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ch night in Paris, hundreds of men and women anonymously use telephone lines that date from the German Occupation and are no longer listed to talk to each other, to love each other. These people, shipwrecked lovers, are dying to love, to escape the abyss of solitude...
3.5 萬年不變的配樂詩朗誦,但這次也太水了吧?
@ metrograph
杜拉斯式的賢者時光,獨一無二的電影體驗。Gertrude Stein式的語言,加上PPT的畫面。去色情的畫面癥候,加上催眠。
這種獨一無二的敘述方式是如何被杜拉斯創(chuàng)造出來并毫不費力地將割裂開的聲畫維系在均衡的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是一個謎。畫面開始轉(zhuǎn)入虛無,從屬于聲音,聲音成了全部,兩股并進的敘述音猶如在跳動的音符,重復、變奏、擴散,透散出詩韻,而那種如波浪般滾動的韻律感最后又指涉出一個個深沉又絕望的愛情故事。
太!好!了!
多層次的電影,正在拍攝的電影和想象中的電影,在持續(xù)不斷的旁白中,杜拉斯的影像對空間的描述如同一一幅幅缺少了主體的油畫,而觀眾則必需臆想出影像的全部信息,對“中場休息”上妝的演員也是同樣,在此才滲透出這種觸不見看不著的情感;必須指出,杜拉斯作為作家的意識還是凌駕于她的影像的,但好在依舊有對電影本體的思考,后半段過于重復冗長,節(jié)奏上可以更好。
一邊下載一邊看,看得不認真,看過留腳印?,F(xiàn)在資源帝,沒有節(jié)操觀,什么都往迅雷搬
she gives him two kinds of dates,the one that are cancelled,the ones she doesn‘t cancel.
5??炊爬闺娪暗娜朔謨煞N,認真看對白的,和不認真看對白的
“作家電影”的名號放在杜拉斯身上再合適不過
唔。看Dominique Sanda 化妝,她不動的時候美如雕像。
7.5/10。視覺上是各種空鏡頭(有時會有人出現(xiàn),但不是故事中的角色),聽覺上是旁白在敘述/討論「兩個互不認識物理上一直相距遙遠的一男一女通過電話聊天曖昧」這個故事。這種聲畫對位配合上固定或緩慢的運鏡等視聽風格營造了一種充滿寂寞氣息的詩意氣質(zhì)(契合文本。詩意得益于聲畫對位,原理同質(zhì)于80s的戈達爾電影)。但本片的聲畫異步極其狠,這導致信息量極其過載。
10/31/2022 - 11/01/2022, @ The Criterion Channel. Otherworldly time and space. 失聲的,蒸餾的,恍惚游離的。身處于夢境中或潛意識里才黯然而現(xiàn)的時空。凝視的流動與冷靜。被凝視與經(jīng)過的空無。”The ship Night is facing the mists of time.”
電影分兩種,杜拉斯的電影與其他電影。
杜拉斯的電影算是另類中的另類,畫面成為聲音的從屬。
與《印度之歌》一樣,依舊文學/旁白主導,音畫從未同步,但張力無窮。通過午夜電話傳遞增強的依賴與欲望,以及其他處理使其甚至有超前性——對當代各種媒體與人際親密復雜關系的預示……無論如何,在高度同質(zhì)化的電影媒體環(huán)境中重看此片頗覺豐富,值得再看。
性愛是最原始的生命力,越是壓制就越是洶涌。
或許是偉大的電影 但無法不睡
as great as india song
一旦看見 故事即死; 杜拉斯用文學詩意的文字語言 給我們一次或者無數(shù)次絕無僅有的觀影體驗,因為所有故事都在當時 完全自由地演繹在每一個人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