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仰望星空
聲稱去旅行的爸爸剛出家門就出了車禍。小兒子始終不愿意相信父親的離開。他說自己握有爸爸承諾登月前就回來的字條,而哥哥拿不出來;他把為爸爸哀悼戴在胳膊上的黑布圈當作在學校免于責罰的工具??伤诘弥职炙懒说哪且豢潭阍趲慕锹湮嫔隙鋽?shù)數(shù);可他在爸爸下葬的時刻跑開了;可他以爸爸的口吻給奶奶寫信,讓奶奶以為全家都搬到了一個孤島上……
電視里登月那一刻,他坐立難安。聽著廣播里登月的報道,遙望著夜空,他終于敢于面對爸爸的離開。
在爸爸的墓地前小兒子問哥哥:“他們是仰著睡的還是趴著睡的?”
哥哥答:“仰著睡可以看見星空?!?
簡單、哀傷又美好的小故事。沒《納德與西敏》那么瑣碎而壓抑,沒《追風箏的人》那么濃烈而悲痛。死亡已經(jīng)那么寒冷了,為何生者不尋求溫暖?半癡傻的奶奶明白,把參加爸爸葬禮的叔叔描述成“穿得像個新郎”,才是面對死亡應該有的態(tài)度。
2 ) 我用了很多年時間才學會與媽媽告別
在一本書里看到導演的一句話,說:“他們教了我許多,卻沒有教我如何告別?!庇械臅r候,也許是還沒來得及教會就已成永別……
小男孩還可以幻想,還可以"騙自己”,而那時成年人的我連幻想的空間都沒有了,只有砸下來的現(xiàn)實。然后用很多年去消化……
我想,告別其實也是很難學會的,最終都是時間教會了你淡忘。
3 ) 童年舊事 莫失莫忘
很久沒有這么認真地看一部安靜的片子。陰瑟瑟的周末下午,一直看到天色完全暗下來。
一個總是皺著眉頭的小男孩,早慧,敏感,充滿想像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父親的突然去世令他無法接受,他與同學爭辯海市蜃樓出現(xiàn)的緣由--只要一個人懷有執(zhí)念,就可以見他所想。他捂起耳朵縮在小小角落,不停地數(shù)數(shù),似乎這樣就可以將所有自己不愿聽到的聲音抵擋在外--他是如此的固執(zhí)又脆弱啊。
他收起父親的剃須工具包,壓低聲音模仿父親同自己絮絮低語,穿上父親的外套并拒絕將衣服改小,阻止母親和伯伯將爸爸的車賣掉。他用一切方式拒絕承認父親的死亡,想方設法保留一切屬于爸爸的生活氣息。
他甚至以父親的口吻給奶奶寫明信片。奶奶已經(jīng)不太認識人,也不太記得許多事,奶奶是這世界上他唯一的同盟,只有他們還相信爸爸在某個地方活著,有一天仍會回來。唯有與奶奶的訴說,能夠緩解他的孤獨。
可是爸爸終究沒有出現(xiàn)。度假小屋里,登月轉(zhuǎn)播開始了,電話那頭卻再也不會響起爸爸的聲音。
一場大雨,澆滅他所有自欺欺人,眼淚混合雨水簌簌而落。他是多么聰明的孩子,他從來不是不知道真相,只是對爸爸的愛和依賴,令他苦苦支撐,企圖構造一個仍有著父親的小世界。
他終于接受事實,把長期以來收集的巧克力分發(fā)給同學。他下定決心,要把一切屬于爸爸的紀念留在腦海里。
小小的孩子給奶奶寫了封信,告知了父親的死亡。他用自己的方式,與父親鄭重道別。
影片結尾,一葉孤舟飄往遠方,波光粼粼的湖面幻化成繁星點點的黑色夜空,劃動的小船兒,便也變作一顆閃亮的星,再也消失不見。至此,童年已逝,舊事卻永存我心不能相忘。
最后的最后,字幕亮起:致我的雙親,他們教會我很多,卻沒有告訴我,該如何道別。
。
4 ) 看片筆記——詩意成長
這是希臘電影系列里我最喜歡的一部。故事亦是流淌詩意,用感傷而細膩的筆墨展現(xiàn)了一個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孩子和父親感情極好,但是父親在一次外出時遭遇車禍,孩子拒絕相信父親已死的事實,因為父親在生前曾經(jīng)留下紙條說自己一定會在美國人登上月球前回來,他一人分飾兩角,自己為自己解釋父親的舉動、行蹤,穿著父親寬松的衣服,為有些糊涂但腦筋依然清楚的奶奶寫信(冒充父親的口吻),就連最后度假,也留了紙條,并不時往家中打電話,看父親是否依約回來,但最終在美國人登上月球的那個夜晚,他明白父親永遠離去,他以自己的方式承認了這一現(xiàn)實,表示他告別了童年,成長。
本片毫不做作地用細節(jié)不斷打動觀眾的心,而且孩子倔強的表演也為本片增光添彩。很多片段都拍得極其有詩意,臺詞也很棒,比如孩子奔向海邊,向著大海與想象中的父親說話,并許愿,但同時他要保密這個愿望,因為“說出來的話,愿望會被海風吹走,帶給別人”。再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孩子用父親的剃須刀刮胡子,模仿爸爸生前的動作,和他以戴孝為搗蛋的迷障,只不過用他來逃避老師的懲罰和功課。
每個人物都很有性格,比如古怪的奶奶,最后用一套黑閃拍攝她離開老家,呆在老人院里的狀況,一個內(nèi)心孤獨卻飽含感情的老太太形象,通過一些簡潔的片段就體現(xiàn)出來。而孩子的哥哥性格也是頗有棱角,看得出兩兄弟哥哥對母親更關愛些,而弟弟則更喜歡父親。
在小小的帳篷里,孩子躲在帳篷里,要母親念書中的最后一段,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的內(nèi)容相互照應,亦是始終堅持會回來的信念。帳篷里的燈光把孩子的身影投射在帳篷上,而母親則在外面為他念誦。(像這樣“隔”的場景還有不少,比如他們一起度假,伯伯突然想起自己母親,離去,孩子去追,卻被門擋住,母親在門外告訴他并不孤單,因為他還有她和他哥哥,這時母親和孩子中間也隔著一道柵欄。)
最后孩子坐上小船,在想象中和父親對話,問他為什么不能抱他,因為離得太遠,然后是超現(xiàn)實的畫面,駛向星河,孩子用他獨特的詩意般的想象力解釋了父親的離去——他在看月球時死去的,為父親未曾實現(xiàn)的諾言畫上了一個圓圈。
最后編導的獻詞也很意味深長,他將本片獻給自己的雙親,因為他們教會了他很多,只是沒有教他怎么道別。
4.0 跟隨推軌,輕輕推過房間掠過客廳,停在了黑色的格子里。情緒克制佳,同學間沒完沒了的小聲絮叨,爭辯/ 家庭的爭辯 / 痛苦比我想像中的要重的多 / 伊利亞斯小朋友,文采真的好棒,完全被文字與影像默默打動地眼眶酸了好幾遍。(法國文化中心-歐盟影展)shit...明年不去了...我恨這種排隊?。?/p>
四星半
很美。很惆悵。
@moma 1.如果想把一件東西藏起來,就把它藏在心里,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小心不要藏太多了,太多會把心給撐破,那樣你就一無所有了。2.明白而不愿承認的堅持是出于愛的紀念??伤K于還是劃向了星空學會了告別。3.不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心里按年份翻開第一頁就是赫拉
看到小伊同學分巧克力的橋段時哭了。
回頭反過來再看14年前看過的這部電影 心里已經(jīng)少了很多東西 曾經(jīng)那些會憤怒的事情 現(xiàn)在看看也只是一笑
這部影片于我有一種淡淡的情懷,我的父母教會了我很多事,卻沒有交會我如何道別。我對于希臘電影的了解在這之前為零,它帶我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只有藍的的海和白色的建筑,圣潔的天堂,然后我劃著船駛向天空的盡頭,把最寶貴的你藏在心里。
給4顆星是被劇本如此感受孩子的內(nèi)心對死亡的抗拒與又順其自然的接受的精彩描寫。從電影推進角度,不適合今天的人們快節(jié)奏的視線,但恰好又反應了人們連對純真的孩子,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去接受親近的人的死亡,都那麼煩躁。小孩的表演很好,尤其是給祖母的信展現(xiàn)的文采,以及最後用信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看開頭的時候讓我想起了《歲月神偷》?!拔野l(fā)現(xiàn)沒有任何東西我都能活下去,因為我把所有東西都裝在了我的心里”,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下戳中我淚點。對于小男孩來說,父親的每一句話可能都是圣經(jīng),所以父親只是出國了,而且他只是很難說出:PaPa, Goodbye。
童年是一個球形沙漠。
重要的是如何說再見。
害我想給我兒子寫信
這種片眼看也成爲了“類型”?導演找到了很有看頭的元素(比如登月與電視機的組合)和場(比如暗處),但真的是給這“類型”的要素(如果有)給困住了
好迷幻抽象的故事,法國文化中心的觀展效果很好。很有童年的共鳴,光和影處理的很好,音樂很棒!
可以算做希臘版的《我11》。只不過歐陸沒有天朝病,少年可以任性地劃向月球。
當時看的時候覺得平淡,但是不知為何好多細節(jié)都記得。時隔幾年還不時會想起。
平實動人,豪不煽情。
so beautiful
好桑心。。
他在天堂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