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人感到失望的10歲女孩漢娜遇到父母長期在外工作的9歲的友美和7歲的友珍,三個小女孩互相依靠,重組小小的“家”,為了挽救彼此的家庭,她們決定開始一場未知的旅行。擅長描摹女孩細膩故事的韓國女導(dǎo)演允佳恩,繼《我們的世界》之后的又一部佳作,用極富愛心的洞察力展現(xiàn)孩童之間復(fù)雜而微妙的情感,給成年人以別樣的啟示。
看完之后完全淚目了,家庭關(guān)系對孩子來講真的影響太大了,體會過女主那種心痛,父母關(guān)系的決裂體現(xiàn)在生活點滴,身為子女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回,但是他們總是覺得和對方無法繼續(xù),看不到彼此的好。于是孩子總是想變得更加聽話,懂事,或許會對關(guān)系的緩和起到助力。然而最終,還是各自安好,那就這樣吧,…………
允佳恩導(dǎo)演算是我最喜歡的韓國導(dǎo)演,猶記得看她的《我們的世界》時,那份震撼和感動。
如果說“世界”反映的是“孩子的世界遠比大人們認為的復(fù)雜與骯臟”,那么“家園”則讓我覺得導(dǎo)演在努力去美化孩子,去煽情,讓孩子再次成為搖尾乞憐的弱勢群體。
漢娜作為女主角,極盡懂事,才上五年級便承擔(dān)著家里許多的家務(wù),努力維系搖搖欲墜的家庭,還要小心翼翼地面對母親的質(zhì)問和情緒。
她作為孩子,我看不到任性、野蠻和叛逆。
而這恰恰是允佳恩的“世界”給我震撼的原因。
李善的懂事是帶刺的,那是一種懦弱的反抗,而李善面對的還僅僅是父母的忽視和同學(xué)的排擠。
反觀漢娜,父母爆發(fā)的沖突、母親對自己做家務(wù)不僅不理解反而去質(zhì)問和指責(zé)、父親出軌、哥哥自私而叛逆。
漢娜的家庭可以說是完全割裂的,所以整部影片漢娜都在尋找真正的家。
這樣一個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從頭到尾甚至不曾爆發(fā)出絲毫的不滿和憤怒。
她為數(shù)不多的反抗,僅僅是偷偷藏起父親的手機、短暫的離家出走、和朋友吵架。
不夠。
這樣的孩子是普世價值觀里孩子的輪廓,沒有張力,沒有生命力。
像是個為劇情服務(wù)的傀儡,一心只想找到家,而沒有自己的情緒宣泄。
我想看到的是《奇跡》里的集體出走長途跋涉,不是在帳篷里睡一晚回家做飯。
我想看到的是《無人知曉》里掩埋妹妹時的冷靜和無知,不是拿了善行第一的老實少女。
我想看到的是《小偷家族》里早熟卻幼稚的偷竊,不是幫著房東整理雜物的乖巧。
李善和智雅是相互利用,為了在“世界”更好地生存去反咬、撕扯。
漢娜和友美是相互取暖,為了尋找“家園”拼盡全力。
小孩子的世界并不好過,同樣有傾軋、壓迫、利用、甚至罪惡。
因為無知,他們的罪惡最是赤裸和坦蕩。
主流價值里更傾向于保護孩子,這種保護有時隔絕了真相,而允佳恩導(dǎo)演讓我看到了我一直想要看到的,不完美、不單純、不天真無邪的孩子的世界
但這部確實讓我失望。
整部影片,我最喜歡的是兩個孩子狠狠踩碎親手拼湊的“家”的那一刻,那個瞬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負面的力量。
結(jié)果后面來了個帳篷劇情,和好如初。
結(jié)局是漢娜回家做飯,一種認清現(xiàn)實后的無力妥協(xié)。
看得我也著實無力。
只有當(dāng)大人們意識到,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人間天堂,并不輕松愜意,雖然不需要為吃喝發(fā)愁,但他們的世界同樣充滿荊棘。
只有意識到,孩子和大人之間,才能真正架起溝通的橋梁,才能真正做到疏通和引導(dǎo)。
最煩影視劇里出現(xiàn)的橋段,孩子的親人朋友寵物死去時,便是化作天上繁星,孩子們一臉天真地望著天空,說,星星好亮。
然而現(xiàn)實里,許多孩子不僅知道死亡,理解死亡,甚至去踐行死亡。
星星這種笑掉大牙的謊話,是大人對孩子世界的美化,假裝看不見骯臟和罪惡,只會招致更多的骯臟和罪惡。
死了就是死了。
化成灰了。
沒有什么星星。
很生活化的敘事方法。人物的每一言每一行看似都是無意義的、碎片的生活常態(tài),其實都是自然的真情流露。這是整體的風(fēng)格感覺。 本片亮點在于,從孩子的角度看生活看世界,打破了固以為的平面化。更重要的是,旁觀者能捕捉到她們身上很多成年人的做事方法,她們可以因為簡單的游戲大笑,也可以固執(zhí)地去做某件事,還可以自我安慰,更可以粉飾太平……她們與成年人的區(qū)別,僅僅是拿到了未成年人的角色卡,少了責(zé)任,也就少了很多聲嘶力竭的時刻。 而成年人們的角色設(shè)定,也能看到編劇對于成年人的諷刺。父母會因為憤怒而失控,又會因為不夠愛而逃避責(zé)任,他們同樣會發(fā)泄、會恐懼、會后悔、會缺乏克制力。 所以我們看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沒有太大的界限,只是說,成年人雖然掌握很多東西,但對這些東西的掌控力卻遠遠不夠,然而孩子會意識到去進步,成年人反而因為高高在上而失去了這種意識。
剛開始看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就是感覺和是枝裕和畫風(fēng)很像。電影第一幕出現(xiàn)的父母吵架的場景一下子就把我拉進去了,女主站在兩人中間,那種孩童時期不明白為什么成年人會這樣吵架的不安和擔(dān)心。這一幕幕都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父母兩人吵架吵得特別兇的那種,至今我都只敢和別人說小時候我父母吵架吵的很厲害,而不敢說父母之間打過架。因為我還是潛意識覺得父母打架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長大之后,到了工作的年齡,突然也理解當(dāng)年的父母吵架打架的原因。工作和生存的壓力實在是太大,生活瑣事一件一件不留余地的向你撲面而來,再怎么好的脾氣也都會被磨得沒有脾氣了。然而長大之后,還是不想和別人說自己的父母曾經(jīng)在家里吵架和打架。雖然這些都是常態(tài),長大之后也對過去這些事感到理解了,然而這些事卻也實實在在給過去孩童時期的我留下了不愉快的感受。
影片里的女主不想父母分開,可小時候的我就和媽媽說過,要不離婚吧?小時候我就想過要跟爸爸還是媽媽生活這個問題,當(dāng)時的答案是媽媽。爸爸在當(dāng)時我的眼里實在是一個脾氣不好,對媽媽不好的人。當(dāng)時媽媽在疊衣服,她不說什么。后來媽媽和爸爸就這樣一直生活到現(xiàn)在,他們在我上高中之后就不吵架了。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度過了那段從成人到父母的過渡期還是自己已經(jīng)能夠互相扶持坦然的面對生活困難了?導(dǎo)演能夠把這些事情一點一滴的通過影視角度展現(xiàn)給我們看,真的是感到很感恩吶。長大之后還能夠有機會因為書籍或是影視劇重新回頭看過去那個孩童時期的自己,和過去感到難過的自己說,你看,爸媽現(xiàn)在過得也挺好的,你和爸媽的關(guān)系也很好,你擔(dān)心的問題最后沒有發(fā)生。
影片中兩個女孩吵架哭泣那里,都是她們的情緒宣泄。無人訴說的煩惱,卻在遇到相同的人之后,得到情緒的宣泄,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吶。也許因為搬家,她們不能再成為朋友??墒?,長大之后,這段因曾經(jīng)陪伴過的溫暖一定不會被遺忘。這個畫面讓我不禁想要去回憶過去友人陪伴我的溫暖瞬間。
整部影片故事敘述不拖沓,舒緩順暢。最后女主的一席話,其實更像是長大后的我們對于過去因為家庭創(chuàng)傷而和解的我們說的一段話?!昂煤贸燥?,吃飽了,開始我們真正的旅行吧!”
長大后的我們,能有多少次機會回頭看看自己,和過去曾經(jīng)受過傷害來不及治愈的我們和解呢?也許這些影視劇可以,希望觀看這部影片的你,能感到如在冬日里喝著熱水,熱水的溫度剛好解渴又溫暖。
女孩的夏日冒險,出走和回返都圍繞著家庭。并不覺得主題單薄,能把這個這么微妙故事講得共情已經(jīng)很了不起。
《我們的世界》續(xù)集,還是熟悉的小主角,文藝小清新,觀感不如前作。
想一家人一起吃頓飯、旅行,怎么就那么難啊
畫面色彩依然很好,只是這次故事沒什么吸引力。整體不如前作。
關(guān)於韓國忙碌或不和諧家庭的情況,以小朋友視覺所拍攝對於家的概念,有溫馨亦有孤獨,三位小朋友互相扶持,在大人世界中的被忽略或不諒解當(dāng)中互相取暖,社會問題有接觸,畫面亦拍攝得很溫暖但小演員不是每個也很好,整片平均水平可一看
明媚的色彩更加看著心疼。
清新又細膩的兒童視角 女孩們的夏日冒險 導(dǎo)演真的很適合拍這種風(fēng)格的電影 《我們的世界》2.0既視感
大人永遠不懂孩子的內(nèi)心,一起吃飯,一起旅行,其實都是孩子發(fā)出的挽留。孩子太過懂事,是父母的失責(zé)。
我很疑惑三個小小小女孩之間的友情的處理還是有點商業(yè)化,去海邊那一段吵架,看得我異常絕望,像是為了吵架而吵架,覺得人物關(guān)系走到這不得不來這么一筆了,而他們認為自己最對的理由,其實是出于對于自己家庭的理解的,但實際上這個理解沒有什么變化,侯孝賢以前拍得那些小朋友就有些微妙的變化,而這里面女主角最后給家人做好飯說要旅游去,簡直就是恐怖片的預(yù)告。實際上我們對家庭到底要是哪種看法才是對的呢,沒有正確答案,我想只是理解,這也是我也很生氣,兩位女主角在海邊很輕率的踩壞了自己做的房子,為了發(fā)泄而發(fā)泄,而且給最小的妹妹也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吧(這個角色常常被寫到一邊,成為可愛的花瓶)。
韓版佛羅里達樂園,甚至色調(diào)都在學(xué)習(xí),小演員展示了很強的潛力,然而導(dǎo)演和劇本沒給她們更多空間
希望允佳恩一直把小女孩的細膩故事拍下去 將來會成為女版的是枝裕和嗎?
下次回憶中的家庭旅行該是和兩個妹妹在海邊
生活的氣息啊
無處不在的金智英啊,看下來極其令人窒息。三個女孩兒理想中的家,最終都沒有實現(xiàn),才是最令人看不到希望的。兩個女孩演的都很好。
超市里的試吃再美味也入不了漢娜的食譜,拼貼起來的房子再豪華也變不成不用搬的新家。我不是真的想家庭旅行,只是以為旅行后爸媽就能重歸于好。我也不是真的想住在這里,只是希望工作結(jié)束爸媽可以來這團聚。后來我們?nèi)チ撕?,住進了帳篷,完成了大人兌現(xiàn)不了的心愿。可這不算旅行,這也不是真正的家。
20_201。導(dǎo)演的又一部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希望小孩能早日明白一點,感情既然會憑空出現(xiàn)自然也會突然消失,勉強由小孩維系住的家庭就像紙皮疊起的房子只會一踩就壞。藏起來的手機不代表出軌會消失,早晚都要去的德國,自己坐車去錯的旅行再自己走回來,有些事只能選擇放手。3.5
想要一次家庭旅行,想要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想要大家永遠在一起。幫小女孩找到了姐姐,三個孩子抱團取暖,一起迷路都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家。孩子是敏感的,不說不是不知道,孩子又是無力的,只能自己努力去拯救世界。這部電影明顯要比導(dǎo)演上一部作品《我們的世界》弱很多,不論在孩子的心理刻畫,還是在相互人物關(guān)系上,而且更加沒有突出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或者說表達的太弱了。
首先我要夸一夸這位導(dǎo)演拍的故事細膩得可怕,總能從細小的東西提煉人與人的關(guān)系和情感。但似乎這次的選角沒有《我們》選得靈,小演員們的表現(xiàn)還有待提高。
小朋友友們演得真好,很自然。希望導(dǎo)演能再拍一部,和紅白藍一樣拍個三部曲,每一部都有不同寓意,但彼此之間又有些聯(lián)系。李善,智雅出現(xiàn)那刻,就忽然有種平行世界的感覺,在攝影機拍不到的地方,她們也在好好生活,這個設(shè)定很有意思。導(dǎo)演對眼神戲的把控很細致,和上部一樣,小姑娘的眼神也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有些無措,常常察言觀色,有些過分的懂事和敏感。為了守護搖搖欲墜的家庭,小姑娘也是很努力了。
7.3/10 先觀評論再觀影,多少因平淡的劇情而略顯失望。一場家庭的風(fēng)波,一個少女的成長。導(dǎo)演完全以少女作為主角,以少女的視線展開故事。這是一種非常細膩且規(guī)避老套環(huán)節(jié)的極好的手法,而且?guī)孜恍∨⑽词У奶煺媾c成長后改變的心境也可說刻畫的優(yōu)秀。幾處臺詞的雙關(guān)意義,幾處細節(jié)的精細程度,都非常值得稱贊。但也如此,兩個家庭的過度淡化與單一刻畫,還有部分劇情的潤色,都留下了不少遺憾。不過轉(zhuǎn)頭看看秋夕三人幫,這部電影還是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