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劇照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2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3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4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5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6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3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4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5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6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7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8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19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12-06 00:26

詳細劇情

  卡羅爾(澤比紐·扎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飾)藏在妻子多明尼(朱麗·德爾比 Julie Delpy飾)的行李箱中,從波蘭偷渡到了法國。天堂般的生活并沒有如愿展開,換來的是卡羅爾心中巨大的生活壓力。他甚至失去了性能力,被多明尼趕出家門。帶著妻子有了外遇的慘痛心情,還有一張美發(fā)師證書??_爾決心回到波蘭經營事業(yè),再卷土重來。
  歷盡波折的卡羅爾終于回到自己的國土。他積極上進,忙于謀生,竟在房地產生意中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一舉成為百萬富翁。此時的他,以為可以讓多明尼回到身邊,然而妻子的拒絕卻令他的自尊大為受傷。于是,卡羅爾決定用一場陰險的計謀,狠狠給妻子一個報復。然而當卡羅爾得逞后,他又能換來什么呢?

 長篇影評

 1 ) 平等是最自然,也是最不切實際的事

(寫于08年底,那時候我還是個感情濃烈的姑娘)

Blanc----égalité
        和我們教室后面寫的一樣,平等,白色。
    其實回味每一個鏡頭,白色,貫穿整部影片。從法庭門口的和平鴿成群飛起,Karol抬頭,表情饒有興致,但是結果卻被很掃興。這是不是最開始的一個暗示,帶有諷刺意味的筆觸,敘寫著所謂的平等。放棄了在波蘭的聲名和前程,只因了Dominique的一個神情凝望,隨她來了巴黎,帶著一個裝著證明他能力的箱子,里面裝的是他在波蘭的全部驕傲。來到巴黎這個地方,幾乎不會說法語。其實一直不明白,為什么Dominique總會回想起他們婚禮的場景,因為婚紗是白色的么?是因為象征兩人愛情的平等么?為什么要從那么空無一人的教堂里走出去?“我需要時間,我要挽救這段婚姻,我不相信我們情分已盡”在離婚的法庭上,Karol喊出,:“難道就因為語言,我被拒絕了嗎?”最開始的暗示。Dominique從回憶中被扯出,法官問她Est-ce que vous aimez votre mari? 她回答Avant oui, 眼神里盡是溫柔。Karol的眼睛里寫著渴望,Dominique看他一眼,眼神轉而凌厲而決絕。maintenant?-Non,je n'aime plus.語氣中一絲輕蔑。Karol表情難以置信,一時沒有明白過來,然后眼中剛剛的光芒暗淡下來,當他能理解這個句子的時候,痛徹心扉。以前愛,現(xiàn)在不愛了。我知道,最痛的一句話莫過于此。
     其實我挺喜歡Karol的行李箱,貼著便簽,給人一種挺舒心的感覺,同時也是一個典型的象征吧。那個箱子,在傳送帶上轉來轉去,有人分析說這象征了小人物自己無法左右命運,我同意這點。這也算是對平等的一個反諷吧,不是說想怎么樣就能夠實現(xiàn)的。后來Mikolaj把Karol裝在箱子里運回華沙的時候不也一樣么?Karol被連箱子一起帶走,無法左右自己的行程。小人物的悲哀在于此,世界之所以為世界,就是因為了這些必須與無奈。在Karol最無奈的時候,銀行卡被凍結,無家可歸的時候,在巴黎的夜里,冷風逼人。在最無助的時候,蹣跚的老婦人讓他嘴角泛起殘忍的笑,這是他內心里陰暗面的展現(xiàn)么?也是他后來的那些報復行為的最初端倪?
    很喜歡他假裝吞鑰匙的那一個剎那,暖暖的感覺,在那么落魄的時候,在面對Dominique的絕情的時候,他依然心心念念著逗她開心,試圖挽回。我仔細看他的臉,沒有絲毫埋怨。的確,Dominique也笑了,Karol的可愛的一面,或許就是這樣的小細節(jié),曾經贏得了佳人芳心??吹終arol隔著發(fā)絲,觸到Dominique的臉頰,她那可愛的笑,那一蹙眉的開心。但是終究要面對現(xiàn)在的時光。依舊被狠狠傷害,不得不說,Dominique,做得太絕了,不管Karol怎么挽留,怎么補救,都是不可能回頭的了,無論他怎么拋下自尊去懇求。
    流浪,帶著心傷,在地鐵里。地鐵是所有人都喜歡用的象征,地下鐵,是不是也是在光華的掩蓋下,一道刻在繁華臉上的疤?Karol吹著梳子,這是他唯一能用來謀生的了。就這樣,認識了Mikolaj,同是波蘭人。我注意到,Mikolaj用腳指向Karol的驕傲,他的那些證書,或許,開始,Mikolaj不把Karol當朋友,只把他當成一個工具,從心底是看輕他的。當Karol給Dominique打電話的時候,那種絕望,那種孤注一擲,那句或許他說的最流暢的一句法語Dominique, je t’aime。多少無奈與落寞,都在這一句絕望的話語中。無奈,這句話太輕了,給不了Dominique幸福,或許,是Dominique不要這幸福。傷害傷害,還是傷害。Je t'aime.一句話,全部的語言都融在這句里,世間一切情愫,敵不過一句我愛你。愛一個人,就給了他傷害自己的把柄。這話一點不假,心甘情愿,含笑飲毒酒。愛情里,怎么可以僅僅用平等兩個字概括。
     那個電話亭,看他痛苦扭曲的面孔。那種壓制住的絕望,突然讓我想起《飄》里描述瑞德的拳頭,那種像是不信教的人才有的那種自由和硬壓制下的力量。那兩法郎,花掉的也是他的尊嚴,所以他才那么瘋狂地想找回。或許,這也是一種提醒,提醒著他的屈辱,提醒他在愛情里的傷痛。
    他走了,這次真的疼了,他要離開巴黎這塊傷心地。有著怎樣的決心,躲在那個箱子里。拋棄了一切原來曾引以為傲的東西,就那么輕易讓那些留在了巴黎的地鐵站。這是報復的開始么?在那么狹小的空間里,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夠用,卻依然帶著那么易碎的石膏像,就像是帶著對Dominique的愛。不敢想象,他在被推下山崖后,有著怎樣的力量,能走回去。白色的天地,白色破碎的石膏像,世界一片白色……是報復的力量驅使么?愛之深,恨之切。Karol終于回到了朋友那里,蒙頭大睡,我想,他怕是要把那些痛苦的回憶都忘了,或是在夢里把這些想清楚。他能有那么多人指名要他做頭發(fā),說明他在波蘭也是很有前途的,至少生活是很優(yōu)厚的,但他義無反顧放棄了,為了Dominique,去了巴黎。開始,他費盡心機賺錢,也真的達到目的了?;蛟S,以前是靠手藝吃飯,現(xiàn)在卻是靠手段吃飯。波蘭,白色的雪掩蓋下,或許,給了Karol很多,讓他找回了原來的一切。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或許就是最好的療傷藥。探戈舞曲,遠遠地回響。不知道為什么用探戈作背景音樂?;蛟S,Karol做警衛(wèi)的那個時候,是計劃開始拔節(jié)的時候吧。想起這段旋律跟《安妮日記》里的旋律挺像的,波蘭導演都喜歡這類旋律么?
    看到Karol在晚上一個人對著錄音機學法語的鏡頭,他背著變位。他學法語,為了報復?可看他背變位的時候,表情不是那種下定決心的狠,而是一種悠閑。J'ai mangé,tu as mangé……按下重復,有種理解不了記不住的無奈,或許,感嘆著,法國人,那個法國女人Dominique,像變位一樣難以捉摸,掌控不了。(呵呵,我只聽出了Dormir和partir兩個詞的不知道哪種時態(tài)的變位,第一個聽不出來,貌似還是manger的某種變位)
     Mikolaj就是那個沒有勇氣自殺的人。果然像預料的那樣。Karol開槍的那個瞬間,慢鏡頭,Mikolaj倒下,那不過是一顆空彈。隨著這一課空彈,Mikolaj也算是死過一次的人了,沒有人能體會死去的人對活著有什么感受。又想起《非誠勿擾》里,笑笑跳進海里,對他的思念也就此終結?;蛟S,當Mikolaj感覺被子彈射中的一刻,原來的那個他也跟著死去了。兩個獲得重生的人,在昏紅的日光里,在冰上,像兩個孩子。記得《搏擊俱樂部》里,泰勒放那個學生走的時候,說明天將是他最快活的一天,他的早飯將比我們都香。重生的感覺?;蛟S,這個時候,兩人開始真正成為朋友。
     Karol已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不知是不是刻意的對比,如今他站在高樓上,依舊吹著梳子,不過一切都變了。“看,華沙就在我們腳下。”不再是原來那個懦弱的人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那種俯瞰一切的感覺,只是,贏了世界,Dominique在哪里?夢醒時分的呢喃,除了那尊石膏像,沒人聽到。誰說報復的時候,心里沒有愛了呢?Karol一直是愛著Dominique的,一直都是。他立了遺囑,當時也算是報復計劃的一部分,但是他的表情里有種痛,那種無奈,那種自己都希望自己能停下來的感覺。就算是他最后跟Mikolaj提到說她會來參加他的葬禮的,畢竟那是很大一筆遺產的時候,雖然有著鄙夷,但我卻覺得有種苦澀,那種他希望自己恨Dominique,沒想到并不能真的恨,卻內心深處依然愛著她,恨卻騙不了自己。如果說繼續(xù)愛著Dominique是一種軟弱的話,他不能容忍自己在事業(yè)成功的時候,懦弱著。或許,他千百次警告自己,不能對Dominique念念不忘,內心卻是對她的感情一直不變,只不過,這種感情異化了,被深深埋起來。一次又一次,他發(fā)現(xiàn)自己依然抵擋不了這種感情的侵襲,在思想最脆弱的時候,暴露無遺。不知道怎么化解,這種感情在報復的掩蓋下卻欲蓋彌彰,越是這樣,他心里越痛苦,越痛恨自己,越痛恨這個讓他陷入這種狀態(tài)的女人,那個他依然愛著的人,報復的念頭越堅定。用報復掩蓋愛情,報復中有種痛,痛在心里,只有自己知道。
     Karol和手下去買尸體的時候,“這年頭金錢萬能”,也算是導演的諷刺吧。是的,錢買不回愛情。(不過我倒是想起歐亨利的小說《財神與愛神》,最后一句夠諷刺的)他把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那枚硬幣,扔進了棺木,隨原來那個自己去了。他從那一群搶劫他的人那里奪回的這硬幣,他舊日的屈辱和尊嚴都壓在上面。 現(xiàn)在,不需要了。
     Dominique來了,或許因為,只有死亡能讓人記住他最好的部分,她流淚了,傷心了,回想起他,畢竟是相愛過,畢竟也刺傷過他,淚水里,有自責,有不舍,雖然很少很少?;蛟S,此刻對于他,Dominique的感情不會比大多數人都更深,只是比對于一個死去的人的感情稍多一些。當Karol重新出現(xiàn)在她面前的時候,震驚過后,或許,她覺得他們可以回到過去了,或許,她覺得愛情可以起死回生。此刻,對于Karol,更大程度上來說是為了證明自己,并不是完全因為愛情。但畢竟曾經滄海,那種過去的感覺回來了,他不再是原來那個在愛情理卑微的角色了。對于Dominique,她一無所知,Karol從這一刻起,就深深傷了她一次,這一次,我覺得比什么都深,比起把她送進監(jiān)獄更傷人心。然而,她終于還是失去了他,在清晨,等醒來,她發(fā)覺,自己又愛上了Karol,和以前一樣。我還很喜歡一個鏡頭就是她給Mikolaj打電話,電話那頭Mikolaj冷冷的聲音,告訴她Karol已經死了。
    警察進門,那一刻,她一定以為自己昨晚不過是幻覺了。其實,她完全可以告訴警察,Karol沒死,但是當警察第二次跟她確認的時候,她卻沉默了。突然覺得,她不是陷入記憶中,或許,這次,是她甘心被Karol狠狠傷一次了,她故意沉默了。算是贖罪吧,這樣,兩人誰也不欠誰的了。就像前面說過的那樣,愛一個人,就把傷害自己的把柄交給了他。其實,結局是意料之中的??粗鳧ominique用手語告訴Karol,等她出去,重新開始,表情沒有恨?;蛟S,兩人的傷害相抵消,像張白紙一樣,重新開始。不是原諒傷害回到過去,是重新開始。又想起開始Dominique傷Karol,把Karol對她的愛當作懸在他頭上的鞭子,沒有平等,沒有幸福。兩個人的戰(zhàn)爭,沒有輸贏。
    寫到這里又想起出現(xiàn)了三次的那個婚禮鏡頭,記得那個律師說“他在隧道的盡頭看見燈光”,Dominique從教堂出去的時候不也像是在隧道盡頭看到燈光么?雖然我還看不透這代表什么。
    是不是,彼此傷害過后才可以一切重新? 愛情里,有多少平等可講?或許還是應該努力尋找平等的吧,如果,Karol選擇原諒,Dominique是不是不會再回來?如果回來,兩個人之間的不平等是不是就像一道傷,抹不平,Karol是不是在兩個人的愛情角逐里一直處于下風?愛情,也是角逐?

  

 2 ) 虛構的倫理 沉重的思考

按照劉小楓的闡釋,白色倫理是一種公平倫理的象征。由生理缺陷造成的身體上的不平等進而形成了一種倫理上的不平等,從而導致倫理意義上的“愛情”的破裂,而在影片最后,生理機能的恢復又使先前的倫理重新得以維系。整個影片的框架如此。似乎沒有什么說不過去的地方。但看完影片后,我卻陷入了另一種沉思之中,影片中,為什么倫理需要恢復而不是重建?“愛的信念”是一種偏執(zhí)倫理的表述嗎? 其實,支持對這部電影完整敘事的是卡洛對愛的一種偏執(zhí),或許這里用“執(zhí)著”更好些,在遭受到多次“生理”上的侮辱后,卡洛對多米尼克的愛仍無法熄滅,這本身就帶著“偏執(zhí)敘述”的欲望,更何況在卡洛在波蘭事業(yè)有成,從而恢復生理機能后,仍然有破鏡重圓的念頭,這讓人不得不對這個倫理框架產生懷疑,愛的信念能如此執(zhí)拗嗎?當然,我不是對愛的持久性表示懷疑,只是對這種以愛的名義恢復倫理關系的敘事模式表示懷疑,因為形形色色的電影中想表達這樣一個思想的太多了,因而產生了一種類似“反教化”般的煩感。因此,在那種情況下,新倫理關系的構建是自然而然的,是合乎倫理敘事規(guī)則的,比如說卡洛從此郁郁寡歡,一蹶不振,或事業(yè)有成后忘掉舊情,或產生報復念頭等等多種倫理構建的可能,唯獨電影的倫理恢復讓人感到如此偏執(zhí)而難以信服。 另外,退一步講,即倫理需要恢復并能夠恢復,那么倫理恢復到底需要什么呢?我們再對影片做一個回顧,開始卡洛愛多米尼→卡洛生理機能喪失→多米尼不愛卡洛→卡洛回國開公司→卡洛用大筆遺產為誘餌騙多米尼回國→做愛并達到高潮→性的暗喻并愛的恢復?;蛟S我這么一寫,這部電影劇本即成了一部蹩腳的小說。但電影的整個敘事的確如此。由此可看出,他們愛情的恢復是靠生理和財富兩樣東西而完成的,缺一不可。因此,這也是劉曉楓所表達的看法,即倫理的平等需要身體和物質的兩重平等作為前提。可見,愛情,作為維系影片倫理敘事的信念從而顯得如些蒼白,根本無法承載身體和物質雙重之重。 當然,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表達的只是倫理的平等所欠缺的東西,而敘事法則只是一種載體,新的敘事又產生新的倫理思考,因此,我上面的分析顯然是脫離了基氏的倫理思考框架。 其實,虛構一個完整的、有深度的倫理敘事,必須以犧牲眾多的倫理事實為代價,這是所有所謂的藝術電影必須取舍的,甚至可以說一種共謀性的東西。比如經常打色情擦邊球的“不倫之戀”正是這樣一個佐證。在生活的可能的維度上延展,任何虛構都是有意義的,而任何倫理思考都是荒誕的,即不要想,只要做,愛情亦如是。

 3 ) 沒看懂

首先聲明,我不打算給好評,但也不會差評,因為我基本沒看懂,也就無法解讀,只是談談感受,說說話。 《藍》《白》《紅》三部曲,我是嚴格按順序看的,順序據說來自于法國國旗的顏色,從左至右排列,分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個人感覺幸虧是按順序看的,因為一部比一部難懂,一部比一部枯燥。 第一部我起碼看出女主角從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生命挫折中走了出來,逐漸擺拖了逃避和孤獨的情緒,最后即將啟動新的生活,音樂很好聽,畫面也美(也可能是女主角朱麗葉. 比諾什美),如果說主題是在探討自由的話,那可能就是指人不能被束縛,不僅不能被壞的東西束縛,同樣也不能被好的東西束縛,比如愛情和親情,名譽和地位就更不用說了。有一點不知道我看得對不對,快接近結尾的時候,那個女主丈夫的朋友也是暗戀女主的對象堅持要把女主未完成卻一度要銷毀的樂稿完成,或許也表達出一種自由的精神,不顧及,不迎合,愛你卻不見得事事都得順從你,但似乎又有點矛盾,這不是給直男癌找借口嗎?你到底想不想跟人處對象???可能人家藝術家就喜歡這樣的?老實說,藝術家的世界我們真不懂; 第二部《白》不是講藝術家的事,但卻更看不懂了,有人說這是一個ED男復仇的故事,這跟平等不知怎么就扯上了邊,這編劇對嫌棄ED的女人是得有多憤恨,對那事兒不行的男人得有多同情,愣是最后將可憐的女人送進了監(jiān)獄,然后男主在監(jiān)獄的窗外對著心愛的女人流淚—麻煩編劇,這邏輯真夠難為我們的,是男主設的套將女主關進監(jiān)獄的好吧?平等體現(xiàn)在哪里?體現(xiàn)在報復成功?體現(xiàn)在男女在性事這事上不對等?或許一切都是隱喻?上世紀94年的片子,東歐巨變剛發(fā)生沒幾年,男主來自于落后的東歐國家羅馬尼亞,女主則是西歐的法國人,兩個國家存在落差,再猜想到本片的主創(chuàng)是羅馬尼亞人,他老人家可能對落差的體會更深一些,自然對平等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但拿男女關系去比喻政治或國際風云的事,畢竟有點玄乎,我還是猜不透。當現(xiàn)實片或愛情片看吧情節(jié)有點扯,當寓言片或隱喻去解讀又有好多地方說不通,最后我只能承認自己水平太淺,還需多多修煉,總之兩個字:太累; 還有更累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紅》,不好意思,為了對得起“博愛”,對得起豆瓣的8.7分,我愣是分四次,睡過去三次才堅持把它看完,這也創(chuàng)下個人閱片史的紀錄了,對不起,真對不起。 老法官與女主之間的對話聽不懂,兩人之間的關系有些曖昧也就罷了,穿插進來的年輕法官,快結束了我才知道他不是女主電話中的男友,這里我想說的是: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搞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xiàn)自己的藝術水準很重要,但照顧一下觀眾的接受能力,體諒一下他們的應變能力是不是也很重要?電影情節(jié)的遞進以及橋段的銜接和鏡頭的切換是不是要避免讓觀眾產生誤會?反正我是誤會了,也可能一開始我就不認真,漏掉了什么,也不打算再去回放,我的原則是你既然設計了情節(jié),就要用它去抓觀眾,最好是抓了你自己國家的觀眾,再多抓外國的觀眾。 如果您堅持把這三部電影都看完了,又聽我瞎扯到這兒。然后,您告訴我,你不懂,這三部曲是高水準的文藝片,人家可是得了金獅獎的,沒看出好來是你水平不夠,好吧,我承認文藝片相對小眾,我也再次強調并承認我能力太低,欣賞水平極其有限,但我想說我們是不是也要避免“光環(huán)效應”和“名人效應”?一聽說這是某某大師拍的片子,就要先跪下再去欣賞,有時候文化差異擺在那,不是在人家那叫好的東西到你這你就真的能理解,理解不了就感覺自己特自卑,還要不懂裝懂的發(fā)一通不著邊際的評論,當然,像我這樣的表達感受另當別論,嘿嘿。 還有評論特別推崇這三部電影的鏡頭語言以及色彩色調,這個我可以茍同,但假如僅以這些元素評判電影優(yōu)劣的話,那就不要苛責我們的老謀子等喜歡整這些事而不以劇情取勝的本土導演了。 或許真的是曲高和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再高檔的餐廳,它也不會盼望食客越少越好。 我一直堅信:雅俗共賞永遠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4 ) 沒有平等,消解的只是我們自己

白在"Trois Coleurs"三色系列中,應該對應著平等(égalité)。在這個故事里我們很容易找到平等的影子:Karol從被Dominique拋棄,到成功地實現(xiàn)報復,他成功地證明了他男人的尊嚴。從一個喝口涼水都塞牙的客居異鄉(xiāng)的無能男人(他在各地得到的獎項,決不象征著什么能力,倒是像是一種累贅,甚至是反諷式的映出他的無能),到一個事業(yè)有成,終于將自己和妻子(奇怪的是這場離婚官司打了那么久都沒結束)定位在了高墻內外,這成功的報復,應該說是再好不過地實現(xiàn)他的平等了吧?然而這其中有很多問題。他得到的,不是共時的平等,至多只是歷時的平等。如果我們把這九十分鐘的電影在時間上作個平均,也許他們的位置是大致平等的。然而我們無法抵御的時間之流,卻清楚地告訴我們Karol是在逐漸登上一個世俗所謂成功者的位置,從而可以操縱自己和別人的命運,與Dominique當時需要依賴外物(離婚訴訟里的法律,驅逐Karol時的警察,接到電話時身上的男人)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完全不同。兩個人在達到征服與反征服的目的中,女人采用了適當的力量,男人卻選擇了過大的力量,其結果是沒有最終把兩人的關系推到一個平等的穩(wěn)定狀態(tài),而是呈現(xiàn)一種過度,最后的Dominique以一種屈服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窗口,我只能說他們之間將永不會再有真的平等可言。
跳出這個格局再看,卻還有另一層反諷:即使歷時的平等,Karol也一樣沒有實現(xiàn)。我這里講的歷時性,不是前瞻式的評價,而是在這九十分鐘內已經如此。使Dominique到達華沙的,不是Karol,而是Karol之死。以自身的消解來追求自身的尊嚴,追求到了又是誰的?Karol在葬禮后的出現(xiàn),不能說明他的存在,這時他的遺產已經全都歸Dominique所有,他連自己都沒有了,只剩他的所謂尊嚴。脫離了實體的尊嚴,究竟還有沒有意義,或者說還是否存在?因此那激情的一夜其實徹頭徹尾的將Karol符號化,意圖消解這個符號而換得自身存在的完滿,卻將自己完全符號化,自己跳進自己設下的局,最終全情投入一場能指的狂歡。
也許我們對平等的幻想應該落幕,畢竟說穿了就只剩一些符號的碎片。在這個世界,我們只有真正無根的漂泊,才會跟每一個萍水相逢兩兩平等。

 5 ) 什么是真正的般配?—— 親密關系中陰影能量的平衡

被這部片子的結尾震撼到了。Dominique最后重新回到Karol的懷抱,是在監(jiān)獄里表達出來的。我感受到的是兩個人陰影部分最終達到匹配。Karol最后懂得了Dominique的欲求,Dominique也滿足于激發(fā)出了Karol內心的陰影,使他成為了完整的男性,兩人在關系中才擁有了真正的滿足與性高潮。

影片開始,法庭上Dominique便挑戰(zhàn)了Karol在關系中的地位。以Karol性能力喪失來表現(xiàn)失去dominance。個人感覺Dominique是女性氣質非常強烈的一個人,她在無意識中挑戰(zhàn)Karol的男性氣質。很顯然,身處異國的Karol沒有經受住考驗,在關系中出于劣勢地位,包括Dominique駕車棄他而去的場景。而隨后的那次通話則將Karol徹底擊垮,失衡的關系自然無法維持下去。

回國后,Karol重整旗鼓,重新建立自尊。與其說是報復或懲罰,不如說是重新面對Dominique的挑戰(zhàn),并且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自己。被Dominique的陰影能量擊敗了的Karol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心中的陰影,漸漸地他開始使用自己的陰影力量。成為成為一名老板是陰影發(fā)揮作用的第一個信號。當Karol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之時,也是陰影輔助Karol成為一個真正具男性氣質的人。Karol感受到了陰影帶來的滿足感,自信與“性能力”也與日俱增。終于有一天,他可以重新面對Dominique,而不是對著白色雕像意淫。此時此刻的Karol不再是一個符合習俗道德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好人”理發(fā)師,而是了一個真正平衡了內心light面 and shadow面的男人。一個不能釋放陰暗能量的男人是不完整的,也是無法滿足女人的,象征女性氣質的Dominique是無法接受的,關系自然崩塌。而向自身陰影的回歸,使得Karol經受住了Dominique的考驗,盡管手段夸張,但是Karol成功回應了Dominique的陰影部分,男性的陰影成功回應了女性的陰影。在陰影層面上,兩人再次回到關系平衡點,他們又可以在一起了。

所以,成功的關系,應該是陰暗面得以釋放,且雙方的正面和陰影均可以匹配。這樣的關系才可以全面的滿足。當然這是個過于理想的狀態(tài)。不經歷苦難與波折就能實現(xiàn)平衡與滿足,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表達的那樣,真的是太難了。

她的男人終于給了她回應,有資格滿足她了。最后,Dominique說:“等我出來,再來一次”。

這或許就是真正的般配吧。

P.S. 盡管表面看來,Karol是“贏回”了關系,成為了主導者(dominance)。但全片的中心是Dominique。如果Dominique不再對Karol抱有任何興趣或希望,那么Karol的男性力量是無法發(fā)揮任何作用的。很可能的是,Dominique一直在等Karol懂她,理解她。

 6 ) 性之于愛情的平等

呃,發(fā)現(xiàn)這篇一不留神竄到第一頁了,那我就說兩句:本篇是05年寫的,當時還很稚嫩,而且停留在劇透式影評的地步?,F(xiàn)在我長大了 - -,略懂一些鏡頭語言了,于是后來又重寫了一篇,感覺比這篇強。由于豆瓣不能發(fā)圖的落后設置,所以那篇無法發(fā)在這里,有興趣的點這里去看吧

“白色”經典鏡頭賞析:
http://xycq.online/forum/viewthread.php?tid=194651&highlight=

以下是以前寫的: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執(zhí)導的《紅》、《白》、《藍》三部電影里,《白》可能是故事性最強的一部了。我18歲的時候,曾津津有味地把它當一個傳奇故事來看,壓根沒往深了琢磨。后來有了性經驗,and還有過陽萎的經歷-_-,這才算看懂這部片子。嗯,我要說的是,這是一部討論性和愛情的關系的片子。

影片主人公卡洛是波蘭小有名氣的美發(fā)師,為了和他年輕漂亮的法國妻子多米尼克在一起,來到了法國。然而在法國,他感到人生地疏,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活力,甚至變得陽萎。多米尼克無法忍受他這一點,于是告上法庭,要求離婚。法院判決離婚,并把大部分財產都判給了多米尼克。卡洛走投無路,在地鐵里行乞。行乞時他認識了波蘭人米克拉伊,在他的幫助下,卡洛藏身于一個大行李箱內回到了故鄉(xiāng)華沙。回國后,他不愿再當沒有前途的美發(fā)師,經人介紹他投奔一位金融界人士,沒想到工作只是給那個人當警衛(wèi)。一陣子后,轉折點來了:卡洛偷聽到雇主和別人的秘密談話,知道了他們將要買下某片土地,于是搶先與地主作了交涉并買下了那片土地,然后以十倍的價格賣給了他的雇主,從而發(fā)了財,還開了自己的公司,并拉米克拉伊入伙。成功后的卡洛決心報復多米尼克,他假裝身故,然后把遺產留給了多米尼克。多米尼克來到了華沙,參加了他的葬禮。隨后她回到賓館,卻赫然發(fā)現(xiàn)活生生的卡洛躺在她的床上。此時的卡洛表現(xiàn)得充分的自信,并恢復了性功能,于是兩人瘋狂做愛。早上,卡洛悄悄離開后,波蘭警方拘捕了多米尼克,原因是懷疑她策劃謀殺了一向身體健康的卡洛??迦滩蛔Χ嗝啄峥说乃寄睿半U來到監(jiān)獄窗口,用望遠鏡偷偷看她。多米尼克看見了卡洛,開心地笑了,打手勢對他說:等我出去后,我們再來一次??宸畔铝送h鏡,淚流滿面。影片到這里就結束了。

這部片子我看了好幾遍,最初看的時候是從卡洛的角度出發(fā)的,非常討厭多米尼克,對卡洛的遭遇感到同情,為他的發(fā)財揚眉吐氣,對他報復多米尼克覺得無比正確和痛快。后來我的看法改變了,我發(fā)現(xiàn)多米尼克雖然出場鏡頭不多,但她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要想理解這部影片,就要理解多米尼克這個人。就像《仙劍奇?zhèn)b傳》里表面上主人公是李逍遙、但其實趙靈兒才表現(xiàn)了游戲的中心思想一樣(請參看我8.1和8.2的日志我親愛的靈兒?。?br>
紅、白、藍是法國國旗的三個顏色,分別代表了博愛、平等和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拍這三部片子就是為了探討這三個主題。白色代表平等,那么在《白》這部片子里,平等是指什么呢?我認為,是指愛情中兩個人的地位的平等。而性,是體現(xiàn)愛情中的平等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兩個人沒有性愛,比如卡洛陽萎,那么在他和多米尼克的愛情中他就是低她一等的,不平等的愛情是無法走下去的。(別砸我,我說的是我理解到的導演的意思,而且我覺得我理解的沒錯誤哈哈)

在多米尼克的愛情觀念中,性方面是否得到滿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在法庭上違心的說出“我不愛他了”,就是因為她不能接受和卡洛沒有性生活。隨后,卡洛給她打電話時,她竟然讓他聽她和另一個男人做愛的聲音,并且她叫得非常大聲。然后,在卡洛的葬禮上,她痛哭失聲。在發(fā)現(xiàn)卡洛在性方面重振雄風后,她發(fā)自內心的歡喜,在和他做愛時叫的聲音比在那次電話里的還大。第二天早上睡醒時,她臉上掛著像小孩子一樣的滿意的笑容。在監(jiān)獄的窗口她看到了卡洛,她沒有如一般人所料那樣或憤怒或懺悔或痛哭,而是滿懷期待的對卡洛比劃著手勢,表示迫切的想和他再干一次。所有這些都說明,她確實是深愛著卡洛的,同時她對愛的要求也是苛刻的。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對愛的要求并不那么苛刻,相反還很簡單呢。她和卡洛是在一個美發(fā)大賽上相識的,當時卡洛獲了大獎。據卡洛回憶說,那時她凝視著他。在法國的卡洛全無自信,笨手笨腳,多米尼克很狠的拋棄了他。在華沙的賓館里,半躺在床上的卡洛表現(xiàn)得像將軍一樣有威勢有男子氣,這讓多米尼克忍不住屈服于他,在他的身下、在他下身的猛烈沖擊下徹底被他征服。我們能看出,她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找一個強有力的男子,可以讓她有依靠,可以讓她依賴,她愛的就是這樣的男人。

理解了多米尼克,我們再回頭看卡洛的經歷,就會明白為什么影片的絕大部分篇幅都用在表現(xiàn)卡洛忽高忽低、令人悲喜交加的起起伏伏上,因為多米尼克是影片內涵所在,卡洛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多米尼克的要求。于是乎,卡洛潦倒,那就得不到她;興起,他才有可能得到她。他到底能不能滿足多米尼克的要求,由于這個懸念,影片牽動了觀眾的揪著的心。比如說,片中卡洛在法國說這帶有濃重波蘭口音的發(fā)育,舉止摳摳索索,笨拙可笑;他藏在行李箱里回國,表現(xiàn)出他的命運就像行李一樣身不由己、被人控制、受盡侮辱。梳子本來是他的美發(fā)工具,但在地鐵里他卻用它當樂器來吹奏;唉,理發(fā)這一行業(yè)什么好處都沒有給他帶來,讓他淪為乞丐。這樣的他,怎能滿足她的要求?他發(fā)財后,舉手投足間派頭十足,像國王一樣左顧右盼;他買下了一座大廈中的房產,躊躇滿志的說:“華沙在我們腳下。”在賓館里的他,說著口音純正的法語。這時的卡洛,才是她想要的人。影片結束時他得到了她的愛情,但他卻淚流滿面。我覺得,這時他們兩個人想的一定不一樣,多米尼克是在想將來的性的快樂,而卡洛是在想以往的艱苦歷程。

影片分析就到這里了。對于我個人來說,我之所以喜歡這部片子,最大的原因是多米尼克這個人物。她就像我喜歡的那類女孩一樣,美貌,冷酷,苛刻,屈服于強者。為了多米尼克這樣的女人,我要變得更強。and……嗯,還是說出來罷,我覺得她在高潮時的叫聲實在太tmd讓我熱血上涌了,聽著她的聲音,我簡直可以閉上眼睛手淫了。

扮演多米尼克的是法國的女演員朱麗黛爾比,在《紅白藍》三部曲的三個女主人公里她是最吸引我的一個。扮演卡洛的是波蘭著名演員扎馬霍夫斯基,不過他以演電視劇為主,極少上電影。導演么,基耶斯洛夫斯基,不用介紹了吧,呵呵。



再寫點,當作是關于《白色》的補遺罷。

片中有一個情節(jié)很有意思:卡洛在地鐵看到了一個酷似多米尼克的雕像,他忍不住偷了它,并把它帶回了波蘭。雕像后來摔壞了,卡洛細心的把它又修補好了,只是上面還是有裂痕??宄3?粗@雕像,有一次還情不自禁的閉上眼睛吻了它的嘴唇。這暗示著卡洛的愛情觀,他認為愛情即使有了裂痕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他不會因為這裂痕而減少對多米尼克的愛。多米尼克在卡洛心中的形象在法國被摧毀了,卡洛要在波蘭重塑。領會了這個情節(jié)之后,我覺得在愛情方面,卡洛真的很堅強,我非常欣賞他這一點。同時,片中卡洛和多米尼克在一起的時候不多,雕像成為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他們兩個人的工具。

米克拉伊這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襯托了卡洛的形象。他很有錢,而且有深愛他的妻兒,可謂相當成功;但他卻想自殺,自己又沒有足夠的勇氣下手,于是請卡洛代他動手。卡洛沖他開了槍,一聲震耳欲聾的槍響后,米克拉伊心旌搖馳,軟倒在卡洛懷里。然而這一槍是空包彈,米克拉伊沒有死。在從鬼門關走過一遭后,他再也不想死了。他獲得了新生。這暗示著回到波蘭后的卡洛也獲得了新生。

在法國,卡洛受盡侮辱,多米尼克處處掌握著主動權;回到波蘭后,卡洛占了上風,多米尼克處處受制,不但無法把握卡洛,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握,并且入了獄??吹竭@一幕幕我無比郁悶:難道在愛情中,總是要一方控制另一方嗎?愛情是否真的只是控制和反抗控制的游戲?我不敢再想下去,我也不敢再寫下去。

只有在兩個場景里,卡洛和多米尼克在愛情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一個是在他們的婚禮上,畫面籠罩著不易覺察的白色,多米尼克身著白色婚紗走出教堂,回過頭來和卡洛深深接吻,然后畫面被一片純白色充斥,再沒有其他。還有一個是他們在酒店做愛時,多米尼克接近高潮,叫聲越來越響,在她最高潮的一剎那,她的呻吟變成了呼喊,此時畫面同樣被一片純白色充斥了。

也許愛情就是這樣的罷,雙方都在努力追求平等的地位?!栋咨窞槲覀冋故玖似降葒乐厥Ш夂髢蓚€愛人的遭遇。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本片發(fā)行于1993年),我認為它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完全可以被稱為經典了。

p.s.: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分析這部片子,也是挺有意思的。那時波蘭剛從社會主義演變成資本主義,波蘭人仇視社會主義,因此當強盜們從卡洛手腕上搶下手表后發(fā)現(xiàn)是前蘇聯(lián)生產的,立刻罵著臟話把表扔的遠遠的。獲得新生的波蘭發(fā)展迅速,涌現(xiàn)出了向卡洛這樣的一批新興起的資本家。在波蘭,只要有錢,什么都能買到,所以卡洛可以用錢鋪路,很容易就制造了自己身故的假相。

 短評

于是,卡羅爾決定用一場陰險的計謀,狠狠給妻子一個報復。然而當卡羅爾得逞后,他又能換來什么呢

3分鐘前
  • (????д????)
  • 推薦

①探討愛情上的地位嬗變與平等,間或有政治隱喻。②法國-失語-貧窮-陽痿-匱乏,波蘭-暴富-假死-滿足-復仇。③白色彌漫的婚禮閃回,雪地,頭梳,鴿子,女神雕像,高潮時的純白色尖叫。④困頓中瞅見的戈達爾[蔑視]海報。⑤聽錄音學法語挑的詞真是絕配。⑥空槍后的膨脹時間,體驗過死亡方知生的可貴。(9.0/10)

5分鐘前
  • 冰紅深藍
  • 力薦

比藍有趣

7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一個一無所有的中年男人的奮鬥史與復仇記。三部曲中我最不喜歡這一部,雖然我不能否認世上的確有這種男人的存在,但也不能讓我接受他那無聊的做法。因為復仇以後,結果是什麼?換來兩行熱淚?

9分鐘前
  • StevenTong
  • 推薦

導演用該片表現(xiàn)法國國旗三種顏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構思令人感嘆,片中也多次出現(xiàn)主人公身著白色服裝出現(xiàn)的場景。

11分鐘前
  • 愛吃烤鵝
  • 推薦

三部曲里,我更喜歡這部

15分鐘前
  • 扭腰客
  • 力薦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是平等嗎?還是高貴者的垂憐?在這個片子里,我看到的不是對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極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愛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卻只不過證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

19分鐘前
  • 沙礫于飛
  • 力薦

玩得挺開心,還挺好笑。地域阻隔帶來人的困境和東西歐的關系寓言性強,后來的情節(jié)發(fā)展拿到今天一看還有預言性……單看愛情的話,實在有點感同身受,如果說忘掉舊愛一靠時間二靠新歡,那么證明舊愛則一靠金錢二靠死亡。以上都是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0分鐘前
  • 更深的白色
  • 推薦

《藍》《白》相比,我更喜歡《白》的故事,當然,《藍》的配樂比《白》更勝一籌!—— 今天才偶然發(fā)現(xiàn)《藍白紅三部曲》的豆瓣電影條目都是「阿北」于「2005-05-07-15點多」創(chuàng)建的,不過創(chuàng)建條目的先后順序則是《紅》《藍》《白》。-2017.11.15

24分鐘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薦

心里面裝著一個人,人往往就有了目標。在愛情上,兩個人都輸了,也都贏了。

28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推薦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 我看到的不是對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極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愛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卻只不過證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其實這也是你一直和我說的,我只是把自己覺得最好的給你,卻不能給你愛,即使離開,你依舊覺得愛得卑微。我只能說抱歉,我受不了讓我窒息的愛

31分鐘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薦

記仇的小男人真可怕。

36分鐘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薦

真糟糕,心都涼透了,三部曲里最不喜歡這一部,都不給一點活路走。

41分鐘前
  • 沉歌
  • 還行

好像愛情里付出的比較多的總像是失敗者。披著愛情的幌子,我們都做了太多的荒唐事。他的愛多么卑微和落魄,像乞討一樣祈求妻子的一點愛意,以至于用死亡換來一次會面。一旦傷害開始,便陷入了互相摧毀的深淵。白色的婚禮那么圣潔,可這樁婚姻卻是灰色的。

46分鐘前
  • 后自愈
  • 推薦

金錢讓男人堅挺,高潮喚回愛?

51分鐘前
  • blur
  • 還行

雖然三部曲里面最喜歡的不是這部,但不得不說這部的劇情沖突是最強的。白色是空白,白色是圣潔,白色是平等。男主復仇一系列舉動,本質還是因為愛的太卑微,愛情是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長久下去。人活著如果太卑微,就會變得狹隘自私,感覺怎么樣都是為了卑微而活。

54分鐘前
  • 櫻花飛舞時
  • 推薦

Julie Delpy年輕的時候真美。PS,最后的啞語是:等我出獄后,我們一起離開,或者我留下,我們結婚。

59分鐘前
  • Eudemonia
  • 還行

三色里最喜歡的就是白了

1小時前
  • 九尾黑貓
  • 力薦

基老師的喜劇,故事很離奇(所以不奇怪后來的[天堂]),寓言性很強(還有比東歐丈夫西歐妻子這種故事更強的么,“死亡”之于冷戰(zhàn)終結之類)。音樂很好,普萊斯納有點模仿皮亞佐拉的調調。確實不及[藍色]。

1小時前
  • 胤祥
  • 推薦

基耶的電影不要求理解,但要求接受。一個致命的邏輯是:不理解怎么接受?于是在電影放映的每一秒,我的眼睛都在規(guī)勸我的大腦。我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魔法,讓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在電影世界里通通自洽,通通不需要解釋。當我在現(xiàn)實中愈發(fā)小心翼翼地給予我的愛,他讓我置身愛的狂潮、愛的激流,讓我目瞪口呆,讓我難以自拔,讓我不愿再循規(guī)蹈矩地生活下去。他還有一種能力:讓自己的女主角在鏡頭下容光煥發(fā)。我無法不相信朱莉·德爾佩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而為了她男人可以做出任何事。

1小時前
  • 晚不安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