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兩集就看不下去了,劇情無新意,沒有張力。三浦春馬感覺不夠帥,妹妹不夠可愛。唯一的兩點就是病毒一語氣號攜帶者那個女孩感染日益嚴(yán)重生命垂危之時,美麗的小護士還用輕快甚至是歡快的語氣說“你的病根本不用擔(dān)心的”(看過很長時間了,記不太清了)時,干脆利索地拔下腕上的針頭插入小護士的胳膊上,超酷。
偵探性質(zhì),懸疑性質(zhì),節(jié)奏感強,演技流暢,劇情跌宕,高科技犯罪,電腦。契合我激萌的好み。
三浦春馬嚴(yán)格來說不算精致的美男,但是少年特有的青澀與無措,混雜著種種驚懼的氣質(zhì)都讓我大愛,片子里有好幾次藤丸為了妹妹而幫助恐怖分子襲擊本部,雖然在高大全里難以接受,可是在片子里的卻顯得尤為真實,說到底那也不過是個擅長玩電腦的少年而已。其實說是少年,也許不夠貼切,就像三浦本人所經(jīng)歷的這個年紀(jì)的轉(zhuǎn)型一樣,片中的藤丸也在經(jīng)歷這個撕裂的過程,兼具男孩與男人夾縫中的氣質(zhì),曖昧不清,模棱兩可,善惡不明,心智上的動搖,驚恐,畏懼以及這個年紀(jì)特有的良心與血性的召喚,還未被世事洗刷的骯臟不堪的單純,一步步由被人推上軌道到被迫奔跑,到最后與極限拼死賽跑。最后站在天臺上遙望東京的藤丸,像是忍住了即將落下的淚水,守住了大家的希望,被迫成熟,被迫長大,可是背影看上去卻只不過是個失去了父親和朋友的孩子。那一刻里沒有感覺到希望,只是覺得茫然,好像滿目灰色的城市什么都沒改變,但是昨天以前的世界,再也回不去了。
已經(jīng)不同了,失去的已經(jīng)不同了,就算說對不起就算再努力,也無法追回了。
那個時候突然想起有人曾經(jīng)對一年以前的地震說過這樣的話,一個失去父母的小孩子,被問到這一年過的好不好,小孩說過的很好。大人很贊賞的摸著他的頭說,你真是個堅強的好孩子,你要繼續(xù)堅強哦。后來一個記者又問這孩子,這一年里你覺得是失去的多還是得到的多,那孩子說得到的多,于是記者又問,得到的一切能跟爸爸相比嗎?小孩子哭了,說不能。對那個孩子來說,就算得到再多,也沒辦法與他失去的爸爸相比。大人總是這樣強迫小孩進入他們似乎理所當(dāng)然應(yīng)該進入的角色,并且為這些角色取上堅強,勇敢,樂觀諸如此類好聽的名字。于是這些孩子好像也就這樣被迫接受了自己應(yīng)該這樣的角色。
藤丸在我看來,就像是這樣的角色,他被迫接受了堅強的外殼,被迫架上了救世主的十字架,是誰說結(jié)尾一定是充滿希望,犧牲了零星的人保護了大多數(shù)的人,誰說又一定是皆大歡喜悲劇變喜劇。失去的東西未必一定可以用得到來彌補,而人生死的比重,也不是依靠數(shù)量作為評判的依據(jù),沒有多數(shù)與少數(shù),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珍貴的生命,都有被尊敬跟珍視的權(quán)利。
劇中有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上天賦予你這種才能,就是要你肩負起某種責(zé)任?!彪m然我的世界觀無法完全認可這個觀點,但是似乎也一直覺得有些中的的靈光。責(zé)任與義務(wù)是對等的嗎,才能與責(zé)任是對等的嗎。我不知道。
霧島與紗織的那一段插曲讓我唏噓了好久,霧島這種角色是越看越讓人喜歡,雖然才開始覺得很看不順眼,可是看到后來霧島捏著紗織的戒指在工作室里哭的肝腸寸斷時,郁悶的快內(nèi)傷了……醫(yī)生最后臨死前的一段回憶也很傷感,不過日劇為啥總走這種路線,好像每個人變壞都是有理由的,每個人都是無辜的,可是如果對自己所堅信的東西足夠堅定的話,即使是受到打擊與挫敗也不該輕易倒戈,我不喜歡那種所謂的“我沒辦法我其實性本善都是他們逼的”的借口一大堆,好像有了那點兒委屈后全人類都該讓著他走一樣,還有那些所謂的“我人生就這樣了我生下來就這樣了我沒有選擇的余地”也全是屁話,是你自己根本就沒努力過,事在人為,自己根本就沒有積極的人生觀,隨波逐流,好像有了那點兒傷感全世界都欠他錢一樣,全是些腦殘直接拖去火葬場做化肥!
最最好笑的是那些個什么我要當(dāng)神我就是神的,幼兒園穿越出來的咩?腦子進水了吧?有點常識好咩?乃還真以為插根蔥你就是大象了穿白衣你就是天使了騎匹馬你就是王子了咩?拜托不要笑死人了好撒。我每次看到這種鏡頭加這種腦殘嘴臉就有一板磚給丫直接敲成腦死亡的沖動……= =。而且最惡心的是這種鏡頭還頻頻出現(xiàn)在日劇里,乃們想統(tǒng)治地球的野心我可以理解但是請多讀幾遍達爾文的進化論好撒?不要顛覆人類基礎(chǔ)的生物常識好撒?就是再有耐心是個人也經(jīng)不起乃們這種臺詞的再三折騰,真的會崩潰會瘋的…… ((○( ̄ ̄ ̄? ̄ ̄ ̄?)
關(guān)于劇情的BUG,到后面確實感覺漏洞百出,不過對于可看性還是一點不打折,至少我覺得可以算的上值得推薦的好片子,只是對于那BLOOD-X我一直心存疑惑到底是嘛玩意,開始的時候不是給的紅色液體嘛,后來又變成白色粉末,而且效果也很是詭異,那個叫安紀(jì)的女人跟紗織都是慢慢發(fā)病,身上出現(xiàn)血點,最后也是慢慢咽氣。但是英跟警衛(wèi)們就像井噴一樣一口血直接飚出去,而且發(fā)病也快好多,基本上瞬間就倒地死了,而且后來那個瑪雅的女人還擦在口紅上當(dāng)毒藥使吻了加納警官,我說就算是有疫苗也不帶這么蠻干的吧Orz,當(dāng)然教堂里那段不是病毒是中子彈,但是為啥我覺得英跟警衛(wèi)們就像中了中子彈一樣Orz,而且瑪雅最開始離開教堂不過15分鐘就爆炸了,她就是有直升飛機也跑不了這么快啊,人家可是一座城市全滅啊Orz,我實在是搞不清那到底是啥玩意囧,說到這里我又要感嘆紗織死的好可惜啊,我很喜歡她跟霧島這對的說,明明都要結(jié)婚了……
而且最后亂入的K也很神經(jīng),我完全不知道這個女人這種BOSS的角色到底拿來干嘛,她在天臺上與藤丸的對話我也理解不能,反正連帶她那神奇的老爹跟她那神奇的哥我都理解不能,這種人在我看來屬于精神科都鑒定無能的類型,不過我老早就開始懷疑她了,因為日劇中這種角色一般都有問題,而且血劇的風(fēng)格就是越是證據(jù)指向的那個人越無罪,反而最沒關(guān)系的那個人就是正確答案,所以對九條童鞋我除了第一集曾經(jīng)懷疑過之外基本都沒誤會過他,他跟主角的氣場實在美妙的很。還有對高木爸爸,基本上我覺得我比他兒子還信任他老爸得多,從第一集開始我就堅信高木從頭到尾就沒叛變過……于是最后看到他去跟蹤那個JP的K童鞋的時候我就徹底證實了自己的結(jié)論,一是真子是K,二是高木爸爸是好人……
而且字幕組?。?!你們也被騙了吧= =,我從開始懷疑真子起就一直很注意聽電視里的原音,尤其是第10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瑪雅在提到K的事的時候從來沒有用過人稱代詞,也就是到底是他還是她根本就判斷無能,因為日語里的說話習(xí)慣是避免用代詞,第一人稱更是省略,一般提到人物都用名字,但是字幕組一直都自作主張的加上主語“他他他他他他……”,所以乃們也被騙了吧= =,而且本身“きょうだい”這個詞在日語里就很曖昧,完全可能是兄妹……哎,小盆友們被母語擺了一道(喂)
http://sa-chan.blogbus.com/logs/40714185.html
劇情有些bug。一個真正有制度自信的國家,體現(xiàn)在文化創(chuàng)作上,就是可以在電影里,電視里,小說里說它腐朽無能無藥可救,可以用核彈、病毒、邪教毀滅無數(shù)次,然后用愛重建。
反恐看不見,基情看不見,這劇的重點是反派,又萌又帥的反派,再路人的角色變成反派后都光華四射刺瞎我的眼??!我的心完全反派了
日式裝B傻懸疑,拖到最后一堆坑毛也沒講明白
我真是爲(wèi)了成宮寬貴才看的。編劇還是太弱了點,但J太帥了?。。?!
bug很多。。。不過還算緊張,當(dāng)然比起boss還有差距,可以一看。。
嗯想想給四星還是稍稍有點高。日本關(guān)于政治的想象力就只有這種類型的么,真是。中子彈真是弱爆了,前面完全故弄玄虛。還有J啊,難道是看上藤丸了?!三浦春馬真的很像四娘啊,笑起來好難看……T T……所以相比之下好像砂糖君就美多了~可惜又太矮呃……
節(jié)奏很快,劇情很緊湊的一部片子,讓人看了欲罷不能,但是也十分的累,感覺會有續(xù)集,但是有點不敢看了,太殘酷了,以為紗織不會死,可是教授救回來了,紗織同一時間犧牲了;以為英不會死,可是藥搶到了,剛要喂給他吃,他卻停止了呼吸……覺得有一點不好的就是最后稍微有點虎頭蛇尾,布置了那么久
狗血啊邊看邊吐槽還是眼賤地看完了。
雖然開始疑惑過沒錢干嘛要來上私立,但更擔(dān)心上演被好友背叛的戲碼,所以真的相信了K就是音彌。這山路十八彎轉(zhuǎn)的實在是太累了,最后拋出一個完全沒有氣場的小女生來真是難以信服啊,還不如是音彌呢。不過我覺得K并沒有滅絕,九條大臣應(yīng)該是另個一K吧。黑客真的能這么厲害嗎,世界果然是技術(shù)宅的啊。
稀飯的infinite...
話說渲染了那么多回的病毒到最后一回才告訴我們是中子彈嘛混蛋...真是欺騙感情...這結(jié)尾結(jié)的也太倉促了吧...明顯還有續(xù)集或SP...不過春馬君的確比極道3的時候俊俏多了...
情節(jié)比較緊湊的一部日劇,而且有很多帥哥美女,看看解悶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不能太認真深究,否則很多BUG就顯現(xiàn)出來了。
第一顆星給寶生小百合,第二顆星給霧島悟郎,第三顆星給立川英,第四顆星給安齋真子。最后,向高木藤丸怎么摔都摔不壞的筆記本,以及其他華麗麗的故弄玄虛的硬傷君致敬!
我喜歡這種類型的日劇,這個劇要是沒有續(xù)集或者SP,簡直沒天理,留了太多暗示了……
三浦春馬+佐藤健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愛啊啊啊啊啊啊
原本以為可能是主導(dǎo)的三浦一直用比較人性,甚至無力感的角色被趕來趕去,最後J的那句心裡有牽掛的人才有最後的勇氣最終戰(zhàn)勝的言語卻是送給他的。比較感慨的是女警察間諜倒下的時候,真的很難過,真的會開始想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影射到當(dāng)下,才能讓人如此失望?
讓人驚艷的排名是從前往后的,當(dāng)初讓人多驚艷往后就讓人多失望。還有那么多討厭的妹妹和青梅竹馬到底是哪來的?!
劇情很緊湊,雖然結(jié)局太那個啥了點,但是節(jié)奏好啊,好看~
【重溫】。當(dāng)年是從這部開始關(guān)注春馬的,題材很喜歡,拍得很好看,有朋友說2020年去看這部2008拍的,完全沒有違和感,說是今年新片都相信。那年春馬18歲,高中還沒畢業(yè),屏幕滿溢的都是少年感。發(fā)現(xiàn)這么多年過去了,印象中還是那個背著單肩包的少年,常常把書包往前一拉,掏出電腦,手指交叉拉伸一下…這些畫面太入腦了,12年了,我還記得。那時真好。但那時的我不太好。但又是那段關(guān)注到春馬,看著劇,看著綜藝,慢慢走出不好的世界,我想我把那些悲傷鎖在一個叫三浦春馬的少年背后,讓他的笑容、可愛,陽光,治愈了當(dāng)時的我。今年夏天。這個我筑起來的春馬墻,塌了。悲傷一下子從墻后涌現(xiàn),為什么成倍數(shù)遞增了。這個世界太無趣了,如此無可救藥,天使們都匆匆走了,獨留下我們還在這里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