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林青霞 飾)的父母因保護“天魔琴”為六大門派追殺致死,小弟黃麟也失蹤。她抱琴跳崖,重傷未死,并練得絕世之功“天龍八音”后出山報仇。她設計讓欲奪“天魔琴”的武林人士自相殘殺。在與飛虎鏢局呂騰空義子呂麟(元彪 飾)交手中,雪梅發(fā)現(xiàn)他就是自己失蹤的弟弟……
由此評論紀念倪匡! 倪匡老先生構建的江湖是以利益為驅動力的,包裹著陰謀和謊言的外衣,被緣份所連接的仇恨和報復的集合體。 與金庸的武俠不同,這里的武俠更加的光怪陸離、百媚橫生;與古龍的武俠不同,zhe里的武俠更加的直抒胸臆、物以類聚。 電影的基座很好,優(yōu)秀的演員演繹明顯的為其加分。林青霞的霸氣,眼神中的凌厲,無疑像一把尖刀直插觀眾的的心田中,烙印下她的仇恨和苦難。而與之相對的,元彪的中正卻又是那么讓人安心,即便輕浮也讓人感嘆于他的受到的教育和父親的悉心教導。從反派角色的角度來看,反派的造型和表現(xiàn)卻是夸張了些。我想不單單是我一人在看完這電影之后看到古琴就會覺得她會發(fā)射沖擊波,也會學著她的樣子來Cosplay,這不單單是對個人的影響,以后不是出現(xiàn)了很多的琴殺術和弦殺術嗎?打斗過程的獨創(chuàng)性是我所欽佩的,但是整體打斗的不足也是有的,就像期待的拳拳到肉那種外家功夫就是沒有變現(xiàn)的很亮眼。劇情過度的也過快了些,感覺中間銜接的有些短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不足這部電影才成為了一部視覺大宴,光怪陸離,酣暢淋漓。 好像整個江湖盡是廝殺和心機,滿滿的套路,若你總是來晚一些、遲到一些,錯過聲震九州,得到的是幸福吧。
1994年的老電影,非常好看,票房卻只有455萬港幣,非常可惜地被低估了。
雖然與倪匡的原著相去甚遠,但是從演員選擇、動作設計、人物刻畫、音樂等方面來看,都相當好。每一個人物血肉豐滿,不是平面的,而是能360度展現(xiàn)出每個人的故事,武功,性格,愛恨,老謀深算的有心軟的一面,陰冷狡詐的也有一往情深的時候。原著單薄的故事情節(jié)不能與金庸古龍比,但我覺得倪匡擅長的是人物的塑造,人物眾多,各具特色,又不會虎頭蛇尾,電影里這點最好看。
而林青霞,她的武俠扮相,主打女扮男裝,我一直覺得有些單一,特別是在東方不敗的雌雄同體以后。而這里有些不一樣的地方:青衣長發(fā)彈古箏,非常美!樂器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原因。小時候讀武俠小說,覺得這刀光劍影的江湖里,用樂器做兵器好特別啊,印象最深的就是黃藥師的玉蕭,一首碧海潮生曲威力無敵;笑傲江湖里任盈盈彈給令狐沖的清心普善咒有療傷的功效。由于無法靈活轉調,大多時候古箏只能獨奏,這種高處不勝寒,就好像在武俠小說里,只有內功超級深厚、武功超強、懂音樂的人才能使用樂器當兵器。而天龍八音,是天龍派的內功心法,借助天魔琴能發(fā)揮其巨大的威力,如果是普通的琴,也有同樣的殺傷力,但沒有天魔琴那么大。八音指的是“粘, 殺, 奪, 攝, 牽, 拉, 旋, 錘”,應該就是靠內功練出來的。天龍八音,也是黃沾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古箏可以駕馭各種風格的曲子,剛開始是蒼勁有力,剛中有柔,起伏較大,直至殺氣騰騰,強烈的快意恩仇,熱血!然后伴隨著馬蹄聲放緩了節(jié)奏,幽雅、柔美、穩(wěn)重,很冷清,很荒涼,惆悵萬分;最后節(jié)奏又轉回恢宏霸氣,傲視群雄。整支曲子,就是江湖的味道。
小時候第一次看六指琴魔,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在冬天的晚上,大人們在客廳打撲克,破天荒地決定我可以晚睡,我在無人的另一個房間里激動地打開電視,深夜里的中央六臺正好在放片頭。片頭的四個大字設計成紅色的像隸書,血淋淋的感覺,那時候我認字了,看到“魔”這個字,自然心驚膽戰(zhàn)。電視機就像個魔盒,上演著一個全新的世界。小小年紀的我,近距離地呆坐在電視機前,居然記住了江湖的仇恨故事這么多年,“江湖上的人都不可靠”;“在江湖上,你不殺人,人就殺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搜索六指琴魔,會一下子跳出來好幾部其他的,有電影,有連續(xù)劇,我必須加上“1994”,才能準確地搜出來。這正是:
匆匆歲月如流,滄海桑田易變!
PS:以后的人生中我在看人彈奏古箏時,總覺得那琴弦會在某一秒變成殺氣十足的波動氣功向我襲來!典型的六指琴魔后遺癥??
PS:是琴還是箏?
理論上:
http://www.cunman.com/new/8cd3ac786c956a3c55cd4e2ac2a9d108 :
如果要有一種民樂器可以用作為兵器的話,那么肯定不是琴,而應該是箏。從規(guī)模來說,21弦的古箏比7弦的古琴聲音更大。而歷史上,箏,確實是上過戰(zhàn)場殺過敵的武器!
那是古代戰(zhàn)國傳說,箏用于豎著揮起打敵人,因此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后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fā)現(xiàn)悅耳動聽,于是發(fā)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
和武功一樣,傳統(tǒng)的箏樂早期也被分成南北兩派,即“南箏”(潮州箏)和“北箏”(河南箏和山東箏)。而周星馳在《功夫》中,讓兩位武林高手使用的就是正確的“箏”,所以,就光從這點來看,周星馳真的是地道的武俠迷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8748.html
//zhuanlan.zhihu.com/p/28919230
外觀上:
古琴和古箏的造型不同,在這篇兩文章里有圖片介紹。
琴弦數(shù)量上:
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為1弦,最細的為7弦)。古箏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細的是1弦)。
琴碼:
古琴與古箏另一個較大的區(qū)別是:古琴沒有琴碼,古箏有琴碼(或叫箏碼、碼子、雁柱)。琴碼起到傳導聲音的作用。琴碼影響了兩者的彈奏方式不同。
這個部分,電影里很難比對,關于琴/箏的特寫,太少了:
找到這里,是古箏還是古琴,真的有那么重要嗎?無論是六指琴魔,還是六指箏魔,重要的是這個快意恩仇的故事,每個人對它的一段記憶,酷帥的兵器,美好的武俠音樂,你心目中的江湖。
當然,總有較真兒的看官。這估計就得去問吳勉勤導演了。
老爸是武俠迷,所以兒時的我不免也有一個武俠夢,也希望自己可以仗劍天涯,快意恩仇。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大概至少是20年前了。開篇音樂就讓人欲罷不能,話說我現(xiàn)在耳機里播放的就是《問情》的音樂,當年黃霑這種一等一的高手,配上這些武俠劇真是天時地利人和。
兒時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節(jié)奏相當緊湊并不太能跟上,但是林青霞忽男忽女,能嚴肅能溫柔能灑脫能斷腸的情緒表達真是絕了,那個頭上戴個罩子的造型也hold得極好,不覺中二反而覺得英氣逼人,女裝一頭的掛飾還能凹住進行高強度的打斗。中間元彪一臉暖男的形象真是深入人心,雖然我不難么帥,可是我溫柔之至,這才是暖男的鼻祖吧,劉嘉玲還不像現(xiàn)在一樣開始飾演精分的武則天,當時一臉蛋白質機靈古怪呆萌。
現(xiàn)在留在腦海里的幾個情節(jié)包括:雪梅泛舟湖上想與弟弟認親,弟弟揮刀想剁了姐姐,姐姐徒手接砍刀(林青霞從一臉溫柔切換至一臉絕望帥到炸裂);雪梅殺了某個在竹林里發(fā)瘋彈其他琴的人,殺人過程十分酷炫,然后一個起跳越過竹林揚長而去,怎么可以這么帥?然后就是最后決戰(zhàn)時掀翻全場的氣場,一個人一把琴,試問天下誰與爭鋒。最后莫名其妙的結尾,留下了無限悵惘,長大之后才知道原來是本來有第二部的,可惜沒能拍攝,太遺憾了太遺憾了,有林青霞這樣的主角,一百部我都愿意。
當我十幾歲時,大人說徐克評價林青霞是五十年一遇的美女,我還很不屑,哪有那么漂亮的,我就不認為你漂亮。后來,隨著年齡增長,了解逐漸多起來,我服了,嘆為觀止的服了,她不僅是50年一遇,我覺得500年都難遇了,能男能女,不是錐子臉,辨識度極高,演技又深厚(私以為演技最好的鏡頭是東方不敗中露肩的她眼神從左至右看油燈),只是不知現(xiàn)如今的她怎么樣,生活中那段坎坷的感情生活,金童玉女并沒能在一起,當初重新玩微博也是為了她。
也許當年在煙霧升騰的錄像廳里看過,劇情都忘了,只記得林青霞颯爽英姿的俊美扮相。時間果然會抹平一切,但卻留下了最美的一幕。時隔多年重看,赫然發(fā)現(xiàn)原來劉嘉玲也在這里出現(xiàn),有點善良有點可愛,元彪是真功夫的主演,午馬是老奸巨滑的壞蛋。琴魔不是魔,卻是天外飛仙。雖然人物臉譜畫嚴重,劇情老套,但導彈定時炸彈級別的琴聲還是挺厲害的。
幾大門派各個自詡江湖道義,凈干著些爭名奪利、偷雞摸狗的事,而最毒的女魔頭卻往往是這些名門正派手里的犧牲品,為了復仇迫使自己變的陰狠毒辣,魔頭念的是骨肉親情,正派為奪天下第一可以連兒子的命都不要,誰是魔誰是佛,恐怕一目了然吧。
它有什么深邃含義嗎?沒有。它是大型場面技術過硬嗎?沒有。學到什么道理嗎?沒有。在港片時代它甚至算不上出彩??伤心呖餆o節(jié)操的編劇,有黃霑雷頌德的配樂,有元彪的真功夫,有雌性同體的仙人林青霞。這些在那個時代也不算有優(yōu)勢,可是如今在八十五人的小廳,人們收工后為它齊聚,依舊因它歡笑。
《東邪西毒》之慕容燕,《東方不敗》之東方不敗,《白發(fā)魔女》之練霓裳,《六指琴魔》之黃雪梅。再也沒有人能像林青霞一樣將古裝扮相演繹得那么美。
倉促的結尾讓我以為《六指琴魔》可能像《白發(fā)魔女傳》一樣拍了續(xù)集?結果上豆瓣一查,并沒有搜到。—— -姐姐,算了,不要再追了。我們姐弟今天能夠再見面,江湖上的事就不要再過問了。-我們姐弟能再重逢,就應該共同為父母報仇,合力將他們鏟除。-今天你殺了他們,他們的后代還會來殺你的。冤冤相報何時了。他們要琴,你就給他們嘛。-你太幼稚了,就算我把琴交給他們,他們也一樣要我死。江湖上是沒有道理好講的。-不會的。難道江湖上的人都不講道理?-講道理的人已經(jīng)不在江湖存在了。-13815
1)林青霞美。2)劉嘉玲也是美的。3)姐弟情感人。4)武林之亂皆因人心私欲。5)港片特效好搞笑啊。6)午馬令人唏噓。
里面有一段音樂,找了很多年,最后只好我自己哼著錄下來,怕忘記。
故事真心一般,好在有青霞姐姐顏值演技鎮(zhèn)場,勉強三顆星吧。
又名: Six-Fingered Strings Demon導演: 吳勉勤 (Min Kun Ng)主演: 劉嘉玲 / 林青霞上映年度: 1993制片國家/地區(qū): 中國 / 香港imdb鏈接: tt0107428
林的武功是誰教的?片子很差勁,真不知為什么名氣這么大。所謂的“六指先生”只是出來打醬油的,露下面就死了。
青霞姐姐殺氣十足……
CCTV6片單。劉嘉玲的角色從扮相和表演都很“張敏”,只有男扮女裝店小二一段讓人想起師叔的好來。元彪造型就太失敗了。1994年林青霞封刀,同時好幾部電影(包括《重慶森林》),武俠片都是讓張叔平幫忙弄個華麗造型,出來擺幾個教主的pose就收貨,和其他幾部一樣她與人同框極少,瘋狂跳拍,腹語設定連臺詞都省了。王皇后大鄭爽毫不輸陣
Dreadful melody倪匡原著。天魔琴現(xiàn),群丑色變。毒手肆虐卷青天,人間正道是滄桑。八音再現(xiàn),天下大變。敢有歌泣動地哀,怒向刀叢覓小倩?!澳闾字闪耍退阄医怀鎏炷賮?,他們一樣會要我死。江湖上的人都是不講道理的。你記住,在這個江湖上,你不殺人,人就殺你?!?他這個人有事就成縮頭烏龜,沒事就充武林盟主。/比較粗制濫造的一部,電視電影的感覺,最后一場決斗戲,場面山寨感太濃。元彪臉太腫,林青霞疲態(tài)畢露,劉嘉玲演技幼稚,一個讓人提不起精神的武林故事。
《東邪西毒》之慕容燕,《東方不敗》之東方不敗,《白發(fā)魔女》之練霓裳,《六指琴魔》之黃雪梅。再也沒有人能像林青霞一樣將古裝扮相演繹得那么美。
1997、98年,直到2000年左右,cctv電影頻道隔三差五就放,另外還有《精武英雄》《新碧血劍》也是重播頻率最高的片子。
再次重溫老電影,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硬傷的,節(jié)奏是港片一貫的凌厲快速的風格,但有很多地方很突兀,例如元彪的心理變化就很不科學。不過林的扮相確實是港影的經(jīng)典形象了!
1993年。青霞息影前一年的作品,那時她也三十九了,可依然是唯一的天上仙子。二十多歲嬌俏的嘉玲依然無法與其爭艷。在小西天電影資料館看的,僅容八十多人的小廳,恍惚竟有和大家一起在錄像片看奇葩港片的親切感。今時今日,還有八十多個人和你一起看膠片老港片,笑那些心照不宣的笑料和配樂,幸甚至哉
沒想到武林前輩都這么器材黨,想必當年看見天魔琴的時候,都留言說:好琴,德味兒,大師,學習了!
這部也是相當棒!必須力薦!當年的林青霞啊~ 那眼神,那演技,那彈琴的功夫,哇噻~~~ 勾起我小時候的美好回憶了~~
眼神多犀利 完全拜倒在青霞裙下 人怎么可以怎么扮都那么美 嘖嘖。。
絕代雙驕的服裝,新碧血劍的配樂,舊故事內容而言,林青霞不是第一次,卻是最后一次了。徐老怪設計的東部不敗角色,從化妝到角色性格,都被用爛了,不知道是林青霞的幸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