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8 效應
“獲勝之后,英國大弓手們舉起扣弦的兩根手指比劃成一個V字,慶祝他們的勝利。這個勝利的手勢一直流傳至今?!薄嗬迨溃⒆寧鞝柎蠼?。
因為THE TUDORS II,因為亨利八世,再次燃起了對英國史的好奇,上次是在看第一季時,找到天涯上某牛人寫的連載“話說英國兩千年——從凱爾特人的氏族部落,到盎格魯薩克森人的大英帝國”,洋洋灑灑寫了88集還是未完待續(xù)。那時只看了H8這部分,這次打算從凱爾特人開始看。很遺憾我們中學時期的歐洲史重點似乎都在資產階級革命上,對于H8、H5、伊麗莎白一世這些關鍵人物竟然只字未提。。。
看片,好像一直對歐洲史有興趣,伊麗莎白I、II、瑪戈皇后、瑪麗安東尼一個不漏,此類女人,我的偏愛;而The Tudors確實也是很適合我這種人看的美劇,每年只出一季,因為我不會費心每周追看,用了近兩年才斷斷續(xù)續(xù)看完了前兩季,現在只等S3出完再看。
S2的前半段主線一直是宗教改革,許多人看得無趣,我終于堅持看完;后半段因為出了個JANE,后宮時局再次風起云涌,和S1相比,人物的命運也顯得更有戲劇性——雖然JANE本人并不是看點。。。據說JANE的下一任也不怎么樣,而第五任是個美女,不知道S3里會怎樣演繹。
S2里喬納森蓄起了胡子,出演中年的H8,少了S1里年少氣盛的囂張,拒絕安博林的背影和在宮中匆匆行走的剪影看起來很冷漠,不說話的時候更甚,但是仍顯不出沉穩(wěn),也許H8就是如此。再看看臉上常帶著偽善笑容的法皇,和教皇的那場對手戲最后那個幽遠陰毒的眼神,讓人總期待著會有什么下文。。。
安博林在S1里出場并不精艷,不過仍然比她的繼任好太多。標準的狐媚臉和火相星座的氣勢,竟然也能讓我越看越喜歡。原因是劇情,S2里她得勢之后很快失寵,備受冷落卻不依不饒仍想扭轉敗局,哪知H8去意已決,最后安被莫須有的通奸罪處決,看得人很寒。。。為此我很討厭長得酷似吳宗憲的克倫威爾,他刻意內斂的表情總是那么意味深長,不過就算沒有他,安也是死,就算換成另一個安也是如此,H8總是喜新厭舊的,而他身邊總是少不了看他臉色為他效力甚至幫他拉皮條的得力助手。。。H8為了私欲可以脫離天主教廷另起新教,那還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2 ) Thomas More—A Man for All Seasons
【純?yōu)橛膶W史期中考寫的。。。po上來現個眼~】
He’s the writer of Utopia
He’s a great humanist
He’s honest, loyal and noble.
He’s Thomas More. Till now, he’s always the moral parago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king at that time, Henry 8th , showed great respect to More.
Here, we can not but admire the tolerance of the king, for the ideals of More were in collision with the kingship. But, Henry tolerated all of these, and treated More as a good teacher as well as a helpful friend.
When the Cardinal Wolsey was in prison, Henry invited More personally to be his first Minister.However, More was a pious Catholic. The divorce of the King disobeyed the will of the Pope. More could not stand the tiniest bit of contempt for the Pope or the Catholic system.
To our surprise, Henry only asked More to deal with other political affairs and promised that he would not made More involved in his divorce. The trust More won from the King is clearly remarkable.
When the plague raging through the country,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off and the whole city was in flames. While, More took his family reading books peacefully in front of the fireplace.
He was not afraid of death. He told his daughter he had surrendered his life to the God. The only thing he had to fear were the pamphlets of Martin Luther, the pagan.
So when More was facing the devout priest, Fish, who advertised Martin Luther’s thinking, he could hardly contain his anger.
Actually, both More and Fish are men of true faith. They believed in the same god but had serious split on the ways and means.
When Fish tied on the stake frame and the fire burning, other bishops turned away. For them, he was one of the thousands of executed pagans. But More was different. He peered at Fish until he was swallowed by the flames. Perhaps More had hadn’t the heart to hurt this man of strong conviction, but also because of his faith, he had to do that.
Henry’s temper became worse and worse. In 1535, Sir Thomas More was sentenced to the guillotine by the king because he resolutely opposed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held by Henry 8th.
Let’s remember Thomas More—a man for all seasons.
3 ) 他說:往事不堪提
印象最深的,滿眼都是女士盔甲般低開領的前襟,在眼前晃來晃去,不增添些風流韻事才怪。
最感無聊的是里面的千人一面的ML場面,實在個個都太雷同了,
H8的舉手投足都太現代化,表達憤怒的樣子也很肥皂劇。
其實對于一部電視劇來說這些要求是苛刻的,
還有人愿意去排演這些過去的故事,
我已經覺得很好了。
沒有了anne那常常嘟著嘴的充滿心計的臉,
我的生活陡然失落了很多呢。
最后一集中,一段充滿新生氣息的草坪談話中,
Jane提議恢復瑪麗和伊麗莎白的繼承權,為陛下您的心境和王國太平著想。
H8說,有時往事不堪提,你能理解嗎?
4 ) 安妮博林的香銷玉損
充滿期待的都鐸王朝第一季,感覺soso,最多也就是帥哥美女混了個臉熟評價,雖然對natalie扮演的安妮厭惡有加,這個說起話總是歪嘴昂頭略帶朝天鼻的女人,是怎么被導演選中。然而回想起來卻也只有這個女人的臉龐是如此出眾令人記憶深刻。h8則是一個荒淫無度,集自私、自負、冷酷、陰險為一身的暴君。當他騎馬顯示威風卻不慎跌入泥塘的那一剎那,簡直令我對喬納生倍感厭惡。盡管如此我還是看了第二季,與此同時大量google相關歷史,查閱henry\anne等等人物,anne是h8在歷史變革和人生變革軌跡上的一粒棋子,只可惜anne的性格太過于男性化而不融于當時的社會,她太想要愛與權利,她無時無刻不掩飾自己的情緒令h8毫無威嚴,anne作為恰逢其時的導火索,用她專注個人世界的智慧煽動了h8的野心,加速了英國與羅馬皇庭的決裂,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積聚太久的力量和潛力在這一時刻得到解放。這也是h8在追求自我和自主愛情的根本。
第二季anne和h8的表演及其到位,尤其是natalie dormer令我刮目相看,她高傲到落寞的情緒變化,驚訝、失望、無奈、掙扎的眼神變化都完全令anne再現人世。在了解她的演藝歷史我才知道原來casanova中那個金發(fā)美女就是由她詮釋。但她更適合anne的有別于當時美女的定義--一頭黑發(fā)一雙黑朦。似乎劇情到了這里,為什么選natalie才有了結論,anne需要這個一個歪嘴,一個在說話、在用情、在悲傷時都不認輸高傲的嘴。在劇情方面,編劇也做的更加精致,但我們畢竟不了解歷史,對珍的處理上,更多的資料說henry迎娶的是一個寡婦,一個由他親手逼死丈夫的寡婦,個人認為這樣的劇情沖突更強烈,可看性也會更高。
5 ) 以愛情的角度
花了三天兩夜看完都鐸王朝整四季,心里頗有些感慨。
選擇在第二季下面寫影評,當然是因為那個讓人無法忘懷的女人-----安妮博林。
因為我是在b站上看完了四季,所以能看到很多網友對于安妮博林的攻擊和詆毀,比如從頭到尾都用“小三”這個比較膚淺的字眼形容安妮,說她是咎由自取。
這樣說也并不是不對,只是太膚淺了,安妮博林遭到這樣的下場可不單單是因為當了小三。結合當時的歷史、政治,亨利八世的性格,安妮博林自身的性格,甚至凱瑟琳王后和簡西摩王后的性格,很多因素要綜合到一起鑄成了她的悲劇。
哪怕你能從亨利和安妮的感情中學到什么東西,了解到一個男人為什么會從瘋狂的追求一個女人變成到了最后會冷酷無情的拋棄和處死一個女人,了解到很多感情的變故并不是僅僅因為小三,了解到這個世界也并非是你眼中的所謂“男渣女婊”,那這個劇也算沒白拍。
看這部劇之前我對安妮博林這個演員的長相是零好感,但是看完兩季之后,我認為這個演員演技很棒,也越看越有韻味了。如果歷史上的安妮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亨利瘋狂追求這樣的女人是非常正常的。
安妮長得并不傾國傾城,但有一種很抓人的魅力。用現在的話說,她就是亨利的“菜”。他就是喜歡她,而且因為不容易得到她,就更喜歡了。雖然這份喜歡中帶點瘋狂帶點盲目,但是,亨利這一輩子,只瘋狂過這么一次。
網上有很多關于亨利八世最愛的女人究竟是安妮博林還是簡西摩的爭論,我個人認為,這個爭論是沒有答案的。因為亨利對這兩個女人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情,你并不能說哪種不是愛,這兩種愛也沒有可比性。
對安妮,是心動,是激情,是瘋狂的迷戀,是男人天生對女人的一種占有欲。這種感情確實一輩子只可能有一次,因為那種激情,用一次就耗盡了。亨利到了后期對安妮很冷漠,因為他之前的這種感情受情緒影響很大,當人的激情退卻,慢慢冷靜和客觀下來,會發(fā)現曾經瘋狂喜歡的這個人渾身上下都是缺點,因為當初的激情蒙蔽了你的雙眼。
亨利和安妮的愛是轟轟烈烈的,我不知道他午夜夢回的時候會不會依稀想起那些往事,但我想,這段感情一定是刻骨銘心,就像老話說的,愛之深,恨之切。
而亨利對簡西摩,則完完全全是一種珍愛。珍惜,憐愛,敬重。簡是那么的善良,純潔,溫柔,完全不會像安妮那樣給予亨利那么多壓力,全心全意地愛他為他,發(fā)現了情婦也沉住氣,豁出生命為他生兒子。這樣的女人對亨利來說是無可挑剔的,她就像是亨利的家,他的港灣,他溫柔堅實的后盾。當她死去時,亨利整個人幾乎都是崩潰的,因為他失去了那個完美的港灣,以后可能也不會再有了。
悉數亨利的六位老婆,有一句著名的十字訣“離婚、砍頭、死,離婚、砍頭、生?!?有意思的是,這其中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
遭遇離婚的兩位老婆,是他完全無愛的,壓根從外貌上都沒有任何性吸引。這類女人,什么也沒做錯,所以也不會令他生恨。
而遭遇砍頭的兩位老婆,是令亨利比較心動的,也是比較不安分的。
而難產而死的這位老婆,她不像被離婚的兩位那樣不招人愛,也不像被砍頭的兩位那樣不聽話。可以想見,就算她沒有難產而死,以她溫順的性格也不會被亨利砍頭。但有很多人會猜測,如果這位真的沒有死,那么再假以時日,會不會亨利有一天膩了,她的下場也像被離婚的兩位一樣?
我個人還是認為,不大可能。首先她生出了亨利的兒子,母憑子貴。其次,她是發(fā)現了情婦也接受的性格,也就是說她可以沉住氣做大房,她默許了亨利可以招花惹草。對亨利來說,這種事她都能忍,還脾氣那么好不吵不鬧,那他沒事離婚干嘛?
所以說,做霸道總裁的妻子,不是一般女人能勝任的。你要求他高大英俊多金,還對你專一又天長地久,這種好事,俏如安妮辦不到,柔如簡西摩也辦不到。
但是作為女人,我們起碼也應該受到點啟發(fā),我有時候會想,一個男人會變成什么樣,會不會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他遇到的女人是什么樣的?
如果你渴望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就不能太貪心,讓對方一見傾心,享受了最炙熱的追求之后,如果還不甘心,還要求他給你更多,甚至要給他施加壓力,以滿足自己的占有欲和公主病,那么這段感情也就走到了盡頭,而且結果往往是慘烈的。
如果你想得到一份長期的承諾,穩(wěn)定的關系,那么你首先要善良、自重。即使是亨利八世這樣的男人,也有他的軟肋,他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需要。在他累的時候,也需要有一個溫柔的港灣能夠包容他,接納他,全心全意地愛他。如果你可以做到,你就會得到那份天長地久。
總而言之,安妮博林和簡西摩我都很喜歡。不覺得哪個是小三婊子,哪個是綠茶圣母。說這些話的人都太狹隘了,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
歷史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命運也許早已被決定。但你會得到怎樣的待遇,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對女人來說,你會得到一段什么樣的感情,也是由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女人決定的。
愛人,先愛己。
6 ) 俏佳人最終也免不了砍頭的命運
一下午啥也沒干
刷了5集,硬是把這一季看完了哈哈哈哈
眼睛干澀
這部劇美人太多了,安皇后最后砍頭的那一個鏡頭絕美。
第二個皇后時期的H已經有了些成熟男人的樣子,蓄起的胡須也好看
與其說我寫的這是影評吧,不如說是彈幕····
看完第一部過來就很容易占西班牙皇后的立場,同情天主教派,同情Mary,可見當時宗教改革之困難,但是不得不說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說H宗教改革的舉措是多么徹底和成功。
命運弄人,博林一家精心經營了那么久,安曾是那么自信,想致西班牙皇后和Mary與死地,最終卻以更加相似卻更加悲慘的結局走向斷頭臺。當然,如果H知道歷史最后還是選擇了伊麗莎白成為他英格蘭的繼承人,并正是這個女兒帶領英國走向強大,該是什么感受?作何想法?
歷史沒有如果
100年彈指一揮間
空皇冠!世事難料!
愛與死
沒有第一季銷魂了
永遠不要嫁給為了你拋棄另一個女人的男人。
五星全給Natalie Dormer
after watching "history of britain", found the play was quite "true to history"
不追了不追了,接下來的王后沒故事。小安死了我也沒盼頭了。
小喬,你好high!
一般
我還是覺得劇本水平太一般了。More的死挖掘得太淺了。他不譴責真心相信國王>羅馬的人,那么他的家人其實都不相信但是都宣誓了,他有什么感想?要不是小喬演得好,More的死根本沒有高潮的感覺。亨利八世實在太渣了。。。小玫瑰演得太好了,也是從心機婊到勝利到瘋癲到絕望到最后的接受都演得太好了。最憎恨的人物是她爹??藗愅栆惭莸锰昧?。想想這個人最后也是被處死的,期待看。為什么每一季都有一個很顯眼的音樂家是gay?哦還有奧圖爾教皇太帥了
不喜歡男主角 不喜歡女主角~~
虐死我了。。
女人必看視頻教材--<怎樣做女人之千萬別嫁給這種死男人>.
按常理來說我應該對亨利八世這個見異思遷的男人口誅筆伐的 但事實上我在想他是太迫切的希望有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或者太過於真性情 然後想到Anne Boleyn我就覺得他好可憐 Anne究竟有沒有愛過他 其實我很理智的理解亨利八世是出於很不理智覺得Jonathan塑造的亨利八世實在太帥了。
片頭做得很好……那年代宗教/皇權崇拜……Thomas Wolsey/Thomas More/Queen Anne Boleyn
緩了半年才看完 妖婦終于死了
沒有那個本事就別爬那么高
這一季的尺度更是大了許多,被感動的地方也頗多~很好很好,期待下一季
沒有第三季好看哦,呵呵
The Tud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