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聚餐,桌上的一個小妹妹介紹自己來到這座城市的原因,是因為追隨男友。她原本已考上國內(nèi)最頂尖學府的法律系研究生,但為了不和男友分開,她放棄了研究生的錄取,來了這座城市進了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yè),做了普通的研發(fā)崗位工作。
聽完這段經(jīng)歷,在座的人無不嘖嘖驚嘆這個妹子真的是學霸,當時只有我和另外一個女生斬釘截鐵地說了一句“因為愛情放棄前程,將來你一定會后悔的。”
彼時,其實我還是一個幸福的已婚小婦人,而另外那個和我觀點一致的女生,是個大齡未婚女青年,不知怎的,我們都想到一起去了。
現(xiàn)在公司里有個小妹妹和我走得近,經(jīng)常問我,婚后的生活如何,到底應該早點結(jié)婚還是晚點結(jié)婚。有一次我終究笑笑回答了她:“無論怎么選,反正你都會后悔?!闭f出這個答案時的我,已經(jīng)是一個想的有點多了的已婚小婦人。
昨晚躺在床上看臺劇《荼蘼》的時候,我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這兩幕畫面。人生真的就是不斷的選擇啊,我們都想先知道了答案再選,但事實上人生這張答卷,好像只允許我們在匆忙間寫下非A即B的答案。
戲里楊丞琳飾演的鄭如薇是一個孤兒,從小好強懂事,是一家大企業(yè)里的普通一員,表現(xiàn)平平但也討人喜歡,夢想著成為總監(jiān)那樣會發(fā)光的女強人。鄭如薇有一個男朋友叫湯有彥,十個建筑設計狗,人生就是每天加班、陪鄭如薇吃晚餐。他說,像總監(jiān)那樣的女強人,哪有男人要娶啊。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完整的計劃,35歲和鄭如薇結(jié)婚,和爸媽住在一起,生育幾個孩子,平淡安穩(wěn)地過一生。對了,他還有一個妹妹,不過已經(jīng)嫁到了國外成為了別人的老婆。湯有彥說,爸媽,是兒子的責任。
其實生活本來就該按照湯有彥的計劃平靜地過著,但畢竟是電視劇,轉(zhuǎn)折點在于鄭如薇有了一個去上海的升遷機會,眼看著,想要變成總監(jiān)那樣會發(fā)光的女強人的夢想,終于有了可能實現(xiàn)的開端。很幸運,湯有彥也下定決心追隨鄭如薇,暫時改變他的人生計劃,和心愛的如薇一起去上海打拼出一個不一樣的將來。
湯有彥的媽媽是傳統(tǒng)的臺灣婦人,用臺語一直念,拋下父母去到那么遠,以后和孩子他爸大眼瞪小眼,萬一有點什么事怎么辦。反而是湯爸爸,一邊安慰湯媽媽一邊同小兩口說,年輕人,應該出去闖闖。
生活按照鄭如薇的想象有條不紊地向前著,但前面說了,這畢竟是電視劇,編劇怎么會放過這一對戀人。就在機票都已經(jīng)出好時,湯爸爸遭遇車禍,下半輩子大概都要在輪椅上度過了。
湯有彥作為長子,無法放下父母,必須留下承擔起照顧和支撐家庭的重任。那如薇呢?她到底應該留下,成為這個家的兒媳婦,生兒育女孝順公婆和睦小姑;還是遠赴上海,賭一把自己的未來?
其實無論什么樣的選擇,都是一場賭博吧。戲里的如薇說,如果能知道了答案再選,那就好了。
導演真奸詐,拍了A和B兩個結(jié)局。
方案A,如薇留下,成為了兢兢業(yè)業(yè)的湯家媳婦,從嬌俏可人的少女變成了滿頭冒煙的家庭婦女,伺候公婆,相夫教子。湯有彥也不容易,獨立支撐家庭,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充滿抱怨和壓力的中年男人。面對這個他費盡心思追來,說要好好寵一輩子的老婆,卻因為她晚了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他便對她發(fā)了一通脾氣。某天夜里,他們在路上遇到一個穿緊身職業(yè)裙裝的女子,湯有彥不自覺地看入了神,喃喃地說了一句“背景有點像以前的你耶”。如薇一下子也慌了神,這個男人不是說過不喜歡女強人嗎,這個男人不是說希望一輩子安穩(wěn)平淡嗎,這個男人不是說會寵自己一輩子……嗎。
方案B,其實我還沒看完,大概就是鄭如薇去了上海,湯有彥留在臺北。他遇到了近在身邊溫柔體貼的女孩,他有了更適合的選擇;她也有了更出色的工作表現(xiàn),得到了更好的機會,遇到了更出色的男人,但,她始終惦念那個一心只想著陪自己吃晚餐的人。獨自踏著高跟鞋走的夜路,好安靜好漫長。
如果你是鄭如薇,你會怎么選?
其實生活遠比電視劇精彩和多面。留在臺北的鄭如薇也許同樣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薪水,湯有彥也不一定會變成棄糟糠的中年男子,也許,他們會有如想象中溫暖美好的家庭;沒有去上海的湯有彥也不一定會選擇其他人,也許他會等更好的鄭如薇回來,也許,他愿意要一個不只是會在家煲湯煎魚的太太。
誰知道呢?畢竟,我們都不能知道答案之后再選擇呀。
回到文章開頭,其實那兩個小妹妹,無論她們后來作出什么選擇,可能都會后悔,但也可能不會。就像戲里的鄭如薇,A方案和B方案里的她都有一句臺詞,“我一定要過得比另一個方案的自己好,一定要贏”。
既然選了,就扛著吧。人吶,其實最怕午夜夢回的時候,心里的那個聲音止不住地問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要不要再選一次?”
看《東京女子圖鑒》的綾,時不時會想起《荼蘼》的鄭如薇。兩者都是出身平凡,在大城市尋求機會想要努力變得不平凡的女生的故事。兩者都是在這個女性地位提升、對女性的價值衡量尺度卻有巨大分岔的變革時代里,寫給女生看的故事。
上海、臺北、東京,整個東亞社會還真是相像。
寫這部劇的,是曾寫出過《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寶島金牌編劇徐譽庭。故事的女主角叫鄭如薇。
如薇是臺北一間泡面公司的普通職員,工作勤懇向上,未來卻依稀朦朧不可見。她的男友湯有彥,是一個追求穩(wěn)定生活,任何事都要制定schedule的建筑設計師。即便是兩人的相知相愛,也是因為湯有彥計劃在這個時間點要遇到共度一生的人。
直到某天,如薇突然有了或許可以調(diào)去上海,升職加薪的機會。為了使自己的人生不平凡一點,她想要牢牢握住它。
還好Schedule先生是真的愛如薇,他雖然不樂意改變自己設定在臺北的人生規(guī)劃,但不想遠距離戀愛變心,還是寄了作品集去上海的事務所。
行期將至,兩個年輕人滿眼冒著星星,描繪著即將展開在上海的幸福畫卷。
然而,人生には、三つ坂があるんですって。上り坂、下り坂、まさか。(人生有三個坡道,上坡道、下坡道、沒想到。)
湯伯伯突然出車禍,嚴重到只能躺病床,需要人時刻照顧,以湯媽媽的身體,一個人絕對不行。把家庭責任感放首位的湯有彥,絕對沒辦法置之不管自己走掉。
他和如薇因為去不去上海的問題而大吵。冷靜下來,如薇含著淚問,那我怎么辦?湯有彥鎮(zhèn)定地說,誰也沒辦法替你做決定吧,我不想成為你的絆腳石。
男人就是這樣,想要又不開口,只知道給自己留退路。如果你留下來,以后吵架,他就會說這是你自己的決定。如果你走了,他又會說你在這種時候離開我,根本不是真的愛我。
講真作這件事不分男女,女人不過是高頻小作,男人則是低頻大作。??
去上海,實現(xiàn)事業(yè)上的飛躍,活成稍微不平凡的女人是如薇最理想的方案A。留在臺灣,和有彥一起照顧湯伯伯,是妥協(xié)后的方案B。
到底是“成為你想成為的鄭如薇”,還是在有彥最艱難的時候,陪在他身邊?!@是劇里如薇的選擇題。
大而化之,到底是要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還是舍棄小我投身于家庭——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選擇題。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選擇。然而那只是妄想。我們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
《荼蘼》最精彩之處就是,它在平行時空里,把方案A和方案B的答案都呈現(xiàn)了出來。
————————————————————————————————————
方案A的如薇帶著自己的夢飛到了上海。
她認真工作,還很好運地在一次危機處理中,完美展現(xiàn)了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在工作上的付出都有回報,順利受到提拔和重用。
物質(zhì)豐裕的人生輕而易舉,心煩疲累的時候可以放縱地買買買,一個人優(yōu)雅地吃法餐也可以很開心。
然而隔著屏幕的愛的抱抱,終究無法穿越千里。
在身邊陪伴、擁抱就能解決的問題,隔著屏幕連說鼓勵的話都顯得輕飄飄。
Sometimes distance is everything.
兩人最終還是分了手。如薇含著淚告訴自己,我的方案A選錯了。
被甩的如薇在最彷徨后悔的時候被總經(jīng)理乘虛而入。
總經(jīng)理撩妹的技能點實在是太高:
第一步,先變成貓,讓對方具象地描述一個抽象的事物。
狡猾地把對方描述的事物用自己的邏輯再強行解釋一遍,把對方搞到頭腦混亂,帶入自己的坑。
最后趁對方還繞暈在你的邏輯里意志薄弱的時候,變成老虎,擺一個很帥的姿勢壁咚,偷換概念地問對方是不是討厭自己(誰會說討厭啊喂)。
順利攻略。
這段戀愛帶領如薇進行了飛一般的成長,讓如薇走出了情傷,學會了儲蓄、投資、買房。最后總經(jīng)理原來是王子復仇,卷了公司幾千萬,給如薇留下一筆錢就遠走高飛了。(讓我經(jīng)歷一次這種情傷好嗎)
傷心的是總是接二連三,如薇還在誠惶誠恐猶豫到底要不要告訴張姐的時候聽到了有彥即將結(jié)婚的消息。
記得在知乎看過一個小故事,PO主說自己撞倒了杯子,杯子剛要摔下去的時候自己神速把它接住了。簡直是要高興壞了,這個時候如果有個女朋友就好了,就可以告訴她自己有多厲害了。
如薇已經(jīng)事業(yè)有成,投資得利,卻沒有人可以共享這種喜悅,很多個蕭瑟的陰天雨天大風里,一定倍感落寞吧。
她把愛情上的失利作為人生更大的動力,不再滿足替別人打工,成功經(jīng)營了一家自己的餐廳。
只是,在愛情上運氣還是不太好,和單純炙熱的少年剛產(chǎn)生了羈絆,故事都還沒展開,就被腰斬在命運的作弄里。
這個世界有時候?qū)ε懿挥押?,你擁有了一樣,就必須失去另一樣?br>——————————————————————————————————————————
方案B的如薇,為了守護愛情留了下來。
她辭掉了工作,沒有名分地替男友照顧湯爸爸。但是她并不委屈,因為在她心里,她和有彥是一起的,現(xiàn)在的犧牲只是共渡難關前的分工合作。她要更努力地戰(zhàn)勝方案A。
此時的如薇除了愛情已經(jīng)一無所有,她進入了一個毫無保留付出的傭人角色。為了有彥事業(yè)上有更大的發(fā)展,能安心創(chuàng)業(yè),她甚至還準備出去工作來養(yǎng)家。
可是犧牲未必是一種成全,受惠的人并不會感激你。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是男友家的一份子了,但未來婆婆可不認,小姑子要從美國回來了,如薇被迫要和有彥住一個房間還要被暗諷沒家教。
身體不舒服臉色難看,也會被未來婆婆說甩臉。
放這段的時候,全部彈幕都在說不想看B,希望劇情回到A。
果然平凡的人生連觀眾都沒有。
然而,人生盡是沒想到。如薇在最艱難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懷了孕,原本的計劃又全部被推翻。
隔著屏幕都覺得世界末日了。
可是只有愛情的鄭如薇,真的會舍棄這個孩子嗎。當然有彥也舍不得。
他實在是壓力太大了 ,所有人都是他責無旁貸的重擔。
他知道如薇的犧牲有多大,也知道如薇的付出有多大,從前自信快樂的鄭如薇,為了他變成了嘶吼、絕望、奔潰的怨婦。
他最后還是沒有逃避,為了守護這個意外到來的孩子,他向如薇承諾幸福,帶著如薇去登記。
如薇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意外之外的方案C。她認真規(guī)劃,還是堅持原計劃,大著肚子去上班養(yǎng)家,讓有彥出來做自己的事務所。然而生活并不會因為她太慘就放過她,她整個孕吐到直不起身子走不動路,上班根本是奢望。選擇了PlanB,你以為已經(jīng)妥協(xié)了,但一旦讓步就可能要步步讓步。
生活就像一地雞毛,不懂事的妹妹離婚回到家,全家的經(jīng)濟重擔壓在了有彥身上,生活重擔壓在了如薇身上。
最戲劇性的是,如薇要生的時候恰逢妹妹自殺,全家人都跑去救妹妹,如薇一個人在陣痛里絕望求生。
我想她一個人到產(chǎn)房,羊水流一地的時候,心也碎了一地吧。
過程中的方案A和方案B都掙扎在命運的漩渦里,找不到出口。
————————————————————————————————————
結(jié)局呢?
幾年之后,方案B的如薇,開始享受平淡溫馨的生活。婆婆不再為難,小姑子變得懂事,兒子超可愛,丈夫也會在紀念日訂旅館最貴的房間。兩個人一起開了事務所,生活變得充滿希望起來。
方案A的鄭如薇,成為了想成為的女強人。買了房,開了餐廳,回到了臺灣,坦然祝福有彥的家庭,并且最結(jié)尾收到了總經(jīng)理的召喚短信。
兩個人都沒有得到完美結(jié)局,但都怡然咀嚼著自己所選的人生。
選擇了的會后悔,放棄了的會遺憾,丟掉了的又想找回來。
女孩子無論走哪條路,都會走得很辛苦。
但一旦做了決定,就絕對不要后悔,向前沖,就一定可以等來幸福。
人生真實而殘酷,我們也許都會被生活推上沒有退路的交叉口。
但不管選擇什么,堅定地走下去吧,無論此刻你是失望或是欣喜。
荼蘼勿感懷,花季仍可期。
歡迎關注公眾號:慌張小酒館
我想起紙牌屋第三季還是第四季最后一集Claire拉著箱子要離開,她最后對Francis說I'm leaving you——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依附對方存在,總統(tǒng)不再是兩個人的總統(tǒng)。
鄭如薇的問題在于吃相太難看,當初是你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xiàn)在又要用真愛把我哄回來,然后失戀戲碼喝大了半夜找上司然后墮胎。得虧好命,上司不懂“愛情”還留下一筆巨款當然我沒看到有沒有助她成功一臂之力。就是湯友彥說的只考慮自己要或不要,甚至看到現(xiàn)在這部劇也都在意淫另一個更好plan的存在,第一集我還是喜歡的有代入感。其實什么樣的人生都不會更好到天上去,也不會有辣莫糟。如果這兩條線不走的這么極端,就是原原本本地展現(xiàn)生活的部分無奈和哪怕再細小的幸福可能會更吸引我。就是最高的離婚里頭兩個人出去吃紅薯,還有后來回憶兩個人出去吃紅薯,然后電車里偷偷地久違地親一口。至于說寂寞跟孤單,能解決一個是一個不想解決就放著不管。不然沒爹沒媽去上海隨便“上上課”一出手就買房的孤單人生是有多讓人扼腕?
其實就是想說,無論選擇了哪條路,都會有艱辛和收獲,人生原本就是充滿了酸甜苦辣咸的,本來想扣一星,念在給了PLAN A一個還算可以的結(jié)局,喜歡A的原因,可能就是生活中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樣長得帥還會教你各種東西并且留一箱子軟妹幣在你家的總經(jīng)理的!
編劇好厲害啊。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好多自己的影子
不管結(jié)局怎么給你喂糖,你要知道最苦的況味才是生活真正的底色。兩個衰人硬要在一起的負能是核爆級別的。一個有勇無謀,一個心智搖擺,外無能突圍,內(nèi)無力彌合。憑什么在一起。人靠惦記和搜刮過往的小感動來撐起重生活,是最欠扁的那一種。遲早被碾得魂飛魄散。有資格與生活和解的起點是擁有自知之明。
看到第四集,有點俗氣,期待后面選擇PlanA面對的是在大城市獨自一人,最后感情被消磨殆盡,然后哭著后悔說為什么沒有珍惜曾經(jīng)擁有的;而現(xiàn)實中的PlanB也是把擁有的一點點耗光,想著當初為什么沒有放下一切。如果著急追著幸福,那最后的幸福往往讓人失望,反正都會失望的,就做當下最想選的那個吧。
湯爸爸好人,教出來一雙兒女自私 怯懦 ,真的很像湯媽媽
方案B 就是很惡心啊,事業(yè)、自我全部奉獻給了丈夫的一整家子人,從早忙到晚,誰都可以對你呼來喝去,所有家務活都是你的分內(nèi)之事。然后,這一整家子人,一年到頭可能給你點小甜頭,就營造出一幕苦盡甘來的偽溫馨感,好像就為了這一點點甜頭,放棄了那么多都是值得的。(惡心
看了又看,本能的討厭方案B,也許是誘發(fā)自己討厭是如何的討厭「平凡」,誰都不想在機會面前膽小,你是甘於平凡的人嗎?
編劇太愛男主角,用了兩個結(jié)局粉飾太平,就是不肯承認,與方案A、B無關,不幸福的根本是男主角不好。
我真的好久沒有看臺劇了,就這部劇來說編劇和導演功不可沒。還是要感嘆一句,楊丞琳即便到了這個年紀仍像個少女。前面邊看書邊看劇,看的不太認真,可是當鄭如薇絕望的說出“因為你委屈所以我就沒有委屈的權(quán)利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需要再看一遍。
去它的Plan ABC 人生更重要的是學會一個人好好吃飯
劇情很拖沓誒。不管planA還是planB,湯姓一家都是渣好嗎。還有啊,為什么女人一定要用結(jié)婚和愛情來衡量幸不幸福啊。女主所有的不幸福其實都是因為湯有彥吧。所以她根本不需要ABplan,她只需要離開這個男人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要戴好套。楊丞琳演技太棒,尤其是哭訴孩子那段,他應該是希望,而不是意外,他應該是歡歡喜喜迎接的小生命,而不是生活中突然降臨的拖累??珊枚嗄贻p媽媽,為了那一條意外到來的小生命,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犧牲一生,從此亂七八糟,一步步逼著走到糟糕的境地。
你好,我在方案A。【2016.11.12】
超寫實,到底是不能跟你一起吃晚餐比較遺憾,還是不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比較遺憾,真的是終極難題
總而言之,遠離“孝子”就對了。
無論是planA還是planB,編劇都有美化之嫌,現(xiàn)實中,去上海的鄭如薇很難遇到那么傾囊相授的人生導師,不會那般容易的平步青云,衣錦還鄉(xiāng),留在臺灣的鄭如薇,如果遇上丈夫出軌,就是完敗,現(xiàn)實中的男人,有沒有像湯有彥那么“良心發(fā)現(xiàn)”就不好說了。
無論人生的選擇是什么,都會對想象中那個沒有被選擇的自己心懷不甘和憐憫。
結(jié)局差評!為什么生命中一定得有男人才叫幸福??!還有,那個犧牲自己不被感恩連生孩子都沒人管的版本居然也好意思說幸福哦?而且的確精神出軌了??!
好看在哪里、、、劇情這么冗長無聊。。。┑( ̄Д  ̄)┍
即使是作為粉絲也要感嘆楊丞琳這些年的變化,不管是演技還是氣質(zhì)都提升了好幾個層次,時間在她身上沉淀出一種倔強又清新的美。她用她的方式,默默的就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對于演戲,楊其實是有天賦的,但十年前的她絕對演不了鄭如薇。而現(xiàn)在,劇里的表現(xiàn)真的不用我廢話了吧。第三集演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