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您千萬別太端莊
趙本山瞪著斗雞眼上場的時候,我剛喝了口水,然后他說了一句臺詞,我頓時噴了……幸好前排無人,要不然真是一出杯具
張藝謀其實是很有趣的一個人。我覺得他真要去拍一部正經(jīng)的喜劇應(yīng)該不會比馮小剛的差,因為看了那么多年的馮氏喜劇,還從沒有一部像《三槍》這樣讓我把滿口的水都笑噴出來的……
看首映的時候我覺得記者們太過于矜持(也有可能是他們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一部張藝謀電影),他們笑得有點謹慎有點含蓄有點曖昧有點不知所謂,張藝謀炮制的東北人的麻辣燙把我們這些溫和的南方人燙得有點兒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大聲喝彩還是該小聲竊笑,怕一不小心表錯了態(tài),讓那些遮掩得華華麗麗的粗俗本性“走光”了。
張其實是想告訴全世界:“我也是一個俗人?!倍@部叫做《三槍》的電影的確俗得不能再俗,紅男綠女,貪財偷情,動機赤裸裸,臺詞活脫脫。人物形象要多粗俗有多粗俗:麻子、爆牙、禿頭、斗雞眼……講話噴口水,走路羅圈腿,唯一正經(jīng)的人還是個殺手。張藝謀不玩煽情,也不擺拍大場面,他把N個東北二人轉(zhuǎn)的段子嫁接到一起,組合成一個新的故事。拋去“大片”的束縛,張藝謀如釋重負,故事講得簡潔明快,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我想,這一回,他俗得很爽。
不爽的是這樣一些人。他們在評價這部片子的時候神情很奇怪,不說不好看,也不說好看,只是說有點“另類”。其實不是電影另類而是他們異類,沒把自己當成俗人,沒能領(lǐng)會張大導(dǎo)演返璞歸真的境界。所以,看《三槍》的時候,您千萬別不好意思笑,因為它就是張藝謀這個大俗人把各種俗元素揉搓在一起的一部大俗特俗的電影,說白了它就是逗你玩。張藝謀都沒正形了,您千萬別太端莊……
2 ) 知音體的血迷宮-風騷老板娘勾引小伙計為情為欲啊何去何從,為報情仇雇兇殺妻反害己面館老板啊可笑可嘆
近日在陜西某鎮(zhèn),本是民風淳樸,安居樂業(yè)的小村莊里,一個坐落在黃土高坡上四面環(huán)山的小面館里發(fā)生了一個讓人感慨萬千的悲情故事。(本稿中出現(xiàn)人名皆為化名)
老板麻子是改革開放之后借用政府的好政策先富起來的典范,他之前是村里的壯勞力,多虧黨的個體戶政策,開起了二球子鄉(xiāng)最早的油潑面館大飯店,通過個人的努力經(jīng)營,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典范,但是由于過于操勞生意,個人問題一直拖到50歲,才討到了一個比他小20多歲的老婆閻小鳳,外人看起來他們夫妻兩個一個做老板一個做老板娘,生活的和和美美,叫人艷羨,殊不知在平靜的生活下埋藏了崩潰的導(dǎo)火索。閻小鳳眼瞅著和麻子結(jié)婚五年了,一直沒能懷上孩子,麻子一直懷疑閻小鳳的生育能力每天抓著閻小鳳造小人兒,后來聽信了一些封建迷信竟然走上了性變態(tài)的道路。閻小鳳每天生不如死但是只能忍氣吞聲。
趙六是副村長的兒子,從小游手好閑,初中畢業(yè)之后也沒找到工作,他爸爸在鄉(xiāng)黨委會上認識了老麻子,把自己的兒子推薦到了麻子的面館大飯店做大堂經(jīng)理,麻子本是好心成全年輕人的就業(yè)問題,卻不知引狼入室,成為了一個杯具的引子
麻子由于生意紅火經(jīng)常出去采購原材料,一個月總有半個月在外鄉(xiāng)跑業(yè)務(wù)剩下半個月又抓著閻小鳳造小人兒,閻小鳳敢怒不敢言,一腔情懷無從傾訴,慢慢的她找到了年輕的趙六向他傾訴自己的苦惱,兩個年輕的情懷在孤獨和寂寞中慢慢的走在了一起,在一個風雨交加伸手不見黑夜的五指兩個年輕的心終于迸發(fā)出了無比的激情他們發(fā)生了關(guān)系。隨著他們兩個關(guān)系的加深,小鳳對老板麻子的抵觸感越來越嚴重,甚至買了一把鋸短了管的五連發(fā)獵槍,號稱要殺死老板和趙六私奔,趙六膽子很小一直在勸阻閻小鳳。
有了第一次就有下一次,只要老板不在,趙六就和閻小鳳纏綿在一起,什么也阻止不了他們激情的戀愛。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麻子從別人嘴里得知了這件事情于是一場杯具終于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
怒發(fā)沖冠的麻子一氣之下找到了一個小片警張三。準備給他3萬塊錢讓他幫忙干掉閻小鳳和趙六,張三貪圖的卻并不只是著3w塊錢而已。麻子在給他現(xiàn)金的時候,張三發(fā)現(xiàn)了麻子的保險柜里還存有巨額現(xiàn)金,貪念一起就把麻子殺了,但是由于巨大的恐懼他離開了現(xiàn)場。
趙六找老板簽報銷單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了老板的尸體,他第一反應(yīng)就是閻小鳳做的于是清理了現(xiàn)場把老板的尸體埋在了后山。
張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晚上,他定了定神,決定再去麻子的地下室敲開保險柜拿錢,卻發(fā)現(xiàn)不見了麻子的尸體,于是認定是閻小鳳和趙六準備要挾他,于是來到了面館大飯店宿舍準備殺掉趙六和閻小鳳,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搏斗趙六被張三殺死,而張三卻死在閻小鳳購買的五連發(fā)獵槍下,做了槍下幽魂。
在這場不倫之戀引起的杯具里沒有人是贏家,他們都為自己的欲望付出了代價。
正可謂:風騷老板娘勾引小伙計為情為欲啊何去何從,為報情仇雇兇殺妻反害己面館老板啊可笑可嘆
后來鄉(xiāng)里宣傳隊的張書記把這個杯具的故事改編成了秦腔,逢年過節(jié)就向村民演出,以告誡大家性生活是夫妻關(guān)系中重要的一環(huán),為鄉(xiāng)里計劃生育工作的宣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本刊特派記者 倪大葉
3 ) 《三槍拍案驚奇》票價應(yīng)該訂一百二十元一場
《三槍拍案驚奇》票價應(yīng)該訂一百二,并附贈有線電視包年一年,然后在央六放放就得了。
基本就是一個拉長了的小品或是二人轉(zhuǎn)。這破玩意根本不能叫電影。張藝謀這廝真是豬油蒙了心,這么好的本子讓他搞得不倫不類。
滿是炒冷飯的笑料,連點新鮮的都沒有,倒是圖省事,這真是賺快錢來了,借著春晚《不差錢》的余熱,抓緊撈一把。電影真不是這么弄的,畢竟也算中國電影的領(lǐng)軍人物,這不自己往自己頭上扣屎盆子么。
是,小沈陽這一顰一笑的多嫵媚啊!不過想找樂你去劉老根大舞臺多好啊,那更熱鬧,還有黃段子呢,那一段一段的多招笑啊?;ê脦资茈娪霸豪镆槐菊?jīng)的看90分鐘,這不是找不自在么,你說這黑燈瞎火的。
看到結(jié)尾還來了一個喜劇部分導(dǎo)演尚敬。這才多少明白點,哦,這張藝謀是拿這片當情景喜劇拍的,還專門找個情景喜劇導(dǎo)演幫他把關(guān)。在尚敬的幫助下,張藝謀終于把這個片子搞成了這個奶奶樣。當然了,少不了小沈陽、趙本山他們的傾情奉獻,這里處處是他們的影子。不不不不,不是人影,我說的是風格,整個觀影過程這個跳啊,一會小品,一會二人轉(zhuǎn)的,就是不見電影的痕跡。
一個磨磨唧唧,毫無懸念的故事,這么好個本子,懸念呢?節(jié)奏呢?一部電影能讓人堅持看下去,是因為他有懸念或是一些情緒的東西帶著觀眾走,觀眾渴望知道下一步發(fā)生了什么,誰死了?誰活了?最后他倆在沒在一起???這就叫懸念。而這個電影呢,會有抓人的東西么?有一點懸念的東西存在么,一個如此精彩又交錯制衡的劇本,卻成了一個簡單的闖關(guān)游戲,三下五除二,完活。這倒是痛快。還有那個愚蠢的剪輯,大段大段的情節(jié),搞得節(jié)奏拖得要死。黑色幽默的電影,精彩就在于各個線索之間的糾結(jié)與制衡,可這里呢,幾條線索都快成平行線了,還有什么精彩可言!
確實,丫蛋和那個齙牙伙計的辯論脫口秀很精彩,這也是唯一讓我叫好的地方,當當當當這么多句臺詞,一個長鏡頭下來,演員確實很辛苦。聽相聲《報菜名》也就這樣了。不過這段最大的問題是:這分明是個雞肋啊,精彩是精彩了,這玩意破壞氣氛啊,上一場是孫紅雷要殺人,下一場是孫紅雷去見倪大宏,中間夾這么個玩意,真當是電視插廣告呢。
劇情也是漏洞百出,孫紅雷假借殺閆妮和小沈陽,騙取倪大宏信任,于是搞來兩人帶血的衣服,這倆人的衣服哪搞的啊,他倆為什么會睡那么久,這跟孫紅雷有關(guān)么。這里就缺交代鏡頭。小沈陽埋倪大宏,說是自己以為是閆妮殺的,他幫著處理一下,同樣也缺一個交代鏡頭,他怎么就那么確信是閆妮殺的,起碼你在小沈陽看見尸體的時候給個閃回,強調(diào)一下閆妮的殺人的決心,這種不嚴肅的敘事省略,很容易造成歧義。包括這么謹慎小心的孫紅雷,為什么突然狂性大發(fā),跑去殺小沈陽,一個陰險狠毒的人,如果狂性大發(fā),一定是要被屢次刺激才會如此,而孫紅雷這種,就有些太莫名其妙了,搞得人物性格也不統(tǒng)一了。注:以上有劇透,請謹慎閱讀。
我知道,即使我再罵這片,還是很多人會去看的。不過我覺得,這種片還是下載下來,用鼠標拖著進度條,快進著看看就得了,花錢去影院,即浪費金錢又浪費生命,真是不值。
雖然上面風聲緊,但是下載一定會有的,加油吧,少年們!
4 ) 國際大導(dǎo)演張藝謀已死,打《三槍》之后
高級技工張藝謀,我決定不再保衛(wèi)你了
別怕,老謀子還好好活著。我說的是我腦海里的“國際大導(dǎo)演張藝謀”,昨晚已經(jīng)壽終正寢了。
從此,張藝謀原地滿狀態(tài)復(fù)活之后,變成了高級美術(shù)技工(雖然他一直都是)。
昨日看《三槍拍案驚奇》首映了。
很是糾結(jié),全場觀眾,80%都是在不尷不尬的幽默和不倫不類的臺詞中沉默,偶爾發(fā)出幾聲笑聲,是嘲笑。
我自認笑點不高,全場也只笑過幾聲。這不是宣傳說的喜劇。
如果硬說穿粉紅內(nèi)衣,肚兜才對,的小沈陽出場就是一出喜劇,我無話可說。
好歹也是花幾百萬買的《血迷宮》改編權(quán),完全被模糊不清的定位浪費掉了。
不過畫面還是老謀子的技術(shù)活,那山那天看起來像油畫樣,但是劇情,人物,節(jié)奏甚至剪輯都出現(xiàn)很多問題。
到最后更是干脆全部人原地滿狀態(tài)復(fù)活,一起來跳舞。。。。
整就一部加長版的“二人轉(zhuǎn)”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可能我是南方人,理解不了里面的幽默,不懂欣賞二人轉(zhuǎn)(但我看平時的二人轉(zhuǎn)也是蠻好玩的啊~,在三槍里面我實在擠不出笑臉)
如果你不是小沈陽死忠粉絲,我不推薦你看三槍;
如果你不是二人轉(zhuǎn)狂熱愛好者,我不推薦你看三槍;
《三槍》之后,張藝謀在我眼中徹底淪為高級美術(shù)技工。
他前期崛起,以第五代的名義打出名堂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等無不依托強大的文學(xué)作品,在文本具有濃烈的人文關(guān)懷的基礎(chǔ)上,依托自己優(yōu)秀的視覺表現(xiàn)力拍出好電影來。
但從《英雄》開始,我還可以給英雄四星,視覺上實在無以復(fù)加,注意,僅僅視覺,一些剪輯硬傷也開始出現(xiàn)。
然后《十面埋伏》,三星。
《黃金甲》,開始以為依靠雷雨的強大文本,可以拍出經(jīng)典,殊不知期望過大,被黃菊花黃金甲驚悚到了,直接2星。
《三槍》,竟然能讓我在音響效果強大的電影院里啥感覺都沒有,想盡早放完走人。這是從來沒有遇到的事。三槍做到了。1星。
(注意,以上皆為個人主觀評價,而且是建立在我對張藝謀他所具有的光環(huán)所帶來的高期望值上的)
圍脖上有人說,張藝謀是偽大眾——離開了宏大敘事,張藝謀幾乎不堪一擊。
在《有話好好說》之后,他跟社會完全脫節(jié),三槍到了脫節(jié)的極致。
張藝謀的悲哀在于,他即使想做成市民范兒、娛樂范兒,國家榮譽也永遠壓著他。這點兒,寧浩一代可以隨時向張藝謀殺出一擊。
還有人說,張藝謀和陳凱歌的第五代們可以去洗手,幫李安們提鞋了。(說的有點過)
我記得《新周刊》有期封面就是“保衛(wèi)張藝謀”
并列出保衛(wèi)張藝謀的八大理由。
其中有
“他與他的電影作品是一個總價值達40億的超級品牌,我們高興地看到這種基于個人品牌增值的野心,同時,我們也對這種品牌增值背后的責任感和市場誠信度深感安慰,不錯,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導(dǎo)演——對投資商,對票房"
"
直到現(xiàn)在,他還不是至高無上與無可挑剔的權(quán)威,只要你愿意,你還是可以跳出來罵他。他儼然“國師”、是“文藝戀尸癖”、他“太膨脹了”、他在“助長人們奔向消費主義”、他“身上透著一股‘賊光’”等等,似乎再狠毒的言論你都可以加諸其身。在他一人滿載美譽的時候,他同時肩負被罵的惡名。在他支撐之下,更多的藝術(shù)天空等待下一代導(dǎo)演來開挖。"
是的,難得的是他尚可被罵,而不像陳凱歌那樣會反罵你無恥到這個地步。
還有的是,大家完全不必要擔心《三槍》的票房。
你看下電影的排期就知道了,《三槍》可以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檔期,甚至黃金檔,而其他電影,觀眾不是很想去追,僅僅是想看下電影放松下,都會遇到《三槍》的。
進攻4億,這是制片人說的,雖然看起來可笑,但是,我咋樣笑也阻擋不了《三槍內(nèi)衣》進攻的腳步。
雖然你還是代表了中國電影,(老外看到三槍啥感受。。)
雖然你還是具有強大的號召力
雖然我和你相比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但張藝謀,從我個人而言,我已經(jīng)在腦海里從大導(dǎo)演名單中將你剔除了。
5 ) 張藝謀就是一個高級工
我特別反感有人質(zhì)疑賈樟柯的電影只知道揪住揭露中國的黑暗面不放,靠出中國的丑來吸引外國人的注意。但現(xiàn)在覺得這種質(zhì)疑放到張藝謀的早期作品上再合適不過了,張就特別會選小說,專門博洋大人們的歡心。《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這些他廣受稱頌的作品,全是改編自別人成型的小說。一但沒了自身具備深切人文關(guān)懷的小說,他的片子就成了笑話。張的電影的靈魂從來不是他的,沒有別人寫的好本子,他只會拍風光片。人家賈的本子可都是自己寫的,表達的也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好的導(dǎo)演不是不拍爛片,有的電影我不喜歡,比如《太陽照常升起》,可能我沒看懂,可能他的表達方式超前,但我能看出來導(dǎo)演的努力和野心,即使是失敗,也是偉大的失敗。
我又想起了當年《無極》上映之前,陳凱歌接受采訪說:“我保證《無極》能給大家?guī)碜罱K極的感動,遠超《霸王別姬》。”看完《無極》我不知道是陳太無恥了,還是腦袋短路了,還好張還沒陳臉皮那么厚,一貫是比較低調(diào)的。水準倒是不相上下,張也不用嫉妒陳是大陸唯一一個金棕櫚,陳也不用嫉妒張拿了一堆小熊、小獅子了,我宣布你們打了個平手,去一起給李安提鞋。
總有人問啥是作者導(dǎo)演,戈達爾是,賈樟柯是,就算塔倫蒂諾也是,張藝謀就不是,他就是一個只會拍大紅大綠的攝影師,他適合去評高級工,絕對的技術(shù)人才,但不是藝術(shù)家。
這不是review,就是一篇亂噴。買來個別人的本子,湊幾個今年的熱點人物,鼓搗出純是為了賺錢博眼球的花里胡哨的一堆膠片,有啥好評的。倒是閆妮兒,可惜了了。
md,就因為我最愛的片子之一就是"Blood Simple",雖然早就對張不抱希望了,還屁顛兒屁顛兒的一個人趕去看早場,何苦呢我?
6 ) 說這片好的人讓我想起了二奶上電視
這個世道太奇特了,二奶可以上電視訪談節(jié)目振振有辭地為自己辯解。
片子爛,也可以說自己是俗片,好像代言了無數(shù)老百姓,要求少數(shù)人不要太端莊,誰端莊誰裝逼。
其實說白了,這年頭好像能自圓其說能發(fā)槍文能跟槍貼,就能看起來像良家婦女了。
因為啥?因為沒標準啦,人們都無恥到把振振有辭當標準當正義當高尚啦~什么愚蠢低級的說法,只要自圓其說就可以上街了~二奶說我是用青春跟他的金錢作為交換達成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也能上電視啦~連他媽的倫理道德禮義廉恥都不是社會共識了,誰能可以強奸強奸~
所以看這個槍文和后面跟的槍貼,我剛吃進去的早飯都要出來了。。。顛倒黑白的玩意,文革見多了?,F(xiàn)在人的問題不是太端莊,而是太沒溜兒了!
一個文明的社會,起碼是我們現(xiàn)在努力的方向的那個社會,是一個公民社會,有一個達成共識的道德標準和社會理想,面對分歧的時候,才能有共同的標準和取舍,達成社會全體利益的最優(yōu)。而公民的社會共識和道德的構(gòu)建,來自公共知識分子的反思和指引。這就是為什么我覺得文化人有義務(wù),不單靠文化產(chǎn)業(yè)吃飯,還要做社會的大腦和眼睛。
中國的社會需要啟蒙,社會的去政治化,庸俗化,幼稚化,到底是誰在幫兇?
有批電影人和文化人不是致力于民智啟蒙,而是從反啟蒙中獲益,能力越大,不承擔越大的責任,而是制造越大的罪惡。
又該有人說這話是裝B了哈哈。不過我認為所有的這些爭論,都有些自說自話,連基本的價值和標準都沒共識了,誰都能代言正義了。掐來咬去,一邊是討論電影的藝術(shù)水平,一邊是罵對方裝逼裝端莊,不知道交火點在什么地方。
我的標準就是智力附加值高,才能拍出好電影,不能因為你有名你能炒作,就拍爛片糊弄人。一方面這是不尊重人,一方面你占據(jù)名導(dǎo)地位霸占話語權(quán),甚至會愚弄人,讓大眾覺得這就是藝術(shù)這就是思想這他媽的就是高尚!
那些給這個電影寫槍文和槍貼的人,我只問你們,你們愿意自己的孩子看著這些東西長大,成為這種文化的受眾和跟從者嗎?
如果舉出幾個跟張藝謀的爛片相對的、有誠意、有責任的片子,我會說《高興》《我的唐朝兄弟》。一年一見的好片,看了心里很欣慰,很舒暢。
這種電影不用張藝謀來拍
老謀子晚節(jié)不保
果不出所料,這是一個抻長了的小品。我愿把一切臟話獻給他。這根本不是電影。到處是炒冷飯的笑料,完全不值得去電影院看,網(wǎng)上下來快進掃兩眼就可以了。
看的嘔吐不止~
孫紅雷人,小沈陽萎。趙本山寨,張藝謀財。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馬拉戈壁……
我個人覺得不錯,反正能夠一笑,哪里有那么多嚴肅呢?那些評論家真是少活多少年啊……
大爛片一個 浪費我的電影票錢- -
我很喜歡科恩兄弟的原版《血迷宮》,張藝謀在大框架上沒有做任何改動,用弱智低俗的本山小品橋段和科恩式黑色幽默相互配合,有些不倫不類。但張藝謀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用當前流行的“雷人元素”來吸引眼球和玩弄色彩空間。失敗之處在于收尾太快,且結(jié)尾不夠峰回路轉(zhuǎn)。
沒見過張藝謀拍這樣荒誕不經(jīng)的電影,所以新奇。個人比較欣賞張導(dǎo)這種顛覆又略帶自嘲的姿態(tài),算是奧運之后的玩票之作。雖有難以忍受的地方,觀影過程依然很Happy,4星多為新奇分。PS 轉(zhuǎn)個好玩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趙本山寨,張藝謀財;(下聯(lián))孫紅雷人,小沈陽痿。(橫批)閆妮大爺(演你大爺)!
剛看完《三槍拍案驚奇》,沒有想象的那么爛,有些情節(jié)還挺搞笑的。不過說實話,我不認為這是一部大片兒,因為本片中建筑場景幾乎就一個地方,人物就那幾個,特效幾乎沒有,我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成本是多少,但我相信它應(yīng)該就是一部標準的小成本制作,可這部小成本制作卻被“包裝”成了一部大片兒。
某西北面館的一群東北人殺來殺去的故事,最后的結(jié)局是大家都信春哥。閆妮和小沈陽展現(xiàn)了不俗的演技,但張藝謀實在是不善于講這樣復(fù)雜的一個故事,讓人仿佛是看了一部面條廣告。
沒想象中差——張藝謀起碼是攝影的保證。但影片結(jié)構(gòu)大有問題,高潮不高,也沒有懸念和翻盤。我愛閆妮。
這是一部多么”可怕“的電影啊,我不想推薦給任何人,除非你是小沈陽的死忠粉絲。我們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偉大的導(dǎo)演的作品就是這個樣子嗎?這是一部喜劇嗎?這是一部什么電影啊。充斥著癲狂、混亂、不幽默、生硬的滑稽戲,真讓人崩潰,果然它是預(yù)期中來搶錢的一部電影。建議別看。
歡迎收看由張藝謀客串導(dǎo)演的劉老根兒大舞臺年度聯(lián)歡會!
其實科恩兄弟的劇本還是挺厚實的,這也是使本片沒能徹底淪為杯具的原因,但風格上毫無建樹,在我看來導(dǎo)演是張藝謀或者是趙本山最后出來的效果不會有什么大不同的。
跟十月圍城比,還真是差多了啊= =|||這是良心話……
我沒看懂,期待太高了吧。
其實我真的很喜歡老謀子在這部電影里體現(xiàn)的色彩
為什么我的評論不見了哩?還得重寫一遍。佩服掏錢被槍的勇士們,更佩服那些黑看成白的槍手們?。_著這些給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