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劇照

心靈奇旅 劇照 NO.1心靈奇旅 劇照 NO.2心靈奇旅 劇照 NO.3心靈奇旅 劇照 NO.4心靈奇旅 劇照 NO.5心靈奇旅 劇照 NO.6心靈奇旅 劇照 NO.13心靈奇旅 劇照 NO.14心靈奇旅 劇照 NO.15心靈奇旅 劇照 NO.16心靈奇旅 劇照 NO.17心靈奇旅 劇照 NO.18心靈奇旅 劇照 NO.19心靈奇旅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16:57

詳細劇情

  究竟是什么塑造了真正的你?電影將聚焦喬伊·高納(杰米·??怂古湟簦?。這位中學音樂老師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機會——在紐約最好的爵士俱樂部演奏。但一個小失誤把他從紐約的街道帶到了一個奇幻的地方“生之來處”(the Great Before)。在那里,靈魂們獲得培訓,在前往地球之前將獲得他們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決心要回到地球生活的喬伊認識了一個早熟的靈魂“二十二”(蒂娜·菲 配音),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對于人類生活的興趣。隨著喬伊不斷試圖向二十二展示生命的精彩之處,他也將領(lǐng)悟一些人生終極問題的答案。

 長篇影評

 1 ) 電影還沒上映評論區(qū)就有人拿zzzq來興風作浪了,那就對線吧

(本文皆為跟電影無關(guān)的題外話,只是希望大家在點進評論區(qū)后不被另一長評毀掉好心情而寫,寫完也覺得有點不至于,但由于我真的很愛皮克斯也愛道導也愛諾蘭,忍不住還是想回嘴。也希望在影片上映后,觀眾都能用心體會主創(chuàng)真正想向大家傳達的內(nèi)容。)

就很離譜。

先不說本片講的就是黑人靈魂樂并且導演之一就是黑人,影片中現(xiàn)實世界的設(shè)定也是基于其個人生活,這都要算政治正確的話,怎樣的一部由黑人主創(chuàng)的電影才能不算是政治正確?而諾蘭那部,你說說是哪個設(shè)定要求他得是白皮膚了。

“皮克斯和諾蘭20多年都沒啟用過黑人當?shù)谝恢鹘?,現(xiàn)在終于也屈服于政治正確了?”

“皮克斯之前還做了一部同性主題的短片,這一定也是因為政治正確?!?/p>

嗯?聽上去你莫非其實是在夸贊政治正確,肯定了它為少數(shù)群體(這個說法可能也不準確,懂得就行,下同)帶來的長久以來都缺失的關(guān)注與機會?

政治正確中應該被摒棄的糟粕是披著偽善粉飾太平,雖然安排了少數(shù)群體的角色實際卻無關(guān)緊要、塑造得敷衍臉譜、加重刻板印象,以及為了應付zzzq把少數(shù)群體強行安排在不適合他們的角色和劇情上的現(xiàn)象。那么相應努力的方向則應是塑造出更多有血有肉、貼近現(xiàn)實、讓少數(shù)群體有機會展示自身魅力從而淡化偏見的角色與故事。但一些人借著反對政治正確矯枉過正的由頭,以公正之名反過來大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向歧視之惡,以聲討其執(zhí)行方法不對、不真誠為借口扭曲矛盾到完全否定增加多樣化的初衷,巴不得趁此抹殺所有少數(shù)群體的機會。

當少數(shù)群體是無關(guān)緊要的配角:是白人/男人的施舍,一定要有個女性角色做點綴/黑人必死定律罷了。

當少數(shù)群體擔當舉足輕重的主角:不是靠zzzq他們怎么演得到主角,好像現(xiàn)實中他們真有那么重要一樣。

當主流與少數(shù)群體戲份對半開:搞這么平均是形式主義,是虛偽。

當影片專門聚焦少數(shù)群體:與我何關(guān),誰要看為了專門沖奧斯卡才搞的電影。

當影片展現(xiàn)少數(shù)群體的艱難現(xiàn)狀:又在賣慘,他們靠這個得到的還不夠多嗎。

當影片故意把少數(shù)群體置于一個與現(xiàn)實錯位的地位來達到反諷的藝術(shù)效果:是白人的陰謀,故意開這種空頭支票麻痹世人。

反正怎么樣他們都有得說,要讓這些人來當選角導演和編劇的話,那怕不是有色人種和LGBTQ+演員會在大銀幕滅絕,而女性角色將全部審美同質(zhì)化并無關(guān)痛癢。這樣看來,政治正確客觀上保障了少數(shù)群體電影從業(yè)者的工作機會,反而是某些反政治正確警察給了政治正確合理存在的理由。

至于質(zhì)疑電影公司啟用少數(shù)群體是動機不純的,這也是一個沒有太大意義的話題。

首先,電影公司投錢拍電影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有良心的電影公司他們可能同時也在乎其他重要的事,但沒有錢都是白搭。而拍一部關(guān)注少數(shù)群體的電影,是綜合了品牌公關(guān)、后續(xù)效益與社會責任的綜合商業(yè)決策,你糾結(jié)投資人的動機,那99%的電影都別看了。不要一桿子打翻所有創(chuàng)作者,即便用來拍電影的錢是虛偽的,也不代表電影所驅(qū)動的每一個電影人、所激勵到的觀眾就不真實;

其次,所謂的蹭政治正確熱度它之所以熱,是因為這些話題的確是當今世界的熱點,你要抵抗的是偽善的政治正確,而不是這股多樣性的趨勢。再說了,取悅多數(shù)觀眾就是正確,討好少數(shù)群體就是犯賤?

最后,你不能妄想現(xiàn)階段所有既得利益者能慷慨地主動讓出一部分他們所享受的權(quán)利并且還得發(fā)自真心。政治正確或許是有些人的惺惺作態(tài),是面子上的妥協(xié),但因為他們不是真心的所以少數(shù)群體干脆連這點該得的權(quán)益也不能要了是嗎?

說遠了。中心思想就是,皮克斯一直致力于為它影片中高概念的落地挑選最適合的世界觀、角色與故事,也不乏對世間被忽視的群體與文化表達關(guān)懷(拉塞特是個遺憾但不能因為他抹殺一切)。所以,不要拿你對zzzq盲目的抵觸、對少數(shù)群體狹隘的偏見來毀掉這其中積極美好的事物。既然墨西哥亡靈節(jié)文化的Coco和法國料理文化的鼠王能當之無愧地摘得奧斯卡,憑什么黑人音樂文化的Soul在未上映前就得被你扣上一頂只是蹭zzzq紅利的帽子,到底是瞧不起道導,瞧不起皮克斯還是你壓根就是種族歧視,大家心知肚明。

最后,推薦大家去看上影節(jié)期間推出的導演及主創(chuàng)訪談,能讓你更充分地了解本片的靈感來源、世界觀構(gòu)建以及為什么要選擇黑人和靈魂樂作為主題。預祝影片成功。

——————————————————

P.S. 如果你喜歡的某個主流群體身份的角色被改成了少數(shù)群體,你需要想清楚你惱火的對象到底該是誰。

一個原白人/男性/異性戀角色被改成有色人種/女性/同性戀,做出這個決定的電影公司、游戲公司高層,大概率他們的身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同樣地,一個創(chuàng)造出有色人種角色卻敷衍抹黑,一個寫獨立女性卻逃不開懸浮職場、只會全天候打擊出軌男性和小三的制作方,也基本不會是由有色人種和女性主導,這些人根本不在乎他們到底在做什么。

他們對于少數(shù)群體提出的需求簡單粗暴地以這種“有名的角色改改讓你們演總行了吧”的形式一刀切地處理,然后惹惱主流觀眾后把矛盾焦點轉(zhuǎn)移回少數(shù)群體,讓人質(zhì)疑最初選擇為自己爭取過權(quán)利的他們。做出這種事的始作俑者、被利用的觀眾玩家和利用這點為自己謀私利的部分少數(shù)群體自身,都是可笑又可恨的。

至于一個純原創(chuàng)的新角色,一個膚色、性別、性向?qū)τ谄淙宋镌O(shè)定根本無關(guān)緊要的角色,一個本就是為貼合作品創(chuàng)作思想或是為關(guān)注少數(shù)群體現(xiàn)狀而安排的角色,Ta被設(shè)置為少數(shù)群體,并且還塑造得十分立體出彩,從結(jié)果上客觀地起到消除對立、淡化歧視、幫助更多人了解的作用,那不管Ta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不是出于政治正確,這都稱不上是一件“壞事”,更不該成為你反過來抨擊少數(shù)群體的武器。

(一個正面創(chuàng)作的例子就是Zootopia,其導演之一是Gay,編劇主導為亞裔女性。)

大家在批判不倫不類的花木蘭真人版時都心如明鏡地把矛頭指向了迪士尼和新西蘭女導演而不是全體亞裔演員,希望觀眾在對待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魚、網(wǎng)飛獵魔人、華納蝙蝠女俠、環(huán)球007時也能擦亮雙眼。

另外,審美霸凌并不比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高級很多,在找反政治正確的借口時最好換一個。

 2 ) 看皮克斯的人長大了

《怪獸電力公司》是我小時候記憶里最早看過,并且印象最深的皮克斯動畫。直到今天,我依然記得在小學的電腦機房里,兩個同學分享一臺電腦看電影的場景?!豆肢F電力公司》時間不長,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時間被分配成了三四節(jié)電腦課才能完整地看完。每節(jié)電腦課上課鈴還沒響,所有同學都已經(jīng)乖乖穿好鞋套在教室門口排隊了,下課鈴打了也不愿意回自己教室,就為了能夠多看幾分鐘電影。

我之所以對《怪獸電力公司》印象如此深刻,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小時候膽子非常非常小,在漆黑一團的夜里,對自己床底、衣柜和厚厚的窗簾之下的景象有著深刻的恐懼。每當晚上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就不敢發(fā)出任何聲音,害怕窗外會有什么東西懲罰晚上遲遲不睡覺的小孩,或者從床底下伸出一只手,抓住我沒蓋好被子的身體。我說不上來自己到底是在害怕什么,我所恐懼的東西沒有一種具象的實體,甚至也沒有什么具體的概念——直到我看了《怪獸電力公司》,里面有一個毛茸茸的怪物和一個滑溜溜的怪物專門負責半夜嚇小孩,獲取怪物世界所需要的能源。

小時候的我當然不至于分不清現(xiàn)實和電影,但《怪獸電力公司》確實消解了我入睡前無緣由的恐懼。它讓我對自己的恐懼有了一個具體的想象,讓我在每次想象衣柜里面會發(fā)生什么恐怖的事情的時候,都會馬上聯(lián)想到蘇利文毛茸茸的樣子和大眼仔麥克,以及電影里那個被怪物愛護的幸運女孩。

有時候天真地會覺得我就是那個幸運女孩,怪物會偷偷保護我

從創(chuàng)作題材和畫面角度來說,動畫非常容易讓觀眾把它和現(xiàn)實生活割裂開來,不會有太多人對動畫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更不會有人把動畫情節(jié)當成真的,投入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稕鰧m春日》里有一句非常經(jīng)典的二次元名言“在虛構(gòu)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無論動畫里的虛擬人物怎么違背牛頓定律上天入地,都不必太當真,因為動畫本身就是脫離真實世界的想象的載體。

但一切到了皮克斯電影里,就變得不一樣了。皮克斯就好像是一個偷窺小孩心思的專家。在別人眼里,小孩的生活就是上學和玩樂,但是在皮克斯眼里,它知道孩子們說不出口的小心思,它知道有些小孩會害怕床底下的夢魘,知道有些小孩在馬路上牢牢握著爸爸的手是害怕自己可能會走丟,知道有些小孩有著把自己拴在氣球上起飛的夢想,也知道有些小孩相信自己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是自己一生的朋友。它不但知道這些小心思,還懂得把這些心思具像化,做成動畫放到電影情節(jié)里去。每個小孩都能在皮克斯電影里找到自己,因為它照出了自己內(nèi)心世界不為人知的小小角落;每個小孩都愛皮克斯電影,因為他們可以在電影里解開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心結(jié)。

神奇的是,那個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的我已經(jīng)過去了二十多年,卻還在為皮克斯的電影落淚。我總能感覺到,在皮克斯的電影里,我還是一個小孩;我長大了,皮克斯電影也在長大。

讓大人也落淚的動畫

作為老牌動畫公司,皮克斯動畫一向走“合家歡”路線,老少皆宜,以大膽的色彩取悅兒童,再用溫情的情節(jié)感動所有觀眾。大多數(shù)合家歡式動畫電影都有一個熟悉的套路,就是講述一個冒險故事,通過犧牲/團聚/突破阻礙等方式渲染氣氛,隨后在故事的結(jié)局升華主題。

這種方式老套,卻有效,套路住了小孩子們,但雷同的劇情發(fā)展很難讓成年人們對合家歡式的動畫電影有所期待。這種敘述方式到了皮克斯2015年的《頭腦特工隊》里就變了一個樣。在電影中期,代表大腦快樂情緒的“樂樂”和大腦在孩提時代幻想出來的朋友 “冰棒”一起掉入了大腦世界中負責遺忘記憶的記憶垃圾場,為了避免主人公遺忘自己快樂的情緒,冰棒選擇犧牲了自己,讓樂樂一個人坐上火箭回到了大腦的控制臺,自己卻留在了記憶垃圾場,被主人公永遠地遺忘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可能是個已經(jīng)工作了好幾年的大人了,提前好幾天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提前好幾年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唯一可以讓你休息的周末還要被家務活塞滿,想來電影院看部電影放松放松,看到這里卻突然讓你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些努力回憶卻再也想不起來的快樂記憶。舊時美好的回憶被新的快樂代替,動畫電影告訴你,這是因為舊的回憶犧牲了自己。皮克斯讓成年人在電影院里落淚,不是因為他們被劇情安排刻意煽情了,而是因為他們在為自己落淚。

因為皮克斯的電影,長大了以后的我還在天真地相信我的大腦里真的有這么一個記憶垃圾場。孩提時代幻想出來的朋友在這里一邊守護著我幼稚的愿望,一邊默默消失了。

《頭腦特工隊》罕見地討論了成長過程中“情緒”的變化,在這之后,皮克斯通過《尋夢環(huán)游記》討論了生與死的問題?!缎撵`奇旅》或許可以被視為皮克斯探討生活哲學問題的另一種嘗試,這一次,它討論了“靈魂”。

Joe是個高中音樂老師,指揮著高中里的一支糟糕的樂隊。高中音樂老師只是他應付家里的兼職,他真正的夢想是能夠像個真正的音樂人一樣和自己崇拜的樂手一起同臺演出。有一天,他終于得到了千載難逢上臺演出的機會,這次不是在咖啡館里彈鋼琴,而是能夠在爵士酒吧里和著名的爵士樂手一起合奏。得到機會以后他在興奮過了頭,在街上把自己摔得人魂分離。

Joe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了一個靈魂,險些赴上往生的階梯,在這個時候,他結(jié)識了遲遲不樂意投胎的靈魂“編號22”,誤打誤撞中,22的靈魂掉進了Joe躺在紐約醫(yī)院病床上的身體里,而Joe的靈魂卻掉進了一只貓的身上。Joe要求22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音樂的夢想,同時也向初次來到地球 的22展示人世的美好。

Joe是個很幸運的人,因為大多數(shù)熱愛音樂的人最終都沒能像他一樣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只不過他同時也是個很倒霉的人,在緊要關(guān)頭摔得魂飛魄散了,這種勝利果實近在咫尺卻無法觸及的感受換誰都忍不了,因此他極力避免自己去往生世界,他還有夢想沒能實現(xiàn)。

但真正激發(fā)Joe產(chǎn)生強大意愿的,是當他在展覽館里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他看到自己一生平庸、孤獨,懷揣著炙熱的音樂熱情卻屢屢碰壁,教著并沒有什么音樂樂趣的學生??吹竭@里,越想越凄楚,明明有一個點亮自己人生的機會,這輩子只有這樣一次,他不想無所作為地死去。

Joe和22看著躺在病床上垂死的自己

可這就是我們現(xiàn)實當中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生活。音樂家、藝術(shù)家、作家、導演、科學家……這些以創(chuàng)造力為主的職業(yè),一生中總有大大小小的平臺或者獎項展示他們階段性努力的成果,他們更容易有具體奮斗的目標。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就是普普通通地平凡過來的,最后都迷失在了自己的工作里。電影里有一個情節(jié),Joe在“靈魂出竅”區(qū)看到了一個失去自我的怪物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向他們沖來,被一群嬉皮士解救以后,發(fā)現(xiàn)這個失去自我的怪物實際上是一個一直在重復工作到麻木失神的基金經(jīng)理。

這是一個成年人才會懂的苦澀笑話。小孩哪會懂得基金經(jīng)理到底是什么樣的職業(yè),也不會懂得坐在電腦前每天做同樣的事情,做到只剩下肌肉記憶、大腦開始神游放空的工作狀態(tài)。偶爾我們這樣的社畜會突然回過神來,拷問自己一句:嗯?我到底在干嘛?。咳缓筅s緊仔細核對工作細節(jié),接著繼續(xù)釋放自己的肌肉記憶。在動畫里,基金經(jīng)理豁然開朗,甩開文件和電腦大笑著跑出去。現(xiàn)實里呢?不敢。

在這個“靈魂出竅”區(qū),除了那些迷失在自己生活里的人,還有許多全心全意沉浸在自己愛好中的人。對Joe來說,他彈奏鋼琴就可以讓自己靈魂出竅,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和鋼琴。這種沉浸在自己快樂的時刻每個人都體驗過,沉浸在一部電影里就是一個半小時靈魂出竅的時間,打開一個游戲就可以讓人靈魂出竅幾天幾夜。我在高一的時候曾經(jīng)加入過學校的管樂隊,在此之前我只有自己獨奏的經(jīng)驗,從來沒有體驗過樂隊合奏是什么樣的感覺。當指揮棒落下的那一刻,在同一時間,所有的樂器根據(jù)自己的樂譜吹出了第一個音,不同樂器高低聲響從我的四面八方侵襲而來,我吹出的音符,和其他音符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更為完整、豐富、震撼的樂曲,連腳下的木地板也一起在共振。這是我第一次,以物理的方式體會到被音樂包圍,被音樂沉醉。和《頭腦特工隊》的處理方式一樣,《心靈奇旅》把生活中的這種抽象體驗用更直觀的動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了。它真實地描繪了當一個人沉浸于一樣東西的時候過于投入,忘卻了周遭一切的場景。

我在高中管樂隊里忘我演奏的狀態(tài)就和動畫里這個姑娘差不多

沉浸于鋼琴的Joe

22遲遲無法獲得投胎的通行證,是因為他無法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哲學、烹飪、音樂、藝術(shù)……什么都提不起他的興趣。他不小心跳進Joe的身體,體驗了一把人世一日游,吃了披薩、在理發(fā)店里瞎扯、擠了紐約地鐵、在大街上跌跌撞撞地又蹦又跳。最后它坐在爵士酒吧門口——就是那個能夠?qū)崿F(xiàn)Joe夢想的入口,開始覺得當個人類或許還真的不錯。他向Joe真誠地發(fā)問:為什么我的火花就不能是走走路,看看天呢?

你們看,像不像滿月抓鬮和被逼著上興趣班的小孩?為什么興趣班里沒有睡覺興趣班這個選項呢?我的人生志向就是嫁給被子,只有被子可以堅定不移地溫暖我的一切,而且沒那么多廢話。為什么不行呢?

Joe是長大后的我們,22是我們藏在內(nèi)心里的小朋友。

正在長大的皮克斯

音樂主題和互換身體這兩個元素,在有一定觀影量的觀眾面前早已屢見不鮮,許多音樂主題的電影有個共通的問題就是強行插入歌舞、打斷電影敘事節(jié)奏;互換身體一般著重體現(xiàn)身體的不適應性,相同題材看多了也難免會覺得千篇一律。

在互換身體的情節(jié)設(shè)置上,由于誤入人類身體的22是初次來到地球,他蹣跚學步的樣子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剛出生、對周遭一切環(huán)境都感到好奇的嬰兒。大人們對這個世界已經(jīng)熟絡(luò)到失去了新鮮感,就像水里的魚不會再因為自己身處大海而激動萬分一樣。但22的表現(xiàn)就像我們平常會在小孩身上看到的那樣,永遠可以用大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式來體驗這個世界。

為《心靈奇旅》的配樂是Michael 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他們曾經(jīng)憑借《社交網(wǎng)絡(luò)》獲得金球獎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和奧斯卡獎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或許很多人從未聽說過Reznor和Ross的名字,但他們組建的樂隊九寸釘卻是美國90年代以來最著名的工業(yè)金屬樂隊之一,拿過兩座格萊美獎,2020年入選了搖滾名人堂。很難想象皮克斯會找來一個工業(yè)金屬樂隊來為動畫電影配樂,盡管Reznor和Ross也是專業(yè)的電影配樂藝術(shù)家,此前為配樂的電影卻和動畫電影的歡快風格大相徑庭。

但看了電影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一直以來,動畫電影的配樂風格早就被我們的思維定勢給固化了,而《心靈奇旅》的配樂正在打破動畫電影配樂的局限。

本來以為這是一部爵士樂為主的音樂電影,但事實上電影配樂主要分為三種場景:以主角Joe為視角的爵士樂場景、紐約街頭的生活場景和靈魂世界的場景。靈魂世界里的音樂設(shè)計非常精彩,它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宏大,低沉悠揚的配樂讓人感覺自己的靈魂是被丟進宇宙隧道里的一顆粒子。配樂藝術(shù)家就好像是用音樂遞給了孩子們一副望遠鏡,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更豐富更深層的部分。

演奏鋼琴的Joe Gardner

現(xiàn)實中為Joe Gardner演奏鋼琴配樂的Jon Batiste

和其他色彩繽紛、風格可愛的動畫電影背道而馳,在美術(shù)設(shè)計上,《心靈奇旅》和《頭腦特工隊》中關(guān)于抽象事物的形象設(shè)計也非常相似,都用了色調(diào)簡潔的蓬松粒子小人的形象?!缎撵`奇旅》的設(shè)計更加大膽,靈魂宇宙的幾個“量子體”管理人員形象直接仿照了畢加索式的連筆抽象畫。通往往生世界的階梯,直接設(shè)計成了黑白簡筆畫,出了白描的階梯,剩下的就是無盡的黑暗。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心靈奇旅》的美術(shù)邏輯上,概念越是抽象的東西,美術(shù)設(shè)計也越是抽象,越是具體的東西,美術(shù)設(shè)計也越具體、越細節(jié)化。從小朋友的觀影角度來說,讓他們更容易區(qū)分靈魂、往世、來世、現(xiàn)世的概念,美術(shù)效果也更加精彩豐富。誰說小朋友就一定對畢加索的畫和黑白線描不感興趣的?

為什么皮克斯電影和別的動畫電影不一樣?因為它不會真的把小孩當成小孩,也不會真的把大人當成大人。

--------------------

從各方面來看,《心靈奇旅》都是一部優(yōu)質(zhì)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今年最好的美國電影。截止到現(xiàn)在豆瓣9.1分,也證明了它在影迷心目中不俗的表現(xiàn)。可惜現(xiàn)在《心靈奇旅》的院線排片非常低,上映首日全國排片只有3%,沒有什么宣傳,很多觀眾甚至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去電影院支持這部優(yōu)秀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它。

 3 ) 整部電影太高級了!從內(nèi)而外,視聽嗅味觸通五感的高級!皮克斯,永遠的神!

本來打算過兩天去看的,但是今天下午一開分,蕪湖9.2!圣誕夜給我沖!

整個電影太高級了!從內(nèi)而外,視聽嗅味觸通五感的高級!

主題上,它探討了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人究竟為什么活著?”男主是一個不得志的jazz鋼琴師,他終于得到夢寐以求的演出機會,結(jié)果走路太開心,死了。他當然不愿意就這樣死去,莫名其妙被安排成了一個不愿意投胎的靈魂22號的導師,幫助它找到人生spark,然后去投胎。

一開始你會覺得人的spark是一個目標,比如男主就是jazz癡,其他生活的一切都不關(guān)注。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中,哲學探討層層遞進,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意義在于吃一塊好吃的披薩,和媽媽聊天,剪一個年輕的發(fā)型,聽街頭藝人表演,坐在陽光下等一片落葉悄悄落到手心……人生的意義,不是成功,不是目標,甚至都不是崇高的藝術(shù)(這是我的人生意義),皮克斯給出答案:是“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這是什么拈花微笑的禪意!皮克斯,永遠的神。我上一次看到這種哲學詩一樣的“輕”,還是烏龜大師圓寂時候的櫻花。

畫風上,配合這樣極簡到極簡的哲學探討,整體畫風借鑒了畢加索晚年集大成的簡筆畫。畢加索晚年簡筆畫做到了“心中無劍,手中也無劍”,就像輕如鴻毛的7克靈魂一樣,一筆成世界。簡潔,就是終極的高級。

通感上,特意選擇了爵士樂,大家看過《爆裂鼓手》和《lalaland》就知道,爵士樂是特別能帶人進入那種忘我的心流狀態(tài)的,太享受了。然后電影里面出現(xiàn)的所有香氣、陽光、細碎的聲音都能讓你通感到,我的天靈蓋仿佛被這部電影掀開了;上一次擁有這種強4D通感就是《1917》櫻花和尸體一起飄來的一個場景,太牛逼了!我現(xiàn)在就在天人交戰(zhàn),究竟哪一部是我的2020觀影最佳!

而且這個電影還批判了職場人的異化,當然這只是我成年人的想法。電影里面有個很好玩的設(shè)定:負責死人的部門每秒都要死這么多人,一個都不能少;但是投胎部門就很chill,還聯(lián)合起來蒙騙這個做題家。

所以我個人理解,這部電影也在教大人們,怎么樣去抵制資本主義對人的異化:資本主義確實是基本上無法戰(zhàn)勝了,但我們可以阻止“自我異化”,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頭“社畜”。

去感受每天生活中的小美好吧!保持這種感知力!不要失去對生活的觸覺,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4 ) “活在你生命里的每一分鐘”

在我看來,一部優(yōu)秀的皮克斯動畫長片由五個維度有機組成:腦洞大開的創(chuàng)意+引人入勝的故事+革新進取的技術(shù)+超凡脫俗的美術(shù)+共鳴共情的理念。于是,在上一部五個維度全面達標的《料理鼠王》(也是MTC上皮克斯最高分保持者)推出13年之后,我終于等來了這一部《心靈奇旅》,本文就從這五個維度依次展開討論。

幾年前,看完皮克斯的《頭腦特工隊》,我留下的短評是:“只能說本片是一部很好的心理學科普作品。但問題恰恰在于,由于它太過拘泥于科學上的正確,其實已經(jīng)沒有給想象力留出太多余地。至于非專業(yè)人士普遍給出想象力天馬行空這樣的贊美,恰恰說明了科學發(fā)現(xiàn)之旅本身就是人世間最瑰麗的創(chuàng)造,而藝術(shù)需要做的,是比科學走得更遠。”

那么,謝天謝地,在皮克斯新作《心靈奇旅》中,創(chuàng)作者沒有重蹈覆轍,其最核心的設(shè)定——靈魂與肉身可以分離——更是站在了心理學的對立面,取用的是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腦洞大開的創(chuàng)意向來是皮克斯作品的靈魂,這一次,通過甩開科學的束縛,他們充分地做到了。藝術(shù)本來就不必遷就科學,本片兩大核心場景“生之來處”和“忘我之境”都是想象力爆棚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創(chuàng)意立住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

在此基礎(chǔ)上,《心靈奇旅》的敘事來了個大膽的反套路。本來,皮克斯作品是以擅長講好萊塢式的故事而著稱,劇情的起承轉(zhuǎn)合常常精心算計,只要算計得好,觀眾就非常受用。而這一次,故事從一開始就在反套路:看開場課堂戲你以為接下來會是《弦動我心》式的春風化雨,結(jié)果它只是一個人物背景交代;正當男主角Joe獲得夢寐以求的演出機會你以為接下來要展現(xiàn)他的人生巔峰時,他卻突然摔得靈魂出竅;到最后演出成功你以為會有什么思想升華,Joe卻給出了另外一番感慨。

與反套路的劇情相得益彰,原聲配樂也是反套路的。皮克斯舍棄了常用的恢弘交響樂,換上了爵士樂和電子樂(中間還插入了嘻哈、R&B和搖滾歌曲)。其中,爵士樂由非裔音樂人Jon Batiste操刀,包括好幾段即興演奏,對應電影中的現(xiàn)實世界;電子樂由曾憑《社交網(wǎng)絡(luò)》拿下小金人的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創(chuàng)作,對應電影中的靈魂世界。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Joe走上黃泉路和投胎到地球橋段所配的電子樂,營造出一種空靈奇幻的世界觀。

本片在技術(shù)上的革新同樣令人驚艷。比照配樂,它也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和靈魂世界的二分設(shè)定:對于靈魂世界場景的處理倒是沒有特別值得說道的(生之彼岸的“宇宙”光效不錯),而對于現(xiàn)實世界場景,也就是紐約街景,創(chuàng)作者采取了極致的寫實風格,做出了卡通化的現(xiàn)實主義效果,比如紐約地鐵車廂中的一場戲,高度復刻紐約地鐵不那么干凈的座椅,同時還特寫了貓身上的毛團,視覺上幾可亂真。

這種視覺真實感的營造,很大程度上源自精雕細琢的光效,也就是模擬現(xiàn)實世界中各個方向的光源及其投射的陰影來造成觀眾的視錯覺。這一點,在酒吧舞臺上Dorothea女士第一次亮相時和理發(fā)店場景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包括不同非裔角色膚色差異而對應不同反光率,也都悉心調(diào)試。由此聯(lián)想起業(yè)內(nèi)人士對國產(chǎn)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吐槽,說電影的大部分場景都像是沒開燈,這其中反映的,是我們在技術(shù)上以及投入上都還跟人家相去甚遠?!缎撵`奇旅》可是專門設(shè)有一支龐大的光效團隊!

夸完技術(shù)再來夸美術(shù)。以3D動畫發(fā)家致富的皮克斯向來喜歡在其3D作品中插入(偽)2D片段或花絮來炫技(比如《尋夢環(huán)游記》片頭和片尾的2D剪紙動畫)。而這一次,電影中的2D含量更是大幅提升,主要出現(xiàn)在靈魂世界中,與3D的現(xiàn)實世界形成鮮明對比。開場不久,Joe從生之彼岸墜入生之來處的過程就來了一次黑白2D,生之來處里的Jerry們更是直接采用了2D造型——讓我聯(lián)想起畢加索和他的合作者Julio Gonzales,以及兩位的后繼者David Smith的作品風格。

事實上,要在3D世界里呈現(xiàn)這些2D造型并不容易,動畫師制作了大量金屬絲雕塑(上圖)來研究Jerry們在不同角度以及運動狀態(tài)下的外型變化,使得2D造型毫無違和感地出現(xiàn)在了3D動畫中。在地鐵站追逐的一場戲中,Terry隱藏在一張“現(xiàn)代藝術(shù)展”的海報上,上面畫的是一幅蒙德里安風格的平面抽象作品,正是創(chuàng)作者對于本片采用大量2D元素的隱喻。此外,還有萬物堂和檔案館等場景都采用了簡約的2D線條加3D渲染的處理,大大增強了表現(xiàn)力和新鮮感。

作為一個重度藝術(shù)愛好者,我最不能放過的就是電影中出現(xiàn)的名畫。本片最有指涉性的一幅名畫,是掛在Joe家里顯眼位置的《班卓琴課》,創(chuàng)作者是著名非裔美國藝術(shù)家Henry Ossawa Tanner,他在之后的哈萊姆文藝復興中被視為先驅(qū)(哈萊姆是紐約一個非裔社區(qū),20世紀20年代,生活在此的非裔文化精英合力挑戰(zhàn)白人主流社會的種族偏見和歧視)。在這幅畫里,非裔祖孫二人所彈奏的班卓琴,刻板印象中屬于白人的玩物。對應到這部電影,它是皮克斯第一部以非裔為主角的動畫長片,為了準確表現(xiàn)非裔的社會文化,皮克斯專門請來多位文化顧問,特別是請了非裔電影人Kemp Powers作為本片的聯(lián)合導演和編劇,片中的理發(fā)店就高度還原了Powers常去的一家主要服務非裔居民的紐約理發(fā)店。

最后來討論本片的理念——“活在你生命里的每一分鐘”(live every minute of your life)——出自Joe的最后一句臺詞。毫無疑問,很多觀眾被這個理念打動,淚流滿面者不在少數(shù)。我卻不需要被它打動,因為它早就是我的人生哲學。我太喜歡去感受生命里的許多個微不足道的瞬間,正如我每天都會在下午四點斜陽照在對面樓房和江面時駐足觀賞片刻,感慨生命之美。

片中的一幕我同樣遇見過:某次去紐約游玩,一大早與行色匆匆的紐約客一起在地鐵通道中奔涌向前,旅途勞頓,仿佛還未睡醒,突然從前方拐角處傳來熟悉的樂音,整個人一下子就醒了——我是來旅游的,為什么要跟上班族一起火急火燎呢?于是停下來微笑著聆聽,末了給演奏者丟了一塊錢。僅僅是在去過幾次的紐約,這樣迷人的微小時刻就有好些,存放在我的記憶里,像小朋友手中的棒棒糖似的,時不時可以拿出來舔一舔,然后嘴角上揚。

這樣淺顯的人生哲學本該人人擁有,可是大多數(shù)人都把它舍棄或者遺忘了,就像本片的男主角Joe。對他來說,鋼琴和爵士樂是如此重要,他可以拿一生去追求,他在演奏鋼琴的那些時刻里也是極其幸福的;他卻因此失去了生命中太多其他的幸福,跟母親關(guān)系緊張,對學生缺乏熱情,甚至從未了解過理發(fā)師朋友的丁點兒生活。追求音樂上的人生巔峰成了他的一種執(zhí)念,以至于最后真的實現(xiàn)了(而更多沒能達到目的的人,就成了“忘我之境”中失落的靈魂),他反而感到惘然若失。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綿長的過程,要學著怎么去度過,如果只是求得人生的結(jié)果,那一時的狂喜無論如何也抵不過一生的喜怒哀樂之豐富多彩。

遺憾的是,我不能像《料理鼠王》那樣給本片五星滿分。我認為問題出在結(jié)尾太過說教。全片在Joe回想起人生中的無數(shù)個美好瞬間而忘我演奏時戛然而止就足夠了,對22后續(xù)情況的交代完全可以做成片尾花絮一筆帶過?,F(xiàn)在多出的長達9分鐘的結(jié)尾有狗尾續(xù)貂之感,該表達的理念之前已經(jīng)表達得非常充分,最后的說教無異于洗腦。自從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購之后,皮克斯作品里的說教似乎變得越來越重,當初《料理鼠王》的核心理念是反精英的“人人皆可成為廚師”,到了《尋夢環(huán)游記》,音樂天賦竟然成了血統(tǒng)純正的家族遺傳,退回到何其保守的價值觀!

即便如此,《心靈奇旅》仍然是我近年來看過的皮克斯最佳動畫長片,所以才有這篇鄭重其事寫出的影評。

 5 ) 心理學“白板假說”、“先天假說”之爭,與Soul的世界設(shè)定

讓我特別驚喜的不僅是整部電影美輪美奐的場景、爵士樂和深遠積極的價值觀,還有Soul當中的U學院設(shè)定也符合了兒童心理學家們對兒童性格的探索。

在U學院中每條靈魂都被賦予了特定的性格,集齊性格和火花之后才會被允許投放到地球的設(shè)定看似童話,其實和心理學界一直爭論的理論重合。

在兒童心理學界,一直有“白板論”與“先天論”的爭論,白板論是徹底的環(huán)境論者,認為所有的嬰兒生下來都是白板一塊,嬰兒的特性取決于撫養(yǎng)者的照顧和生存環(huán)境。上世紀極端的白板論者們甚至發(fā)表論文寫嬰兒房天花板顏色如何影響了嬰兒后期性格的養(yǎng)成,證明不同季節(jié)出生對嬰兒人格形成的影響。

“白板假說”在上世紀于發(fā)展心理學界獨領(lǐng)風騷,但在現(xiàn)代逐漸式微。目前比較主流的是先天假說,也就是U學院的故事設(shè)定——每個孩子在出生前就被設(shè)定好了性格。

精神分析流派的榮格察覺到每個孩子在出生前就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為此他做出的解釋是孩子受到宇宙行星的影響,所以他非常相信一個人的星盤能夠解讀出一個人的命運。

目前主流的兒童心理學界大部分承認兒童天生自帶自己的性格氣質(zhì),而兒童的性格氣質(zhì)甚至會影響到撫養(yǎng)人的互動反饋。比如一個神經(jīng)質(zhì)高的嬰兒更容易哭泣、不合作,照顧者可能會感受到疲憊倦乏,從而在不經(jīng)意間傳遞消極的情緒。

在科技進步的今天,心理學逐漸與遺傳學和基因?qū)W建立跨學科的交流。正是這樣的交流為“白板說”砸入最后一塊棺材釘。有目前發(fā)表的論文證實教育對基因天性的作用微乎其微,例如你無法改變一個天生的精神變態(tài)者,他們因基因使腦部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杏仁核縮小,對懲罰與規(guī)則敏感度程度低。

按你胃,最后跪拜皮克斯團隊,在故事設(shè)定中將我最愛的爵士樂與同樣最愛的心理學融合得如此完美。

 6 ) 一個人的天性是TA的保護神

一顆橡樹子可以說“迫切要求”成長為一顆橡樹,一只老虎則必須向老虎的樣子推進。

主角Joe在鋼琴和爵士樂方面天賦異稟但始終缺乏機會。在經(jīng)歷了不計其數(shù)的拒絕、否認和退而求其次的職業(yè)選擇后,終于有一天,得到了自己無比珍視的一次登臺表演機會。

興奮至極的他蹦跶在回家途中,卻一不留神掉進地下井,嗝屁了。

死亡和疾病也許是最能令人反思 “生之意義” 的事件了。

尤其經(jīng)歷了漫長的忍耐摸索,理想之光終于有一絲絲照進現(xiàn)實的當口,這樣的戛然而止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于是故事從這里被撕開了變化的口子,提出了那個重要的問題:

如果此時此刻就需要歸還生命,你會覺得來這一趟玩盡興了嗎?或是?

從皮克斯《頭腦特工隊》、《尋夢環(huán)游記》,看到這部既溫暖又引人深思的新作,我?guī)缀蹩梢钥隙ㄋ麄兊膭赢嬀巹∈巧疃刃蘖曔^心理學的,而且越來越善于純熟地把觀點融入故事,娓娓道來,使一個老生常談到幾乎令人熟視無睹的常識,得以被重新煥活。

這部探討生存意義的《Soul》,基本是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和延展至九十年代的積極心理學為藍本。

人本學派把人的尊嚴、興趣和價值放在首位,強調(diào)人類的優(yōu)勢、抱負、創(chuàng)造力、自由意志、潛能的實現(xiàn),關(guān)注成長和積極面。

它的核心理念至今仍值得孩子和成人聆聽——

01 忘我之境

從小到大,我們多多少少都感受過這樣的時刻:聽到喜愛的音樂渾然忘我、沉浸于小說和電影的情節(jié)廢寢忘食、專心致志地畫畫、做手工、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球賽熱血沸騰……做這些事時,我們?nèi)粚W?、伴隨著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如此投入以至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這種極度美妙的時刻其實很早就在道教、禪宗、佛教中被描述過,只不過在現(xiàn)代心理學被賦予了更明確的定義,祂被稱為:【心流】( Mental Flow),以及【高峰體驗】( Peak Experience )。

心流即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tài)。
心靈體驗到達最優(yōu)狀態(tài)時,心中澄瑩如練。只有當精神能量(即注意力)專注于實際目標,行動與機緣又搭配得天衣無縫時,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樹立追求的目標,能使感官變得井然有序,因為這時,人必須全心投入手邊的工作,將其他一切拋諸腦后。這種為克服挑戰(zhàn)而奮斗的階段,就是一般人認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
任何人只要能夠控制精神能量,并將它專注于既定目標,就一定能有所成長、精益求精。借此不斷練習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艱巨的挑戰(zhàn),使自己更加出類拔萃?!缎牧鳎鹤顑?yōu)體驗心理學》-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談談高峰體驗》- 馬斯洛

就是電影里所呈現(xiàn)的【忘我之境】。

專注沉浸地做一件事,本身就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能使人沉浸專注的事情,往往反映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獨特之處,包括熱情和天賦,就是影片中 “ 生之來處 ” 每個新生靈魂胸前徽章上那個待填補的 “火花 ”。

22卻不幸患有 “ 火花匱乏癥 "——又名抑郁癥

在 “ 一切世界 ”中,我們總會被其中的某樣東西點亮,每個人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gift。

“ 火花 ” 可以幫人安身立命、使人體會高級的愉悅感和意義感,新生靈魂們帶著各自的絕活兒來到地球。

所以作家天生應該去寫書,音樂家就應該去譜寫樂章,運動員就應該去追逐更高更快更強。

會電腦的人那么多,所以李安就應該去拍電影。

這就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幸福第一式,請務必勇敢追尋自己的天命之光,擦拭之、沉浸之、耕耘之,祂必不負你。

02 善待天性

天性除了天賦,更重要的一面,則是基因和成長環(huán)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格,就是徽章上所描述的那些性格特質(zhì)。

—— 三個去焦慮學院,五個去自戀學院。
——自戀人格會不會有點多?(神吐槽超好笑)

人格的基本類型決定了一個人的底層操作系統(tǒng),是TA思維及行為的基本盤。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馬斯洛(就是那位提出了需求金字塔的學術(shù)大神)主張:人一定要學會善待(而不是違抗)自己的天性。

一顆橡樹子可以說“迫切要求”成長為一顆橡樹,一只老虎必須向老虎的樣子推進。人最終不是被澆筑或塑造成的,環(huán)境的作用最終只是幫助他們實現(xiàn)潛能?!R斯洛《心理學的論據(jù)和人的價值》

學會坦然地面對自己天性中麻麻賴賴一點都不圓潤的部分,再聚焦其中的優(yōu)勢,讓它可以得到高功能的發(fā)揮,就是這個心理流派反復強調(diào)的 “ 接納自我,允許自己全然為人”。

我在剛上大學的時候也看到過一句類似的話:一個人的天性是TA的保護神。

但在未充分意識到這一理念重要性的情況下,人在受教育和社會化的過程中,由于養(yǎng)育者的不當引導、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經(jīng)常被要求 “成為他人” 。

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人也往往容易被自己所不具有的氣質(zhì)所吸引,反復把自己代入理想化的他人。

但每當我們按照要求“成為他者”的時候,天性就遭受了一分貶損,而天性的失落對“生之意義”危害深遠。

Tal Ben-Shahar——《哈佛積極心理學》

當一顆橡樹子被要求成為老虎時,當我們長期忽略內(nèi)心的聲音、習慣性地去迎合別人的期待時,天性對我們的回擊就是混沌、混亂、抑郁,甚至更嚴重的——火花逐一黯淡熄滅,再難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么22從一出場的時候,表面上像一顆對地球了無興趣的“厭世靈魂”。

而到了后面,我們會知道,她只是一顆被否定、打壓、傷害、被壓抑了天性的、恐懼的靈魂。

到這里我好像明白了,為什么關(guān)于22這顆靈魂的聲音,皮克斯安排了一位女性。

這就是關(guān)于幸福的第二條建議:每種性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健康譜系,真誠地面對、審視它,請務必披荊斬棘成為真正的自己。

03 感受當下

在心靈荒漠里,活動著數(shù)量不菲、被附魔般只會反復念叨著 “ 一定要成交 ” 的【執(zhí)念靈魂】。

在這里,影片把基金經(jīng)理這一職業(yè)人群拿出來當?shù)湫?,作為被外部力量擠壓、內(nèi)在瀕臨枯竭、與當下生活脫節(jié)的生命形態(tài)的代表,這個很容易理解。

但還有一個觀點,更加值得玩味。

擁有天賦火花的【忘我靈魂】有時候也會導致心靈貧瘠,它是有成為【執(zhí)念靈魂】的可能性的。

換言之,忘我的另一面,就是視而不見。

Joe在與22相處的時候,總是多多少少、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優(yōu)越感。

就是那種“我知道我在干嘛,而你只是在閑晃”的價值判斷。

這種不經(jīng)意的歧視和看似為對方好的“提點”,導致最后在迷失的22的夢魘中,Joe同樣成為了一個銅墻鐵壁般的猙獰形象。

當目標成為了意義本身,而不是被當做方法和工具,它就慢慢滑向不那么健康的譜系。

Joe甚至自己都不能免于困惑。

作為安排給22用以開解、幫助她找到火花的導師,他也是一個處于成長中的人。

當他在酒吧外面向薩克斯姐尋求答案,茫然不知下一步應該怎樣做時,聽到了那個富有哲學意味的“ 你一直就在大海 ”的故事。

這兩個情節(jié),指向的都是感受幸福的第三個心法——珍惜當下。

如果暫時找不到天賦火花也完全不是問題,就細細咀嚼每一口披薩的美味、與身邊的人走心地交流、聆聽接納而不判斷孩子的想法、感受風、感受甜、看見光,認真的對待一片樹葉。

Walk, walk, just walk.

就像22所擅長的那樣。

其實這些就是屬于她的美麗繁茂的火花呀。

人生不需要著急,對待它不妨再溫柔勇敢一些,接納它、感受它,去成為橡樹,去成為猛虎。

或者,只是走走,就很好。

電影公眾號:東門捷徑小V

有點不一樣的影劇深度長評,沒事兒的話,可以關(guān)注一下鴨~(づ ̄3 ̄)づ╭?~

 短評

又擠又破的地鐵,黃色的出租車,雄壯的布魯克林大橋,哈德遜河上遠眺萬家燈火,曼哈頓的秋色,小酒吧里的爵士樂,這就是紐約啊。理想如果都實現(xiàn)了,那然后呢?你會繼續(xù)問自己,人活著最重要是什么?不是愛,不是恨,不是痛,也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感知,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庸俗的生活,有人卻認為它是活著的全部意義。兩首歌太好聽了,聽完瞬間覺得生活美好了起來。

9分鐘前
  • 盲忙
  • 推薦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0分鐘前
  • 石狩川
  • 力薦

你以為所有的故事都被講完了,皮克斯給你講一個所有元素都見過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終于夢想和目標都不再重要,feel it

11分鐘前
  • 懶懶牛
  • 力薦

一部極有可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的電影;一部迪士尼皮克斯近乎滿分的作品;一個出品23部長篇動畫電影,拿下10個奧斯卡獎杯的工作室;排片2%

14分鐘前
  • Woody
  • 力薦

高納終于實現(xiàn)了夢想,但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追求了一輩子的東西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為了他的爵士夢,錯過了太多太多。他錯過了和母親相處的機會,錯過了麗莎……錯過了除了爵士之外的一切。很多電影都是給我們灌輸成功學、心靈雞湯,講述主角努力追求夢想,最后就實現(xiàn)了夢想。仿佛在說,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如果你沒成功,就說明你還不夠努力。皮克斯卻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偉大的成就才算活著,就算沒有成功又怎樣呢?恰恰相反,一味追求成功而忘記了享受生活,這才是最遺憾的。無論是看天空、走路,還是和家人相處、和愛人看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實都十分精彩而美好。生活的真諦不是什么宏偉的夢想,恰恰就是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追求夢想是最不重要的,看天空、走路、吃披薩才是正事!

19分鐘前
  • 朝暮雪
  • 力薦

《頭腦特工隊》關(guān)于情緒,《心靈奇旅》關(guān)于性格與靈魂,皮克斯已經(jīng)不屑于講述簡單“物”的故事,而是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開生活哲學命題,那是得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才能捕捉到的細節(jié),完美幻化在作品里。執(zhí)念的靈魂在忘我之境無去無從,而“我會享受活在當下的每一分鐘”。

23分鐘前
  • 影志
  • 推薦

皮克斯獻給“打工人”的年度治愈之作,這才是真正適合圣誕節(jié)和年底看的心靈大片。如果讓我選一部電影跨年,我會推薦《soul》,它不但讓我想要珍惜那些生命中的小美好,更是讓我想要感謝那些生命中照亮過我的人和事。以及不得不說,音樂太適合靈魂這個主題了,全片的音樂太動人了。

26分鐘前
  • 阿德
  • 力薦

電影好殘酷,都說應學會放下,但倘若從未得到過,又有什么資格說不想要?有機會挑揀快樂的人都是曾爬上巔峰看過風景的人,而平凡如我們,只能將腳下俯首即是的通通當作快樂,欺騙自己生命已足夠美好。決定笑著告別,將生命拱手相讓,不是愛的傳遞,而是心已死、夢已碎。一部純粹的情緒電影:如果得到了,再多表達一點都會破壞這種得到;如果沒有得到,不會尋找原因,只會感到遺憾。

30分鐘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薦

我聽過關(guān)于一條魚的故事。小魚游到一條老魚的旁邊說:“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大海的東西”?!按蠛??” 老魚問:“你現(xiàn)在就在大海里啊?!?“這兒?” 小魚說:“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目標不是人生的spark,生活本身才是??赐甏似P(guān)掉電腦,所有曾經(jīng)擁有的Spark,紛紛涌上心頭。

33分鐘前
  • 匡軼歌
  • 推薦

真的真的不必覺得排片少,目前口碑擴散還需要時間,中國的電影市場只是反應有延遲,晴雅集那股粉絲勁一過,就是這片翻盤之時,作為院線工作者很淡定地告訴大家,這片子不是不爆,只是時候未到。票房反超晴雅集甚至屠榜僅僅時間問題而已,畢竟有太多優(yōu)秀動畫片都是長線放映一兩個月。

34分鐘前
  • 百代過客
  • 力薦

你不會知道,那個街邊轉(zhuǎn)招牌的人的心中,存在著一艘巨輪。

39分鐘前
  • 湯吉
  • 力薦

一部“圣誕福音”動畫,和《生活真美好》擁有同個內(nèi)核,檔期應景。片中的“生之來處”并非基督教的“天堂”,而是來自宇宙高緯度的“量子空間”,甚至只要忘我就可以投魂而入,接近“天人合一之際”的概念。千年的厭世靈魂在世間走一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過著無趣日子的“音樂打工人”也在變換人生后,意識到生活的本質(zhì)不是苦追目標,而是“活在當下”?!霸谑馈币泊_實如此,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币簧墓怅幘驮诿恳凰玻覀兣c世界的關(guān)系很多時候是“時隱時現(xiàn)”的,“隱時”如風吹過,“現(xiàn)時”啃個披薩。沒有目標就是目標,沒有意義也是意義。

43分鐘前
  • 徐若風
  • 推薦

“靈魂不會被壓垮,壓垮你的是生活啊。”三十歲的社畜看的內(nèi)心澎湃,但為了維持成年人的體面又要在黑暗的影院里哭的默不作聲。22迷失后,黑暗內(nèi)里一句句話砸過來“你做不到”“找不到火花”“這不是目標,這是平庸的生活”和抑郁癥發(fā)病的自我攻擊好像…戳的我好久沒緩過來。沉入心流和陷入執(zhí)念只有一線之隔的設(shè)定好贊,基金經(jīng)理被黑的又搞笑又辛酸XD~但故事和人物塑造還是比《尋夢》的完成度差一點點。

44分鐘前
  • 疼疼(電動版
  • 推薦

理發(fā)師用剃刀也能救人危難,造型師用針線也會縫補夢想。枝頭掉落的樹葉,街頭鼓起的排風,地鐵里忙碌人群中的歌聲,角落里饑腸轆轆時的披薩,當你愛上生活的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原來每天有那么多靈魂經(jīng)歷個體的錘煉,性格的塑造,奮力沖向地球。也會有無數(shù)靈魂被生活壓垮,迷失進漠漠荒野。

48分鐘前
  • 西樓塵
  • 推薦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夢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東西,只喜歡看天、走路、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皮克斯送給社畜社恐的一記摸頭

49分鐘前
  • 禮拜六的兩腳獸
  • 力薦

我頂著豆瓣9.2我也要說,皮克斯就這?還碰瓷頭腦?車3都不如;故事主題是挺安慰社畜的,可是這劇本寫的就有問題還沒講好;全電影都很趕,和看2倍速一樣,全是劇情推著角色在走,打npc呢?皮克斯這點一直都不改;故事感情就摸了一下樹葉這么簡單就懂了?結(jié)尾還大團圓?主角犧牲的意義呢?不如《頭腦特工隊》和《Coco》一顆腳趾頭…連《賽車總動員3》里面主角的退休的感情都比這部有感染力…

54分鐘前
  • KD6-3.7
  • 很差

3.5。凡爾賽動畫,男主體驗了得嘗所愿,享受了人生巔峰,回頭規(guī)勸大家平平淡淡才是真,能活著就是美好。???

56分鐘前
  • 可露麗
  • 還行

因為Disney+Pixar這樣的存在 才使我對現(xiàn)代動畫充滿向往 我不僅向往那每一幀的畫面 更向往那群創(chuàng)造奇跡的地方

59分鐘前
  • 84交座人柔變器
  • 力薦

的確在今年看,具有撫慰人心的力量,但也就撫慰了不到3分鐘吧~

60分鐘前
  • 朝陽區(qū)陸依萍
  • 還行

看完沒有被雞湯到 反而失落的很 我熱愛生命 敬畏自然 保持一雙發(fā)現(xiàn)美與善的眼睛 我的家人愛我 朋友支持我 我特別健忘什么事情都不記得 我不控制食欲想吃什么就馬上吃 可是我都覺得活著好不開心啊 沒有“火花” 沒有夢想 沒有熱愛 沒有一技之長 赤裸地來赤裸地去 又何苦非要白白走這一遭呢

1小時前
  • t0psh1t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