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店邊界的共同警備區(qū),一天,哨所里的朝鮮士兵(申河均飾)為來路不明的子彈所殺,引發(fā)雙方槍戰(zhàn)。而最有嫌疑的兇手是同在邊界上的韓國士兵,但韓國一方卻指責是朝鮮先調起事端,雙方都認為對手應該對此負責。
為了解決這一無頭案件,南北雙方同意由一個中立國來進行調查協(xié)調。瑞士國籍韓國女孩蘇菲(李英愛飾)受派前來調查事件,韓國這邊的李秀赫(李秉憲飾)始終保持沉默,而朝鮮一邊的幸存者吳敬必(宋康昊飾)卻表現出敵意,事情撲朔迷離。隨著深入了解,蘇菲發(fā)現事情隱藏著內幕,現場還另有其人……
看完之后覺得劇作巧妙在槍和子彈的設計上,很想把它弄清楚
可能名字翻譯版本不一樣,用劇中角色代替
朝鮮中士——宋康昊演的那個胖胖的大哥
朝鮮士兵——喜歡畫畫,身中八槍的那位
韓國班長——結尾自殺的那位
韓國士兵——中間自殺的那位
朝鮮上尉——以上四人約會的時候突然闖入的那位
結論:
整個事件中,韓國班長自己的配槍只射出了1發(fā)子彈——就是把朝鮮士兵爆頭的那一顆,打完就卡殼了。韓國士兵的槍一共射出了10發(fā)子彈——第1發(fā)由士兵本人打出,打穿朝鮮上尉的胸部和肋骨,并不致命;第2槍也由士兵本人打出,打掉朝鮮士兵的手指;3-8槍(共6槍)還是由本人打出,打在朝鮮士兵已死的尸體上;第9發(fā)由朝鮮班長打出,正面爆頭了朝鮮上尉;第10發(fā)由韓國班長打出,是為了偽造綁架的假象,打在了朝鮮中士的肩膀上。所以在后面審訊的時候,交上去的槍里還剩5發(fā)子彈。(所以說韓國士兵和班長一樣裝槍習慣都是裝15發(fā)?)
朝鮮士兵身上8處槍傷——頭上1槍來自班長用自己配槍射擊,斷手1處、身上6處,是韓國士兵用自己配槍射擊
朝鮮上尉身上2處槍傷——不致命的那一處是韓國士兵用自己的槍打的,爆頭那一槍是朝鮮中士用韓國士兵的槍打的
順序過程:
錄音機切到一首搖滾歌曲,韓國士兵看到朝鮮上尉要拿對講機,1槍打穿了他的肋骨,這時朝鮮士兵慌了,拔槍對準兩名韓國軍人,感到威脅的兩名韓國軍人同時將槍指向朝鮮士兵。
根據結尾最后李英愛的話以及朝鮮班長內疚自殺可以看出——當時打穿朝鮮士兵的腦袋的那1槍是班長開的(為什么班長結尾會內疚自殺?因為從這里開始真的殺人了,后來還導致審訊過程中韓國士兵跳樓自殺,班長記起真相后認為自己才是造成朝鮮士兵、韓國士兵二人死亡的始作俑者,所以自殺),韓國士兵那1槍打斷了朝鮮士兵的手指。而班長之前可能由于潛意識里自我保護,把記憶修改成了“韓國士兵殺死了朝鮮士兵,自己那一槍打斷了朝鮮士兵的手”。
韓國班長這時還想對朝鮮中士正面爆頭,但槍卡殼了。
朝鮮士兵死亡的同時(或臨死前一刻)還是扣動了扳機,打傷韓國班長的大腿,導致韓國班長槍掉在了地上,被某個人的腳踢開
接著韓國士兵發(fā)瘋,對著尸體怒射6槍(從1小時33分05秒開始,可以明顯聽出開了6槍)
朝鮮中士從懵逼狀態(tài)的韓國士兵手里接過槍來,用它射殺了朝鮮上尉(正面爆頭)
朝鮮中士把屬于韓國士兵的槍塞到韓國班長手里
朝鮮中士走過去撿起剛才被踢開的韓國班長的槍,塞到韓國士兵手里。至此韓國班長、士兵兩人配槍互換。
韓國班長后來對著朝鮮中士開了1槍,制造自己是被綁架要逃脫的假象
槍戰(zhàn)結束后朝鮮中士將韓國班長和士兵的槍互換了。為什么這么做?因為韓國士兵實際上沒殺人,只是把朝鮮上尉肋骨打穿再加上對著朝鮮士兵的尸體開了6槍,能不讓他卷入就盡量不要讓他卷入。將那把只開過一槍的槍塞給他,很合理,但當時情況下應該沒時間考慮子彈數對不對得上的問題。
兩把韓國人的槍打了11發(fā)子彈,朝鮮尸體身上10處槍傷,朝鮮中士身上1處槍傷,一共11處槍傷,卻只找到10發(fā)子彈,因為其中1發(fā)子彈——根據鏡頭剪接來看應該是班長把朝鮮士兵爆頭的那顆——打到錄音機里,被朝鮮中士扔河里去了。
24分半的這一段說得很明白:
這三張圖和上述推論完全吻合。
本來到這里我覺得疑問已經完美解決了,但我看到更前面這句話的時候(19分半左右)
心想這到底是鬧哪樣啊?這樣不是和后面自相矛盾了嗎?現場到底取出了多少發(fā)子彈啊
這段話的英文是
——How about on the dead bodies?
——Actually 11 including the one that wounded Sergeant XXX(朝鮮中士)
感覺這里可能強調的是“應該有11發(fā)子彈”或是11處槍傷,結合24分半的那三張圖,說得很明白了,現場只找到10發(fā)子彈,還有1發(fā),打到錄音機然后被扔河里了。
最后,電影情節(jié)雖妙,還是情感最打動人。說著一種語言、甚至比大陸和臺灣更親的南北朝鮮,竟因人為因素互相敵對,不得不壓抑正常的、美好的感情,實在讓人唏噓。
END
大贊樸贊郁,結尾那場持槍對峙戲對人性表現的太他媽精彩了,還有那張舊照片,和那首傷感的歌,這些都是戰(zhàn)火中比殺戮更閃光的事。
幸虧是十多年前的作品,這要擱現在,絕對是腐女拯救宇宙的完美注解。
民族的哀傷啊。電影真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可以寄托所有的思想。最后的一張黑白剪影配上哀傷無奈的音樂,是全片的靈魂所在。朝韓問題一直是半島人民的痛點,無奈身為普通民眾對此無能為力,好在還有一些能為此努力的人制作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共同警備區(qū)就像一首詩,代表了許許多多半島人民心中的痛,和共同的期待。想想我們曾經的歷史,想想我們的人民,連作詩的權利都沒有,真是可悲可嘆。
其實沒覺得多好多震撼
最后那張照片讓我在電影院里哭得稀里嘩啦。。。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荒謬的政治扭曲了人性.
朝鮮的世襲獨裁統(tǒng)治才是阻礙南北統(tǒng)一的障礙,而南北人民都是善良的,最后的照片也是點睛之筆?!铩铩铩?/p>
兩次拍照:“角度總是不對”、“靠緊一點”的三人和因此被擋去的兩金、南成植的缺席(隔世四人合影,無奈缺一);被遞還的飛過界的帽、美國游客在屢次勸阻下執(zhí)意拍照,拍下了四人沒法獨立完成的、唯一的同框相。政治原因的不允許,隱秘人情的被記錄。感動。
這是樸贊郁在視聽語言上表現最平庸的一部電影,卻是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電影,可見藝術本體和大眾趣味之間總有很大的鴻溝。最后照片的一幕很動人,又是整部影片的縮影。以一個旁觀的視角目睹一場非常環(huán)境下的兄弟情,我們都是游客,看見了這不可能發(fā)生又很能夠共情的情義。
【A】無論什么時候看都會被感動地一塌糊涂,盡管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虛偽且違和的,但通過被創(chuàng)作者精致包裝的情感內核,觀眾仍然會堅信這個“羅生門”中最悲情的“真相”。當觀眾下意識做出這一反應時,也間接證明了韓國電影在類型片元素的借鑒與學習中成功將富有韓國特質的題材與價值取向融入其中,并開拓出獨具本土風格的商業(yè)特質和藝術主題。另一方面,樸贊郁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通過蘆葦叢的擺動將「風」這一元素視覺具象化捕捉;板門店的界線與對立的窗口都是兩方友誼的證明;剪輯上對動作/劇情的省略反而創(chuàng)造出內在的影像活力;而結尾那張唯一的合照更是神來之筆,永不過時的手法。但樸贊郁拍的實在是太工整了,所以總感覺把導演名字換成奉俊昊好像也不違和....
劇情翻轉做的很棒,兩千年的作品呀,不比諾蘭差。
分多次才看完整的片子,曾經差點就被我否定了,只是后來看網上評價實在很好,就重新完整看了一遍,發(fā)現真是好片,看來看片一定要完整連貫啊~~
朝鮮南北士兵的地下友誼,這看似荒誕的故事反映的卻是苦澀和更荒誕的現實,fucking war。
見微知著的大氣結構,人物情感飽滿細膩,手法上雖然看出明顯刻意安排的痕跡,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任何戲劇安排都不會顯得過分。一張照片中的四個人,最后只能死在不該自己擔承的內疚里。
應該算是第二部讓我感動的韓國電影吧,作為中國人,我想對于這部電影會有異常深刻的感受...朝韓 / 海峽
重看《共同警備區(qū)》,不管這個立意的三觀多正,多么韓式煽情,隔了十年再看,還是太假了。韓國士兵因誤踩地雷被朝鮮士兵相救而結識,兩韓兩朝士兵成為四兄弟,在共同警備區(qū)里開Party,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屬于典型了為了創(chuàng)作而把政治問題簡化。當人性議題放在一件不可能發(fā)生的故事里時,從開始就是不可信的,也就缺少了藝術作品的分量,羅伯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把納粹集中營當成一場游戲同理,也是虛假的虛構。想用兩方陣營來代表渴望半島統(tǒng)一的和平愿景,同時加入李英愛這個北朝后裔瑞士人做第三方視角,人物是功能化的,缺乏真實基礎。樸贊郁使用了大量搖鏡、相似場景的鏡頭漸變來過度銜接回憶插敘不同的時間、空間,交叉剪輯是比較個人特色的。但一些星空特效鏡頭看起來特別假,放入這種嚴肅題材很違和。
最好的韓國電影之一,最后一幕絕了。
這是一個圣誕頌歌式的溫暖故事 蘆葦地雷那場戲很贊 chocopie的梗 李英愛美....不得不承認,韓國人確實能拍電影,侯導說的對,本世紀只剩韓國還能拍出這種男子漢氣質的片子了;剪輯功夫相當了得
有著相同的語言、歷史和文化,卻不得不把自相殘殺作為政治正確。這樣一個被撕裂的民族,流的淚中都帶血。Make love, not war。愿望越美好,現實越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