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利場
里面的每個人都亦正亦邪,以為主角會是那第一個讓小女孩知道用最珍貴的東西交換金錢的男人,他帶她進(jìn)入了名利的世界,卻也讓她一無所有。
愛情是最最可貴的東西,尤其是在那個社會動蕩,新舊勢力交替的時代,男人們對征服聰明的女人有著濃厚興趣,卻無法用自身來保護他們,她的一生幾乎擁有了三個男人,第一次因為喬治的一句話而舍棄了她,第二位因為她出賣了自己而放棄了她(嚴(yán)格的說這是一次誤會,她無法眼睜睜的看著家居都被拖走),第三位帶她進(jìn)入了上流社會,也許愛過她,卻擺脫不了男人本質(zhì)的貪婪及占有欲。
伴隨著她一直走過人生路的,是永遠(yuǎn)不離不棄的朋友艾米麗莎,也感謝艾米,讓貝基沒有孤軍奮戰(zhàn)。
貝基是一個好姑娘,在所有人面前,她并不虧欠任何人,只是時代造就了她后來的命運。從一無所有到萬千寵愛,只不過一個念頭的距離。從始至終貝基沒有依附任何人,想要進(jìn)入上流社會,卻并不是不勞而獲,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比里面的任何人都值得擁有。
聰明的女人,總是沒那么好運。
2 ) 即使沒有5000英鎊
“如果我有5000英磅,我也會是一個好女人。”《名利場》里的貝姬·夏普如是說。
然而我要說,即使沒有5000英鎊,貝姬也是個好女人,好過萬千男子。
或許是沒有看過薩克雷原著的緣故,我對麗思·威瑟斯伯恩扮演的貝姬在一次次絞盡腦汁躋身上流社會的計謀破產(chǎn)后仍信心十足無比敬佩。這是多么昂揚的人生態(tài)度!
貝姬出身貧寒,母親是一名法國歌女,父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畫家。貝姬從小立志掙脫貧困,這一點都沒有可以指責(zé)的地方。然而她的縝密心思最終與虎謀皮而失敗。當(dāng)她聲名狼藉后待在一家德國餐館時,我不由地為這樣一個悲劇而為貝姬感到惋惜,慨嘆她生不逢時。所以當(dāng)最后貝姬的那個全部家當(dāng)最后馱在印度大象上時,我還在懷疑原作者是否給了她一個如此美好的歸宿。
我同情貝姬,并不是同一她所有的行為。她不是一個花瓶,她比皮特·考利一家的任何一個人都要聰明,有才干。作為一個沒落貴族的女家庭教師,她沒有被不如意的生活環(huán)境所嚇倒,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勤勤懇懇,把學(xué)生教得很好。同時,她又抓住每個機會,逃脫她所厭惡的環(huán)境。
如果說中間有著悲劇,那也許正因為貝姬狡猾得不夠徹底。她不愿意嫁一個老頭,當(dāng)然也可能是因為這個老頭錢不夠多;但是最后她拒絕斯丹爵士的那一幕足可證明她比中國改革開放后某些為求富貴而寧愿委身耋耋之軀的人要強。因為貝姬沒有放棄愛情。
說真的,我當(dāng)時曾懷疑貝姬對那個輕佻的略帶孩子氣的羅頓的感情。甚至當(dāng)她對考利一家說,即使沒有遺產(chǎn),她也感謝上蒼給了她一個這么好的丈夫時,我仍將信將疑。我一直覺得她和羅頓是臭味相投。一個鉆營自私,一個懶惰無賴。但是故事的發(fā)展讓我有所歡喜,尤其是滑鐵盧戰(zhàn)役戰(zhàn)役前她和羅頓的告別。像羅頓這么看似毫無才干,只會揮霍的人也居然會如此細(xì)心地為妻子安排好退路。他很搞笑地對貝姬說,我穿舊制服去戰(zhàn)場,這樣你可以將那套新制服賣掉得30比尼。so cool,no need to mention other similar lines.
3 ) 英倫亂世佳人
第一次認(rèn)識瑞茜?威瑟斯朋是在極具好萊塢商業(yè)氣味的《律政俏佳人》系列影片中。一個金發(fā)碧眼的美國甜心吧哈福大學(xué)和肅穆的法庭攪得活色生香。之后看了她演的《宛如天堂》(like in heaven),《情歸阿拉巴馬》(Sweet Home Alabama),題材相近,劇情俗套,同樣是青春愛情片,俊男美女,輕松浪漫,對她的印象也就局限于此了。
后來看到她拿到了奧斯卡獎,很是佩服,開始留心起來。搜到了《名利場》(Vanity Fair),忍不住看了。大概是先入為主,這個金發(fā)碧眼的典型美國甜姐穿上緊身英式曳地長裙,滿口不是那么地道的倫敦腔,還真是讓我適應(yīng)了好一會兒。
她的演技不能算差,似乎都擺脫不了《律政》中的影子,稍顯生硬的英式口音大概是最大的敗筆了。連其中扮演她的兒子的小演員都比她說的地道。
但是總體來說,影片對蓓基這個人物的塑造還算比較成功,我覺得除了瑞茜的努力之外,跟影片廣闊的視角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是分不開的。
及至看完全部,不知不覺地聯(lián)想到《亂世佳人》里那個高傲、堅強、聰慧、自負(fù)的郝思嘉,他們同樣有著傲人的美貌和過人的機警,同樣經(jīng)歷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同樣面臨過生存的考驗,同樣用自己孱弱但堅強的身心一肩扛起親人和自己的全部生活。不屈于命運的安排,積極強韌地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人生。
4 ) 這不是傻白甜的故事
夏潑培姬是我在中學(xué)時代讀過的名著中,最有心機,有頭腦,有情商,也有手段的女人。她不會向命運屈服,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門心思往上爬,說實話,無論是戲劇,還是現(xiàn)實,我其實并不討厭這樣的人,甚至?xí)J佩。在原著中,最有印象的就是她那一雙滴溜溜不停轉(zhuǎn)動顯露自己欲望與野心與頭腦的綠眼睛。
所以我很慶幸比起原著她孤苦無依,丈夫離開,孩子不愛的悲慘結(jié)局,電影給了她一個好的歸宿。
電影中的她,一開始會明明不舍,但為了生存,賣掉母親的遺畫,也會為了報復(fù)不尊重踐踏她多年的修道所,把字典扔在地上故意羞辱。
“報復(fù)雖然不對,但這是天性使然?!蔽蚁矚g這句話。
也會害怕傷害艾米莉亞,在戰(zhàn)亂之時情商高的立馬改口說艾米莉亞的丈夫一定不希望她出事,安慰沖動的艾米莉亞,最后鼓勵艾米莉亞去尋找真愛,促成和都賓的一段姻緣的,也是她。
我喜歡這樣城府又有頭腦的夏潑培姬。
她不是傻白甜,甚至很腹黑。
但我喜歡她。
慶幸電影給了她好的結(jié)局。
5 ) 她的內(nèi)心是干凈的
無論是劇中人物還是劇外觀眾,貝姬都不是一眼就招人喜歡的人,與此相反,她想爬到上流社會的種種行為令人生厭。初次見面就對艾米利亞的哥哥“施展媚法”獻(xiàn)媚,在彼特家擔(dān)任家庭教師,轉(zhuǎn)身就在其姑媽面前模仿并嘲笑女主人的言行。
討得姑媽歡心到了倫敦,和羅頓暗生情愫。原本以為是一個貪財富地位,一個貪美貌。哪知雙方都動了真情,兩人秘密結(jié)婚。羅頓上戰(zhàn)場前告訴她有多少財產(chǎn),一一向她交代清楚,甚至穿著舊的軍衣離開。萬一他遭遇不測,新的好留著給她變賣。
想到上流社會的心太強烈,斯貝恩看中她的美貌,也看穿她的虛榮心。替她還了一筆債,以此為把柄,所以兩人獨處時他有資格要求她滿足自己。沾著斯貝恩的光,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其它貴夫人破冰相處。一曲舞更是賺足了關(guān)注的目光,和殿下公開調(diào)情卻沒發(fā)現(xiàn)羅頓自行離去。兩人負(fù)債累累沒錯,想爬到社會上流也沒錯,錯就錯在沒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是在玩火,羅頓再貪圖財富也容忍不了自己的妻子像舞女一樣取悅其他男子。所以,撞見她和斯貝恩獨處,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像斯嘉麗一樣,她有讓人恨的地方,也有讓人愛的地方。和羅頓分開之后,她并沒有一蹶不振從此消極無感,也沒有將錯就錯和斯貝恩茍合。戰(zhàn)事未結(jié)束之時,為了照顧情緒低落的艾米利亞,大著肚子的她放棄了回倫敦的唯一機會。多年之后,更是罵醒艾米利亞,幫她找回了都賓,當(dāng)時她說都賓怎么看我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他愛你,即使都賓對她嗤之以鼻,她仍公正地替他講話。就這一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最后的她混跡于賭場,可我總覺得她的心是干凈的。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成長成一個紳士,也擁有財富,可她明白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經(jīng)歷與此并不相稱,所以她不去找他。所幸她的結(jié)局不算太差,經(jīng)歷了那么多,臭名昭著的她和艾米利亞的哥哥在一起,終于欣賞到他們第一次見面討論的印度之美。這當(dāng)然歸功于艾米利亞,你幫我找回真愛,那么我?guī)透绺缯业侥恪?br> 喬治呢,看不上黏在自己身邊的艾米利亞,卻又接受不了父親介紹的富有女士施洼茲,覺得他父親等人的行為都稱不上貴族有教養(yǎng),即使買了頭銜也配不上。但真正的他也想通過買頭銜抬高自己的身價,不然他就不會在訂婚的情況下去見施洼茲,不然他就不會被貝姬的話激怒。他只是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告訴他人,他是一位紳士。但顯然他并不是,真正的紳士不會僅僅因為家庭背景就同意和自己不喜歡的女子訂婚,也不會因為未婚妻家道敗落而心生鄙夷。
喬治的父親,為了所謂的財富和頭銜讓他的兒子在訂婚的情況下和別的女士相親。也難怪喬治會看不起他,商人有了錢就想要地位要頭銜要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枴?br> 而艾米莉亞的不幸其實是她一手造成的,愛喬治愛到失去了自己,過于貪戀喬治,而忽略了一直陪著身邊的都賓。到兒子長大成人也還是相信喬治是愛她的,也許她內(nèi)心很清楚,但她不愿面對不愿接受加上“死無對證”,所以一直活在自己編織的“喬治愛我”謊言里。所以貝姬罵她,她立馬接受幡然醒悟。
6 ) 名利是重要的--電影《名利場》2004版
名利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能被傳誦,不是因為名利,而是因為個性。
《名利場》里人各有性。主角們的個性給人印象如此深刻,以致華麗的布景和精致的攝影幾乎被人遺忘。十八世紀(jì)的作家能寫出夏普小姐這樣個性鮮明,充滿自我意識的角色來,嘆。
夏普讓人想起一首歌來:I can't deny what I believe.出身低微的她在貴族圈里拳打腳踢試圖找到上行通道,這樣的努力終其一生都未停止,因為她喜歡的不是名利,而是激情四溢的生活狀態(tài),你要她改變,只怕不能。不顧身孕和個人安危,陪好友留在危險的戰(zhàn)場,這本不是名利可解,但于她的個性,是常理。
演員威瑟斯旁稍許弱了點。在名利場經(jīng)歷了這么多風(fēng)雨,夏普的后半段人生應(yīng)該略有不同。但除了口紅顏色和微凸的小腹(演員自己也孕了),很難從她的演技里看到應(yīng)有的轉(zhuǎn)變。這是年輕演員的通病。
薩克雷。
把Jonathan Rhys-Meyers和Reese Witherspoon 這么倆人去掉我會打4星的~看98版去~~
印度的元素加得很怪。7 out of 10
原著還未拜讀,但電影塑造的貝姬無論如何都擔(dān)不上"壞女人"三個字。這是個值得讓人傾心的女子,理智聰明滿腹經(jīng)綸多才多藝勇敢灑脫重情重義。她是愛羅頓的,羅頓亦是,無論結(jié)果如何,他們值得彼此。
唔怪得甘少源,原來都唔系甘好睇
實在討厭Reese Witherspoon.三顆星全給ROB的三分鐘!
古裝劇“老三套”:女主角的貧窮、男主角的地位、一天一變的蓬蓬裙。所謂臭名昭著的女人,不過是浮華名利場的一面鏡子,你說她丑惡,是因為丑惡站在她面前。
浮華有余,諷刺不足,結(jié)尾大團圓是致命敗筆。
紅與黑的女子版
你們這些英國 什么貴族什么的,通通去死
女主角的表演真的是上乘,但是我很是受不了導(dǎo)演,貌似是印度裔的.但你導(dǎo)演是印度的我當(dāng)然不反對,可你也不用再影片中處處表現(xiàn)出來吧……就好像由李安來拍斷背也不用讓Jake和Heath穿上唐裝一樣.
百轉(zhuǎn)千回的人生啊
Becky Sharp被塑造得過于可愛,野心不足,丑陋不夠;結(jié)尾更是狗血,硬把一個諷刺小說改成了愛情喜劇大團圓,外加殖民地人民的熱烈歡迎。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幾位主演的表現(xiàn)和美輪美奐的戲服。
相比書里野心勃勃的女主,更喜歡電影里的Rebecca,她聰明,堅強,講義氣,她勇于追求愛情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雖然對Witherspoon的顏一直都欣賞不來,但她演技真心好。此片居然還有妖男Jonathan Meyers,小驚喜了一下。
小喬打醬油
Quite pathetic
劇本其實蠻不錯的但翻拍的很一般。演員倒都蠻靚。威瑟斯彭古裝并不太合適還是愛瑪小姐漂亮男配們都很眼熟。應(yīng)該看看更好版本。
RG那時好嫩,此片萌男一堆。。
這樣堅強,樂觀,生命力頑強,不怕傷害的女人,應(yīng)該得到好的人生。愛與善良并不只在淑女和貞潔名下。
生活給了我想要的東西,同時又讓我認(rèn)識到那沒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