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簡述愛德華三世及其后代,紅白玫瑰家族史
簡單說一下愛德華三世及其后代
愛德華三世的長子愛德華就是黑王子,黑王子在即位前死了于是王位就給了他的長子理查德,也就是不得人心的理查德二世【就是空王冠的小本】,他叔叔岡特的約翰與蘭開斯特公爵的繼承人結(jié)了婚,生下的兒子殺了理查德二世奪取了王位了,就是亨利四世【空王冠里鐵叔演的】,其父約翰與其母的結(jié)合就是蘭開斯特家的開始。但岡特的約翰后來又娶了凱瑟琳斯佛德,其后代就是博福特家族,白王后中的瑪格麗特 博福特就是岡特的約翰的后人。
愛德華三世的另一個兒子愛德蒙,就是第一代約克公爵,約克家族的開啟。他兒子愛德華 約克在阿金庫爾戰(zhàn)役中去世,繼承人是他侄子理查德金雀花,后來娶了塞西莉·內(nèi)維爾,有三個兒子:愛德華四世、喬治、理查德三世。塞西莉·內(nèi)維爾的侄子就是擁王者沃里克。
亨利四世的兒子就是抖森演的亨利五世了,在位時間很短卻是英格蘭中世紀戰(zhàn)爭成就最輝煌的國王,著名的阿金庫爾戰(zhàn)役就是他打的,可惜很早就去世了,王位就給了他年幼的兒子亨利六世。
亨利五世去世后,他老婆法國公主瓦魯瓦的凱瑟琳自說自話嫁給了歐文·都鐸,她的總管。。長子埃德蒙·都鐸娶了岡特的約翰的后代瑪格麗特博福特,他們的長子就是亨利七世。
亨利五世的弟弟貝德福德公爵【就是給圣女貞德定罪的人】在其第一任妻子安去世后娶了年輕的盧森堡的杰奎塔,但他一直沒有繼承人,二婚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財產(chǎn)就給了杰奎塔、他弟弟及侄子亨利六世。當時亨利六世還未迎娶安茹的瑪格麗特,貝德福德公爵夫人杰奎塔可以說是宮廷里的第一夫人,她完全可以再嫁個顯赫的公爵,但這姑娘卻跟貝德福德公爵的隨從理查德·伍德維爾跑了,長女就是伊麗莎白·伍德維爾。
大家都知道亨利六世本身性格儒弱還多病,加上娶了安茹的瑪格麗特,這女人一唆使,全把他老子給他的家業(yè)敗光了,對自己的寵臣們極為大方,但忽略了很多貴族,這些人當中最不高興的就是約克公爵理查德了,他的母系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二個兒子,于是他稱自己比亨利六世更有繼承權(quán),玫瑰戰(zhàn)爭打響,他后來在安茹的瑪格麗特的命令下被砍了頭,但他的兒子 愛德華后來贏得了與安茹的瑪格麗特的這場戰(zhàn)爭,娶了伊麗莎白·伍德維爾。
后來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2 ) Richard the Third in The White Queen
看完The White Queen,心里久久不能平息。Lord Stanly真是一個可以影響歷史的人物啊,在最后的博斯沃思戰(zhàn)役中,他的軍隊決定著整個戰(zhàn)爭的走向,也決定著英格蘭未來的命運,York or Lancaster。
BBC和starz出品的這部劇,確實確立了我對理查三世的看法。這次是我第二次回顧這部講述玫瑰戰(zhàn)爭的劇,我也記不清是先看了這部劇,還是先看了BBC的紀錄片Richard the Third:The King in the Car Park。但是看來,BBC是有意扭轉(zhuǎn)世人對理查三世,這位wicked uncle的看法:他不是殘害塔中王子的兇手。而且為了阻擋英格蘭的統(tǒng)治落入Rivers一家的手中,再加上Duchess Cecily和Lady Anne對Elizabeth的憎恨,這位對已故兄長、自己的家族和騎士精神十分忠心的Richard才會奪走兩個侄子的繼承權(quán),加冕為King。
劇中,這樣的證據(jù)處處可見。在Edward執(zhí)政期間,約克三子中的二兒子George意圖殺害兄長篡權(quán)多位。殺害Edward意味著自己也可以向王位邁進一步,但是Richard沒有,他還是選擇站在Edward的這一邊;Edward率領(lǐng)英格蘭向法國宣戰(zhàn)想要奪回Plantagenet的領(lǐng)土?xí)r,法國國王為了自保,送給Edward許多珍寶、金銀和女人,一場為了英格蘭榮譽的戰(zhàn)爭變成了鬧劇,Richard也對哥哥的行為表示羞恥;最后加冕自己為王,也是為了保衛(wèi)英格蘭的王位在York家族的控制之下,不然,年齡尚小的Edward的兒子將會在Rivers家族的控制之下。
至于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失的塔中王子,一個是愛德華四世的大兒子小愛德華王子,另一個是Elizabeth替換掉的假的理查德王子。理查三世下令將兩個孩子關(guān)在倫敦塔里,但卻沒有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而殺害哥哥的繼承人。要是詛咒真的會生效的話,那我們這些后人已經(jīng)看到了,Henry Tudor和他的“虔誠”的母親Lady Margert才是殺害塔中王子的兇手。Henry失去了他的大兒子亞瑟,繼位的二兒子Henry也失去了所有的男性繼承人。理查三世曾警告過Elizabeth,詛咒會傷害到自己愛的人,這也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她們可以找到殺害愛德華王子的唯一的方法。
玫瑰戰(zhàn)爭后期,愛德華四世去世之后,英格蘭王位的繼承人分成了三個陣營:Henry Tudor、Queen Elizabeth、Richard the Third。或許Elizabeth從一開始就信任Richard的話,York家族和Rivers家族團結(jié)一心,愛德華王子加冕為愛德華五世,Richard作為Lord Protector,這樣或許英格蘭依舊可以在York的掌控之下。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它是所有人博弈的結(jié)果,任何一個決定和偶然,都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jié)果。
不得不說,Richard的飾演者Aneurin Barnard為這個角色增色了不少。他的威爾士口音、深色卷發(fā)和綠色的眼睛讓人深深著迷,他的新片Interlude in Prague也快上映了,在其中飾演男主角Mozart。Aneurin Barald的氣質(zhì)很適合啊,期待。
3 ) (BACKGROUND INFO) 亨利七世 (僅介紹白王后中可能出現(xiàn)的段落情節(jié))
1483年,一代英主愛德華四世去世,傳位予年僅12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并任命弟弟理查為攝政王。同年6月,議會宣布愛德華四世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婚姻無效,愛德華五世無繼承權(quán),理查三世繼承王位。愛德華五世與弟弟理查德住進倫敦塔(當年那里還是皇家住所)。8月,愛德華五世與弟弟理查德失蹤,理查德三世被指控謀殺兩位王子,雖然并無實際證據(jù)。
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長子威爾士親王愛德華,次子約克公爵理查。從此以后,凡英王次子,均封為約克公爵,成為慣例。當今英女王次子安德魯,即為約克公爵。
理查三世在位剛兩年,戰(zhàn)事再起。他與愛德華四世一樣,也同樣使用殘酷和恐怖的手段處決不馴服的大貴族,沒收其領(lǐng)地。他的所作所為,引起大貴族的極端不滿。那些理查三世的敵人們,紛紛投靠他的對手,流亡英國的里士滿伯爵亨利·都鐸。
當年愛德華四世的還鄉(xiāng)團斬草除根的工作有些紕漏,蘭開斯特家族還剩了一個人沒被干掉。當年的英雄亨利五世,娶了法國公主卡特琳??ㄌ亓諡楹嗬迨郎撕嗬馈:嗬迨浪篮?,卡特琳改嫁歐文·都鐸,生了一個兒子,里士滿伯爵愛德蒙·都鐸,這愛德蒙也就是大好人亨利六世的同母異父兄弟。愛德蒙的兒子里士滿伯爵亨利·都鐸流亡法國,他聲稱自己是蘭開斯特家族事業(yè)的繼承人。
亨利·都鐸成為蘭開斯特家族新的核心的更為重要的理由是,他的母親是蘭開斯特家族的開山老祖“岡特的約翰”的曾外孫女,現(xiàn)在,亨利·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唯一的男性繼承人,所以,自然,他就成為蘭開斯特家族新的核心。
想當年,1471年5月,蘭開斯特朝終于被約克朝消滅。年僅十四歲的亨利·都鐸,作為蘭開斯特家族僅存的男性繼承人,被他叔叔保護著,渡海逃生,來到大陸的不列塔尼。
十四年后,1485年,年已二十八歲的亨利·都鐸,趁約克朝的理查三世不得人心,趁英國貴族對理查三世不滿,遂于1485年向理查三世發(fā)起挑戰(zhàn)。8月1日,享利·都鐸在法王查理八世的資助下,率領(lǐng)2000法國兵離開塞納河口。6天后,他們在威爾士登陸。
享利·都鐸揮師東進,派人與尚在理查三世營中的大貴族聯(lián)系,由于他在上一年末發(fā)布了檄文,英國各地擁護他的人都行動起來,隊伍激增到5000人。理查三世意識到局勢嚴重,遂起一支萬人大兵迎戰(zhàn),8月22日,雙方在英格蘭中部的博斯沃斯決戰(zhàn),在戰(zhàn)斗緊要關(guān)頭,理查三世的大將史丹利勛爵和諾森伯蘭伯爵按兵不動,史丹利勛爵的弟弟威廉·史丹利爵士則率3000人公開倒戈,約克軍遂告瓦解,理查三世頭戴王冠與敵軍展開最后的死戰(zhàn),直至戰(zhàn)死。他的王冠在戰(zhàn)斗中跌落在樹叢中,被史丹利勛爵找到,獻給了亨利·都鐸。約克朝二世而亡。出身于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最終結(jié)束了玫瑰戰(zhàn)爭。
獲勝后的亨利,向約克家族舉起了屠刀,約克家族的頭面人物紛紛倒在亨利的屠刀之下。亨利成為英國國王,是為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開創(chuàng)了英國歷史上的都鐸朝。
為緩和矛盾,并加強自己成為英王的合法性,亨利七世娶愛德華四世的女兒伊麗莎白為王后,兩大家族算是合二為一了。他們原本就都是愛德華三世的后裔,在亨利七世這兒又匯合了。英國開始了的都鐸王朝的統(tǒng)治。
4 ) (BACKGROUND INFO) 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麗莎白.伍德維爾
據(jù)說愛德華四世向伍德維爾求婚是依靠一把匕首,國王用兇器威逼弱女子結(jié)婚,這說起來不那么讓人相信。我認為,所謂的用匕首逼迫可能只是為這個傳奇婚姻添加一些色彩而已。這個女子本來只是一個寡婦(漂亮的寡婦),她出身低微,其父不過是貝德福公爵的管家,而她原先嫁的丈夫是蘭開斯特派的一個騎士。在玫瑰戰(zhàn)爭中,她的丈夫戰(zhàn)死,丟下她與兩個兒子,守著微薄地產(chǎn)度日。根據(jù)頒布《沒收財產(chǎn)法》,作為逆黨遺屬,她的地產(chǎn)也在沒收之列。正巧,愛德華四世打獵到她叔父的古堡休息,遇見了這個女子,這樣的機會作為一個聰明的女子,當然是不會放過。因此,到底是愛德華四世逼迫伍德維爾,還是這個漂亮的寡婦耍了什么手段,都不好說,但是,我更相信伊麗莎白采取了“欲取之必先舍之”的戰(zhàn)術(shù),最終,這個出身低賤的年輕寡婦將國王勾引到手(這個勾引,并不是一個貶義詞)。她和國王秘密結(jié)婚,成為了英格蘭王后。他們夫妻非常和諧恩愛(即便國王 有些沾花惹草,對王后的尊重和愛永遠都沒有改變),王后給愛德華四世生下6 個兒女:長子愛德華、次子理查以及長女伊麗莎白等4 個女兒,她的家族雞犬升天。她的一大群親戚——父親、五個兄弟、七個姐妹,外加前夫的兩個兒子全都住進宮中,愛德華四世還給這伙人封了8 個爵位!須知當時整個英國一共才有60名勛爵!祖宗的規(guī)矩:封爵者應(yīng)為龍子龍孫,或是對國家有特別貢獻和立下功勛的人。而這伙人一無戰(zhàn)功,二無貢獻,三出身低賤,卻僅憑國王對伊麗莎白的寵愛,就同家世顯赫、戰(zhàn)功卓著的舊貴族們比肩?更過分的是,國王為提高伍家社會地位,親自為他們安排與名門望族聯(lián)姻,王后的三個妹妹高攀侯門,她的前夫之子竟娶了原已許配給沃里克之侄的??巳毓糁。ㄎ掷锟瞬缓捱@個家族才怪?。┩鹾笾芗s翰年僅二十,卻同八十高齡的諾??伺艚Y(jié)下姻緣?。◥鄣氯A四世對伊麗莎白的寵愛快趕上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寵愛了。)
愛德華四世確實是喜愛伍德維爾小姐,但是,和國王和她結(jié)婚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要急于擺脫權(quán)臣沃里克伯爵的控制。沃里克伯爵是愛德華四世的表兄。此人在十年內(nèi)戰(zhàn)中是約克方面第一大功臣,玫瑰戰(zhàn)爭初期,這個權(quán)臣名利雙收,其領(lǐng)地和附庸的數(shù)量超過所有貴族。他盛氣凌人,驕揚跋扈,恨不能讓國王完全聽他擺布。他霸道到竟擅自安排國王的婚事,愛德華四世又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豈能甘當傀儡,于是二人間矛盾激化。國王在沃里克伯爵前往法國為自己求親的時候,果斷的和伍德維爾成婚。并開始打壓這個權(quán)臣的勢力,所有這些最終導(dǎo)致了愛德華與沃里克的公開決裂。此后,沃里克伯爵與逃回法國的亨利六世王后聯(lián)手(這個安茹的公主很不簡單。曾經(jīng)的兩個死敵,在法國國王的努力撮合下成功聯(lián)盟),玫瑰戰(zhàn)爭戰(zhàn)端再起。
榮華富貴背后是死亡的威脅,皇權(quán)的底座堆砌著白骨和血淚。王后的父兄被沃里克殺死,她和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被理查三世殺害。
父兄成為皇權(quán)的犧牲品:1469年,沃里克和愛德華四世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喬治結(jié)成了同盟。他們組織了一支軍隊在Edgecote荒原戰(zhàn)役擊敗國王,愛德華四世遣散軍隊親自去議和,被沃里克扣在約克郡的Middelham城堡。隨后沃里克派大隊人馬直奔倫敦,處決了王后的父親Rivers第一伯爵Richar Woodville。
兩個兒子命喪倫敦塔:過分的恩寵會遭人嫉恨,這么一個大家族,魚龍混雜,什么人都有,突如其來的富貴讓他們忘乎所以,這必然為他們樹立越來越多的敵人,特別是那些老貴族。貴族們的不滿被早就謀劃要奪取王位的理查三世(愛德華四世的弟弟)充分利用。他四處散布王后和國王是秘密結(jié)婚,婚姻完全不合法。愛德華四世死后,年幼的愛德華五世和約克公爵就被殺死在倫敦塔(他們是王后和國王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五世先被拘禁于倫敦塔,后來他的弟弟9歲的約克公爵理查也被送到那里。兩個小孩被理查三世殺害后,尸體封進了倫敦塔的墻里面,因此被稱作“塔里的王子”。兩百年后(1674年),工人在整修倫敦塔時發(fā)現(xiàn)一個裝有兩具小骸骨的盒子。法國畫家德拉羅什用這個題材創(chuàng)作了一幅畫,生動地再現(xiàn)了被囚困在倫敦塔內(nèi)兩兄弟面臨死亡時的恐懼與無奈的心情。理查三世在解決了兩個男孩之后,授意教會宣稱愛德華四世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婚姻非法,兩個孩子是私生子。國會選他為國王。
殺死王后父親和兄弟的權(quán)臣沃里克后來在巴恩特戰(zhàn)役中被殺死,他最終還是死在愛德華四世的手中。而篡位的理查三世也沒有得到好下場,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在王位上過了幾年,被都鐸王朝的開國者亨利七世打敗,連同自己的兒子在戰(zhàn)斗中被殺死。(不知道國王這個位子為什么就如此吸引人,當初斯蒂芬國王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登上王位后,我覺得他反而不幸福,他的兒子親眼看見父親在王位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度日,堅決不染指王位,其實是明智之舉,否則亨利二世決不會讓他活下去)。
亨利七世的老婆就是伍德維爾王后的女兒伊麗莎白(約克家族的繼承人),亨利.都鐸(蘭開斯特的領(lǐng)袖)是王后的女婿。
亨利七世繼位,玫瑰戰(zhàn)爭終于結(jié)束。(玫瑰戰(zhàn)爭是英國貴族自殺式的內(nèi)戰(zhàn),對英國的王室自然是個無可挽回的災(zāi)難,但是,它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將來英國實施憲政創(chuàng)造了基礎(chǔ),對老百姓是一個好事?。?br>
亨利七世非常愛他的老婆伊麗莎白,盡管他們分屬蘭開斯特和約克家族,但是他們之間的恩愛已經(jīng)傳為佳話!。他們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大兒子死后,二兒子成為王儲,就是那個有六個老婆的亨利八世,亨利七世的那個女兒成為蘇格蘭王后,其后代詹姆斯一世在伊麗莎白女王死后,開創(chuàng)斯圖亞特王朝。
王后為后世留下一個讓人們永遠懷念的地方——劍橋皇后學(xué)院(Queens' College),它坐落在國王學(xué)院南側(cè),學(xué)院由1448年亨利四世的王后瑪格麗特和1465年愛德華四世的皇后伍德維爾共同捐資建立,所以學(xué)院名稱中的“Queens'”指代的就是這兩位皇后。
原文地址:
http://hi.baidu.com/cocored/item/67c8d19b36a02ff0291647d9(向攝魂妖和吸血妖致敬~)
(2017年再看一眼這個鏈接,好吧,已經(jīng)不存在了)
5 ) 還不錯的英劇,白王后真美
先說直觀感受:
英劇太有那味兒了!哎呀!這不是沙丘保羅的媽嘛!太美了!
再談一些細節(jié):
劇中人物還是著重刻畫男性角色,愛德華皇帝、他的兩個臣弟、各方權(quán)貴、教會。
中間派史丹利尤其刻畫得好,這種人在歷史潮流中也比比皆是。
在眾人博弈中,他不贏也不輸,在最終時刻成為關(guān)鍵角色,能屈能伸,是個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但劇名是《白皇后》,里面的女性角色似乎都是多愁善感、善妒護犢、圍著男人轉(zhuǎn)。
唯一不同的兩個瑪格麗特,一個強勢一個虔誠,兩者都用不同方式來表達野心。
不過畢竟是歷史,今人眼光去看舊人難免會落差。那個時代,貴族女性最大的作用就是繁衍生育,讓皇室血脈繼承。
里面涉及的巫術(shù)其實并不是憑空捏造,英國伊麗莎白時期(也就是莎士比亞在的時代)人們是相信巫術(shù)的存在,就跟中國信仙知鬼一樣。
最后再說說看完之后對戰(zhàn)爭的看法:
白玫瑰和紅玫瑰的戰(zhàn)爭,冷兵器時代的殘酷,在最后一集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以劇中白皇后的話來收個尾:“vengeance brings only more vengeance,and battle brings death. ”冤冤相報何時了,一將功成萬骨枯。
還是不錯的劇,值得一看,背景知識就要線下來補充了。
6 ) 一些雜感
我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讓我能夠清楚的記住玫瑰戰(zhàn)爭中的每一個家族,每一個王朝,以及這些王朝中的國王,王后,公主,王子,公爵等等之間紛亂復(fù)雜的關(guān)系。在此之前我痛感玫瑰戰(zhàn)爭的難以掌握,混亂紛雜。對于我這樣一個本身就對歷史不甚了解的人就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我喜歡這個類型的電視劇,喜歡這樣的愛情。青春燦漫的一見鐘情,美麗的橡樹之下的初見,便定永生。英俊的王子,美麗的女主角。一切的設(shè)定都如同童話般美好。盡管后來的發(fā)展讓人多少有些失落,卻只能承認,這是事實。沒有永遠的美好,再美麗的邂逅,都會有悵然若失的時刻。人生沒有圓滿,有的只是令人永遠魂牽夢縈的美麗回憶。愛情注定消逝。
嚴肅的歷史劇居然看上癮了
制作精良.由于我一直在聽這部的有聲書,對劇情太熟悉了就少了新鮮感,也不再苛求劇情(原著本就一歷史瑪麗蘇的文要如何苛求? 不過作者的文筆非常漂亮)。只為顏打滿分!鐵叔的兒子非常符合我的審美標準!女主角的顏典型的英格蘭美人:tall, fair hair,porcelian skin,a bit of freckle.
看了一集,巫術(shù)的情節(jié)有點玄,更prefer真實的歷史劇。
注定不會有第二季的劇目,歷史沒有再給這位有著鍍金般秀發(fā)、完美無瑕的美女多一次翻身的機會。兩位塔中小王子的失蹤沒有冤在理查三世頭上,糾出真兇的詛咒令人印象深刻。較為公道地突出了理查三世上佳的判斷力,對親情和榮譽的忠誠,是正面而教人尊敬喜愛的形象,與鐵伊的推論契合。
kingmaker的兩個女兒被權(quán)力折磨又無能為力的順從忍耐,白皇后實在弱氣,依靠美色引誘國王,之后用巫術(shù)河邊施法,各種詛咒。二女兒anne和richard的雪中表白很美麗,救于水火也因姑娘百般波折后的過人勇敢和膽識,這才是伴侶完美的契合。margeret從上帝仆人到權(quán)力奴隸的轉(zhuǎn)變,not lady sister just you
還不錯
玫瑰戰(zhàn)爭?!稒?quán)游》相關(guān)觀影。
說是玫瑰戰(zhàn)爭其實是講述了約克王朝。。據(jù)說把三本小說合在一起拍了。。怪不得情節(jié)各種快進的感覺。。最后居然這么就算劇終了?。〉钦娴暮煤每?。。不停的在和冰與火之歌做比較。。哪個家族對應(yīng)哪個。。馬上準備去看原著的。。特別的理查三世和安妮的結(jié)局把我虐壞了。??薜膬?nèi)傷了?。。。?!
有些宮斗劇是寫一群超級聰明的人互相算計,看誰算計的過誰;有些宮斗劇是寫一幫傻叉互相算計,看誰先出錯,看誰先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本劇屬于后者。
看的有點腦子抽經(jīng)……
回去補歷史去。。。
又重溫了一遍,伊麗莎白太美了!
Gorgeous
劇情跟wiki百科的Richard III以及Princes in Tower介紹幾乎沒有出入!有第二季么?
玫瑰戰(zhàn)爭是一鍋不足稱道的亂粥,歷史記載也同樣模糊不清、充滿矛盾。若不是英劇制作精良,此劇就不值一看。
非得說號稱英國甄嬛啥的,其實一號女主的戰(zhàn)斗力頂多是英國夏冬春好么。固有技是“向國王告狀”,特殊技能為“遠距離施放詛咒”,奧義是“終極詛咒:咒你代代死長子”!不過話說回來,小說得連著讀,有的事情才能明白,比如那個死長子的詛咒,之后的都鐸王朝啊,嘖嘖……
我很喜歡這部劇。對比東方的宮斗劇。很有意思,也很感慨。共性是都充斥著欲望、陰謀和暴力,而顯著的區(qū)別是,這部劇里的人物都沒有發(fā)自靈魂的奴性和真正的卑躬屈膝。他們承認人的地位有尊卑,所以不擇手段爭奪尊貴的地位,但似乎并不承認人格尊嚴有尊卑。
開篇衣柜即視感。Philippa在The other Boleyn girl后已經(jīng)寫脫了……
這兩年愛上了英國古典劇 THE WHITE QUEEN講述紅白玫瑰之爭 王權(quán)斗爭下女人的力量不容小覷 越看越愛red queen
這跟我想象中的BBC古典劇不一樣啊。。。說它是歷史劇吧老有巫術(shù),是魔幻劇吧還有政治,是陰謀劇吧可光看見男女上床了ORZ。。。英版甄嬛你“圖樣圖森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