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月的獅子
三月的獅子》中,朦朧的詩意,貫穿影片始終,幽靜的場景,固定不變的長鏡頭,似乎只有日本電影才有。
哥哥春男在一場車禍中失憶,妹妹冰兒慌稱是他的戀人,兩人以情侶的身份生活在一起。但謊言欺騙不了來自內(nèi)心的道德煎熬,情欲湍流中的肉體無法坦然伸展開來,所以蜷縮在一起的兩個身軀是背靠背的,這個鏡頭下兄妹倆人似連體嬰。
影片用倆人同時受傷流血來說明他們的血肉相連,而后痛苦的相擁在一塊,導演這樣處理相當高明,這段畸戀給他們帶來的傷害還得由繼續(xù)下去來化解,由此看出,愛情即是人的命運。
畢竟倆人是發(fā)自內(nèi)心相愛的,電影最后新生命的誕生證明了愛情的偉大,卻粉飾了道德的猙獰面目。
許多處細節(jié)讓人過目難忘,比如一對老年夫婦的恩愛晚年,似乎那就是兄妹的美好歸宿,導演用平常人的愛情引導了一段不倫之戀的走向。
2 ) 常規(guī)悲劇
女孩神經(jīng)質并且文藝,永遠背著一個箱子來來往往,永遠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吃雪糕,喜歡涂鴉,并且編一個關于兔子的故事給自己和別人聽。愛上自己的哥哥并希望嫁給他,求仁得仁,哥哥失憶,歡天喜地以女友的身份領他回家,家是臨時租來的,搬來冰箱,搬來床墊。哥哥智力低下,擅長順從和傻笑。她唯恐某日他記憶恢復,莫名恐懼,于是歡笑時會突然不可抑制地哭泣……
文藝電影里有一打這樣的女主人公:神經(jīng)兮兮、敏感脆弱、畸戀、文藝,抹紅嘴唇在街頭失魂落魄地走,哭泣尖叫,折墮破碎——我活在透明鐘罩里,你看得見我枯萎卻無法體驗我的缺氧。
太做作了是不是?太討巧了是不是?事情是這樣的,但你開始熟練地用“原來”“如果”“曾經(jīng)”“或許”“聽說”這類的詞來打造宿命和哀傷時,便開始漸漸不為那樣的氣氛所動。因為我是這樣一個熟練的工人,所以我警惕所有,超出節(jié)制的情緒,并將他們都歸為預謀。
這樣緊張的警惕,也會有漏?!度碌莫{子》看到一半,DVD壞了,打算用電腦光驅繼續(xù)看,但沒有裝播放軟件。裝軟件期間恍惚的想,不過又一個做作的文藝片女主角,會有什么不一樣嗎?
想了很久,一直怎么也想不出《三月的獅子》到底有什么不同,才明白,原來是因為《三月的獅子》這么空洞,原來它什么也沒說,什么也沒想說?;麘俚?,最后歸于泥土般平凡。女孩生產(chǎn),她哥哥拿著雪糕在她旁邊,一直到雪糕化了都拙于言語,不知如何安慰,而女孩哭得越來越假,從傷心變成簡單的哭給你看。多么幸福,可以炫耀性地哭。如風洞,在颶風的中央,甜蜜安靜。
有什么需要,想爛掉自己必須對著鏡子。
矢崎仁司的方式,是心甘情愿在這人世不清不楚的折墮,沒有多余的體貼和仁慈。所以水晶無需破碎,并終有一天,磨練成花崗巖。一如我們所有人,沒有自殺、沒有發(fā)瘋,如此頑固并幸福地活下去,把悲劇習慣成閑談。
3 ) 最純粹的愛情
很多時候我們渴望任何不帶雜質的愛情,像這個世界上最后一段消失的愛情.三月的獅子是基于這個論調來創(chuàng)作的.在導演心中,愛情戰(zhàn)勝了倫理道德,人群(社會),戰(zhàn)勝了時光和記憶.
很喜歡這個導演的風格,殘酷又細膩,一點一滴侵入人心.有小津的風格,某些滯動的場景又像蔡明亮,只是沒那么絕望.
喜歡用長鏡頭和低機位的導演,色調只有黃白藍,不動聲色的敘事,冷靜而動人.少女的短裙,鮮紅的口紅、高跟鞋,無處不在的寶麗來相片,空曠房中的滴水聲,冰塊的咀嚼聲,時刻有種讓人分不清處于現(xiàn)實或夢境的幻覺.少女總是背著一個會散發(fā)出冷氣的箱子,像小時侯賣冷飲的縛在自行車后座的那種,她不時從里面拿出冰棒咬著,甚至在床上.
雖然是兄妹相戀的變態(tài)題材,但電影不會讓人感到不適.比起巖井的唯美風格,似乎要更粗糙和有棱角些.題材不算變態(tài)中的新穎,日本漫畫中的情節(jié)就不知道有多少.跟漫畫中美型的男女主人公相比,本片的兄妹長相平凡,男主角是木然,呆滯的,女主角只能用怪異來形容.
他們的愛是不管旁人的 妹妹在大街上就換上了哥哥買給她的內(nèi)褲 周圍的人都充滿了貼著塑料膜的虛假感,有時候,他們就像被觀賞者。在一個快拆掉的大廈里,所有的人都在搬出,只有他們把東西一趟趟運回,這本來就是對時間的挑戰(zhàn)。為了逃避心中的痛苦與掙扎 兩人均外出尋找一夜情的慰藉 但發(fā)現(xiàn)還是離不開對方 孩子出生的時候女孩哭了起來 她的罪惡要延續(xù)到下一代了,她就像個做錯事的孩子,此時我真的有一種奇異的厭惡感,這就是日本人帶來的,讓人無法忽略的錯位。愛情真能凌駕與社會時間和道德之上么,這種架空的愛情真實么,這些愛情在現(xiàn)世里發(fā)生的碰撞不可能那么容易消失。所以這只是一個夢境,然而愛情的本來就是因為純粹才讓那么多人拼了命的去追求啊,導演就是這種近乎傻氣的固執(zhí)值得人愛。
翻譯比較糟糕,幸好對白很少,沒什么妨礙,個人也偏愛用影象多過言語構架的電影.音樂是東方式的小調,用笛子吹奏,跳躍歡快.
本來以為是一部悲劇收場的倫理片,而導演出乎意料的在最后一場安排他們的孩子出生.在之前的情節(jié)中,砸碎的鏡子中的人像,拆成廢墟的建筑,暗示了道德的轟塌,少女和哥哥均受著良心的折磨,然而與兩人的強烈感情相比,道德上的罪惡感不過是哥哥被釘子扎傷的手腳,妹妹被玻璃劃破的虎口,只要彼此奮不顧身的擁抱,羞恥與負罪感就能和疼痛一樣被忽略.兩人在無助之下均赤身裸體,蜷縮成在子宮里的模樣,似乎回復到嬰兒的純潔.
在<老男孩>中,最終的真相,讓在不知情中和女兒發(fā)生關系的父親發(fā)出絕望和恐懼的哭號,讓人不寒而栗,<深深的猩紅>中,同樣背負罪孽的兩個人,最終被槍殺于鏡面似的湖畔.<三月的獅子>在嬰兒和父母的哭中戛然而止,悲情成分染淡,呈現(xiàn)出猶如俳句、水手缽式的陰悒的病態(tài)美。
4 ) 失憶癥患者的福音:
和妹妹愛愛可以找回您失去的記憶。
患者A:尼瑪我沒有妹妹。
患者B:內(nèi)什么我有個弟弟行么?
女主援交那招很妙啊,片子好無聊,還好女主經(jīng)常不穿褲子,另外長得有點像古賀紗里那;于是我還是看完了
5 ) 三月的獅子
他說這是他很喜歡的電影.隨后把碟給我.用一塊彩色的布扎起來.扎了一大堆碟給我.
在周末的下午.我拉起窗簾.我覺得這電影的聲調很平緩,不急不躁.平安喜樂.
開頭時候一組黑白照片.女孩子總是隨身帶著暴力來.冰棍.我叫冰兒.她說.我想到很久遠之前的事情.當時在徐家匯.她來找我們.我并不熟識她.他問我借了錢帶她去吃麥當勞.我當時就想.是.這個女子.她有一日會同他發(fā)生什么.當時我滿不在乎.把錢給他.也不介意他這樣做.她似乎沒有對我做自我介紹.他似乎為我們彼此做了介紹.她叫冰兒.我不知道出處是不是在這里.很多事情.要很久以后,我們才知道出處原來是在哪里.事情的真相又是在哪里.
他在工地上做簡單的工作.我一直想這樣的靠手得來的工作才是最好的.那樣得來的溫飽.不會有過多的欲望.
他迷戀鏡子.總是凝視鏡子中的自己.直到鏡子在工地里被打隨了.直到浴室的鏡子被取走放上了她的照片.
他跟著她.看見她所做的.她的生活到底是不是他了解的樣子?
所以.每次.他都撿一塊石頭.扔在冰箱上沒有扔在旅館的窗戶上.
靠什么謀生.如果能夠快樂的話.
她在電話亭里貼了自己的照片,下面寫的話.我在外面等你.隨后在外面的欄桿上坐著.等有人來.別人來搭訕她,就與這些人去旅館.身體平坦的女子.樣子里看得出些滿不在乎.對他.又對一切.去了隔壁鄰居家.隨后談話之間就赤身躺在了床上.孩子一樣 .風.
所以,自己好像也是那樣.我同他說.你有沒有覺得我們有點像?頭發(fā)什么的. 他看著我.卻沉默著.應該是沉默著的.我總覺得我的記憶那么不可靠.
所以.我們就是這樣子.
6 ) 三月的獅子
此片實在太過于文藝了,看得有時候真讓人難以“忍受”。其實故事內(nèi)容非常簡單,就是一對兄妹相愛了,而整部影片就是展示這種愛情的經(jīng)歷。
妹妹先明了自己的心意,于是領回了失憶的哥哥,兩人過起了同居地生活。當然哥哥也漸漸明白了。
作品用著昏暗的色調,通過行為肢體語言為主,通過種種的小細節(jié)來展示著兩人的經(jīng)歷。最后的一幕相當震撼,那手握著冰棒的癡呆呆的哥哥和剛生完孩子痛哭的妹妹,一動一靜,當然觀眾也可以通過前面的那對老夫妻猜想兄妹的未來(其實既然“敢”于生下孩子,那就應該敢于生活下去)。很文藝但很具倫理挑戰(zhàn)性的作品。
她一間一間敲開病房,找到失憶的哥哥說,春男,我是你的戀人。愛情純真得像房間飄浮的柳絮。其實哥哥找回記憶又怎么樣呢,她撒了無數(shù)個謊,絕口不提這個刻意遺忘的事實,這是屬于他們的默契。最后哥哥拿著兩個雪糕等待著生完小孩的少女,少女開心地笑了,又哭了,就像她在狠狠親吻他的時候又想哭泣,這份幸福伴隨著無法回避痛苦。或許小孩對他們并不重要,那只不過是她從別人那里偷來的愛他的方式,而他,只是接受她的一切。這是一個濃墨重彩的不倫故事,但說穿了,也只是一個讓人胸口發(fā)悶的純粹到極致的愛情故事。
矢崎仁司的自主映畫,沒法代入,文藝過剩~~~
九零年代電影特有的昏睡感
“冰的季節(jié)與花的季節(jié)之間是三月。三月,是大風的季節(jié)?!笔дZ感、畫面的漂白感,還有偶爾出現(xiàn)的都市寂寞感,都好象是領先了時代十年……充滿了所謂“文藝”的意象,是我難以享受的美學。不過那些用力掩蓋的不安與寂寞倒是可以真切地體會,至于甜蜜嘛,
你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它顯然不是一部好片子,特別是哥哥恢復記憶以后瘋狂地跑回去和妹妹做愛,援交、一夜情、亂倫……獵奇又毀三觀的設定。可是從另一方面去看,行為藝術般的不思議行為,簡約又似故作呻吟的影像風格,日式美學的光與影,如死亡般靜謐的節(jié)奏感,不知為什么,對我而言有致命的吸引力。
畫面如同薄霧,人物物件像糖果繽紛,看上去很好吃。情緒清淡似小溪流過,甘美的禁忌,棒冰般清涼。兩個小時最后半個小時有些不耐,但是其中刺人粘人的細膩太多了,而且女主太嗲,夢幻的壞姑娘,洛麗塔綠子醬。
原來是挺文藝的小片,我還以為挺那什么的。再看時,突然發(fā)現(xiàn)喜歡上這種調調,四星半:)
畫面真美,女孩子真美,冰棒的涼氣真美??赐觌娪埃呱咸炫_吸了兩口菸,直吸進肺裏,突然又很想要接吻,就蹲下來抱著自己的膝蓋,I want to kiss you a lot, and I want to cry a lot, too. I decide to cry first.
就像是矢崎用垃圾廢品制造出一朵精美的金屬花。
"有情皆孽,無人不冤。"好久不曾被這般打動。太健康的生活,讓嗜病態(tài)美的心停搏了太久
「三月,來如雄獅,去似羔羊」,也如片中兄妹之間禁忌的愛情一樣,來勢兇猛,始於溫柔。日本獨立導演矢崎仁司在他的第二部作品中透過一對兄妹亂倫的故事,以溫和的姿態(tài)平靜地處理道德與情感的沖突,呼喚人與人之間最普遍也最純粹的愛情,使這段不倫之戀變得具生命力之餘也增添點點正當化。
沒看完,不知是因為晦澀還是沉悶。兄妹是永恒的話題。墻上的畫。并不俊美的哥哥。妹妹。背在身上的冰箱。一支又一支的冰棍。車禍失憶和死亡。還有謊言。幸好沒有看結局。
矢崎仁司大概是想講一個清純的兄妹不倫戀的故事.結果,為了給不倫呈現(xiàn)出清純的表征,他不得不犧牲掉戀這個關鍵詞該有的一切前因后果起承轉合.一切表征又沒有線索串聯(lián),卻又并非跳躍而是斷裂.影院里1/3的人在不同時間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睡眠狀態(tài)
高跟鞋 連衣裙 皮革外套 白邊圓形黑超 冰盒 雪條
4級AV片的亂倫題材,高級藝術片的風格,導演矢崎仁司不愛生活愛電影,本身已是影根深種的癡漢.
是啊,像臺詞所說的一樣:“一年里,三月或許是最少人關注的,它在冰與花的季節(jié)之間,是大風的季節(jié)?!边@大風吹出兩人間的罅隙---“當不惜交出一切去明白你/將雙方之間差距變?yōu)闃O微/當裝飾統(tǒng)統(tǒng)撕去猝然望見罅隙/當中的風光吸引我潛入你/將雙方之間拉鋸變?yōu)閶趁?當張開中的新世界藏著了我跟你?!?/p>
我活在透明鐘罩里,你看得見我枯萎卻無法體驗我的缺氧。
很喜歡配樂就從電影里提出來了,整理在百度云????(包含電影及三段配樂??)鏈接:https://pan.baidu.com/s/1v3I9xmfPGbRQIApRWRILYw密碼:59vg
安安靜靜,不疾不徐。純潔美好蓬勃如藍天下一樹燦爛的花朵。即使不能愛的折磨,也多隱忍在日常生活。世界大多男歡女愛,都是罪孽,卻又可恕。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矢崎仁司的作品,真是非常好。古靈精怪的女孩與憨傻男孩真是絕配,整體觀感近似《東京日和》,也如同里面三月大風里的飄絮,散淡而純美,悲哀而細膩,于碎片段落中慢慢擴散溫情。最后的兩根冰棍真是迷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