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滅霸史詩般的戰(zhàn)爭結束后,地球似乎暫時回歸和平。皮特(湯姆·赫蘭德 Tom Holland 飾)回到了校園生活之中,他和好友相談甚歡,并且有了心儀的女孩,然而內心最深處依然放不下對鋼鐵俠的追悼緬懷。去往歐洲游學的路上,皮特試圖找機會和個性女孩米歇爾(贊達亞 Zendaya 飾)表白,誰知接連出現(xiàn)的元素怪獸打亂了他的表白計劃。在這一過程中,與神盾局合作的神秘客(杰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飾)挺身而出,擊退怪獸。自感不堪大任的皮特謝絕了尼克·弗瑞(塞繆爾·杰克遜 Samuel L. Jackson 飾),情愿將鋼鐵俠繼承者的重任交到神秘客手中。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更可怕的危機接二連三襲來……
07.12更新
有人說我就是抓住這個設定給打了三星,那關鍵是這部電影也不咋尊重咱們內地觀眾啊。
07.04更新
各位是不是看我挺好說話,就可以對我人身攻擊了?下一個再對我人身攻擊的,我不會嘴下留情了:)
另,超凡蜘蛛俠的電影中,蜘蛛俠也是高中生,超凡二是高中剛畢業(yè)。目前為止三版蜘蛛俠只有第一版的蜘蛛俠是成年人,希望大家不要再評論里面瞎說。
07.01更新
我就再補充一下哈,荷蘭弟蜘蛛俠第一部個人電影《蜘蛛俠返校日》中,最終戰(zhàn)勝禿鷲的不是超強戰(zhàn)衣,沒有青春期中的自私,是毅然決然的放棄舞會選擇正義的蜘蛛俠。
說實話返校日在蜘蛛俠的英雄魅力塑造上比遠征不知道強到哪里去了,我不知道第二部遠征里面導演和編劇中了什么蠱。有人說哪有人16歲就獨當一面,他才16歲,他有青春期,他要成長。那我就想讓他們去回頭看看返校日,其中華盛頓電梯戰(zhàn)和最后決戰(zhàn)中所表現(xiàn)的英雄魅力和蜘蛛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就是能獨當一面,咋了,遠征這部電影蜘蛛俠怎么改開
倒車了呢?
PS:荷蘭弟所飾演的蜘蛛俠不是我的最愛,但是有一說一好的地方也有,但是絕沒有好到閉眼吹的地步。
06.29更新
有人說我的這個評價都是因為這個人物設定,與電影的質量關系不大。也有人針對這一版的彼得帕克與鋼鐵俠的關系說了不少,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在美隊三后的蜘蛛俠個人電影中,有簡短的介紹過在遇到復聯(lián)之前的小蜘蛛在做什么。自己拍點短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做著社區(qū)里的英雄。他的戰(zhàn)衣很普通,發(fā)射器也是自己做的。沒人知道蜘蛛俠到底是誰,也沒人在乎學校里的彼得帕克在干嘛。就是這樣的生活,彼得帕克也一直在每天執(zhí)勤,保護皇后區(qū),去快餐店買一份幾塊錢的吃的。
通過背景介紹,他那時還沒有成為擁有千萬粉絲的蜘蛛俠,只是一個心懷正義的蜘蛛俠。他窮,他沒什么存在感,可他在堅持,沒有質疑過正義,沒有放過罪惡。
正是這份簡簡單單的堅持,這份正義感,還有他的超能力,才讓鋼鐵俠選中了他!
我再說一遍我不否定鋼鐵俠這個角色,我討厭的是把蜘蛛俠真正變成一個小寶寶。很多人說他十六歲,要有這些那些的經歷和糾結。我想說你們知道他經歷過雙親的消失吧,知道他眼睜睜看著他的本叔叔在他眼前死過吧。如果你們知道,那么那些關于青春期的糾結和對于英雄責任的選擇早在幾年前就經歷過了。他不僅僅是十六歲的高中生,他是蜘蛛俠。
以下是原答案:
給三星半 其實小蜘蛛回歸漫威后,與漫畫中的彼得帕克已經沒啥大關系了,這個蜘蛛俠叫荷蘭弟,或者鋼鐵俠他干兒子。
雖然我不是漫畫粉,但是索尼拍的兩版都還有一些漫畫的樣子。我喜歡索尼拍的蜘蛛俠,因為他們更像是普通人。 彼得帕克,一個住在你隔壁的高中生,死了叔叔,做過錯事,但是一直是那個不會放棄的蜘蛛俠。他除了智商高,別的和你上學時碰見的內向男孩兒別無二致。他成為蜘蛛俠是因為最終他選擇正義,選擇用他的能力拯救身邊的人。 不是因為鋼鐵俠,也不是因為鋼鐵俠的各種教導,更不是因為能不能成為下一代鋼鐵俠。 他是一個有超高智商的高中生,他可以自己制作優(yōu)良的戰(zhàn)衣,不需要依靠鋼鐵俠的任何財力物力。因為他什么都依靠自己才有了和格溫和瑪麗簡的感情糾葛,也是因為他的獨立,才有了號角日報的兼職。
我不反對彼得帕克加入復仇者聯(lián)盟,畢竟他為了托尼在媒體免簽摘下過面具。可我不喜歡把彼得帕克塑造成鋼鐵俠干兒子一樣的人,這讓蜘蛛俠的個人魅力被掩蓋了。 這部電影也算是蜘蛛俠英雄魅力最低的一部。他是一個高中生,會叛逆,會思春,但是他不會放任罪惡!當他發(fā)現(xiàn)反派的動機和能力后,竟然先想到的是對不起托尼,真的是脫線。 我建議這部電影不如叫《悼念鋼鐵俠之旅》。 PS:我不討厭鋼鐵俠,我喜歡漫威電影宇宙的每一個英雄(最喜歡的是銀河護衛(wèi)隊),但是我覺得老是在蜘蛛俠個人電影里面放鋼鐵俠是不是有點煩?編劇不能好好寫寫這個可愛的年輕人的個人故事嗎?不搭上鋼鐵俠就不會寫了是不是?雖然綠魔和章魚博士已經是大家太熟悉的了,難道蜘蛛俠沒有別的故事了?服了…… 三分給媽惹法克俠和反派,半星給MJ和她同學的笑料。
其實不太想承認,在漫威這么多牛X轟轟的英雄中,我竟然被年僅16歲的蜘蛛俠圈粉了。
聒噪、沖動、害羞、逞強、善良、正義、高(?)瘦,加起來就是溢出屏幕的滿滿少年感。
誰能拒絕少年呢?正如每個人都無法拒絕青春的炫目光彩。
這部《蜘蛛俠:英雄遠征》和前作《蜘蛛俠:英雄歸來》,都包含了漫威系列少見的青春校園元素,飾演少年蜘蛛俠的湯姆·赫蘭德(Tom Holland),江湖人稱“荷蘭弟”,白皙的膚色、修長的身材和溫和的五官,這種充滿鄰家少年感的外貌,非常符合漫畫中“友善鄰居蜘蛛俠”的角色設定。
在《蜘蛛俠:英雄遠征》的主線劇情中,作為高中生的彼得·帕克和同學進行了一次歐洲暑期旅行。假如拋開其中的超級英雄元素,這完全就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校園電影:害羞清純的少年、逗比的死黨、暗戀的女生、英俊的情敵,在充滿異域風情的景色中,碰撞出懵懂青澀的好感、插科打諢的友誼、有驚無險的小插曲……
假如彼得·帕克不是蜘蛛俠,就……挺無趣的。
幸好,他是蜘蛛俠,他是荷蘭弟。他是一個擁有超能力、足以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同時也是一個擁有青春期煩惱、會臉紅也會哭的鄰家少年,這樣萌到肝顫的反差和對比,為電影帶來了足夠的角色張力和劇情張力。
在期盼已久的返校日舞會,喜歡的女生邀他跳舞,他不得不忍痛拒絕,因為他要飛奔著去拯救世界;在機會難得的歌劇院,喜歡的女生請他坐在一起,他不得不中途開溜,因為他要飛奔著去拯救世界。在他鼓起勇氣把喜歡的女生約出來,漲紅了臉、結結巴巴要表白,卻被對方識破了蜘蛛俠的身份,當他意識到對方留意他,僅僅因為他是蜘蛛俠時,他也會像一個普通少年一樣感到傷心和失落。
他的熱血,他的正義感,他對復仇者的崇拜,他像平凡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的自我懷疑,他的身份認同,這些人物設定融合了荷蘭弟渾然天成的青春氣質,在蜘蛛俠原本的親民路線上越走越遠,更容易讓普通觀眾與之共情。
荷蘭弟的身高,是一米七三。
這是什么概念?在這部《蜘蛛俠:英雄遠征》和前作《蜘蛛俠:英雄歸來》中,他喜歡的女生都比他高。在拽拽的鋼鐵俠爸爸面前,他看起來也名副其實,只是個“皇后區(qū)的十六歲少年?!?/p>
當托尼·斯塔克將他戴過的高科技眼鏡“伊迪絲”,作為遺物留給彼得·帕克,并且附言:“給下一個托尼·斯塔克,我相信你?!?/p>
看到這里,熟悉武俠小說套路的觀眾心知肚明,這相當于張無忌得了《九陽真經》,令狐沖學會“獨孤九劍”,我們的可愛小蜘蛛已經繼承鋼鐵俠衣缽,成了托尼·斯塔克欽點的掌門人。
但他只有十六歲,還是個半大孩子,他興奮、感動、忐忑、迷茫、惶恐,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正在這時候,冒出另一個高高帥帥的外星超級英雄昆汀·貝克,能滅水怪、爆火怪,痛失家園、身負悲慘過去,從不像尼克·弗瑞那樣兇兇地吼他,還會溫柔鼓勵他、跟他談心,難怪小蜘蛛立馬淪陷。
小蜘蛛將“伊迪斯”交給昆汀的那場戲很有意思,他先自己戴上,又習慣性地挺直腰板兒,裝出大人模樣,滿臉寫著“夸我、肯定我”。少年的心,實在太容易操控了,昆汀告訴他:“看起來傻透了?!痹谶@個前提下,當昆汀戴上“伊迪斯”,怪不得他眼前一亮——這才是真正的下一個托尼·斯塔克!
可以說,電影后半段的反轉和情緒基調,幾乎全部來自于這場交接“伊迪斯”的戲份。昆汀之所以能夠輕易騙過所有人,是因為他所呈現(xiàn)的恰恰是他們想要看到的:民眾一直想要力挽狂瀾的英雄,而小蜘蛛在失去鋼鐵俠以后,迫切想要一個像鋼鐵俠那樣被他崇拜、指引他方向的另一個成年男性英雄。
因此,當小蜘蛛得知昆汀的真實身份,他所遭受的打擊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昆汀辜負了他的信任,這暴露了他的幼稚和輕率;另一方面,則是他所投射的“第二個鋼鐵俠”形象的崩塌,也使他第二次失去了“鋼鐵俠的崇拜者”的身份。
這迫使他不得不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尋找全新的自我認同。昆汀對他說過:“彼得,你是個善良的人,但這正是你的弱點?!币虼?,與其說小蜘蛛是輸給了昆汀,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輸給他與生俱來的善良。
這樣的情節(jié)設定,使他具備了一種古典式悲劇主義——從始至終,他都打算用自己少年式的單純,去對抗成年世界的虛偽和復雜。
少年感不滅,赤子心長存,這就是我喜歡這只小蜘蛛的原因。
實際上,在《蜘蛛俠:英雄遠征》(下文以副標題《英雄遠征》代稱)上映前,我并未被調動起足夠的期待,預想它應該又是一部鋪路作用大于作品本身的“功能性產品”。但是在看完之后,我驚訝于它的完成度和某些段落的表現(xiàn)力。縱然《英雄遠征》沒有任何創(chuàng)舉,也并未試圖制造什么類型電影的標桿或突破,但在如今的漫改電影語境下,它無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這得益于電影濃縮了極為成熟的工業(yè)化寫作,以及一些從《復仇者4:無限戰(zhàn)爭》引過來的小聰明。完全可以說,本片很好地給“無限傳奇”進行了收尾善后工作,并且是2004年《蜘蛛俠2》之后最好的蜘蛛俠電影。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本文將提及一些蝙蝠俠作品,還請讀者不要先入為主地產生反感情緒。如果你是影迷和美漫迷,長期關注并喜愛這種文化,那么就該理解對漫威或DC產生任何偏見是無趣且沒必要的。其次,若要深入談及漫改電影,除了現(xiàn)在的MCU和DCEU兩大品牌,山姆的《蜘蛛俠》系列和諾蘭的《黑暗騎士》系列也一定是繞不開的,他們雖然是風格迥異的角色,卻具有非常多的內在相似性,甚至電影重啟的次數(shù)都一樣。最后,《英雄遠征》最令人叫絕的段落,直接讓我聯(lián)想到了某個非常經典的蝙蝠俠作品。
蜘蛛俠是斯坦·李最得意的作品。他的設定靈活,可塑性很強,并且比其他英雄更貼近青少年觀眾,而年輕觀眾則是流行文化消費的主力軍。在漫威電影宇宙之前,蜘蛛俠是無可爭辯的“當家花旦”,是王冠上那顆最亮的鉆石。相對而言,DC的蝙蝠俠逐漸取代超人的統(tǒng)治地位,是由于冷戰(zhàn)結束、自身形象風格的轉變以及觀眾/讀者審美口味的變化,最后又靠《黑暗騎士》徹底成為DC的絕對主角。蜘蛛俠陽光活潑,蝙蝠俠嚴肅陰沉,蜘蛛俠瞄準青少年市場,蝙蝠俠容易吸引年齡更大的成人。二者截然不同,都在兩個端點完美彰顯出各自不同的魅力。
然而從類型發(fā)展的角度而言,《黑暗騎士》難以復制。它太過獨特,在高度模式化的類型工業(yè)中完成了形式風格的突破,世界上能達到這種品質的人少之又少。相對而言,山姆·雷米的成功經驗則更容易模仿。影片的技巧顯而易見,也都有跡可循。它直白地用情感驅動故事,顯著的戲劇沖突來源于彼得·帕克對超能力和身份認同的猶疑與焦慮。老三部曲將這一核心拆解為許多外部矛盾,如平民家庭中一連串變故造成的隱痛與青少年心理成長,校園生活體現(xiàn)的復雜的人際關系與階級對立,還有從校園到社會的環(huán)境變化衍生的種種問題,這些全都是現(xiàn)實中常見的困境。影片將每階段進行細膩表現(xiàn),力圖簡潔明了地去彰顯主題,人物在此程中逐漸變得立體豐滿。實際上,《英雄遠征》依然在遵循著這樣的策略。
不同的是,如今蜘蛛俠被納入MCU的版圖,因此對老三部曲的主題有所取舍,但是大的框架并沒有改變。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山姆·雷米留給索尼和漫威的遺產,并且到現(xiàn)在終于被很好地利用了。之所以在前文花費大量筆墨,通過對標蝙蝠俠來描述老版《蜘蛛俠》的優(yōu)秀和人物特征,就是試圖闡述彼得·帕克這一形象對漫威的不可或缺性,以便更好理解《英雄遠征》對MCU未來發(fā)展起到的關鍵推動作用。
赫蘭德的蜘蛛俠到底呈現(xiàn)出何種新面貌?看罷電影,結論已很明顯。彼得一直以來有兩個口號,一個是“你的好鄰居蜘蛛俠”,另一個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老版《蜘蛛俠》將重心放在第二句,因為一切故事的起點都在于本叔叔的死亡,對責任的認知構成了人物發(fā)展的心理動機。而當湯姆·赫蘭德的蜘蛛俠在《美國隊長3:內戰(zhàn)》中首次亮相時,已經完成了英雄身份的轉變。這樣做最直接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不拖累影片的敘事節(jié)奏,避免把太多篇幅花在蜘蛛俠身上,畢竟這根本上還是美國隊長的單人電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版權和電影重啟次數(shù)等原因,小蟲最終沒有趕上MCU的首班車,無奈從初始復仇者主力中退位。因此,漫威選擇去背景化的創(chuàng)作傾向,是妥協(xié)后的結果,也是目前比較合乎情理的解決方案。
因此,從《美國隊長3:內戰(zhàn)》到《蜘蛛俠:英雄歸來》再到如今的《英雄遠征》,漫威一開始便有意淡化本叔叔的重要性。在電影中,彼得·帕克每強調一次自己的“好鄰居”身份,實際上就是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某種揚棄,也就是在消解說出這句話的人——本·帕克對蜘蛛俠成長不可或缺的影響力。從現(xiàn)在來看,漫威采用這種隱晦的方法,并不是為了讓蜘蛛變成一個扁平的形象符號,以迅速融入MCU之中,而是要重建人物的心理動機與敘事邏輯原點,改變彼得的心結進而創(chuàng)造新的個性。本叔叔的替代品不是別人,正是鋼鐵俠托尼·史塔克。
在許多蜘蛛俠漫畫和兩版老電影中,本杰明·帕克更像一個功能型道具,因為沒有篇幅去塑造他,所以無法對觀眾構成任何情感代入。青少年角色的成長,往往需要一個極端事件來實現(xiàn)情節(jié)逆轉,本體現(xiàn)的就是這個功能。MCU之前的兩部老電影,都是因為本的死亡,迅速啟動了彼得·帕克從懵懂少年到超級英雄的身份轉變。這種邏輯原點作用,在山姆版《蜘蛛俠》三部曲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包括第二部彼得扔掉戰(zhàn)衣,第三部化為黑蜘蛛,背后的深刻原因都與本的死有關。區(qū)別于老電影,赫蘭德版蜘蛛俠的本幾乎退場了,其精神轉移到了犧牲的鋼鐵俠身上。雖然背離了漫畫原著,但實際上對系列的發(fā)展是有益的,因為我們已經用了十年來了解鋼鐵俠這個人物,更能體會到蜘蛛俠對他的情感。
在《美國隊長3:內戰(zhàn)》中,托尼以非常不尊重的方式突然闖入彼得的世界,強求他加入自己陣營,對抗美國隊長——他的地位和實力使之有這樣做的資本。彼得與托尼在家中見面的戲極為重要。起初,彼得是以托尼粉絲的身份登場的,這個先行設定有一種巧妙的合理性,比如鋼鐵俠爆棚的人氣容易引發(fā)關注,還有兩人均為技術宅的認同感。在臥室交談的過程中,二人你來我往顯得相當尷尬,一方面是托尼的拜訪方式令人措手不及,另一方面是兩位超級英雄都有著類似的孤兒心結。正是這次交談,標志著蜘蛛俠的情感開始從本轉移到托尼身上,也就賦予了《終局之戰(zhàn)》后小蟲新的人物動機。
無論是不是真的可以將美國超級英雄文化稱為“當代神話”,至少這些描述英雄成長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流露出美國人某種集體無意識的民族心理。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其文明的建立,正是以17世紀大量受歐洲迫害的清教徒橫渡大洋登陸美洲為開端的,而后又通過戰(zhàn)爭實現(xiàn)了真正的獨立。年輕的美國史充滿了叛逆、斗爭與冒險,美國人的祖先在當年幾乎都切斷了與祖國的“血緣關系”,在身份和文化上失去了根基與依靠。他們孤立于當時文明的中心——亞歐大陸之外,在陌生的土地上面對未知的兇險,其空虛、焦慮、孤獨的生存狀態(tài)可想而知。而這種心理,如今已成為美國人恒定的基因,被有意無意地全面灌入到文化創(chuàng)作中——超級英雄漫畫也是如此。
因此,從蜘蛛俠到鋼鐵俠,從超人到蝙蝠俠,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孤兒。直到如今的漫改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各式各樣原生家庭的缺失,以及對俄狄浦斯情結的逆反:鋼鐵俠的父母在冷戰(zhàn)時期被殺害,陰影伴隨他的一生;超人的家鄉(xiāng)被完全毀滅,地球上的養(yǎng)父也在災難中去世;星爵兒時失去母親,后來又親手殺死自己的父親;黑豹的父親在襲擊中去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蜘蛛俠和蝙蝠俠。
布魯斯·韋恩目睹父母被劫匪槍殺的情節(jié),在銀幕上被不斷強調,甚至讓一些觀眾產生厭煩。蜘蛛俠不僅一上來就失去父母,最后還要親身經歷本叔的死亡。兩位英雄都是因為家人的離去,宣告成人禮的結束,開始與心結抗爭,并決絕地走上成為英雄的曲折道路。同時他們也得到了新的“代理父親”,類似于導師的角色。布魯斯是阿爾弗雷德,之前的彼得是本·帕克,如今則是托尼。而蝙蝠俠和蜘蛛俠的疏離感與身份焦慮,也不斷在故事中被展現(xiàn),童年經歷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學者羅伯特·莫里斯認為這種現(xiàn)象便是美國精神背后所蘊含的清教徒心態(tài)、西部牛仔作風、以及政治社會語境三者雜糅出的榮格孤兒原型心理。
我們能在宙斯和奧丁的故事中找到無數(shù)孤兒或弒親的例子,這也是超級英雄文化被一些人視為“當代神話”的原因。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彼得與托尼的父子關系得以建立完畢。后來,當他親歷了托尼的犧牲,意味著父親兼導師再次退場,孤獨的蜘蛛俠屢次失去精神寄托,暫時只能靠梅嬸和哈皮開導。包括副標題“Far From Home”對應上一部“Homecoming”,用意也在于回望托尼與彼得的聯(lián)系。另外,“無限傳奇”的主角是鋼鐵俠,蜘蛛俠成為他的“義子”的過程,其實也就描繪了托尼從孤兒到父親的轉變。因此,漫威在《終局之戰(zhàn)》之后,不顧宣傳營銷的負面效果(《蜘蛛俠》續(xù)集公布,相當于劇透了《復聯(lián)4》小蟲復活),選擇蜘蛛俠作為“無限傳奇”最終章,就是必然中的必然。欣慰的是,從成片效果來看,《英雄遠征》也沒有讓人失望。
當我們以此切入,理解了這部電影的內在動機和邏輯原點,才能更好地發(fā)覺本片對角色弧光的延續(xù)是多么關鍵。之前在《內戰(zhàn)》和兩部《復仇者》中,蜘蛛俠是客串或配角的存在,功能性大于人物本身。經歷了不成功的重啟后,他作為漫威漫畫的“扛把子”,好在人氣也并沒有落下美隊和鋼鐵俠太多,重返銀幕是眾望所歸之事?!队⑿蹥w來》預示著蜘蛛俠正式加入漫威電影宇宙,但對彼得本身來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托尼作為其“父親”的認同,借此得以暫時擺脫焦慮與空虛。不過在《終局之戰(zhàn)》后,對英雄身份的拒絕,對世界的疏離,對責任的拋棄,以雙倍壓力重回蜘蛛俠身上。《英雄遠征》在立場上非常類似《蜘蛛俠2》,都是在講彼得擺脫焦慮,逃避責任的故事。他拒接尼克·弗瑞的電話,執(zhí)意享受旅游追MJ,與《蜘蛛俠2》里失去超能力,將戰(zhàn)衣扔進垃圾桶的行為無甚區(qū)別。
電影在這樣的驅動力下展開敘事,雖然中間難免有些細節(jié)的破綻,以及為了迎合MCU一直以來的基調,將一些嚴肅話題一筆帶過,進行淺顯處理,但是影片整體在文本上還是有著很不錯的完成度。整部電影的敘事都是向心的,主要矛盾聚焦于蜘蛛俠要如何面對失去托尼后的負面情緒,追求米歇爾實際上是不被觀眾重點關注的次要目標。影片沒有在這上面犯糊涂,一直將強烈的沖突放置在彼得·帕克、神秘客和尼克·弗瑞身上。對托尼留給自己的遺產,以及復仇者候選繼承人帶來的重重壓力,彼得一直在試圖逃避。而影片著重表現(xiàn)的一連串事件,尤其是中段情節(jié)轉折之后,全都將矛頭指向了這種逃避行為。這是電影沒有錯亂失焦,以簡明清晰的脈絡流暢實現(xiàn)類型化敘事的技巧所在。
而從《驚奇隊長》開始,漫威電影也呈現(xiàn)出了某種新態(tài)勢,那就是熱衷于在形式上做文章。實際上,《復仇者3:無限戰(zhàn)爭》里這個苗頭已經顯現(xiàn)了。只不過因為《無限戰(zhàn)爭》太受關注,原著也被廣泛熟悉,大家都知道滅霸會勝利,這個轉折也就無法發(fā)揮作用。如果《驚奇隊長》的陣營對調以及身世揭秘還有試錯成分的話,那么羅素兄弟的《終局之戰(zhàn)》前半程就是徹底反MCU慣有結構的拍法,給人一種既保守又大膽的奇妙觀感。到了《蜘蛛俠:英雄遠征》,影片更是繼續(xù)玩轉折,中間甚至夾雜了MCU對自身世界觀的自嘲。神秘客撲朔迷離的來歷,在不斷的反轉中最終落于對復仇者的蔑視,對當今世界價值觀與輿論環(huán)境的批判,對英雄作為一種權威象征的否定。雖然熟悉漫畫的人都知道,神秘客這種手段已經是老套路了,但鑒于影像的不同表現(xiàn)力度,快感還是被有效建立了起來。漫威應該知道觀眾已經進入了審美疲勞期,所以不知道下一階段的漫威電影,是否都有意要走這種反慣有形式的路子。
影片格局不大,難免會讓一些人覺得作為階段句號,顯得不夠分量。但是這部電影無疑是最合適的收尾,上文已經闡釋原因了。而本片從視聽層面而言,最大亮點在于神秘客制造幻象的段落??吹竭@里時,我腦海中不斷涌現(xiàn)《蝙蝠俠:阿卡姆》游戲系列的稻草人關卡。本片中,神秘客與稻草人手段類似,通過幻術來迷惑敵人。只不過稻草人更像一名邪惡的化學家,而神秘客則是機巧的幻景魔術師。在《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中,玩家要跟隨布魯斯·韋恩面對多個老對手,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稻草人關卡,甚至“打破了第四面墻”,直接給玩家造成死機的假象,真是天才般的創(chuàng)意。在《阿卡姆之城》和《阿卡姆騎士》中,稻草人也都有出場,并且每次給布魯斯制造的幻覺都直擊他內心最深處的創(chuàng)傷,也成為了三款游戲中的精華所在。
《英雄歸來》的幻象段落所營造的觀感,不亞于《蝙蝠俠:阿卡姆》系列。他不僅通過磅礴的想象力和高明的特效,提供了一種難以形容的蒙太奇快感,靠此迷惑了自己的對手,也迷惑了觀眾,提供了一種瞬間變幻莫測的新奇和興奮,就像看魔術表演一樣,同時也暗合了電影作為一種表現(xiàn)形式的迷幻本質。包括影片前半段的故事主軸,都貫徹了這套幻術邏輯,形成了一個敘述性詭計。所以,本片再次證明好的反派對類型片是多么重要,他不一定要在力量上與具有超能力的正面英雄劃等號,恰恰相反,我們所記住的,都是那些沒什么蠻力的高智商罪犯。希斯·萊杰的小丑沒有蝙蝠俠的高科技裝備和體格,但卻是蝙蝠俠最棘手的敵人?!栋⒖贰防锏牡静萑艘彩侨绱?,除了會玩些藥水,并沒有比老爺強大到哪兒去。由此來看,漫威電影的反派塑造一直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而這次杰克·吉倫哈爾出色地詮釋了神秘客這個角色,并沒有將之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在MCU的反派圖譜中,神秘客至少能排到季軍的位置。
有趣的是,托尼·史塔克幾乎撐起了漫威反派的半邊天?!朵撹F俠1》里的鐵芒果、《鋼鐵俠3》的基里安、奧創(chuàng)、再到這部的神秘客,都是因為跟鋼鐵俠結了仇才走上不歸路。稍顯遺憾的是,神秘客在本片中就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使命,以后應該是徹底告別MCU了,對一個出色的反派而言,似乎有些浪費。而影片在表現(xiàn)鋼鐵俠遺產時,仍有些力不從心,把遺產的威懾力全部設定在無人機身上了,顯得有些說服力不夠。無論如何,我們希望在滅霸之后,能有一個更具魅力的反派登場,這次的神秘客交出了不錯的答卷,那么下一個會是行星吞噬者嗎?
《蜘蛛俠:英雄遠征》稱得上是“無限傳奇”階段相當不錯的收官之作。從這部電影來看,蜘蛛俠無論從本身的人氣,還是MCU里的重要性而言,都會與驚奇隊長一樣,成為下個階段漫威電影的核心人物之一。不知道接過美隊盾牌的獵鷹,會不會也能發(fā)揮出自己的全部魅力,形成新的鐵三角呢?至少從現(xiàn)在看來,彼得·帕克似乎比卡蘿爾更受人歡迎。老角色的退出,導致漫威電影的制作策略,和對繼任者們扛起大旗的能力來說都是嚴格的考驗。觀眾們已對超級英雄電影司空見慣,一味的官能刺激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吸引眼球了。在人們越來越看重人設,在MCU更新?lián)Q代的節(jié)點,高度奇觀化的高概念類型電影要如何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是自下而上的顛覆,還是自上而下的革新?相信不久后漫威就會給出答案。
我是一個94年的廣東人,我從小身邊充斥著各種蜘蛛俠作品,每天午休回家吃飯有94版蜘蛛俠動畫。周末明珠臺早上又更早一些年份的蜘蛛俠動畫,有時翡翠臺周末大電影重復著播托比版蜘蛛俠電影。dvd3集都有,有空就會暫停著dvd臨摹蜘蛛俠的畫面。暑假會去有電腦的表家玩蜘蛛俠2、boss是犀牛 八爪博士、神秘客。還記得蜘蛛俠3游戲那可怕的建模,敵友難辨,終極聯(lián)盟,破碎維度,漫畫終極蜘蛛俠。
蜘蛛俠可以講是我的兒時小伙伴。我知道我現(xiàn)在語無倫次,這是因為我看完這部蜘蛛俠電影實在憤怒的難控制自己。到處充斥著斯塔克的影子,蜘蛛俠已經不是蜘蛛俠了,這簡直就是鋼鐵俠的羅賓。
記得斯坦李蜘蛛俠的首要人設是什么嗎?在那個蝙蝠俠有羅賓,閃電俠有閃電小子,海皇有海少俠,每個青年英雄都有個英雄導師帶著的年代。蜘蛛俠是唯一一個單獨出道,誤打誤撞的少年英雄。到處碰壁然后成長??孔约汉团笥殉砷L為獨當一面的英雄。
倒是神秘客的設定很好,很符合。但這個新漫威蜘蛛俠的設定,真是真是太不符合原著了
我敢講這是三個真人蜘蛛俠中最偏離原著的蜘蛛俠。不要看他眼睛能動,后背是漫畫蟑螂蜘蛛圖案,用的蛛絲發(fā)射器,其實這都是次要的。
蜘蛛俠最核心的是他每次打完仗后默默回到房間里用針線縫補的緊身衣。
盡管漫威在商業(yè)模式上所向披靡,“逐漸漫威化”卻有著明顯的負面含義:《星球大戰(zhàn)8》從太空歌劇淪為段子集,《黑衣人4》只顧耍寶卻丟了諷刺。甚至在整個漫威體系內部,我們也能看到“漫威化”的“大劇情”對單人電影的傷害:當《美國隊長3》的標題人物只占到一半的銀幕時間時,這場內戰(zhàn)的正確冠名應該是《復仇者聯(lián)盟2.5》。
類似的情況,如今也發(fā)生在了《蜘蛛俠:英雄遠征》上。
2017年的《英雄歸來》,跳出了此前5部蜘蛛俠所設立的典型框架,是傳統(tǒng)的少年成長劇和蜘蛛俠故事的完美結合。但離開了舒適區(qū)的《英雄遠征》,也確實丟掉了作為蜘蛛俠電影的自覺:
前半部分是可圈可點的高中喜劇,后半部分則是眼花繚亂的,典型的漫威CG大戰(zhàn)。
而真正屬于蜘蛛俠自己的部分,也只能在開場段落中能夠見到了。
這是因為,緊隨《終局之戰(zhàn)》的《英雄遠征》,被凱文·費奇賦予了比蜘蛛俠電影更為加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無限傳奇”結束后的過渡和番外篇。
是不是有一種欽定的感覺?那是自然。
此時此刻的小蜘蛛,已經不再是紐約的好鄰居,而是趕鴨子上架,被迫上位復聯(lián)首席的鋼鐵俠替身。
因此,盡管導演喬·沃茨試圖在《英雄遠征》中探索少年如何放棄童真,進而走向成人世界成為復仇者,但故事的原動力并非源自蜘蛛俠彼得·帕克自身,而是凱文·費奇借由尼克·弗瑞這重化身,強壓在蜘蛛俠身上的——甚至整個事件本身,都與彼得·帕克無關。
喪失了自主性和獨立性的蜘蛛俠,更像是漫威板塊中的拼圖?!队⑿圻h征》的標題,改為《復仇者聯(lián)盟4.5:余波》,或者《鋼鐵俠外傳:致命幻影》興許更為合適。
經歷了《超凡蜘蛛俠2》的老司機翻車,索尼在蜘蛛俠的開發(fā)上儼然進入了甜蜜期。《毒液》不算在內的話,《英雄遠征》已經是索尼在兩年內的第三部《蜘蛛俠》電影了。而找到了漫威這座靠山,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蜘蛛俠在大銀幕上的第三次沖擊不太可能會出現(xiàn)娛樂性和故事性上的偏差,更不可能會出現(xiàn)商業(yè)上的失利。
但值得關注的,則是蜘蛛俠故事在“漫威化”改造時可能出現(xiàn)的脫靶。當托尼·斯塔克在《英雄歸來》中取代了本叔叔的時候,至少敘事角度和角色動機還是源于蜘蛛俠和彼得·帕克的生活的,這依舊是一個蜘蛛俠世界中,可能發(fā)生的故事。
但隨著《終局之戰(zhàn)》中鋼鐵俠的自我犧牲,MCU的面貌被極大地改變了。曾經在《英雄歸來》中適用的公式,不應該也不能強行扣在《英雄遠征》上。神秘客和禿鷲在MCU中雖然都有著類似的起源,但神秘客與蜘蛛俠,尤其是彼得·帕克本人是毫無瓜葛的,這也就讓電影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對立關系浮于表面,難以推動角色的成長與變化。
凱文·費奇和漫威一方面不想扔掉鋼鐵俠這棵搖錢樹,一方面又很滑稽地對人氣最高的蜘蛛俠不放心,這就讓兩個角色之間的關系顯得曖昧與生硬。通過《內戰(zhàn)》《英雄歸來》和兩部《復仇者聯(lián)盟》的鋪墊,取代了血緣親情的“托尼·本叔叔”和彼得·帕克之間的互動實則寥寥,僅僅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實力而徘徊在這一重情感核心的表面,并未真正地去研究這種關系的深度。
時至今日,對這種深度的探索,漫威已經無力回答和刻畫這種非親關系,同時也全權交給了系列的粉絲自己腦補。這種偷工減料的行為,在MCU中也并不鮮見。
也正是由此,《英雄遠征》中蜘蛛俠的成長,不過是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做的字面理解,而非是山姆·雷米在《蜘蛛俠2》做的生動和具現(xiàn)化解讀,也不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在《黑騎士》乃至《黑騎士崛起》中,所描繪的“偉光正”背后的犧牲。
在下一部MCU的《蜘蛛俠》電影中,假借《僅剩之日》的漫畫文本,或許是將這一系列帶回正軌的好機會。但精力全放到預告上的《英雄遠征》,離這一目標還有些距離。
得益于漫威驚人的成本控制,曾經獨當一面的蜘蛛俠,在MCU的框架內并沒有真正的出類拔萃,甚至在多數(shù)時候都像是又一個蟻人,遠沒有“MCU御三家”來的大氣豪放。這自然可以被解釋為更加聚焦少年生活的舉動,但無論是與之前的兩代蜘蛛俠相比,還是與接班的前輩相比,湯姆·赫蘭德的蜘蛛俠依然處在被浪費的境況下。
《英雄遠征》為他帶來了富有希望和創(chuàng)意的開盤,想要探討超級英雄們的情感世界,以及在經歷失敗時如何承擔責任。但這種討論在進入中段之后,就隨著謎底的揭開而被放棄了。
這種有頭無尾的現(xiàn)象,與令人失望的《驚奇隊長》大同小異:有潛力的角色和故事設定,隨著拳打腳踢升級開掛,和更多的拳打腳踢升級開掛,就把各種物理困境和心理問題全都解決了。
MCU是不是一定需要用預告詐欺,強行反轉和剝削人氣,去吸引那些觀眾呢?難道漫威電影還不夠富有魅力嗎?
在未來的MCU電影中,如果這種無疾而終的敘事態(tài)度依舊得不到改觀的話,那只是滿足了粉絲們一時爽快的需要。而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因為當下一個《雷神2:黑暗世界》出現(xiàn)的時候,MCU很可能再也沒有力氣,去打擊它的競爭對手了。
有著“漫威化”娛樂基因的《英雄遠征》無疑會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但這并不是真正屬于蜘蛛俠的成功。索尼和漫威能夠早一天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也就離下一個《蜘蛛俠2》更近一點。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本文,有你想知道關于這部電影的一切。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是一句著名的西方諺語,其意不難理解,在我們的語境之下,這句話就成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span>那一套。
這句話是《蜘蛛俠:英雄遠征》里弗瑞對彼得·帕克說得,算是對其的教導。其實“教導”這個任務,應該是托尼本人來說,無奈斯人已去,唯有緬懷。
鋼鐵俠能做到的,就是留給蜘蛛俠一套裝備,以及眼鏡盒里那張看后令人為之一振的小紙條,剩下的,就全靠蜘蛛俠自己了。
所以,在《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無論是情節(jié)引導,還是故事發(fā)展,乃至角色設定的變化。種種跡象表明,蜘蛛俠被委以重任。鋼鐵俠之后,該他接班了。
可見,小蟲在漫威宇宙中的地位,以往的顧慮完全打消,畢竟小蟲從漫畫到電影累積的人氣擺在那里,也難怪漫威老大凱文·費奇親自蓋戳:《蜘蛛俠:英雄遠征》才是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最后一部作品。
您看完本片,就知道這句話的含義。而本文就是對其進行解讀。
先來籠統(tǒng)的描述下觀感,隨后再細數(shù)本片的特色。
★本片作為獨立英雄電影,其水準至少能排進漫威電影宇宙英雄傳電影前四。有著不亞于《鋼鐵俠1》、《美國隊長2》的水準,而且觀感與我個人偏愛的《蟻人1》相近(這里沒算半個復聯(lián)的《美隊3》)。
★青少年風格與超級英雄的結合,這是漫威版《蜘蛛俠》系列的特色。本片繼續(xù)在超級英雄主題下融入校園浪漫喜劇風,且結合的非常不錯。
★動作版的《歐洲任我行》,本片的故事與前者很像,也有足球流氓的出現(xiàn),最好玩的是,荷蘭弟去了荷蘭,還穿上了荷蘭隊的隊服!一行人大鬧歐洲,每到一處故事就出現(xiàn)一次反轉,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觀影結束后,隔壁小情侶表示,電影有點像《調音師》的感覺。。。)
★生動的笑料,是最大的亮點,帕克的同學們各個都是活寶,青少年活力四射,胖基友繼續(xù)搶鏡,這一集哈皮更是格外出彩。
★神秘客令人印象深刻,杰克·吉倫哈爾絕對是影帝級的表現(xiàn),有一處(??幔┊嬅?,讓人不由得感嘆一聲:“哇”。
★視覺效果,比想象中好太多,場面張力十足。(這個后面細說)
★雙彩蛋,信息量極大,最后一個猝不及防!
★簡筆畫、廣告牌、墻壁涂鴉,隨處可見緬懷鋼鐵俠的畫面,還有兩處致敬美隊的情節(jié),情懷滿滿。
★最后,漫威LOGO隨后的那個畫面,頓時淚奔;當電影中那首搖樂歌曲,配合那個熟悉畫面出現(xiàn)時(小蟲還說錯了樂隊名字),全場鼓掌!這就是傳承!
蜘蛛俠上任,從頭到尾都是一副“著急忙慌”的樣子,可以理解。
當漫威影業(yè)與索尼達成共識,共享蜘蛛俠的時候,小蟲的故事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劃了。青少年的出身+無需對起源深扒+復聯(lián)英雄幫襯的定位,讓第一部《蜘蛛俠:英雄歸來》充滿了變數(shù)。
一位曾經跟著一幫人打過群架的愣頭青(《美隊3》),新英雄初來乍到,必將迎來成名一戰(zhàn),也會遭受挫折,老版《蜘蛛俠》中有著名的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句話也成為了無數(shù)英雄成名之后面對的問題,從《蜘蛛俠2》到《鋼鐵俠2》都是如此。
《蜘蛛俠:英雄歸來》也差不多,跳過了起源,直接是成名之后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雄歸來》≈老版《蜘蛛俠2》的主題訴求。
且在此基礎上,又融入了“熊孩子”的定位,畢竟帕克還是個15歲的孩子。所以才在電影中設定了鋼鐵俠這個“老師”的身份,告訴小蜘蛛該怎么做,也有了收回戰(zhàn)衣的橋段,讓一個隱藏在羽毛之下的小蟲第一次正視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我就是個孩子,還是老老實實當“好鄰居”吧。
但這一切,在《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后突然變了。
《蜘蛛俠:英雄遠征》的故事,緊接《復聯(lián)4》,“爍滅”之后對世界的影響。鋼鐵俠突然故去,其欽點的小蜘蛛,中被推上一線,這個“接班”是被動的。
就好一個富二代,毫無征兆的要接班一個偌大企業(yè)一樣。
繼承大企業(yè),富二代應該高興才對啊!但就因為在第一部中小蜘蛛已經被社會人教訓了一頓,幸虧最終力挽狂瀾,他才老老實實明確了自己的定位,而剛過了1年(拋去了5年爍滅),自己就要“領導復聯(lián)”了?
以這部電影前半段,小蜘蛛基本上是一套“拒絕三連”。
他還是個孩子而已。16歲,青春荷爾蒙躁動,滿腦子想著把妹,根本不想接班。
也是前半段,當神秘客出現(xiàn)的時候,看到了后者的表現(xiàn),這位有多么開心,因為其定位,跟《英雄歸來》里鋼鐵俠出現(xiàn)那一刻一樣,他終于可以再一次隱藏在羽毛之下。
所以兩部蜘蛛俠也要緊密結合,這樣對比的圣誕,也讓最終的反轉水到渠成。
鋼鐵俠只有一個,托尼·斯塔克無人可替。這不是我說的,這是《蜘蛛俠:英雄遠征》里哈皮說的。
但繼承鋼鐵俠的精神,這一條可以有。
當那首著名的音樂響起時,一旁的哈皮看著小蜘蛛在操作臺上的身影,一眼望去,滿眼都是他的影子。
他不是鋼鐵俠,他是蜘蛛俠。
但他繼承了托尼的衣缽啊,以至于這個時候的我們,全然不顧小蟲把樂隊名字叫錯這件事。
沒錯,剛滿16歲的彼得·帕克,盡管遭遇“新秀墻”,有著自己的煩惱,不喜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
他還未成長,便已經沖入了成人的世界。他還在憧憬愛情,當?shù)弥狹J一直在觀察他的原因時,這位表現(xiàn)出難言的失望。他還是個孩子。
但終究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常見的合家歡模式還是會給少年一條生路:困難總會迎刃而解,大人也開始微笑著摸著他的頭:未來是你的。
《英雄歸來》到《英雄遠征》前半段,小蟲還是那個容易闖禍小毛孩,但后半段的迎來了反轉。
擺脫了乏味的生活,卻因滿頭血污,徹底激活了所有的荷爾蒙。
不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是“責任越大,能力越大”,這是逆向的角色成長,這不單單是主角擔當,更是C位英雄的習慣設定,這在漫威電影宇宙里約定俗成的模式。也是我們?yōu)槭裁粗?,未來小蜘蛛必須挑起大梁的關鍵。
煩惱暫時還是有的,正在被習以為常。
那個在屋頂剝下面罩郁郁寡歡的少年,終于拿起了象征領袖的初代復聯(lián)成員武器,在大戰(zhàn)中展現(xiàn)出一張帥氣成熟的臉。
哈皮說,托尼每次都在后悔自己的決定,唯獨這一次是例外,他不會看走眼。因為他跟鋼鐵俠最像的地方:就是那種責任感之外,溫暖的內心。
感慨完畢,說下大家喜聞樂見的特效場面,因為比想象中的好太多。
我原本以為,神秘客+元素眾的特效設定,看上去有些虛。而且在《英雄歸來》中,喬·沃茨故事講得好,但展現(xiàn)出并不是一個對特效場面駕馭度很高的導演。
但不要低估漫威電影的團隊里,本片的場面真的意料之外的精彩,有著如《奇異博士》的奇妙視覺,以及如《復仇者聯(lián)盟1》中的海陸空立體的場面調度。
首先來說視覺效果的空間感。
之前曾經說過,《復仇者聯(lián)盟4》中畫面極具美感,但場面感稍遜。以羅素兄弟為首的漫威導演,是拍動作戲的好手,PK對打真能拍出花來、大群戲還是以地面視角為主,典型的動作片視角,對于群戲宏觀場面的調度,就不如喬斯·韋登了。
《復仇者聯(lián)盟 》里環(huán)繞亮相和那個空陸長鏡頭,《復聯(lián)2》里跳躍出擊和城堡守衛(wèi)戰(zhàn),空間感很強,極顯功力,都是標志場面。而尾燈離家漫威之后,漫威電影的場面在空間效果上,僅剩下《奇異博士》的導演德瑞克森了。
如今《蜘蛛俠:英雄遠征》再度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幾乎脫離了地心引力的立體視覺效果,這是第一集里少見的,無論是中部色彩和縱深感極強的一段穿越場面、還是結尾大戰(zhàn)的畫面張力,我過去的一年中,游戲《漫威蜘蛛俠》和動畫片《蜘蛛俠:平行宇宙》為本片提供了榜樣,從而使得本片將畫面的空間感發(fā)揮到極致。
再來看畫面“張力”。
什么叫視覺張力,舉個例子,本片大量出現(xiàn)蜘蛛俠抓住蜘蛛絲從畫面一側飛舞到另一側的特寫鏡頭,當小蟲馬上要飛出畫面的外的時候,被猛然拉了回來,完成快速的由遠至近,這種畫面被“撕裂”一般的鏡頭,電影中比比皆是,提供了一種非常贊的視覺美感。
電影保留了《超凡蜘蛛俠》中蜘蛛俠飛舞的主觀鏡頭。
還致敬了PS4游戲《漫威蜘蛛俠》中的小蟲自拍。話說這款游戲我玩自拍比玩主線故事還要high。
如下內容,為相關彩蛋:
這應該是電影版中第一次將“蜘蛛感應”融入情節(jié)中描述(其他電影中雖然有涉及到,但并沒有突出表現(xiàn)),還被梅姨戲稱被稱為“激靈”。
蜘蛛感應就是彼得·帕克繼承蜘蛛的第六感。他將這種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戰(zhàn)斗風格中,如下是關于蜘蛛感應的詳細解釋。
★他可以察覺腦后的危險,包括身后射向他的子彈和高空墜物,有充足的時間做出本能反應。
★能夠辨別環(huán)境中的危險等級,而且具有方向性,比如你衣服里藏著一把槍,蜘蛛俠能夠感覺到你的危險氣息,并且當你準備扣扳機的時候,他能感受到這個方向危險等級驟然上升,并提前做出反應,當手槍射出子彈時,丫已經跑了。
★猩紅蜘蛛的蜘蛛感應與蜘蛛俠有所不同甚至會強一些,因為他能夠辨別環(huán)境中潛在危險。
★這種能力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幫助他保持秘密身份,蜘蛛藏匿的本能讓他可以尋找最安全的地方從彼得·帕克化身蜘蛛俠而不被發(fā)現(xiàn),包括有人準備進他的屋子時他也提前知道對方是敵人還是自己的朋友。
★他的感應讓他可以跟蹤一定波長無線電信號,據(jù)此他發(fā)明了蜘蛛示蹤器。一種小型跟蹤裝置,打斗中可以附著到對方的身體和物品上,發(fā)出無線電信號,然后蜘蛛俠可以追蹤信號找到敵人的老窩。
★作為第六感,蜘蛛感應需要集中精力,是比較分神和消耗精力的,因此蜘蛛俠有時候會放松警惕(比如被香蕉砸中)。但蜘蛛感應與他的精神之間的鏈接永遠不會斷掉,包括帕克走神甚至睡覺的時候,一旦周圍出現(xiàn)危險,感應會自動激活。
★但是,蜘蛛感應永遠無法發(fā)現(xiàn)包括猩紅蜘蛛、毒液、屠殺這樣的跟自己差不多的角色。
《蜘蛛俠:英雄遠征》一共出現(xiàn)了5套蜘蛛戰(zhàn)衣,還有一套彩蛋戰(zhàn)衣,分別是:
★鋼鐵蜘蛛:紅藍款
來自托尼·斯塔克的遺作,開場階段小蟲穿著它與粉絲見面,去歐洲的時候留在了家中,主要功能在復聯(lián)3、4中已有體現(xiàn)(PS,預告片中小蟲穿著這身打擊犯罪分子,并且與警察逗悶子的鏡頭,電影里并沒有出現(xiàn));
★潛行戰(zhàn)衣:全黑款
這是弗瑞局長為小蟲定制的作戰(zhàn)服,具備了高度的潛行功能,小蟲和神秘客在夜間埋伏阻擊火元素就是這套;
★科技戰(zhàn)衣:紅藍款
托尼·斯塔克在《英雄歸來》中為彼得造的戰(zhàn)衣,本片里也是驚鴻一瞥,主要功能在上一部里已有體現(xiàn);
★自制戰(zhàn)衣:紅藍款
這是小蟲還未加入復聯(lián)時,自己做的衣服,在《英雄歸來》結尾,他穿著這套衣服與禿鷹大戰(zhàn)。
★迅雷戰(zhàn)衣:紅黑款
這是香港譯名,大陸官方暫時未知,是第一集紅藍科技版戰(zhàn)衣的升級版,也是本片中的主力戰(zhàn)衣,更多功能等待電影中解鎖。
★彩蛋戰(zhàn)衣
出現(xiàn)在彼得·帕克調出所有蜘蛛俠戰(zhàn)衣期間,全息屏幕上顯示了一款背后有爪子的紅色戰(zhàn)衣,這是漫畫中的鋼鐵戰(zhàn)衣。
明顯區(qū)別于電影中的紅藍配色鋼鐵戰(zhàn)衣,應該是作為彩蛋出現(xiàn),因為電影里已經有一款同樣的了。
神秘客說,這里是“地球616”,而他來自多元宇宙中的“地球833”。
但粉絲都知道,“地球616”(Earth-616)是漫威漫畫的主宇宙,那么漫威電影宇宙呢,編號為Earth-199999-616。至于神秘客為什么說是Earth-616,電影中有答案。
但我們對這個“地球833(Earth-833)”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Earth-833首次出現(xiàn)于2014年12月《神奇蜘蛛俠Vol3#7》,在2015年3月《神奇蜘蛛俠Vol3#15》中被毀,符合電影中神秘客說“自己家鄉(xiāng)被毀”的事實。
這個宇宙沒啥好說的,除了一個角色。
Earth-833是英國蜘蛛俠的故鄉(xiāng),其實他就是該宇宙的英國隊長威廉·布拉多克,在833中“兼職”了蜘蛛俠。
一切起因在于大反派魔倫,這是個類似于電光人的非實體敵人,擁有吸收超能力的功能,是“圖騰”殺手,圖騰的意思就是人與動物的能力鏈接。比如彼得·帕克就是“蜘蛛圖騰”,而魔倫這一次打算要消滅所有宇宙的蜘蛛俠。
在883宇宙中,蜘蛛俠遇害后英國隊長擔負起這個責任,883宇宙毀掉之后,他去尋找其他宇宙的蜘蛛俠,讓他們免受魔倫的傷害。但自己最后還是掛掉了。
《英雄遠征》里,蜘蛛俠也來到了英國,并且有過一場大戰(zhàn),是在致敬漫畫中死去的這位多元宇宙蜘蛛俠。
這個搞笑的角色戲份更多了。
三版《蜘蛛俠》,蜘蛛俠的演員不同,女朋友不同,反派不同,然而除了梅姨這個固定角色之外,還有一位在三版《蜘蛛俠》里都出現(xiàn)過的角色,那就是彼得·帕克的同學——閃電!
漫畫中,尤金· “閃電” ·湯普森(Eugene "Flash" Thompson),是高中橄欖球隊明星球員,也經常欺負帕克,給他起外號,調侃他,完全就是一副欺負乖乖仔的混小子形象。
他就是三版《蜘蛛俠》里,開場每次揍帕克的那位,然后讓獲得超能力的帕克給收拾了,這個角色一次不拉的出現(xiàn)在各種《蜘蛛俠》電影里,其中本片里戲份最重。
不要以為這個角色只是一個襯托主角逆襲的路人甲,原著中這位有很多戲份,首先他是蜘蛛俠的超級粉絲,但并不知道帕克就是蜘蛛俠,還創(chuàng)辦了首個“蜘蛛俠粉絲俱樂部”,擔任會長至今,這個反差搞笑的設定。
大學之后,與帕克冰釋前嫌,成為好朋友,閃電與帕克、格溫、小綠魔一起是四人組死黨。隨后參軍為救同伴失去了雙腿成為殘廢。
最后,閃電參與了軍方重生計劃,作為毒液共生體的宿主,化身為毒液特工(然而還是不知道帕克就是蜘蛛俠)。
雖然不穩(wěn)定容易暴走,但還是一名正義英雄,曾作為復聯(lián)與銀河護衛(wèi)隊的聯(lián)絡人,也加入過雷霆特工隊和銀河護衛(wèi)隊,后來變成了反毒液,與毒液艾迪·布洛克聯(lián)手大戰(zhàn)屠殺。
本片中的閃電,更改了橄欖球隊員的設定,戲份也比第一集增多,結尾在飛機場有個這位伏筆,可能會聯(lián)系到《毒液2》。埃迪在未找蜘蛛俠之前,先聯(lián)合他對付屠殺?一切皆有可能。
最新更新,主要是對《蜘蛛俠:英雄遠征》相關趣味點的補完了,并且涉及到了劇透。
其實主要是神秘客,從電影到漫畫,兩者形象的異同主要是從漫畫的角度。還有最后一個彩蛋預示著什么。
有人說神秘客很弱,但就看怎么定義了。
在這個漫威電影宇宙如今的層次,敵人動不動就是多瑪姆、滅霸、甚至天神、黑鳳凰這樣超能力大神級的敵人。神秘客是普通人,從這方面自然手無縛雞之力。
但不要忘了超級英雄故事中,很多反派并不是無所不能,本身就是普通人卻有著獨特的技能,比如隔壁哥譚市最有魅力的那位反派——小丑。
人家丑爺也是普通人,但把蝙蝠俠甚至正聯(lián)玩得團團轉,還有大超的反派盧瑟,乃至小蟲另一個敵人金并(這個其實不算,怪力太變態(tài)),他們都算是普通人。所以能力大小跟你是不是普通人關系不大。
而且神秘客在漫畫里一點也不弱。這個角色的定位,有點類似隔壁DC的稻草人,心理操控+致幻為主。而且在漫畫里憑借這些本事也干了不少大事。
漫畫神秘客一共4代,每代特色不一樣,這里只以電影中的昆汀·貝克為主。
★制造幻象
神秘客本身沒有任何超能力,但他是一個電影特效師、舞臺幻術師以及魔術師,能利用高科技制造出極為真實的幻象。跟電影故事類似,在漫畫中貝克用好萊塢的一件戲服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外星人的模樣。他有一種可以把虛假的影象轉為現(xiàn)實畫面的攝像裝置,他在身體的很多地方都安裝了這種小裝置,可以制造出和現(xiàn)實完全一樣的幻象。
他利用這種裝置讓蜘蛛俠由大英雄變成了通緝犯,然后又以“神秘客”的名字大搖大擺的走出來聲明要打倒蜘蛛俠。加上《號角日報》報社老板的加油添醋,神秘客一下成了真正的超級英雄,而蜘蛛俠卻成了“人見人打”壞蛋,這一點符合電影。雖然最后小蟲終于洗脫罪名,但不甘心的神秘客每次都會成為小蟲最為頭疼的反派之一。
★催眠大師
除了幻想,他還是一位催眠師,這實際上是他在《神奇蜘蛛俠》第1卷第24期早期開發(fā)的能力之一。當時彼得·帕克中的神秘客的催眠術,然后去看了心理醫(yī)生,并認為自己快要瘋了,結果卻發(fā)現(xiàn)這完全是神秘客的把戲,這種技能幾乎成了蜘蛛俠的噩夢。
★心理操控
這種能力跟昆汀·貝克的催眠術是一個道理,就是心理戰(zhàn)。因為神秘客首次登場時,就嫁禍蜘蛛俠,成功操縱媒體和警察,讓他們相信神秘客才是這座城市所需要的英雄。這就是一種心理催眠,而不是超能力。比如《夜魔俠》的故事中,神秘客為了檢驗自己的藥物成果,拿夜魔俠開刀,他還雇傭了夜魔俠的死敵靶眼,靶眼在為神秘客工作時奪走了凱倫·佩吉的生命,帶走了這位英雄最親密的人。神秘客隨即開始大肆造謠并誣陷夜魔俠,導致夜魔俠差點被逼瘋。
在《蜘蛛俠:英雄遠征》里,前半段他用這種心理暗示,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大公無私的英雄,還為蜘蛛俠出謀劃策,騙取了后者的信任。實際上這就是巧舌如簧的水平,通催眠和暗示,從而左右對方的心理。
★致幻毒氣
這是神秘客最像稻草人的地方。電影中,神秘客從手套中向元素生物射出某種綠色霧氣。這種力量在片中也被設定為幻象。但在漫畫里,這種霧氣可是實打實的生化武器。
因為昆汀·貝克在化學方面也頗有建樹,這種霧氣就是致幻劑和毒氣,在他釋放有毒物質的時候,他的魚缸頭盔里還有長達30分鐘的空氣供應來保護他。這就是為什么神秘客要戴頭盔的原因,電影里這一點沒有給出解釋。
他的“魚缸頭”值得一書,頭盔由一種有機玻璃材料制成,可以從里面看到外面,卻不能從外面看到里面。頭盔除了空氣供應,里面有聲吶、全息影像設備,用于迷惑敵人。
★破壞感官
也是神秘客釋放綠色氣體的功效,但不是致幻。因為貝克在化學領域的研究,使他能夠在這種氣體煙霧能加入各種藥物,以造成不同效果,除了產生幻覺的致幻效果外,還會遲鈍反應、30分鐘癱瘓等,最大的功效則是抑制超人類的增強型感官。在這一點上,蜘蛛俠和金剛狼都栽過跟頭。
神秘客可以抑制蜘蛛俠的“蜘蛛感應”,讓擁有“第六感”的小蟲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電影這一點跟原著不同。因為電影沒有涉及“毒氣”的緣故,所以給出了彼得·帕克放松警惕、注意力不集中的梗,還讓梅姨驗證了一次。夜猴俠第一次遭遇神秘客的幻象,導致他苦不堪言。最終是在集中精神之后,才發(fā)動蜘蛛感應。
神秘客也用這種辦法搞過金剛狼,在平行宇宙故事《暮狼尋鄉(xiāng)》中,神秘客曾使用這種能力讓金剛狼的增強感官失效,同時制造幻覺讓金剛狼團滅了所有X戰(zhàn)警。
★多元宇宙的機器替身
神秘客也精通機械學,是一位機器人高手。神秘客除了頭盔是精密儀器外,制服上也是機關重重。比如制服還能發(fā)射激光、放電,的靴子中裝有磁性線圈彈簧,使他具有不可思議的彈跳力,也能跟蜘蛛俠一樣吸附在物體表面。他還能使用其他設備,包括無人飛機和催眠槍等。電影里出現(xiàn)的斯塔克工業(yè)的無人機,在漫畫里是神秘客造的。
最有意思的就是機器人替身,曾經在好萊塢擔任替身的神秘客對“替身”頗有心得。
《蜘蛛俠:英雄遠征》里,神秘客宣稱自己是多元宇宙來得。后來證明這是編出來的故事。
但在漫畫里,他真的跨越了多元宇宙。主宇宙(地球-616)的神秘客為了征服其他宇宙,創(chuàng)造了機器人替身。終極宇宙(地球-1610)中的神秘客是主宇宙的昆汀·貝克為了征服這里,從自己宇宙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機器人。而且還殺死了終極宇宙的金并,接管了黑幫。后來,主宇宙蜘蛛俠彼得·帕克穿越到終極宇宙和小黑蜘蛛邁克爾·莫拉萊斯聯(lián)手收拾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漫畫中彼得·帕克第一次和邁爾斯·莫拉萊斯相遇。所以在看電影預告片的時候,知道神秘是“來自多元宇宙”,我還以為這會跟《蜘蛛俠:平行宇宙》那樣,促成帕克與小黑莫拉萊斯的相遇,結果是我想多了,只是噱頭而已。
可見神秘客的“致幻”效果,除了無人機和全息圖像外,還有致幻劑、催眠術的功勞,以及一些心理暗示。
這種反派最令人害怕的地方不是他們擁有什么超能力,而是他們對于人心的控制與蠱惑。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漫威的神秘客與DC的稻草人定位是類似的。
稻草人的能力大家相對比較了解,在諾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中,希里安·墨菲飾演的稻草人就讓老爺中招,看啥啥變異。比起神秘客的致幻效果,稻草人則更加極端一下,他喜歡散布恐懼,他深諳“恐懼”力量和用途,所以釋放的氣體不是單純的致幻,而是“恐懼氣體”。
他可以制造出他的受害者們的最深的恐懼,他也可以使人們害怕之前不曾害怕的東西。(他曾讓阿卡姆監(jiān)獄的守衛(wèi)害怕玻璃)
而且更吊的是,稻草人是心理學博士。有了這方面的知識,他可以洞察人的心理弱點,他知道如何僅憑話語作用于心理暗示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就是把人說死,他曾讓兩個人自殺)。這是他比神秘客強的所在,但神秘客的幻覺效果則是稻草人無法匹及的地方。
PS,DC游戲《不義聯(lián)盟》中小丑曾利用稻草人的迷幻劑迷惑了超人,使大超誤以為對面的人是自己最強大的敵人毀滅日,其實是已經懷孕的女友露易絲·萊恩,結果可想而知,悲劇從此開啟。
最后,神秘客是“險惡六人組”成員之一,這個組織簡單說下。
該組織最初是章魚博士為了對付蜘蛛俠而創(chuàng)立,成員包括禿鷲、神秘客、沙人、電王、獵人克萊文組成的團隊,后期則演變成對抗復仇者聯(lián)盟的組織,更擴編至七人或十二人,包括綠魔、蜥蜴博士在內的反派都曾加入過組織。
結合新老三版《蜘蛛俠》電影,險惡六人組成員除了“獵人克萊文”之外,都與大家見過面了。而且索尼未來也重啟了之前流產的《險惡六人組》電影版,相信神秘客還會與觀眾再度見面。
什么?電影結尾他死了?我不這樣認為,漫畫里神秘客就“死過”,但最后還是活蹦亂跳的。不要忘了這人的看家本領。據(jù)說扮演者杰克·吉倫哈爾與漫威簽訂了不止一部電影的合約,未來還會再相遇的。
值得一提的是,《蜘蛛俠:英雄遠征》本該不是影迷們第一次看到神秘客。因為山姆·雷米流產的老版《蜘蛛俠4》,在后者的構思中,神秘客和禿鷹聯(lián)手組成了第四集的反派。演員都選好了,正是導演的好朋友,《鬼玩人》中Ash的扮演者布魯斯·坎貝爾。
而且坎貝爾在《蜘蛛俠》三部曲中也客串??上ё罱K因為導演與索尼的分歧,導致電影流產。
綜上,可見神秘客這個角色,并不弱,而且很有手段,是個狼人。綜合考量下來,只能說這個角色在《蜘蛛俠:英雄遠征》里不如漫畫里出彩,由于電影篇幅和故事的限定,神秘客一些出彩之處沒有施展開,比如致幻毒氣、戰(zhàn)衣裝備等等,讓他看上去有些“弱”而已,留有遺憾。
前面說過,神秘客目前暫時四代,分別是:
二代——丹尼爾·貝克哈特(Daniel Berkhart):
就是南瓜頭杰克(Jack Of Lantern),真實身份是貝克的同事,也是一名替身演員,他是在貝克蹲監(jiān)獄“死亡”期間,《號角日報》主編大人聘請而來,繼承了貝克的戰(zhàn)服,號稱是神秘客的鬼魂,折磨蜘蛛俠。
三代——弗朗西斯·克魯姆(Francis Klum):
他是一個變種人,他擁有傳送瞬移的超能力。這人挺倒霉,原本從他哥哥手中救下了黑貓,結果蜘蛛俠誤以為一切都是他干的,把他從橋上扔了下去,結果克魯姆慌忙傳送中失去了一條腿, 他為了報復蜘蛛俠,從金并手中買下神秘客的戰(zhàn)服,化身三代神秘客,致幻+超能力,使他成為三個神秘客中最難被抓住和打敗的一個。期間三代跟初代貝克還打了一架。
四代——神秘人(Mysterion):
未知姓名,從紅魔(Hobgoblin)手中買了神秘客戰(zhàn)服,自稱“神秘人”(Mysterion)。
電影里,元素眾是神秘客造出來的幻象。但在漫畫里,他們可不是幻象,而且跟神秘客沒有關系。
元素眾是漫威漫畫中的反派團隊,來自未知宇宙,由四名操控元素戰(zhàn)斗的頂尖高手組成,他們分別是操控火焰的地獄火、操控水流的海昌、操控大地力量的瑪格南、風之主宰西風。
這個團隊比較路人,只有在漫畫《Supernatural Thrillers》的連載和《驚奇女士》的故事中簡單登場,他們起源據(jù)說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地球這時連亞特蘭蒂斯文明都還沒出現(xiàn)。
這四個家伙來到地球,他們通過自身掌握元素的力量建立了一個無人能抗衡的王國。直到有天他們入侵了往后會被叫做埃及的土地,被當?shù)匾晃粦?zhàn)士和一位法師所創(chuàng)造的紅寶石圣甲蟲削弱力量并被放逐到另一個宇宙里才結束統(tǒng)治。
到了現(xiàn)代,他們利用木乃伊戰(zhàn)士N'Kantu找尋紅寶石圣甲蟲而回歸,并與當時還叫做驚奇女士的卡蘿爾大戰(zhàn)了一番,然后又再度被驅逐。這之后元素眾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任何漫畫中。
《蜘蛛俠:英雄遠征》的兩個彩蛋,決定了這部電影的重要性,而且超級實惠,在漫威電影里能擠進前三哦!
前一個彩蛋,除了神秘客栽贓陷害之外(符合原著,只不過漫畫里沒有曝光彼得·帕克的身份),最大的亮點在于《號角日報》主編,而且還是老版《蜘蛛俠》三部曲的演員——J·K·西蒙斯
前一個彩蛋預告下一部蜘蛛俠電影,其中有個所有蜘蛛俠影迷都懂的噱頭設定;后一個彩蛋預示漫威電影宇宙的新篇章!
說下第二個彩蛋的走勢,因為電影與漫畫不同,斯克魯人在《驚奇隊長》里已經“洗白”了,因此接下來“秘密入侵”的故事方向可能性也不大了。
所以大概率的可能事件是:天劍局要登場了。
天劍局(S.W.O.R.D. / Sentient World Observation and Response Department)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組織,直譯是“知性世界觀測反應部”,也譯為“知性世界觀測與應對局”,首次登場于《Astonishing X-Men vol. 3》第3期(2004年9月),基地是征服者康的飛船,外形像劍。
天劍局成員由外星人和地球人組成,目的是解決星際糾紛等,說白了就是“宇宙級別的神盾局”。
在漫畫中,天劍局由特工阿比蓋爾·布蘭德領導,主要成員有驚奇女士、驚奇隊長等。這個組織跟神盾局是兩個組織,但在電影宇宙,有了尼克弗瑞這個角色的存在,二者估計要合二為一了。
以往漫威電影,地球和宇宙都是分開兩條主線的,但在第三階段,從《雷神3》開始,漫威就一直“撮合”兩條線索,直到兩部《復仇者聯(lián)盟》與《驚奇隊長》,讓宇宙線與地球線完成了合璧。就像《蜘蛛俠:英雄遠征》中,小蟲說自己只是個菜鳥,局長吐槽說道,別裝了,你丫都去過外太空了。
未來的漫威電影,隨著《永恒族》的開啟,再加上天劍局的引入,地球與宇宙線索大概率要合璧,雙方人馬可以互相串場,讓故事更加多元化,那么滅霸之后,未來的大boss,這個大家伙(吞星)是不是要登場了?
公號:電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烏鴉·火堂
整部電影都是局長欺壓童工和外星務工者再洗白的實錘,超級英雄這一身份給紐約好鄰居的責任和煩惱比蛛絲粘得更緊,總而言之是有突破有傳承的續(xù)集,小蜘蛛犯了每個青少年都會犯的錯:輕信于人和戀愛腦,但他也只是一個失去五年時光,失去人生導師鋼鐵俠,渴望真愛和友誼的孩子,免不了被老吉這個極具迷惑性和深度的反派敲打一番,號角日報老板回歸遼,蜘蛛俠宇宙終于聯(lián)動了,抱住索尼大法暴風哭泣,致敬三巨頭cue到了驚隊奇異博士,塔羅斯可可愛愛PS特效服不防彈,老吉你記住了嗎?橙色軍團:打擾了,荷蘭弟去荷蘭這個梗真的不是故意的嗎?
導演真的不知道怎么拍蜘蛛俠動作戲,完全不會調度,只能往觀眾臉上砸特效,特效的鋪張泛濫程度快要趕上邁克爾貝電影,幾乎成為視覺垃圾了。幸好還有點殘存的青春片氣息勉強支撐著全片,不至于完全散架崩塌。作為續(xù)集來比較的話:蜘蛛俠2 >>>>>>>>>>> 蜘蛛俠:英雄遠征 >>> 超凡蜘蛛俠2
不懂這種電影為什么能得八分。。而且我真的理解不了小蜘蛛和鋼鐵俠哪有那么深的羈絆啊。。。復聯(lián)四里最后已經很過了,不想繼續(xù)消費鋼鐵俠了。。ps:一個沒看過漫畫的人在看到半小時左右就覺得神秘客是反派?不過中間蜘蛛俠被火車撞得那一段視覺效果確實很好
荷蘭弟很好,但是最終超級英雄還淪為賣情懷的賺錢工具
不是億萬富翁,不是天神后代,之所以成為漫威一哥,就是因為他最接近普通人。他并不完美,相反,他會犯錯,會輕易相信別人;會自卑,會覺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夢想。但正是這些缺點讓他更加有血有肉,更讓人感同身受。他也想和MJ一起看話劇,但不得不去拯救世界;他也想追求喜歡的女生,但他選擇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因為“能力愈大,責任俞大”,因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人都想知道他能不能成為下一個鋼鐵俠。答案是否定的,他就是蜘蛛俠,他不需要成為任何人。元素眾的出現(xiàn),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后來才發(fā)現(xiàn),即使他搞砸了一切,MJ也仍然喜歡他。兩情相悅的真摯,勝過精心策劃的儀式。人生不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生活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進行。彼得·帕克和MJ的愛情,是一種不完美的完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幼稚,最低能的一代蜘蛛俠。
【B】比第一部好看,在保留了輕松的青春輕喜劇基調下,新加入的虛擬現(xiàn)實戰(zhàn)斗實在太驚艷了。但總的來說仍有反派塑造不足的老毛病,尤其在目的暴露后的行為邏輯實在是很難說通。另外,這片也太虐狗了吧(流下單身的眼淚
有史以來最差的蜘蛛俠電影!蜘蛛俠是漫威第一大IP,不需要蹭鋼鐵俠這種二線角色的熱點好嗎!MCU遲早要完。不對,漫威遲早要完。
終于明白為什么弗瑞說::“別跟我提驚隊!”哈哈哈期待新的旅程!
7分,劇情承接復聯(lián)4,一定程度也是情感緩沖的一部。讓小蜘蛛繼續(xù)學習成長及承擔責任,并真正學習做一名超級英雄。鋼鐵俠雖然沒有真正出現(xiàn)在這部,但卻又無處不在。甚至在復聯(lián)4都沒有的傷感,反而在這一部被放大了,因為觀眾要和小蜘蛛一起去接受,鋼鐵俠他們的那個復聯(lián)時代已經終結,并且,你可以看著小蜘蛛的繼承與成長,還挺感動的。然后就是,新的復聯(lián)時代,要來了!
這部不如叫《蜘蛛俠:無家可歸》如何?開場I will always love you受到一萬點暴擊,殺傷力堪比三千遍。無處不在的鐵人粑粑,每隔幾分鐘就要被捅刀。小蟲在飛機上紅著眼眶說我想他了,簡直讓人心碎。我也想他!做蜘蛛戰(zhàn)衣的那個神態(tài)動作,一個恍惚仿佛看到了08年的鋼鐵俠,還有AC/DC的Back in Black,天,漫威是魔鬼,專往粉絲心上插刀。還有在倫敦橋上拎著反應堆做的錘子,舉著路牌,一次性致敬三巨頭。小朋友最終還是要長大面對這個世界的惡意。小蟲真是全世界最善良可愛的崽了55555
知道小蟲為什么把AC/DC說成齊柏林飛艇嗎?因為荷蘭弟是英國人!
他就是蜘蛛俠,不是鋼鐵俠第二,也永遠不會成為鋼鐵俠。
臥槽開頭I Will Always Love You瞬間飆淚,各種Cue我鋼T^T漫威真懂粉
漫威歷史最差的一部。蜘蛛歷史最差的一部。
65 「真的覺得無聊 特效也一般 全程沒笑一次」
4.5星?!坝魍豕?必承其重”,小蜘蛛接過鋼鐵俠衣缽的正名一戰(zhàn),超級英雄融合青春校園喜劇,大量笑料生動有趣,胖基友繼續(xù)搶鏡。視覺效果比想象中好太多,大場面張力十足。神秘客演得好,有一處畫面不由得令人感嘆“哇”。隨處可見緬懷鋼鐵俠的梗,還有1處致敬美隊的情節(jié),情懷滿滿。雙彩蛋,信息量極大,最后一個猝不及防!漫威logo隨后的畫面,頓時淚奔;那首搖滾樂配合畫面出現(xiàn)時,這就是傳承!那個在屋頂剝下面罩郁郁寡歡的少年,拿起了象征初代復聯(lián)英雄的武器,展現(xiàn)出一張帥氣成熟的臉,全場鼓掌!
當哈皮看著帕克做戰(zhàn)衣的時候,或許他想的和我們想的都一樣:想你了,托尼。
斯塔克的遺產們
當看到前30分鐘的時候,我猜測這部應該沒啥看點又要學上一部歸來講小屁孩歐洲旅游順便談戀愛最后一把雞湯責任越大能力越大的那點破事,結果劇情就成功反轉奧創(chuàng)紀元2.0。當看了電影前58分鐘我還在懷疑Marvel 這部電影編劇強行劃水,從環(huán)太平洋搬來幾個怪獸模型搞個爛慫反派拍續(xù)集,然后被編劇狠狠打了臉。當看到電影提到神秘客說稱自己是來自平行宇宙的超級英雄時,我還在思考會不會是為下一部新solo客串加鋪墊時候,然后編劇狠狠嘲諷了平行世界腦洞。最后彩蛋,當出字幕時思考為啥尼克之前說過不要再提驚奇隊長的話是什么意思時候,彩蛋解釋原來是斯克魯人。非常精彩的多次反套路出牌,Marvel 再次用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在把控故事結構和氣氛高潮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同期上映的那部??怂沟暮喼本褪莵G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