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人》
某大學游泳隊的思思,在大賽開幕前夕突然死在游泳池內(nèi)。師生間議論紛紛,都認為隊友兼競爭對手的瑩瑩是最大受益者。頭七當晚,思思的密友曉云接到思思發(fā)來的語音,提醒她要記得四年前的約定。于是,曉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和瑩瑩、瀟瀟來到了陰森可怖的游泳館。
《搖一搖》
美院畢業(yè)的唐偉(呂聿來 飾),百無聊賴之際迷上了住在附近的美麗女雕塑家姚一。他通過相機遠遠窺視,深深迷戀上了對方。直到某天,一向冷若冰霜的姚一終于將他邀請過來。唐偉似乎得償所愿,卻由此發(fā)現(xiàn)了可怕的事實。
《漂流瓶》
英俊帥氣的剪輯師子梁每年都要操刀多部恐怖片的剪輯工作,工作壓力太大令他的精神不振,疲憊不堪。某天,子梁從一位老婆婆(羅蘭 飾)那里得到六張許愿紙,之后隨手分給朋友們。眼見得朋友們的愿望接連實現(xiàn),子梁也想能借此和美麗的女助理佩雯拍拖??墒桥笥褌儏s接二連三死于意外。
小林正樹1964年版的《怪談》,是日本電影史上一部不朽的藝術杰作。其中《無耳芳一》一段,講述了琵琶法師芳一因為彈唱”平曲“招惹了平家武士的鬼魂,戲劇性地失去耳朵的故事。為了增強藝術效果,小林正樹花了很大氣力在銀幕上再現(xiàn)了使平家武士化為鬼魂的壇之浦海戰(zhàn),那古典的慘烈感,相信看過的人都會有很深的印象。 在海戰(zhàn)的末尾,畫外音念道,從此,這片海就一直有冤魂作祟,以至于海邊的螃蟹,背上都帶著平家武士的面孔(畫面:被海水沖打的平家蟹)。 呵呵,相信和我年紀相仿的朋友,看到這里,多半會被勾起一些遙遠的記憶吧?沒錯,咱們上初中那陣,通用的人教版語文教科書里,正是收錄了卡爾·薩根的《日本平家蟹》一文! (注:此課文選自卡爾·薩根的《宇宙》一書。而平家蟹由漁民人工選擇產(chǎn)生的說法,并非薩根原創(chuàng),而是出自Julian Huxley之筆,1952年發(fā)表在LIFE雜志上。見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VUEAAAAMBAJ&pg=PA67。 另:注意到《宇宙》有電視片版本,搜了一下找到了有平家蟹故事的一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xNDg0ODQ=.html,4:15秒開始吧~) -------------------------------------------------------------------------------------------------------------------------- 下面就是當年的課文: 讓我告訴你們關于地球生命樂章中的一個小樂曲的故事吧。1185年,日本天皇安德才八歲,他是平家武士集團的名義領袖。當時這個集團跟另一個武士集團——源家武士集團——正在進行著一場長期的血腥戰(zhàn)爭。他們都宣稱自己是天皇的正統(tǒng)繼承人。這一年的4月20日,在日本內(nèi)海壇野里爆發(fā)了決定性的海上遭遇戰(zhàn),安德天皇也在船上。平家一方因寡不敵眾,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幸存者大批大批地涌到海里淹死。天皇的祖母丹井皇太妃決意不讓敵方俘獲她和安德。后來的情況在《平家物語》一書里有記載: 天皇今年剛八歲,但顯得少年老成。他英姿煥發(fā),烏黑的長發(fā)松散地垂在背后。他神色驚惶地問丹井皇太妃:“你要把我?guī)翁???皇太妃轉臉望著年幼的君主,老淚縱橫……她一邊安慰他,一邊把他的長發(fā)扎在他粉紅色的長袍里。小君主淚珠漣漣,丹井皇太妃將他緊緊地摟在懷里,嘴里念著:“我們的宮殿就在大海的深處?!比缓蟾黄鸪翛]到波濤之下。 平家的艦隊全軍覆沒,只有43個婦女活下來。迫于生計,這些宮廷侍女只好向戰(zhàn)場附近的漁民賣鮮花或提供其他服務。平家武士集團幾乎從歷史上銷聲匿跡,但是那些前宮廷侍女和漁民們所生的后代結集在一起,定下了紀念這次戰(zhàn)役的節(jié)日。他們每年4月24日都會披麻戴孝地到埋葬天皇的赤萬圣陵去舉行紀念活動,觀看記述壇野里戰(zhàn)役的演出,至今依然如此。 漁民們說,平家武士一直到現(xiàn)在仍然在日本內(nèi)海的海底漫游,體態(tài)如蟹。在這里可以發(fā)現(xiàn)背部斑紋古怪的蟹,其模樣和形狀都跟武土的面孔驚人地相像。人們捉到這種蟹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回海里,以紀念壇野里發(fā)生的令人悲哀的事件。 這個傳奇故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么武士的臉會被雕刻在蟹殼上呢?答案似乎是這種臉型是人造成的,蟹殼上的模樣是遺傳下來的。跟人一樣,蟹也有許多不同的血統(tǒng),假定這種蟹的祖先當中碰巧有一只蟹的模樣跟人的面孔相像,哪怕只是稍微相像,即使在壇野里戰(zhàn)役之前,漁民們也不會把它吃掉。當他們把它丟回海里的時候,它就有了一個進化過程:如果你是一只蟹,你的殼是普普通通的,人類就會把你吃掉,你這一血統(tǒng)的后代就會減少;如果你的殼跟人類的面孔稍微相像,他們就會把你扔回海里,你的后代就會增多。蟹殼上的模樣是蟹的一大投資。隨著世代的推移,那些模樣最像武士瞼型的蟹就得天獨厚地生存下來。因此,最終的產(chǎn)物不是一般人的臉型,也不是日本人的臉型,而是武士的嚴峻面容,所有這一切都與蟹的需求無關。淘汰是外部作用的結果。你的外貌越像武士,你的生存機會就越大,最后就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地武士蟹。 上述這個過程稱為“人工選擇”過程。就平家武士蟹而言,這個過程基本上是漁民們不自覺的選擇過程。當然,這個過程跟蟹的意愿毫無關系。但是,人類幾千年來對動植物的存亡一直在進行著精心的抉擇。從嬰孩期開始,我們就被熟悉的家畜、水果、樹木和蔬菜所包圍。這些動植物從何而來?它們是曾經(jīng)獨立生存在野外,后來才被引誘到農(nóng)場里過比較安逸的生活的嗎?不,事實正好相反,它們大多數(shù)是我們造就的。 一萬年前,獵狗、奶牛、大穗玉米等是不存在的。當我們馴化這些動植物——有些動植物的模樣跟現(xiàn)在完全不同——的時候,我們控制住了它們的繁殖。換句話說,我們讓那些理想的品種優(yōu)先繁殖。當我們需要用狗來牧羊的時候,我們就挑選那些機敏、馴服并且具有一定放牧天才的品種,因為我們可以利用狗的這種天才來看管成群獵食的動物。奶牛之所以有大乳房,是人類喜歡吃牛奶和乳酪的結果。我們現(xiàn)在吃的既可口又富有營養(yǎng)的玉米,是從它的瘦瘠的祖先開始,經(jīng)過幾萬年的培育而成的。事實上,玉米已經(jīng)變得沒有人的干預而不能繁殖了。 無論是平家蟹、獵狗、奶牛,還是玉米,人工選擇的實質(zhì)在于動植物的許多生理和行為特征被忠實地遺傳下來。由于種種理由,人類促進了某些品種的繁殖,阻止了另一些品種的繁殖。被選中的品種競先繁殖,終于繁盛起來;未被選中的品種日益稀少,甚至滅絕。 但是,既然人類能夠造就動植物的新品種,難道自然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短暫時期內(nèi)對野生動植物的改造以及化石所提供的證據(jù),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生物在億萬年里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化石毫不含糊地向我們表明:過去曾經(jīng)存在的生物已經(jīng)大量滅絕。在地球歷史上,已經(jīng)滅絕的物種遠比至今仍然存在的物種要多得多,它們是進化的終端試驗品。 馴化所引起的遺傳變化是非常迅速的。野兔一直到中世紀初才開始馴化(是法國修道士飼養(yǎng)的,因為他們把新生的小兔子當作魚。所以在教會日歷的某些天,兔肉不屬于禁食的肉類)??Х锐Z化于 15世紀,甜萊馴化于 19世紀,水貂現(xiàn)在仍處于馴化前期。在不到一萬年的時間里,馴化的結果使每只綿羊的產(chǎn)毛量從1千克增加到10~20千克,使每頭哺乳期奶牛的產(chǎn)奶量從幾百毫升增加到100萬毫升。如果人工選擇在這么短的時期內(nèi)能夠引起這么大的變化,那么,自然選擇在幾十億年里能夠引起什么樣的變化呢?絢麗多彩的生物界就是答案。進化是事實,而不是理論。 ---------------------------------------------------------------------------------------------------------------------------- 這篇課文給當年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未曾懷疑過文中的說法。無論如何,平家蟹這個例子,都非常精彩地解釋了人工選擇的原理。 抱著懷舊心理,看過《怪談》后,我去搜索了更多關于日本平家蟹的信息,沒想到這么一搜,卻讓我傾向于認為:日本平家蟹的人工選擇故事多半只是一個美麗的故事,而不是事實。 根據(jù)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5%AE%B6%E8%9F%B9),日本平家蟹的學名是Heikea japonica,主要分布在日本,但在中國、韓國、越南也有分布。 這便讓人產(chǎn)生出第一個疑問:如果日本平家蟹是日本漁民人工選擇的結果,那么如何解釋它在中國、韓國、越南的分布呢? 在不違反漁民人工選擇說的前提下,唯一的可能就是物種遷移/入侵,即在日本產(chǎn)生的平家蟹經(jīng)由在海中自由爬行/東亞貿(mào)易到達了日本以外的廣大區(qū)域。這并非完全不可能,但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牽強。如果古代上述各國的水生生物志里有關于平家蟹的記錄的話,根據(jù)這些記錄的年份就可以知道人工選擇說是不是完全站不住腳了。 第二個疑問是,壇之浦海戰(zhàn)發(fā)生在1185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3%87%E4%B9%8B%E6%B5%A6%E4%B9%8B%E6%88%B0),小泉八云的《怪談》 出版于1904年,鑒于小泉八云只是輯錄了日本民間故事而成《怪談》一書,平家蟹故事的實際流傳、成型時間,應該遠遠早于1904年。那么問題就是,從1185年算起,這樣短的時間是否足以使人選擇出平家蟹呢? 人工選擇,在理想的條件下,其發(fā)生之迅速應該是有目共睹。著名者如上世紀的西伯利亞銀狐馴養(yǎng)實驗,短短數(shù)十年中,就選擇出了品性近于家犬的溫良品種。但問題是,平家蟹并非家養(yǎng),海里來,海里去,漁民的采捕,能影響到的個體,在整個平家蟹的種群中,應該只占非常小的比例,這樣的選擇壓,足以塑造分布遍布日本多地(參見日文wiki,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8%E3%82%A4%E3%82%B1%E3%82%AC%E3%83%8B:北海道南部、相模灣から紀伊半島、瀬戸內(nèi)海、有明海、朝鮮半島、中國北部、ベトナムまで、東アジア沿岸域に広く分布する)的平家蟹嗎? 這是我自己的疑問,我非水生生物專家,也無力做更多史料考證,不過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對人工選擇說的質(zhì)疑早有存在。 有代表性的是美國水生生物學家Joel W. Martin的短文 The Samurai Crab: (//decapoda.nhm.org/pdfs/3729/3729-001.pdf)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上面的短文,不過對于懶得讀的同學,就讓我總結一下Martin的質(zhì)疑點和證據(jù)吧: 1. 關于平家蟹傳說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 Martin也沒有辦法進行詳盡的考證。但是據(jù)他所知,平家蟹曾以風格化的形象出現(xiàn)在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的畫作中。歌川國芳(1797-1861),從其生活的年代可知此傳說的產(chǎn)生最晚也是18世紀了。 此外,在1716年出版的日語插圖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図會》中,也出現(xiàn)了人面蟹的身影,但卻另有其名。 當時的叫法,一是”武文蟹“,出典于元弘之亂(1331年)戰(zhàn)死的秦武文。(http://dictionary.goo.ne.jp/leaf/jn2/136195/m0u/) 二是”島村蟹“,出典于戰(zhàn)國時代享祿四年(1531年)戰(zhàn)死的島村弾正。 (http://www.weblio.jp/content/%E5%B3%B6%E6%9D%91%E8%9F%B9)。 由此可見,人面螃蟹的傳說在日本由來已久,并非平家武士的專利。其具體出現(xiàn)時間雖難以考證,但有數(shù)百年歷史,應該不是夸張的估計。
【更新:搜到了愛知學院大學大學院的民俗學家 蛸島 直 教授的兩篇考證文章《蟹に化した人間たち》,第一篇整體考證了日語古文獻中的各類人面蟹記載http://kiyou.lib.agu.ac.jp/pdf/kiyou_02F/02__27F/02__27_98.pdf ,第二篇專門考證平家蟹http://kiyou.lib.agu.ac.jp/pdf/kiyou_02F/02__28F/02__28_216.pdf 。維也納大學的日本神話wiki //www.univie.ac.at/rel_jap/kami/Heikegani 有德語翻譯,可以機器翻譯查看。
蛸島 教授指出,日本這些名字各異的人面蟹,存在大量同物異名,和同名異物現(xiàn)象;16世紀中期成書的《塵塚物語 》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平氏霊蟹的說法。】 2. 關于平家蟹背面的人面花紋: 作為水生生物學家,Martin指出,平家蟹背面的人面花紋乃是肌肉附著點,有著適應意義。與其適應意義相應的是,平家蟹的數(shù)個近親種,無論是否在日本有分布,都有與其類似的人面花紋! 這表示,人面花紋是受到來自自然的選擇壓的,其產(chǎn)生,并不需要漁民的憐憫做助力。 Martin援引日本水生學者的說法,太平洋地區(qū)至少有17種人面蟹,且分布廣泛,在各國都有相應的命名與傳說。例如,在中國,就被稱作”鬼臉蟹“。更重要的是,化石證據(jù)表明,平家蟹的近源種遠在人類活動開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此外,也是最致命的一點,日本漁民實際上并不食用成體大小僅在3cm左右的平家蟹! 由此可見,平家蟹花紋的人工選擇說多半是站不住腳的了。《日本平家蟹》一文中的解釋,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但真實性并不高。 不過Martin在他的短文里指出,雖然這個故事可能并不真實,但是平家武士不會被遺忘——1990年以前,平家蟹的學名是Dorippe japonica,后來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它和Dorippe屬的其他種類有一些重要的區(qū)別,另辟新屬以納之。在為新屬命名的時候,來自荷蘭與美國的科學家為它選擇了Heikea一名。Heike,即平氏的羅馬拼音。
摘自《怪談·奇譚》
從前,京都曾有位年輕的武士,因所侍奉的主公家道敗落而困于生計,窮愁潦倒,最終迫于無奈,只好離家遠走,去往一處偏遠之地,在當?shù)貒氐拈T下做了家臣。離京之前,武士休掉了發(fā)妻—雖說發(fā)妻賢淑貌美,但他心中盤算,若能再結一門好親,說不定可以憑此出人頭地,遂另娶了一位出身高貴的女子,攜著新妻上任去了。
一切皆因他年輕草率,為生活的艱辛困頓迷失了心智,不解真情的可貴。雖說輕易便拋棄了發(fā)妻,可再娶的一門親卻并不如意。后妻性情自私乖戾,使他不禁懷念起往昔在京都的歲月,且終于幡然醒悟:自己內(nèi)心眷戀的仍是前妻,對后妻卻無論如何生不出這般愛意。他深覺自己委實是個薄情寡義之人,愧疚之情最終化作痛悔之念,纏繞心頭,無有一日釋懷。他再憶起被自己狠心置于不顧的前妻:那溫柔的話語、美麗的笑靨、優(yōu)雅可愛的舉止,以及無可挑剔的耐心包容……都始終在他腦海揮之不去。時常,他會夢到坐在織機前的妻子,生計窮困的日子里,她不舍晝夜地辛勤忙碌,幫補家計;自己絕情棄她而去后,妻子則獨坐在 家徒四壁的小屋中,掩面泣涕,淚濕雙袖。日間,他在國守府上奉職,也時時記掛著前妻:“不知她如今靠什么過活?每日做些什么?”如此憂慮的同時,又會在心里自我安慰:“別擔心,她是絕不可能改嫁他人的,如若我回頭,她一定會原諒與我。”武士暗下決心,要趕回京都去,盡快找到前妻,乞求她的寬恕,并把她帶回自己身邊,以一個男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來設法補償??上?,左思右想間,日子便已匆匆逝去。
終于,國守府上的任期已滿,曾經(jīng)職責在身的武士,回復了自由。
“好,如今我要回到心愛的人身邊去了!”他心意已決,“當年那樣拋下她,何其殘忍,又是何等糊涂?。 ?/p>
幸而他與后妻之間并無孩兒拖累,于是他休掉后妻,將其送回娘家,而后便匆匆忙忙趕回了京都。人至京城,連衣服也未及換下,就徑直往昔日的舊家奔去。
待武士趕到昔日舊家所在的街道時,夜色已深。此日正當九月初十,四周冷寂無聲,幽靜好似墳場。不過一輪皎月照亮了四下,武士很快便找到了舊家。老屋已然破敗,檐頭長滿了衰草。他敲敲木窗,里面無人應聲,轉而發(fā)覺門內(nèi)沒有上閂,舉手一推,便開了,遂抬腳跨入屋內(nèi)。眼前一間正廳,空空蕩蕩,地上連榻榻米也沒鋪,冷風自地板縫颼颼灌進來;壁龕的墻壁裂痕叢生,月光穿過斑駁朽蝕的木板隙照進室內(nèi)。其他的房間逐個看過,亦同樣一派蕭索,不見絲毫有人居住的氣息。盡管如此,武士想起家中最里面還有一間小屋,是妻子平素常待的地方,不妨過去瞧上一眼。當他來到小屋的幛子前,發(fā)覺里面燈影搖曳,不由心中一寬,趕緊拉開紙門,但見前妻正借著燈燭的微光在縫補衣裳,不禁欣喜地叫出聲來。前妻抬眼望來,與他四目相投的一剎那,也綻出了喜悅的笑容,向他殷殷詢問:“你何時回的京 都?瞧這屋里黑燈瞎火的,你倒也能找到我呢,竟然知道我在這里……”
歲月經(jīng)年,妻子卻音容未改,依舊年輕美麗,保留著他記憶之中最心愛的模樣。而她那甜美的嗓音,因驚喜而微微顫抖,更勝過任何記憶,宛如樂聲婉轉。
武士心花怒放,在妻子身旁坐下,將闊別之后的歷歷種種,向她細說從頭—他懺悔自己的自私冷酷,敘說失去妻子后的苦楚與無盡思慕,以及多年來曾如何反復思量,希望有朝一日能補償自己的過錯……武士一面傾訴,一面溫存輕撫著妻子,再三乞求她的饒恕。
聽他如此愧悔,前妻亦如他所望,深情款款地答道:“請夫君莫再一味自責,亦不必為我憂心煩惱。你想錯了,其實打從當初,我就深覺自己不配做你的妻子,心知你離我而去,皆是為窮困所迫。當年我倆在一起時,你待我體貼親厚。你離去后,我也依然祈求你能幸福安樂。至于說補償,就算你曾有什么過失,如今肯回到我的身邊來,已足夠補償了。世間再無比重逢更大的喜樂,哪怕只是短短一瞬的相聚……”“哪怕只是短短一瞬!”
武士不由失笑,呵呵樂道,“不不不,應當說‘七生七世長相廝守’。若是娘子不嫌棄的話,我愿與你從此相伴,永永遠遠,再不分離?,F(xiàn)今我手頭有了財產(chǎn)和謀生的門路,不會再為窮困所苦,明日我便將家什物品全都運過來,再請幾個下人服侍你,咱們合力把這個家重新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至于今晚……”武士滿懷歉意地說道,“今晚已經(jīng)夜深,我又為了盡早見到你,告訴你這些話,所以連衣裳都沒換就趕了過來……”
聽武士如此說,前妻甚為欣慰,便也將夫君離去之后發(fā)生的事情一件件講給他聽,至于自己遭遇的悲苦,卻絕口未提,以微笑掩飾了過去。兩人一直敘話到深夜,而后,前妻便領著武士來到朝南一間稍微溫暖的屋內(nèi),這里是兩人當年洞房花燭的地方。
妻子開始鋪床時,武士問道:“這個家里也沒有人幫你打點家務嗎?”
“沒有呢。”前妻朗然一笑,“家里可沒有這個寬裕。我一直獨居至今?!?/p>
“明天就會有一群下人供你使喚了?!蔽涫康?,“都是能干的仆傭,你需要什么,應有盡有,全給你置辦妥當?!?/p>
兩人躺下之后,許久不曾入睡,相互有太多話想要傾吐,從過去談到現(xiàn)在,又談到將來,直至東方天色泛白,才在不知不覺間合上雙眼,沉入睡夢。
待武士一覺醒來,只見白花花的陽光自窗欞灑落屋內(nèi),又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剝蝕腐朽的地板上,不由心中疑惑:莫非眼前一切只是場夢?但他轉念又想:不,不像是夢,妻子明明還在身邊熟睡……他俯身過去,向旁邊的女人一看,卻嚇得失聲大叫。躺在眼前的女人,沒有臉,只是一具殮布纏裹的尸骸,且早已腐朽,除了幾綹凌亂披拂的黑發(fā)和一架骷髏,幾乎沒有一絲皮肉。
武士嚇得毛骨悚然,渾身戰(zhàn)栗著,在陽光中緩緩坐起。然而,徹骨如冰的驚懼與寒意,卻漸漸化成了無法承受的絕望和酷烈的痛楚。盡管如此,他心中仍糾結著一縷疑念,這念頭嘲笑著他,如陰影盤桓不去。于是,他便扮作對附近一帶不甚熟識的模樣,向街坊路人打聽前妻的居所。
“那間屋子啊,早就沒人住了。”路人答道,“那家的主人是個武士。幾年前,他休掉發(fā)妻,另娶了別的女人,離開了京都。發(fā)妻傷心欲絕,不久就病倒了。可憐她孤苦伶仃,在京都舉目無親,身邊連個照料的人也沒有,終于在那年的秋天過世了。日子嘛,好像就是九月初十……”
黑發(fā):
武士、讀書人向往上層生活而拋棄妻子娶大戶人家女兒的故事,看來中日都很多;
這里的武士和讀書人都處于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擁有一定地位,擁有進入上層生活的潛力,但是如果尋路無門,也很可能一生平凡,于是,很多不甘平庸的人就去尋找門路,最便捷同時也是最現(xiàn)實的門路就是和大戶人家聯(lián)姻,通過自己的年輕才?。ㄅ酝ㄟ^自己的年輕美貌),成為大戶人家效力和潛力、后續(xù)維權的一員,進入那個階層;
與此不可避免的,他就要傷害拋棄之前他所處階層時和他相濡以沫的人;
而進入這個階層后,自卑感、奴役感、各種矛盾自不可避免;于是很多故事就發(fā)生了。
這是一個社會結構現(xiàn)象。
雪女:
聊齋志異中這類故事可多了,當然看這個故事和看中國拍的鬼怪故事感受完全不同,一方面是日本的服飾、文化等和中國還是不同的,另一個民族的文化新奇,更容易構建這種鬼怪神秘感;另一方面就是拍攝方法和拍攝水平。
中國的很多鬼怪故事都拍成爛俗愛情故事,而此片拍的特別有韻味,這種韻味和服飾、步伐動作、色彩色調(diào)運用、鏡頭停留剪切等相關。
此外,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雪女類似的故事,不只中日,世界各地貌似都不少,比如《海洋之歌》愛爾蘭故事中的海豹媽媽,這類故事所蘊含的人類心理和社會狀況,值得探討。
底層的貧窮男性、美麗而靈性的精怪、奇異而深處危險的相遇、一見難忘的印象、不可對外人說的威脅懇請和諾言、突然而至的佳人、幸福的生活、不期而來的異境、決然的兩相分離……
表達了某種愿望,某種恐懼,以及某種現(xiàn)實。
無耳芳一:
源氏家族和平氏家族的大戰(zhàn),平氏家族滅亡,從此此片海域幾百年事故頻發(fā);
海邊寺廟,年輕盲僧芳一擅長彈唱平氏家族的故事;被平氏家族的鬼魂請去墳冢彈唱給他們聽……
后來,歷經(jīng)磨難,被鬼魂撕掉兩耳的芳一依然應邀彈唱完,平氏家族鬼魂聽完后憤懣消逝,從此此片海域不再頻出事故;
當然,這類故事的結局,四方民眾送來很多禮物,芳一成為了有錢人。
這類民間故事也很典型,以歷史故事或野史謠傳為基礎,結合地域人物,一個故事;
其中也蘊含著人們的愿望,以及一些未知的靈異和恐懼,以及相應的心理緩釋。
茶碗里:
相對于擁有社會意味的故事,這類故事是更純粹的鬼怪靈異故事,反應了人們心理對未知的靈異神秘恐懼,以及相應的純粹想象性(也包含經(jīng)驗)的構建和解釋。
. 應該有講述鬼怪心理學的書籍,什么時候找來看。
1964年就拍出這樣的片子?。。。。。。?!1964年就有超大studio 全布景 打雷刮風暴雪落日河上大戰(zhàn)都能造 而且那神樣的化妝術真的有嚇到我!不比本杰明巴頓奇事的遜色 另外《雪女》的打光讓我瞬間想起《我是愛》
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在電影院看是正確選擇!能在加拿大的電影院里看到田中邦衛(wèi)簡直太少有了?。。?!
布景精彩絕倫,對日本傳統(tǒng)藝術的展示精益求精,故事本身反倒都是次要的輔料了。
故事一、觀眾剛看,對題材類型還不了解,“她是鬼”可被置于結尾制造驚奇反轉;二、觀眾已從前個故事的體驗中產(chǎn)生了鬧鬼預期,便不再糾纏有無的問題,轉而關注鬼是否殺他;三、有鬼、殺他都已破題,接下來重點放在施救;最后,圍繞鬧鬼的所有常規(guī)套路都被講完,仍可出其不意跨越時空鬼嵌套……四個故事貌似獨立并列互不關聯(lián)但與觀眾心理密切相關的情緒動向仍然存在著圍繞著主題的一種內(nèi)在的敘事遞進以及篇幅管控差異,因此而不能隨便改變其敘述次序,比如無耳芳一由于引入平源合戰(zhàn)之典歷史畫面重現(xiàn)而高潮跌宕跨度最長??伤仨毎l(fā)生在第三幕!……PS每次看到第三故事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比利·懷爾德。要知道在豆瓣早期那些年這位大導的中文譯名一直被稱作:比利·懷德!所以到底是誰把“爾”給貼上去的?
小林正樹導演作品,獲戛納特別獎和奧斯卡提名。四個故事各有韻味,把日本特有的文化氛圍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雪女"中的唯美和凄婉、"黑發(fā)"中的東瀛傳統(tǒng)女性圖像、"無耳芳一"中的能樂,繪卷畫,人體書法、"茶碗中"里的戲謔敘事,匯集成這部時長3小時的怪誕之作。缺點是較為冗長,但也頗有清靜之美。(8.5/10)
中國的《聊齋志異》也可以采取這樣拍的,可惜。
武滿徹的配樂,驚為天人,幾個音符的跳躍,炸裂,氣氛頓時呼之欲出,直奪人心。小林正樹的鏡頭簡練,構圖精準(往往有一種古典美),鏡頭的運動與旋轉恰到好處,動慢的切換以及詭譎離奇的美工布景;還有仲代達矢,三國連太郎,志村喬精湛的表演;這部電影真是不可復制,陣容強大無比,真是難得的佳作。
1、陳世美在哪個國家都別當,沒有好下場。2、對于女人來說,她讓你保守的秘密一定連她本人也不能告訴。3、說唱藝術家的技藝能夠讓鬼著迷,人就更不用說了,神乎其技,賺錢容易。4、這年頭當作家不容易,寫自己的事情就是割肉,可總共沒多少斤兩;而編別人的事情又無法收尾。做啥也不能爬格子。
最濃郁地道的日本,最風格化的小林正樹
4.6終於看到啦....跟舞臺劇一般燈光實在厲害。最感人的是每個故事都像是從畫卷書裡與想像中的那樣動人。充滿神怪、溫柔、人情。好幾景都可以截圖敘事大說特說了。
我心目中最地道的日式怪談就該是這樣的味道,超現(xiàn)實主義敘述,浮世繪一般的背景,和音琵琶樂,對民俗文化的吸收借鑒到達極致——四個怪談,剛好夠我喝上一壺。
半個世紀前,小林正樹將四個日式恐怖怪談傳奇故事搬上銀幕。不搞一驚一乍的花招和突然出現(xiàn)的鬼怪來嚇人,卻在意境氛圍上讓人回味無窮。樸實細膩的布景和攝影超贊。很少卻恰到好處的音樂音效也很棒。無耳芳一的故事肯定影響了金基德《春夏秋冬》。對黑澤明的《夢》和北野武的《玩偶》也有影響吧!非常棒
后來很多日韓香港恐怖片經(jīng)常用一種三段或多段的方式講述鬼片,可能從此片開始。片中的舞臺搭建、布景、美術和構圖著實令我驚艷,可能是當時日本影壇最具風格化的表現(xiàn),加之詭異的配樂,玄幻幽深,詭譎離奇,頗得恐怖意境。8.7
和一般的恐怖片不同,沒有什么恐怖的地方,更像是話劇,不論是搭建的舞臺還是表演形式都像話劇的風格。每個故事其實一開始就預料到災難,但導演就是能讓你焦急萬分的等待結局。因為妖魔鬼怪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猶豫不決,從而影響最終結局。這就是妖有了人性。
幽玄寂靜,肅殺凄艷,詭譎離奇,布景音樂均超一流。
同學嘲笑這部電影,老師說 這是1960的電影,請你們想想這個背景。所以就和看“流浪者之歌”探討的問題一樣,評判電影必須聯(lián)系相關背景
效果沒治了!為什么憑借如此原始的布景、道具就能打造出這樣“真”的夢幻氣息,而力求逼真的電腦特技卻往往給我們一種“假”的感覺?這是電影人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我沒看過任何一部六十年代的電影中的影像的藝術表達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其內(nèi)容的的潛力雖未完全挖掘,但這部電影在形式上確實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
大師畢竟是大師。看了這片我才明白,所謂的怪談其精髓不在于恐怖也不在故事。怪談故事并非以戲劇性見長的。《東海道》換個牛編或許可以提升其劇情張力與流暢性,但與小林版相比仍會落于下乘。因為怪談的精髓在于那種幽玄的意境,那種亦虛亦實,止于心卻不可道出的微妙境界。小林完全摒棄了各種花哨的
①小林正樹浮世繪般的超現(xiàn)實主義布景與武滿徹極其風格化的配樂相輔相成。②電影雖然運用了許多西方的表現(xiàn)手法,但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韻和意蘊都是極其地道的日本傳統(tǒng)文化。③講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更具魅力:營造出的那種似幻似真、亦虛亦實的氣氛,無需更多的戲劇化,就能將“怪談”的魅力推至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