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ed on HBO , TBS and CW from 4 June 2000 to 15 October 2000
l always vote for candidates according to their looks. l base my desicion on the swimsuit competition. The country runs better with a good looking man in the White House! Look what happened to Nixon, no one wanted to fuck him, so he fucked everyone. l don't think our founding fathers were very fuckable. l don't know, l heard that Thomas Jefferson was a real fox. A discussion about politics ultimately became a discussion about sex, and a discussion about sex ultimately became a question of politics. Can there be sex without politics? And l decided then and there, that my bravest political act would be to tell the truth.
作為以競選形象為理由分手的報復(fù),政客看見自己的性癖被隱去姓名寫在專欄里。對男人們虛偽的性和虛偽的政治給予舉重若輕的一擊。
在美國寂寞的大農(nóng)村,我開始刷欲望都市。那一天我收到了一個舊金山的實習(xí)offer,滿心幻想著暑期來到舊金山,過上美國式都市生活。后來這個offer奇異的不了了之,但欲望都市卻成為了我被to-do list填滿的生活里的固定娛樂項目,在時間緊張的final季。
那一次期末結(jié)束的短暫春假,我去了紐約,吃吃睡睡拍拍,因為年齡不到無法進店喝酒,我沒有體會到欲望都市里的紐約,反而覺得紐約太冷,女性們太浮夸,遠不如我陽光燦爛的大加州。
但無可置疑的,Sex&City是唯一觸動我的美劇——它不是那類你必須一天看十集追完的美劇,而是每當(dāng)無聊的時候你能打開看個一兩集的類型,你能倒一杯酒,或者對著陽臺點一支煙,不看畫面聽四個女人對話的美劇。
縱使我只有20歲,卻不是GossipGirl的忠實粉,我總是能對這幾個三四十歲的都市女性感同身受。欲望都市鮮少涉及職場和社會,但愛情和關(guān)系,肯定是女孩兒們繞不開的話題,無論你選擇戰(zhàn)斗,還是妥協(xié),無論你像C把關(guān)系當(dāng)做歸宿,還是如同S把激情當(dāng)做調(diào)劑,沒有人會停止談?wù)撃腥恕滋m達的政治正確太矯枉過正了,如同Alpha Male們也總在午餐時間談起女人一樣,尊重這些話題,才是真正的性別平等。所以,縱使她們在燈紅酒綠的紐約,我在農(nóng)場草地遍布的大農(nóng)村;縱使她們的職業(yè)是專欄作家、公關(guān)經(jīng)理和藝術(shù)策展人,而我學(xué)著cs專業(yè),但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這些貫穿女性一生的話題,在任何適合看起來都不覺得早。
比起還在打造瑪麗蘇和討論處女情節(jié)的歡樂頌,比起倆閨蜜一定要愛上同一個男人的小時代,鼻祖欲望都市大概也就高出了十個量級。
欲望都市里你忘不掉那句“Single and fabulous”,雖然那一集諷刺的結(jié)局是證明了并不fabulous,但都市女性single but fabulous的意象填充了無數(shù)女士的少女夢。
四個女人,從外形上看我似乎是Charolttle型,永遠著裙裝,圓臉圓五官,鮮少露手臂,頭發(fā)沒有卷,顏色很淺淡,但也許年齡尚小,Charolttle的煩惱我總是很難理解,但其余三個女人,我完全可以理解。
Miranda,嚴謹?shù)穆蓭?,在我未來可能找到的第一份職業(yè)里,這是最接近的一種,她似乎是唯一一個為上升而焦慮的女主角,所以我們work like Miranda.
Samantha, 永遠不會settle down,及時行樂主義者,但那句”I love you, but I love myself more”是每個有夢想的女性的圣經(jīng)。比起Miranda對男人的敵視,更多時候一個有事情可以忙的女孩子,是像S一樣,把男性當(dāng)做雞尾酒一樣的生活調(diào)劑的。
即使我們?nèi)绱肆w慕Miranda和Samantha的自由獨立,不可避免的,有些時候,I am so fucking Carrie Bradshaw though she is so bitchy. We love like Carrie.
“I am someone who is looking for love. Real love. Ridiculous, inconvenient, consuming, can’t-live-with -each-other love”-Carrie Bradshaw
也許從內(nèi)心的層面,我有著Miranda的純粹理性,但也有著文藝女青年的一面,抽煙喝酒劈腿破壞人家婚姻的Carrie,縱使那么多人那么討厭她,我卻可以理解她。
尤其當(dāng)Aiden出現(xiàn)以后。
我太不喜歡Aiden了,縱使他體貼又深情,身材也很好,但他總是讓我想起那些膩歪的前男友。Carrie出現(xiàn)的前幾集,四個女人談起了“available”的話題,當(dāng)米蘭達開始享受穩(wěn)定的同居生活,我才發(fā)現(xiàn)我血液里anti-Miranda的一面。
Miranda是世俗意義里純粹男性的戀愛方式,她需要的是穩(wěn)定的后方,在自己為成為合伙人奮斗的時候。所以選擇養(yǎng)狗想生孩子的酒保男友,看似是精英女性離經(jīng)叛道之舉,其實性轉(zhuǎn)一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就是傳統(tǒng)男性的選擇。
Carrie的迷人點在于,她骨子里無法停止的折騰。
如同90年代的紐約,律師是一個fancy job,投行咨詢互聯(lián)網(wǎng)也勢必是大部分美國留學(xué)生所期望的第一站,但一直停留于這份職業(yè)到三十歲,從分析師到合伙人,卻不是我內(nèi)心深處最向往的軌跡。所以同樣的,到了情感層面,也許是因為我還在少女時代的尾巴,也許是我骨子里不安分的感性的那一面在作祟,我總是那么癡迷于愛情帶來的痛苦。
愛、性、煙、酒,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同一種事物,感官體驗對于初學(xué)者都并不美好,但讓人們癡迷的,是那一刻的眩暈,于是讓人們心甘情愿的,把那惱人的情傷、疼痛、嗆人、辛辣都習(xí)慣了。只是酒和性在很多次以后,純粹變成了享受,只帶來膚淺的愉悅,而煙和愛,仍然帶著迷人的不舒適感,而這舒適感,正是他們最迷人的源頭。
“舒服”在一段關(guān)系里,無疑是褒義詞,但傷害和愛而不得,卻是愛情真正的吸引力所在。
某種意義上,Carrie讓人想到斯嘉麗——“斯嘉麗的一生愛過兩個男人,艾希禮和白瑞德,但她卻從來沒有看清過他們。如果她看清了艾希禮,也就不會愛上他;如果她看清了白瑞德,她就不會失去她?!泵總€女孩子的一生,都如同這一句話一樣,在跟無數(shù)個白瑞德和艾希禮博弈,而比白瑞德和艾希禮更貼切的比方,是Mr Big和Aiden,畢竟那個她們終其一生追尋的男人往往不是艾希禮那類無趣君子,而是風(fēng)流倜儻又不可捉摸的大先生,而她們錯過的忠犬男友,也一般不是男版的他們自己,而是穩(wěn)妥深情的Aiden。
但正因為這兩個男性的性格對轉(zhuǎn),失去Aiden對于Carrie而言并不遺憾,而熱愛Big,也是她們心甘情愿掉下的陷阱。
看了知乎的帖子,分析Carrie為什么愛Big,首先是Big的地位和資產(chǎn),讓為房租發(fā)愁的月光族Carrie不自覺的產(chǎn)生了艷羨。近期很多人轉(zhuǎn)發(fā)的豆瓣帖子,講述著一樣的道理——女人很多時候分不清愛的人,和想成為的人。
Carrie是四個女人里最缺乏安全感的存在,也時常對生活產(chǎn)生困惑,她總是以為煩惱都是陰魂不散的大先生帶來的,殊不知也許她隱隱的期望著這個男人能夠把她從一塌糊涂的生活里拉出來??v使再宣稱獨立,我也不能否認,在這個意義上,我曾經(jīng)很Carrie.
那些我一直忘不掉的男性,總是在我面臨著前途未來的迷茫時出現(xiàn)的:比如高中第一次成績下降,比如實習(xí)時發(fā)現(xiàn)職場和想象差別太大。不盡人意的生活與理想主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一段同樣不盡人意但卻像尼古丁一樣有吸引力的愛情就會牢牢抓緊你,是“也許為工作慨嘆不夠浪漫”。如同葛薇龍愛上喬琪,如同陌生女人的來信里小女孩兒愛了一輩子作家,命運里不可抗的因素太多,而愛情是她們唯一能為自己做的決定,于是她們一頭栽進自己的這一份命運,反反復(fù)復(fù)和渣男糾纏,把渣男在腦海里不斷美化,美化成了她們所向往的生活。
何況大先生不只是有錢有地位,他又是那么擅長制造痛苦,因此那么迷人。他總是在你滿腔深情時讓你失望,又在你好不容易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再次出現(xiàn),生活已經(jīng)那么規(guī)律了,哪怕職業(yè)那么浪漫的凱莉,面對的也是刻不容緩的due date,誰能不熱愛這樣不期而至的心動與心碎呢?
在大先生面前Carrie似乎喪失了自我,然而被物化的恰恰是大先生,本質(zhì)上講,MB高跟鞋、煙和雞尾酒和大先生,對她而言意義相似。高跟鞋讓她交不起房租,煙讓她被閨蜜嫌棄,雞尾酒讓她喪失理智,大先生讓她一次次被傷害,然而,偏離軌道是她唯一能做的決定。
“I am someone who is looking for love. Real love. Ridiculous, inconvenient, consuming, can’t-live-with -each-other love”。
我要愛情,真正的愛情,荒謬的、麻煩的、耗盡心力的、非死即傷的,愛情。
母親一次次問我為什么不選擇我生命里的Aiden,我含蓄的,用能夠告訴長輩的語言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媽認為我瘋掉了。
但沒有一個少女,不曾這樣想過,這樣癡迷過痛苦,甚至認為愛情里真正的核心部分,就是痛苦,且是捉摸不透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結(jié)束的痛苦。不只是少女,女性的一生,乃至男性的一生,都是如此。
不健康的事物才讓人上癮。
Carrie Bradshaw is so bitchy, but I am so fucking Carrie Bradshaw.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my Big will never call me back, and my Aiden was suspecting me for cheating all the time.
這是幸運還是不幸呢?我的大先生在做了短暫的大先生不斷搖擺以后,終于和我老死不相往來,畢竟欲望都市只是電視劇,結(jié)局必然如此。很多人說第二季結(jié)尾Carrie說自己難以馴服是自作多情,其實是對的,為什么Carrie如此愛大先生卻依然難以馴服呢?因為那種真正熱烈的愛,原本就是會燙傷對方的,是歇斯底里的。
而我的Aiden也暴露出了狹隘,讓我不至于選擇猶豫和于心有愧。于是我們,在不再擁有大先生,也不再擁有Aiden以后,安心踏上了薩曼莎之路。
“I love you but I love myself more.”——Samantha
Samantha這句話總是讓我想起那些老男人們唱的歌詞。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么?”
但又不那么準確,在Samantha的人生里,高潮迭起似乎比短暫愛情更值得追求。前段時間去見兩位男性朋友,說到dating app的時候,我說人們選擇dating app是因為節(jié)約時間。
男生當(dāng)然是減少追求、付出和試探的時間,而女性也有面對正常渠道認識的男性很想脫下淑女面具說,不要瞎比比不如各取所需的時候,這時候把一切攤到桌子上的dating app就有了意義。中國女性在這一點上,真該向Samantha學(xué)學(xué)。
欲望是不值得羞恥的,有時候女性也有只是想上一個男的,而非想和他談戀愛的時刻,這個時候Samantha就毫不顧忌的主動出擊了,而中國女性卻會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把這種生理沖動和新鮮感解釋為愛,然后庸人自擾。
目前狀態(tài)的我是能感受到Samantha的,Samantha不是人生只有男人的,她是唯一有自己business的女主角,她也有自己的人脈圈。其實頻頻更換伴侶絕不意味著除此以外無事可做,而是很多時候比起不斷陷入愛情陷阱,抱著have fun的想法去面對感情更豁達,也更高效。
在劇中,Samantha和C總是對立的,Miranda和Carrie也因為理性和感情的對壘,有著偶爾能看見苗頭的對立,而Miranda和Samantha,其實是一體兩面。
Carrie像一個讀多了瓊瑤小說的小女孩,寄希望于愛情拯救一切抑郁,Charottle如同聽媽媽話的小女孩兒,寄希望婚姻拯救一切。而另外兩位,一個是霸道女總裁,一個是職場女精英,一個風(fēng)情萬種,一個雷厲風(fēng)行,卻同樣是是真正能為自己的命運做主的類型,你能看到米蘭達為成為合伙人奮斗,也能看到她猶豫要不要和男朋友同居;你能看到薩曼莎和不同男性調(diào)情,也能看到她在公司雷厲風(fēng)行主導(dǎo)一切。她們have it all。
讓我們享用欲望和情感,如同喝下一杯粉紅色的大都會——某一集,薩曼莎在自己的公寓里,I have it all. 不止曼哈頓,在北京,在上海,在舊金山,在美國的某個農(nóng)村,當(dāng)我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我們都have it all. Samantha也有病倒在家,發(fā)現(xiàn)fwb都拒絕出現(xiàn)的孤獨時刻,但為了生病時有人照顧就放棄自由和自主,被不合適的人綁住嗎?痊愈后的S女王是拒絕的。
如果說,Carrie是女孩們無法避免成為的人,Samantha卻是不為社會主義價值觀所困的女性,所真正向往成為的人吧。希望自己,能成長到也能在必須離開的人面前,不再綠茶婊的找一堆借口,而是坦然的說出“我更愛自己”,然后瀟灑離去。
精英女性的兩難處境——Miranda
Miranda說,我怎么能考上哈佛法學(xué)院,還睡了這么多人呢?但在劇中,與米蘭達產(chǎn)生情感關(guān)系的男性卻并不多,也不fancy。第一集的宅男程序員和酒保一度讓人臉盲,為什么事業(yè)女性米蘭達只能擁有這樣的矮矬窮呢?
米蘭達也很多次給出答案,當(dāng)她宣布自己是律所合伙人的時候,男性們都敬而遠之,而為什么對面那位摩根斯坦利的alpha male可以如此驕傲的連珠炮一般說出自己的title呢?從這種意義上,在性別歧視上,中外都是沒有區(qū)別的。
去了紐約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對那些drama queen匯聚的行業(yè)興趣其實寥寥,而世俗意義上男性主導(dǎo)的行業(yè)卻那么吸引我,可在這些行業(yè)里,女性在職場內(nèi)職場外都面臨著兩難處境。
看起來比起時刻攀比衣服行裝男人人脈的女人圈,男性看起來好相處多了,但那只是在,你毫無威脅的時候,你是一個甜美的新來的實習(xí)生的時候,對于男性真正爭名奪利的時候的毫不留情,想必米蘭達比誰都懂。
而職場之外,女強人們?nèi)匀幻媾R窘境——她們?nèi)绱蓑湴恋?,走到了今天的地位,為什么在感情上,這反而成了劣勢呢?她們?yōu)槭裁床荒芟衲莻€自信滿滿的摩根士丹利基金經(jīng)理一樣,驕傲的描述自己呢?
米蘭達無疑也困惑過,無數(shù)營銷號也為米蘭達式的女性困惑。
但我知道米蘭達不困惑了——她又不是為了給自己添置嫁妝才走到這里的。
只有努力的、拼搏的、聰明的米蘭達,才能真正做到把愛情和事業(yè)完全分開吧。選擇了酒保,是選擇自己舒服的情感模式,我們又焉知非福呢?
米蘭達的扮演者最近的新聞讓這個人物也隨之得到了不少遲到的贊譽,無疑米蘭達是可愛的,當(dāng)她對男友和自己同居像一個男人一樣感到恐懼的時候,我看到了我自己。
但米蘭達不可愛的一面在于矯枉過正,但那又不是她的過錯,而是社會結(jié)構(gòu)決定。希望我們有一天,能不從別人口中,更不從自己口中,聽到“像男人一樣”和“像女人一樣”。
是“像我自己一樣”,對這些生就就是米蘭達的女孩,就堅定不移的,像米蘭達一樣。
Miranda的另外一個不可愛的點在于,她有點stereotype化了,為什么哈佛法學(xué)院的女律師就必須一頭短打紅發(fā),日常深色套裝呢,就不能像同為女強人的Samantha一樣fabulous一點嗎?強大需要犧牲女性特質(zhì)來獲得嗎?這樣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種性別歧視?
但仔細想想這非常合情合理,在律師這樣一個alpha male占領(lǐng)的行業(yè),很多時候Miranda似乎too much的中性氣質(zhì),是迫不得已之舉。
我曾經(jīng)寫過女性紅利這件事情,女性紅利在大學(xué)階段是最為明顯的,因為高中階段還沒有到人人都有求偶焦慮的時候,表白追求完全出于喜歡,男生談?wù)撜l是女神的同時,女生也毫不顧忌的談?wù)搸浉?,于是生物決定的女生紅利尚未出現(xiàn)。
大學(xué)一切發(fā)生了變化,這些男的為了找到女朋友,當(dāng)司機當(dāng)廚師當(dāng)tutor當(dāng)跑腿的當(dāng)買單的什么都愿意。
職場初期女性紅利似乎依然存在:你可以用上揚的語調(diào)叫一句“xx老師”,沒說過幾句話的男總監(jiān)會很容易記住你的名字,雖然他始終分不清另外幾個男生,進門的時候會像對女兒一樣拍拍你的肩膀,當(dāng)然這一點有的是女生用的更溜。女生可以因為除了業(yè)務(wù)也負責(zé)行政工作,圍在副總身邊聊天,男員工卻只能在電梯外偶遇老板的時候,被八面玲瓏的女同事拉過來介紹一句“這是我們部門的小x”。很多時候這件事沒有想象那么齷齪,只是本來面對大佬的時候就需要身段柔軟,而女性天性更為擅長。畢竟二十幾歲的男生一旦太會來事,就顯得有點油膩。
但過了這幾年走向哪里呢?女性紅利也許根本就是一種歧視,記住你名字的總監(jiān)想起你永遠是“新來那個小女孩”而不會一步一步把你的改變看在眼里,習(xí)慣了project partner付出更多就很難承擔(dān)責(zé)任,至于生活上的便利,實際上不值一提,處理得不好,也許最后還落了個“綠茶”罵名。
于是走到Miranda這個位置的女性,必須穿的就像Miranda一樣。也不完全是作者stereotype化,只是我們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遇見的大部分人面前的時候,本來就只是一個標簽而已。You are what you want,and you are what you wear。所以PR女老板就得穿成那樣,而女律師就得穿成這樣,否則就是“律政俏佳人”而非Miranda。
不禁想起高二參加一次辯論會,后桌的男孩兒也是班長,勸我把頭發(fā)扎起來。當(dāng)時我覺得漂亮就是打扮的終極奧義,而披頭發(fā)修飾臉型,營造莫須有的女性氣質(zhì),堅決拒絕。
他說你可能會幫我們班贏得勝利,但你不可能得最佳辯手,你把頭發(fā)扎起來倒是很有可能。
作為高中生,他們要的最佳辯手,長相需要是“中學(xué)生行為守則”上的那種。
我居然此時此刻才明白,一個平日里憨厚又油嘴滑舌的高中男孩兒,怎么那么能一下洞穿真理。
希望三十歲的時候能夠像薩曼莎一樣真正左右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更希望能像米蘭達一樣,真正左右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
女孩的生命里,愛情和事業(yè)都不是唯一命題。城市帶來的各種可能性,愛情的前途的,才是真正的意義。你不知道你會為誰心碎,你也不知道你會去怎樣的一場宴會,你也不知道你的公司會有怎樣的客戶,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未知,足以讓旅途迷人了。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熱愛SATC。
2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除了米蘭達的角色之外其它三個人的角色基本上是靠電視劇潤色才可以讓我們忽略一些她們的本質(zhì),Carrie出軌愛作,Charlotte尋找金龜婿為自己身價談價格,Samantha性格放蕩有家室的人通吃。我個人很喜歡Samantha的性格但有些仍是不能贊成。
這部劇描述男女方面挺真實,但我不覺得可以將主角奉為神話般的行為準則。 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各種的Carrie ,Charlotte等,但要記住電視劇只是表現(xiàn)了人物比較的可愛面。就像在其他的電視劇故事角度中Carrie和Samantha一定是讓讓人厭惡的破壞家庭的第三者,再多的電視劇潤色都是這樣不能改變,而Charlotte也是變成一個瘋狂的想結(jié)婚的golden digger。
但是這樣的Charlotte卻重視婚姻,Samantha重視朋友的關(guān)系一直是朋友的后盾。
瞧,人本身就是多樣性的包括我們。
人物有多樣性,我們也得多樣性看待。要記住我們可以喜歡她們的性格但她們某些事情的做法卻不值得我們真的效仿有些性格處理卻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這就是電視劇故事描述的魅力,它總能讓你陷入它自顧自的世界。
Yes,就像看第一二季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為什么彈幕里經(jīng)常說c作,不明白為什么說史蒂夫是吃軟飯的,隨著劇集的展開,突然嘣的一下就都明白了。
前面c和big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沒覺得她作,因為她作的有理由,光明正大。到了和A在一起了,順順利利反而成了阻礙我也想說她作了,但是其實還真有這種人,我覺得我討厭她,覺得她作,可能因為我的本質(zhì)上也有一部分是這種人吧。但是史蒂夫!因為我不是個男人我真的沒辦法換位思考,他真的代表了一部分討人厭的男人。覺得孩子可愛就想要,你當(dāng)孩子是養(yǎng)狗呢?想有孩子起碼你要拿出點誠意吧,想想以后米蘭達白天上班晚上還要獨自看孩子我就覺得窒息。
第十二集我真的要看吐了,尤其是結(jié)尾,A告訴C自己接受不了她出軌C說找到一個不管如何都愛你的人很難幸運的是我有三個……WTF?真的對C的好感刷刷的往下掉。雖然知道這是c的人設(shè),但是一群人在這里說看劇不講道德的我就請問你們什么時候講道德?說實話如果以后A和C還有交集我就會開始懷疑A是不是也有感情受虐傾向了。說實話B和C的婚外情真的好惡心人,而且甚至在兩個人偷情的時候B仍然和以前一樣沒有做出任何承諾,娜塔莎真的好可憐,果然愛情里的女人都是傻子。
其實看到后來,carrie的憂柔寡斷讓我十分厭惡。
2006年
心疼Charlotte和Aiden。Carrie還真像平常人,總是對那個得不到的念念不忘。
繼續(xù)追
艾登和凱莉戀愛太讓人羨慕與祝福了,但對于這段感情的后半段的處理實在不讓人滿意,非??斓膭∏楣?jié)奏到后面舒緩著舒緩著整季就結(jié)束了……但總的來說還是要贊。
喜歡。。繼續(xù)支持ing。。
awesome!
很好,灰常好,繼續(xù)。
幸運的不是遇到了哪個男人,而是她們四個一直在一起。
看到MR.BIG的老婆摔掉門牙的那集,我還心情不好了一下
值得多看兩次
嗷嗷煩Carrie
其實已經(jīng)特別煩犯賤的女主設(shè)定了。無論是保守閉塞的國內(nèi),還是性開放的美國,犯賤總是逃不掉的天性。Aiden真讓我心疼的哭。棄!
專欄作家是一個多麼令人心馳神往的職業(yè)呀。
每個人都和自己的big糾結(jié)著
MR.BIG 到底有什么好?
Carrie太賤了太賤了受不了了,毀完Big毀Aidan然后再去毀Big尼瑪這還有完沒完啊?。?!
這一季的關(guān)鍵詞是FLAW.于是四女分別變成了小三、浪女、剩女以及棄婦。
Don't worry,they have a really lovely life.
前段時間再翻看了一下,一樣很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