整部電影都是輕松幽默的,有的橋段很好笑,也很感人。
實在是太冗長了。
很難想象連我們鄰國印度,都能以寶萊塢式的幽默,拍出一部包含LES、TXL、形婚、以領(lǐng)養(yǎng)代替生殖癌的同影。??
寶萊塢已經(jīng)偷偷變強驚艷所有人了。只要堅定逆行,可嘲諷對象就只剩……了
每次女二開口我都覺得要說日語了??
2018年才將同性戀去罪化的印度,2022年已經(jīng)拍出直面有關(guān)形婚, 同性戀領(lǐng)養(yǎng)方面的電影了!
能拍能映講述形婚搭伙過日子的電影 就離不用形婚搭伙過日子的社會更近了一小步
三觀超正,超勇敢,無論現(xiàn)實如何,起碼阿三敢想敢拍,反觀。。我沒臉說
至少人家敢拍 也允許拍
這是一部輕松詼諧的電影,但是它探討的意義,展現(xiàn)的未來卻是沉重的。印度電影總能在社會議題上面下功夫,這也是我們渴望國內(nèi)電影
有好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