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進入到《萬箭穿心》這部電影的世界中,就幾乎不可能不被顏丙燕那樸實而銳利的表演刺傷,以至于大銀幕那個神情恍惚的女扁擔每一回頭,就好像有根長箭把人釘回座位。所以她的好,無法多說。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qū)交匯處,于是似乎天然兼?zhèn)淞吮狈饺撕湍戏饺说哪承┨匦?。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xiàn)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非常湊巧,內地影院同時在上映著的奧斯卡獲獎外語片《一次別離》,有著跟《萬箭穿心》如出一轍的開場戲。主角搬家,搬家工人扯各種理企圖臨時多要錢,這是我們很常見的生活一幕?!兑弧防锏闹挟a(chǎn)女性西敏在努力辯駁之后選擇了妥協(xié),而《萬》里的李寶莉采取用更激烈地態(tài)度挑剔工人的工作,并且在所有人面前大駁丈夫面子。小說如此描述:
(李寶莉)一邊搬一邊跟他們吵架,嫌他們放電視機時手腳太重,又嫌他們擺冰箱時,不是一次到位,卻是在地上拖了兩寸,把新鋪的地磚劃出兩道印痕。再就是進門不換鞋,把她家新地板的亮光踩毛了。搬家的工人被她吵得惱火,更加搗蛋。馬學武便滿嘴地說好話,不停地遞茶上煙,試圖和諧關系。氣得李寶莉踢他一腳,惡聲惡氣道,我是出了錢的,他們就該好好給我干活。茶不是錢?煙不是錢?你是不是扣出來?你真是生得賤!
看完電影之后很多天,都一直忍不住試圖暗暗分析李寶莉人生悲劇的真正根源是來自于哪里。是無愛的婚姻?是情緒的失控?是沖動的懲罰?還是她從未學會設身處地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細究可能都有一點。至少,從上面那段能看出的一點是她下意識的短視--為了省一點錢,或者爭一口氣,在人前對自己丈夫的這種傷害,恐怕是飯桌上多少頓精心調配的晚餐,熄燈后多少的軟言細語都難以彌補的。但這種情境我們又何其熟悉,太多人近乎本能地每天忙碌著去應對生活里各種細節(jié),以各種態(tài)度,卻很少去想他們在面對的是這背后的什么東西。
馬學武自殺之后,李寶莉以一己之力扛起家庭的重擔養(yǎng)起兒子和婆婆,平時只吃熱干面,錢留給兒子買牛奶??上У氖?,這個非正常的家庭,并未因她的努力贖罪而變得正常。她肉體承受辛勞,卻依然沒去關注到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對她的恨意到底有多嚴重,有多深(這種一昧的"樂觀"導致最終崩潰)。其中即便有逃避的心態(tài),但歸根結底仍是不愿或不會思考。只是咬牙,埋頭把自己托付給那些每天要面對簡單問題?!澳棠棠昙o也大了,兒子最終還是你的”,旁人也只能這么說。好像問題就會隨著時間慢慢解決,其實我們都知道。不會那么簡單。電影劇本一直在試圖鋪墊出某種和解的可能,方方的小說則完全像鈍刀子拉肉一般割得人生疼,公公婆婆一點也沒有真正諒解李寶莉的意思,而兒子更是以一種復仇的心態(tài)在折磨自己的母親,哪怕她為了給兒子籌集學費而偷偷賣血。
馬學武這種來自周邊農村靠學習優(yōu)異而晉身為吃商品糧的知識分子,與城市中普通家庭出身的中低文化程度的勤快女孩喜結連理,算是一個時代非常標準的夫妻模板,再簡化也可稱作男才女貌。觀者不能妄言其婚姻就一定是湊合的產(chǎn)物,但過于潑辣女性在家庭的存在感太強,自然會導致整個家庭的存在意義變弱。只是這種狀況下,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也無法再多責怪李寶莉什么,她就是這么個人,她就是這樣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脾氣不好人不壞,難聽話說過就完了,心里不爽能讓自己想通。沖動和堅韌都是這個女人品質的一部分,她那些迷人之處和折磨人的手段混合在一起成就了她。
但是否看清楚這一點,“她就是這樣啦”,問題就迎刃而解呢?當然不會。
畢竟一天一天的氣都還是馬學武甚至兒子在受,而李寶莉從來都無法徹底感知。她快活地在目力可及的日子里享受著這樣的家庭生活,絲毫不知在兒子眼里這就是一個“爸爸天天被欺負”的家。她毫無惡意地大聲抱怨著丈夫,罵著兒子"老子忘記了你也姓馬",直到把自己推上命運循環(huán)碾壓的車輪。
終究很難總結出一句“李寶莉這是咎由自取”就了事,這個讓人又煩又憐的武漢女人像大多數(shù)同胞般忙碌著在泥濘中跋涉,卻找不到自處的時刻。說到底,無論我們如何被她強悍的生命力和不屈精神所感動,又或看到她因善良得到回報而產(chǎn)生濃濃暖意。我們都該清醒地發(fā)現(xiàn),直到江邊看煙花之前,她始終都沒有成長過。當她終于發(fā)現(xiàn)兒子從小到大都未曾開懷地笑過,這個女人第一次意識到自身的人生同內心理解真的產(chǎn)生了太大的偏差。她甚至開始反思著,假如當時同意離婚,生活再壞也不會比現(xiàn)在更壞??墒沁@一切太晚,太晚了。
解脫了,是高于對錯之爭的境界。生活總還是要繼續(xù),沒有建建,也會有設設。坐上一輛開不動的小破車,罵句婊子養(yǎng)的,踢一腳,也就還能向前。
導演王競之前的作品《一年到頭》《無形殺》《我是植物人》始終都是密切關注現(xiàn)實,且緊跟社會熱點話題走?!度f箭穿心》依然很現(xiàn)實,卻換了一個平靜的視角。似乎在講一個女人的悲哀,似乎在講至親之間的傷害,似乎在講人格與命運的一縷關系。好在導演并沒有企圖做任何定論,只是把那些文字無法取代的痛感放大,畢竟國產(chǎn)片這樣的空間實在太少。謝飛導演在一次演后談呼吁導演們還是多關注下文學性,其實也是同樣在指出當下的缺失。技術水平與銀幕數(shù)都在與日俱增,但控制文本的能力卻似乎一直沒有長進。
說到技術,手提攝影保持了對人物真實化表演的把握外,也將畫面局限在相對比較窄小的視野內。畢竟這是一部講述80、90年代的電影,以其較低的成本并不是太容易做到還原。所以即便看到劇情中的新公交車、高樓也就淡淡笑過便罷,電影有它自己假定的時空。
劇本基本算是較成功的再創(chuàng)作,對一些人物做了合并與刪除,并且把建建這個原作者憑空獻給李寶莉的“禮物”,變成了同樣在底層掙扎,伴隨著疼痛而逐漸相濡以沫的伙伴。真要說較為別扭的地方,方方老師的原小說其實更單純,而電影有了邏輯敘述壓力之后,往往會有些“補充”分散力量。比如在小寶上中學過程里,加寫了李寶莉這個“扁擔”身份給兒子帶來的不適,這個感覺雖然完全合理,但是否真需要強調是值得商榷的。
兩位主角顏丙燕,焦剛的武漢話都不算標準,看采訪說由于是臨時決定用方言演出,演員只好一邊學一邊演,最后在發(fā)音和情緒之間反應不過來,只好先保戲,這也倒都能理解。口音問題對外地人來說區(qū)別不大,本地人初始該會被這個極似四川話的腔調弄得有點出戲,看下去習慣也就好了。武漢話的咬字其實并不難,沒卷舌,沒前后鼻音,R、L、N不太分,也極少連音。麻煩在于日常講話那個腔調通常往下走,但語氣又是上揚,加上平均語速很快。所以即便音全部準,但說得像念書一般平緩,感覺依然是怪怪的(比如武漢演員趙倩扮演的小景)。陳剛很好地把握了街頭語言中那些“個板馬”“尼瑪”等零碎(通常管這種狀態(tài)叫“帶把子”),甚至是聲音壓在喉嚨里的發(fā)聲法,讓這個人物身上的痞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另外搬家的工人,工廠的書記,漢正街的老板的味兒也都很正,他們大多來自武漢說唱團。反是扮演奶奶的省話劇院的何明蘭可能長期在普通話環(huán)境里,時不時會蹦出幾個不屬于本地的字音。
最后再贊一次顏丙燕,她通過自己張弛有度的表現(xiàn)再次證明了好的演員就該是一把刀子,只要碰上合適機會就能在觀眾心里留下創(chuàng)口。有這位北京女演員來演武漢的李寶莉,是這個角色在十年苦難之外最后的福氣。
彈幕上說,這個女人哪里都好,就是嘴上發(fā)發(fā)牢騷,她做錯了什么。
正如電影的名字“萬箭穿心”一樣,李寶莉的搬進了“萬箭穿心”的房子,經(jīng)歷了萬箭穿心的命運——從搬進房子的第一天,相繼發(fā)生了丈夫提出離婚,丈夫出軌,丈夫自殺,挑擔為生,兒子仇恨,被兒子逐出家門等任何一件都如同刺進骨髓的銀針,讓人生不如死的事情,都扎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
李寶莉這個女人很偉大,她像中國傳統(tǒng)母親一樣,為了自己家庭的生存資源斤斤計較,為了孩子的未來甘愿像不會停轉的機器,像不顧及尊嚴的奴隸。從她成為妻子,成為母親的那一天起,她就放棄了風花雪月的浪漫,也放棄了追求美的權利,像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母親一樣,一心一意地撲在柴米油鹽上。她也有厭倦的時候,她也時常絮絮叨叨,厭世焦慮,抱怨丈夫的不爭氣,抱怨兒子的不理解。她太像我們的母親了,你甚至會對她的經(jīng)歷感同身受,對她的不幸一樣痛心。
對于在為人妻、為人母方面,中國傳統(tǒng)女性自我犧牲的偉大,我們不會有任何爭議。然而,縱觀李寶莉萬箭穿心的苦難人生,她本人真的是絕對的無辜者嗎?
以下言論,都建立在對李寶莉人格偉大的深深認同的前提下,不針對女性、妻子、母親中任何一個角色。
在我看來,李寶莉的毒舌與萬箭穿心的命運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當她心有不甘嫁給了來自鄉(xiāng)下的男人,她的貌美如花,她的萬千追隨,都埋葬在了這場婚姻里。她的丈夫,一邊享受著她撕破臉皮,斤斤計較為這個家庭爭取來的生存資源;卻又一邊對她厭棄,她成了丟失萬種風情的潑婦,大字不識的白丁。
他是鄉(xiāng)下來的,他掙再多錢,讀再多數(shù),他再懂得風花雪月的浪漫情調,娶了我這樣一枝萬人追求的獨秀,也是他高攀了我。這是李寶莉最后的驕傲。
她越害怕被厭棄,就越想抓的更牢固。她對丈夫呼來喝去,她口無忌言地展現(xiàn)自己的高姿態(tài)。
最終,丈夫還是提出了離婚。她覺得好笑,原因竟是丈夫因為她的強勢被搬家工人奚落。她知道這只是導火索,她執(zhí)拗的也認為,這就是根本原因。
她去抓丈夫出軌,用了最聰明的辦法,借此機會,把自己塑造成了深明大義,犧牲小我的賢妻良母??芍^把她女強人的智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想守護家庭嘛,只要你聰明一點就好。
至此,她又占據(jù)了道德的高點。在婚姻這場博弈中,她又贏了一把。目前的局勢來看,丈夫不過是一個從鄉(xiāng)下來的土老帽,卻娶了她這樣一枝花;丈夫對家庭不忠還丟掉了官銜,卻得到了她的原諒。她于他,是贏得徹徹底底。
她本已經(jīng)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卻并沒有就此停手。她咄咄逼人,辛辣的,刺人的,她都說了,還借他的母親羞辱他,真是解了氣。
故事進展到這里,就即將發(fā)展到丈夫不甘屈辱跳河自殺的情節(jié)了。
至此,無關電影整體情節(jié),單就惡語傷人與含羞自盡的因果關聯(lián)(本電影中李寶莉的言語羞辱并不一定是導致丈夫自殺的根本原因,但一定存在較大因果關聯(lián)),我想起了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個故事。
我的一個遠方表姑可謂聲名狼藉。其實她這一生想起他母親一樣含辛茹苦,任勞任怨,將生活的溝壑硬生生轉移到臉上,化作幾句牢騷。她只是得理不饒人,擅長辛辣的撒潑,只要她占理,那么你祖上十八代都是錯的。因為其口舌過于鋒利,人稱“插板嘴”(方言里的插板是一種削蘿卜的工具,極其鋒利,類似于“刀子嘴”)
表姑的故事發(fā)生于,表姐生孩子的當天。
那天的醫(yī)院,聚集了兩家親人,都在焦慮地等待著表姐的生產(chǎn)。表姐從小體弱,雖然難產(chǎn),但最終也還是渡過難關。也許,這經(jīng)歷了波折的故事,看起來沒有那么圓滿。也許傷心的事情也會讓人想起不愉快的事情??傊?,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話,讓兩家人發(fā)生了口角之爭。
表姑其人,不少人都見識過,故而在場的家人都極力勸阻。但是,最終紛爭依舊愈演愈烈,表姑果然“不負眾望”地占據(jù)了道德高點,從公婆家對兩個兒媳婦的不公正,到女兒受到的差別對待,再到女婿得不到公婆偏愛還要向老丈人尋求資助,一樁一件,條理清晰,附帶祖宗十八代吐到了親家公的臉上。
本以為是一場難以調和的罵戰(zhàn),實際卻更糟糕。表姐的公公一氣之下,跳了樓,當場身亡。
也許表姐的公公跳樓,根本原因并不是表姑的咄咄逼人??墒?,當你突然遭受一時無法承受的惡言,你要如何應對,會如何沖動都是無法預測的。
表姑也并不曾想,自己會用語言殺死一個人。
雖然人常說,她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啊。
然而,也有“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不是嗎?
使李寶莉的丈夫負氣自殺的,可能是愛情的幻滅,是事業(yè)的落寞,是被捉奸的羞恥,亦或是集中原因的結合。但是李寶莉一以貫之尖酸刻薄的諷刺,想必也是夫妻感情淡漠的原因之一吧。
李寶莉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女人,但是,單靠片面的偉大并不能經(jīng)營好愛情,相處之道也許修行吧。
咄咄逼人也許是你收到生活壓迫之后,一個反抗的武器。
言論自由是權利。
咄咄逼人不犯法是事實。
咄咄逼人一定程度上會讓人含羞自殺是事實。
你可以行駛咄咄逼人的反抗權利,但同時,你也要準備承受一切傷害的后果。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權利,也沒有人會替你承擔后果。三思而后行。
就像女性穿衣自由。沒有人有權利決定你穿什么,也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去評價你的外形,你的審美。但是,太美的女人會吸引野獸。你愛美大家支持你,哪怕你受到禽獸的傷害,大家也會去道德上和法律上支持你,但是傷害已經(jīng)形成無法彌補了。
你有權行使權利,但是你要記住,無論你愿不愿意,后果都會成為客觀事實。所以,我會經(jīng)常勸我的妹妹,不要穿著太暴露。并不是因為,我在限制她的穿衣自由,而是社會的黑暗使我們不得不保護好自己。
你有花枝招展的權利,你可以行使;色狼有不傷害你的義務,他偏偏選擇了不履行。
回歸話題,刀子嘴是你的權利,刺到別人就是你的罪惡。
一部電影太接地氣是會讓人不舒適的,選擇看這部電影之初就做好了自虐的心理建設。而它卻比想象中更加完美的超過了我的心理預期。跟《桃姐》一樣,從相當一定程度完成了我自虐式的人生記憶的回放。
失敗的婚姻是萬惡的根源,然而人的選擇又往往取決于她的個性使然。老公外遇的時候,寶莉對閨蜜說:你不知道啊,當初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排成排,我選了他這個鄉(xiāng)里人他一輩子應該感激我。多么相似的話,僅僅因為對自己城里人身份和外貌的自信和驕傲,你的人生悲劇恰巧也起源于此。
你的人生里有太多的固執(zhí)和驕傲,又有很多妥協(xié)和隱忍。你有你的放不低,所以即使是一段失敗的婚姻也要維持住人前和睦光鮮的表象,你不會去自己親手主動戳破愛人出軌的現(xiàn)場,選擇迂回的你認為保全顏面的方式讓愛人丟了工作,可最后在愛人自殺以后都頑固的不肯掉一滴眼淚,你認為那不是你的錯,你不愿意認輸。你下崗以后在漢正街幫人賣襪子,你習慣了大嗓門跟別人講話姿勢有點粗魯?shù)钟衅扔谏嫷慕器?。這跟你出身的卑微不無關系,你沒什么文化,你也想不到更好的方式來挽救這段婚姻,這都是你的局限。
而你的局限又恰好形成了你的勇敢和強悍。你也有你的放低,他來自于你社會最底層的生活帶來的洗練,你天生的憨和鈍,你可以去賣襪子,更可以一人挑起一家三口的生計去街邊給人挑扁擔。你做這個決定想都沒想沒有任何遲疑,你只有努力生存下去的信念對自己完全沒有半點憐惜。
你最可愛最寶貴的也是這一種憨和鈍,它讓你無畏生活里各種形式的苦難和打擊,你有頑強旺盛的生命力。你要養(yǎng)活你的兒子和婆婆,供兒子上大學,這是你堅定的生活目標和念動力。那個曾經(jīng)相互扶持過的男人羞辱了你,你也只是轉頭罵回去回家給兒子做晚飯,想想還得過下去,什么尊嚴啊感情啊暫時又都不值一提??蓛鹤右銛嘟^關系的時候,你萬念俱灰,母子之間多年積壓的誤解和委屈早在你心里割開一道深深的口子。你被兒子趕出家門獨自深夜在江灘邊枯坐,可是以你的性格斷然再絕望都還是不會想到去死。
于是,當你抬頭看見夜空中突然綻開的煙火,一群中學生在很歡樂的給其中一個孩子慶祝生日,他們來喊你過去幫他們拍合影,那男孩喊你婆婆喊了兩遍。50歲不到的你在他眼中白發(fā)叢生臉色焦黑已然如此的蒼老了。你跟他們按快門的時候突然覺得眼眶酸澀了,你想到你的兒子因為你的失敗的婚姻從小就失去的那些同齡人應有的快樂。是的,從來就沒有煙花、沒有同伴、沒有聚會沒有祝福,只有沒有父親的家,班主任嘴里變調的那句他媽媽挑扁擔都能考第一名。你瞬間就原諒了兒子的絕情與任性,轉頭回家打包一個人的行李。
你走的那天就用扁擔自己挑了兩擔衣物,碰到了那個“打?!钡哪腥瞬坏貌粍e別扭扭又上了他的面包車,兒子在遠處冷冷看著你,好笑的是車子發(fā)動不起來,你跳下來踢了一腳罵了句“婊子養(yǎng)的”推了幾步終于點燃才又坐上去走了。
這里電影就落幕了,沒有那些后來死去活來的拖拉和煽情,大概以后的日子你照樣會悶頭過下去,你不求能幸福,但求無愧于心的活著。
想到不幸的人生也有千萬種,電影里能演出來的也僅僅只是萬分之一,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里,每個年代的人都有生死疲勞的宿命。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女主和《大時代》的丁蟹一樣都是死不悔改、天下負我的人格。逆境磨滅了棱角,卻不能打消那份“到底意難平”的執(zhí)念。自討苦吃,苦必隨之。作為電影來說它太真實了,真實得就是生活。而如果銀幕上下沒有差異了,我們能收獲什么?
李寶莉的角色魅力在于,即使是悲劇,也要梗著脖子在荒唐的生活中殺出一條血路;即使是萬箭穿心,也要硬著頭皮活出萬丈光芒。兒子和婆婆在榨取了她的價值后又將她遺棄,她也能迅速接受現(xiàn)實繼續(xù)前行,不忿不怨。結尾是神來之筆,生活就像這婊子養(yǎng)的車,熄火了,推一推就又能走了。
我覺得好片一般有兩種 現(xiàn)實和理想 美國的夢和中國的現(xiàn)實 是最好的片源
北電放映,謝飛監(jiān)制,去年至今劇情最為合理且緊湊的國產(chǎn)片,真實不造作,導演很用心,結尾出字幕的時候潸然淚下。女演員表演非常之到位。
最好的一幕是,跟建建車震后幾天,顏丙燕在市場里攬生意,看見小面包開到身前,她不由自主地往車里張望了一眼。無奈、兩難和略微的希冀,在這個張望里一覽無余。
太特么真實了 尤其是那奶奶 村婦的偽善和狡猾
無聊
看完《萬箭穿心》心情五味雜陳。真實不造作的劇情和導演的用心,是今年看到的最好最感人的國產(chǎn)電影。當男人不愛他的妻子的時候,她哭鬧是錯,笑也是錯。萬箭穿心的時候懲罰別人總是最痛快的,可生活也會讓你付出代價。所以人啊還是得學著放過自己,多過一天高興的日子都是賺到的。
用崔永元的話是:這樣的電影不去看,那真是萬箭穿心了
中了萬箭穿心的命 也要抱著萬丈光芒的心
看完之后心情好差,買了酒回來。片子里每個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的不對的地方,但實際上就是這樣。女主角演技超好。萬箭穿心這題目其實不算貼切,這是一個漫長的悲劇。生活讓人一點點萎縮屈服,七拐八拐人生大半過去了。命啊,都是夾裹著人前進,不知道哪個岔路口就走到萬劫不復了。唉。喝酒。
萬箭穿心,哪能習慣就好
1. 2012華語片最佳 2. 大氣、滄桑、釋然 3. 以封建迷信外化人物命運與情緒,或許這就是所謂“feng shui(風水),英文片名點綴的剛剛好” 4. 顏丙艷讓人刮目、電影看完都不敢相信這女人就是她演的 5. 有時候我一想到這個問題就會嚇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沒叫我“媽”了 6. 國配版刪了10分鐘 7. 什么萬箭穿心,我就不信邪,我看這是萬丈光芒 8. 談感情,太傷錢了 9. 要過的細啊!
如果一個女人不是因為看上了你而和你結婚的話,那么她只會一直都看不上你,因為婚后的生活只能讓你身上僅有的幾處光彩抹掉。沒文化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有工作但卻懦弱膽小怕事耍心機還跑去偷情被下崗后直接投江自盡的怨男,更可怕的是,他寫封遺書都不忘提醒自己不懂事的兒子,這都是你媽逼的。
顏丙燕可以得奧斯卡了。
#影評# 日子就是結尾那輛車,婊子養(yǎng)的,但推推還能往前走。
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如此真實質感的武漢,李寶莉是中國的卡比利亞,《萬箭穿心》是目前為止看到的今年最好最感人的國片
全家最正常的就是李寶莉,唯一的缺點就是刀子嘴,馬學武挺大個老爺們,出軌行,受點挫折就跳江,小寶我真他嗎想大耳刮子抽死他,沒有你媽風吹日曬挑扁擔你還上學屎你都吃不上熱的,李寶莉唯一的希望確是失望。
【武漢話原版4星】要過屋中“坎”,先解心中“結” ,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歸咎于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風水無關。就像那輛發(fā)動不了的車,總要下去推一把。;【國配版2星半】普通話版完全失了靈魂,角色都很空洞,武漢的地氣兒全沒了,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關鍵還零零碎碎刪了10分
那句“談感情,太傷錢了?!笔俏冶灸甓嚷犨^最好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