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季結尾,原分子病毒已經接管了愛神星并威脅到整個太陽系的安全。此刻,一個更大的控制原分子病毒的陰謀被進一步揭開。與此同時,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Avasarala和火星軍人Bobbie Draper正試圖說出真相,阻止一場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戰(zhàn)爭。而第谷空間站首領Johnson欲借此機會與地球和火星平起平坐。但是...神秘的生物已經脫離了控制...
1、為了開采資源,數(shù)百萬人生活在Ceres谷神星和Eros愛神星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因為太小,自身引力產生的重力很小,因此人類人為的旋轉了整個星球表面來產生0.3g的離心力,所以人們都住在這些小行星的地表之下,才會有高瘦的身材。
Tycho Corporation 曾經部署了巨大的聚變引擎,來旋轉Ceres和Eros等小行星,以提供重力,這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一直是人類科學的最大成就。
地下的Ceres中心城區(qū)舒適且高檔,擁有眾多酒吧和零售店,下圖是通過數(shù)字投影產生的人造藍天白云,以降低緊張度,增加舒適性。
The Expanse 中人類的生活和文化都是由現(xiàn)實世界的物理學所塑造的,這也是這部劇之所以能被成為現(xiàn)代硬科幻代表作的原因。
2、木星的衛(wèi)星木衛(wèi)三和木衛(wèi)六歐羅巴是人類的溫室糧食生產基地。
3、土星的衛(wèi)星土衛(wèi)六上有人類的旅游度假村,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wèi)星上有人類的實驗室,那是人類文明的前哨。
4、Belters在這個場景中展示的手勢,意味著他們可以在穿著太空服的情況下進行交流。
5、關于飛船在接近目的地時感覺“倒著飛行”的解釋圖
6、通信延遲
你無法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來傳遞消息,所以你需要幾秒鐘、幾分鐘或更長時間來向遙遠的星球發(fā)送信息,你無法實時通信,這會在故事情節(jié)沖突的時候造成特別的緊張氣氛,也會產生情感影響,通信延遲讓人們和他們的親人分開,這些都讓太空感覺是那么的遙遠。
7、聲音
在太空中,沒有人能聽到飛船的引擎聲,因為沒有傳播聲波的媒介。電視劇中飛船有規(guī)律地發(fā)出嗖嗖聲、碰撞聲和轟鳴聲,原因是“當你把聲音拿走的時候,你無法準確傳達那些驚人的質量,它們驚人的移動速度,當時緊張的氣氛。”聲音讓這些產生了戲劇性的效果。
在一個場景中,兩個角色在太空的真空中觸摸他們的頭盔來進行對話。這就好比把一個玻璃杯靠在墻上來聽隔壁房間里發(fā)生了什么。
而真實的情況發(fā)生在:
德爾塔IV重型火箭發(fā)射,助推器分離時發(fā)出聲音 http://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342098154178288
8、時間
這部劇對細節(jié)的追求會達到什么程度呢?
制作人講過,“有一次,Rocinante號在外面航行,他們要回到第谷站?!薄拔覀兿胱龅氖牵斄_西號??吭诘诠鹊臅r候,我們想在屏幕上拍一張照片,在那里我們進行了相對的時間延遲重新同步,讓時鐘與船的速度同步。 ”然后為了遵守好萊塢的時空法則,我們剪掉了這一幕。
9、手持終端與智能手機完全不同
幾百年后手持終端不是電話也不是iphone,它們本身不/幾乎不存儲任何數(shù)據(jù),只是連接到當前系統(tǒng)。手持終端可以連接到飛船上的計算機或空間站。因此,一艘船進入“黑暗靜寂”狀態(tài)后,手持終端只能在船上工作,因為船有點像無線電發(fā)射塔。
而互聯(lián)網的運作方式也將與現(xiàn)在不同。受限于信號接受和通信延遲,手持終端根本無法與遠程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通信,它們只能訪問當前存儲在你的飛船(或站點)數(shù)據(jù)庫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這會讓事情變得很復雜,因為這取決于你的船在哪里,假設你在木星附近,距離地球有30多分鐘的光延遲。你想要查找不是你飛船上的數(shù)據(jù),就必須用你的hand-terminal請求飛船上信號發(fā)送到中繼點,最終中繼點接受后,進行查找,然后等待返回數(shù)據(jù)。
這是一件非常有趣耐人尋味的事情,“點到云計算”是早期互聯(lián)網的翻版,我們在大型主機上存儲和處理所有的東西,并使用“啞終端”來訪問數(shù)據(jù)并與大型計算機進行交互
像Ceres或Tycho這樣的大型中轉站會有足夠大的數(shù)據(jù)庫,而周圍的飛船信號都會經過它們進行中轉。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手持終端是可以互換的原因,而且?guī)缀跏且淮涡缘摹K皇遣榭凑l在使用它,然后授予該用戶適當?shù)臋嘞蕖?/p>
The Expanse E05 中,Miller扔掉手持手持終端畫面:
10、全息技術的普遍和便宜
Misko和Marisko背包圖上,那個恐龍有時候會從邊緣跑掉一點,如果一個小女孩的背包上都包含著這樣的技術,它一定是相當便宜和常見的。
11、 關于原分子的使命和星環(huán)的防御答疑
我會借鑒書迷們的評論盡量給出一個自己覺得靠譜的解釋,不過,從另一方面說,任何猜測的解釋都會導致更多的問題產生。
在電視劇中,那個明亮的景象顯示了一群恒星,這應該是創(chuàng)造者的星際帝國,然后是一束巨大的激光束摧毀了一個星系,表明有一場戰(zhàn)爭和災難,然后星環(huán)網絡重新激活。 原始分子的制造者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吞噬了,甚至比他們更壞; 如果人類和他們的武器構成真正的威脅,空間站就會摧毀太陽系。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文明的傳播速度不能超過光速,所以那些“古老的文明”建造并發(fā)射了原分子,“古老文明”將原分子作為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在不死亡的情況下長途旅行,如果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在具備碳基有機物的條件下,它就可以部署并開始“工作”
原分子的工作是到達一個星系,建立一個星環(huán),這樣文明就可以通過星環(huán)穿越到這里。然后,古代文明可以通過這個從他們的星系到另一個遙遠的星系,到遙遠的太空文明,更快地穿越太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星系中開拓殖民地,在宇宙中擴張。
這就是這個古老文明編碼到原分子中的目標。所以,原分子不是一種生命形式,而是一種技術工具,“古老文明”建造了一個核心編碼,然后把它送到遙遠的恒星系去“利用你發(fā)現(xiàn)的一切,建造一條回家的路”。
但在某些時候,戰(zhàn)爭開始了,其中一個未知文明通過星環(huán)向原分子創(chuàng)造者的文明發(fā)起進攻,摧毀了他們的恒星系統(tǒng)。一開始,星環(huán)慢速區(qū)的核心試圖通過關閉單獨的大門來企圖隔離他們,可是后來情況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系統(tǒng)失靈。至此,核心采取了更激烈的行動,并開始核爆整個恒星。最終,整個系統(tǒng)被封鎖了,所有的星環(huán)都被關閉了。沒有人知道更多關于這個古老的故事,一直等待數(shù)十億年,沒有人來啟動系統(tǒng),直到原分子在太陽系中醒來,然后它們(原分子)期待看到過去發(fā)生了什么,期待看到更多的星環(huán),所以它們創(chuàng)造了米勒,進入了霍頓的腦中,來了解后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而為什么關閉反應堆星環(huán)就會開放呢? 書中寫道,大災難發(fā)生后星環(huán)處于安全鎖定模式,在有人到來并解除警報之前,它會對威脅做出反應。米勒讓霍頓與核心站鏈接后,就回到了正常運行模式,然而外面是一大堆裝著核聚變反應堆的飛船,看起來像一個個核彈,在這種威脅下,米勒無法讓高警戒狀態(tài)的星環(huán)關閉防御系統(tǒng)。 當人類關閉反應堆后,它不再感到威脅時,米勒就關閉了這個防御系統(tǒng),為了調查是什么導致所有的門關閉,所以他打開了所有的門。
12、 你可能在無垠的太空中錯過的100個細節(jié)
第三季第六集結束時的一個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
我們把它放大,然后會看到:
木衛(wèi)一的實驗室中仍然有原分子的樣本( 他們計劃感染Prax的女兒),所以他們從軌道上起飛,然后用核武器摧毀了基地——這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方法。
我喜歡The Expanse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對真實太陽系的探索。 這不是一個隨意虛構的世界,這是在已知的太陽系中探討人性、文化、種族與存在的故事,這是一個未來會發(fā)生的故事。
第三季可謂目前最佳,因為前兩季和第三季比起來格局都太小了,那兩季在我的眼里,本質上就是一個堂吉訶德撞風車的再版重敘,披上科幻外衣,加上歷險劇情,這一季居然生出點淡淡的亞瑟克拉克的味道,電視劇里可謂是聞所未聞。
缺點也不是沒有,應該算四星半吧,可因為它是電視劇,還能這么拍,respect....給個五星不虧。
這套劇的人物塑造一直是不大圓滿,而且問題一直在執(zhí)行方面,因為看完兩季能琢磨出原作小說很明顯的人物塑造框架和主旨:一部關于理想主義者曲折成長和前進的交響曲。
寫理想主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堂吉訶德里早就以夸張手法描繪過普通人對理想主義的反應:嘲諷和不理解。這點在幾百年來一點沒變化過,對于與大多數(shù)讀者來說,什么是理想主義?是悲歌,是浪漫,是書里看著玩的,現(xiàn)實中如果出現(xiàn)這種人,還是該嘲笑嘲笑,該躲開躲開,因為只有書里才有“偉大的理想主義者”,生活里只有l(wèi)oser。所以寫理想主義很容易被誤當成“幼稚”、“低齡”,我倒是要給這套劇決心拍理想主義一點表揚。
在現(xiàn)代的中國,很多讀者的思維模式是有些社會達爾文/厚黑的,成王敗寇,圣母白蓮花是要被唾棄的,在這點上,似乎就更加注定我們比西方中產階級出生的孩子更難以接受理想主義型小說。這里要區(qū)分理想主義和中二熱血,所謂理想主義,不是愣頭青什么都沒經歷就要拯救世界,那是中二,理想主義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人類永遠會互相猜忌,卻還是愿意相信善意,那是一種愿意豁出生命去實踐自己所信的leap of faith。就像這個系列的片子自始至終反復出現(xiàn)的同一道德困境:只有當你展現(xiàn)出了善意,才有一絲微乎其微的機會使對方以同樣的善意回報。三季下來,沒有任何一個危機不是通過懷柔和平解決的,我打賭拍多少季下去也一樣,為什么?因為主創(chuàng)的思維就是不相信暴力能解決任何問題啊。
譬如奈奧米在木衛(wèi)三要拯救52個人的那次,很多評論不斷地吐槽在現(xiàn)實中如何不可能,奈奧米如何白蓮花,可恰恰這才是這套片子自始至終擺在第一的中心主旨,一個傻乎乎撞風車的騎士。她難道不知道自己出去后很有可能就死了嗎?她自己都說她很確定自己活不了,才會把病毒發(fā)給FJ,她以前甚至還是一個說出“這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會害死你”這種話的“明哲保身”的人,可她是被愛神星事件打醒了,她明白,如果沒有理想主義者的“傻”和“送死”,人類終將在暴力和欺騙中越陷越深。她這次死了又如何?被她相救的人殺死又怎樣?起碼她嘗試過了。這,是理想主義。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每一次都讓理想主義者的努力綻放光芒,奈奧米成功救到了52人,同理,在這季里,各國戰(zhàn)艦成功地一齊關閉了核能。
不錯,現(xiàn)實中往往不會有這么高的成功率,但這不是我們可以去吐槽的理由,相反,這些稀少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大部分都安然承擔著枉死的命運,卻總有那么一小撮成功了,一旦成功,他們都會引起巨大的波瀾,影響一代又一代理想主義者的誕生,這套劇,是在用比較戲劇化地方式表達這個意思,當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年輕人如此輕易地嘲諷理想主義者白蓮花作死時,我覺得這個社會勢必有點亟須解決的故障。
第三季是人物塑造方面最出色的。前兩季其實框架我是看出來了,可人物塑造并不算好,總覺得很單薄,這算是編劇和導演的鍋:我愣是可以通過幾個明顯的象征明白過來他想表達什么(譬如rocinante的名字),可就是沒有感覺出藝術表現(xiàn)力呀。
說起來這些個理想主義者主角的心路一直在變化,這是必要的,因為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必須腦子清楚冷靜,經歷過挫折?;纛D有一個階段的思路和大部分人很一致:我救好人還救不過來,壞人整死就整死吧。如果不同意這條,估計就會被罵圣母心,總的來說并沒錯,對壞人仁慈就是對好人的殘忍。但是什么是壞人?一般來說,絕對的惡是很稀少的,人類大部分的紛爭都來自于不理解和恐懼,泛濫的暴力給社會造成的長遠危害遠遠大于所謂的圣母心,因為當每個人都先動手殺了對立面,短期的絕對安全是有了,可每個人也都會人心惶惶,爭相把自己最殘忍的一面對外。面對暴力,文明總是很脆弱,真正的圣母更是容易折損,但往往只要它們還在,人類文明就還能涅磐重生,如果沒了他們,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意義。所以我是絕對不同意三體“失去狼性失去一切”這個說法的(況且他的這個故事里的程心也實在不是理想主義者,而是腦子缺陷,相比這部劇里頭號理想主義王霍頓,他在權衡之下轟掉一艘救助船可完全沒掉鏈子)。
這里又要提到奈奧米吐槽低谷時期霍頓的一系列說法了,她實際上代表了一個已經悟了的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對正在動搖的理想主義者的警示:你每做一件虧心事,就會讓下一件更容易。slipery slope.破窗效應,如果輕易打開了暴力私刑的窗口,很快就會失去平衡的。
設計的毛大姐最后反轉救了眾人也是以戲劇方式重申主題。如果主角把她私刑處決了,等于全太陽系都得陪葬。
第三季里還有許多人物反轉,看似反轉其實算不上。以牧師的口,主創(chuàng)團隊再次點題:每個人都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實際上每個人都在以為自己在奮力拯救太陽系。
阿什福德不是壞人,火星戰(zhàn)士不是壞人,甚至連被電梯砸死的中二病小哥也不是壞人。每個人都受了他們過往經歷、教育和眼界的影響而做著自己以為對的事。這點,電視劇往往很難表達好,這部劇可以說表達的還算不錯吧,不能說完美,但主題明確,又有觀賞性,值得推薦了。
從第一季開始就可以看出,《無垠的太空》格局和野心很大,每一步都劍指史詩級的太空歌劇,這樣的野心需要同等難度的耐性來打造。
史詩巨作從來都不會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長時間的細節(jié)打磨、情節(jié)鋪墊、人物塑造和關系構建,更要因應故事的發(fā)展舍得放棄舊的角色、有勇氣引入新角色,不拘于局部沖突而將眼光放到更長遠的故事走向。
SYFY 的高層、本劇主創(chuàng)和編劇自 2015 年首播以來,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
為了打造新經典,他們愿意為這樣的耐性承擔必要的成本,從第一季的 ROCI 小分隊過關打怪獸,到第二季的太陽系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再到新一季的全面開戰(zhàn),無論是節(jié)奏還是人物表演,全程完全無尿點,更別說無可挑剔的特效和美術。
基于 James S.A. Corey 【其實是 Daniel Abraham 和 Ty Franck 兩人合用的筆名】同名系列小說改編,原著作者 Daniel 和 Ty 兩人都和《冰與火之歌》的馬丁大叔共事過,如果說沒有受他的風格影響,可能有點說不過去。
畢竟《無垠太空》在星際政治演義中不斷登場的各式人物和在主線上插入類似異形(Protomolecule原分子)的超科幻角色,和《權力的游戲》的七國之爭+隔岸的三條龍碾壓四方外加夜鬼元素,這種的現(xiàn)實與魔幻結合方式也真的是很難否認不是同一模式。
更別說了這人形原分子造型根本就是一個沒有穿衣服的夜鬼啊……
《無垠的太空》系列將故事背景設置在 200 年后,那時人類殖民足跡已經遍布太陽系的各個行星。
相對應地產生了三大政治區(qū),聯(lián)合國中心所在的地球,殖民獨立后、與地球分庭抗禮的火星政府,還有在木星和土星附近、力量相對薄弱、深受地球和火星干預的 OPA 外行星聯(lián)盟(冰資源豐富,但整體很貧窮,有沒有讓你想到某中某東地區(qū)?)。
一支采冰船被未知戰(zhàn)艦擊毀,從而將本來就處于微妙平衡關系的火星與地球推向戰(zhàn)爭的邊緣。
意外被卷入紛爭的 James Holden 等人在不得不周旋于各個勢力的同時還擔負著找出真相的使命,但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后來被稱之為 Protomolecule 【原分子】的神秘外星物質。
試圖控制這個已被武器化的未知物質,讓地球和火星政府關系漸趨緊張,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力量薄弱的外行星聯(lián)盟也想方設法在這場戰(zhàn)爭當中提升自己的話語權。
截止至第二季結束,電視劇版的劇情覆蓋了系列小說的第一部 Leviathan Wakes【利維坦之醒】全部內容和第二部 Caliban's War【卡利班戰(zhàn)爭】的部分內容。按進度來說,電視劇版第三季應該會講完小說第二部的下半部分內容,這就意味著 Avasalara/Bobbie 這條線會和打怪小分隊 James 一行人碰頭。
但令人最關心的是已經和 Protomolecule【原分子】合體的毛小姐和警官 Joe Miller 兩個人將 Eros 引向金星爆炸之后發(fā)生了什么了。
但大家怕是在這一季看不到這條線了,因為在 IMDb 上扮演毛小姐和 Miller 的 Florence Faivre 和 Thomas Jane 都不在第三季的演員名單之上,同時小說中這兩個人的角色在第二部結束時才出現(xiàn),看來電視劇版這條線會在第四季才能回歸。
了解原分子誕生的歷史和作用,你就搞清楚了《無垠太空》一半的劇情。
Protomolecule,也被稱之為土衛(wèi)九之蟲,因為這個外星物質就是火星殖民在土星附近的土衛(wèi)九做科學考察時發(fā)現(xiàn)的。原分子本身并不是一種生命形態(tài),但它具有可以改變生命形態(tài)的能力,尤其是對碳及硅結構物質影響力更大,不需要在有氧環(huán)境中生存且以電離輻射能量為生,在大量吸收電離輻射的時候,改造生命結構的能力和速度也會大幅度提高。
火星政府發(fā)現(xiàn)原分子之后,贊助 Protogen 繼續(xù)研發(fā),這才有了后來的 Eros 愛羅星球的生化危機。原分子的終極進化形態(tài)將會出現(xiàn)在小說系列的第三部 Abandon's Gate,為了不劇透,這里就不多說了。
愛羅危機是一個有預謀有控制的生化實驗,也是原分子第一次正式進入公式視野。原分子通過感染和入侵 Eros 愛羅星將近 50 萬的人口,展示出了感染單個生物時無法達到的改造和進化能力。如此巨大的生物量,讓原分子不僅聯(lián)結了電腦及網絡系統(tǒng),更呈現(xiàn)出了一種蜂巢信息傳達能力。
Project Caliban,是 Protogen背著火星政府私下運行的一個實驗,由毛先生(毛小姐的爸爸)贊助,旨在利用原分子按人形結構進行演化,以作為生化武器之用。
評價一部太空歌劇類作品出色與否,各式各樣的飛船道具和太空場景設計自然是一道跳不過的作業(yè),《無垠的太空》從來都不吝展示這方面的精細工藝,無論是大到造型和還是小到飛船命名,都帶有濃濃的歷史和文藝氣息。
Rocinante|James Holden 一行人在第 1 季中從火星戰(zhàn)船 Donnager 啟動零點程序自爆前偷走的輕量型戰(zhàn)艦。以《堂吉訶德》中的堂吉訶德所騎的馬而命名,是整個劇里所有宇宙飛船里出現(xiàn)率最高的飛行船。
Roci 的功能和裝備都比同類型的戰(zhàn)艦要強,不僅行動方便且能發(fā)射極具殺傷力的魚雷炸彈,同時還是擁有 Epstein 發(fā)動機(下面有詳細解釋)中最輕量級的宇宙戰(zhàn)艦。
在 The Expanse 太空世界的設定里,Epstein 發(fā)動機是一種能夠利用電磁絲圈排氣加速來增加傳動效率的裝置,相對于普通發(fā)動機來說,Epstein 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地高功率的推動系統(tǒng)運行,以保證飛船長時間調整在宇宙空間中飛行。
Roci 的結構和一幢完整的大廈非常類似,最底部是發(fā)動機和反應堆,由下而上分別是工程室、器械房、員工活動區(qū)、醫(yī)療區(qū)、儲物室、控制室和頂部的飛行艙。
GUANSHIYIN | 由毛先生擁有的太空游艇,自行用拼音發(fā)音試試看。
200 人的容量,但作為一個娛樂型的飛船,每一層只有一間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多媒體中心、游戲室、酒吧、洗手間等,更有 180 度的觀景窗。
同時還留有兩大空間用作接駁功能,一個是用于停留短程交通船,一個存放兩個小型太空賽艇,也就是第一季中毛小姐所用,第三季中 Avasalara/Bobbie 用來逃跑的工具。
關于這個叫 Razorback 的小型賽艇,還有一個小小的有趣的細節(jié)。
注意高亮處的圖案,上面 7 個圖案分別代表了與飛行相關的里程碑圖形,至下而上分別是:
Icarus |希臘傳說中的伊卡洛斯,背上父親用蠟粘制而成的鳥之翅膀逃離迷宮,因為過分沉溺于高空飛行的快感,過于接近太陽而導致蠟融化,墜海而死。
The Wright Flyer | 飛行器一號,美國航空先驅萊特兄弟實現(xiàn)了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重于空氣的航空器進行持續(xù)而且受控的動力飛行。
TheSpirit of St. Louis | 圣路易斯精神號,由 Charles Lindbergh 于 1927 年駕駛這個單引擎單翼飛機從紐約市飛往法國巴黎,成為史上不著陸橫跨大西洋飛行第一人。
747-100 | 波音 747 機型,它的出現(xiàn)適應了當時空旅市場的發(fā)展,也成為了當時第一個飛機機型可以出色完成運輸大批量乘客進行長途飛行的任務。
The Space Shuttle | 航天飛機,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界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結合了飛機和航天器的性質,美國是第一個實驗航天飛機飛行的國家。
Virgin Galactic Spaceship 1 | 維珍太空船 1 號,于 2003 年開始第一次飛行,拉開了太空旅行的帷幕。
Epstein Drive Ship 1 | 第一架由 Epstein 動力原理驅動的飛船,這個不是實際歷史,而是《無垠太空》中虛構出來的概念,在第二季第六集 Paradigm Shift 中有詳細回顧了這一段歷史,也正是這個叫 Solomon Epstein 的男人,改變了 Mars被地球政權制約的命運,成為太陽系和地球平起平坐的第二大權力政體。
Razoback | 就是現(xiàn)在這個小型太空賽艇。
The Donnager |火星戰(zhàn)隊之一,在第 1 季中交戰(zhàn)中啟動零點程序自爆。
Nauvoo |在 Tycho 空間站建造的宇航船,旨在幫忙摩門傳教士尋找新的適合居住的星球。
Tycho | 空間站,是太陽系最大的移動平臺,主要功能是工程維修。
Tachi |具備攻擊能力的光速護衛(wèi)艦,后來被 James Holden 一行人偷走改名為 ROCI。
聯(lián)合國戰(zhàn)艦
民用礦石采集船
Scipio Africanus |根據(jù)羅馬同名將軍命名,曾打敗 Hannibal 而結束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
太空服
而比起常規(guī)的太空歌劇類,《無垠的太空》在物理科技細節(jié)上的考究,更是讓肅然起敬。
比如火星殖民的居住問題,大家都知道火星地表環(huán)境是沒有辦法適合人類生存的,為建立人類宜居環(huán)境,火星政府啟動了火星改造計劃。
火星改造計劃最大的困難在于,火星本身并沒有一個穩(wěn)定活躍的磁場圈。磁場圈是用來干什么用的?我們用地球磁場來做個說明。
地球磁場最大的作用是形成一道屏障,把宇宙射線集中到地球的南北兩個磁極。太陽風在離地球大約64000公里以外,也就是10倍于地球半徑的地方,以每秒數(shù)百公里的速度飛向地球,不斷沖擊著地球外圍環(huán)境,當粒子流進入地球附近時,一部分會由于受洛侖茲力作用繞過地球,剩下的會被類似磁鏡的地磁系統(tǒng)俘獲(通常在5至10個地球半徑外的距離就被攔截到)。
所以建立一種抵抗和轉移太陽風和輻射的機制以免星球表面的動植物受輻射摧殘而變異死亡,就成為了火星星球改造的第一步。
在第一步完成之后,才會輪到制作功能運轉正常的地下水位、熱循環(huán)等等,所有這些目前生活在洞穴之下的火星居民迫切需要的,地球人不需用任何代價就可以享有。
但這么龐大的改造計劃必然需要龐大的資金鏈來支持,而面臨著時刻想要殲滅自己曾經殖民地的地球,火星政府不得不將大量的資金用于軍事訓練和軍事力量的研發(fā),改造計劃一推再推。
對這一話題劇組們并未到此就結束了,而是進一步設計更為詳細的細節(jié):大氣層的制造。火星通過采冰船從宇宙各個地方收集大量的冰輸往火星,將其變成氧氣,作為制造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層成分之一。
單是從這一細節(jié)就非常自然地結合宇宙范圍內的政治斗爭,火星星球改造計劃所需要的大量的冰,大部來自于小行星帶,直白地說是從小行星帶偷來的。
再舉個例子,當飛船在太空里打穿了個洞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這是個關于太空船艙壓力的問題,情況決定于飛船里是否有氣壓。若飛船被打穿時,船內有氣壓存在,船內的空氣就會從洞中壓出,同時還會產生不可控制的推力矢量。
所以在第二季第二集的軌道炮一戰(zhàn)中,在正式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前他們先將飛船真空處理了,這就消除了推力矢量的不可控因素。飛船被打穿后,唯一產生變化只有由穿梭而過的子彈產生的微弱推力不斷地改變著飛船的移動速度而已。
能夠在情節(jié)設置上平衡節(jié)奏和長遠布局、道具和場景制作精細的同時又兼顧了基本的科學性,演員演技和角色智商都在線,絕對吊打隔壁的《星際迷航:發(fā)現(xiàn)號》,CBS 可以說真的非常不爭氣。
如果你愿意
歡迎移步到公眾號 DramaMatters
在這里,我們分享更多關于電影的細節(jié)分享和私密感受
二十年前高中時候,看過一本科幻小說,結尾部分,主人公和同伴們歷盡千辛萬苦抵達了之前認為是地球威脅的一個星外文明,最后的大結局是主角為了拯救對這個高度發(fā)達的文明不理解而發(fā)起攻擊深陷絕境的地球人類,選擇了犧牲自己和這個文明的意識流融合。雖然書的細節(jié)記不清了,但故事梗概如此。蒼穹浩瀚是唯一把我對這部震撼的小說記憶勾起來的科幻電影,太牛了,全五星。
這些年,當我們的大熒幕被各種xx俠、xx英雄霸屏。
影視劇也是被各類變異人、吸血鬼、僵尸類的主角包攬。
科幻題材的硬貨倒總是吃力不討好地在夾縫中生存。
可以說,科幻劇面臨著不小的窘境。
新劇《迷失太空》
在這樣的情況下,SYFY終于打造出了一款硬貨,號稱太空版《權力的游戲》——
這是SYFY電視網自建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劇集。
它家的《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曾被無數(shù)科幻迷奉為必刷之作。
一舉讓這個當時籍籍無名的電視網,廣為人知。
沉寂多年后,它帶來了這部《蒼穹浩瀚》。
目前已出到第三季,口碑不得了。
爛番茄新鮮度100%,爆米花100%。
豆瓣直接亮出了9.8的高分。
該劇第一季曾登上《今日物理》的封面。
從該雜志1974年創(chuàng)刊以來,這是首次以一個科幻作品登上其封面。
被譽為幾十年來最講真科學的科幻劇之一。
這套劇的背景,設定在200年后。
二十五世紀中頁,人類獲得了移民太空的能力。
地球因此統(tǒng)一成一個聯(lián)邦。
盡管太空無比浩渺,
但擅長內斗的人類還是把太陽系分為了三個陣營:
地球聯(lián)邦、火星政府、小行星政權;
除主要勢力外,還有個外行星聯(lián)盟(OPA)。
水資源成功取代了能源的地位,成為各方爭奪的重點。
地球:
聯(lián)邦成立后,
由于長時間的對地外天體的資源掠奪,
與地外人的勞務剝削,
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地球已經愈發(fā)富有。
開始注重歷史文化與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
并沉迷于享受其獲得的豐碩勞動成果。
就此,實行議會制的地球聯(lián)邦變得愈發(fā)臃腫而腐朽,
某些大型精英企業(yè)開始爭奪政治話語權,
并取得了不低于聯(lián)邦領導人的地位。
火星:
常年生活在火星地表下,
經過無數(shù)代人努力,巨大的穹頂保護層已經完成,
終于有望將貧瘠而荒蕪的火星,
改造為了類似地球的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由于一代代火星人成長、工作在缺乏資源的火星上,
他們格外珍惜各種物資,
比如水、空氣、植物、食品.....
這些艱苦環(huán)境造就了火星人堅韌而固執(zhí),
忠誠而無私,勤勞而勇敢的性格。
懷揣著走出穹頂真正的漫步在火星表面的大氣層下的夢想,
火星采取帝國制,
上司的命令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從而擁有比地球更高的效率與反應速度,
使之在短短的時間內擁有不亞于地球的科技與武裝。
與地球遙不可及的距離與觀念上尖銳的矛盾,
使得火星的獨立、與地球的對抗成為了必然。
小行星:
地球與火星處于冷戰(zhàn)對峙狀態(tài),
雙方都對小行星帶的資源有渴求,
分別在小行星帶上建立了四個大本營來采集物資。
小行星人由于實力等諸多現(xiàn)實問題,淪落為地球與水星的挖礦工,
但領導人心中并不滿現(xiàn)狀,暗自積攢著力量。
由于小行星人長期生活在低重力環(huán)境中,
開始變異:骨骼的酥軟,肌肉的萎縮,
巨人般的身高使之相比地球人或火星人更加脆弱,
也使得回到地球生活稱為一種觸不可及的奢望。
由此,一代又一代的小行星人被留在了小行星上,
生產了更多的脆弱的小行星人。
OPA外行星聯(lián)盟:
由一群不滿被壓榨命運的小行星人與逃逸的地球人or火星人組成。
其宗旨是和平的表達——
小行星人享有和地球人火星人一樣的人權。
但公平是階級性的,
地球和火星當然不關心這群無關痛癢的螻蟻。
終于,長期被無視的OPA終于揭竿而起,
部分尖銳而果敢的OPA,
開始了針對地球聯(lián)邦與火星帝國的破壞活動。
如此宏大的設定,
SYFY這次可是為了《蒼穹浩瀚》,下了相當大的制作成本。
制作畫面沒得說,
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道具,都進行了可行性研究。
比如現(xiàn)在科學界流行討論的——天空電梯。
此外,這部劇的成功一大半歸功于對細節(jié)的追求。
里面太空的各種設定,
重力靴、漂浮、太空垃圾、船體補漏、飛船的起航著陸等等,
非常具有真實感,符合現(xiàn)實和物理原理。
太空移民政治變化的預測,
資源和政策的不平等、恐怖主義和獨立主義的興起,
也非常符合正常推定,
這部劇簡直就是目前最完美的硬科幻和軟政治的結合品??!
本劇的故事根據(jù)同名系列科幻小說改編。
該系列一共三部《利維坦覺醒》、《卡利班戰(zhàn)爭》、《地獄魔王之門》。
《利維坦覺醒》還曾獲雨果獎最佳小說獎提名,和軌跡獎最佳科幻小說獎。
該系列由Daniel Abraham與Ty Frank兩個人合作而成。
他們都曾經當過《權力的游戲》系列作者,喬治·R·R·馬丁的徒弟和助手。
因此,沿襲了《權力的游戲》的多角色敘事。
被譽為太空版的《權力的游戲》。
而且跟《權力的游戲》一樣,尺度驚人!
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科幻劇,
其本質和難點都在于從頭到尾秉持——
“科幻細節(jié)成就經典”
全投入的態(tài)度來構造一個全新的異世界,
并反映人類及外星智慧生命體,
在這些異世界中的生活狀態(tài)。
如果有生之年,
能看到咱們的《三體》也拍出這樣的效果和良心,院長基本也就無憾了。
有興趣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美劇院線】上領取汁源
第一季剛出來的時候,那會翻譯過來的名字是《無垠的太空》,當時在人人上面看了第一集,覺得還可以,然后第二集等了兩周沒等到就棄了。今年把一二兩季刷完,緊接著第三季出來了,S03E01看完后就掰著指頭算日期等更新,上次看劇看到這么入魔是《權力的游戲》,可惜權游第六季開始為了進度,劇情出現(xiàn)不少bug,主角光環(huán)越發(fā)嚴重,脫離了最初馬丁大爺最初你們喜歡誰我弄死誰的設定,跑題了。。。
S03E02再次細致地拍了一次太空戰(zhàn),上次是第二季,還記得那會船長帥哥讓穿太空服減壓成真空迎戰(zhàn),子彈穿過船體留下很多火星,當時挺驚艷的,雖然不是很懂物理,經過其他豆瓣大神科普的細節(jié),當時真覺得這個劇組很用心。本集的亮點是金坷垃博士沒有鎖好工具箱,導致電錘螺絲刀飛了出來,在船長帥哥指揮打仗的時候,飛船不停地通過推進器調整角度位置,金坷垃博士沒鎖好的工具跟著節(jié)奏一起搖擺,還差點要了金坷垃博士的命,很逗也很燃的一段。
星球大戰(zhàn)的太空戰(zhàn)拋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其實看的很乏味,作為一部美劇,本集的太空戰(zhàn)真的是足夠驚艷了。這部劇不止一次細致地描繪了失重、加速、真空各種環(huán)境下的太空艙,這可以說是在其他電視劇和電影里很少看到的,能感受到劇組滿滿的誠意。
再說說火星坦克(說實話超喜歡這種肉嘟嘟的妹子,超想捏她的臉蛋),這兩集著重描寫了她為克里斯金老奶奶獻身,這個角色很成功,最初的她曾一直抱怨火星不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和地球過多的軍事戰(zhàn)備導致火星環(huán)境百年改造計劃一直被推遲,甚至在她的小隊被殺干凈時也不停地問,我們?yōu)槭裁床话l(fā)動戰(zhàn)爭?到她真正記起殺害她隊友的,不是地球人而是原分子病毒變種人時,選擇了實事求是,跟隨事實真相去走。
本集克里斯金老奶奶說感到好笑的是到最后是火星陸戰(zhàn)隊在保護她,而坦克小姐姐說,因為我們都站了同一邊。是啊,不是地球,不是火星,不是小行星帶,是正義。船長帥哥四人組也正是因為金坷垃博士的加入,而打破了投票決策的平衡,跟隨正義的內心,選擇了營救克里斯金老奶奶。
最后,因為本人不是高材生,也不是什么文藝青年,不太懂各位大佬所說的天體物理之類的,我就是覺得這部劇他媽的好看,沒別的道理了,第一次寫長評,也是為這部劇,希望能早日續(xù)訂第四季!?。。?/p>
PS:因為的確男主性格飄忽不定,本來想打四分,怕拉低了總分,舍不得點下去,還是五分吧,希望后面的制作越來越精良,不辜負我們的希望!
蘭博基尼都是渣渣,看我六倍速太空賽艇
火星妹子真是他娘的sexy
男人說“I can't do this without you” 有時候這話怎么聽起來這么惡心??吹皆浕ハ嗫床豁樠鄣牟坏貌环畔屡f隙全力合作,真熱血啊。
分數(shù)不重要,給多少分都不過分。第三季我還熬了半夜,救命多少年沒有熬夜了,爽過高潮。各種腦洞,尤其是細節(jié),必須跪舔。從科幻細節(jié)的執(zhí)行與world building層面,這劇好過螢火蟲,當然螢火蟲如果有三季,也會有無限可能。飛船crew的人物塑造,就還是螢火蟲更強。但Amos和Alex多可愛啊。觀眾對霍頓褒貶不一,因為他是一個Neo/盧克/佛羅多式的英雄(reluctant hero),而Mal是個漢索羅式的流氓英雄,人設上當然是后者討喜。再說,《蒼穹》其實是群戲,每個角色都有動機和情感,那么多人物,多數(shù)都塑造得有血有肉(literally),很厲害了。如果有機會看大銀幕該有多好!感謝所有的神,讓我有時間和機會看完這套劇,已經非常滿足了?,F(xiàn)在得想法把覺補回來。
如果換了哀怨臉男主和黑人女主,估計收視率就上去了?;鹦敲米釉娇丛巾樠邸?/p>
為了特效必須五分,如果三體長這樣算是有生之年了。
第一季沒看完,棄劇
幾次想寫點什么,卻是放棄,因為無法表達內心感受。面對被停播,我痛心哭了。當全球忠實觀眾救劇,我被感動地流淚了。作為一名全部三季的首席視覺合成師,替全體后期制作團隊感謝你們。我轉告制作方,在中國有大批忠實觀眾,在豆瓣評分高達9.6,他驚喜地說,good to know it!
看一集少一集的科幻神劇
始料未及的,這一季居然完成了一個從羅伯特海因萊因到阿瑟克拉克式的氣質轉變。到第六集為止,前篇的政治紛爭與人性考驗被原分子病毒這個麥高芬推向極點,在超越大航海背景的太空尺度中進行獨一無二的演繹(尤其是艦隊之間數(shù)次猜疑鏈形成!劍拔弩張),已經讓這個劇的表達驚為天人。沒想到第六集之后的第一類接觸才是這個劇憋了兩季半的大招——未知天體星環(huán)內的阻速地獄,高等文明滅亡后留給人類的、魔法般的技術遺產,摩門教徒的圓柱形空間站……我看到《哨崗》《與羅摩相會》等各種克拉克名篇的影子。上至如此,下至始終秉持的細節(jié)考究(引力彈弓競速、盲人攝影師、太空殖民時代的宗教演變、你知道0G環(huán)境下的淚水是什么形狀嗎)。謝謝SYFY慧眼識珠,雖然我知道這個孩子你再也養(yǎng)不起了——然后謝謝再生父母亞馬遜!我會繼續(xù)跪著追下去的!
火星妹子越來越6了
太空歌劇,科幻劇的良心之作。地球,火星,小行星帶,三國鼎立,這是在拍銀河系英雄傳說嗎??慈思业碾娨晞∷剑α瞬恢缼讞l街了。
經過兩季的鋪陳,這一季一開篇就全方面推進劇情,印度大媽團隊一邊應付著副秘書長的陰謀一邊還加了一些笑點,主角開始深入毛的生化實驗廠,地火開戰(zhàn)小行星等來千載難逢的機遇,道具和特效也越來越逼真,情節(jié)緊湊絲毫不拖沓,諸線匯合非常精彩~
收視率低到嚇人!評價高到爆炸!真心希望提早續(xù)訂第四季!??!
什么叫科幻,什么叫太空歌劇,看看這
看看人家歐美拍的軟政治片,再看看咱們國家現(xiàn)在的時尚家庭魔幻時代或穿越或宮斗劇,我的天,簡直要去洗眼睛了~是不是大國,我覺得首要是看格局,人家不僅是硬科幻還有太空政治,咱們的戲還在舞臺上咿咿呀呀的唱,人家都進太空了,再過幾年出銀河系我都信
看過的美劇里唯一一部所有主演都讓人討厭的劇
欽定了,歷史上最好的科幻劇。亞馬遜在ISDC上宣布接手啦!?。。。。。。?!The work will continue?。。。。?!最好的fandom?。?/p>
誰能想到,這個故事的開端是Belt上的一個三流偵探在調查一起人口失蹤?
看到圣母娜奧米被懟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