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如此[insert dire adjective of choice here]的一年,就連《黑鏡》的創(chuàng)作團隊也編不出這樣的故事,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可發(fā)揮的余地?!对僖膊灰?2020》是一部喜劇,回顧了這可怕的一年,也許一切尚未結(jié)束?在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紀錄片式特輯中,一些全球最著名的人物(虛構(gòu))采訪結(jié)合過去 12 個月的真實影像,交匯成一部敘事合唱曲。
Netflix上新出了一個“紀錄片”,Death to 2020。黑鏡班底做的,基本上recap了2020(英美)世界發(fā)生的大事,捏了幾個相當有代表性的虛構(gòu)人物進行簡短評論。休格蘭特在里面演個(偽)歷史教授。奇怪,他在這里面的衰老扮相一點也不好看,我卻奇怪的感受到了他的一點魅力。Pheobe的演員演了個類似(前)白宮發(fā)言人的角色,說話方式十分有特點。
因為身在其中,無論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來有多么荒誕,都知道并非空穴來風(fēng)。十年以后的人來看,就不知是什么感想了。
很短,驚心動魄的2020,其實也不夠一部長電影。值得一看。
What’s 2020 mean to everyone?
A year with COVID throughout (and will keep in 2021) while all kinds of headlines pop up everyday. I hate coronavirus, and we still don’t know where it actually came from ( you can blame bats as they can’t speak for themselves). But I hate political correctness more, we can’t say anything inconsistent with the mainstream. I also hate social medias, it creates polarization, people ar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nd hate each other.
What did we learn from this year? I don’t know. We all know it’s an awful year, but when thinking about the coming possibly worse future (and a possible WWIII as some predicted), maybe 2020 is just a beginning.
Because humans are fucking idiots
生活有的時候就是比藝術(shù)更諷刺
如何形容2020?大部分人給的詞就是“魔幻”。太多的慘案放在一起竟然讓人有一種扭曲的精彩感。一場場生活的大秀讓人們感覺到個體在人類長河中的脆弱和微不足道。這個電影用一種柔和了紀錄片脫口秀的手法回顧了2020年這一切,表現(xiàn)方法很有新意。
環(huán)保,新冠,脫歐,梅根,BLM, 大選,一個個議題都在搞笑反諷的臺詞和真實新聞的拼接中一幕幕展現(xiàn)出來。2020看了太多聽了太多,反智,歧視,虛偽,當這些2020美國的隱形詞被夸張戲謔的詮釋再現(xiàn)時,我還是在無奈的微笑中有了一些思考。當然懂王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但是英國首相,女王,以及一些美國的政治人物都在劇里被諷刺了一番。不僅僅是大人物,劇里也展現(xiàn)出了一些普通人,寫出了這個社會中大眾內(nèi)心的那些不能說的秘密。環(huán)保嗎?我要把自己顧好;新冠嗎?我就是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生活管別人死活;生活嗎?在自媒體平臺上展現(xiàn)的可比實實在在做了什么重要;BML嗎?我怎么可能有歧視,就是你懂的;大選嗎?這是民粹反智和陰謀論最好的發(fā)泄途徑。
如果只是到此,其實我覺得可以是一個4分的劇,但是作為一個少數(shù)裔又不屬于BML訴求群體,我覺得電影本身也是一種諷刺啊。編劇敢拿各種事件搞笑,卻不敢對BML有一點點的戲虐,所謂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躍然紙上。在諷刺別人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迎合主流害怕被斗呢?筆尖嘴利的討伐社會時卻不知自己也被照妖鏡顯了形。當然Hugh Grant扮演的英國教授顏值不在也讓我深深的感慨時間的力量。所以減一分也算是公道吧。
無論如何2020都已經(jīng)過去,不會再見,它讓我們更珍惜2021中平凡的每一天。
2020意義重大,因此被命名兩次。這部影片講述了過去2020里發(fā)生的重大事件。 整部電影看下來很流暢,內(nèi)容很充實,笑點很緊密,以至于平時開兩倍速看電影的我只能原速觀看。拍攝手法也很獨特,要說他是個紀錄片,意義上也不全是,因為采訪部分很明顯都是演出來的,并且有夸張成分在,所以被媒體稱之為“偽紀錄片”。將表演和原新聞的視頻剪輯在一起,合成了一部合唱曲。 電影采訪了之前從未接觸的專家,政客,權(quán)利經(jīng)紀人,女王,科學(xué)家,心理學(xué)家以及來自各個國家的普通市民。通過親身經(jīng)歷的人的眼睛和思想,記錄史上最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 敘事順序如下: 澳大利亞火災(zāi) 美國和伊朗彈核審判 英國脫歐和新任首相 中國新冠疫情爆發(fā) 奧斯卡頒獎典禮 美國總統(tǒng)選舉投票開始 病毒傳到西方國家 英國首相感染病毒 “我不能呼吸了”事件 卡瑪拉成拜登方副總統(tǒng) 金斯伯格去世 特朗普感染新冠 拜登贏得選舉 影片通過對每個人的采訪都是在內(nèi)涵些什么,像政客susan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是上一句說的話下一句就否認,打死不承認自己說過,出了什么事就怪媒體,誰當總統(tǒng)就舔誰,非??鋸埱艺鎸嵉姆磻?yīng)了美國政客的辦事態(tài)度。 而采訪到的黑人是這樣吐槽奧斯卡的:《婚姻故事》講的是兩個憂郁的白人困在富裕的生活里;《極速車王》講的是開賽車的白人;《小婦人》講卡倫區(qū)頂端的四個白人女孩;還有《小丑》臉上涂著白色顏料,盜用了演員本身就是白人的身份,同時拒絕給真正的小丑相應(yīng)的角色,對了,《1917》是這個電影講述的年份,也是該電影里白人的數(shù)量。結(jié)果最后拿獎的是《寄生蟲》。 英國人評價美國總統(tǒng)競選:封鎖期間迷上了一個叫《美利堅》的喜劇,太好看了,你看到過嗎?就在新聞頻道上,越看越上頭,劇情那叫一個跌宕起伏峰回路轉(zhuǎn),他們正在搞什么總統(tǒng)精選,有一個長得像幽靈火車檢票員的老頭,還有一個洗臉只洗眼鏡的橘子瘋子,看起來也不像是在對付瘟疫。 還有全球首富在全球環(huán)境危機下給自己修庇護所等等事情,引人發(fā)笑。 影片中還有很多像“特朗普有麻煩了,所以他需要有東西來分散注意力,要么就是從窗戶里面飛出一直大鵝這樣的大事,或者是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這樣的小事。”的搞笑臺詞,讓我看完就覺得說的很真實,看的真爽。 影片最后生華了一下,記者問,2020讓你學(xué)會了什么? “我的沙發(fā)和冰箱之間有多少臺階?!?“新型冠狀病毒的結(jié)構(gòu)。” “怎樣和我的大學(xué)同學(xué)在zoom上組建了理發(fā)店四重奏.....” 講了那么多,最后影片還是希望我們2020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xùn),珍惜美好,心懷希望迎來2021。
對于剛剛過去的2020年,可能很多人都提不起好感。新冠疫情的持續(xù)影響引發(fā)全行業(yè)的劇烈震蕩,各大公共場所嚴陣以待,旅游娛樂場所大面積停擺,還有世界各地的自然災(zāi)害,也依然源源不斷。
就在前不久,李誕主導(dǎo)的《脫口秀反跨年》,算是率先以年度總結(jié)的方式,讓各路名嘴對這一年里的各種糟心事進行嬉笑怒罵的瘋狂吐槽。
可要是比起奈飛最近剛上新的一部偽紀錄片,這場《脫口秀反跨年》顯然要溫和柔軟得多。這部名為《2020去死》的爽片,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其中的戾氣有多重,怨懟有多深。
該片的頭號編劇查理·布魯克,乃是英劇經(jīng)典《黑鏡》系列的核心人物。由此便不難猜出,為什么奈飛會找他來策劃主導(dǎo)這樣一部帶有濃重批判意味的偽紀錄片。
查理·布魯克 而演員陣容方面同樣不容小覷。既有以神盾局局長為觀眾所熟悉的大咖塞繆爾·杰克遜,也不乏舉止優(yōu)雅的英倫老紳士休·格蘭特;同時還網(wǎng)羅了曾以美劇《硅谷》而大獲知名度的巴基斯坦演員庫梅爾·南賈尼,以及因《老友記》而廣為人知的熟面孔麗莎·庫卓。
整體來說,這部影片便是讓演員們扮演不同身份的角色,包括雜志記者、歷史學(xué)教授、非官方的白宮發(fā)言人、科技公司的CEO等;當然,還不乏看似賢良淑德的“足球媽媽”、心理學(xué)家、病毒學(xué)研究者,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影片以歷時性的角度推進,將2020全年的重大事件以新聞畫面進行呈現(xiàn),同時模擬采訪這些社會各階層的不同人士,通過他們的言論來表達各方的態(tài)度和立場。
就像影片中所言,從一月份開始,地球就沒打算讓這一年好過。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便是澳大利亞的山火之災(zāi);而諷刺的是,就在山火肆虐的同時,地球另一端的瑞士則正舉辦著討論環(huán)境保護的達沃斯論壇。用雜志記者的話來說,這只是世界上權(quán)高位重者的盛大聚會而已。
為突顯他們對于氣候變化的關(guān)心,該論壇還特地邀請十七歲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格雷格·桑伯格發(fā)表演講。果不其然,臺下一位聽到桑伯格發(fā)言的科技公司CEO對此深受感觸,轉(zhuǎn)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買下新西蘭的一座島,決定將它挖空后作為自己的安全基地,以防世界末日。
災(zāi)難不在己身的漠不關(guān)心,以及有權(quán)勢之人的自私行跡;僅就這兩次反轉(zhuǎn),便足以看出此片的鋒利和嘲弄。
時至二月份,今年的“主角”新冠病毒登場了。當疫情在我國肆虐時,西方國家只一個態(tài)度:與己無關(guān),該咋鬧咋鬧。于是奧斯卡典禮照辦,群集式盛會照開,毫無防范意識。
甚至在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看來,解決新冠的最好辦法竟然是洗手??傻搅说诙?,鮑里斯遜在直面公眾的新聞中,連洗手如此基礎(chǔ)的防護措施都沒做,還直接跟新冠病人握手。
而美國的“懂王”,對新冠的態(tài)度更是任性妄言:只要保持冷靜,新冠就會消失。這個說辭,就搞得新冠好像是因為不冷靜才爆發(fā)一樣。
結(jié)果疫情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美國瘋狂蔓延。即使已然得知新冠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播,懂王卻依舊我行我素地在白宮發(fā)言會上,和內(nèi)閣成員們緊密相連。
相比之下,那些在零工經(jīng)濟中艱難度日的打工人們,他們對于新冠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讓人遺憾的是,其荒唐黑色程度絲毫不亞于鮑里斯和美國懂王。
由于必須在家中自我隔離,同時也受到商業(yè)停滯的影響,某些在油管上做直播的網(wǎng)紅們便開始了收割韭菜的“愉快”活動。
他們通過在油管直播新聞片段,一邊夾雜個性化解讀,一邊展示自己夸張的表情,以此來娛樂那些身處于電腦手機屏幕前的觀眾。但不得不說,盡管這樣的行為在當下這個流媒體時代早已大行其道、司空見慣,但放在本片中卻顯得如此詭異。
比如,在面對導(dǎo)彈炸毀平民區(qū)的新聞時,他會假惺惺地對此表示惋惜,但更多的卻是一種浮夸的震驚,是一種對于奇觀現(xiàn)象的吃瓜的態(tài)度。
比如在陪伴粉絲們觀看疫情期間的消毒和封鎖場面時,他先是吐槽抱怨,讓自己與粉絲產(chǎn)生共情,以此獲得情感認可。但他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引導(dǎo)關(guān)注、點贊、打賞一鍵三連。
而最為夸張的,便是發(fā)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我不能呼吸”事件,由白人警察對黑人司機的暴力致死行為而引發(fā)的大規(guī)模平權(quán)運動??删W(wǎng)紅們所應(yīng)對的方式,卻只是一味討好黑人。
包括在INS上發(fā)布黑色方塊,將短信統(tǒng)統(tǒng)改為黑色表情,給很多黑人用戶發(fā)送好友請求,甚至在半夜兩點跑到黑人居住區(qū)用喇叭大吼“我懂你,我站在你們這邊”。這種彩虹屁行為,顯然已經(jīng)徹底變味,無異于嘩眾取寵,顯然擺明是為了口碑和名聲而媚俗的行跡。
與網(wǎng)紅們恰恰相反的,是一位足球媽媽,即典型的美國中產(chǎn)階級保守派家庭婦女。她在鏡頭前總是笑逐顏開,一派開明且好說話的態(tài)度。但她的狡辯和虛偽卻絲毫不亞于那些網(wǎng)紅。
面對黑人平權(quán)運動所引發(fā)的暴力沖突,她認為大家完全沒必要如此,每個人都應(yīng)該像懂王說的那樣:先冷靜下來,然后等所有這一切都過去,之后再有序地組織聲援。
然而,她自己其實就是個地地道道的種族歧視者。比如,她曾看似“有禮貌”地詢問某位黑人司機整整一個小時,只為確認對方是否車主。同樣的事還多次發(fā)生,包括跟黑人女服務(wù)員要收據(jù),或者莫名其妙地對黑人畫家表示不滿。
這位足球媽媽之所以認為自己無辜,被很多人誤解,只不過是因為她一直利用虛偽的態(tài)度來掩飾那歧視性的潛意識而已。
相似的橋段和情節(jié),在這部《2020去死》中層出不窮。影片中既不斷諷刺懂王對于新冠病毒的輕視,同樣也嘲弄其在總統(tǒng)大選中的偏執(zhí)表現(xiàn)。與此同時,對于新當選的美國總統(tǒng)喬·拜登,這部電影同樣沒有給他好臉色。跟女童猥褻傳聞扯不開的關(guān)系,以及他那78歲高齡的顫巍巍的身軀,在這些受采訪者的口中皆成為笑料。
然而,如果電影《2020去死》只是一部單純吐槽現(xiàn)實新聞的段子合集,它并不能令人滿意,畢竟單是頂著查理·布魯克這位《黑鏡》締造者的名頭,它都應(yīng)該跳出吐槽,鞭辟入里。
確實,如果我們掰開這部偽紀錄片的表層,細察其紋理,便能看出更多的眉目。拋開懂王、鮑里斯和拜登等現(xiàn)實中的政治人物,影片對于這些受訪者的形象塑造,更為令人深思。
非官方白宮發(fā)言人每次面對鏡頭時,都能巧舌如簧、掩蓋真相,即使對已然發(fā)生或他曾經(jīng)說過的話都能瞬間否定。而此處批判的矛頭,正是懂王本身。
在我看來,足球媽媽的虛偽和那保守派的劣根性,無疑正印證著美國中產(chǎn)階級永遠都是以一套表面說辭來應(yīng)對實則矛盾叢生的現(xiàn)實困境。
看似言之鑿鑿、高屋建瓴的歷史學(xué)教授,常常以電影中的場景和橋段來為自己的言論背書。這不僅是影片的搞笑手段,在我看來,更是在辛辣地批判專家學(xué)者們那“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道貌岸然之像。
當我們將問題回歸到現(xiàn)實:為什么2020年如此糟糕?為什么會有如此怪誕荒唐的事情頻頻發(fā)生?難道不正是這些處于社會中上層階級的人所造成的嗎?
而那些所謂沉默的大多數(shù)呢?比如那位堪稱“世界上最普通的五個人之一”的女人,她又象征著什么呢?我們從一個細節(jié)其實就能看出導(dǎo)演布魯克的用意。他讓這個女人在談?wù)撔侣勈录r,以某種對待電視劇、電視節(jié)目的口吻若無其事地閑聊。
進一步來說,大眾對于這些決定自己命運和生活的名人和事件,其實并不會太關(guān)心。你可以將其看做麻木不仁,但我更愿意將其視為無奈和變相的犬儒主義,一種明知無法抵抗、遂而選擇茍且活著的圍觀態(tài)度。
然而,最令人震驚的還不止于此。當節(jié)目組采訪那位黑人病毒學(xué)家時,后者雖一直在嚴肅地談?wù)撝嘘P(guān)新冠病毒的各種細節(jié),但節(jié)目組為之匹配的剪輯畫面卻是各種雜亂無章、充滿低級趣味的片段。
對此,病毒學(xué)家深表不滿,這些畫面跟我說的話有關(guān)系嗎?節(jié)目組表示沒有,只不過是為了追求觀賞效果。而當病毒學(xué)家詢問:你們真的關(guān)心科學(xué)嗎?節(jié)目組則冷漠地答道:不關(guān)心。
此時,類似《黑鏡》中的那種冷漠和肅殺的質(zhì)感,方才真正顯現(xiàn)。正如同《黑鏡》第二季中的“白熊”那一集所批判的,人類對于真正悲慘的事情,永遠只是傾吐偏執(zhí),而非付諸改變。
這部偽紀錄片同樣也是如此,它是用一種所有人都在偽飾、所有人都娛樂至死的底色,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種悲愴之痛。正因如此,奈飛的這部紀錄片才不僅僅停留于吐槽,而是讓我們反觀2020這一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各種荒唐至極的事情,到底為什么會發(fā)生,以及緣何如此?
作者| 花無宴;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2020年真的是簡直了,充滿各種動蕩災(zāi)難不安和黑天鵝,以至于“2020”不再是一個年份數(shù)字,而有了新的含義。
去年聽到美國脫口秀主持Jimmy Kimmel說:"Can 2020 be 2020er? ",意思是說這么爛的一年還能再爛點嗎?此處第二個“2020”作形容詞用。 剛出來的紀錄片"Death to 2020",則是把2020當成了一名被判死刑的罪犯 —— 去死吧,2020!
*******
2020真的是把全世界搞到要死,這點沒有辦法改變,普通人能改變的,只是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2020. 中國人回看2020時,主流敘事總是宏大而振奮人心,從武漢加油到中國加油,最后2020很有可能成為中國人的 Blessing in Disguise,禍兮福兮?哈哈看誰笑到最后。
但老外則怎么也看不到2020的禍里有什么福可言。2020除了混亂動蕩時局透射政治的丑陋,就只剩下自由被剝奪的痛苦,一種被screw up到死的感覺。
但歪果仁有一個本事:用一種一種沒心沒肺的冷嘲熱諷化解現(xiàn)實世界的糟心事件,這就是英國電影人搞出來的《2020到死》的立意:用嘲諷對抗現(xiàn)實。
這就是在西方相當發(fā)達的 Satire (嘲諷) 文化,見諸于各類脫口秀節(jié)目,而英國人才是得這種文化的真?zhèn)鳌?
******
盡管2020年的大事,特別是讓歐美人心驚肉跳的事件,都被電影一一盤點,但《2020到死》其實只是部偽紀錄片。在一段段的新聞紀錄片之間,是偽裝的名人或普通人的采訪,這些人說話幾乎無所不黑,管他左右黑白,統(tǒng)統(tǒng)都拿來調(diào)侃取笑。
而這些笑,無一不是冷笑。
特別喜歡 Hugh Grant 演的英國歷史教授,老派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酸腐勁簡直是躍然屏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Part 2)當然不是真的,要不還能給自己的網(wǎng)購做個廣告?
扮演川普新聞發(fā)言人的這位,集不要臉和神經(jīng)質(zhì)于一身,在沒有誰比《六人行》里的菲比更合適的了。
黑人小伙扮個研究人員,一開始裝的還挺像,說著說著卻說到了人和蝙蝠的性交......
還有這個黑人大姐頗有些悍婦的氣勢,拍完采訪后跟攝影師說:“嘿,想做愛嗎?”
這個拿腔作調(diào)眉飛色舞的“足球媽媽”,是英國人向美國人刺出一把小刀。
而這個全球四個最普通的人之一的英國大姐,則是英國人回贈自己的一劑苦藥。
大姐有點傻,把2020年大西洋彼岸發(fā)生的事看成了一部電視劇,其實她一點也不傻。你再想想,2020年的美國不就是一部誰都編不出來的的大劇嘛!
也就說2020年的美國和世界,一切都顯得那么的不真實,那么超現(xiàn)實,那么 Surreal.
對了,Surreal這個詞出現(xiàn)在CNN昨天的新聞里,說1月6日川普起義軍占領(lǐng)國會山的事。那個標題好像是《國會山里暴民 ——一切看起來如此超現(xiàn)實實(Surreal)》。
到現(xiàn)在就回明白:如果以為2020已經(jīng)終結(jié),那么國會山里的暴民會狠狠打你的臉 —— 分裂、沖突和暴力的衰敗時代,也許還只是剛剛開始。
所以我們不管在哪里,都應(yīng)該拿出一點《2020去死》的沒心沒肺的自娛精神出來,大條一點,幽默一點,冷一點,酷一點。也可能冷嘲熱諷之后,事兒就不那么大了呢?
偽紀錄真角色扮演,關(guān)鍵詞依舊是病毒和川普,其實最好玩的是結(jié)尾的復(fù)讀機臺詞,也算是幫演員就之前的論調(diào)撇清關(guān)系了。相比這種由攝制方提供劇本的偽紀錄式拍攝(況且臺詞和形式也沒多有趣),更傾向于看到這些人以真實身份出鏡就這一年事件以及新冠對自身影響進行吐槽,沒準效果更好。
想要搞來劇本 全文通讀 太genius了 "Following the debate, the only positive news for Trump is his coronavirus test result" "Just as the Prime Minister might exit the realm of the living, a process known as Prexit, hospital staff nurse him back to health."
好無聊,就是2020從一月份大火,英國脫歐,寄生蟲奧斯卡,新冠病毒,黑命貴,美國大選……順著捋了一遍,最起碼用了一半篇幅聊的是大選,配上插科打諢。說好笑肯定沒《波拉特2》一半好玩,說記錄歷史視野這么窄也沒啥價值,這么牛逼的2020沒搞出來多牛逼的段子,就剩一個好玩的片名了。
乍看像2020全球綜合盤點 其實就是美利那個堅的整年要事回顧(featuring大量頭條里天天放日日播早就看到想吐的新聞footage) 有些虛構(gòu)人物和諷刺臺詞寫得還挺好笑挺witty的 (比如英國的那幾個) 有的就比較forced比較try too hard
"that was when President Harris unveiled her real agenda." hahahahaha
那個胖大哥do floss有點可愛
非常難得的兩邊都不留情面地吐槽// 習(xí)慣了lockdown的生活一年之后竟然有點被結(jié)尾trigger了 想起和朗樂老師的對話 甚至想不起來正常的日子是什么樣了 in the end we all woke up and realized it was a horrible dream
盡力裝作中立,貌似左右都罵,只不過對右邊是來真的,對左邊是撓癢癢,時不時溢出極左惡臭。
dec 29 論黑色幽默還是得服英國人 自黑好手 上帝不在評論區(qū) 調(diào)侃拜登有200歲 辯論那天登場時looking alive 看到美國打砸搶燒 武裝占領(lǐng)白宮那段 猛然驚醒 人類原是如此沖動無知
艸笑死了,這是saturday night live吧,年度最mean,每句話都在陰陽怪氣
這樣偽記錄真現(xiàn)實的拍攝手法還挺妙的,畢竟西方這些人也只有在舒適安全的時候才會勇敢的,在愚昧無知的時候才是真誠的。
好玩兒。要是有穿越觀影會就好了,讓 2019 年的觀眾來猜猜看,劇里荒謬的新聞和評論哪些真的發(fā)生了。
滿懷期待Hugh Grant和black mirror的夢幻聯(lián)動。偽documentary半真半假開始有點蒙,然后終于是熟悉的英式毒舌。喜歡這個結(jié)尾:It tested us, but maybe it taught us too
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戲謔地回顧了下2020年的一些大事件……
我就知道這是英國人干的
挺好玩的,真真假假,笑淚并存。未來人回看2020,可能覺得這只是普通的一年,但是身在當下的我們每個人,光是去接受這一切就已經(jīng)差不多花掉所有力氣了。
7/10,Karen演得太好了我差點代入進去被嚇到,本來可以4星,扣一分在不懂為什么假Zoom CEO不能請一個Chinese來演,那么多好的Chinese comedian,沒有說Kumail不好的意思,只是覺得在一個明顯很注重representation的片子里,且Parasite、Zoom和TikTok戲份都很大的2020里,Asian representation還是接近為零讓人覺得很諷刺。
政治傾向非常明顯的偽記錄吐槽會,從1月到年末,盡量把名留2020的事件捋了一遍。比較有趣的點是偽記錄形式,演員扮演的各色角色反諷效果非常強烈。
can't believe we all lived through this shit
這部片子讓我真切體會到了偽紀錄片的魅力!2020,是可以把新聞編成喜劇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