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亞倫.克羅斯,我要向你展示怎樣才能在地球上最危險的某些地方求生,我必須面對一星期的挑戰(zhàn),在那種地方,如果沒有藍綠小藥丸,你的智商很快就會低于及格線12分。
這次我來到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是美國最大的洲,擁有超過129500平方公里的荒野,這里是美國最偏遠,人口也最稀少的地方,對我這樣的公(te)務(gong)員來說,這里是真正的終極(才怪)考驗。
我將被美國中情局空投到空曠地帶,我告訴你,這些人隸屬于最迅捷、最鬼畜的秘密情報部門,光是去年,他們就執(zhí)行了【】次任務,發(fā)放了【】份便當。
我這海拔很高,你看,那是非常典型的阿拉斯加山景。在山上,你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這兒有多冷,可是因為托尼的要求,我不得不在冰水里浸一會兒,如果你浸濕衣服,他們會失去保溫作用,(托尼:不是我要求的是那幫女人……),這會要了你的命,不過好在我們之前準備了白樺樹皮,一旦我從水里出來,就立刻能把它點著。看啊托尼,我們在這點上做的比貝爾.格里爾斯要出色。
在缺少食物的環(huán)境里,你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補充能量的機會,我們利用Nemesis Arms Vanquish 捕捉到了一頓大餐,只要把它的頭去掉,剩下的都可以吃,兔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是牛肉的【】倍,它可以為我們提供【】卡路里,這并不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不過也聊勝于無了。
糟糕的是,我的藥丸所剩無幾,必須盡快找到接應才行。禍不單行,狼群追蹤到了我的氣味,這可是我最不想惹的家伙。你可以通過點火來驅(qū)趕他們,然而眼下我只能自己動手做陷阱……瞧啊托尼,我們的陷阱成功了!好家伙,別這樣不依不饒……狼肉的味道有點像雞肉,烤熟了就可以吃,遠在千里之外的后援部隊為我們提供了火力支援……
————————不好意思,直到JR回到文明社會,我一直腦補的是貝爺荒野求生吞食天下。Man Eats Wild……
老實說,單從動作片角度看,諜影4真沒值得吐槽的地方,依舊是延續(xù)了前三部的凌厲風,拳拳到肉招招狠手,沒有花拳繡腿,只有滿屏幕被折斷的關節(jié)。相較于有點木訥的馬達,JR在賣萌和狠戾間轉(zhuǎn)換自如,時而冷酷時而泰迪熊,比起呆萌的伯恩倒更像訓練有素的outcome agent。
可惜諜影4沒有早生10年。JR好死不死接了一個燙手山芋。
10年前的諜影第一部不見得比4好看,失憶特工lonely wolf的梗那時就被用爛了,CIA也早就賣了他們的特工不知多少次。親愛的不要抓住原著劇情不放,如果你真的看過原著,就該知道諜影前三部已經(jīng)改得面目全非啦!這個系列之所以備受矚目,完全要歸結(jié)于它的冷峻風。當時好萊塢流行的是充滿了高科技小玩意和異國美女的007、碟中諜,靠炫目畫面吸引眼球。伯恩系列卻反其道而行之,讓相貌平平的馬達獨挑大梁,用寫實風塑造出了冷戰(zhàn)背景般的殘酷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說,同樣相貌平平的Aaron(我不是JR黑)的故事并沒有放棄系列的精髓,依然一個人利用手邊的一切對抗整個體系。
我承認這部故事脈絡和第一部相似,基本就是被賣了之后帶著女人逃命。至于藥能不能停和基因發(fā)生變異的問題,更是把它整的像Looper一樣給人以“走錯片場”的感覺。而幾處第三部的插花顯然會讓新觀眾摸不著頭腦。最囧的是,為了對得起蕾切爾薇姿的片酬,有關她的場景都羅里吧嗦的驚人。
但是這些瑕疵并不妨礙它成為一個不錯的新開端。作為重啟(也許)系列的第一部,它有許多要收尾和重新開始的地方,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片的信息量,會讓看不進劇情的人感到冗長和莫名。但是這些背景交代是必要的!你!不!能!讓!一!個!人!隨!便!冒!出!來!這樣會更被人詬病“原來還是抄襲第一部啊”。好在本片順利搭上了第三部的劇情,把第三部來不及交代的結(jié)果都表現(xiàn)了出來,包括NoahVosen的法庭審判和PamelaLandy的出鏡,平行線和第三部相當貼切,自然地牽扯出了CIA更多的秘密計劃,一切水到渠成。
角色方面,JR走逃亡賣肉路線,用眼睛和肉♂體說話。諾頓走情報部門鬼畜路線,后者滿臉陰郁用冰藍色眼珠盯著屏幕的樣子簡直秒殺所有女性觀眾,當他用軟軟的語氣說出致命而不帶妥協(xié)的狠話時,一半女性的耳朵都懷孕了。像伯恩系列一樣,這部也展現(xiàn)出了情報部門近乎全能的一面,從側(cè)面烘托出更加bug的主角。
最大的遺憾(也是最容易被詬病的地方)在于,盡管打斗場景挺多,但顯然是分散性的,初步估計數(shù)量和第一、二部差不多,卻沒有第三部來的爽。跳房子和追車,盡管也是刺激不斷讓人屏住呼吸,但終歸還是給人和之前同樣的感受。菲律賓的殺手便當?shù)锰?,連和Aaron過招的機會都沒等到就biaji了。這種感覺就像你清點好彈藥去迎接boss戰(zhàn),卻發(fā)現(xiàn)你的武器升級滿了,一發(fā)入魂。不歡樂。也就是說,該片還沒迎來高潮就戛然而止了。鬼畜諾頓看到no more居然也就罷手了。按照他們的尿性,應該還會整出些幺蛾子的啊!
Anyway,如果之前沒有伯恩123,如果諜影4生于十年前,估計會備受贊譽吧。畢竟明快的剪輯和BAMF!主角已經(jīng)值回票價了,況且多國風景和寫實打斗也足夠贊??上н@是個燙手山芋,偏偏世界上馬特達蒙的偽粉要遠遠多于他真愛粉的數(shù)量。這群從來不看劇情簡介、除了伯恩系列一部馬達電影都沒看的家伙,這時就顯現(xiàn)出了他們的高端影迷水平——沒有馬達的伯恩算什么伯恩!還是馬達的伯恩好!
ps.我說的早生十年,是在迎合觀眾口味的方面。電影在不斷進步,但是觀眾口味的變化有可能循環(huán)往復,說不定一年之后硬漢派打斗沒了人氣,花里胡哨范兒又占上風。在當今一水兒的硬漢寫實派里,諜影4失去了第一部帶給觀眾的耳目一新,因為它尷尬地卡在變與不變之間。改變風格會被說拋棄了精髓,不變風格就是現(xiàn)在被人詬病的那樣“沒有進步”。
不過我還是想說,只要爽了就好。如果你看了之后心里堵,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資深影迷大都有過理性讓位于情感的經(jīng)歷,比如那些童年看過的“經(jīng)典”,再拿出來重溫多半驚喜不再,但就是有一份割舍不下的特殊感情,翻拍版再精致,也比不上那粗糙貨當年帶來的樂趣。筆者和大多數(shù)伯恩迷一樣,不認為《諜影重重》前三部曲有太多被超越的可能。有鑒于此,對于這主創(chuàng)大換血的“第四集”,早已做好準備,打算盡量以開放式的眼光對待之,將它看做獨立成篇,避免與前三部作比。
可惜坐進影院沒多久,這個念頭就被徹底拋棄,《諜影重重4》的主創(chuàng)們是如此“戀舊”,實在沒有可能讓我不想起這是一部“續(xù)集”。一開頭就是賽門?羅斯的“死而復生”,之后老奸巨猾的艾爾伯特?赫爾斯博士現(xiàn)身油條幫視頻談笑風生,伯恩同學不失時機的在新聞中大頭貼亮相 “客串”,與此同時滿耳對白“絆腳石”、“黑煙斗”等字眼不斷涌入。幾場動作重頭戲更是把前三集的冷飯炒成了一大鍋,克勞斯營救女博士時奔走在旋轉(zhuǎn)樓梯間,和伯恩在首集高潮干的活兒不乏相似,馬尼拉房頂競走酷似第三集的丹吉爾追逐,都是紙老虎警察被輕易甩脫,然后男女主齊心對付頑強又沉默的反派殺手,摩托車駛?cè)肴巳簳r,又仿佛將人帶回十年前的巴黎大追逐。塵埃落定后,還讓諾亞?沃森和帕梅拉?蘭迪都露了一面,前者在法庭受審,后者被記者包圍,承接的是第三集結(jié)尾,但這本屬于劇作上的留白,供觀眾自行想象的,拍出來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后一次表明,本片和那三部“正傳”處于同一個世界。
其實回過頭研究下標題,早就該看出這一集圈錢的狼子野心多么昭然若揭。片名直譯《伯恩的遺產(chǎn)》,有一部同名小說,是新世紀其他作者續(xù)寫羅伯特?陸德倫所作,依然以伯恩為主角,與影片情節(jié)毫無關聯(lián)。既然非小說改編,完全可以叫做《克勞斯的身份》或《克勞斯的藥丸》,為何還非要抱著伯恩的大腿不放呢?從任何方面看,《諜影重重4》都像是扯著嗓子在喊:“我就是正統(tǒng)續(xù)集!把我跟前三部相提并論吧!”這一喊真是咎由自取,在三部曲的光芒照耀下,連僅存的那幾處亮點都蹤跡難覓了。
前三部曲每一集都將片長控制在兩小時之內(nèi),在有限的篇幅理清紛繁雜亂的頭緒,于“懸念密集”和“通俗易懂”間做了最出色的平衡,還兼顧了大段令人心跳加速的動作戲碼。本片長達135分鐘,明顯可以感覺到動作片段分量不足,那么是情節(jié)更復雜了嗎?不但不是,反而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納:黑煙斗被曝光的同時波及“收獲”計劃,惶恐的高層要消滅所有特工和實驗人員,僥幸逃生的一男一女努力擺脫追捕。這根本就是一個你追我逃的求生故事,沒有若隱若現(xiàn)的記憶要尋找,沒有愛妻被殺的大仇要報,沒有深藏于CIA的陰謀組織要挖掘,克勞斯更沒有機會像前輩伯恩一樣反戈一擊、直搗黃龍。當然,我深信續(xù)集一定不缺此類橋段,但135分鐘作為序幕,實在是太冗長了。
稍稍聯(lián)想一下,影片恰似另一名角愛德華?諾頓那部《無敵浩克》的現(xiàn)實版本,你看:同樣是一個需要某種藥劑(抑制綠巨人出現(xiàn))的男人,一個懂科學但膽小的女人,聯(lián)手對抗政府(軍方),一路從追兵手中死里逃生,最后整死一個同為超級高手(布朗斯基變身的巨人)的敵人,生命暫獲無虞。正如前面所說,這個故事剔除與伯恩的任何關聯(lián),編個公式化的背景,完全可以拍成《他從阿拉斯加來》、《藥丸殺機》、《血戰(zhàn)馬尼拉》,觀眾要聯(lián)想也是沖著《無敵浩克》去,不會跟伯恩扯上關系。
既然鐵了心要當“續(xù)集”,劇本就不得不耗費大量對白和畫面與前三部曲掛上鉤,使影片的前半部幾乎成為喋喋不休的劇情片。即便有不少東西要交代,廢話含量還是嚴重超標。女博士堪堪被滅口前,本該營造殺機步步緊逼的緊張氣氛,但鏡頭下的她卻仍像怨婦一樣大倒苦水來催眠觀眾;觀眾只需知道藍綠藥片的效用即可,影片卻用大段臺詞詳解其原理,科學分析比《猩球崛起》等科幻片還透徹,多此一舉;諾頓的角色只要像康克林、蘭迪、沃森般下達命令、獲得追蹤結(jié)果即可,但他竟然不厭其煩的指導屬下如何對比信息,甚至說出“發(fā)現(xiàn)問題請舉手”,叫人懷疑他們是一流的情報分析員還是事事都要教導的實習生。眼睜睜看著本該快如迅雷的節(jié)奏被一再阻滯,怎不叫人痛心疾首??催^本片的朋友若重溫三部曲,定會驚訝于它們的對白之精簡有力,傳達信息之高效,節(jié)奏之令人振奮。言多必失,編劇吉爾羅伊當年一定懂得這個道理,可這回當上了導演怎么反而拋諸腦后了,難道是忘記吃藍色藥片了?
要說本片一無是處倒也言過,最起碼近身格斗有可喜進步,基本消弭了三部曲時代最后一絲套招痕跡,實用主義和暴力美學實現(xiàn)了百分百合體。但克勞斯同學的強項也僅此而已,跟伯恩一比,整體特工素質(zhì)全盤落了下風。他打倒敵人后會有停頓和思考,缺乏伯恩條件反射般的行動力;女博士的情緒波動讓他短暫不知所措,把他放在伯恩在巴黎宅邸遇襲的場面一定兇多吉少;他對情勢判斷不足,基本靠運氣才始終保持在跟監(jiān)者前一步,不見伯恩主動出擊的擾敵策略;伯恩能時刻掌控全局,雖然這掌控脆弱如平衡在玻璃板上的彈珠,但克洛斯同學則是通篇被動,屬于有好處就撈,有危險就打,純?nèi)皇侨狈硇缘拿半U主義者。馬尼拉一場表現(xiàn)最令人發(fā)指,竟然要女博士出言警示才察覺危機,雖說是大病初愈,警惕性仍叫人搖頭。最后給反派致命的一擊的也是女博士,聯(lián)想之前實驗室逃生后驚嚇到語不成句,迅速蛻變成神勇特工拍檔,性格裂變之大,若續(xù)集交代她是潛伏殺手,我也毫不吃驚。
本片延續(xù)了對三部曲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繼承,可處理方式就有點照貓畫虎。比如伯恩招牌式的生活用品制敵術,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鏡頭表現(xiàn)從來都是輕描淡寫,重在渲染結(jié)果,他隨手抄起一本雜志卷住匕首,隨手拎起兩件衣服裹住雙手,都是腦海火花一閃立刻付諸實踐,登時就有非凡效果,不叫觀眾有反應時間,有時候甚至根本不展示過程,比如用電扇、電筒和膠帶來“調(diào)虎離山”,直到發(fā)揮作用才叫觀眾大吃一驚,贊不絕口。本片里克勞斯那些小花招,論技術含量并不在伯恩之下,可過程中提示太多,出成效又太遲,以至削弱了那份揭曉魔術般的驚奇感,向美劇《百戰(zhàn)天龍》和《火線警告》秀間諜技能的慣例靠攏,變成了另一種超現(xiàn)實。只有樓梯“手表殺人”一段做的還算合格。
特工克勞斯和伯恩一樣,是個“普通人”,會失誤,會驚慌,會受傷,會有內(nèi)心掙扎,但他的羽翼未豐和伯恩的精明老練構成了最大對比。最讓我不滿的是他在片中屢次心力交瘁,失去行動能力,不是說不能這樣編,但如此強調(diào)“普通人”是一種偷懶。伯恩能夠縱橫天下戰(zhàn)無不勝,依然不失強烈的普通人氣質(zhì),絕不是靠受傷沒法動這樣粗淺直白的視覺手段營造的。與克勞斯一樣,由前三集編劇上位導演的吉爾羅伊也明顯難當大任,他也許仍能創(chuàng)作出一個才華橫溢的劇本,但完全缺乏相匹配的導演能力?!墩櫽爸刂?》的臺前幕后,兩位主人公都羽翼未豐,勉強上陣,缺乏振翅飛翔的能力,卻硬要與曾經(jīng)翱翔天際三次的那頭雄鷹一爭高下,其結(jié)果只能令人嘆氣?!墩櫽爸刂?》是一部讓我時刻提心吊膽的電影,生怕伯恩從某個角落突然冒出,用一本厚皮書砸倒克勞斯,用毛巾將其死死勒住,并用圓珠筆猛戳,嘴里憤然吼道:“我叫你接班,你看你接成了什么樣子!臉都被你丟盡了!”
文/方聿南
對,馬特演的Jason Bourne是一個不可代替的神話,是諜影重重這部系列能那么成功的一個重要推助器,可這不代表其他人就沒他好。第一:公司一開始就說了諜影4不是前三部續(xù)集,第四部也不是主講Jason Bourne,而是重新開始一個新的故事,JR代替的也不是Jason Bourne,而是演出一個新的特工。大家為什么在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就胡亂對JR做出那么多不公平的評價,換人又不是他的錯。有本事去美國找公司理論去,來這對JR亂噴什么!第二:原作者本來就只寫了三部諜影重重,第四部是由公司完全自己重寫的,只是因為版權是公司的因此用諜影重重的名字。跟前三部既不一樣也沒可比的地方。第三:是馬特自己不演的,馬特一開始就說過,要是之前知道影片的導演不干的話他自己也肯定不演。換句話說是他自己放棄了繼續(xù)出演的機會,關JR屁事!至于質(zhì)疑JR的人,我不知道你們是在質(zhì)疑他什么。演技:JR的演技怎么說也是兩次奧斯卡提名的人,演技不是一般人可以有資格質(zhì)疑的。真正看過他演的電影的人,不管是不是他的粉絲我想心里都自有評價。至于說他長相不夠帥的人,我不知道你們看電影重視的是演員的演技和電影的劇情,還是所謂的花癡只看演員的外表,這是動作片,不是青春偶像劇。我本人看過之前馬特演的三部諜影,我也很喜歡他創(chuàng)造的Jason Bourne,是很經(jīng)典。但不能因為這樣大家就一味的說JR不行,演不好這部影片。真正喜歡這部影片的影迷關心的是影片能不能繼續(xù)它以前的風格和精彩,而不是因為花癡一位演員而亂噴其他演員!
《諜影重重4》周五北美首映,Edwards 6:40映場雖有人排隊,熱度自然比不上之前《黑暗騎士》的首映。之前網(wǎng)上無數(shù)影迷捶胸頓足,douban短評的第一名是“沒有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算哪門子諜影重重”,同理還有一個很刻薄的影迷如此評論:“這就好比哈利波特的續(xù)集,沒有哈利波特。。。。”,135分鐘之后,當片尾菲律賓海岸小漁船孤帆遠影走字幕時,系列4部相同的片尾曲《Extreme Ways》響起,便很滿足地跟著唱了起來,驚喜之余發(fā)現(xiàn)影院中不少影迷也一起唱了起來。
八月初的校園,路遇許多穿著花裙子撐著陽傘的姑娘或者是穿著單薄體恤拉著旅行箱的小伙子們,陽光下年輕的臉上仿佛溢得出青春的樣子。那種初到異國學校的驚喜,疲憊和好奇就像一年一次的機會一樣無時不刻提醒著我們這些已經(jīng)在校園里經(jīng)歷不少的所謂“senior”:吶,看到時間就這么一年一年roll over and over了吧?無間道里梁朝偉對著黃秋生咆哮的臺詞在耳邊特別不合時宜地響起:“三年了老大!說好三年又三年,這都十年了!”
2002年第一部諜影重重首映的時候,馬特達蒙只是一個5年前在《心靈捕手》中表現(xiàn)驚艷的32歲的事業(yè)小成的演員;那時候《諜影重重》以其獨樹一格的剪輯風格和敘事節(jié)奏與所謂同題材的裝酷賣帥的《007》立刻拉開距離;那時候?qū)а莸栏瘛だ锫鼒?zhí)著地沉迷于手持式攝影機帶來的追逐感和視覺沖擊;那時候皮特因為《間諜游戲》的檔期拒絕了片中主角的邀約。其實,這種“政府不可靠,F(xiàn)BI有陰謀,CIA是混蛋,主角英勇尋求真相”的主題幾乎已經(jīng)成為這種題材電影的爛梗而幾乎嚼無可嚼,而《諜影重重》系列則硬是這么獨樹一幟拍了出來,而且居然一拍十年到了第4部還能口碑票房都不錯。
2002年剛上高中,所謂“徐徐展開的未來”也不過是所謂的高考倒計時三年的開始,仿佛觸手可及的未來就是一個“高考”,所有的生活,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未來都會在那個考試后的夏天結(jié)束之后慢慢展開。所有人主動被動有意無意愿意不愿意地就那樣被挾裹著開始跟著前方一路狂奔,十年之后,記著的似乎都是同學間的逗笑和打岔,倒是那些掙扎和不眠,漸漸似乎淡了蹤影不著痕跡。夏天的溽熱包裹著那些“說了矯情,不說憋屈”的小心思和小念想到了高考之后,于是,真實的生活和生活的真實就那么毫不掩飾地一波一波涌向了你自己毫不顧忌你的感受逼著你咬著牙慢慢變掉,直到今天。
十年之后,即便馬特達蒙已不是男主角,杰瑞米·雷納的表演依然賣力而且出彩。略有神經(jīng)質(zhì)氣質(zhì)的愛德華諾頓成了反派主角。剪輯依然犀利,節(jié)奏依然緊湊,追逐依舊過癮,只是,只是好像缺了點兒什么?直到片尾主題曲響起,才明白:電影還是那個系列,只是導演、編劇、主演差不多都換了個遍。Nobody stayed at the same place, no one, never, ever.
十年之后,PhD居然也讀了一大半,回看當初,倒無所謂幼稚之感,只是覺得,要么往事淡去無話可說,要么一時涌起無數(shù)回憶不知從何說起。時常感慨,如何變得今日這般模樣,甚是陌生,甚是不知所措。然后呢?有點兒心慌,有點兒滲;再然后呢?提醒自己,沒人回得去,沒人能活在過去。最后慢慢平覆,開始之后的工作,繼續(xù)像之前那樣淡定,再次提醒自己:除了堅持,貌似沒有什么東西能讓自己感到踏實。
青春若有張不老的臉,我該把《諜影重重》原聲的歌詞Oh baby, oh baby/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Oh baby, oh baby/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送給10年前的自己,然后笑笑說:“小伙子,慢慢來,別擔心不著急?!?/div>
6 ) 不好的電影,通常都能變成吐槽大典
不好的電影,通常都能變成吐槽大典。此片是活生生的鮮肉教材。
如果要說導演和觀眾通過這部電影分別獲得了什么,首先導演在電影開頭階段想用排山倒海的多線敘事嚇尿觀眾,把觀眾弄暈并深深折服,隨后,觀眾發(fā)現(xiàn),導演自己已先暈到不省人事了。
如果說愛德華-諾頓的影迷獲得了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偶像呆在辦公室就輕松把錢掙了。
如果說本片最大的謎團是什么,那就是:蕾切爾-薇姿那隱藏在她科學家身份背后重重的謎團,那是怎樣駭人的腳力啊,頂級特工、殺人機器就被她一腳踹掛了,此事必有蹊蹺。
如果說托尼-吉爾羅伊應該得到的最大教訓是什么,那就是:電影跟電視劇拍法不一樣,你不能指望大家理所應當?shù)乜赐甏讼盗械纳弦徊吭賮砜催@部。
如果說此片什么最違和,那無非是結(jié)尾銷魂而起的印度風音樂了,再次說明,這么幾千年年過去了,洋鬼子還是沒分清東南亞和南亞有什么區(qū)別。
最后,必須由衷感嘆:40多歲開始打星生涯,跟40歲當艷星一樣不容易啊不容易……
如果還沒看的話就別去了,掛羊頭賣狗肉,一星給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肉搏鏡頭,一星給熟悉的Moby的extreme ways, 一星給jason bourne的幾張“遺照”...
實驗室殺人戲1星、林中小屋槍戰(zhàn)戲1星、片尾摩托飆車戲1星,Jeremy Renner再加1星
JR整場秀足了個人魅力,私心必須加一星??陀^的說,雖然影片質(zhì)量的確不如2、3,但是手持的晃動與緊迫感,動作場面以及與前作類似的橋段也足夠賞心悅目。PS.與諾叔對手戲就……PPS.小哥,過來給我手機貼個膜,會唄!
劇情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我徹底變成了Renner的腦殘粉
男主角可帥了,風格也一脈相承,敗點就是最后派出的那個無情殺手弱爆了,就知道追啊追,一點策略也沒有,還不如實驗室大叔有危機感呢。。
片中最大的彩蛋在于,男主人公為何參與藍色小藥丸認知提升計劃?因為2006年在伊拉克的拆彈部隊炸傷了腦子。
后半段的追車戲之前footage雖然看過,但確實挺帶感。誰說小馬哥沒來,人家依靠證件照刷了好幾次存在感呢。頓哥就是個大花瓶,眼袋大到像通宵了一個禮拜似的,大概特工分兩種,一種眼袋型,一種雷納一樣的肌肉型。但還是懷念原來的三部曲啊,的確是,不如?!倦娪斑€沒看就打分的人就不用我說有多蠢了吧
前三十分鐘的戲拍得很零散,各種線索交織看得心亂。當?shù)谝粋€轉(zhuǎn)折出現(xiàn)時,故事才明朗了些。作為一個間諜動作片,這片還算不上爛,只是掛上伯恩的名字總會讓人比較。要開啟一個新的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第一部給故事以及角色的空間并不大,杰瑞米·雷納也沒有完全釋放他的能量。
誰TM說動作片就不需要劇情了!
女主角大部分時間都在抓狂。每次看到她抓狂我就想一槍崩了她。
缺少杰森·伯恩的諜影重重總會讓人不免遺憾,但杰瑞米·雷納的表現(xiàn)完全不輸于馬特·達蒙。而相對于前幾部貫穿始終的高潮迭起,這一部由于前戲過于冗長而顯得整體溫吞,不過后20分鐘的追擊戲還是挺過癮的。只是,沒有了“身份”,就似乎很難歸類到伯恩系列了,只能是一部單純還是不錯的動作片。★★★☆
呼喚綠草拯救JR...與第三部劇情銜接不錯,延續(xù)前三部風格卻丟了精髓。問題不在JR,非常帥;問題不在諾頓,太霸氣。問題是劇本一落千丈,藥物病毒神馬的太扯談。鋪墊太長不是問題,但高潮段落飆車戲?qū)嵲谑侨酰”?!了!本來以為曼谷殺手會在片尾被隱喻成片頭的狼群來個前后呼應,結(jié)果那么坑爹地醬油了。
故事還是單薄老套了點,女主的表演倒是很認真很賣力,不過在這類商業(yè)類型片中過于賣力的表演不僅是一種浪費,也與影片整體風格不搭。
經(jīng)典的系列,即便做了不小的換血,節(jié)奏略顯拖沓,卻還是上品成色,6.7分實在太低分了,只怪前三部太出眾!
《鷹眼起源之我與浩克斗爭30天》
更換班底,可以;另辟新章,好說;但既然決定頂著伯恩的名字,就請拍出點伯恩的樣子,這種含混邋遢的過時動作片敘事風格是要讓我這個伯恩的忠粉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沒有最后三十分鐘還略帶前作影子的混戰(zhàn)馬尼拉,我真是要在電影院破口大罵了。
鷹眼蜀黍好man哦>_<。其實我只擼過第一部然后2、3一直木有時間去擼就忍不住去圍觀JR了。而且預告片好看到爆。馬尼拉的追摩托那一段無比拉轟啊。一定還會有第五部的吧魂淡【。
劇情和動作都不出彩,把諜影重重,拉低到碟中諜的水平。賺了票房,毀了名聲。
我在香港看的,覺得JR一點也不比Damon差,甚至比Damon多了一份滄桑和野性。
是部三星半的好電影——如果你能挺過情節(jié)零散混亂不知所云的前三十分鐘的話。Jeremy Renner再一次證明了他是一個威武雄壯、有實力在任何動作片中獨挑大梁的好漢子。好萊塢現(xiàn)在真缺這種能文能武、好學肯吃苦、主角配角都愿意演的年輕演員,JR是個聰明人,所以面前星路坦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