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蘭基,我的愛
我喜歡片子里面的每一個人,當然最后的那個爸爸除外。親愛的,小法蘭基,性情是樂觀的,DEAF不是DEF,聾子又如何?我是足球白癡又怎樣。小法蘭基是勇敢的,為了媽媽,我會主動地邀請小姑娘的。小法蘭基是平和的,爸爸走了,媽媽會難過的,希望她能過得好。充當假爸爸的那個陌生人,我們可以做朋友的,你會喜歡我的海馬的。
還有那勇敢的,害羞的媽媽。愛護著外孫和女兒的外婆。那個硬朗,溫情卻陌生的戴維,那個鄰居那個歌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靜的,心里泛起的是輕輕的漣漪。
2 ) 似水柔情
英文是DEAR FRANKIE, 譯名可以是《親愛的弗朗基》、《弗朗基 我的愛》,不得不說,后者的翻譯仿佛夾雜著微微的輕嘆,有一種氣息縈繞的溫暖感覺。
可愛的九歲半的小男孩弗朗基聽力障礙,聰明了得,又會讀唇語,又善用人心(純褒義)。他的媽媽莉茲多年來不間斷地以父親的名字和弗朗基通信以分享心情,并描繪想象中千山萬水的風景。莉茲向弗朗基描述,爸爸是一位海員,隨船漂泊四方,可惜沒有機會登陸上岸。莉茲還杜撰了船名,以增加可信度。
弗朗基和媽媽、外婆一起生活,片頭就出現(xiàn)三個人搬家的場面,弗朗基對此習以為常,媽媽焦慮惶恐的臉上,并沒有搬到海邊的憧憬。這個謎題,直到接近片尾處才揭曉,弗朗基的親生父親暴力成性,將弗朗基打成聾兒,莉茲為保護兒子,離家出走,四處搬家,以避免被他找到,也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跑回那個家。
最不湊巧的事情發(fā)生,杜撰的船名對應上了實物,同名的船即將在他們暫時居住的小鎮(zhèn)停留。弗朗基知道了這個消息,從之前,通過地理課,圖書館的課外閱讀、弗朗基已經(jīng)留意到這艘船的行蹤,而亦敵亦友的小伙伴的挑釁更激起了他的好勝心,忐忑地定下賭約,弗朗基既期待又猶疑地熱望著父親的出現(xiàn)。
莉茲深愛弗朗基,獨自到海員聚集的酒吧,卻被誤認為“特殊工作者”,莉茲只是想找到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需要一天角色扮演的男人來保護弗朗基小小的、不該被戳破的心愿。
通過朋友瑪麗的幫助,莉茲和”爸爸“約見,擬定報酬,關(guān)鍵是將她和弗朗基幾年來的通信情況進行交代。赴約的“爸爸”無與倫比地帥,沉穩(wěn)深邃,高大威武。弗朗基并不知道母親暗地的經(jīng)營,既不敢觸及媽媽內(nèi)心的隱痛,又無法阻止自己對爸爸的向往,便在賭約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莉茲約好讓“父子”見面的那天玩消失。終于見面的兩人從一開始的尷尬沉默,逐漸升溫,細心的“爸爸”讀了弗朗基的信件,帶來了弗朗基心儀的禮物。對于弗朗基噴薄而出的感情,熱烈激動的擁抱,“爸爸”微微錯愕,并不適應。然而一整天的相處之后,“爸爸”主動提出第二天繼續(xù)的約會。潑辣嗜煙的外婆以各種不友善考驗這個陌生的男人,卻也和莉茲一樣,在最后答應的“爸爸”額外的與莉茲、弗朗基一起相處一天的要求。在此時,“爸爸”已經(jīng)走進了弗朗基的內(nèi)心,知道他真正的需要。
正因為如此,所以第二天晚上,當在party上,弗朗基的“小賭友”再次邀賭,打賭弗朗基不敢約臺上的女孩跳舞時,“爸爸”才會鼓勵:“如果你敢邀請她跳舞,我就敢邀請你媽媽跳舞。”似假如真的邀約,兩個人翩翩起舞,而預想中會走向那個女孩的弗朗基,卻在前行后轉(zhuǎn)身,在女孩噙滿笑意的等待中,癡癡欣賞起“父母”的溫情共舞。在弗朗基的內(nèi)心,這是比前一天更加美好的相處吧。
片尾,莉茲按習慣去郵局取弗朗基寫給“爸爸”的來信,卻在信中獲知,弗朗基早已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在與“爸爸”分別前問:“will you back”,這個已經(jīng)聲帶并沒有損傷,卻已經(jīng)許久不說話的孩子,愿意用他生硬艱澀的吐字,和明知道不是生身父親的“爸爸”交流。
至于露出破綻的那一刻,我想,應該還是酒吧里瑪麗微醉后和“爸爸”的聊天。聰慧如此的弗朗基,又怎么可能被輕易地蒙混過去。所以,之前見到“爸爸”初一刻的驚疑,將“爸爸”挑揀來的“王牌打水漂石”偷偷藏起來的暗爽,與每一位相熟不相熟者介紹“這是我爸爸”的洋洋自得,只有確信,才會有那樣真誠的喜不自禁。而最后獲得認同的,也必定是真心的付出與交流,而不是那個生死垂危之間、只為滿足自己臨死遺愿強求見面而對以往的暴行無所悔改的所謂“血濃于水”的父親。
3 ) Delicate
九歲半的失聰男孩,單親的媽媽,愛吸煙的老太太會自己給自己涂紅色的指甲油。
還有那個內(nèi)雙藍眼睛的男人穿著沉重的大皮靴,在最后片尾的卡司里寫著
The stranger.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Typical的冬天。霧蒙蒙的海港,街道邊沒有什么海報,櫥窗被大鐵皮替代,間隔著涂滿了紅。小鎮(zhèn),幾乎只有魚和薯條的餐廳,單調(diào)的早餐,每天只看同一份報紙,連威士忌都沒有顏色。
畫面五分之一處的艾米莉從左側(cè)低著頭快步踱到右側(cè),陌生人帶著小男孩踩著海邊的泥水從右跑到左。
一個跑的快,一個跑的慢,好像兩個抽離時空的交錯。
跑得快的那個,是艾米莉的插曲嗎。跑得慢的那個,是艾米莉的人生長信的開端嗎。
親愛的,F(xiàn)rankie.
單親的Emily,扛起了能做到的所有。帶著孩子離開粗暴的丈夫,供養(yǎng)自己的母親,用信給孩子編著看起來蹩腳的故事,在故事要揭開謎底的時候,續(xù)上另一個開端。老太太在看不到的地方擋掉子彈,用指甲油和紅酒杯還有那些年輕的故事們鼓勵你熱愛生活。雜貨鋪的老板娘、船上的水手、拉小提琴的美人魚、討人厭的同學打完賭信守承諾,更別提那個眼睛深邃的陌生人。
每個人都是最溫暖的一面。只為了維持這個Delicate的美麗。
We might kiss when we are alone.
When nobody's watching.
Stranger臨走時額頭抵著Emily, 許久才留下一個淺淺的吻。
那個男人不會再回來。
這份美好太易碎,像那個被Frankie踹到衣袋里的Champion stone打出的水漂。
Dear Frankie,
謝謝你陪我造夢。
4 ) 母子的相互保護
對于孩子來說,父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法蘭基一直沉迷于與父親的信件聯(lián)系;對于母親來說,沒有什么比保護孩子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媽媽不停的搬家中,與此同時為了了解失聰孩子的心理,不停的假裝父親與孩子對話…這也就有了那艘船的存在,也有了假爸爸的故事,陰差陽錯,陽差陰錯,母親的最美謊言又何嘗不是法蘭基給予媽媽的保護呢!??!很溫情的一部電影,感動
5 ) 另一朵百合花
法蘭基是一個羞澀柔和的聾人(非生理性無法說話)男孩。他并非天生如此,耳聾只是他那個狂躁的施虐狂父親家暴下的產(chǎn)物。但那時的弗蘭克還很年幼,所以他的母親—利茲決定帶著孩子逃離,為了堅定自己,排除軟弱,她帶上了強硬的母親一起。她們過著頻繁搬家的生活以免被丈夫追查到下落。但是利茲決定不告訴法蘭基這個堅硬冷酷的事實,而是為他織了一張溫馨的網(wǎng)。她告訴法蘭基,說他的父親是一個飄揚海上周游各國的勇敢海員。法蘭基一直深信不疑,并且堅持與自己的“父親”通信多年,在信中交流感情,觸摸彼此的生活。
而實際上,所有的信都是利茲在當?shù)氐囊粋€小郵局寄出的,以法蘭基父親的名義。借以這些信,她修補著那個白色小謊言,同時也窺視著法蘭基的內(nèi)心,生怕他在沒有父親、缺少男性氣質(zhì)的家庭的成長中出了一絲一號的差池。
法蘭基在信中書寫自己最近做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上一次心情有波瀾是什么時候等等。利茲隨意捏造了一艘在郵票上看到的船的名字,沒成想有一天,這艘船居然真的航到蘇格蘭港。法蘭基開始期待,那個在信中親密地稱自己“親愛的法蘭基”的父親、勇敢高大見多識廣的父親,會不會來見自己呢?
利茲遇到了一個難題。在多重考慮下,為了不讓法蘭基傷心,也為了讓他更投入這個謊言,她決定雇用一個男人來扮演“一天的父親”。
這個故事很像我們小時候閱讀理解總見到的那個故事:一個女孩兒很自卑,后來,她突然開始收到匿名的百合花,在每一年她的生日,從未遲到過。她的母親加入了她的幻想,她們都猜測那可能是某一個暗戀她的害羞男孩子送來的。一年一年,這些話陪伴女孩度過了起伏的青春期,實現(xiàn)了自我認同,她不再自卑,開始陽光的面對生活。后來她成人、戀愛、結(jié)婚、生子。那些曾經(jīng)占據(jù)生命中最大部分的百合花慢慢退居二線,她都有點遺忘,但更多是習以為常。她一直不知道究竟寄花的人是誰,直到母親去世的那一年,她沒有收到百合花。從那以后,她也一直沒再收到過百合花。
不同的是,那個故事中的女孩兒有父親的陪伴,但是法蘭基沒有。而且另一個更大的不同是——法蘭基從一開始就知道信是母親寫的。但他沒有拆穿,而是將計就計,用母親的方式讓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告訴她我很好。
片中涉及家暴只是寥寥幾句話,我們無從推測法蘭基是否記得那件事,但是法蘭基受此傷害是肯定的。從精神分析角度說,就算有“童年失憶癥”而無法喚起對確切事件的記憶,其留下的壞影響,也一定是顯著的。家暴讓他的父親從此缺席,家暴留下的“禮物”讓他從此無法聽到世界的聲音而被磨練成一個唇語高手。雖然他一直是“幕后高人”,了解這一切事情的運轉(zhuǎn)、走向,卻還是沒有控制住加入了這場戲。他為”爸爸“和媽媽創(chuàng)造出了空間,他偷偷藏下了”爸爸“給自己的適合打水漂的石頭,他在小伙伴刺激他”我打賭你爸爸不來看你“的時候情緒失控地撫摸著墻壁上的游船瓷磚。
他終究只是個小孩子,也許家暴讓他太早懂事,太早了解了大人的辛酸,所以變得善于察言觀色和隱藏情感,卻總會有堅持不住的時候。他的情感需求有時候被這個太在意不傷害他而有點不知道怎么去愛實際中的他的母親忽略了。因為背著這個太沉重的擔子和“謊言”,這個母親是神經(jīng)質(zhì)的,一旦法蘭基接近這件事情的真相(她并不知道法蘭基的洞明),她就開始手忙腳亂地掩蓋。法蘭基被同伴慫恿去翻母親的衣柜來找“爸爸會不會來看我”的證據(jù)時,利茲臉色陰郁地走了進來,怒斥他們,對那個來做客的小女孩亦毫不留情。如果我是法蘭基,一定會很傷心的。我是聾人,但那不是你的錯;我沒有父親,那也不是你的錯;但是如果我的母親出于保護而游蕩在過去卻不肯參與我的現(xiàn)在與未來,這就是你的錯了。
他不戴助聽器,也是為了不讓母親內(nèi)疚,而他早已釋然自己聽不見的事實,還能對同伴的嘲諷一笑置之。
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充當著紐帶與治療者的角色,他們是家庭的觀察者,而越是投入這種觀察的孩子,對家庭的關(guān)心也就越多,法蘭基就是如此。他試圖治愈過去留給母親的傷以及她的自罪,希望能夠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孩子不知道、不懂,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勸阻安慰,卻被家長揮到一邊說“你不懂”;我們以為孩子不知道,所以在有些小事情上欺騙他,比如告訴他游樂園里有怪獸,然后回避孩子想去游樂園的愿望自己窩在沙發(fā)里看報紙。而實際上,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因為某一個阿姨吵架;游樂園根本沒怪獸只是爸爸不想跟自己去。
孩子的心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值得愛護。
6 ) 我的第一部電影
在疲憊的現(xiàn)實里 就一點點回憶都能讓我如此愉悅
唉 最近是如此的身心俱疲 完全沒有精神生活
雖然也很很幸福 但是也有一些失落
取名我的第一部電影 其實并不是我所看的第一部
而是因為記憶力好像是這部電影將我?guī)肓穗娪?這個斑斕的世界
讓我想一部一部的看下去
淡淡的,很美好。
一切都源自愛,一切又都為了愛…
溫情片??煽傆X得拍的不夠好…
小成本,大感動。演員選得都很對。9 out of 10
看哭了...
我想給十星?。。。。。。?!
嘩嘩哭一片兒。OST好。另外好好記住一個Gerard Butler。
Damien Rice的歌恰到好處。
如此細膩動人,半年或者一年才能看到一次這么好的片子吧。
細膩溫婉。雖然故事不算新鮮,但還是挺感動的
小清新們喜歡的電影
演出佳,情緒佳,配樂佳,雖然劇情未免有點老套,但淚點眾多。PS,Gerald出場那一刻真是眼前一亮??!
cctv6國配版,真情實感方能動人,關(guān)于愛以及如何去愛,溫馨卻不落俗套的英式小品。兒子給爸爸寫信述說心事,媽媽假扮成爸爸給聾啞兒子回信,一來一回,這愛的謊言卻無意間勾勒出人間的至善至愛。單親媽媽的心酸,聾啞兒子的孤獨,原生家庭的陰影,生活的艱辛,都在那些只言片語之間彌散開來……所以親媽媽為什么不能和又帥又酷又有愛的“假爸爸”走到一起呢?ps,飾演媽媽的艾米莉·莫迪默演技一流,話說誰會想到飾演胡子拉碴的船員“假爸爸”的會是曾經(jīng)在《歌劇魅影》里帥到天際的杰拉德·巴特勒呢?
21_036。里面的兩位母親都為自己小孩付出很多,總體來講就是關(guān)于母愛的電影,并不需要一個男人來依靠
溫柔細膩,攝影配樂超贊,這樣的電影配上Damien Rice的歌想不感動都難。
我不說,不代表我沒看到,不代表我不愛,不代表我不悲傷,不代表我不在乎,不代表我不感激
從Butler出現(xiàn)到離開這一部份展開的差了點,故事平了散了很多而缺少足夠的情感發(fā)展的鋪墊,倒是應了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整個節(jié)奏把握得非常好,敘事上的隱忍與平淡,不溫不火地鋪展,情緒卻在這種舒緩中慢慢地醞釀并漲足,最後的略顯俗套的包袱也抖得水到渠成而不會心生厭倦;Mortimer的表演是一看點。
感謝那是你,牽過我的手,還能感受那溫柔。
單親家庭的小孩看這片子應該會有更多層次的感觸
20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