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
殷商紂王無道。 東海惡龍乘機到人間作亂。太乙真人派弟子靈珠子下凡人間,降世為李靖之子,太乙真人授予法寶,并為其取名哪吒,命其為民除害。龍王壽辰,龍子到人間劫奪童子,哪吒將龍子打死。龍王來找李靖索子償命,李靖怕傷及百姓,只好命哪吒交出法寶。龍王不許,水淹陳塘關(guān),哪吒為大局著想,自刎以退兇龍。太乙真人心疼愛徒,給其蓮花之身,助周伐紂。百姓感謝哪吒救命之恩,興修廟堂。龍王得知哪吒未死,又來報仇,哪吒孤身鬧海,伏水族,降惡龍,終為百姓爭來風(fēng)調(diào)雨順,天下太平。
河北的故事影片生產(chǎn)正式起步于1982年,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哪吒》,編劇方辰、王昌言,導(dǎo)演陳方千。以河北梆子《哪吒》舞臺劇為藍本,薈萃了裴艷玲、王湘云、張峰山等著名演員,展開了一個氣勢恢弘的神話世界:哪吒為拯救百姓而孤身闖海戰(zhàn)水族,降惡龍,終為百姓爭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幸福生活。著名戲曲表演藝術(shù)家裴艷玲在回憶該劇時說,《哪吒》當(dāng)時在全國一炮打響,受歡迎的程度超出了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的想像。
愛奇藝喜歡湊片數(shù)吧?1983都要VIP才能觀看。
媽呀,竟然能找到,小時候看了玩角色扮演
小時候看過這個,還是在電影院看的。只知道是唱戲,那時還不知唱的是河北梆子。一直喜歡戲曲,所以覺得還挺好看的,裴老師演的哪吒英姿颯爽。
小時候的哪吒太可愛了,長大后的哪吒也帥氣,武打水平高。
戲曲電影的服化道都非常漂亮,李靖府上和哪吒廟里的燭臺什么的看得人流口水,太乙真人修煉小塔樓(?還有幾個建筑背景不知道是搭出來的還是畫片,畫片嫌太真了,搭出來又用不上內(nèi)景。80年的特效,乾坤圈噔噔噔上天和猴十萬八千里一樣嘛,整體觀感統(tǒng)一融洽。還有龍王找上來的時候,哪吒從李靖家正廳到小亭來回的橫移鏡頭太精彩了,幾根珠子做出層疊的景深,后面是被烏云滾滿的天,高潮是哪吒在小亭里自刎,表演出的升格鏡頭非常震撼。這一場是把空間打通配合戲曲動作的連貫效果比較好看,后面打戲還橫移 模擬舞臺場景追主要人物就越看越困了。后來白蛇傳情可能是要做出觀眾席角度差異,豐富鏡頭語言,白蛇暈倒在斷橋邊上的一個景切了四五個不同角度中景,人物談話又大量用邊緣構(gòu)圖,讓視覺中心左右跳來跳去的,兩個都處理的不算太好。
憑著零星的記憶,在蓮花中化成真身那段,我估計我兒時看的應(yīng)該是這部電影了
戲曲片,鏡頭轉(zhuǎn)換上已經(jīng)是電影思維了
現(xiàn)在去看太搞了,全程唱
戲曲版
愛奇藝喜歡湊片數(shù)吧?1983都要VIP才能觀看。
在影院看的,那時有許多戲曲電影,評劇,黃梅戲,越劇都有,尤記得小哪吒連翻幾十個跟頭變成了大哪吒,還記住了裴艷玲的名字
看過的第一部梆子,也是我看過的最符合我童年印象的一部哪吒作品。其實只論外形的話,國京的徐瀅當(dāng)然是最可愛且有孩氣的哪吒,裴艷玲那時候畢竟三十多了,但裴先生身上的桀驁之氣與哪吒這個角色的反叛不謀而合。哪吒確實得找坤角兒的娃娃生來演。裴艷玲這版哪吒的人物設(shè)計很好,小時候肉身的哪吒對龍?zhí)觿兤こ榻?,但被逼著自刎后蓮花身的哪吒反而有了慈悲之心,讓龍王承諾按時降雨后也就將之輕輕放過,隱喻非常明顯。最后感慨一句,梆子真的太高亢了,梆子演員也忒有嗓兒了。
河北梆子戲曲電影版《哪吒》。裴艷玲厲害。
哪吒自刎,和龍王這個喜劇角色,一定不要放過。金光洞甚美,哪吒水上戰(zhàn)龍王更美。
戲曲版不賴,武打流暢驚艷,曲詞清麗考究,給人舞臺劇獨有的程式化之美。缺點是哪吒人設(shè)太好,把壞事全推到龍王父子身上了??
20200423,這個版本好好看
小時候第一次寬銀幕露天電影體驗
裴艷玲就是活哪吒,哪吒的真功夫,哪吒的精氣神兒,十足!
2019-08-05,八十年代,鏡頭還這么優(yōu)雅的戲曲片不多了
這么好看的劇竟然沒有評分,河北梆子……可好聽了,1983年拍的,也是奔四的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