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吧,這是一本教科書
《拜見岳父大人1 2 3系列》,基本可以歸納為是一個挑剔岳父對倒霉毛腳女婿從“排斥—接受—認可”這樣的三個態(tài)度變遷過程。應該講還是第1集拍得最好,人物情節(jié)設定最為自然合理,笑料也是最多的。后面2部雖然有達斯汀·霍夫曼和芭芭拉·史翠珊這樣的大腕助場加入,但多少讓人還是有些感覺是刻意在“狗尾續(xù)貂”的味道。
倒霉女婿法克先生為了他深愛的女友,忍受著女友家人一次次的羞辱。并此后長期飽受“彪悍岳父恐懼癥”的陰影……特別是在第1集里面,看到他把一切都搞砸后大鬧機艙時,感覺太心酸了,真是倒霉到家。其實只是處事方法與思維迥異,卻造成了岳、婿兩代人之間的種種矛盾。但往往是這類“看似的小矛盾”,恰恰是最難被輕易化解的。
話說,第一次去老丈人家要真捅出這么多婁子,肯定被人直接判OUT了,干脆直接屎了算了。呵呵,美國岳父VS中國帳目娘,半斤八兩?。?!
2 ) 爛
傻子電影拍到3了
也就看看De Niro
Ben Stiller我一直是不太喜歡的
Alba也進來摻和了一把
靠脫衣服來博亮點了
一點都不好笑
無聊色了
浪費一堆老戲骨
千萬千萬不要拍4了
3 ) The Godfocker 3
興許是太久沒有看好萊塢的傳統(tǒng)喜劇了,【拜見岳父大人3】給我?guī)砹藰O大的歡樂,我在第三部中爆發(fā)的笑聲比前兩部的總和還要多。
不夸張地說,是"Focker"這個姓氏給了這個系列經久不衰的喜劇感染力,我可以忽略全片所有的表演和情節(jié),單是想到這個姓氏以及它所可能帶來的名詞組合就夠我笑半天的。而三部曲的編導也非常懂得貫徹執(zhí)行經典創(chuàng)意的捷徑,一直圍繞著"Focker"做“笑果”,當羅伯特·德尼羅說出“Godfocker”的時候,我簡直要笑炸掉。XDDDDDDDDDDDDDDDD
關于羅伯特·德尼羅的喜劇功力,我個人認為在這第三部中已經達到了圓滿。那些抱著看他演“出租車司機”或是“拳王”的期待來看他演搞笑喜劇的影迷們,實在是不應該有的心態(tài)。要分清楚什么是嚴肅的誠意,什么是博君一笑的企圖。
不做過多、過分的要求的話,相信這是一部能讓人感到輕松愉快的消遣佳作。尤其是看過1和2的朋友,也沒必要放棄3嘛~ XD
4 ) 為人父母雞毛蒜皮,才覺得特別好看
小兒子吃了一口意大利面,然后嘔吐噴射而出。
熊孩子真的會這么干?。∷麄冋娴臅驗橐豢谧约翰幌矚g吃的東西而產生生理性嘔吐?。?br>
女兒通過了中情局的智力測試,而笨兒子挨個念視力表E, E, E, E....
雙胞胎真的會差別很大啊,一個在某方面是天才,另一個絕對是笨蛋,互補的利害啊!
兒子把爸爸給外公扎雞雞畫出來
他們真的會畫出,說出,做出讓你無地自容的東西啊!
孩子因為一個屁而哈哈大笑
他們真的會因為很簡單的東西:一個鬼臉,一個屁,一聲奇怪的發(fā)音而笑得前仰后合??!
爸爸最后救了兒子的蜥蜴,救了外公,成了大英雄
孩子們真的不看重其他的成就。你給他們找到藏在床下的玩具,把他們抓起一只海星,帶他們爬上最高的滑梯,他們真的認為你是天下最牛B的父母??!
5 ) 保持理智與圍笑
我就是來看看是什么妖怪導演能把德尼羅和霍夫曼同時騙來演這么個玩意兒 一二部有些plot還能笑笑昂 第三部就是爛梗各種低級巧合(雖然一二部也有,但還沒讓人這么反感)給兩星不能再多了
習慣性看電影看完整個系列(強迫癥) 明知踩雷還得看不看難受 但看完更難受實話
6 ) 《拜見岳父大人3》:家長里短,庸人自擾
作為一部反映美國中產階級的寫實主義家庭倫理道德電影,能有如此強大的旺盛生命力,且口碑還只增不減,實在是個不小的奇跡。當然,這對于生活在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觀眾來說,只能是圖個熱鬧,了解了解最淺層的表象。若談及起共鳴感,代入感,就有些遙遠了。在北美本土,常會出現小成本生活文藝片一鳴驚人,力壓各種大手筆、大制作,爭先恐后地脫穎而出。例如《我可以自己瘋》、《我為什么結婚了》、《伴侶度假村》等,舉不勝舉。想必,氣勢恢宏的場面,亂花漸欲迷人眼的CG特效,已經讓北美的觀眾嚴重審美疲勞了。就在上周末,環(huán)肥燕瘦,秀色可餐的蘿莉們居然敗給了一幫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不禁讓咱們大陸觀眾捶胸頓足,淚流滿面。
《拜見岳父大人3》系列走到了如今的第三部,應該說是愈發(fā)老成持重,力道渾厚而更加質樸。格雷格從一名平凡無奇的護士,升到了護士長,職位升級的同時,輩分也跟著在長。當然,不能因為其中的一個孩子不愿意同他交流,就武斷地說他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吧。本?斯蒂勒的表演張力日益出彩,也難怪他已經逐漸取代了喜劇之王金?凱瑞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盡管他試圖轉型,但就試水的《靈數23》來看,失敗異常。當下的北美喜劇電影舞臺的頂梁柱,非本?斯蒂勒與亞當?桑德勒莫屬。
婚姻問題中的林林總總,向來都是影片探討的焦點,編劇們也樂意去描摹生活中的點滴來同觀影者進行思想上的互動。而這其中,“婚外情”又是時下最熱,也最具噱頭的元素。精神上的出軌與肉體上的出軌相比,好處多多,自是無須贅述。跟隨者電影主角一道沾花惹草,朝三暮四而樂在其中,這何嘗不屬于精神出軌?為此,杰西卡?阿爾巴的角色定位與形象就活靈活現,深得觀眾青睞了。犧牲色相的顛覆,對她來說,似乎是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心中的殺手》、《I JUST HAD SEX》MV等一系列作品,讓人們領略到了“隱形女俠”的別樣風情。影片中她神經大條而不乏放浪形骸之外的表演,確是不可多得的調味劑。
《拜見岳父大人3》最令我心水的一點是,它并沒有劍走偏鋒地抬高劇情的基點,而依然走著樸實無華的家長里短的路線。與之相反的例子《新烏龍女?!废盗?,雖說是惡趣味了點,但將一個個性格乖張的蘿莉們刻畫到位,哪怕只是設置在最平常的校園生活上,都是尚可的休閑甜點。但才到第二部,就耐不住寂寞地翻出了陳芝麻爛谷子,“天馬行空”,這是委婉;“純屬扯淡”,這才是寫照。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岳父大人,除卻偶爾拿昔日特工身份顯擺自夸一番,他的形象始終是一個垂暮之年,還殘留幼稚的氣息,一心想將整個家族操持穩(wěn)妥,以此來頤養(yǎng)天年的可愛老人。稍夸張一點的修飾,類似“你對我女兒的身體仍有感覺么”,這樣的措辭,誰能說這不是好些岳父想開口問女婿,而絕對難以啟齒的?此乃普天之下,岳父同女婿對話的最強音。
縱觀本片的各個人物形象,多少都能找出與其他影片的相通之處。格雷格的母親,性格豪爽,感情細膩,思想開放,大張旗鼓地宣揚“性經”,還時不時拿兒子來開涮。這跟《老友記》里,錢勒母親的形象如出一轍。歐文?威爾遜誠然就是打打醬油,但他角色的那份真誠與純樸,卻同自身腰纏萬貫,照理應紙醉金迷的生活作風,形成了強烈的潛意識反差。早些年的《穿越大吉嶺》,他正是三兄弟中,尋親最為虔誠的一個。期待他的新作《午夜巴黎》,愿將這清淡與典雅延續(xù)下去。此外,影片必備的夸張笑料也不少。格雷格切火雞不慎飆血的橋段,讓我聯想到了《猜火車》中衰男那污穢的被窩。結尾處,岳父與格雷格互毆掐架,將這場鬧劇推向了高潮。最終,兩個家庭又聚在了一起。話匣子一開打,依舊爭吵個沒完,儼然呈現出一派永無止境的發(fā)展勢態(tài)。
其實,倒希望國內也能多嘗試拍攝關注民生,反映最平凡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電影。而不是那些,要么是藝術修飾過于濃重,缺失真實質感的小眾文藝片;要么是燈紅酒綠,拜金享樂思潮之下的情情愛愛;要么是媚俗粗鄙,毫無營養(yǎng)可言的山寨喜??;要么又是索然無味,令人膩煩的冷飯。并不要求劇情多么標新立異,涵義多么博大精深,有時候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內核,恰恰是最打動人心的。
so boring,跟1、2兩部真是沒法比,很多笑點都笑不動
dad can girl poop from her virgina?
Jessica Alba好可愛
是的,爺笑了...
Jessica Alba真好看
可真無聊
算是三部之中沖突最小的一集吧,可是有些時候,瑣碎是毀掉一切的美味湯里那一顆老鼠屎。突然獲得岳父大人認可的感覺當然好,可是找不到自己才是最可怕的。有些家長真的總會給身邊的人壓力和干涉,有的時候一味退讓可能不及一拳擊醒。
堆積戲骨,堆積段子,這種喜劇片是我的軟肋啊,總不能下狠心去評判;低俗歸低俗,可確實能笑得出來,還挺輕松的。
依然的明星云集,依然的平庸無趣。終于明白德尼羅為什么會一直接這個東西了,原來他也是制片人之一。應該還會拍四吧。也就結尾的鬼畜短片能看看。
又有美女加盟,還帥~
jessica alba絕對是最搶手的賣藥的~看著很舒服的電影
活寶啊。。
拍到第三部還不讓人反感就算成功了
就。。還不錯吧。。。。
笑點有點和青春喜劇接近了,不如前兩部
相當一般,,全篇尿點。。
從1~3,笑點是越來越低級了。不過杰西卡阿爾芭真是個尤物
這一部star也太多了吧~~~
笑點比較少但還能看看,誰讓一二我都追了呢攤手。
沒有前兩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