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少女歐迪(蓋比·霍夫曼 Gaby Hoffmann 飾)成為了高德女子中學的轉校生,在學校里,她加入了名為“粉騷聯(lián)盟”的社團之中,和好友們一起享受著無拘無束的校園生活。想當心理學家的沫沫(梅里特·維沃 Merritt Wever 飾)、想成為雜志主編的薇瑞娜(克爾斯滕·鄧斯特 Kirsten Dunst 飾)、想成為耀眼明星的丁卡(莫尼卡·凱娜 Monica Keena 飾),在聯(lián)盟里,每個女孩都堅強的守護著各自的夢想。
一次偶然中,歐迪得知校長決定將學校同隔壁的圣安伯男子高中合并,這也就意味著,高德必須敞開大門,迎接那些腦袋里整天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臭男生們。女孩子們當然不會允許這樣荒唐的事情發(fā)生。
好土氣的海報。這是早期的美國校園女生小團體片也,跟后期的模式幾乎沒有區(qū)別。
Nurse Jackie里的Zoey啊?。。〖恿诉@貨完全沒變啊,萌死了?。?!
大概是Kirstren喜歡戴小紅帽子的原因
里面的男配好正太啊?。。。。。。。。。。。。。。。。?!
我怎么覺得更對男生胃口晚會一段夠經(jīng)典
周日看的電影,很喜歡。說是高校喜劇電影,其實是比較典型的女權電影,中文名字翻譯成“粉騷大聯(lián)盟”其實挺不女權的。人家之前叫all i wanna do,后來換成strike。1998年的校園電影,早就不是男女情愛了,我們還大都是郭敬明那一類的青春疼痛電影。No more little white gloves.
沒有烏龍女校好看。
克斯汀鄧斯特太耐人了~~~~~~~~我也想進個女校試試
意義深刻 不做小媳婦 60年代的女性自由
《粉騷大聯(lián)盟》、《美麗比一比》、《迪克》、《魅力四射》、《失戀大不同》、《瘋狂與美麗》、《蒙娜麗莎的微笑》、《溫布爾登》、《伊麗莎白鎮(zhèn)》,克斯汀·鄧斯特在小妞電影中的地位嚴重被忽視,大概是因為她的氣質(zhì)太文藝了。
很搞的一部電影,里面竟然還有我家海海,只不過在里面好小啊,估計他當時只有十幾歲!而且細分少得可憐!~
這樣沒有野心的片子,拍出來反而比意圖明顯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好看多了。
青春版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因為沒有后者的野心,反而顯得舒服自然。幽默的外表下隱藏著女權主義的主題。演員表演活潑而不做作,kiki少女時期著實美得驚人。(74/100)
網(wǎng)上很少片源,想回頭下個高清版好好看一遍。很喜歡這片子的女權思想,四個女孩,誠實面對自己,自主即自由?!癗o more white gloves!”
這是難得一見的片子,非常有意思,無論是臺詞還是情節(jié),除了結尾。
開頭到70多分鐘我都以為它只是喜劇片,想烏龍女校那樣…但是看到最后那10來分鐘,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六十年代少女版《蒙娜麗莎的微笑》嘛。但是它似乎又比蒙娜麗莎好看,是因為青春?還是因為時代在《蒙》十年之后?
女權就女權,不要把男人們拿出來當標靶
電影結尾的數(shù)字是真實的嗎?如果是,那真是dramatic.
比較踏實的青春片
發(fā)達國家的孩子就是早熟?。很開心的電影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