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對陳姓人士的一場浩大報復(fù)
本片無疑是對陳姓人士的一場浩大報復(fù)。
陳柏霖身為領(lǐng)銜主演,演繹了三個槽點可以填滿太平洋的故事。而這三個故事的主角分別叫陳德明,陳志彬,和——
陳經(jīng)理。
前面兩個名字甩下來就已經(jīng)將千千萬萬人砸到吐血,而陳經(jīng)理,更是強(qiáng)力地圖炮,充滿了對所有陳姓經(jīng)理的滿滿惡意。
我本想問說導(dǎo)演你到底對姓陳的有什么誤解?
可是隨后我就發(fā)現(xiàn),誒,導(dǎo)演之一也姓陳?
我衷心希望大家看完下面的故事梗概后,就不要去電影院浪費(fèi)生命了。別問為什么,電影標(biāo)題都告訴你了——再見。
以下吐槽高能劇透預(yù)警↓↓↓
本片是由三個故事組合而成的。
第一個故事,陳經(jīng)理去廣西出差,遇見了因不明原因失散多年的老爹,然后他們也沒相認(rèn),再然后他把老爹的另一個兒子打了一頓,坐在路邊樓梯上哭,因為他女朋友打胎了。
哦故事結(jié)束了。
你別問我這幾件事情有什么聯(lián)系,我不知道。也別問我為啥女票一直給他打電話他不接,我也不懂,唯一的解釋大概就是索尼手機(jī)贊助需要多一點鏡頭吧。
▽ ▽ ▽
第二個是一個關(guān)于湖邊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里,陳柏霖的名字叫做陳德明。陳德明和發(fā)小男孩每天在湖邊玩,就是鴛鴛相抱何時了那種。然后陳德明的老爹就不讓他去湖邊玩,因為老爹的同事曾不懷好意地和他說:“哎呀聽說你的蛾子每天都去湖邊玩???”還伴隨著迷之微笑。
誒誒導(dǎo)演我想問問,是我漏看了什么嗎?這個湖邊有什么傳說嗎?是說去湖邊玩能遇見夏雨荷嗎?為什么好像去湖邊是個很羞恥的事情?反正我沒得到答案。
再后來老爹到湖邊和發(fā)小去撕逼,讓他不要靠近自己的兒子,然后發(fā)小溺水了,但是老爹死了。我不懂為什么溺水的是發(fā)小但死的卻是老爹,這可能就是湖邊的神秘之處。
再后來過了很久,久到陳德明都從少年演員換成陳柏霖了,他的發(fā)小被判死刑了。為啥死刑?我不知道。臨死前陳德明探監(jiān),發(fā)小問他你好嗎,他說我結(jié)婚了。
誒?誒誒?所以在第一個故事里你演直男讓女票打掉了孩子,到第二個故事彎的反而生孩子這樣真的好嗎?確定這么做沒有問題嗎?不會教壞小孩子嘛?不過陳德明也使用了索尼手機(jī),我便釋然了。
▽ ▽ ▽
第三個故事陳柏霖叫陳志彬,是個不曉得為什么三十歲就能當(dāng)教授的角色。他去泰國某大學(xué)當(dāng)客座教授,吸引了一個泰國迷妹。
然而他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老師蔣雯麗。
他和蔣雯麗在酒店深情剖白心意,后來他倆就瘋狂地接吻,持續(xù)了大概兩三秒的樣子。再后來就完了。然后我一點都不想提他老師15歲的女兒是他的孩子這件事。哦對了,故事里那個迷妹也給陳志彬打電話,陳志彬依然沒有接,索尼手機(jī)又有幾個特寫鏡頭。
電影就這么結(jié)束了。
我只能說還好結(jié)尾有孫燕姿唱的主題曲。
很好聽。
▽ ▽ ▽
但我依然很憤怒,因為我本以為影片中間至少能聽到幾次她唱的歌,然而我太天真了,片中不僅沒有歌,甚至連所謂的bgm都沒有,更有甚者,沒有bgm的同時,居然連臺詞都沒有幾句。
我不曉得這個長達(dá)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臺詞有沒有2萬字。我只知道這么隨隨便便拍幾個片段湊成的電影沉悶又無趣,無趣到連我對陳柏霖顏值的好感都要消耗殆盡。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所謂的文藝片,但我認(rèn)為這三個字不應(yīng)成為一個爛片的遮羞布和觀眾不買賬的理由。觀眾不是傻子,你不能靠著打擦邊球沾點同性戀或是師生戀就來揺大旗裝逼格博眼球。
我也不懂為什么這年頭將幾個微電影湊夠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稱自己為電影。這已成為公然圈錢的慣用作案手法,手段低劣,而作案者卻屢試不爽毫無悔意。
不得不說這個片子讓我想起了今年情人節(jié)大片《奔愛》(3.6分),沒看過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我甚至猜想這三個故事是和奔愛的五個故事一起拍的,但因為八個故事湊成一個電影太長了,于是分成兩次來賣。至于為什么有這種猜想,因為它們爛得太一脈相承了。簡直想不通是為什么要將它們要湊在一起,除了比誰更爛我想不到別的更好的解釋。
或許埋藏在最深處的原因就是他們需要聯(lián)手報復(fù)姓陳的人吧,這是多么的處心積慮而又深藏不露。
最后的最后,姓陳的都輸了,贏的只有索尼手機(jī)。
誒不對我又想了想,大概索尼也是被報復(fù)的目標(biāo)吧,因為看了這個電影的人
——真的會想買他家的手機(jī)嗎???
(利益相關(guān):本文作者為陳柏霖 真·迷妹。)
((╯‵□′)╯︵┻━┻)
原文鏈接:
//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kzODE5Ng==&mid=2247483765&idx=1&sn=a9101434d95021e579cd43495ff0a525&scene=1&srcid=05191tTu6ParFkr1Kq1CRYM0&key=f5c31ae61525f82e8b1df4f500dfabf22b29a230e10c9b503683097712bb11003e45bccd8b8101919bef013072150b22&ascene=0&uin=MTQ5NTIwODE0MA%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1+OSX+OSX+10.11.4+build(15E6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Rklkpg9OS1lhSre921cVWfUWyfBVIXyW3ui%2Fv0sni%2BzF%2Fi1T%2BxnOaGDLHsgxXEqD
2 ) 在,也不見的距離
金馬影展的開幕影片,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分段式電影,講述親情、友情、愛情三段不同的故事,由三個不同的導(dǎo)演打造,卻由同一個人演繹,保持統(tǒng)一的情感基調(diào),別有一番韻味。
《再見,在也不見》,一個很有意思的片名,既然再見,那難道不是再也不見,為何又在,也不見呢,主題曲《在,也不見》更是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而影片的英文名《Distance》則像是在說,即使相見也有那永遠(yuǎn)無法跨越的鴻溝。
《背影》——再夢一次,就醒了
親情的段落由中國導(dǎo)演忻鈺坤在廣西拍攝完成,陳柏霖飾演一個沉默寡言的外派經(jīng)理,在外派途中意外遇到多年前負(fù)債出逃不知所蹤的父親,而他已經(jīng)由當(dāng)年叱咤風(fēng)云的商人變?yōu)閽呃娜惩壤先?,還撫養(yǎng)著一個不孝順的小兒子。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所描寫父親是關(guān)懷體貼而又沉重的,而影片中陳柏霖這樣一個事業(yè)有成的兒子只是跟在落魄的父親身后,這其中或許包含著恨意,透過攝像機(jī)看著那個人的生活,被嫌棄,被驅(qū)逐。他甚至還跟蹤自己的“弟弟”,這兩個兒子,兩個不同的人生,一個父親不在身邊渴望去接近,一個父親在身邊卻得不到絲毫關(guān)愛,這樣的設(shè)定無疑給影片籠罩了一層傷感一層更深的思考。最終陳柏霖決定不告而別,這正是一種“在,也不見”,既已找到,卻也安靜的離開,不打擾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即便是父親,還是不見為好。雖有怨恨,但那依舊是血濃于水的親情。
《湖畔》——再念一次,就忘了
友情的段落由新加坡導(dǎo)演陳世杰在臺灣和新加坡拍攝完成,陳柏霖和楊佑寧兩個真正的好兄弟,從小一起在湖邊戲水長大,若干年后,陳柏霖接到一封來自新加坡的掛號信,才得知楊佑寧已被判刑入獄死期將至,他又為被判死刑的兄弟踏上送行的旅途。兄弟,每個人都會有,他是用來陪伴的,也是用來記錄過去的,過去的美好,過去的痛苦,陳柏霖的父親因阻止兒子去河邊玩耍無果,被他的兄弟引入河中溺亡,讓這對兄弟不再相見,兩人誰都不會想到,當(dāng)初的無法面對會是永遠(yuǎn)的錯過,而多少年后的監(jiān)獄相見卻是不如不見,這讓“在,也不見”有了更深刻的含義,見,即是分離,即是死亡,這最后的相見讓經(jīng)過時間洗禮各懷心事的兩人再次將心交在一起,但相見不如懷念,時過境遷剩下的只有麻木。兄弟,請珍惜;再見,請放下。
《再見》——再傷一次,就懂了
愛情的段落由泰國導(dǎo)演西瓦羅?孔薩庫在曼谷拍攝完成,上海的年輕教授陳柏霖遠(yuǎn)赴曼谷講學(xué),卻遇到自己昔日的戀人——相差十幾歲僑居泰國的老師蔣雯麗,而初到曼谷的陳柏霖又意外受到了一位泰國女孩的青睞。初戀相遇卻發(fā)現(xiàn)早已物是人非,戀人重逢卻是一種若即若離,這種感覺恐怕只有酸澀在其中,這次的相見,一個事業(yè)有成,一個已為人母,他們都早已不是當(dāng)初的那個自己,一個泰國女孩的介入?yún)s讓原本簡單的故事變得看不清結(jié)局,兩人之間的持續(xù)的距離感是“在,也不見”的完美詮釋,而最后酒店的相擁激吻,是十二年前舊情復(fù)燃的釋放,也是面對現(xiàn)實不得不告別的無奈。人生若只如初見,再見,早已落寞不堪。
三個迥然不同的“不見”故事,用陳柏霖及一個“見”字相連,有一種平行時空的感覺,三個導(dǎo)演三種不同的風(fēng)格,將親情友情愛情三個最基本的感情蘊(yùn)含其中,分明是一個個片段卻不顯脫節(jié),片段間契合的十分巧妙,始終將一股淡淡的離愁貫穿其中,但過于文藝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感到有些不適,擅長告別的陳柏霖對于三段感情的處理有些過于平淡,但在蔣雯麗秦沛兩位老戲骨的加持之下依舊讓人覺得情感沖突十足,楊佑寧與陳柏霖經(jīng)歷多次合作配合默契,舉手投足間都讓人感到舒服,泰國女孩的可愛給影片帶來一絲絲清純,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及格的分段式電影。
生活會告訴你原來再見,就是在也不見,因為再見,永遠(yuǎn)有著他在,也不見的距離。
3 ) 再見,在也不見
很喜歡這個電影題目。
世上有很多事情,有很多人,注定是要留有遺憾的。再見,在也不見。簡單幾個字,卻散發(fā)出了強(qiáng)烈的悲情或遺憾。
電影是分段式,雖然男主都是陳柏霖,但我想他是飾演了三個不同的角色。
背影。
這是關(guān)于親情。我其實看的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他們兩個到底是不是父子關(guān)系。大概是他父親離婚或有外遇,離開佛山,而后發(fā)生車禍有些失憶,把原配和大兒子陳柏霖忘記了吧。為了讓父親和弟弟能繼續(xù)平淡的生活,他選擇了不打擾。再見,在也不見。
湖畔。
這是少年時期的友情。或說基情。我依舊似懂非懂。陳柏霖兒時的玩伴最后被判死刑,電影一直沒有交代到底是因為什么罪。但我想,大概就是那次游泳,他差點溺水,陳柏霖的爸爸去營救卻死在湖里。警方最終應(yīng)該是判定這是謀殺吧??措娪暗臅r候很多彈幕,大家也是這樣推測的。至于為什么謀殺,大概是因為他爸爸阻止他和那個小伙伴玩耍,阻止他去湖邊吧。小伙伴最終死了,再見,是再也不見。再也無法相見。
再見。
這是師生戀。陳柏霖飾演的角色是一名大學(xué)教授,而他,愛著他的大學(xué)教授。他們應(yīng)該是戀愛過。以至于差點引起家庭動蕩。蔣雯麗飾演他的大學(xué)教授,她與老公女兒一起遷到了曼谷。長達(dá)12年,他們沒有聯(lián)系。陳去曼谷做演講,其實也是為了去找她?;蛟S,12年后,她已離婚(否則應(yīng)該不會在片尾有他們兩個含淚擁吻的鏡頭),她最終是守護(hù)了家庭放棄了那段師生戀的,最后卻接吻了,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恢復(fù)單身了吧。在那12年里,他們再見,在也不見。
電影的拍攝手法很文藝。很多跳躍鏡頭。如果不是靜靜看認(rèn)真看,大概看不明白。雖然我的確也沒有看的很明白。反反復(fù)復(fù)的倒敘插敘。幾乎沒有背景音樂,不到兩小時的電影,感覺十分冗長。但我還是看完了。因為想知道結(jié)果。
幾乎每個故事最后,男主都崩潰了。像是窒息在現(xiàn)實中。無可奈何的妥協(xié),內(nèi)心卻抗拒這樣的結(jié)束。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也都有這樣那樣的故事吧,跟某人,跟某事,再見,在也不見。
4 )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但我不要見你。
最可怕的當(dāng)然不是距離和時間。
你以為你的深情可以穿山越海。某一天,近在咫尺的機(jī)會就在眼前,你卻想趕緊和心里那個人告別。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在我夢里,但,我不愿見你。
一
第一段故事,叫背影,關(guān)于父親和兒子。
朱自清的是無法言說的父子深情,這里卻是相見不相識的父子訣別。
陳柏霖飾演的陳經(jīng)理假借工作的名義,來到一所陌生的城市。
拿著一部相機(jī),到處搜索一個老人的身影,滿臉寫著“別理我”的冷淡。
過分熱情的司機(jī),和冷淡的氣氛,擦出一些不合時宜的笑點。
他心里的父親,是泛黃照片上的高大身影。
是兒時溫暖又遙遠(yuǎn)的回憶,也是搜索引擎上掛名的逃犯。
眼前的父親,年老腿瘸,偷單位的貨換一點錢,討兒子的歡心,還被潑了冷水。
這個兒子當(dāng)然不是遠(yuǎn)道而來的陳柏霖。
父親有了新家庭,小兒子正在青春叛逆期,對自己渴望的父愛只有嫌棄,沒有感激。
陳經(jīng)理有過三次遲疑。
第一次,他想告訴佛山的媽媽,自己找到了爸爸。
結(jié)果他欲言又止。
說了又能怎樣,父親也不一定能回到從前。相見不如懷念。
第二次,懷孕的女友call他,短信他。
他選擇了逃避。一個缺乏父愛的人,懼怕自己也成為痛恨的那種父親,更懼怕另一個和自己骨肉相親的生命,承認(rèn)同樣的痛苦。
他也成了逃跑的父親。
第三次,陳經(jīng)理直面父親。
父親認(rèn)不出眼前的人是自己家鄉(xiāng)的兒子。只不過因為他是廣東人,多了幾分親近。
雖然已經(jīng)知道父親有了新家庭,在另一個兒子身上釋放著親情,但他仍然不死心。
他問:你有沒有想過回去?
父親回答:都離開那么久了,回去還有什么意思。有關(guān)前半身的愛情親情,對于他稀薄如同早晨的霧氣,風(fēng)一吹就散了,太陽升起就消失殆盡。
他和他媽,對于父親,就像已經(jīng)死去很久的人。
隔斷骨肉之情的當(dāng)然不是距離時間,陳經(jīng)理對小兒子拳腳里深深的嫉妒便是證明。
既然選擇了逃避法律,逃避責(zé)任拋家棄子,隱姓埋名。
既然重新娶妻生子,逃避舊事舊人,自私的父親大概早就決定偷生一般,度過余生。
這樣的父親,即使存在又何必再見,相認(rèn)。
還不如舊照片里那個笑容溫暖的人,更讓人掛念。
二
第二段故事,關(guān)于兩個曖昧情愫的少年。
陳的發(fā)小即將執(zhí)行死刑,來信要見他,往事從此拉開。
鄉(xiāng)野的湖畔,是兩個少年私會狂歡的場所。
滾泥漿,赤條條地扎個猛子進(jìn)到綠色的湖水里。
潮濕的空氣里,發(fā)小揉揉陳的頭發(fā),眼神火熱又寵溺。
陳的父親在屠宰場上班。同事表情曖昧地問:聽說你兒子經(jīng)常去湖畔。
父親一臉羞赧。
湖畔,是他們隱秘的歡愉,也是道德的禁地。
父親嚴(yán)厲,但也不能直言,編造一些湖鬼的嚇人傳說,依然不能打消兒子執(zhí)意赴約的心。
結(jié)果尋蹤到湖畔的父親,從此沉在了湖底。
少年心事,戛然而止。
再見面,陳是要來見發(fā)小最后一面,幫他料理后事。
他們中間失聯(lián)的很多很多年,才是“再見,在也不見”的那些年。
是因為父親的死帶來得愧疚和陰影?
還是本來懦弱的陳,就絕對沒有勇氣沖破世俗的偏見?
這些都沒有交代。
唯一得到證實的是,當(dāng)陳說,我已結(jié)婚生子,手銬腳鐐的發(fā)小,眼底像在地震。
陳也掛念著他,掛念著他們的湖畔。
但是懦弱,背負(fù)的沉重回憶,只能是無論你在海角天邊,都在我心里,但我們不能相見。
少年有少年的沖動,就像我當(dāng)年一再背著嚴(yán)厲的父親去赴你的約。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隱忍,就像現(xiàn)在我可以忍受,我們不在一起。
三
第三段故事,不倫之戀。
相比前兩段敘事的寡淡晦澀,這個故事無比直白。
蔣雯麗飾演的老師在泰國大學(xué)里教中文。
他的學(xué)生,陳也來到這里講座。
兩個曾經(jīng)在北京,就干柴小烈火的師生,在濕熱的曼谷重逢。
蔣雯麗的眼里全是戲,皺紋不影響她的風(fēng)情。
所以當(dāng)他們擁抱親吻,我完全沒覺得有違和感。
狗血的是,蔣雯麗的女兒是和陳所生,這天大的秘密竟然還不為人知。
她不是小龍女,他當(dāng)然也不是苦等十六年的楊過。
結(jié)婚又離婚,有了一個兒子,陳也不算孑然一人。
他們激情又平靜地度過一夜,
他們雖然依依不舍,但并沒有使勁挽留。
陳問:你還會回北京嗎?
這故事到這里有些犯惡心。
《后會無期》里說,小孩子才看對錯,大人只談利弊。
口口聲聲說著,幸好有我們倆的女兒,這兩年才沒有白過的這位女老師,似乎對陳情比金堅。
然而當(dāng)年,她仍然選擇了逃離。
能為了什么呢?
為了自己的臉面,名譽(yù),道德,無窮無盡的議論。然而從她以真愛之名,和還是學(xué)生的陳攪在一起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完全背離了這些。
如果她決絕地牽起小男友的手,倒也能落一個敢愛敢恨的真性情。
可惜,她最后還是選擇了自己的丈夫,選擇跟著丈夫遠(yuǎn)赴泰國。
所以,外人也難從她的言行里,看出她生活背面里,藏著的這個情人。
情人短暫的重逢,她還是來了。
她作勢要走,但她還是留下了。
但她又說她不該來,又說她難忘記,矯情也虛偽。
如果有機(jī)會,他們還會再見。
所以,在也不見,對于這對偷情的X男女,只是暫時的。
倒是陳在課上說的,現(xiàn)代人的關(guān)系很有意思。
通訊工具的發(fā)達(dá),讓你很容易了解另一個人的存在,蹤跡。
facebook上的好友上千,真正和你至交的又有幾人呢?
這三個故事雖是個例,卻展示了“在,也不見”的三種可能,千般原因。
有時候,一腔深情,也有翻不過的南墻和越不過的滄海。
愿你和你愛的人,不說再見。
ps:我是個看過電影,完全不記得人名地名星人,如有謬誤,請原諒。
5 ) 每一次的再見都是回不去的過往
《再見 在也不見》作為金馬獎開幕影片,第一段的導(dǎo)演忻鈺坤就是《殯棺》的那個導(dǎo)演,三段故事 三個導(dǎo)演 對這三段我的偶像大奇特老師的總結(jié)最為到位:第一段 無法相認(rèn)的父子 第二段 陰陽兩隔的斷背 第三段 不置可否的忘年 ,《背影》中的父子戲 秦沛老先生演的真是好 他最近在各個電影中真的是變成了黃金配角,《湖畔》同性戲中 前面鋪墊有點多 留給楊佑寧發(fā)揮的時間就那么點 感覺僅僅暗示了曖昧這層關(guān)系 拍的有點太過于隱晦了 男生同性戲 哪一部在我心中也比不上…斷背山or男朋友女朋友了 而且你拍不好 就會被冠上濫用同性題材的帽子 ?!对僖姟纷鳛樽詈笠欢问菐熒陸兕}材 陳柏霖和蔣雯麗的忘年吻著實驚到我了上次看含有這種題材的是山河故人?董子健和張艾嘉的一吻!人們的關(guān)系橫向發(fā)展有了寬度但是卻失去了深度,在一千多個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所謂的朋友中 真正在乎真正關(guān)心的也不過五個人,孫燕姿唱的片尾曲點贊。
6 ) 爆點,曝而不點
電影名字起得有嚼頭。諧音的趣味自不必說,關(guān)鍵是耍了個心眼,寫了什么,就沒有什么。三次別離,都沒有一句“再見”。而所謂“在也不見”,其實在了,也見了。初看像是好不容易有了佳句,舍不得增改一字,寧可文不對題。
但其實,正是陳述了電影最直截的背景。二人別后,明知對方尚在,只是長時間未嘗相見罷了。
在這基礎(chǔ)上,六個字連在一起,心中那種怨就出來了,仿佛賭氣似的——你走了,以后大家就迎面不相識了。然而,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就是念,就是想,多少氣都好,不見一面就卸不掉。憋著鼓著,仿佛也在拱著所謂的主旨。
口不對心的人,情結(jié)越深,表現(xiàn)得越不自在。
陳柏霖化身的三位陳先生,都是這種人,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寫滿漁翁之意。三次找尋,三次哭泣,有趣的地方都在這題外的糾結(jié)徘徊。
電影原本的名字比較簡單,就一《距離》。從佛山到南京,從臺灣到新加坡,從北京到曼谷,當(dāng)然是距離。時間之長,人心之遠(yuǎn),也都是。甚至那芥蒂咔嚓一聲的前后,也邈遠(yuǎn)出了距離感。而時空的距離所帶來的物非人是——人還是老樣子,問題卻長了枝椏手腳——未必就比物是人非重?fù)舻牧Φ酪p。
見與不見,在與不在,再與不再,都可以任窮酸書生強(qiáng)說上一天的愁。只恐連這電影,也未必承載得了。
那既然說起了標(biāo)題,還是由標(biāo)題說去。三個段落,都是因由難恕之事得以生分。粗淺地看,是關(guān)于親情、友情、愛情的痛,就像是尋常議論文慣有的三條支線,各插一刀,才痛得完整——電影本來就有這個野心,讓陳柏霖把所謂人生所能經(jīng)歷的復(fù)雜情感輪演一遍。細(xì)致地打量標(biāo)題,第一段是《背影》,朱自清的名篇中也有蹣跚老父,此間卻正好顛覆了所有的象征符號以及受用對象。第二段是《湖畔》,很朦朧地表達(dá)了兩個好哥們兒萌生了友達(dá)以上的情愫,湖畔承載了自由與歡樂,必然成為禁地。巧的是,2013年戛納電影節(jié)上有部很耀眼的同志電影,恰好與死亡相關(guān),又恰好叫做《湖畔的陌生人》。第三段《再見》,標(biāo)題直接挪用了電影名號,本沒有解讀的必要。只是想到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同樣是故人再見,同樣是年長女性與年輕男人的愛戀。
被廣電洗劫過的大陸熒幕,爆點頗多的婚外戀、同性戀、師生戀、“老”少戀集中在一部電影中去探討,總覺滿手都是大招。何況,《心迷宮》后終于看到忻鈺坤出手,而戲骨秦沛與蔣雯麗強(qiáng)勢加盟,兼有陳柏霖的顏,著實滿心期待了良久。
可惜,這匯集三位導(dǎo)演之力打造的電影就是不到位,還偶有別扭。那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點,困在規(guī)矩里演繹得實在稀疏朦朧,加之三方攤薄之后,力度更是坍頹。設(shè)置了那么多該隨著哭戲而傷感的場景,尚未聚神調(diào)息呢,場子就趕到了下一出。
氣色都敗在那些生疏與短促上。
連我這種喜歡在狹隘的衛(wèi)道士口里討幾口便宜的食客,也嫌這好肉沒燉出靚湯。
但本來圍繞同一主題去行文的短片集,能出佳品的就極少。
2006年戛納電影節(jié)的開幕影片《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尚還不錯,用18種姿態(tài)展示了這座城的動感、溫存與美態(tài),看完滿心歡愉。“愛情城市”系列隨后的《紐約,我愛你》(New York, I Love You)和《里約,我愛你》(Rio, eu te amo),卻步入下坡路。不知2017年的系列嫡親《揚(yáng)州,我愛你》會怎樣,今年年末亮相威尼斯倒有陸川和麥婉欣等導(dǎo)演的《上海,我愛你》。
再往前,2002年多倫多電影節(jié)的《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和戛納電影節(jié)的《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大師們各自解讀了時間和人情冷暖,頗有高度。不過2007年同樣形式卻只限制三分鐘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Chacun son cinéma ou Ce petit coup au c?ur quand la lumière s'éteint et que le film commence),精巧之作卻屈指可數(shù)。
合集本就參差不齊,每部作品當(dāng)中的單元,更難有齊頭的高度。
不過,要尋找與《再見,在也不見》形式相似的,可能得看同是三段式主題電影的《愛神》(Eros),然而即便有王家衛(wèi)、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三位大師聯(lián)手探討愛與性,也沒有取得很好效果?;蛘呖此朗棠兄魅鸲鳌だ字Z茲(Ryan Reynolds)當(dāng)年的九度空間(The Nines),由同樣的演員演出相同或不同的角色——正是近年美劇界很火的詩選形式,比如《美國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等等——形式有趣了,電影口碑也不夠好。
而如果篩選只有男主一人貫穿全局的,暫時還找不到敵手,但萬一《再見,在也不見》成了開山鼻祖,后人似乎不難超越。
又話說,這電影被方勵的一跪擠掉了好些排片量,但是《百鳥朝鳳》即便有不足之處隱伏,《再見,在也不見》卻大大咧咧地裸露了諸多短處。似乎,不跪也罷。
陳柏霖吻上蔣雯麗的時候,全場都炸了
再見,在,也不見!很吸引人的片名,親情、友情、愛情三段故事,不同的世界相同的基調(diào),擅長告別的陳柏霖與蔣雯麗秦沛的結(jié)合,別有一番韻味
大仁哥的吻戲!?。∥乙ǎ。?!
其實看了一小半就想到傷心事,哭的停不了,只好去西北湖邊吹吹風(fēng)看鴨子
在影院觀賞如此質(zhì)樸的影像,讓我有些平靜和舒心?!侗秤啊罚喝狈騽⌒詮埩κ愕膭”荆免暲?dǎo)演新作的魅力確實失色不少;《湖畔》:同性涉及太淺,雙線交叉敘事,情誼曖昧但不深刻;《再見》:為了讓自己橫向的社交情誼能有一定深度,我便對社交軟件好友數(shù)目加以控制!孫燕姿演唱的片尾曲真好聽啊!
三個故事是在比爛嗎
親情、友情、愛情的三段故事,人與人之間的地理、心靈和感情距離,再見已是時過境遷。
再見,在也不見,是對回不去的執(zhí)念。第一個故事《背影》太老派,溫溫吞吞典型文藝悶片。第二個故事《湖畔》就靈多了,雙線交叉,肉欲暗涌:裸體摔跤、安檢摸全身、赤條下水…楊佑寧“好久不見”。第三個故事《再見》勉強(qiáng)還行,陳柏霖&蔣雯麗的忘年吻驚呆全場?!笆澜缒敲创?,你真正關(guān)心的只有5個人”
三段故事,可以用爛尾表示!第一段拍的中規(guī)中矩,第二段不那么沉了,第三段過了。
文藝≠尿性,不痛不癢的故事串聯(lián)徒然浪費(fèi)導(dǎo)演和演員。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陳柏霖和楊祐寧都需要人來演他們年輕時候了,我真是心塞一本...
一段友情,一段愛情,一段親情,然而三段故事都沒有講好。
親情友情愛情三段式,三段都是無法相見終又相見的關(guān)系。忻鈺坤完成的私生子段落仍舊是心迷宮風(fēng)格和父子情感,泰國導(dǎo)演忘年戀段落是敗筆導(dǎo)致全程尷尬全場笑翻,最好的是新加坡導(dǎo)演的友情段落,情感最豐富,包括兩個男孩被傳同性戀以及父親死亡的隱情,表達(dá)得卻很克制。
無法相認(rèn)的父子,陰陽兩隔的斷背,不置可否的忘年
第一段《背影》,老人蹣跚而行似致敬朱自清;第二段《湖畔》,晦澀懸疑克制隱忍,只是兩個孤獨少年多年后死別前的重逢;第三段《再見》,情緒剛鋪成又戛然而止,突兀地叫人意猶未盡。有女詩人說,我們不善于告別。沒想到,我們也不善于重逢。這世間所有的久別重逢,都不如不見與懷念。
見多少次才會堵止思念 看多少眼就能平息淚田 再用多少年去擺脫從前(孫燕姿)
三個導(dǎo)演拍攝的到底還是銜接的不太自然,第一個故事的脈脈溫情其實是最喜歡的,溫吞的卻帶著深深的暖意
陳柏霖吻上蔣雯麗的一剎那給我的震撼不亞于董子健的忘年戀。
請別用同性戀在此博眼球!
好文藝的電影名,文藝都有些做作了。
三個故事,三個導(dǎo)演,三段畸形的感情,故事不咋地,秦沛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