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看Matt的blog時看見他批判柏拉圖,說柏拉圖的東西很爛。后來他又說安蘭德的東西很爛,然后在那里用經(jīng)濟學(xué)思維argue了好大半天。我雖然極度崇拜他敢于逆世界大流的勇氣,但也很無奈地不能在這里同意他。我在哲學(xué)上不是造詣膚淺,而是根本沒有造詣。我都捧著蘇菲的世界兩三遍了,但就這本小人書還是很多東西不明白。希臘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就很少的人,很小的國家,可卻創(chuàng)造了西方世界最燦爛的文化。 柏拉圖有個很著名的洞穴隱喻,就是說我們的生活其實是真實世界的倒影,而哲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是走出虛幻世界的洞穴,找尋世界的本真。就像房龍在《寬容》的序言中所寫的那樣,為了找尋廣闊世界的人都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靜靜的無知山谷里仍由守舊老人統(tǒng)領(lǐng)。所謂改革和保守,也在這里得到了體現(xiàn)。那些年輕人也許就是柏拉圖洞穴中的哲學(xué)家們,他們都尋求著自己的未知世界,希望得到世界的真理。但是這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安徒生那段《光榮的荊棘路》寫著英雄的故事。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歷史就是一段探索本真的歷史,這些敢于探索本真的人是歷史的主角。因此,歷史不是所謂人民的歷史,而是英雄的歷史,人民的作用僅是跳出來陪襯這些英雄。 記得那個少年爬上了樓頂,卻又縱身躍下。仿佛看見了《飛越瘋?cè)嗽骸返挠白?。瘋子只是我們對別人的評價,很有可能我們在別人眼中也是瘋子。那個少年在父母在老師眼中只是一個很不幸的青年,但是他最后到了Zion,他找到了終極實在。 那位運動員也在最后喃喃自語,freedom,freedom...其實第一反應(yīng)是美國人又開始向全世界灌輸美國精神了。有一次說到輪子問題,我跟Matt 說,他們都說我被美國的propoganda洗腦了,其實我絕對沒有。他說,對,但是美國沒有propoganda啊。然后我頭腦里冒出了他義憤填膺的形象,背景寫著美國民主和美國自由,自由女神的火把也慢慢飛到了他的手上。當(dāng)時我那個汗啊,我覺得美國給其子民造成的幻覺也不是一般的嚴(yán)重。 機器人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我們虐待他們,沒有給他們平等權(quán)利,然后他們報復(fù)我們,他們更知己知彼,本來有講和的機會,但由于我們的自負我們放棄了,最后他們控制了我們。我突然想到了恐怖分子,美國人就神經(jīng)兮兮地告訴全世界,這些人是恐怖分子,還列了一個名單,然后誰叫他哥了他就把名字給你劃掉。世界真的就是無政府狀態(tài),那些恐怖分子也是這么給逼出來的。不過確實他們也有責(zé)任,他們至少不應(yīng)該傷害平民??墒牵瑳]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些恨的根源很多時候甚至埋下了幾千年的種子。所以,歷史學(xué)家不斷地說,要寬容。 我們找尋世界的本源,也像極權(quán)統(tǒng)治下的人尋找自由。受權(quán)力支配的社會需要得到疏通權(quán)力的渠道,如果有個最高層將這些渠道堵死了,下面的人需要自己抗?fàn)?。就像那些被編入程序的人抗?fàn)?,也像蘇聯(lián)那幫知識分子的抗子,當(dāng)然,我國的就不說了。不過,挺可惜的,很多知識分子那個時候都選擇享受體制的強奸,獨立精神蕩然無存。 很多時候,也真發(fā)現(xiàn)政治異常的性感。它讓你為它銷魂,它最后還要控制你的靈魂,它還要讓你為了它出賣你的靈魂。而這個過程不僅轟轟烈烈,而且纏綿悱惻,讓我這個圍觀者或是間接參與者也為之蠱惑。因為這種看不見的力量居然可以這樣改變?nèi)说男袨楹托撵`。政治學(xué)有的時候就像一出歌劇,它在愛中有那么一點點恨,愛恨之中跌宕起伏,使人要對統(tǒng)治對正義對榮譽進行不自覺的終極探索,盡管這種探索會繼續(xù)茁壯地失敗。政治就是權(quán)力,誰支配誰的問題。所以,我們應(yīng)該自己支配自己,更多時候要自我救贖。Aguilera還唱著呢,save me from myself。有時候,我覺得這女人雖然很花瓶,但卻真的真的十分個性十分妖艷地有才著。
5 ) 青春期的渴望超越與無力感
多年后重溫,依舊被強烈地感染和打動。它有種魔力能把人一下子帶回《Beyond》一集那種慵懶的青春期情緒:明媚的陽光是頹廢的,蒙著露水或太陽雨的濕氣。傷感浸泡著每個細胞和整個空氣。在這種毫無理由的傷感里感到溫暖。 傷感濫觴自《少年故事》?!秱商焦适隆返睦吓蓭戆踩校灰豢淳褪侨毡咀髡哐壑械膫商?;故事里的電腦技術(shù)有鮮明的架空風(fēng)格,屬于近代和一戰(zhàn)前的時代背景,故事卻在九十年代的美國,透露了 Matrix II 和 III 揭示的背景設(shè)定“矩陣迭代”。終章《矩陣化》強化絕望。細究起來,傷感的來源應(yīng)該是作為基調(diào)的無力感。 這些是主觀的個人感受。明天醒來,這些情緒如露珠般消失,再看文字就很難有共鳴了。
恩。。片頭第一個故事極為曖昧。但最能引起我注目的是那個日本小姑娘和她的貓以及一群孩子的故事,在清淡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受物質(zhì)世界束縛的區(qū)域,童真在這里被肆意的展現(xiàn),想起蘇菲的世界中那個迷離的動畫世界
可看作《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前身,但看得我真挺犯困,篇幅短真的出不來東西。
如果人類最終通過物理學(xué)找到了構(gòu)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就如同matrix里的人,看清世界萬物是由0和1組成。。。然后呢? 該吃吃該睡睡,或試圖操縱0和1,成神。。。
Kids Story>World Record>Detective Story/Beyond/Program>Marticulated/Second Renaissance,The 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拖低了整體水平
有幾個是不錯的,算是又勾起了我當(dāng)年看黑客的殘留激情
非常的經(jīng)典,值得收藏
包含9段故事:《機器復(fù)興》、《少年故事》、《虛擬程序》、《世界紀(jì)錄》、《超越極限》、《偵探故事》、《矩陣化》、《終極戰(zhàn)役》?!恶斂偷蹏鴦赢嫲妗肥菍﹄娪啊恶斂偷蹏返挠辛ρa充,它使這個抽象理論和復(fù)雜故事更加豐富??催^之后,會對沃卓斯基兄弟控制力和寬容度大為贊賞
黑客帝國的全套.都非常的喜歡.喜歡里面里面那種一切都可以是虛構(gòu)的感覺.甚至覺得有些東方哲學(xué)的味道
說是動畫版,其實是對電影版世界觀的補完,而且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成了日本動畫電影人的秀臺了。但總體來說質(zhì)量很高,不管是作畫還是表達意義,堪比黑客帝國的電影版,而且,從這么多種表現(xiàn)思想里看待原版反而多了幾分趣味。
原來這也也是混湊片。這么多導(dǎo)演,怪不得風(fēng)格迥異呢。動畫類型也是大不同。結(jié)合這個看黑客帝國的電影覺得更全面了。主要是對矩陣世界和人機大戰(zhàn)的介紹??吹诙挝乃噺?fù)興和人類被奴役的那一段。真的覺得人類真是無可救藥的。太可怕了。
今天我終于把這部神作看完了!而且我看的是初中時就買了但是一直沒看的VCD?。?!對!就是分AB盤的VCD?。?!還是六區(qū)正版!國語配音?。‰m然國語配音有損韻味,但神作就是神作!喜歡《虛擬程序》和《終極戰(zhàn)役》兩部
原來是短篇集,挺有意思的,原本特別虛幻的東西有了一些新的解釋,并且竟然加入了東方元素,很新奇啊。日本人做動畫就是來賽。不過片子質(zhì)量不在一條線上,或許某些段落單獨拿出來拍詳細了會更好呢~~我真是好愛駭客帝國??!必須重看!
世界架構(gòu):忽略核能;機械過度人性化,種族化;人類作為能源沒有進行基因篩選(保留低效率人型)畫面和創(chuàng)意倒相當(dāng)不錯
感覺是看了個黑客帝國版的「天才嘉年華」
8/10。[黑客帝國]特點是大量另類、黑暗又炫目的武俠功夫,動漫版把這方面優(yōu)勢傳承,世界觀充分?jǐn)U展到機器從人身上獲取熱能的母體誕生前傳,其中渡邊的兩部最有意思,涂鴉風(fēng)格的跑酷和天空永恒灰色得帶著濃烈的寒意。川爺監(jiān)督的忍者動作靈動性不必多說,與壓軸短片[最終幻想]般華麗迷幻的畫質(zhì)相得益彰。
最喜歡的還是<少年故事>和<異度空間>
好牛逼的動畫。。
意義不亞于電影版
類似前傳+彩蛋的感覺。最後一個動畫簡直就是一坨屎,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看的時候比較年輕,接觸的cult比較少,中間機器人直接把他主子腦子扒出來那段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