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師的小聰明
這部電影,我看了5遍,每一次都是毛骨悚然,這是我認為我看過的所有電影中,最恐怖動峰電影,沒有之一。
我尤其記得我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后背發(fā)涼之余,我把這部電影和無數(shù)個滿足導(dǎo)演自己私欲,不顧及觀眾群的裝逼電影一樣,歸類在了一起,我不喜歡。后來當我知道這部電影導(dǎo)演是清水崇這個一級恐怖片大師級導(dǎo)演和編劇是特立獨行的恐怖動漫編劇導(dǎo)演小中千昭時,我決定應(yīng)該好好去理解一下這部電影。
(簡單介紹一下,導(dǎo)演小中千昭,監(jiān)制過的《午夜兇鈴》,《咒怨》《輪回》美版《咒怨》的導(dǎo)演,編劇小中千昭,日本動漫界特立獨行的編劇和腳本,以及導(dǎo)演,作品非常怪異,與很多大師合作,我想稍微喜歡日本動漫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個披著長發(fā)的怪叔叔)
我誠然不是那種在穆赫蘭道下面膜拜的裝逼文藝小青年一類的人,我就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捕捉信息,一個類似于魔幻的電影,一堆稀奇古怪的事件,我并不敢說我看懂了,但是,我至少用我的理解邏輯了導(dǎo)演的意圖,我真的被折服了。
稀人片名(まれびと)是來自日本的傳說中的(來自靈界的訪客),它們會定期拜訪各村落,為村民帶來幸福,所以日本許多地方有迎接「稀人」的傳統(tǒng)祭典,但若招呼不周,亦有可能帶來禍害,「稀人」在日本人生活印象中是存在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你看到了稀人,你就必須自殺才能得到救贖和安寧,因為稀人是一切恐怖的來源。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來討論這個電影。(以下全部是自己的理解)
電影的前十幾分鐘,都是男豬腳的自白,他偷窺,拍攝,分析各種恐怖,各種閑著蛋疼一本正經(jīng)的的行為,無非簡單的講,他在尋找恐怖,所以他自己自白,他不惜拍攝有妄想癥的精神病人,等等,他就是來在尋找恐怖,作為一個抑郁癥患者,情緒低落,請大家理解,抑郁癥是情緒低落,思維緩慢,絕對不是妄想癥!他是有判斷的,他站在老人自殺的地方說了這樣一句(我能面對這種令人自殺的恐懼嗎?)這就是他尋找恐怖的原因,因為抑郁癥最嚴重的結(jié)局不是妄想,而是自殺,男主角想自殺,但是他沒有勇氣,所以他在尋找另一種動力,恐怖,怕到相用自殺來逃避,所以他看到老人血腥自殺時臉上的恐怖時,他冷靜的分析了,老人不是精神??!是真的看到了讓他恐怖到自殺的景象,于是他去了,去之前扔掉了自己的抑郁癥藥品,他要解脫。
于是他真的就去了,一陣下樓梯后,他碰到了一個瘋子,和他講了狄羅族的事情,于是整個故事就是以這個定式,發(fā)展的。阿里死后變成了狄羅族人,誘騙增岡到地下發(fā)現(xiàn)了F,增岡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把F帶到了地面,然后在一次“偶然”(對于故事中的一些偶然因素,下文中有分析)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F是以血為生,于是開始用自己的血來維持F的生命。與此同時,阿里再次出現(xiàn),開始誘惑增岡,暗示他并不能養(yǎng)活F,并要把F帶回地下。
這個時候,一個很受爭議(爭議之原由后面會做詳細分析)的人物出現(xiàn),就是穿風(fēng)衣的不明女人。她自稱是增岡的妻子,并一再糾纏增岡。增岡正在為F的事情心情焦躁,再加上這個瘋女人的糾纏,一時失去理性殺死了她,然后把這個女人的血倒在瓶子里儲存起來給F喝。這使增岡自信心大增覺得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養(yǎng)活F的方法,同時也得到了阿里的承認。當F血液喝光后,他又第二次以同樣的方式殺死了一名少女,來維持F的生命。
在連續(xù)殺害了兩個女人之后,增岡意像里竟看到了他們的鬼魂,這使他感到有些不安。當?shù)诙€女人的血也喝光之后,增岡決定放棄F獨自一人去了一個小島,這時候一個關(guān)鍵人物阿里出現(xiàn)在了增岡的身后,他不斷的鼓唆增岡接受一個假象:被增岡殺死的是他的妻子,被他帶回來的F是從小被他以寵物的方式飼養(yǎng)的自己的親生女兒。
增岡在她的鼓唆下終于接受了這個假想的現(xiàn)實。這個時候狄羅族人再一次出現(xiàn)在增岡的視線中,引誘著他聽了電話,然后回到了家,看到了F。于是為了救活F,他回到家里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自己的“女兒”F,最后F將他帶到了地下,這個時候他也變成了狄羅族人,將不再用口說話。當他和F到了地下以后,他們用狄羅族的語言進行溝通,增岡望著F終于明白的所有的事情,于是露出了和阿里一樣驚恐的表情。
此刻留在外面增岡的手機里出現(xiàn)了一張增岡驚恐萬分的臉,下一輪故事將由增岡的手機開始。增岡將是下一個阿里,那下一個增岡會是誰呢???
故事到此結(jié)束。
在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上文提到的穿風(fēng)衣的不明女人,是一個為廣大影友頗存爭議的人物。有人提出“她是增岡的妻子,而F就是增岡的女兒?!钡朔N假設(shè)在結(jié)尾處明顯推理不下去,所以此種假設(shè)是錯誤的。在整個片子當中,這個女人的角色分析是整個故事推理的一個重要線索。
首先,在增岡為F喝血而生的事情困擾的情況下,風(fēng)衣女人的喋喋糾纏正激起了他的焦躁與反感。從而為第一次殺人做出鋪墊。
試想,增岡畢竟是一個正常社會里生活的人。他是有道德觀念的(后來為了鬼魂而困擾離開就是證明),而這種道德觀念與恐懼正是他開始殺戮的一個關(guān)鍵滯礙,試想他不會無原由的找個人來沖破這層道德界限,而此時出現(xiàn)的風(fēng)衣女人正激起了他的不滿與反感,是一個使他打開殺戮的關(guān)鍵人物。如果沒有風(fēng)衣女人的出現(xiàn),就不會有增岡殺人的契機。
其次,如果沒有風(fēng)衣女人的出現(xiàn),就不會有后來增岡受阿里鼓唆后產(chǎn)生的殺妻虐女的假想,增岡最后也就不會離開后又心甘情愿的回去,把生命交給了F。也就不會有最后呈出的真相。
所以風(fēng)衣女人的出現(xiàn),是導(dǎo)致故事層層深扣的一個重要因素,她的出現(xiàn)是必要的,也是沒有什么可置疑的。而對她的身份定位,只能是一個“偶然”出現(xiàn)的精神失常的女人。
另外,也有影友對影片中的一些“偶然”提出置疑。如上文中提到的風(fēng)衣女人怎么出現(xiàn)的?或是片中突然出現(xiàn)的對增岡施暴,而導(dǎo)致增岡手指出血的人物是怎樣出現(xiàn)的?
中國有句古話“無巧不成書”,故事的發(fā)展是需要偶然性的,所以以上人物的出現(xiàn)可以是整個故事情節(jié)中所設(shè)的一個偶然。我們也可以自由設(shè)想她是被阿里或是狄羅族人故意誘唆成的一個為了使增岡入局的而出現(xiàn)的人,就像最后出現(xiàn)的誘使增岡回到家中所出現(xiàn)的狄羅族人是一樣,他們的出現(xiàn)都是狄羅族人事先計劃好的。
總之,了一個為了制造一些必要的契機,而適時的設(shè)計出必要的人物這是導(dǎo)演的匠心所在,所以大家就懷著欣賞的心情認真品位吧。
也有些影友對片中出現(xiàn)的兩個鬼魂提出質(zhì)疑,就此我們做如下分析:
首先,少女鬼魂的出現(xiàn)有兩個作用。
一. 可以增強故事的懸疑性,恐怖片除了精巧的構(gòu)思之外,一些懸疑場景的設(shè)置也是不可缺少的,片中少女鬼魂的出現(xiàn),不免給片子增加了些驚慫色彩。
二. 少女鬼魂的出現(xiàn),正是使得增岡不安而離開F到海邊的一個因素,因此少女鬼魂的出現(xiàn)是必要的。
其次,在片尾處風(fēng)衣女人的鬼魂出現(xiàn),也算是個點精之筆。當時的情境正點明了增岡恐懼、不安以及確信自己殺死了老婆,虐待了女兒的一種極度悔恨。也為最后把生命叫給“女兒”F,渲染了一些色彩。
另外,跟少女鬼魂一樣,同樣是增加了整個故事的懸疑色彩,恐怖氣憤。
至于,他們是怎么出現(xiàn)的,就同上面介紹的“偶然”事件,是一個道理。只是該出現(xiàn)的一個效果罷了。
還有一個值得影友們注意的問題,就是整個故事中的增岡的三個電話。這三個電話正是一步步將他帶入狄羅族的引子。
第一個電話里,增岡被告之將F帶出是一個錯誤,這正激發(fā)了增岡想要救F證明自己的一個因素,也為后來當他發(fā)現(xiàn)F食血之后,為了救她而殺人做了一個鋪墊。
第二個電話,增岡殺人后向狄羅族人炫耀,證明自己是能夠飼養(yǎng)F的。這個電話中,得到了狄羅人的認可,滋長了他失去了理性,進而為殺第二個人而做了鋪墊。
第三個電話,則直指主題。正是這第三個電話,引誘著增岡回到了家里,救回了F,而自己也跟著F回到了地底。同時,電話屏幕出現(xiàn)的增岡最后的眼神也正為狄羅族尋找著下一個目標。
由此可見,貫穿整個片子的三個電話,正是引誘增岡走入狄羅族的三個臺階。請注意,這部片不是你所想像的那種日本鬼片,這部片其實更像蔡明亮或金基德那一類探討人際疏離關(guān)系的電影作品(或許更像Michael Haneke),再加上日本地下電影的詭異冷血,也不打算嚇人。此外,這部片也出現(xiàn)了一位窘異于《電車男》的御宅族(日本次文化)類型:陰郁、冷漠、讓人不舒服的主角。集合成了這部作品。
我一直覺得清水崇是個有小聰明的人,他的前作《咒怨系列》使用了分割敘事,故意將敘事線打亂,有很多人都驚 于這種手法,可是我個人總覺得這種手法其實只是眾多日本恐怖錄電影錄像帶(類似xx怪談那類,將很多小恐怖故事集合起來的那種)的變形而已,當然清水崇的手法比恐怖錄電影錄像帶聰明一些,在咒怨第二集里還加進了人物感情深度,不過稱他大師導(dǎo)演就過譽了些。而這次的這部《稀人》倒是一個另類的嘗試,試圖在恐怖類型中加入一些風(fēng)格化的議題探討。
2 ) 邊緣人的邊緣愛——《稀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部據(jù)說很恐怖的電影,起初只是抱著刺激一下神經(jīng)的念頭,并沒打算動腦子。但是看著看著就由不得我了,這部片子完全超越了傳統(tǒng)恐怖片的范疇,對人性和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探索的深度讓人驚嘆。
我對恐怖片是有偏愛的,我出生的村子里不乏會講鬼故事的人,從小我是被他們嚇大的。那個年代盜版書市上的一塊五毛錢一本的《民間故事精選》,《白話聊齋》,《鬼怪故事》,《大千世界》等書籍也極大程度的豐富了我的恐怖原始積累,文學(xué)鑒賞能力還有對性愛的初步理解。我是個獨生子,從小以書和小動物為伴,有時候我真的相信有另一個空間的存在,獨自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常常自己嚇唬自己,弄的自己一個人不敢在自己家里,但是這并不會打消我對恐怖文化的興趣。我喜歡未知的東西,我會毫不憂郁的假定它存在,這樣世界會變的博大又豐富多彩。恐怖文化中我最欣賞中國式的恐怖,中國式的恐怖像一幅幅的寫意畫,用意象把觀者引入一個未知的世界。鬼怪都是有情有義的精神實體或者物質(zhì)實體,觀者的想象力有多大,恐怖就有多大,看完還會回味無窮。我們鄰村就有個光棍因為看了電視劇版的《聊齋》每天傍晚到墓地等狐貍媳婦。中國式的鬼怪概念在這片歷史悠久的大地上存在的時間和文明史一樣長,到今天為止還是個謎。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們的存在與否,所以我們會怕,怕這些模糊不定的東西會猛地出來嚇人。而現(xiàn)在風(fēng)靡全球的美國式恐怖(歷史悠久的西歐的恐怖也往往局限于吸血鬼)就弱智多了,這些由弱智的電腦工作者繪制的血腥四溢,滿身都是令人惡心的粘液的大怪物,異形,外星人,變異人,變異動物等雖然具有雷霆萬鈞之勢,可以吃人可以拆房子,但這僅僅是一種比較直接的感官刺激,而且這些怪物一般只是個破壞者,沒什么腦子,其恐怖僅僅體現(xiàn)在外形,看完之后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從這一點看,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值得發(fā)掘的東西,當然這些東西都可以轉(zhuǎn)化成強大的物質(zhì)財富,只是……
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無疑和中國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尤其是鬼怪文化。日本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很多模糊不定的鬼怪概念。煙霧彌漫的墓地,飄游的鬼火,腳不著地的死去的人,長舌頭的吊死鬼,披頭散發(fā)的女人,這些怪異又婉約的鬼怪載體無疑和中國傳統(tǒng)中的如出一轍。這部電影中的“稀人”概念,是來自日本的傳說中的“來自靈界的訪客”,它們會定期拜訪各村落,為村民帶來幸福,所以日本許多地方有迎接“稀人”的傳統(tǒng)祭典,但若招呼不周,亦有可能帶來禍害,“稀人”在日本人生活印象中是存在的,其實就像中國傳說中的鬼怪。其實這部電影中的怪異之處并不是什么稀人,影片中的“稀人”是一個美麗的姑娘。
這部片子的導(dǎo)演是清水崇,大我十一歲,是個絕對青年導(dǎo)演。這部電影他僅僅拍了七天,就有如此高的水準,真是讓人佩服。影片大致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搖晃的手持式拍攝,再加上大量的更搖晃DV片段,監(jiān)視器里的影象,使得影片的表現(xiàn)范圍大大的擴展。紀實式的恐怖片有著真實的恐怖電影語言,比靠特技支撐的片子更容易讓觀者投入到氛圍當中。
本片男主角是冢本晉也,看過他導(dǎo)演的小成本電影《鐵男》,沒想到拍出那樣有血性的電影的導(dǎo)演竟是如此的儒雅和內(nèi)斂。在《稀人》中,他的演技是一流的,那種茫然,封閉,對一切幾乎都沒知覺的表情,還有遇到突發(fā)事件后表現(xiàn)的恐怖眼神都讓人驚嘆。女主角是宮下朋美,一個年輕的日本女孩,雖然在片中人不人鬼不鬼,但是那種學(xué)生般的清純?nèi)院苡懭讼矏邸?br>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每天都拿著DV的攝影師,每天用鏡頭記錄他看到的東西。DV是他與這個世界交流的唯一途徑。他在自己狹窄的屋子里也安裝了閉路電視,用來監(jiān)視外面的世界。在一次自殺事件中,他拍下了自殺者的表情。在那人刀子刺入眼球的瞬間,他的眼睛轉(zhuǎn)向了鏡頭。攝影師開始思索,“那男人究竟是看見了什么,才讓他寧可自殺也不愿意面對莫名的恐怖?” 他認為人不是因為看到某些東西而恐懼,而是由于恐懼才會看到某些東西。于是他到事件發(fā)生地尋找答案。然后他進入了地鐵里的通道,進入二次世界大戰(zhàn)留下的復(fù)雜地道。這個地下世界無法區(qū)辨其虛構(gòu)與真實,這里可能是傳說中的地府,也可能是另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在這里攝影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鐵鎖鏈拴在山洞里的赤身裸體女孩。攝影師把姑娘帶回了家,放在房間當作寵物或者女兒養(yǎng)著。但是女孩不吃不喝,也不會直立行走。一個偶然的機會,攝影師知道了女孩喜歡喝血,于是他用刀把自己的手割破。但是他的血有限,他自己的生命已經(jīng)沒什么意思,他愿意為女孩流完血液而死亡,但是那樣女孩會沒人照顧。于是男人開始獵殺他人,儲存少女維生的血。獵殺就發(fā)生在居民區(qū),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在死亡的背后。獵殺不斷的進行,死者甚至有一個是高中女生。
莫名的恐怖一直伴隨著攝影師,導(dǎo)演為了使現(xiàn)實和虛構(gòu)之間的界限更模糊,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詭異的旁觀者,異族,這會讓喜歡鉆牛角尖的影迷頭腦混亂。就當這些是一堆恐怖的小惡作劇。影片最后,攝影師用美工刀割開了自己的舌頭,嘴對嘴喂女孩血液。他不能再說話了,同女孩一起走入了地下,女孩滿臉鮮血,發(fā)出了妖媚的笑……
故事就是這樣的,從頭到尾我都沒認為這是一部多么恐怖的恐怖片,即使它恐怖的讓我手腳冰涼,它倒很像金基德的片子,舉手投足都在冷靜的關(guān)注這個社會的角落里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男主角生存狀況就是如同一臺冷漠無力的DV,想尋找什么寄托又竭力想自身粉碎。像這個時代一切無法適應(yīng)社會的靈魂一樣,失焦感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社會的位置,也不想知道。當他遇到了不知道是人還是鬼的女孩后對女孩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把生命都舍棄。女孩喝的是血,虧編劇想的出來,但是女孩僅僅知道喝血,其他的一無所知。這里到底是想探討情愛這一弗洛伊德認為的煩惱根源對人的物質(zhì)或者感情的侵入還是想為現(xiàn)代人找一個精神的寄托?攝影師對女孩的愛純粹的像回歸了原始社會,女孩給了他一個從機器變回人的借口,但是這是多么的單純和幼稚,在這個混亂不堪的社會不可能進行下去的。
攝影師緊閉喂養(yǎng)著女孩,占有帶給他的僅僅是占有,沒有給他帶來快樂,連最讓人期待的性愛也沒有。攝影師的封閉人格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待社會,對待一個寵物般的女孩他也沒辦法使之與自己溝通。孤獨冷漠變成了他行事的公式,而可以證明他的人性的取血也是以毀滅別人為代價的。到最后的割舌,簡直讓人無法忍受,與女孩對嘴的鏡頭將矛盾上升至一個極點。是什么值得讓他無條件的為一個奇怪的女孩獻出一切,自己的一切,或者別人的一切?
愛?
2005-11-4
3 ) 蠻失望~
故事很簡單.過程也不復(fù)雜.氣氛還蠻故弄玄虛.不覺得恐怖.甚至無法集中精神看.完了一個能想起來的片段也沒有...且對于那種深度的恐懼更加感到莫名其妙和不理解...在我看來完全是那男的自作自受啊.他怕個什么勁.唉只有地下鐵發(fā)達的日本才會拍出這樣的片.常常在深度地下穿行.誰都會偶爾想想.隨便想想的東西,就被清水拿來拍了這么個片.
至于男人與稀人的"感情",偏向?qū)櫸锴楣?jié).日本片一向喜歡宣揚的壓抑感蠻重.畢竟男人是蠻典型的日本思想的男人.總之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看與不看沒有特別的意義.
4 ) 注意最后一個鏡頭
我同意最后是增岡發(fā)現(xiàn)了自己死在了家中這種說法。因為雖然鏡頭沒有直接表現(xiàn),但是透過他的眼球可以看到反射出來的家中屏幕的影像,這說明他就是在家中。
關(guān)于影片中什么鏡頭是我們可以相信的這一點讓人困惑。是增岡攝像機拍攝到的鏡頭還是第三人稱的鏡頭?我覺得這兩者都不可信,攝像機拍到的鏡頭由于增岡的觀測而充滿了臆想,而片中的視角也顯然是增岡臆想出來的。唯一可以相信的應(yīng)該是增岡拍攝后,在屏幕中再度放映出來的鏡頭。只有這種鏡頭中沒有出現(xiàn)現(xiàn)實以外的存在。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缺少12秒,恐怕是人為的吧。
還有就是為什么靠近結(jié)尾處,增岡收到的手機里面有自己死時的照片?雖然這里面一切都可以解釋為增岡自己的幻覺,但是在幻覺中看到自己死時的恐怖表情有點不正常吧。
還有就是這部影片的時間順序是正常的還是錯亂的?為什么中途增岡家里的屏幕和設(shè)備全部被砸爛,而在影片最后又全部是好的呢?
還有影片中出現(xiàn)的那些鬼影,究竟是暗線還是噱頭,抑或是影片中真實的存在?
如果是錯亂的情節(jié)加上一些恐怖片語言,再加一些意味不明的對話及看似深藏玄機的鏡頭就可以被稱為有內(nèi)涵的恐怖片的話,我覺得人人都可以拍出這樣的恐怖片來了。導(dǎo)演可以隨便拍,反正總是有高明的觀眾可以解釋一切啊
5 ) 論御宅族的界與限
論御宅族的界與限
——從《稀人(Marebito)》說起
不少人問過我何謂宅,依對方情況,有時便以居家偏執(zhí)狂調(diào)侃以敷衍,這種解釋,還不致產(chǎn)生負罪感的。況且,這個灰色人群的特征從其被概念化以來便一直在不斷進化,專業(yè)化,所以如果現(xiàn)在你依然覺得只有那些把生活定格為玩電玩、看動漫、丟骰子、寫程序、涂模型、收藏周邊、追科幻劇集、熱衷邊緣文化、同時知識博雜,時不時在博客上丟一大坨充斥著AVG名詞和港漫助詞的匪夷所思的文字的離開網(wǎng)絡(luò)難以溝通的半自閉的邋遢人群才算得上Otaku的話,終究還是有些狹隘了。
當那張呆滯的面孔第一次出現(xiàn)在屏幕上時,我立刻認出了《殺手阿一》中的老頭子塚本晉也。我這人看電影有一個很爛的毛病,便是容易不自覺地將同一演員飾演的角色的人格套來套去,越是有特色且經(jīng)常拍類型片的演員就越是如此,也就總覺得Nicholson很可愛,《通天塔》不對味兒,而《鬼面騎士》則是無厘頭了。所以當塚本晉也拿著攝影機一邊到處窺探一邊喃喃自語,我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沒什么比成功飾演過一個變態(tài)或精神病人更能令人影響深刻的了。似乎日本演員不應(yīng)在此列,因為太多了,不過好在我看得不多,所以塚本晉也是其中之一。
增罔是一個專業(yè)攝影師,專業(yè)到偏執(zhí),于是他的生活只有攝影機和顯示器陣列,他的視角就只有那一方一寸。透過數(shù)字合成而得到的世界,增罔是迷戀,是困惑,還是麻木?這是一個不可理喻的人格,起初究竟是什么使他開始對現(xiàn)實和虛幻產(chǎn)生疑問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這是一個由于缺乏溝通而多巴胺分泌過低得不到緩釋轉(zhuǎn)而對腎上腺素產(chǎn)生強烈渴望的抑郁癥患者,而當他意識到那種渴望時,他開始停制了藥物治療。
接下來的情節(jié)沒必要說了,我們在討論的是這個變態(tài)的宅男,以及他接下來所迫進的崩潰的界限。
御宅族這個概念的硬核性決定了這個詞無法簡單地界定他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信息猶如新星般在大爆炸誕生并膨脹的網(wǎng)絡(luò)新生時代,傳統(tǒng)社會觀和價值觀在其面前遭遇的是幾近革命狀態(tài)的挑戰(zhàn)。我們無法說Otaku這個人群的誕生究竟是價值觀崩潰的產(chǎn)物還是社會關(guān)系由于網(wǎng)絡(luò)而部分重組的衍生物。作為時代邊緣的特殊標志,嬉皮士探討的愛與和平,朋克宣揚的無政府主義,雅皮士代表的反傳統(tǒng)到了這個網(wǎng)絡(luò)化時代的御宅族直指向娛樂至死的危樓,究竟是理想的生存狀態(tài),還是人際關(guān)系的全面崩盤?
其間的界限,清水崇在這部《稀人》中通過一個離奇的故事,一個殘忍的悲劇隱晦地表達了一種值得深思的見解。
增罔對阿禮眼中那被他和他的攝像機放大了n倍的恐懼的好奇,是增罔開始走向分裂的導(dǎo)火索么?是這樣設(shè)計的沒錯,但如果你透過銀幕真的去問增罔本人,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神經(jīng)衰弱的宅男因攝影而麻木,因麻木而抑郁,又因抑郁而敏感。阿禮的出現(xiàn),到他的死,再到他作為增罔因自欺而衍生出的人格為增罔指點迷津,根本就是一個可憐的神經(jīng)病人,被同病相憐的增罔利用并加工。而他自己的那份莫名的恐懼帶著那個即將被加工的人格走進了增罔的御宅,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癔病。
作為一個宅男,增罔是偏執(zhí)的,他了解地球中空論,并愛好科幻小說,甚至作者和出版年份都能夠倒背如流。他很聰明,一直在質(zhì)疑,然后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為了滿足自己那不敢面對的陰暗面,一次次想方設(shè)法地否定自己的質(zhì)疑。稀人的存在是他最大的謊言,大到足以令他默認了自己的嗜血。而女兒的存在則是他想掩飾的基點,為了臆造一個F出現(xiàn)的完美理由,增罔的分裂所源自的,其實是他喜好沉迷于幻想之中的,他作為一個宅男的本質(zhì)。
同日本大多數(shù)用視覺暴力和突破倫理底線的血腥鏡頭吸引眼球的恐怖片不同,《稀人》本身并不恐怖,卻很平靜。有對話,有人性,也有特攝片中的那種幻想中的美景。我們只看到了血,大量的,噴涌的,麻木地,成為了飲料。可愛、殘忍而無辜,這是日本人最擅長的塑造恐怖片中女性角色的特征。然而在《稀人》中,F(xiàn),也就是增罔的女兒,她真的嗜血么?影片中大量利用了安置在增罔家的針孔攝影機所拍攝的鏡頭,那些鏡頭是我們唯一能夠相信的畫面。那段或許是被增罔自己截掉的影像,究竟拍下了什么呢?顯然是自己的背影吧……
謊言太多了,太完美了,增罔沖破謊言的枷鎖看清了自己,卻終究還是無法看清謊言??催^太多描寫人格分裂的電影,在這里,《稀人》嘗試了一個全新的創(chuàng)意。此時在他面前的,究竟是F,是稀人,狄羅族,還是女兒,恐怕他已經(jīng)無從知曉。進入自己營造的幻想中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沒了目標,在孤零零的崩潰,這是屬且僅屬于Otaku的悲哀的方式。
那割舌一吻是絕美的,令我不禁又拿出《殺手阿一》,卻依舊有些不忍看。
對于那個隱晦的結(jié)局,豆瓣上看到的一篇作者署名hana的影評作了很棒的解釋:增罔臨死前一度幻想自己也進入了地底,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了恐怖的真相,一切只是發(fā)生在自己生活的這幢樓。我反復(fù)地看了幾次上下樓的畫面,以及最后畫面的背景,從畫面上我們并無法得到這樣的解釋。平心而論,導(dǎo)演多少有故弄玄虛之嫌。而如上的解釋,卻令我實實在在地寧愿相信,這是那個結(jié)局真相背后的實質(zhì)。一個Otaku,倘若他真的完全隔離了人際的溝通,那么空間對他來說也沒有了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而宅本也是一種極度樂觀的態(tài)度。但即使是極度,也存在著一條如同影片中地獄之門的界限。在那門中,那界限外,有一種生物叫做稀人,一種你似乎并不認識的生物……
有些夸張是么?好吧,我是咬著我的吉他撥片寫完這段文字的,國產(chǎn)的,很脆,但我始終還是沒有咬斷它,或許這也是一種界限吧……
謹以此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地,紀念幾天前離開我們的影評界前輩——卡夫卡·陸
6 ) 一部寓意深刻,陰沉的電影
電影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它的比喻成分,所謂比喻就如同寓言一樣,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屬于自己的啟示。
(劇透,慎看)稀人講述了一個精神病人為了追求原始的恐懼感而做的一系列荒唐行為,把自己的女兒當作吸血的怪物飼養(yǎng),殺死自己的老婆,在大街上隨意殺人取血。就像他一直說的,人類已經(jīng)退化,原始祖先的感覺應(yīng)該更靈敏,主角拼命地想讓自己瘋掉,想讓自己變回原始的人類。用血飼養(yǎng)自己的女兒也是想讓她能夠變成原始的生物么?最終的主角在亦真亦幻中死去了,瀕死的最后男主角眼中呈現(xiàn)出了萬分的驚恐,這便是他苦苦追尋的恐怖么,有人說他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假的因此恐懼,我覺得恐懼什么不重要,他獲得了最終追尋的東西,雖然他可能不快樂。我們都會去追尋夢想,雖然夢想實現(xiàn)之時我們不一定快樂,但是……這是夢想啊。
電影開頭之處就已經(jīng)介紹了主角是一個抑郁癥患者,看見各種靈異影像,電影后段他每殺一人都能看見對方的靈魂,因此剛開頭處的白衣女子是誰呢,是他的女兒么?
在這個社會里,我們已經(jīng)越來越遠離人類的本性,我們越來越遲鈍,越來越虛假,就像我看這個電影一樣,很多人尋求著刺激,因為我們已經(jīng)逐漸麻木。男主角那冰冷的表情,這就是人類最終的歸宿么,七情六欲盡失,為了追尋曾經(jīng)的感覺而瘋狂。
看到精神病我現(xiàn)在就鬧心,什么人格分裂我也鬧心
餓心片
監(jiān)禁蘿莉的下場
真心嚇人
壓抑
地底世界這一構(gòu)想實在喜歡的不行,但若劇情再科學(xué)點就好了。
清水崇毫無拍攝長片的能力。另外女主角雖然臉長的極其一般,身材跟皮膚我還挺喜歡看的,完全沒有小腹呦~~~
沖著清水崇看的。結(jié)果很失望。很難看。
中途睡著沒看完也沒看懂
為了發(fā)瘋而發(fā)瘋,恐怕只有日本人才會吧。要不是因為是CULT片,我他媽不給星的想法都有了。
看完劇透 才覺得還可以...不知道這樣的話算不算好片.
說來是為了獵奇才看的這部電影,不過這種心理變態(tài)片我以后都不會再碰了。
看了好久,沒看懂……
小學(xué)閱過
有點兒討厭這種
從數(shù)部作品都可以感知日本的地下絕對是一個特別奇幻的世界,使得我們對其充滿旺盛的好奇和恐懼,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增岡那麼運氣(不幸?)可以遇見F。清水崇好像完全被塚本晉也掌控了,失去了自己的風(fēng)格,全片偏向塚本式。
我感覺這個可以算作文藝片
地下城狂想曲
看不懂- -!
對F的設(shè)定不是很好!但這種題材還是能吸引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