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是感情,無關(guān)男女。
存著《自梳》很久了,對于覺得好的片子不舍得輕易看,要找適合的時間和心情來欣賞。
今天打開看了,終究給了我感動和思考,沒有失望。
歡姑帶著精明老練、開明變通的老人態(tài)度進入了小慧的返鄉(xiāng)探親之旅,一路上兩代兩種人的矛盾沖突,對小慧與男友感情破裂后的勸解,自身經(jīng)歷的敘述,引出了電影的主線——延綿四十多年的思念和相守。
意歡為了“如果要我嫁給不喜歡的人,不如……”而甘愿做個自梳女,終身不嫁。其實這甘愿里帶著不愿放棄與青梅竹馬戀人的無誓之約。這隱忍和不甘也終于在陪嫁時在湖邊爆發(fā)了,將所有熱情和心意拋付給那個心愛的男人,回報她的卻是:懷孕后不顧一切地希望另奔他處時,男人卻唯諾的不忍放棄那片魚塘,害怕因此害死全家害死自己。意歡對于男人的依托連同那揣著希望而閃爍的眼睛一同暗淡了下去。
玉環(huán)歷經(jīng)風(fēng)月,周身風(fēng)情,舉手投足就可以迷倒男人。連第一次到絲廠時意歡抬頭聽那耳熟的小曲兒,望她的眼神都含著仰慕,連后來意歡看玉環(huán)在軍閥家跳舞時的眼神帶的都不止是欣賞。而這個女子閱人無數(shù),看破人世滄桑卻仍能保持心中對感情的熱忱和真誠。真情付出,真心守候。
楊采妮帶著純真嬌憨的面龐和劉嘉玲自然氣質(zhì)的散露都那么自然和諧,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意歡隱忍刮宮,被自梳女拋棄,被玉環(huán)傾家救活后仍念念不忘挽留男人那一點溫情,而受到的卻是更深的傷害。玉環(huán)在一旁聽著看著忍受的豈只是心痛,“我花了我所有的家當來救你,你卻為了一個不愛你的男人去死,你可會想想我…”付出太多都隱忍著不表露,只怕再打攪了再被拒絕,看著對方受盡傷害而無視自己這里的溫柔。這種感情讓人看著也揪心。所幸,意歡內(nèi)心的情愫沒觸碰,那日被吻時的拒絕也只是出于理智。
玉環(huán)被騙被打傷后,大雨滂沱,只有意歡幾日不離不棄的守候;意歡被感情拋棄,一心求死,只有玉環(huán)舍身相救,痛心罵醒。兩個受盡感情傷害的女人互予呵護,哪怕戰(zhàn)火威脅生命的時候都不離不棄,哪怕分離幾十年,心里分分惦的口里時時念的都還是彼此。
令我感動不已的不是玉環(huán)從船上縱身躍下的那一刻,那只是震撼。當她們隔著鐵欄擁在一起的時候,包含了所有的理解和溫情,坦誠和信任,無需多言。世界都失去顏色,哪怕此時死去,她們都擁有彼此。所以接下來的四十幾年,她們能始終懷揣希望,心懷彼此。
影片一直娓娓道來,劇情發(fā)展絲絲入扣,自然流暢,使觀者融入其中,絲毫沒有對同性之愛的強加雕飾之意。沒有很多影片對同性二人感情發(fā)展帶來的生硬晦澀的厭惡。甚至觀完,評完,看完很多評論,回味完,留在心底的都只是感動人的真情,無關(guān)同性。
我愿意相信世間還有這樣的真愛,有著誤解傷害時的包容和理解,有著苦難貧窮都不管不顧一起承擔(dān)的純粹徹底,有著生死考驗時的不離不棄,有能經(jīng)得起半個世紀時光雕琢的金質(zhì)……或許因著是同性,我更相信這樣的感情的真,純。更無所求,更有心靈歸屬。
就像五十年過去了,玉環(huán)意歡在車站相遇時,玉環(huán)還那么在意自己的發(fā)式衣著,還記得意歡最愛吃酸瓜,意歡在車上還是總講起玉環(huán)。玉環(huán)那“我答應(yīng)過自己,要把它送給第一個對我好的人”還猶如昨日所說,那“你做男人”“你做女人”意歡第一次跳舞時的歡樂場面還猶如昨晚……感謝張之亮,給了我們一個漂亮的結(jié)局,滿足了我們對于感情的憧憬和假想的希望,幾十年過去了,沒有時間的印記,她們站在那兒。還能鮮艷如初,笑靨如花。
這樣的真情,令所有人動容。只是感情,無關(guān)男女。
2 ) 要我等這樣的女子一輩子也值得
一直以來都有人反復(fù)給我推薦這部電影,然而因了對國產(chǎn)片的偏見以及對劉嘉玲的反感(沒錯我就是覺得她很直),我只是讓這電影在我的待看名單里躺著。然而某日一看,開始還覺得寡淡無奇,越往下越是毫無防備的被吸引了,不得不承認老片子就是有這種吸引力。
————防劇透分割線,沒看過的童鞋打住打住————
在慢熱型的劇情中,我想第一次震撼我的臺詞就是意歡被賣身還債,她抵死不從,但她的母親竟然對她說:“孩子,我求你,跟他們走吧,女人的命就是這樣”
那一刻不僅是意歡,連我都啞然無聲,只感到了這個時代對女性的絲絲惡意深入骨髓,一個生養(yǎng)自己十幾年的母親,竟要親手把女兒作為還債工具推向一群禽獸般的男子,去遭受也許是自己苦苦掙扎也沒能逃脫的,所謂的女子的“命運”。女性是貨物,是男性傳宗接代的工具,這種幾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僅有著一群道貌岸然的老夫子在義正言辭的寫書立制,也多虧有著像意歡母親這樣的衛(wèi)道士繼續(xù)對其他的女性施以惡手。
實際上,不正是因為有這一群麻木的女性推波助瀾才使得更多的女性遭受殘害么?意歡苦苦掙扎卻敵不過世俗的脅迫,另一個洞悉一切的女子玉環(huán)只是不說,冷冷的丟了一袋錢出來,就讓這些上門討債的登徒浪子打道回府,也許從這里開始,喜歡上了劉嘉玲扮演的玉環(huán)。
原本以為玉環(huán)跟意歡一樣,也是一個不甘命運被男人擺布卻又舍不得脫離男人的平凡女子,然而她卻不是這樣。也許是意歡替她挨打,也許是意歡在雨中的等候悸動了她的心·,不知不覺她的天平就慢慢傾向了意歡,而意歡這個傻姑娘還一直覺得自己是在報恩,是在對少奶奶好。直到玉環(huán)看到意歡被男人扯開的衣扣,沉寂不住的感情終于脫離了友情的偽裝,忍不住親吻卻被意歡拒絕了。
玉環(huán)也不心虛,只是一句:“我以為只有男人會傷我的心……”,就落落大方的離開,反倒是意歡痛哭失神,這一刻脆弱得毫無根據(jù)。
女子間的情感,興許就是這樣溫存如水卻又引人傾心吧。然而要說最令我難忘的時刻卻不是那些臺詞,也不是發(fā)現(xiàn)老年的意歡其實是玉環(huán)那一刻。而是輪船啟動,眼見心心相印的她即將天各一方,玉環(huán)和意歡都拼命呼喊著搜尋著對方最后的身影,連我都做好了電影到此為止的準備,嘆息著相遇只是為了日后的懷念,分離是必然的結(jié)局。然而一下沒注意,玉環(huán)那縱身一躍,義無反顧…………
還有什么同性相憐并非愛情,還有什么無能為力的命運
為那縱身一跳,要我等這樣的女子一輩子也值得
3 ) 愛情尚辭不達意
分類會讓人安心嗎?What am I to you?有了“朋友”或者“情人”的定義是否就不會再有惶惶的感覺?
不是的。只有在內(nèi)心中對彼此都有把握,才能擺脫那患得患失。你對我而言是很特別的人,因為我相信,我對你而言也很特別。
當初想看《自梳》是因為沒聽說過它。香港這個地方有趣在于,那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难輪T名字常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從未聽說的電影職員名單中。楊采妮、劉嘉玲、歸亞蕾、李綺紅、趙文瑄,他們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但都不是這部《自梳》。
《自梳》是張之亮的。
以前聽這個名字以為是個圓臉的胖老先生,哪知是個“謙卑得如此奪目”的瘦小老頭。再看看他執(zhí)導(dǎo)的影片,《自梳》、《慌心假期》、《籠民》、《墨攻》,從文藝到動作,真的很難分類定義他的風(fēng)格。
《自梳》應(yīng)該是擺脫不了女同電影的帽子了,雖然在我看來沒有必要如此劃分。女人愛女人真的是因為男人對她們不好嗎?太多文藝作品都流露這樣的意識——女人之所以成為拉是因為對男人失望。而看看男同志電影,他們就是彼此相愛,或許只是肉體上對女人不感興趣,但并非因為被女人傷害而“被迫”在同性中找到撫慰。對不起,我又開始性別迫害妄想了,但也不是全無道理。
在我們對兩性未有意識的時候,朋友是沒有性別的,青梅或竹馬都是有情誼的人,誰會在意同性戀或異性戀?當性意識萌發(fā)后,肉靈交纏,伴隨社會化統(tǒng)治的需要,劃清界限就變得很必要。教育作為社會化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教給我們的是收納整齊的意識分類——對的反義詞是錯,男的反義詞是女。但是,同時我們?nèi)狈α硪环N來自體系之外的引導(dǎo),這種引導(dǎo)應(yīng)該是來自家庭,并在之后的自我觀察中得到完善。非黑即白是約束我們行為的中心準則。它如同價值規(guī)律一樣保證在一定情況下有效保障團體中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在此規(guī)律上下是有非常寬泛的浮動空間。如果我們被教育得太好,太遵守這個規(guī)律,就難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適應(yīng)。
什么算同性戀呢?戀著的這個人是同性就算嗎?戀著這個同性的肉體還是靈魂?也許恰好我愛的人是同性而已。也許那個異性的肉體下有我迷戀的同性內(nèi)質(zhì)呢?
在這個時候分類和邏輯變得多么掃興。
兩個人之間私人的情誼因為超出社會化的標準,而讓旁人感到恐懼。即便小龍女和楊過是異性戀,但是因為是師生戀,不倫,就遭到追殺。倫理對于一個社會的穩(wěn)固多么重要。甚至當事人自己也會因為自己觸犯“標準”而負罪或恐慌。
回到電影上來。玉環(huán)在船上,意歡在碼頭,那刻是全片的高潮。我在想她會不會跳船留下?她跳了,讓旁邊的前夫目瞪口呆。大戰(zhàn)在即,她跳船留下來和她一起,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二人心心相映,彼此找到認同、信任、關(guān)心……這樣的情誼,拿“愛情”出來定義,仍是辭不達意。
不要再比較友誼和愛情哪個綿長那個深厚,你真能剝開人類感情的絲縷為它們一一貼上標簽,然后安然上架等待沽貨嗎?有情還不夠?
去愛,去做愛,你們定義你們的感情,定義你們在這樣感情下牽手、擁抱、接吻或者做愛,管他是情人還是友人,都是愛人,有情人。
PS.結(jié)尾老年玉環(huán)與意歡站臺相見,歸亞蕾伸手,對方伸手,鏡頭中出現(xiàn)的是年輕時代的意歡,哈哈,這個在Cold Case中每集都會出現(xiàn)的手法原來張導(dǎo)早用過了。
4 ) 同性之戀
終于看了《自梳》。
好久以前在清揚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這部影片的名字,當時就有一點好奇。當當上面倒是掛出了,買的時候又缺貨。幸好找到一個bt地址,下載存了起來。只是存在那兒,一直都沒有看。
同性戀題材的片子,其實我也看了幾部。
最開始是《心動》,一段單方面的感情。我覺得張艾嘉這部片子拍得很有感覺,比之前的《少女小漁》、后來的《二十三十四十》都要好一些。只是,影片里面因為同性的情感而導(dǎo)致有情男女天隔一方,那種感覺才叫人痛徹心扉。
后來是《愈快樂愈墮落》,看的時候我沒想過這部片子是同性戀題材,那種感覺是朦朦朧朧、欲言又止欲說還休的。第一次,覺得男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這么魅惑。
再后來是《藍宇》,就沖著同性戀去看的。自己沒有料到的是,被感動了一把,還掉了眼淚。那一次,有了寬容之心,不再固守傳統(tǒng)的觀念。
又后來是《春光乍泄》,這是被奉為經(jīng)典的影片。張國榮和梁朝偉都是相當棒的演員,詮釋男人的愛情也是絲絲入扣。也許因為有了前面幾部片子的鋪墊,《春》給我震動不如之前那么劇烈。
前幾天看《喜宴》,偉同的同性之戀,我已是見慣不驚。而《自梳》,終于又給了我一些觸動。
女人一般比較柔弱,女人特別需要呵護撫慰。女人與女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密。這是男人所不具備的。
玉環(huán)閱人無數(shù),人情練達,卻懷著一顆赤誠的心。仗義相助逃婚的意歡,結(jié)了緣份。本以為從良就能上岸,卻還是擺脫不了被出賣的命運。只有意歡,守候著,陪伴著,也溫暖著。是人都會有感情,何況是需要疼愛、需要慰藉的女人。
意歡為了逃避不情愿的婚姻,甘愿自梳,終生不嫁。這甘愿,也包含著不甘,所以情欲才會在那晚的河塘邊爆發(fā)。男人的不負責(zé)任把意歡推到自己刮宮的境地,也只有在最悲慘的時候,人才能體會到真情的可貴。玉環(huán)傾盡所有,救回意歡的性命,也激發(fā)了意歡心底的溫情。
這部片子,我絲毫未覺同性之戀的痕跡,只見兩個女人相互扶持,相互撫慰,溫情脈脈。似乎,只是在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無關(guān)風(fēng)月,無關(guān)男女。
5 ) 我看見,篤定的愛。
《自梳》這部電影,很久很久以前,看過介紹的只言片語。奇怪的是,那些文字都寫的極曖昧,極隱諱,再加上電影的低調(diào),依稀讓我覺得,這部電影背后,是有故事的。
去熟悉的碟店淘碟。在角落的一堆粵語長片的D5里,落寞的躺著這包裝簡單的片子。我自然的伸手拿起,放進購物籃。
片子是在加班的間隙中看的。在午夜兩點的安靜里。意料之中平靜的敘事。但故事意料之外的吸引人。
自梳是舊時嶺南地區(qū)的婦女,將頭發(fā)梳成長長的發(fā)辮,立志終身不嫁。許多這樣的女人住在一起,結(jié)成金蘭姐妹,在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社會里,相互依賴而生活下去。
意歡是純真善良的女孩。驚訝于楊采妮那時青春嬌憨的面容。曾看見評論說楊不光是有外貌的花瓶,看過她的《梁?!泛瓦@部《自梳》,絕對當?shù)闷疬@樣得評價。也難怪天才徐克,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起用她。
而玉環(huán)是歷經(jīng)人世滄桑的風(fēng)月人物。也非常合劉嘉玲的個人氣質(zhì)。一轉(zhuǎn)身一揮手,都是那么的風(fēng)情萬種。重要的是,這女子內(nèi)心是堅韌的。難得的是雖看盡人間虛偽冷漠,學(xué)會在這樣的爾虞我詐中生存的法則,卻依然保持內(nèi)心的赤誠如火。片里的玉環(huán)、現(xiàn)實的劉嘉玲,都是有這樣氣質(zhì)的。我愿意相信。
意歡和玉環(huán)。我想,這兩個名字,在粵語里喊起來,發(fā)音都是那么的相似吧……應(yīng)該是導(dǎo)演的特殊用意。
玉環(huán)于危難時的解囊相救。再遇時意歡的感激相對。玉環(huán)的嫁入豪門卻遭丈夫出賣。意歡的執(zhí)意守候。玉環(huán)的感動眼淚。意歡對男子的癡心托予、懷孕、被自梳女驅(qū)逐時玉環(huán)的再次傾囊相救。兩人終于接受彼此時,平淡而溫馨的相守。到最后的戰(zhàn)火中的失散……
兩個女人。生命的糾纏纏繞。感情是壓抑的。卻深沉。仿佛是來自生命深處。
很多人為玉環(huán)在輪船上最后為意歡的縱身一躍而激動。
而我卻感動于年老的玉環(huán),去與年老的意歡再聚,從香港到廣州、再到順德這一路的過程里,面容里的篤定。
歸亞蕾的表演自是不用說的。稱的上戲骨??氨扔惻傻闹斓系て?。由她飾演的老年的玉環(huán),終于知道了幾十年前戰(zhàn)火中失散的意歡的下落,從香港乘火車到廣州、再從廣州到順德,一路尋過去。
“到底什么時候,我才能見到她?”她含淚對年輕的后輩說。
這一路。她回憶。她訴說。她用自己的故事來感染身邊在現(xiàn)代愛情里掙扎的后輩。
而這一路。她卻沒有半點的猶疑。那雙眼睛里,有眼淚有不舍有遺憾,卻沒有半點的猶疑。
如此的篤定。仿佛,歲月和人世變遷,都不會改變什么。
無論分別多少日日夜夜,只要再聚,她還是她。她們還是沒有對方,就算戰(zhàn)火燃起,都不會逃走的愛人。
這就是同性之愛嗎。這無所求卻深沉如海的同性之愛。還是,所有深沉的愛,都如這般篤定?
導(dǎo)演張之亮。他在結(jié)局,耍了一點小手腕。當年老的意歡與玉環(huán)在火車月臺再聚。她向她走過去。她們牽手。鏡頭回轉(zhuǎn)。我們看到的,竟然是她們年輕的容顏。一個青春純真、一個嬌艷如花,攜手走向站臺的深處……
6 ) 頭發(fā)
名字就叫《自梳》,所以最先想到的就是女人的頭發(fā)。
這部電影里面,聯(lián)系感情最多的,大概就是頭發(fā)了。意歡替玉環(huán)擋完那一巴掌,玉環(huán)就急急地捧著她的臉,撫摸她的臉和頭發(fā),檢查她是否無恙。再次相熟,是玉環(huán)的頭發(fā)被姨太們做了手腳,意歡幫她重新剪過。
在我看來,兩個人最親密的時候,不是開船前一晚床第間的溫存,而是每每互相整理頭發(fā)的樣子。不論是雨中守候,買門陪嫁,多年重逢,玉環(huán)帶著或感動或欣喜或牽掛的表情時,一只手永遠不忘去整理意歡的頭發(fā)——常常意歡的頭發(fā)本來就已經(jīng)很整齊,仍然忍不住去理,為了看清最真切的面孔,也仿佛是碰到了頭發(fā),這道不出的感情才有了一席安放之地。
頭發(fā)有很多種別的名字,青絲,情絲,煩惱絲??偸浅錆M各種喻意,代表著人的感情。奇怪的是,頭發(fā)本身應(yīng)是沒有觸覺的,偏偏觸碰這樣的地方,又格外的親密。
頭發(fā)確實是個神奇的東西,我家老李曾經(jīng)跟我說,第一次喜歡上我,就是某個我為她梳頭發(fā)的晚上。那個晚上靜悄悄的,她對著我的背影沒有任何感情,跟任何一天的都一樣。然而日后想起在那個給她梳頭的晚上她心里的萌生的微妙情感,總覺得非常甜蜜。
電影里有幾條線同時進行著,其中一條阿慧的線,略顯多余。但是阿慧的演員也同時是古天樂版《神雕俠侶》郭襄的扮演者,看著又格外親切。巧的是,阿慧與郭襄有個相似之處,便是只能做旁人久別重逢的旁觀者和祝福者。郭襄風(fēng)陵渡口一見楊過,終生未嫁,最終看破紅塵,削發(fā)為尼,也算別了這三千煩惱絲。
唉,頭發(fā)里,都是沉甸甸的感情。
不喜歡叫自梳這個名字,電影其實跟自梳沒什么關(guān)系,搞成噱頭了。喜歡歸亞蕾和劉嘉玲一起塑造的玉環(huán),又靈又輕盈,從一幕就該認出來的。玉環(huán)后來被叫成意歡,多像后來孫藝珍和李恩珠演的戀愛小說!
那時的楊采妮好美,陽光落在臉上就是絕佳的妝面,眉眼里的純情令人心動,絲毫無愧玉女掌門的外號。意歡,意歡啊,為了不被賣身抵債只有自梳不嫁,被渣男騙身只有用鐵棍自助流產(chǎn),無法對自己身體、命運做主的痛苦全在壓抑的一聲聲“我不要啊”哭喊中。意歡或許沒有女性獨立的自主意識,但是卻在命運交叉口或被動或主動地走向了反抗男權(quán)的道路,而對男性愛情的期望又將她拉回地獄,如果沒有玉環(huán),意歡活不下來。如果沒有意歡,玉環(huán)卻依然是玉環(huán),是長袖善舞、會審時度勢的玉環(huán),她或許早就去了美國,或許還會過得更好。但人心被俘虜時從來不會有預(yù)警。意歡這樣懵懂善良又倔強的少女,第一次奮不顧身上前擋一耳光就讓玉環(huán)恍了神,一次次守護里,意歡眉眼彎彎,就這么闖進玉環(huán)心里,之后的事都是在既定的路線運行。因為能相愛,就是命運啊。
這才是call me by your name吧
一直覺得好的女同床戲是讓人屏住呼吸,又期待又緊張又心跳加速的,這部做到了。
多一顆星獎勵給劉嘉玲吧,難得一見的爆發(fā)力表演。當年怎么就輸給《宋家皇朝》的張曼玉?只能說香港人還是看不起內(nèi)地妹子。
仍未劉嘉玲這個電影輸了宋家皇朝的張曼玉不平啊啊啊啊啊
看這部電影才知,原來在舊時的中國有那么一群女性,她們梳起自己的頭發(fā),立誓此生不嫁人,她們自給自足,不受他人束縛,雖然最后買門口有些荒唐,可這份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勇氣,著實令人敬佩。楊采妮那時真水靈,劉嘉玲令人刮目相看,那一跳,不能忘
摸臉x6,甜炸。忠犬妮,追影子,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采妮自己用棍做人流一段簡直可以列進恐怖感官TOP10。劉嘉玲手握刀刃也看得疼?!拔矣梦胰鄙砑襾砭饶?,你為一個不愛你的男人去死?”輪船上劉總和采妮揮手一段簡直太有代入感了,信仰之躍。就算你壯闊胸膛,不敵天氣,兩鬢斑白都可認得你。
頭回嗑到劉嘉玲的演技,軍閥府上得知被丈夫出賣,身形塌下去一半,旋即調(diào)整氣息挺胸叉腰,生生用目光讓軍閥別過臉,半分鐘的戲,站在這里的是個怎樣的女人,全交代清楚了。另一極,楊采妮也足夠驚艷,她如死狗般躺在草席上時,右臉恰好飛落只蠅,不知是服化道有意為之,還是老天也入了戲。
有味道的電影。結(jié)尾頗好,有想哭沖動。女子之間的情誼是可生死度外的。
“天有些冷了”。別用年少輕狂的眼睛去審視比你早走一輩路的人,他們經(jīng)歷的可能要比你豐富精彩得多,而最后什么也不會跟你講。
原來一直不覺得劉嘉玲漂亮,此片中她竟有一種堅強的魄氣,真是美
楊采妮笑起來眼睛里流露出來的神采,漂亮、純真、帶點憨憨的可愛,像極了D,看了這部片,我喜歡咗楊采妮噻~~~
劉嘉玲縱身一躍的那刻,我?guī)缀鯋凵狭怂?雌迫碎g冷暖,嫻熟爾虞我詐,內(nèi)心卻保持那份如火的赤誠,現(xiàn)實中的她多少如此吧。第一次覺得梁朝偉也很幸福呢。
阿慧那條線太多余了
華語女同電影的最佳作品,很有那個時代的感覺~~
兩個女人的相濡以沫,最難忘是縱身一躍的勇氣。
玉環(huán)跳下船的一瞬,無論結(jié)果如何,其實什么都值得了。
看的我老淚縱橫。本以為只是兩個女人深厚的超越友誼的依賴,卻不想最后打破了那層朦朧變?yōu)榱藞载懖挥宓膼矍?。劉嘉玲,楊采妮,歸亞蕾,都沒有讓人失望,眼里全是深深的感情。充滿了遺憾的一生,終于迎來一個相逢。感恩我不用經(jīng)歷動蕩。(想起前陣子傳劉嘉玲是同性戀的消息,讓片子更多了一點微妙。)
人世間的愛有千百種,其實她們喜歡的不是同性而是彼此。碼頭到站臺,中間隔著五十年的相思。PS看了劉嘉玲和楊采妮的民國篇后,真想把現(xiàn)代篇的李綺虹和趙文瑄燒死... (ˇ?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