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蛇”(烏瑪?瑟曼 Uma Thurman 飾)繼續(xù)上一集未完的復仇之旅。探聽得知,前比爾的貼身保鏢“響尾蛇”洗手不干后住在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當她晚上悄悄溜到“響尾蛇”住的拖車上時,卻中了埋伏,被“響尾蛇”用槍擊中胸部并被麻醉了。
“響尾蛇”將“黑蛇”裝到棺材里填埋 了。此時,“黑蛇”蘇醒過來,運用她的師傅白眉老道所傳授的功夫從棺材里脫身。當她回到“響尾蛇”所住的拖車時,發(fā)現(xiàn)“響尾蛇”和另一個追殺目標“加利福尼亞蛇”正在交易她隨身攜帶的寶刀。打斗中,“加利福尼亞蛇”放出的巴曼蛇咬死了“響尾蛇”。
“黑蛇”終于見到比爾了,并揭開了自己滿門被殺的真相。
我對Quentin Tarantino先生沒有成見,但是“暴力美學”的名頭實在太響亮了,這個頭銜正如白鴿之于吳宇森。我在漆黑的夜里,抱著陰暗的念頭,看完了KILL BILL vol1之后一陣狂喜:世界末日到了,審判開始了,上帝是一個握著武士刀的女人。我想起了偉大的詩人聞一多先生在著名的“白色恐怖”下豪邁的聲音:“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我老是覺得聞一多先生是玩搖滾的,所以總是對現(xiàn)在號稱搖滾的人們有點鄙視——你們文化程度太差了,看看你前輩的歌詞,寫得多棒。在高度程式化的美感當中,我甚至忍不住想歡呼:殺吧,殺吧,看大地被鮮血浸透了之后會不會更干凈。是的,愛看錄像帶的先生的電影就這么用粗俗的力量征服了我細膩而敏感的心靈。 這樣的快感持續(xù)到了KILL BILL vol2結束前倒數(shù)20分鐘,在這其間我高潮不斷,簡直快樂的要呻吟。豬是世界上性高潮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動物,長達半個小時,感謝Quentin Tarantino先生,他讓我體驗了數(shù)倍于豬的感覺,直到這句臺詞出現(xiàn): “以前我是這世界上最悍不畏死的女人,但現(xiàn)在……我卻因為懷上孩子而非常害怕。”一個女殺手對另一個女殺手說。 我一陣警覺,聯(lián)想到開頭Bill先生和Kiddo小姐風清云淡的聊了大半天“今天天氣哈哈哈”之后,四個殺手從電影屏幕的下方走上教堂的臺階,給婚禮的排演一個濃墨重彩而又干脆簡潔之極的句號。當然,我還聯(lián)想到,Kiddo小姐和獨眼龍小姐的決斗,舉著名家打造的武士刀擺了半天pose,運足了架勢,積攢夠了足夠的勇氣和勁力,在第一次兵器相接短暫僵持的時候,Kiddo小姐用中國武術的手法干凈利落的叼出了對手的眼珠子,扔在地上,踏上自己美麗柔軟的腳。大師就是大師,這樣干脆的手法總是讓我這樣受了無數(shù)爛片熏陶的觀眾在揣摩他如何收場的時候,毫不吝嗇的給我大耳刮子。在連挨了好幾個諸如此類的耳光以及智力上的侮辱之后,我變得有點聰明了,這句臺詞讓我嗅到了不祥的味道。我真希望自己能笨一點,就像像唐牛對史蒂芬周那樣對Quentin說:我真是猜不透你??!我愿意這么做,因為這么做,對于正在看電影的這個“我”而言是幸福的,可惜Quentin先生不給我機會。他完全無視我復雜的心理活動,讓劇情急轉直下,讓我這顆愿世界一片黑暗而深深仰慕他的心在下面這段臺詞面前變得支離破碎。 “在測試條變成藍色前,我可以從摩托車跳到高速飛馳的火車上,為了你。但測試條變藍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因為我要做媽媽了……你能理解嗎?”一個女殺手對曾經(jīng)給了她腦袋上一槍的愛人說。 我跟他愛人同時嘀咕了一句:“是的。”我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Quentin Tarantino先生終于要拋棄我了,拋棄一個對他頂禮膜拜的信徒。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準備跟我談談偉大的母愛以及類似的同樣偉大的人類感情了。他說:人不僅僅有恨,還有愛。我說:我知道,人不僅僅要吃飯,還要睡覺。我明白了,一個女人只要懷孕了,身上的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就會立刻復蘇。為了這種感情,殺手可以背叛組織和自己的男人,完全放棄過去刺激而快樂的殺戮生活,去唱片店接受音樂的滋養(yǎng),順便掙兩個小錢。當然,根據(jù)中國大導演的想法,為了這種美好的感情,小偷在快過年的時候也會祈禱天下無賊,并且用性命來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 Quentin Tarantino先生越走越遠,他的身影在我看起來有點迷茫。當電影終于結束,一個女人哼著《Goodnight Moon》,心不在焉的在歌詞中閃現(xiàn)一兩個刀啊,槍啊的字眼,我一陣驀然醒悟后輕微的感傷——KILL BILL是一部浪漫的愛情片。反正母愛跟男女之愛同是最美好的人類感情,這么過渡確實也不怎么算突兀。在銀色的月光下,不遠處有一片海灘,豪宅的陽臺上有木桌椅,大概還有香檳吧,作為窮人的我猜。一位會給女兒做晚餐的紳士好男人與一位身著長裙的美女對面坐著,發(fā)生了如下的對話: ——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 ——你一旦知道,就會奪走她 ——我不想這樣 ——我為你傷心了三個月,在第三個月,我發(fā)現(xiàn)了你的蹤跡……結果我找到了你。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不僅沒有死,還要嫁給一個該死的混蛋,而且你還懷孕了……我反應過激了。 ——反應過激? 這就是你的解釋? ——我不是為自己開脫,我只是告訴你實話。 這是很多情侶之間都會發(fā)生的對話,語調和臺詞甚至讓我們自己都感到一絲熟悉,吵架升級之后也許還會打架,男人受傷了也會輸了的Bill先生一樣重視自己的羽毛。只是這里,男人和女人手里都握著刀。于是,那些帶著醋味和造化弄人氣息的言語仿佛也鍍上了不銹鋼保護膜,有了仿佛摳動扳機時金屬撞擊的味道,月光下的玫瑰叢妖嬈著身軀,等著用她們的刺喝他們的血。他們只不過發(fā)生了一個小小的誤會而已,終于了解了真相的時候,中間尸積成山,血流成河。于是,他們無法端起裝滿香檳的酒杯舉案齊眉,只能互相舉起了殺人利器。因為,錯了就是錯了。這是一個愛情寓言,一切在愛情中容易“反應過激”的男男女女都應該來認真學習一下,什么樣的事情可以讓你們的愛情變成“切膚之愛”——也許是蝴蝶扇動翅膀,也許是克婁巴特拉鼻子長度的變化,也許是你懷孕了不回家。 你們曾經(jīng)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當一方消失的時候,另一方努力的去尋找。你們就是這樣互相重視對方,卻最終對對方舉起了不世出的好刀。你們會對對方做出殘忍的事情,互相報復,不能停止,完全不顧什么“愛是堅持,愛是恒久忍耐”。你們知道對方的哪個地方最容易受傷,因為有時候你們彼此熟悉,你甚至會告訴對方這世界上有一種武功,叫“五雷摧心掌”,然后死于掌下。于是,在這悲慘的時刻,趁著天快亮的微光,有兩個問題留給世界上的兩種人,一種是男人,一種是女人: 男人們,你們會在失敗之后、死亡之前就自己的衣著與儀表是否恰當請教你們的女人的意見么? 女人們,你們會在若干年后守著曾經(jīng)的愛情結晶——或者是一個生命,或者是一段回憶——對你們的男人說一聲“謝謝”么? 不能愛了,也要保持風度和感激。 雪萊說,即使不愛,也該憐憫對方。
《殺死比爾vol.1和vol.2》的定場鏡頭都是浴血的新娘?;槎Y上,新娘新郎和所有賓客被滅門,連彈鋼琴的老黑都沒放過,這得多大仇??!這TM誰干的???
其實不用特別有腔調的德州父子神探出馬,我用頭發(fā)想都知道,能這么干的只有新娘的前男友。
他為什么這么干?因為愛還是恨?
那必須都有。《殺死比爾》的主題音樂毫無疑問是《Bang Bang》,AKA《My Baby shot me down》,我真不敢相信這歌居然不是專門為《Kill Bill》寫的。這個歌其實點明了這場兇案的原因——Baby代表愛,shot代表恨。男人和女人,從愛到恨,怎么連起來的?中間還有一個嫉妒。愛、恨和嫉妒,這就是《殺死比爾》的核心。
愛、恨和嫉妒,也是服部半藏所鑄的三把劍,他們都是殺人的武器,哪個最強?“如果你要拿半藏刀和其他刀比,那么其他所有劍都不是半藏刀?!彼?,只能讓他們比比看。
Bill死了嗎?
在開始拉片前,先強調一個事實,Bill沒有死,或者至少不確定他死沒死。昆汀在影片中給出了多處暗示。
首先,在最后一場戲中,當Beatrix對Bill使出了失傳的“五雷穿心掌”后,Bill問她:“白眉真的教了你五雷穿心掌?”新娘一邊搖頭一邊回答:“Of course he did”。影片中白眉自己從未提過“五雷穿心掌”,只有Bill在野營的晚上和Beatrix說過這個絕招。大人哄孩子睡覺都會胡編一些亂七八糟的故事,所以有沒有這招其實是很難說的。電影中,沒讓你看到,而是通過演員或者字幕說出來的事兒一般都不真。Beatrix的搖頭是另一個暗示,白眉也許根本沒教她這招。
其次是在Beatrix和BB逃走后,BB在旅館屋里看電視,Beatrix在浴室里哭,哭還是笑其實分不太清,一邊哭一邊說”Thank you”。她在感謝誰?我認為她在感謝比爾放她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是在演員表結尾的彩蛋,扮演殺手演員的名字都被劃掉了。銅頭蛇Vivica A. Fox被劃掉了,食魚蝮劉玉玲被劃掉了,沙漠響尾蛇Michael Madsen被劃掉了,加州山蛇Daryl Hannah被劃掉了,最后的Bill AKA弄蛇人David Carradine卻沒有被劃掉,而是打上了問號,這是另外一個暗示。
我傾向認為Bill沒死更多的原因是如果他沒死會更有趣。果Bill死了,《殺死比爾》的故事就變成了一個俗套的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故事,從浴血的新娘到五雷穿心掌,幾年過去了Bill和Beatrix都沒有任何成長,而如果Bill沒死,意味著Beatrix放下了仇恨,Bill放下了嫉妒,最后只剩下了愛,這就是一個特別浪漫的愛情片。
比爾的復仇
在我印象中,出現(xiàn)婚禮場面的非喜劇片中新郎新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比如說《教父1》,開場是教父女兒的婚禮,結尾是Mike干掉妹夫,留下一個發(fā)瘋的妹妹,而他本人的西西里老婆也叫仇家給炸死了;《畢業(yè)生》結尾是Ben的搶親,這個片比較亂,他當著前女友(新娘的媽)搶走了正在舉行婚禮的現(xiàn)女友,然后兩人迷茫的坐公交車逃離現(xiàn)場;《獵鹿人》上半部分是熱烈又瘋狂的盛大俄式婚禮,人們唱著喀秋莎給即將去越南前線的新郎和兩個伴郎送行,然后畫面一轉,哥仨被越共關水牢里了,一個截肢,一個失憶,一個重度PTSD;《天生殺人狂》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婚禮浪漫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只是那片的男女主角都不是正常人....
雖然整個vol.1都講的是復仇,但其實影片的主題是愛。我們再看一下影片的定場鏡頭——浴血的新娘。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這個鏡頭其實是Bill的視角,所以整個電影應該從Bill的視角來看。如果我們重新從Bill的角度再看一下《殺死比爾》的故事會非常不同,整個“殺死比爾”其實都是Bill的精心安排。
在開始聊“愛的主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Beatrix和Bill是什么關系。他們當然是戀人,但還有一層父女關系。Kiddo不是假名,是Beatrix的真名,這里有機票為證,Kiddo這個名字暗示了兩人心理上的父女關系。在這段戀愛關系中,兩人從來沒有對等過。在Bill介紹Beatrix向白眉學藝的前夜,兩人在篝火邊講故事,Bill坐著,Beatrix躺著,這是一個父親給女兒講“睡前故事”的感覺。在Beatrix最后找到Bill后,兩人有關于蝙蝠俠和超人區(qū)別的非常精彩的論述,這場戲中Bill坐的高,Beatrix坐的矮,還是一個不對等關系。影片中只有教堂和“五雷穿心掌”兩場戲中兩人的關系是對等的,而且為了表示這種對等大量使用了鏡像鏡頭。
讓我們回到故事時間上的起點,也就是Vol.2的第一場戲——第六章:雙松禮拜堂大屠殺。這場戲的主題還是復仇,只不過它不是Beatrix的復仇,而是Bill的復仇。我們看看Bill是如何被激怒的?如果你真的看懂了,就會發(fā)現(xiàn)這場戲在心理上的刺激程度其實遠超Vol.1的血腥場面,非常刺激。
首先Bill的出場非常不同尋常,他是坐著的,位置矮,而Beatrix的位置高,這是兩人權力關系的唯一一次倒置,Beatrix是掌握主動的人,她欺騙了Bill。
Bill的裝扮比新郎更加正式,某種程度上說,他應該是新郎。這場戲是黑白的,充分突出新郎的黑禮服和新娘的白婚紗。然后兩個人逐漸走進,鏡頭從腳開始,Bill穿牛仔靴,Beatrix穿涼鞋,誰是有備而來,誰即將被殺戮一目了然。下一個鏡頭就是兩人頭對頭的鏡像鏡頭,身高都一樣,但其實David Carradine比Uma Karuna Thurman高5公分,況且Bill還穿了更高的牛仔靴,這個鏡頭顯然是精心設計過的。在正反打對話鏡頭中,甚至背對鏡頭人的后腦勺都要占一半畫面,絕對的對稱除了對等外,也在暗示這兩個人其實才是天生一對。
然后兩人走進教堂,新郎出現(xiàn),Bill和新郎的鏡像鏡頭。兩人同時伸手,手撞在一起還有響聲,可想而知是一個有力的握手。男性之間的握手其實都是較勁,誰都想給對方一個有力的握手,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Beatrix加入畫面,但是站在Bill這邊。在這組正反打鏡頭中,Beatrix一直和Bill同框,兩人的一些動作相當親昵,這是反常的,這也是在暗示Beatrix愛的其實是Bill而非“新郎”。新娘成了這場對話中的潤滑劑,她介紹Bill是她父親,心理層面來說她并沒有說謊,兩人的般配被解釋成了父女的般配,但你考慮過Bill的感受嗎?
新郎不知深淺的一句臺詞徹底改變了一切,“You should give her away.”TMD give her away 還should!這是精彩的臺詞,也是找死的臺詞。東西方文化中嫁女兒都是一件傷心的事,辛辛苦苦養(yǎng)的好白菜被豬拱了,婆婆少有對媳婦兒滿意的,岳父也少有對女婿滿意的都是這么一個心理,這是人之常情。Bill一夜之間情人和女兒都沒了,被一個各方面都差自己十萬八千里的人搶走了,還尼瑪讓我“give her away”?!我估計正常人都想把這個教堂屠了,只是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個能力想想也就算了,但那是Bill,AKA Snake Charmer,他有這個能力。
接下來更刺激,煩人的新郎走了,Beatrix面對Bill戴上頭紗,獻上了最后一吻。她是最美的新娘,可惜新郎不是Bill,傷心??!
第六章以一個漂亮的長鏡頭結束。鏡頭從新郎新娘開始,緩緩移動到門外,Bill成了婚禮旁觀者,此時四個殺手端著槍走進教堂大開殺戒。四個殺手都穿黑,他們是比爾內(nèi)心的投射。
這里就是戲劇邏輯的真實,前男友屠殺了前女友的婚禮,不可思議但合情合理,Bill只是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而已。昆汀一直在追求戲劇邏輯的真實,即便是他最無厘頭的影片《無良雜種》也遵循戲劇邏輯的嚴謹。如果真的有Fredrick Zoller這樣的戰(zhàn)爭英雄,那么葛培爾博士多半真的會拍《國家的榮譽》這樣一部電影。畢竟他曾經(jīng)命令隆美爾元帥(當時還是少將)導演過《西線的勝利》,并且元首出席了首映禮。如果到這一步是合情合理的,那么盟軍確實有機會在首映式上把納粹高官一窩端??雌饋頍o厘頭,但是并非完全天方夜譚,昆汀在編劇方面確實是做過大量功課的,和周星馳喜劇的不同,昆汀是一種真實的荒誕。
第六章的最后一個疑點,Bill究竟是否知道他開槍的后果,他要殺了Beatrix?還是只是想讓她昏迷四年,給她點顏色看看?
我認為他并非真的想殺Beatrix。在最后的場景中Bill和女兒BB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Bill: “I shot Mommy”
BB: “Why? Did you want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Bill: “I knew what would happen to Mommy if I shot her. But I didn’t know when I shot Mommy, what would happen to me.”
BB: “What happened?”
Bill: “I was very sad.”
I knew what wouldhappen to Mommy if I shot her. 這是精彩的臺詞,我對這句臺詞的理解是Bill知道Beatrix不會死,而是會昏迷4年然后醒來。這聽起來有點不合理,但是在一個有五雷穿心掌,人可以活幾千年的世界,這樣的設定就沒有那么扯淡了。Bill”殺死”Beatrix是他對Beatrix不辭而別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找了個小混混突然結婚的憤怒,在愛情中他失敗了,他要復仇。他的復仇并不是教堂屠殺,而是安排了整個旅程,讓Beatrix死去又復生,一路殺過來,最終“Kill Bill”。這不是我胡說八道,影片中有多處暗示這是Bill的安排,不一一列舉了。
在《Kill Bill Vol.1》中有一個Bill服部半藏劍的特寫,劍鞘上是一個般若。般若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鬼怪,屬于怨靈,來歷是人(通常是女人)因為嫉妒心,而導致自己的靈魂在自己活著的情況下離開自己身體,并且靈魂能攻擊甚至殺死自己嫉妒的人。此時如果靈魂能夠回歸體內(nèi),并且能夠恢復理性,這樣的狀態(tài)叫做“生成”。當仇恨占據(jù)所有心智,無法恢復理性的時候,此人就會轉化為鬼,即“般若”。
最終復仇后的Bill放下了嫉妒,他沒有變成般若。而最后Beatrix也放下了仇恨,她也沒有變成般若,這其實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如果Beatrix殺死了Bill,這個完美的結局就被破壞了。
愛是理解和放手
《殺死比爾》中所有人物塑造都是在vol.2中完成的,幾個殺手個個有血有肉,所以其實《殺死比爾》并沒有那么膚淺,起碼不是一個純爽片。唯一一個扁平的人物就是Beatrix第二個殺死的殺手(按照電影的順序是第一個)銅頭蛇,但這個角色的形象其實是Beatrix的鏡像,是如果Bill四年前沒有血洗教堂的另一個Beatrix。從現(xiàn)實邏輯上講,銅頭蛇應該是最難被找到的,她改名換姓了,而沙漠眼鏡蛇Budd甚至名字都沒改,大哥一心求死,根本不屑隱姓埋名。
Beatrix和銅頭蛇的打斗中,Beatrix穿暗黃色皮夾克和鬼?;⑦\動鞋,用一把SOG雙刃匕首;銅頭蛇穿藍紫色運動上衣,藍紫色運動鞋,用一把看起來差不多的廚刀。從色環(huán)上看,這兩人上衣的顏色正好是相反色,武器也差不多。這一段打斗中兩次運用鏡像鏡頭,一次是打斗中兩人拿刀對峙,一次是兩人和銅頭蛇女兒的對話,節(jié)奏完全被孩子打亂了,這正是曾經(jīng)Beatrix經(jīng)歷過的。銅頭蛇嫁給了一個醫(yī)生,成功退隱江湖,完成了從殺手到Mommy的轉變,而她女兒4歲,正是BB的年紀。這些都是在暗示以婚禮為起點,Beatrix的兩種人生可能。
最后銅頭蛇從甜麥圈盒子里拿出手槍射擊Beatrix,在混亂中Beatrix飛刀把銅頭蛇殺死。這傳遞出兩個信息:
1.銅頭蛇的日子并沒有那么安穩(wěn),正常人誰會在甜麥圈盒子里藏手槍?或者她也如Bill所說,是Nature born killer,時刻準備戰(zhàn)斗。
2.Beatrix并沒有對曾經(jīng)的自己憐憫,能做的也只有不當孩子面殺銅頭蛇。
所以,影片的第一場戲其實就告訴我們,Beatrix是不可能過平靜生活的,她對金盆洗手的“同事”也并不憐憫,甚至在殺人的時候感覺很爽。影片的第一場戲就是“浴血的新娘”,然后這個“浴血的新娘”再造了一個“浴血的教堂”慘案,這是矛盾的。
這種矛盾在在影片中隨處可見。最后的場景中,Bill 嘮嘮叨叨的論述超人和蝙蝠俠蜘蛛俠的區(qū)別,其實歸根結底是在說Beatrix是一個nature born killer,Bill知道她過不了平靜的生活,逃離和結婚只是她的一廂情愿,Bill點破了Beatrix只是一只想偽裝成工蜂的殺人蜂。
Bill:Did you really think your life in El Paso was gonna work?
Beatrix:No
浴血的新娘并不狼狽,被人看透了才狼狽。所以Beatrix是愛Bill的,她可能和唱片店的小子聊這些嗎?不可能的,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殺人蜂和工蜂能有什么共同語言?!
最后Bill還是選擇了放手,當Beatrix使出了(或者假裝使出了)“五雷穿心掌”后,Bill擦了一下嘴角的血。
“How do I look?”
"You look ready"
昆汀真的會寫臺詞,這是我見過的最浪漫的臺詞。但是Ready for what?Ready to die ?在愛情片中,應該是Ready to let it go.
Beatrix的另一個鏡像
《KillBill》雖然是最棒的愛情片,但這可不是什么純愛,Bill的情人也不只一個呢。
《殺死比爾》中除了銅頭蛇外,Beatrix還有另外一個鏡像,那就是加州山蛇。這個角色和Beatrix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金發(fā)碧眼,而Bill喜歡金發(fā),影片中強調了很多次。影片中多次暗示加州山蛇也是Bill的情人。
1.在醫(yī)院里那場戲,Bill稱贊加州山蛇"That's my girl",加州山蛇的聲音都變了,那個高興勁兒都從銀幕里冒出來了。
2.在Budd和Beatrix都死了以后,加州山蛇給Bill打電話要去陪他,什么關系不言而喻。
3.加州山蛇也曾經(jīng)和白眉學武,可見成長軌跡和Beatrix差不多。我們不知道的是她學武是什么時候,很有可能是Beatrix昏迷后。Bill說白眉之所以肯收Beatrix為徒是因為他和所有老不死的王八蛋一樣需要個伴,Bill自己何嘗不是呢?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州山蛇是Beatrix的替補。
4.加州山蛇自己也知道她只是替補,所以她不喜歡Beatrix,潛入醫(yī)院可能是她自作主張,起碼不是Bill的命令。也可以看出,在Beatrix昏迷后,Bill依然很掛心她。
5.每次加州山蛇和Beatrix一起,用的都是分屏,這是鏡頭語言赤裸裸的暗示。
嗨,這片其實沒有一個好人,用Budd話說就是:We all deserve to die.
聊了這么多,其實只說了一些邊角料,我最喜歡的Budd和石井御蓮都沒說,這片真是常看常新,神作!
倆人都不溝通,長腿妹懷了就隨便找個老實人嫁了,野漢子來了,把老實人親朋好友團滅。野漢子弟弟廁所刷得挺好的,結果長腿妹非得找人報仇。野漢子弟弟早就設了個套,一開門雙管鳥銃直接干長腿妹平胸上。長腿妹刀不賴,野漢子弟弟趕緊聯(lián)系獨眼龍護士小姐姐。野漢子弟弟貫徹野漢子指示,想起之前看過一部活埋的電影,于是帶棺材埋了長腿妹。長腿妹也是有故事的女同學,早年來華留學,跟白眉大俠學過李小龍的截拳道,輕輕松松打破棺材,沖出地面。獨眼龍護士小姐姐為了絕世好刀開車心愛的小車急忙來找野漢子弟弟,野漢子弟弟得意忘形,拿了錢哈哈笑,一條毒蛇突然咬了野漢子弟弟,護士小姐姐開啟叨逼模式,一會野漢子弟弟掛了。可護士小姐姐也跑不了了,誰讓她不直接拿刀跑路,非得叨逼不停,被長腿妹堵了正著,還把她唯一一只眼扣了下來。長腿妹百般打聽,找到了野漢子,原來野漢子正和她當初懷著的女兒一起愉快地玩耍。長腿妹和野漢子都想要女兒的撫養(yǎng)權,倆人開廝。原來長腿妹當初懷孕覺得野漢子給不了自己真正的性福,于是背著野漢子找個老實人嫁了,也是她玩夠了??梢皾h子覺得自己還不賴挺負責的,倆人沒有溝通。最終倆人為了女兒的撫養(yǎng)權開始死逼,野漢子刀槍起用,比不了獲得白眉大俠真?zhèn)鞯拈L腿妹,長腿妹最終用七傷拳的升級版五步穿心掌打了一掌野漢子。野漢子本可以坐著永遠不死的,非得站起來走五步,結果掛了。長腿妹開心地帶著女兒走上了光明大道。
故事告訴我們: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夠實力,能讓對方耐心聽你的演講。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就不要胡亂發(fā)表自己的建議。
如果非要給《殺死比爾II》的劇情和結構做一個總結的話,我想到的唯一的一句話就是:誠意不足,中規(guī)中矩。
很多拍續(xù)集的片子很難避免一個毛病,就是容易與前作所遺留的主題相混淆,老調重唱,缺乏創(chuàng)新和進步。
《殺死比爾》系列倒沒有在這種常見的陷阱里栽跟頭,但是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其他文化的干擾和沖擊,對影片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缺乏一個相對準確的定義。
在影片《諜影重重》系列中,第一部主要講的是男主失憶之后尋找記憶和過去的過程,這一部里面大部分都是描述“現(xiàn)在時”,而在第二部里,則將重心轉到了關于過去記憶所引發(fā)的沖突上面。而這一部,則主要開始描述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故事。
電影的可塑性非常之高,人物立體化了,其本身的歷史背景、兒時記憶、家庭背景、學歷、工作經(jīng)驗和社交人群都可以作為故事延伸的一個角度,或是一種思考和一次任務。
同樣的,在影片《殺死比爾II》里也是如此構建影片大框架的。
故事開始于對雙松鎮(zhèn)結婚教堂的一段閃回,也就是將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歷史背景”做了一次非常詳細的介紹和重新演繹,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讓觀眾對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歷史背景有一個完整回顧,第二則是對整個事件做一次相對完善的總結,從而為之后的“追殺”做鋪墊。
電影是一種類型雜糅的藝術,每一部電影都會以某種形式來形成一種電影類型。沒有一種電影獨立于電影類型或者文藝運動而存在。在最近幾十年的時間里,越來越多的影片已經(jīng)開始走“類型雜糅”的形式了,這樣的形式可以說相當于是一種變相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是對一種舊事物的新的思考。
比如影片《殺死比爾II》中,在女主新娘被比爾的弟弟——比爾的貼身侍衛(wèi)巴德抓住之后,被投入棺材里等死的時候,影片插入了一段閃回,而正是女主的這段經(jīng)歷救了她自己。
影片中的這段記憶,其實也是起到和第一部中關于“日本武士”的武士刀一樣的作用,通過將女主的經(jīng)歷進行重新演繹,來解決女主當前遭遇的戲劇性沖突(被關在棺材里動彈不得,只能等死)。
熟悉這一段情節(jié)的朋友們可能知道,影片在表現(xiàn)白眉道長的情緒變化的時候,全部都是通過快速的鏡頭拉伸來完成的,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向港式功夫片致敬的一種行為。
港式功夫片最經(jīng)典的,也就莫過于對鏡頭語言的創(chuàng)新,通過運用鏡頭的快速拉伸和轉換來造成心理蒙太奇的橋段,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幾乎成為了港式功夫片的一種版權標志。
如果非要與第一部的那個片段對應的話,女主和白眉道長修煉的這段經(jīng)歷,其實就是對應著在影片《殺死比爾I》中所出現(xiàn)的關于日本殺手“尾蓮”的童年回憶的動漫片段,兩者都是通過探討過去對當前人物的影響這個主題來進行影像上的表達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一個人的戰(zhàn)斗”,而后者則是描述了“父與女”的對抗,為什么這樣說呢?
在女主和白眉道長學武的過程中,其實恰恰對應了在卡爾榮格在總結“角色原型”是所塑造的智慧的耆老的原型:代表了英雄必須整合父親角色或智者的需要。
同時這種整合的過程也是女主(女性英雄原型)成為智慧的耆老的一個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所以,最終,女主通過在白眉道長那兒學到的“寸拳”,將棺材板打碎,從而獲得了新生。
這應該是影片中所表達的最簡潔明了的一種因果關系的情節(jié),也讓觀眾能夠一目了然(觀眾可以對過去的人物經(jīng)歷和當前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做出一種主觀的連接,組成相對簡單的思維導圖,同時也解釋了劇情。)
但是這段關于白眉道人的情節(jié)因為涉及到視聽語言和港式功夫片中意識形態(tài)的借鑒,使得影片整體的意識形態(tài)開始朝著一種模糊的方向發(fā)展,因為類型之間差距太大,兩種鏡頭語言的組合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造成了觀眾對本片中所表現(xiàn)出的“致敬橋段”主觀上的排斥,使得觀眾產(chǎn)生質疑。
而如何去準確定義影片中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這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中式非常重要的——這點意味著觀眾將不再質疑電影呈現(xiàn)的方式,而是更加不知不覺的沉浸到電影中。這樣的電影思想才能夠被有效地傳播出去。
比如在影片《殺死比爾I》所表現(xiàn)的動漫片段,雖然與真人電影之間差距仍是非常大的,但是因為這是屬于兩種藝術間的結合,所以并不會對劇情理解和沉浸有太大的干擾。
并且雖然是利用了另一種藝術載體來介紹個人故事,但是其本身的意識形態(tài)仍是屬于昆汀個人的,他是一種將真人抽象化的暴力美學的展現(xiàn)方式,所以其主題仍舊在昆汀的把握之中的。
在女主與殺手艾兒的對決之中,影片鏡頭的處理方式以上兩張圖,電影中是如何表現(xiàn)人物情緒變化的呢?
和港式動作片不同,這一段的心理蒙太奇片段式通過鏡頭的緩慢拉伸來表現(xiàn)的,而其鏡頭的拉伸可以這樣描述:全景(艾兒)——全景(碧翠絲)——中景(艾兒)——中景(碧翠絲)——近景(艾兒)——近景(碧翠絲)——臉部特寫(艾兒)——臉部特寫(碧翠絲)——局部大特(艾兒)——局部大特(碧翠絲)。
在影片進行的過程中,除了省略了中景的兩個鏡頭外,其他的都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通過鏡頭的不斷逼近,來表現(xiàn)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對立沖突,而這種沖突到了眼睛大特寫的發(fā)展到最大,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影片中的不歸點,人物必須要做出一些動作來完成沖突的向前或者是沖突的解決,否則就會陷入對抗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在本片中,碧翠絲(在此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女主的名字叫做碧翠絲)摳出了艾兒剩下的一只眼睛,通過這樣極端的動作來解決之前建立起來的戲劇性沖突,自此,四個殺手都已經(jīng)死亡,只剩下了最大的大boss——BILL(比爾)。
但是在殺死比爾,為過去的債做了斷之后,碧翠絲卻躲在衛(wèi)生間里哭的不成樣子,為什么?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是關于“愛情”的橋段,比爾既是碧翠絲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父親,同時也是她的愛人。
在此之前,女主碧翠絲其實是一個非常平面化的人物:冷血、暴力、復仇、理性,而在結局之后,女主這個人物已經(jīng)成為立體化了,最形象的展示,就是女主成為母親的過程,這個過程意味著女主與母性本質的結合,同時也是與女性身體、女性感情、女性熱情和情緒的再結合(參考自約瑟夫坎貝爾的《千面英雄》)
所以說,最后一個鏡頭中,碧翠絲和女兒坐在一起的畫面,其實也是在表現(xiàn)這樣一個主題。
但有一個瑕疵: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破壞了影片前半段所營造出來的傳奇色彩,將影片強制性的附加上了“和平”和“溫暖”元素,使得片子整體結構呈片段式組接,并不能說是一種完整的思考的結果。
如果前期能夠加深對結局概念的植入,那么對結局氛圍的營造可能會更好一些。
至此,《殺死比爾》兩部曲就解析完了,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部非常獨特和刁鉆的電影,昆汀的野心很大,尤其是在將故事影像化的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但這仍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它提供了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結構和形式,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讓人致敬的行為了。
在測試條變成藍色前,我可以從摩托車跳到高速飛馳的火車上,為了你。但測試條變藍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因為我要做媽媽了,你能理解嗎?
原來他是愛她的。
我真想給5星,就是沒下去手~生命不息,復仇不止。劉家輝上集掛的太快,這集換個馬甲出來繼續(xù)掛。獨眼女念小本子那段直接讓我想起低俗小說里那誰殺人前念圣經(jīng)那段,讀得真有感情,很有昆汀范兒。指路老頭的眼神太迷離了,差點秒殺我。還有,為什么昆汀對音樂這么有品位!背景音樂太恰切了,渾然天成!
挖眼珠那段較刺激,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被困在棺材里的女主用中國師傅教的功夫敲開棺材板,震撼。
2比1好,2才顯示出了昆汀的牛比水平來。
流氓嘴里講出來的愛情故事總是更加動人,哪怕是用最戲謔的口吻。
或許節(jié)奏不如1干凈利落,也不如1暴力,但是更喜歡2。首先,敘事的完整性、合理性和集中性(1中日本女的故事過于冗長);其次,雖然復仇仍是主題,但情感豐富細膩,更具人文色彩,不像1只有感官刺激,情感單薄平面;最后,在拜師學藝的橋段看到了昆汀對香港邵氏風格武打片的鐘愛和致敬,很是感動。
續(xù)集一樣精彩。
長大了感官變遲鈍。鎖在陰暗棺材喘不過氣,赤手空拳掏眼珠,直面這些困擾多年的童年噩夢,居然只覺得無厘頭。Anyways, a good romance. 相愛相殺哈哈哈。
如果有豐富的觀影經(jīng)歷,該看出很多樂子。那些向邵氏武俠致敬的地方真有趣,HAHA
老外眼中的中國武林高手形象真是雷人啊~~
在驗孕器變成藍色前,我愿意從摩托車上跳到高速飛馳的火車上,為了你。一旦驗孕器變藍色以后,我再也無法做那些事了。再也不能了。
那首nancy sinatra的歌。他七我五,梆梆梆梆,我的寶貝把我射倒。
比第一部顯然差了一點,不過也還是很優(yōu)秀,白眉那段有種無厘頭的荒謬感,打穿棺材板那個又不禁讓人想起之前《活埋》評論“學一手五指穿心掌是有多重要啊”
第一部快,第二部慢;第一部急,第二部緩;第一部東瀛武士之道,硬碰硬,勇者勝。第二部神州武俠之風,靜制動,柔克剛;刀出鞘,血如虹,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她愛他,他用她,他殺她,他愛她。她沒死,她殺他,她愛他,她愛她。
覺得2木有1好看~都被虐成神馬樣子了。學中國功夫那段很喜感!白眉那么NB的人物還是毒不過婦人心啊!巴德死的太輕松了!十多秒就死了那是多么的痛快=口=結尾戳中淚點尼瑪這是部愛情片?。。。。。?!(┳_┳)...
其實我很喜歡第二部
原來是個愛情故事
8分,其實《殺死比爾1》雖然動作設計的挺出彩,但那畢竟就是一無腦動作爽片,劇情bug一大堆,反倒是第二部很有深度。但是第二部關于中國那部分又挺讓人出戲的。雖然都說《殺死比爾》血腥,但我覺得尺度其實也就那樣。
果然是部愛情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