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紀中葉,地球并未借助文明和科技的進步變得更加美好,反而在各種貪欲荼毒之下變成毫無希望的廢墟荒原。少數極度富有之人拋棄生身故鄉(xiāng),在漂浮于地球之上的空間站上建立了宛若天堂般美好的樂土,繼續(xù)過著享樂奢靡的幸福生活。而絕大多數的窮苦人不得不留在千瘡百孔的地球上,在絕望的混亂之中茍延殘喘,同時被迫忍受各種嚴苛可笑的聯(lián)邦法規(guī)的壓迫。他們在富人建立起來的工業(yè)系統(tǒng)下努力賺取稀薄的營生,時而仰望蒼穹,幻想著早日移民空間站開始新的生活。無奈在政府官員德拉庫特(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飾)的鐵腕掌控下,偷渡者一次次化作宇宙中的碎片。
工作中受到強輻射的普通人麥克斯(馬特·達蒙 Matt Damon 飾),除非借助空間站先進的醫(yī)療系統(tǒng),否則五天后將一命嗚呼??v使僅有一線生機,也要朝著極樂世界挺進……
導演講的故事想法不錯但思路有問題,相比《第九區(qū)》場面更好但故事略弱。諷刺和隱喻的梗過于膚淺,部分場面略血腥。最根本的問題是:既便是屌絲逆襲成功了占領了Elysium,然后呢?看看朱重八、太祖和阿扁的故事就知道了,不過又是一場災難。PS:布加迪才是真正低調的奢華好么!
連個防護罩都沒有,不如改名《極弱世界》。
共產主義的偷渡者
看政治正確且道德正確的科幻片,感覺就像翹著二郎腿打飛機一樣別扭……
極其political. 2154年, 美帝成了墨西哥, Elysium成了美帝, 雖然結局過于理想化, 但堪稱史上最unsubtle immigration reform宣傳.
一個一次性U盤的悲傷故事。。
有些電影是“糖果炮彈”,這部片是“炮彈糖果”,看起來尖銳深刻,實則甜得膩人。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理想化的幼稚結局,使導演憤青般簡單粗暴的政治控訴顯得蒼白可笑。在倉促展現(xiàn)亮眼的科幻世界觀后,影片就淪為了平庸的血暴動作片,忘記《第九區(qū)》的話勉強可以用來消暑。
不是說生活在極樂空間的人都不生病么?我怎么覺得都病得不輕哪呢?
仍是尼爾最擅長的寫實科幻加晃動的鏡頭,地球背景基本是墨西哥貧民窟,尤其還弄了不少拉美演員。第九區(qū)是南非種族對立的縮影,這回則是貧富對立或對等成美國與墨西哥偷渡客。很喜歡里面很多細節(jié)的設定,比如機器人和糙制的外骨裝甲,不過在這么大的設定下,故事講得太小氣了,還不少bug。
人物死的好突然 出場強大的最后全蔫兒了
未來比現(xiàn)實更悲觀、殘酷。貧富差距拉大,階級對立加深,地球環(huán)境惡化。天?。∠M@一切都不要成真。
一部反映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電影。
每次看到美國人兩個世界的劃分,就想到他們內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合格的好萊塢商業(yè)動作片,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保留了自己的美學特色,節(jié)奏掌控、背景設置和場景的細節(jié)都是一流的技術水準。未來世界里種族、貧富差距和移民偷渡等不錯的政治主題在好萊塢類型片的節(jié)奏框架里最終只剩下了個人英雄主義和可笑的理想化結局。可惜了?!铩铩?/p>
非常強大的世界觀,次時代科技感是我最喜歡的,兩極對立的設定可參考《銃夢》,視覺效果很驚人,裝甲和機器人大戰(zhàn)很有質感,節(jié)奏很快,收尾稍有點猛,這位南非出生的導演想必對曼德拉執(zhí)政之前祖國的種族隔離制度印象深刻
特效很到位,不喧賓奪主,真正做到了技術服務于電影。爆炸場面很是克制,每一次爆炸都美到肝顫!劇情老套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整部電影超出預期。限制級場景剪得略兇。和全面回憶一樣,在機器人主機廠當工人是未來底層男性的標志性工作。
科幻電影的基礎是大膽合理的想象,可這電影只有漏洞百出的邏輯,影射美利堅與墨西哥關系想討巧卻玩砸了,真是令人失望
人類拼命想逃到太空里,難道說大蝦這么快就統(tǒng)治地球了!?
Boss戰(zhàn)的場地很硬科幻,結果肉搏起來滿滿的斯巴達即視感。開高走低,狂tie政治,人物全數扁平。男主在無合理鋪墊的情況下直接從最初的不想死跳躍到最后大義凜然的自我犧牲,說服力為零。立意是好的,可惜導演自己的《第九區(qū)》在前,這部比起來就是篇中學生作文。
除了整個極樂空間的安保好像就是只有福斯特一樣,其他設定都還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