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格拉迪(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是一名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在排除了千難萬險之后,她終于得到了參加傳教團的資格,千里迢迢的來到中國傳教。格拉迪的大本營是六??蜅#藭r正值戰(zhàn)爭時期,物資極度緊缺,處處危機四伏,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格拉迪依然沒有放棄過自己的責(zé)任和義務(wù)。
在中國傳教期間,格拉迪邂逅了名為林(尤爾根斯·庫爾特 Curd Jürgens 飾)的國民黨情報官,兩人在亂世之中墜入了情網(wǎng),林覺得此地太危險不宜久留,一直都在勸說格拉迪返回英國,被后者拒絕了。格拉迪接手了50名孤兒,她決定護送這些孩子們前往西安。
你有做二等女仆的經(jīng)驗嗎?
我感受到了上帝要我去中國。
第六種幸福是什么?
喜歡聽故事的中國人。
只有一位真神就是造化。
如果上帝需要我留在中國,那我就留下。
推廣禁止裹足。
感化手拿斧子亂砍人的獄中暴徒。
給山賊處理傷口,要求他們8周不搶不殺。
計劃好的生活是封閉的生活,或許它可以被忍耐,但是不能用來生活。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
不管你什么打算,我愛你。只要我活著,我會一直愛你。
救苦救難的普通人。
我的戒律就是,要愛集體中的每一個人。
這些華人演員大多信主,所以都是祥和、平和的表情,沒有猥瑣和狡詐,沒有憂慮。
褒曼大美女還演過這種神片,演員的黃金時代,唯一瑕疵就是與真人不符。真人是“小婦人”,褒曼那是大洋馬。附一張真人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全片畫面、色彩、道具、場景無一不精,小縣城街道還原的幾無破綻。 陽城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縣,六??蜅Ef址也還在。 我導(dǎo)航了一下,從陽城直線步行到西安現(xiàn)在需要100小時,歷史上步行和各種交通工具她們走了一個月+,其間還渡過了黃河。 中條山,那可是國軍折損了十萬人的地方,100個孩子就這么步行穿越了,神跡,絕對的神跡。電影里看到黃河就戛然而止,實際上看看地圖就明白,那也就一半路。 好萊塢果然還是擅長大煙大火的,片中那點兒轟炸場面做的誠不欺我。 好幾個荒野場景特別像中土世界,感覺再不快跑半獸人就殺來了… 我是真沒看過周彩琴這么年輕的狀態(tài),感覺她一直是老太太。男主的眼影過分了啊,那個中國翻譯的戲真好。
格蕾蒂斯·艾偉德 艾偉德(Gladys Aylward,1902年2月24日-1970年1月3日),是一名英國獨立女傳教士,被稱為“小婦人”。她1930年來到中國山西陽城傳教并從事慈善活動,后加入中國籍。在中國經(jīng)歷了抗戰(zhàn),帶領(lǐng)100余名孤兒轉(zhuǎn)移。1970年病逝于臺灣,她在中國傳教的經(jīng)歷被改編成電影《六福客?!吩谖鞣綇V為人知。 成為傳教士 格蕾蒂斯·艾偉德,女,1902年2月24日出生在英國倫敦郊區(qū),父親是一名郵差。因為家境清寒,沒有機會上高中,而是作為侍女,去照顧年邁作家揚何斯本爵士夫婦。侍女,在倫敦又被稱為“客廳女仆”,在中國叫保姆。 從這個女子的情況看,她不能代表英國人,英國人在我們印象里,身材牛高馬大,文明程度很高,而她個子只有4英尺10英寸(1.45米),體重僅僅七八十斤,顯然發(fā)育不良,瘦得像一根牙簽,也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受教育的程度也很有限。她留給熟識她的人的印象是——“不起眼、缺少教育、普普通通”(《艾偉德與內(nèi)地會》) 然而,歷史證明她的內(nèi)在品質(zhì)卻異常超人。 她在27歲信仰基督教后,首先申請參加內(nèi)地會,對方因她缺乏正式教育履歷而拒之?!獌?nèi)地會為英國醫(yī)生戴德生(1832—1905年)于1865年創(chuàng)辦,專門負責(zé)對華傳教,是當(dāng)時最大的同類的組織。后來,她參加了神學(xué)培訓(xùn)班,因為年齡偏大、成績也不理想,還是被淘汰。 于是,她繼續(xù)做女傭。一邊生存,一邊攢錢。1930年初,她又靠近衛(wèi)理公會。在一次聚會中,她聽說在中國有位老宣教士珍妮·勞生(Jeannie Lawson),已經(jīng)73歲,想退休,但沒有人肯去接替她。艾偉德聽了立即寫信給她,希望接替她。幾個月后,珍妮回信歡迎她前來,并告訴她,只要到達中國天津,會有人去接她到陽城她呆的地方。 艱難中國行 1930年10月,正是帶著宣教的目的,艾偉德這個28歲的英國女子來到中國。 經(jīng)過簡單籌備,她從打工獲得的積蓄中購買了一張從倫敦到荷蘭的船票。啟程那天是10月18日,她帶著兩個箱子(一個箱子里放著一本圣經(jīng)和衣物,另一個是食物和煮飯的酒精爐),還有作女傭賺得的全部積蓄——2英鎊9便士。送行的是父母和姐姐葳蘭(Violet),她們送她從港口乘船到荷蘭海牙。而后她告別親人,單獨乘上了開往俄國的列車。 歐洲人到中國,當(dāng)時最好的路線是選擇坐船到天津,但是費用要比陸路貴兩倍。為了省錢,艾偉德選擇了鐵路。她的旅行路線是:沿鐵路東行,穿越東歐,經(jīng)過西伯利亞后,進入中國,再轉(zhuǎn)中東鐵路南下,由大連乘船到天津。 結(jié)果呢,這一旅程很不順利。本來她是計劃直達中國東北的,但事與愿違,火車被迫轉(zhuǎn)道莫斯科后,才在遼闊的西伯利亞荒原上旅行。一天夜里,火車突然停了下來,原來這列三等車只載勞改犯到當(dāng)?shù)?,要繼續(xù)東走,必須自帶行李,翻山越嶺地步行到下一站,一個叫赤塔(Chita)的地方。 這是西伯利亞曠野中一個荒涼的鎮(zhèn)。艾偉德攤過冰雪覆蓋的荒漠,抵達赤塔時,發(fā)現(xiàn)車站到處是荷槍戒備的軍人,還能聽到稀疏的槍聲。地方官員在檢查了她的護照后,不準她上車,她不會俄語,只能打手勢,對方用生硬的語言答復(fù)說:到中國東北的旅客不能前行,哪兒來哪兒去。——后來她才知曉蘇聯(lián)與日軍對峙,中國滿洲鐵路又在日本控制下,所以蘇聯(lián)的列車無法直達。她被迫留在當(dāng)?shù)氐穆灭^里。 在旅館里,一個懂英語的婦女,在仔細看過她的護照后,為她解了迷。她指著護照的工作欄說:問題出在這里。原來“宣教士(missionary)”被誤寫成“機械師(machinist)”。由于當(dāng)時蘇聯(lián)非常需要機械師,所以當(dāng)?shù)毓賳T就粗暴地把她強行扣留了。 艾偉德恍然大悟。那個婦人警告她要趕快逃走,否則會被強留在西伯利亞。艾偉德雙手一攤,面露難色,她說她連一句俄語也不會講,怎樣能離開這寒冷的大西伯利亞呢?那個婦人說會有人幫助她,說:“今晚有人會去敲你的門,你就跟著他走,坐火車到海參威,回頭有人會安排?!泵鎸@個神秘婦人,艾偉德她無法判斷真?zhèn)?,只能是半信半疑。之前,她遇過一事,一名地方官員在為她辦交涉時,突然欲奸污她。因此,蘇聯(lián)留給她的印象很惡劣。 當(dāng)晚,果真有個男人來接她,她就跟著他,上了火車。經(jīng)過長時間行駛,火車抵達蘇聯(lián)的最東端——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威),一個美麗的小城。下車后已是黑夜,旅資已經(jīng)所剩無幾。她結(jié)識了車站附近一名婦女,央求她找人乘夜帶她去碼頭。對方幫助了她。她終于登上一艘停泊在港灣里的日本商船,船長被其精神所感動,答應(yīng)免費載她去日本神戶。幾天后,她又乘船輾轉(zhuǎn)到達中國天津。 等艾偉德棄船踏上中國大陸后,已身無分文。一個人力車夫為了拉生意,堅持要她上車,她準備將自己那條又臟又舊的領(lǐng)巾拿來抵賬。當(dāng)洋車停泊在一個大門前時,她看到一個英文牌子,上有“天津宣教中心”的字樣時,她異常驚喜 ,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從倫敦到中國,超過1萬公里,一趟多么艱辛的行程呵。她終于完成了。 創(chuàng)建八??蜅?/span> 艾偉德在天津休整小住了幾個月。其間,靠著宣教中心,她找到了內(nèi)地會差會辦事處。她熟悉了有關(guān)陽城的情況,知曉從天津到那里,少說也有1700里啊,還有翻越高峻的太行山脈。1931年春,一個路姓的基督徒商人要去山西晉城,答應(yīng)帶艾偉德前去。于是,她們先乘火車穿越華北平原后,又換乘長途汽車抵達豫西北重鎮(zhèn)焦作,而后開始北上太行山。汽車在崎嶇狹窄的山間小路顛簸數(shù)小時之后,終于穿越太行天險,行進于山洼之中。艾偉德到達晉城后,暫住于內(nèi)地會宣教站,對于她這等于找到了組織。 在宣教站,一位年老和善的女宣教士接待了她,她就是司米德夫人。司米德夫人的丈夫曾經(jīng)是國際上大名鼎鼎的宣教士司米德,年輕時號稱“劍橋七子”之一,后長期在晉東南澤、潞兩地傳教,且很會經(jīng)商。這劍橋七子中,有三人在山西??上б驗橄人ナ?,其夫人也就成了寡婦。她曾多次向英國總教會申請,要求派人來陽城接替珍妮,現(xiàn)在終于遂了愿。 對于遠道而來的艾偉德,她非常歡迎,向她介紹山西及本地情況,指出注意事項,她告誡她,西式的裝束在此已不適宜,遂幫她預(yù)備了高領(lǐng)的中國旗袍和行裝。一個月來,艾偉德第一次體嘗到了溫暖。休息幾日之后,艾偉德在同道的引領(lǐng)下,乘坐騾車、抬轎,在山路上行走兩天后,終于到達了命運安排的圣地— 陽城?!?0年后,澤州到陽城僅僅需半小時。 陽城是座山中小城。教會的條件比艾偉德預(yù)想的還要差。教堂租住著一處民房,位于縣城東門外的大道上,運貨的騾隊從這里來來往往。珍妮居住在教堂南面的一個大院里,大院座東朝西,占地百余平方米,里面還雇有一個當(dāng)?shù)貜N子老楊。讓她吃驚的是,房子不算小,里面堆著成堆的臟物,工人們正在清掃修建,僅有一個房間比較整潔。 73歲的珍妮在中國居住了已經(jīng)50年,從風(fēng)華正茂已到風(fēng)燭殘年。但她的口音仍帶有濃重的蘇格蘭味,有時候攙雜的中國土語,讓人覺出她在中國久居的印記。由于長期獨處,她的性情有些怪癖。但見到她時,目光里射出興奮的光芒,她拉著新人介紹說,這是新租下的房子,當(dāng)?shù)厝苏f這里“鬧過鬼”,沒人敢住,所以租金特別低廉,每年僅1英鎊。她們相視一笑。對于這兩個西方信徒,鬧鬼有些滑稽,她們不信那個。 面對這樣一個落腳地,艾偉德有些恍若隔世之感,但經(jīng)歷漫長的旅行后,也頓覺輕松下來。對于做過女傭的她,整理清潔是看家本領(lǐng)。她立刻投入了建設(shè)家園的勞動之中,幾天后,全部房間已經(jīng)整理得一塵不染了。 在陽城,她或者與珍妮辦了兩件事。一是協(xié)作珍妮,借閑置的院落開一間客棧,接待往來騾夫住宿,叫“八??蜅!?。二是在1936年,艾偉德加入中國籍。這在西方傳教士里是第一人。 面對空曠的院落,珍妮早有想法,她向她透露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借這個閑置的院落開一間客棧,接待騾夫住宿,廚子老楊正好可以給他們供應(yīng)飲食。這樣做,既可以向當(dāng)?shù)厝藗鞲R?,還能籌措傳教經(jīng)費。艾偉德連連稱好,說正好可以把福音傳播到四方,而后珍妮透露,準備將客棧取名八??蜅??!鞍烁!保?艾偉德明白其用意,八福與圣經(jīng)里耶穌的《登山寶訓(xùn)》有關(guān),原文有“八?!庇?xùn)導(dǎo)。這就是后來轟動西方的八??蜅#═he Inn of Eight Happinesses)。 當(dāng)年陽城教堂舊址 客棧辦起來了,讓她們發(fā)愁的是無人住宿,生意慘淡?!齻兎治鲋形鞣竭€存在巨大的文化隔膜,當(dāng)?shù)厝藢λ齻冞@些外來者不理解甚至仇視,這種隔閡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當(dāng)面就喊她們“洋鬼子”,怎么肯來與她們交往呢。怎么辦呢?珍妮想出一個辦法:讓年輕的艾偉德站在門口,看到經(jīng)過的騾隊,就想方設(shè)法把他們拉進來。 艾偉德勉為其難去做了,但能否勝任她也沒有信心。起初她是好話說盡,加上語言不通,累得口干舌燥,但收效甚微。騾夫們嘲笑著路邊的她,吐著穢語,摔著鞭子揚長而去。這頗讓她感到難堪。漸漸的,偶爾也有騾夫下車來看,當(dāng)看到客店整潔、飲食可口,而且收費便宜時,就動心了。 當(dāng)偶有人住宿后,她們竭誠招待,年老的珍妮也是出出進進,忙上忙下;艾偉德則是里外關(guān)照,試著與他們學(xué)習(xí)本地方言。她們想出的一個辦法是——晚上給旅客講圣經(jīng)故事聽。騾夫們也不關(guān)心細節(jié),只是將其當(dāng)成開心有趣的神話故事。就這樣,隨著天長日久,客棧人氣愈來愈旺,生意愈來愈好。過了一段,客棧常常爆滿了,連騾棚里也是騾子滿員。 然而,此事出現(xiàn)就出現(xiàn)了,后來反而習(xí)以為常。這就是新生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其中的奧妙不得而知。過了一段,住宿的這些山野騾夫起了變化,他們不再吸食煙酒、高聲喧嘩,不再說臟話,哼唱黃色小調(diào),而是學(xué)唱西方圣歌。文明的氛圍彌漫于這座山地小城之中。 就這樣,后來國際上頗為有名的“八福客?!痹陉柍浅霈F(xiàn)了。艾偉德用此來收留孤兒,救護傷員。1958年,那部好萊塢影片就以此為片名。稍有區(qū)別的是,《八??蜅!犯臑椤读?蜅!罚═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國際上頗為有名。 反抗日軍 艾偉德來到陽城一年多后,即1932年11月某日,發(fā)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就是珍妮·勞生的死亡。具體細節(jié)不詳,我看到的記載有兩個版本,一是“使氣外出,意外受傷死亡”;二是傳教時,從樓梯上失足,三天后不治而亡。總之,珍妮·勞生都是死于意外。這樣,29歲的艾偉德成為八??蜅5男抡崎T。老楊仍在她身邊服務(wù)。她的管理水平也在練習(xí)中得到提高,中國話也基本能夠運用了。這時,澤州的司米德夫人看到艾偉德的孤獨,差派一名中國助手自帶工資前來幫忙。 由于艾偉德的勤勉和得人心,她影響力在增大。有一天,連縣長都光臨八??蜅A恕@位縣長叫什么呢?不得而知,只知他打算在當(dāng)?shù)赝菩小疤熳氵\動”(解放婦女的纏腳),他準備委托她做一件事——代表政府挨戶宣傳檢查,以正風(fēng)氣。艾偉德經(jīng)過考慮,答應(yīng)替政府做事。而后,她以官使身份,周游各村鎮(zhèn)間,幫助婦女放腳,借機傳播西方文化??h長還發(fā)給她薪水,提供出行用的騾子,并派兩名衛(wèi)兵保護。 這樣一宣傳,陽城一帶都知曉來了個矮個子的英國女人。后來,就連附近的典獄官都來找她。原來是監(jiān)獄突發(fā)暴動,形勢極為緊張,雙方僵持不下。獄方想出一招,請她以精神領(lǐng)袖的身份,來平息對峙。艾偉德就以“人道身份”請出暴動領(lǐng)袖,要求他交出武器,并保證不再加罪。這樣,監(jiān)獄騷亂就平息了。 艾偉德還樂衷于收養(yǎng)孤兒,從事慈善事業(yè)。最早一次,她在陽城街上走路時,看見路邊有個婦人,要出賣一個病弱的小女孩,標價兩個銀元。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艾偉德把身上僅有的九角錢掏給了婦人,而后領(lǐng)著那瘦弱的女孩回到了八福客棧。此后小女孩被稱作“九毛”,學(xué)名叫“美恩”——九毛錢就能買一個女孩,今天你不可想象,這里面隱藏著多么巨大的人性災(zāi)難呵! 美恩就逐漸成為艾偉德的助手。在美恩建議下,艾偉德又收留了一個8歲男孩,特起名“少少”。接著,她收養(yǎng)了第三個孤兒,為之取名“寶寶”。收養(yǎng)的第四個女孩是8歲的“蘭香”。而后,她收留的兒童、難民愈來愈多。后來,她計劃建立一個饑民收容站。 1938年春,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幾個月后,戰(zhàn)爭也從華北平原蔓延到了僻遠的山區(qū)陽城。不幸的是,一天下午,兩架日機轟炸了縣城,投彈24枚,其中一顆炸彈竟然炸中了城邊的八??蜅?。正在房間中祈禱和平的艾偉德被壓在瓦礫堆下,一下失去了知覺;幸運的是,等她被救出時,僅僅受了點輕傷,其他人則安然無恙?!@日本飛機如果有制導(dǎo)炸彈,大概不會輕易轟炸大英帝國的宣教站吧? 隨后有信息傳來,日軍馬上就要占領(lǐng)陽城了。 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為了避開戰(zhàn)火,艾偉德帶著幾位孤兒和幾名基督徒,轉(zhuǎn)移到了到山區(qū)的北柴莊。她利用一孔窯洞,及僅有的幾樣急救藥品,建立了一個臨時“醫(yī)院”,連續(xù)不斷地救治軍民中的傷患者。等到日軍離去,她和難民們才又回到小城。 艾偉德的這種西方救助精神深深感染了當(dāng)?shù)氐墓倜?。在場的中國人對她及屬下有了更深的理解,連縣長也用宴席款待這位35歲的英國女士。他請她坐在首位,并當(dāng)著同席的人,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儒家的教導(dǎo)存在我頭腦里;但我看出基督活在艾偉德的心里。我要作一個基督徒。”艾偉德馬上恭喜他。 1939年2月,艾偉德聽說日軍主力已經(jīng)暫時撤離澤州,回到大城市過冬去了。她專程跋涉到澤州去看望內(nèi)地會的同工們。此時,司米德夫人已經(jīng)離世,戴維斯(David & Jean Davis)夫婦負責(zé)宣教站工作。身處戰(zhàn)亂時期,他們得以相見,相互間歡喜異常。但一件突發(fā)事件卻使她蒙上了陰影。 一天夜里,幾名醉酒的留守日本兵,闖進宣教站,在那里狂喊亂叫撒酒瘋。艾偉德去交涉時,不想頭部被一日兵用槍托重重擊中,當(dāng)場就昏倒在地。半天后才醒來?!@是日軍對她的第二次傷害。 不久,戴維斯送兩位年長的宣教士走了,他們要從煙臺坐船回英國,這樣艾偉德就暫時代為看守宣教站。幾天后,衛(wèi)立煌將軍的國軍進城希望借住,艾偉德以“中立”為由拒絕。當(dāng)時,教會的政策是嚴守中立。前來拜訪的是一名情報軍官,叫林南(譯名)。這位上校談吐文雅有禮,給艾偉德留下了良好印象——大概這就是后來影視所演繹的一段戀晴吧?他們在一起談?wù)撋茞?,林南指出日軍是惡的象征,而中國的抵抗是“義戰(zhàn)”,勸她助善拒惡。艾偉德也受到觸動,饒有興趣地同他談?wù)?,兩人還多次在澤州城的街道上高談闊論。 還有一個人讓她改變了中立立場,這就是歐洲人雷將軍(General Ley)。她在深入山地時遇到了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游擊領(lǐng)袖,讓她驚訝的是,雷將軍原是天主教神甫,而現(xiàn)在卻持槍成為抗日英雄?!N種跡象表明,這位雷將軍就是比利時人雷鳴遠Vincent Lebbe (1877~1940),天主教傳教士,1901年來華,曾創(chuàng)辦《益世報》,1928年,雷鳴遠加入中國籍,1933年熱河發(fā)生長城抗戰(zhàn),他帶領(lǐng)教徒前去搶救傷兵,抗戰(zhàn)爆發(fā)后,雷鳴遠極力主張抗日,率領(lǐng)教友六百余人,組織戰(zhàn)地服務(wù)團、救護隊,在太行山和中條山一帶搶救傷兵,救濟難民,教育失學(xué)兒童。雷將軍的經(jīng)歷讓她受到了觸動——他能這樣,我為何不能呢? 暫住澤州期間,艾偉德接受了美國《時代》(Time)雜志記者的訪問?!稌r代》創(chuàng)辦人魯斯(Henry Luce),是美國長老會宣教士路思義的兒子,有宗教背景,他支持同情中國政府的抗日行動。放下戒律的艾偉德用英語回答說:宣教團體是中立的,但她憎恨日軍暴行。除了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外,她還把所知的日軍情報秘密傳遞給國軍,她說她是中國人,雖然鼻子高,但心是中國人的,不能無視日軍暴行?!@些經(jīng)歷,在過去的地方史料里你很難看到。這個大膽的舉動改變了她的命運,也成就了她的輝煌。 本來,在澤州看守階段,她的一個任務(wù)是救助戰(zhàn)爭難民和孤兒。她們收容有200余名孤兒,1000余名難民。之前的1940年初,出于安全考慮,她派她的臨時助理晉本光(),率領(lǐng)100余名孤兒轉(zhuǎn)移到了西安,那里有她們的救助站。剩下的近100名孤兒,艾偉德建議將他們遷往陽城山區(qū)?;貋淼拇骶S斯表示同意。此時,艾維德本打算暫留澤州,繼續(xù)照顧宣教站的難民。 但一個不好的消息讓她改變了主意。正在進行春季“掃蕩”的日軍再次迫近澤州,路程僅有一天。情報員手里拿的一張告示讓她震驚,上面用漢文、英語寫著:懸賞捉拿“小婦人艾偉德”,賞金100美元 艾偉德知道她及宣教站已處在日軍的重點打擊范圍之內(nèi),不禁有些緊張。在權(quán)衡一番利弊后,艾偉德當(dāng)天就帶100名孤兒逃往了陽城。在路上,遭到日軍飛機的低空掃射,她覺得肩頭上被猛擊一拳,摔下馬來,后來發(fā)現(xiàn)是受了槍傷。她作了簡易包扎后,逃回陽城。她與屬下簡單分析了敵情,感到形勢萬分嚴峻。面對日軍的逼迫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艾偉德深感她本人無法在晉東南立足,只能遠走陜西關(guān)中,那里有她們的基地;回頭,她又舍不得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危急時刻,她不得不做出決策:帶領(lǐng)這些孤兒出陽城,出晉東南,于是就有了那場舉世矚目的大遷移。 千里大遷徙 從這里到西安大約需走480公里山路。行前她去向縣長告別??h長見無法阻止,就關(guān)切說:路上要有足夠的口糧呵。我派幾個人,扛上幾袋小米,送你們一程;但只能到黃河為止,剩下的路就靠你獨自支撐了。 艾偉德表示感謝。臨別時,縣長說:“以后,我只有為你禱告了。” 艾偉德說:“我也為你禱告?!? 很快,這支特殊的隊伍行進于中條山中了。隊伍是這樣布置的——前后由成年人壓陣,小孩子們互相攙扶著,最小的孩子,由幾個成人用籮筐擔(dān)著,而38歲的艾偉德前后視察著,還不停地抱著疲累的孩子趕路。縣長委派的幾個人,扛著幾袋小米,目標是將她們送到黃河邊。 為了避開日軍,她們不敢走大路,只能在當(dāng)?shù)厝藥ьI(lǐng)下在崇山峻嶺間踽踽而行。疲倦了就集體休息,餓了就從騾子上取下些小米熬粥,晚上就地宿營。經(jīng)常有小孩子哭著要撒尿,行路就得時斷時續(xù);經(jīng)常有孩子的鞋磨破了,腳也磨腫了,行走艱難,哭著喊著,又現(xiàn)出無助??瓷先ィ麄兊囊路茽€,就像一群小叫化子。 只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支幾十人的國軍游擊隊,他們留給孩子們一些食物,這讓他們歡喜了好久。一路上,她們沒有遇到追兵,但感覺日軍無處不在,因而不敢有一絲懈怠。常常連疲累也忘記了。 他們在艱難地登上一座高山后,前面的孩子開始歡呼雀躍起來,連連呼喊:“黃河!黃河!”對于這些山中的孩子,她們都沒有看到過這樣大的河流啊。艾偉德趕過來一看,果然是黃河。從陽城到黃河岸邊,騾子走需要5天的路,而領(lǐng)著這些幼兒竟然走了12天,總算是蒙神的佑護。 她們在休息一番后,又興奮地往山下走,又是好長時間,她們才抵近那條著名的大河。此時,送行的幾個人告別之后,就留下一匹拉糧食的騾子返回去了。 在河邊,艾偉德集合起隊伍來,鼓動說,過了黃河,就能坐火車到達西安,很快就會安全了。想到就要坐火車了,孩子們異常興奮,發(fā)出了歡呼聲。他們長期生活在山里面,甭說無人坐過火車,就是見都沒見過。 然而,寬闊的黃河橫在眼前,卻沒有一只渡船。如何能夠渡過呢?艾偉德不禁焦慮萬分,只能不住地祈禱。 足足等待了三天,孩子們望眼欲穿,糧食也接近告馨。就在第四天,從河南岸劃來一只木船,而后下來幾名國軍士兵——他們觀察這些小難民,已經(jīng)有好幾天了。在沒有發(fā)現(xiàn)危險后,才過來幫忙。等到接洽后,只見一名少尉,從包里取出一面大鏡子,借著陽光向?qū)Π堕W照了幾下;對面也用相同方式回應(yīng)。很快,就有一艘較大的木殼渡船駛來。此刻,孩子們開始叫嚷、歡呼起來,而艾偉德此刻連歡呼的勁也沒了。 借助這艘大木殼船,這百十人分三次渡過了幾百米寬的黃河,等到艾偉德最后一批上岸,她才如釋重負,她知曉這里是國軍一戰(zhàn)區(qū)的防區(qū),現(xiàn)在已經(jīng)脫離險境了。 經(jīng)當(dāng)?shù)剀娙说膸兔?,孩子們在豫西搭上了運貨的火車,可以由隴海線(大概走的是靠“庚子賠款”新修的靈潼線)直抵大后方西安。因為是第一次坐火車,所以孩子們都十分興奮,竟然忘記了疲勞和恐懼。火車走走停停,速度很慢,時常,他們也根據(jù)火車的節(jié)奏下車去難民救濟站吃飯。在挨近中條山脈的一個小村邊,他們遇到了麻煩——因為橋梁被炸毀,火車不能再前進了。西去西安的路,只能是繼續(xù)徒步。 讓艾偉德愁煩的是,眼前的路需要像古代士兵那樣攀越崤山小徑,才可以到達潼關(guān)。而這條傳說中的山徑,隊伍中無人清楚,打聽一番當(dāng)?shù)厝?,結(jié)果連當(dāng)?shù)剜l(xiāng)民都沒走過。她從地圖上發(fā)現(xiàn),這崤山高山絕谷,自古以險峻聞名,歷來是陜西關(guān)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這么大個山體,誰又能說清楚呢?! 無奈之下,她只能憑靠信心,選擇往前走??墒?,走了沒有多久,孩子們望著無窮無盡的山巒已經(jīng)失去信心了。半個月的行軍,他們的體力已經(jīng)達到極限,許多孩子累得哭著坐在地上不走了。——艾偉德預(yù)感他們遇到了出太行最大的困難。 望著癱軟的孩子們,艾偉德心力交瘁,也想躺在路邊不想管了。同行的僅有幾個成年人,他們一手也救不了幾人。她不禁哭了起來,孩子們也跟著哭。于是,哭聲震天,哭過后,還得掙扎著往前走。她堅持的底線是:“一個也不能掉隊!”在最困難的時刻,她唯一的希望是借助于信仰的力量。 在困境之中,眼前的山勢漸漸開朗起來,終于,發(fā)現(xiàn)前邊有大片密集的房屋建筑,有人驚呼:潼關(guān)!艾偉德對照地圖,確認肯定后,說:我們有救了! 潼關(guān)是陜西東大門,就在黃河拐彎處,距離西安至少有135公里。抵達這里,這標志著他們已經(jīng)徒步穿越崤山之險。在那里,他們再次扒上了運煤的火車。中間又轉(zhuǎn)乘幾輛客車,抵達了西安。 在宋美齡創(chuàng)辦的一所孤兒院,艾偉德把孩子們集合起來點名,最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00個孩子一個都不少時,突然就昏過去了。 等她醒來,發(fā)現(xiàn)躺在西安浸會的醫(yī)院里,醫(yī)生告訴她:你腦部受傷,患有肺炎,還得了傷寒,肩上還有一顆子彈。又發(fā)著高燒,加上營養(yǎng)不良,你的病情很重。 她喃喃地呼喚:“我的孩子們在哪里?……我有一百個孩子?!敝钡铰牭桨参?,她才放下心來。 留在中國 艾偉德在醫(yī)院里治療了一年才出院,而那 100個孩子已去了陜西扶風(fēng),那里是最終的目的地。而后,艾偉德在蘭州和成都,幫助救助貧困人和麻瘋病人,一直到1948年冬,艾偉德的身體又快累垮了。司陶衛(wèi)醫(yī)生勸她回英國休養(yǎng)。1949年春,47歲的艾偉德終于回到了闊別18年了的英國。令人驚訝的是,父母和兄姐都還健在,在家中,她享受到了重逢的天倫之樂。但想到內(nèi)戰(zhàn)中的中國,她時常為這個她的新國家而憂傷,此時,她從靈魂深處早已離不開這個多難的東方古家。 這時,倫敦記者瑞德悟(Hugh Redwood)聞訊后為艾偉德寫了一篇專訪,從此艾偉德被國際社會發(fā)現(xiàn);英國廣播電臺(BBC)的記者柏格斯(Alan Burgess)讀后又來訪問她,寫了一本《小婦人》(The Small Woman)。此書出版后,很暢銷,電臺還將之改編成廣播劇。1957年,美國二十世紀??怂构荆?0th Century Fox)同她簽約,把她在陽城的經(jīng)歷拍成了電影《六??蜅!?,大明星英格麗·褒曼在片中那光彩照人的演繹,使這個小婦人在歐美國家的民眾中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 小婦人 艾偉德在英國修養(yǎng)一段后,一直想重回中國——中國成了她的祖國,英國反而讓她找不見感覺了。但出于復(fù)雜的政治原因,新中國不允許外籍傳教士進入中國,1957年,55歲的艾偉德在中國的南部沿海兜了一個圈子后,入境無望,只好進入香港,在她看來,進入英控的香港也就是踏上了中國土地。當(dāng)她再度想法回到大陸未成后,就找到了她收養(yǎng)過的一個孤兒,在香港救助大陸難民。因為中國護照在香港的居留簽證期限已到,她決定去海峽對岸的臺灣,在她坐船離開香港時,遙望著大陸,禁不住淚流滿面,感情難以抑制。 1957年艾偉德赴臺后,成立了“艾偉德孤兒院”,1959年,美國展望會邀請她到美國作旅行布道。美國聽眾這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她不是電影中那個長身玉立的美麗女星,而是一位矮小蒼老的小婦人。接著她又受邀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巡回布道,然后回到英國。英國廣播電臺(BBC)的電視節(jié)目再次報道她,坎特伯里大主教接見她。伊莉莎白女王也邀她去白金汗宮訪問,并籌集資金幫助臺灣孤兒。 1970年元旦,艾偉患了感冒,卻仍然出席婦女禱告會,回到孤兒院后就一病不去。醫(yī)生診斷是流感轉(zhuǎn)為肺炎。兩天后,艾偉德去世。她的死,在國際社會引起極大反響,但卻不為大陸所知。但這不影響她成為20世紀人類值得深刻銘記的歷史人物。 如今,她的墓在臺北縣淡水鎮(zhèn)“Christ's College”的校園內(nèi)。碑文有蔣介石手書“弘道遺愛”。根據(jù)她的遺愿,她的頭朝大陸,表達了這個英國人對那片土地的眷戀。 來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wGq2KFWkeaA9sSVTQgaBrw-La5ZHWwCN9F5SYlWqMUUa7TzmpFK20unV5dSCOgvrbe4PybRuqvIullOlS0ba
很小的時候看過一個動畫片:貧苦的漁夫從海里撈上來一個魚盆,魚盆里畫著一個漁童每到晚間就活了,為漁夫供應(yīng)日用的飲食,爺孫相處甚歡。某日來了一個尖嘴滑腮禿頂?shù)耐鈬鴤鹘淌?,看上了這個魚盆,非說是自己祖?zhèn)鞯?,還勾結(jié)官府一起來強奪。漁夫誓死不給,索性打碎了魚盤,漁童再次顯靈,把官府衙門打得地動三搖,把傳教士一魚鉤丟到了大海里,為中華人民出了一口氣?!獜拇朔N下了根兒,外國傳教士全都是壞人!來中國就是一搞外國迷信二來強奪中國人錢財寶物的。
一轉(zhuǎn)眼一把年紀了。慢慢看了一些書,認識了一些人,翻墻出去看了很多紀錄片,跑了許多地方,去過許多歷史遺跡和名人故居,慢慢改變了很多想法和看法。 中國的基督教史是非常值得一讀的歷史,其中外國傳教士到中國來宣教的部分是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篇章。外國傳教士從唐朝開始,進入中國傳揚基督教,到晚清民國時期為甚,他們深入中國腹地,在許多你都沒想到的窮鄉(xiāng)僻壤深深扎根,在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撫育孤殘、臨終關(guān)懷等等領(lǐng)域,都留下許多動人的事跡,許多地方留下了外國傳教士及其家屬的群葬墓地。 這些都略去不說,今天主要是想聊聊《六??蜅!返钠雍陀⒏覃惏椦莸哪莻€原型——格拉迪斯.艾偉德(Gladys Ayward)。
老楊一直是客棧里的伙計,與兩任女主人的長期相處中,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常常充當(dāng)女豬腳與當(dāng)?shù)鼐用裰g同聲傳譯和溝通橋梁。老楊樸實、勤勞、機靈、可愛。最有趣情節(jié)在,他在客棧里向往來的客旅以說書的形式講圣經(jīng)故事——一邊繪聲繪色講到挪亞打造方舟,一邊又天馬行空扯到挪亞去見伯利恒的耶穌。前后完全相差3000年的人和事,老楊興之所至講得毫無違和感。這種事情只有中國人干得出來。你看那部《西游記》,佛教道教各種巫術(shù)大集合,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唐僧玄奘這些真人真事,又撞色又混搭,中國人喜歡了一代又一代。老楊樂天知命、勤勤懇懇一輩子,卻死在日本人空襲的炸彈里。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上來。 縣長也是值得一寫的人物。不過一看,就是一個標準西方人,染黑了頭發(fā)胡子來扮演。 縣長生于茲長于茲,儒家文化法家做派傳統(tǒng)治家,家中三妻四妾,一心勵精圖治鄉(xiāng)里,卻也受到傳統(tǒng)習(xí)俗宗親長輩觀念上的束縛。女主角三番四次在治下各種反對意見,有的他覺得有助于治理整頓可以支持,有的覺得胡攪蠻纏必須喝止。為了維護政府宗族各方的權(quán)柄面子,他幾次約見,嚴厲痛斥,也有幾分喜愛這個女人不畏強權(quán)的直言。女主角幾次碰到釘子,逐漸學(xué)會迂回,縣長發(fā)覺,也愿意陪她玩上幾遭。
老實說,這個縣長顯然有些美化。尤其縣長還充當(dāng)紅娘,為林上校和女主角各種創(chuàng)造機會,又送衣服又安排約會,實在不符合中國特色。但是中國傳統(tǒng)官員那種平時中庸求穩(wěn)、卻于危難之挺然的性情,我覺得刻畫得還不錯。日本人來襲,縣長召集鄉(xiāng)紳的會議上,表現(xiàn)出來“寧可玉碎”的決心,不是高言壯語,而是緩緩道出他的決定。他要書記員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他愿意成為基督徒的決定,我并不認為他是完全皈依一種宗教,更多意義上,是對女主角多年亦敵亦友的惺惺相惜和打賞。正如他所說:這是送給你的禮物。但一個外國女人,憑著心靈誠實、善良仁愛這些如鹽如光的品格的確感動了人心,縣長的欽佩同樣出于真心。 這部戲的高潮終于出現(xiàn)在60分鐘以后,日本人來襲,女主角帶著100個中國孤兒在兩個星期里,完全靠腳,從山西陽城走到西安。這一段完全是歷史事實。
所以,這是一個值得大家認識的女人,這個女人在中國的故事不應(yīng)該被中國人遺忘。雖然真實的艾偉德身材矮小、皮膚黯黑、性格暴躁、缺乏耐心,完全不同于英格麗褒曼塑造的人物那么美麗、可愛、親切,也沒有什么戰(zhàn)地愛情可以來做英雄事跡的點綴。 圣經(jīng)里記載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人人都有缺點,甚至很大的性格缺點。彼得性格暴躁、保羅曾經(jīng)迫害基督徒、摩西太有優(yōu)越感、大衛(wèi)私通行淫……但上帝深知道他們最優(yōu)秀的地方在哪里,并善用他們的優(yōu)勢在歷史上做出人所不能及的貢獻。艾偉德也一樣。她有各種缺點,可是她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品質(zh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她是第一個入中國籍的英國宣教士。她曾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用仁愛和信念讓100名中國孤兒獲得生的希望,并且被日本人專門懸賞通緝的“小夫人”艾偉德。她的故事曾讓美國人深深震撼,“飛虎隊”海外招人時,許多美國青年受艾偉德故事的感召,自愿來到中國從事危險的飛行任務(wù)。她是影響美國表態(tài)支持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的故事到今天,都在鼓舞許多人,仍然有許多人不斷探訪陽城八??蜅5倪z址。 去偽存真,一部戲劇化的電影故事,如果能讓我們對真實的故事原型感興趣,能夠吸引我們?nèi)ヌ剿髡鎸嵃l(fā)生的事情,就是好的。
艾偉德生于1902年2月24日出生在倫敦北郊一個郵差的家庭,自幼家境貧寒,靠做女傭以維持家庭生計。 27歲那年,艾偉德信主,極力想完成上帝“到萬民那里傳福音”的大使命,有感動想去中國傳福音。然而,當(dāng)時的艾偉德不是神學(xué)院畢業(yè)、沒有任何專業(yè)技能;沒有學(xué)歷,連高中都沒有讀過;一口倫敦郊區(qū)俚語、中文根本不懂得。以她的條件,艾偉德不具備成為宣教士的要求,但她的赤誠卻深深打動了倫敦衛(wèi)理公會中國內(nèi)地會總部的負責(zé)人。負責(zé)人提供了一些讓她可以先操練技能的機會。 1930年初,在衛(wèi)理公會的一次聚會中,她偶然聽說中國山西有位老宣教士珍妮?羅森(Jeannie Lawson)已經(jīng)73歲了,欲退而不能休,因為苦苦尋覓,卻無人接替。聽到這個消息,艾偉德如獲至寶,她馬上寫信給羅森說:“那人就是我!” 1930年10月18日,28歲的艾偉德告別了親人,只身踏上了夢寐以求的傳教之路。她隨身只帶了兩個箱子,一個箱子里是她的衣物,另一個箱子是簡單的食物和路上做飯用的酒精爐。她繞道西伯利亞,在路上差點被人給賣了。經(jīng)過千難萬險,她總算來到了中國天津。此時,艾偉德已身無分文,而且一句中文也不會說。奇怪的是,一個人力車夫為了拉生意,又看到她衣著破舊,就把她送到天津宣教中心,結(jié)果讓艾偉德少走了許多冤枉路,自己也從宣教中心那里得到了該得的車錢。 艾偉德多方打聽,偶然碰到了一個在天津謀生的晉城人,把她從天津帶到了山西澤州內(nèi)地會宣教站,一位年老和善的女宣教士司米德夫人(Mrs. Stanley Smith)接待了她,最后,她終于到達目的地——中國山西陽城,,當(dāng)時行政上被澤州府所轄的小縣城。 在中國生活已超過五十年的珍妮?羅森(Jeannie Lawson),她居住的房子當(dāng)?shù)匕傩辗Q之為“鬼屋”,沒人敢住,所以租價特別低廉,每年只一英鎊。在此,珍妮?羅森和艾偉德二人開了一間客棧,接待往來的騾夫住宿,向他們傳福音。
珍妮?羅森給客棧起的名字叫“八福客?!保╰he Inn of Eight Happinesses),這“八福”源自《圣經(jīng)》里耶穌的《登山寶訓(xùn)》。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巧綄氂?xùn)
1932年11月的一天,羅森不慎從高處墜地,不治身亡。此時,距離艾偉德到來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1936年,Gladys Aylward 歸化為中國籍,取名艾偉德,時年34歲。第二年,蘆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大舉入侵中國,僻遠的陽城也在劫難逃,被日軍占領(lǐng)。1939年12月,日軍暫時撤離澤州。 傳教士到地方傳教,有辦學(xué)校、辦孤兒院的傳統(tǒng)。澤州的孤兒院由前宣教士大衛(wèi)夫婦創(chuàng)建,收留了上百名孤兒,分成男院與女院。1939年的澤州,有大約二百名孤兒。因經(jīng)費籌措日趨緊張、時局太過動蕩等等原因,艾偉德所屬教會設(shè)立在西安的中國西北區(qū)總部計劃把所轄孤兒院的孤兒全部集中到西安。 1940年初,依照艾偉德的建議,經(jīng)過總部負責(zé)人戴維斯同意,艾偉德的助理晉本光,帶領(lǐng)一百名孤兒去了西安,將剩下的一百名孤兒,遷往陽城山區(qū)。艾偉德則暫時留在澤州,幫助照顧宣教站約一千名難民。艾偉德在澤州時,《時代》雜志(Time)創(chuàng)辦人魯斯(Henry Luce,他是美國長老會宣教士路思義的兒子,出生在中國)很同情中國對日抗戰(zhàn)的艱難處境,派了記者專訪第一個入籍中國的宣教士艾偉德。艾偉德的事跡第一次被西方主流媒體所報道。
1940年冬天,戰(zhàn)況越來越復(fù)雜艱難,大家勸艾偉德趕緊離開山西去大后方,艾偉德執(zhí)意要帶著陽城剩下的100名孤兒先去西安。這100名孤兒中,最大的是剛放了腳的16歲女孩素蘭,最小的只有4歲。無奈,縣長派了兩個已信了基督的士兵跟她一起上路。他們穿越日軍的封鎖,翻山越嶺渡黃河,終于,他們到了西安的扶風(fēng)。所有的孩子們,一個都沒有短缺地被安置在宋美齡所創(chuàng)辦的孤兒院內(nèi)。一路坎坷,自不必詳說。
1941年底,艾偉德生病住院。 1942年初,艾偉德在四川眉縣的難民營工作。 1944和1945年,艾偉德又在甘肅的蘭州和四川的成都,在貧窮者和麻瘋病人中傳福音。她也教青年人英文。 1948年,46歲的艾偉德離家已經(jīng)17年,身體幾乎快垮掉。 1949年全國解放后,格拉蒂絲·艾偉德因為是外國傳教士被驅(qū)逐出中國大陸,回到英國故鄉(xiāng)。不久,有個叫萊得梧(Hugh Redwood)的新聞記者采訪了艾偉德。博格斯又把她在中國的傳奇經(jīng)歷改編成廣播連續(xù)劇在英國廣播電臺BBC播出。這之后,博格斯還把她的故事寫成《小婦人》(The Small Woman)。艾偉德儼然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
1953年,她決定重新回到中國大陸,但被拒絕入境,于是前往中國臺灣。因西安逃難的事跡,艾偉德有緣與宋美齡相識,艾偉德來到臺灣后,常與她在中華基督教婦女祈禱會,一同為中國人禱告。 1958年,美國一位作家將《小婦人》改編成劇本后,由當(dāng)時好萊塢名導(dǎo)馬克·羅布森攜手“好萊塢第一夫人”英格麗·褒曼拍攝成了電影《六??蜅!?。 1959年,“希望會”邀請她到美國作旅行布道,也曾受邀請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英國廣播電臺BBC 的電視節(jié)目“This Is Your Life”播出她的真實故事后,坎特伯雷大主教接見了她。伊麗莎白女王也邀請她到白金漢宮做客。隨后艾偉德又回到臺灣。 1970年1月11日,辛勞了一生的艾偉德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8歲,安葬在臺灣。據(jù)說,安葬時,她的頭朝向大陸,表達了她對那片土地的眷戀?!靶D人”的去世,在全世界引起極大反響。蔣介石也以“弘道遺愛”表達了對她的嘉許。
陽城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東與澤州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濟源市為鄰,西與垣曲、沁水縣接壤,北與沁水縣搭界??偯娣e1930.7平方公里。明、清時屬澤州和澤州府。民國3年(1914),屬冀寧道。民國13年,直屬山西省。民國32年7月,分為陽南,陽北兩縣;民國34年4月,合為陽城縣。1958年10月,曾合沁水縣為陽城縣,1959年10月兩縣分置。 八??蜅S捎毩鹘淌堪瑐サ拢℅ladys Aylward,1902-1970)創(chuàng)辦,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東關(guān)城后巷。后好萊塢曾將這位小婦人在中國的一段傳奇經(jīng)歷改編為電影《六??蜅!?。 《陽城縣志》載: 1913年,英國人斯米德來陽城傳教,在東關(guān)城后巷設(shè)立教堂(此教堂現(xiàn)基本完好,艾偉德在陽城時就住在這里,八福客棧與此教堂一路之隔——筆者注)。
1921年后,由簡稱為何、巴、艾的三個英國人依次辦教。1938年,日軍侵入陽城,艾教士離陽。
上文的艾即指八??蜅5膭?chuàng)辦者艾偉德。她在臺北的墳?zāi)刮挥谂_北縣淡水鎮(zhèn)Christ's College校園內(nèi),墓碑正中有蔣公手書的“弘道遺愛”四字,墓志銘曰: MISS GLADYS AYLWARD, MISSIONARY (1902-1970) Born on the Twenty-Fourth of February Nineteen Hundred and Two in London, England. She came to China in Nineteen Hundred and Thirty to preach the Gospel in response to the Lord's call, And became a citize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Nineteen Hundred and Forty one.She was laid to rest in the Lord at Taipei, Taiwan, on the Second Day of January, Nineteen Hundred and Seventy. (1902年2月24日生于英格蘭倫敦,1930年蒙召來到中國傳播福音,1941年成為中華民國公民,1970年1月2日,在臺灣臺北市安息主懷。) "Unless a grain of wheat falls into the earth and dies, it remains alone; but if it dies it bears much fruit." ——John 12:24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jié)出許多子粒來?!s翰福音12:24)
P.S: 有關(guān)中國內(nèi)地會:由戴德生于1865年創(chuàng)建,20世紀50年代撤出中國內(nèi)地以后,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相關(guān)介紹請見文章《從中國內(nèi)地會到海外基督使團》 http://www.docin.com/p-66680932.html
如果我說:不遠萬里千里迢迢來到中國,你一定會想到白求恩,但是有一個一米50的小女人......1970年1月3日艾薇德長眠主懷。葬于臺北淡水基督學(xué)院內(nèi),碑文蔣介石手書“弘道遺愛”。她的頭對著中國大陸山西陽城。僅僅悼念她是不夠的,我們今天最大的罪惡是對她的遺忘。
very moving story,the extraordinary woman,who changed the old China.
此片的定義不是一部傳教電影,是一部傳記故事。雖然外國人想象中的中國有些別扭,但是英格麗褒曼的演技實在太棒了,完全彌補電影的不足。是她把艾偉德演活了。感謝主,片中她將100多兒童救出楊城,事實中一定比電影更加艱難,經(jīng)歷得困難不是我們能想象的,正是讓我看到神的帶領(lǐng),能有真實的奇跡。
來自英國的傳教士格拉蒂絲艾偉德女士,在山西陽城即將被日軍屠城前夕,帶領(lǐng)近百名孤兒幾經(jīng)輾轉(zhuǎn),跋山涉水,行程超過一千里,最終安全抵達陜西扶風(fēng),沒有丟下一個孩子,我們國家的歷史課本里卻連她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她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這則動人的事跡被好萊塢改編成本片“六??蜅!?,從史實角度我們自當(dāng)向艾偉德女士致敬,而從電影角度上是完全不及格的片子,西方視角居高臨下,異國戀情與身份認同困境等枝枝蔓蔓的敘事線與表意都影響了作為人物傳記電影的嚴肅感與統(tǒng)一性,失實的背景信息與滑稽可笑的自以為是也很難使中國人入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些宗教性意味濃厚的戲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
2021年圣誕月,陸陸續(xù)續(xù)看完。感動于那個年代的虔誠和信念。
外國人拍中國總是帶有很多臆想成分,何況這還是抗日時期的故事。拋開諸多不切實際的細節(jié),褒曼塑造的拯救中國兒童的英雄人物還是挺成功的~
往大了說,堪稱中國版的特蕾莎嬤嬤,往小了說,是宗教信仰的普世價值。這樣的人和事值得像拉貝,辛德勒,何鳳山一樣大書特書,而不是由于種種原因藏在歷史的角落。正如:我不敢肯定天堂什么樣,但我知道,當(dāng)我們死后,上帝會審判我們。他不會問,“在你一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相反,他會問,“在你所做的事里,傾注了多少愛?”
原來Gladys Aylward葬在淡水美國基督教効力會基督書院,應(yīng)去瞻仰。
偉大的小婦人!有了信仰,人們就不僅僅為了眼前的小事兒而活。
英格麗.褒曼老了點比年輕時更有氣質(zhì)。初進王鎮(zhèn)時被人高喊“洋鬼子”追趕的樣子太搞笑。喜歡女主樂觀勇敢,為了達成目標永不放棄的性格。不喜歡上校,兇巴巴的??蓱z現(xiàn)實是葛拉蒂是終身未嫁,而且解放后想重新進入中國而被某party拒絕。
褒曼講中文真是太萌啦。
出太行、翻王屋、渡黃河~從陽城到西安的27天480公里徒步之旅~
太過失實,在19世紀4了30年代的中國,山西省一個偏遠的陽城縣城,大到縣老爺,小到村民,土匪,在押犯人,各個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語(ー_ー)!!簡直比列車上的老毛子還跳戲,對當(dāng)年天津火車站的想象也挺西方,依托真人真事的西方上帝視角下的落后中國意淫。ps:感謝懸吧豬欄字幕組
褒曼很強大。比較介意的是欠缺本土特色的配樂(高潮期間的交響真讓人窒息)和對語言的處理。當(dāng)所有本地人角色都在說英語時,已經(jīng)無法區(qū)分女主角是在說中文還是真的所有中國人都被異化了。故事其實已經(jīng)很平衡了,安排個混血比較狡猾。
那個年代的外國人拍這樣背景的傳教士電影,除了村民的發(fā)音問題,布景和道具都很貼切,比現(xiàn)在一切手撕鬼子的雷劇好太多。
去第三世界國家找落差什么的!居高臨下的視角看的人很不舒服!
英格麗褒曼??!還有神奇的老太太!!看到一半就實在忍不住推薦給主內(nèi)兄弟姐妹?。?!
為了信仰 女神來到中國 取名仁愛
7/10。影片的拍攝意圖與當(dāng)時的女權(quán)浪潮有關(guān),英國沒有給予一個女性受教育的權(quán)力,只能提供女仆的工作,甚至需要偷書了解中國,中國這樣封閉、落后的東方則賦予了西方女性英雄般的轉(zhuǎn)變:既是學(xué)漢語講圣經(jīng)故事的傳道人,檢查婦女放足的專員,也是戰(zhàn)爭中的保護者,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社會空間,結(jié)尾忍饑受餓地帶領(lǐng)孤兒浩浩蕩蕩進入西安,軍民夾道歡迎,等候約定的爵士認同了女人的力量。好萊塢對艾韋德形象的重塑高尚又真切,她盲目的熱情沒有帶給人壓迫感或精神病的印象,對其羅曼史進行了極大的擴展,深受混血身份困擾的林和資格被否認的艾韋德達成了靈魂之交,穿越俄國、去安全區(qū)的艱難險阻被好萊塢的造夢機器如奇跡般化解,只剩下列車上查護照的士兵、敵機和小部隊的偵察提供適度的意外困難,拉騾隊進棧、說服暴動囚犯和治療土匪等經(jīng)歷安排頗感混亂。
本來不抱太大期望,看完發(fā)現(xiàn)簡直太棒了!唯一的缺點就是服裝混亂失真,但是在那個年代,在制片方做出努力想要實地拍攝未果,在中國尚對外界封閉的時代,還能照顧到不少細節(jié),真的相當(dāng)棒了!縣長決志那段褒曼的感情表演得太真實了!整個片子其實挺去宗教化的,凸顯的是人而不是神。但是看的過程中依然為這個神跡哭得不行了,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一百個孩子,一個不少,從陽城到西安,穿過日軍封鎖,缺衣少吃,怎么做到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