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場面和段落,只有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有點周星馳的味道,不過更多的僅僅也就是想到周而已,記得在香港版本中,周星親自為"韓國周星馳"(這個稱號我始終不一為然)配音.
對于這部電影,不光我有這種感覺,問了幾位朋友,他們說,確實能夠令人想起周星馳的作品,最相似的就是《破壞之王》.盡管我們與韓國之間有文化上的差異,不能讓我們完全領(lǐng)略作品的全部搞笑之處,但從總體上講,影片還是和周星作品有很大的差距,實在不能令喜歡周星的我們對這張DVD滿意.
影片最大的弱勢在于結(jié)構(gòu)不夠緊密,笑料安排過于松散,以至于很多時候稱為輕喜劇都很牽強.夸張?zhí)^于小心,片中有太多僵直的現(xiàn)實主義筆法一方面讓影片噓頭不夠,多出浪費筆墨,一方面讓主角的喜劇表演好不尷尬.向這樣一部標榜周星馳的電影,沒有了情境,自然也就沒有了"笑果".
最后,作品只有韓國"周星馳",沒有韓國"吳孟達",喜劇電影主角沒有陪襯,效果無疑會大為減色.看片中沒有一個角色能夠成為主角的搞笑搭檔,片子成了一段"單口相聲"."單口相聲"最講究抖最后的"包袱",而影片在最后的摔交比賽上卻基本沒有安排什么笑料,于是主角也只能像"阿虎"一樣浴血奮戰(zhàn),贏得尊敬,但這還是一部喜劇片嗎?
總之,這是一部尷尬的電影,作喜劇看笑料不夠,作正劇看又荒唐胡鬧,實在不能算做是一部"周星馳"電影?。。?/div>
2 ) 《茅躉王》:源自國民性的氣場矛盾
SDMS評分:71 分
很早就聽說了這部電影,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原因有好幾個,首先主演宋康昊是目前韓國男演員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再加上金知云這樣一個怪才導演和這么一個古怪的片名。不怕大家笑話,我當時并不理解“茅躉王”的意思,看到“茅”字,我很簡單聯(lián)想到茅房、茅廁,所以我一直以為這個電影是說一個鄉(xiāng)村落魄英雄,可能有某項為人不齒的特殊技能。現(xiàn)在看完電影,發(fā)現(xiàn)雖然有些出入,但我猜的也算是八九不離十。
近兩個小時的電影時間,不算煎熬,事實上,有幾次,我還捧腹大笑了一下。宋康昊演二逼真的很傳神,所以說他戲路廣,沒有大牌的架子;而金知云的幽默感也比兩年前那部《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要高明了許多。
電影劇情,沒什么可說的,銀行職員林大浩,每天工作渾渾噩噩,常被喜歡摔跤的老板用鎖喉功痛毆。為了學一招后空摔以抗擊老板,誤打誤撞進到了摔跤體育館,并在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之下,最后與日本高手劉飛虎在擂臺決戰(zhàn)。
這類電影總是層出不窮,觀眾們喜歡看小人物與自身命運抗爭,原因不外于自己也是若若無味的小人物一員,大家喜歡消費自身的平庸,并在電影高潮,得到暫時的一陣宣泄。在此之前,國外已經(jīng)有了《洛奇》,國內(nèi)有了《破壞王》,兩部電影加起來,就差不多就是看《茅躉王》的感覺。
我一直覺得,韓國電影總是有一種非常奇特的聰明氣,他們可以在任何題材當中發(fā)現(xiàn)笑點。比如像摔跤,在美國人那里,摔跤就是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戰(zhàn)羊”,而韓國人卻熱衷于尋找像“茅躉王(犯規(guī)王)”這樣的摔跤丑角。
韓國的喜劇,有種自成一派的特點。但這個特點,不是一種電影藝術(shù)上的升華和結(jié)晶。它不像周星馳的無厘頭,或者伍迪艾倫的碎碎念那樣,是一種純粹風格化的表達形式。如果硬要為這一類韓式喜劇開宗明義,那我覺得它是源于一種韓國國民的整體氣質(zhì)。我們都公認的是,韓國男人堅韌、意志力頑強、表情嚴肅、剛毅,這也是很多人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盡管主角還沒開口,但已經(jīng)猜到這是韓劇的原因。
正是這種一般觀念中的一本正經(jīng),才會導致在韓式喜劇中的極大反差。當幾個大老爺們,歪眉豎眼地整一些不靠譜的東西的時候,那種源自國民性的氣場矛盾,為影片制造了神奇的夸張效果。而同樣的姿態(tài),若是擺在華語影片中,則會顯得像CCAV播放的春晚小品一樣惺惺作態(tài)。所以我覺得,像《茅躉王》這樣的喜劇電影,是別人想學也學不去的。除非就只能像周星馳那樣,惡搞得一塌糊涂了。
金知云顯然有一種想把《茅躉王》拍得笑中有淚的野心,他在影片中安放了許許多多能與觀眾強烈共鳴的橋段,比如在辦公室發(fā)飆砸東西,比如為辦公室的美女打架斗毆……這些沖動,哪個上班的男人沒憋過的?而最終當林大浩滿臉是血地拼死一搏時,那緩緩而來的音樂就是金知云在向觀眾索淚了。不過這部電影感人的成分,還是過于粗淺了一點,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不對我的口味,《茅躉王》的配樂,我并不喜歡。
非常喜歡電影中飾演教練女兒敏英的那個演員,電影完結(jié)之后,查了一下她的資料,發(fā)現(xiàn)叫張真英,出生日期是1971年,我推算了一下,現(xiàn)在年紀也不小了,快40了。再往下看,頓時一驚,逝世于2009年,死因是胃癌。不知道該說什么。
如果有觀眾也看了這部電影,那么我非常想討教一下,影片最后,敏英走進病房,手上捧著一個蓋著布的盤子,我沒想明白,那里面會是什么。
3 ) 茅躉王
我是因為張真英去看此片的,沒想到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宋康昊。真令人意外。宋康昊的影片看過許多了。演技委實不錯,《密陽》《優(yōu)雅的世界》《孝子洞理發(fā)師》,雖然各各不同,但都是成熟的形象。此片一改演出青年男子的形象,真算是太改觀了,雖然是2000年的影片,《共同警備區(qū)》中的形象也要成熟的多。
此片算是勵志片了。不過其內(nèi)容與其他演員平平,包括張真英。只有宋康昊是我認為值得一看的理由。
1080P,:?xt=urn:btih:125f49665be0269cfea2c95d68bc1aa943849912
居然是摔角題材,蠻意外的。作弊這個笑料前面還用得蠻好的,結(jié)果高潮的時候卻沒有了……
這應該是金知云自己編得最好的劇本了。算是韓國版《破壞之王》,業(yè)績拙劣的銀行小職員當上摔角場上的犯規(guī)王。冷幽默把控的很好,宋康昊首次上擂臺,粉塵暗器噴到裁判臉上去,師兄趕緊從裁判臉上取粉抹自己臉上,賽后師兄被他的真叉子扎傷的地方被拍了一掌,鼻塞馬上噴出來——鏡頭用了個中景,并不強調(diào)這個喜劇設(shè)計,很自然。全片灑落了很多這種平淡呈現(xiàn)的笑話,小流氓申河均踹人的動作跟墻上的韓國足球員招貼畫一模一樣,宋康昊的后空翻必殺技在最終戰(zhàn)里也只是一筆帶過并不過分渲染,片尾面對宿敵——公司領(lǐng)導時,打了個踉蹌就結(jié)束了,真是一喪到底。當然全片也有熱血時刻——那場完全脫離計劃的最終戰(zhàn),把摔角這門摻雜著血腥的娛樂變成歇斯底里的人生掙扎,宋康昊演出了角色的自私怯懦隱忍脫線……幾乎不可復制的表演方式,摔角的身手也很出色
宋康昊的貓王造型吊炸天;“專業(yè)的摔跤手一定要有表演精神!”;在片子結(jié)尾已經(jīng)引用了[黃金三鏢客]的主題曲,金知云是萊昂內(nèi)粉無疑了!
記得奉俊昊在哪個list裡選了這部,終於看了,名不虛傳。我想到的是,聯(lián)繫到那部《拯救地球》,原來奉俊昊和樸贊郁是在這樣的競爭氛圍裡殺出來的,相當重要的前提。想到陳丹青那句話,要先有很多認真的娛樂電影,才會從中誕生出偉大的電影。說得真好。以及,奉俊昊的《母親》裏頭,那個古怪的警察,踢藤球那個,一定有幾分靈感是來自於這部電影的。
初中時候看的,覺得不怎么樣
3.5.結(jié)尾上搖,給到城市街景,從微觀到宏觀,從個人到對未來的展望。撕破的面具也象征著個人英雄主義在這個時代式微。賽場上做真男人,職場上還是只能做魚肉。你以為他站起來了,實際上他只是一條在鐵板上翻身的咸魚,翻個身也只是把煎得焦黃的一面示人,另一面接著受罪。人物弧光沒走一般路線,卻更真實。
結(jié)尾大戰(zhàn)有的看
少見的deadpan非常對路的亞洲電影。喜劇對演員要求很高
開懷大笑,都忘了上次看電影這么開心是什么時候了。2000年,宋康昊已經(jīng)33歲了,看著他扮演工薪一族老老實實坐地鐵去上班,一下就想起了那時的自己。。。
青澀的宋康昊,精湛的演技,勵志類,生活才是真的戰(zhàn)場
別被介紹給蒙了,不是那麼一回事兒,自始自終我們都是平民小分子,劇院散場后還在回味那顛兒的音樂,宋康昊果然很GELIVABLE。小人物,你我他,別笑,這是一種生活體驗。
星味十足;難怪星爺會配音;IMF時代銀行職員標配;
借類型片題材表達打工人心聲,職場對標摔跤場,男主通過在后者的錘煉重獲人生自信,整個劇情比較俗套,高潮戲不夠精簡有效,好在金知云在娛樂氛圍的拿捏上比較到位,宋康昊也提供了生動的演技。
鏡頭的調(diào)度很棒,影片自然流暢,使人覺得不是在銀幕外,而是在銀幕內(nèi)。
6/10。悲哀上班族與過氣柔道高手,貓王形象的男主與化身惡魔的老板打擂臺一幕狂想戲有雷點,最后決斗時用踩雪滑倒來體現(xiàn)小人物完不成初衷的憂傷。劇情簡單倒沒什么,但無論惡搞嬉鬧或熱血勵志都不夠明顯就有失水準。
真正的寫人拍人,而不是拍電影,非常扎實的劇本,是歷經(jīng)的事對人物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波動,從而改變了”動作“,無論是動作還是姿態(tài),金知云都拍得很好,他知道一個平凡的小人物無法言說的愁緒與志氣。影片也為宋康昊留了好幾幕經(jīng)典,讓大家看到了這個演員真正的可能性,當年港版找來周星馳配音,我記憶里當時我租碟看得也是這一版,并不十分適配,宋康昊和金知云都有一股冷,需要燈光照耀著他們,才得以被看到。
里面有樸成雄,驚鴻一瞥,練眼力的機會,大家不要錯過。
1999年,韓國網(wǎng)站intz.com為喜劇電影《茅躉王》建立一種網(wǎng)民基金,網(wǎng)民可以以基金購買的方式分享影片的票房利潤,這是韓國電影業(yè)有史以來第一次發(fā)起的網(wǎng)絡(luò)融資。
很勵志、很黑色幽默的電影!里面的演員已經(jīng)都是韓國電影的中堅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