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剛看了前6集,放不下了...
1)劇情挺抓人,有張有持不拖沓,是激烈的政治斗爭和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相結合的那種類型,時代背景是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的巨變時期;
2)演員不錯,愷撒是我喜歡的核網(wǎng)危機(The Sum of All Fears)里演俄國總統(tǒng)的Ciaran Hinds,老謀深算領袖氣質(zhì)。演年輕屋大維的是曾在怒海爭峰中演英國小軍官的Max Pirkis,把未來的羅馬第一公民的天才和陰騭表現(xiàn)的很到位。女演員們就不多說了,每集必有人露點啊,羅馬的性風俗真是……
3)細節(jié)吸引人,在我看過的表現(xiàn)羅馬帝國的歷史影片中,第一次把普通人的生活帶上屏幕。騎兵們在沒有馬鐙的馬上戰(zhàn)斗,臟兮兮的市場和街道,士兵的薪酬獎懲和后方軍屬的生活,貴族們的宴會詳情等等,在氣氛營造和細節(jié)表現(xiàn)方面確實是電視劇占優(yōu)??;
4)第一季的導演有導007黑日危機的,有導過幾集欲望都市和X檔案,編劇寫過欲亂絕情妻和NYPD BLUE,陣容不俗,值得繼續(xù)期待!
2 ) 不許聯(lián)想
盧修斯·烏里納斯(羅馬第十三軍團百夫長)
伯斯卡(凱撒秘書官)
(烏里納斯被凱撒許以地方行政長官)
伯斯卡:我沒有辦法解釋的更簡單了
這些可以等選舉結束后再討論
烏里納斯:如果我輸了,學這些有什么用?
伯斯卡:你不會輸?shù)?br>
烏里納斯:為什么你這么肯定?還有其它候選人
(伯斯卡發(fā)笑)
烏里納斯:我想我警告過你嘲笑我是什么后果
伯斯卡:請原諒,先生,但我以為你已經(jīng)了解了這個制度
其它候選人都只是湊數(shù)的
烏里納斯:湊數(shù)的?
伯斯卡:但是如果沒有反對者
當然能夠避免無意義的競爭,但只有愷撒的人
站出來又會顯得太突兀
這些事實讓你困擾嗎?
烏里納斯:選舉是由神圣的朱庇特神監(jiān)督的
選舉可是莊嚴的事情啊
伯斯卡:愷撒也是由朱庇特神指派的,不是嗎?
有預兆,有勝利的凱旋
也有人民的擁護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由神庇護的
某種程度上,他就是神本身
烏里納斯:僅僅在那一天而已
其它日子里,他和你我一樣,都是凡人
伯斯卡:不管他是不是凡人,他在試圖拯救共和國
烏里納斯:通過賄賂選舉?
伯斯卡:羅馬人民可沒有期盼干凈的選舉
他們期盼的是工作
他們期盼的是甘甜的水和食物
和平穩(wěn)定的生活
3 ) 觀《羅馬》第二季
不似某些劇集江郎才盡虎頭蛇尾的讓人不看難受看了更難受,羅馬這部劇集占了前人的便宜,絲毫不用考慮劇情發(fā)展這個令編劇們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問題,因為歷史已經(jīng)把劇本藍圖勾畫好了,編劇們只需要把這藍圖添油加醋,加上床戲群P,就可以非常幸災樂禍的看著別的編劇內(nèi)分泌失調(diào)了。
羅馬第二季跟第一季相比毫不遜色,在各方面都毫不遜色,唯一讓我覺得不滿意的是成年屋大維,演技明顯比其他演員弱,甚至不如少年時代的屋大維,比較讓我失望。屋大維從少年時的聰慧過人忽然轉(zhuǎn)變成成年后的變態(tài)偽善毫無人味,讓我頗為難以接受。也許他是恨他那放蕩的母親,所以要親手扼殺她的幸福,但他對他姐姐那樣有點說不過去,不知歷史上的屋大維是否也如此變態(tài),有無了解歷史的人聊聊看。
安東尼的表現(xiàn)在這季里是很不錯的,當他被迫逃出羅馬自拉大旗的時候還是非常有男人味的,只是后來被埃及艷后給誤了。他對埃及艷后的著迷很沒有鋪墊,鏡頭一轉(zhuǎn)他和她就生了一堆子女還搞了奇怪的遺囑。其實作為劇集,完全有空間多下點筆墨的,我不介意搞個第三季。埃及艷后沒有王者氣概,雖然豐腴美艷,但氣頗不夠,從第一季開始我便覺得這個人物選角不對,不過倒有其他人很哈這個美女的,覺得很有味道,當然這些其他人都是男人。
屋大維的媽媽阿提婭在第二季比第一季可愛了許多,第一季里惡毒的有點令人發(fā)指,在第二季里雖然惡毒依舊,卻讓人覺得這個女人惡毒的可愛,不管耍啥花招都會讓人看破,卻還是堅持不懈的耍寶。我相信安東尼和她是真心相愛過的,起碼在安東尼在阿提婭門口告別的時刻,他們是深深相愛的。只是在時間的洗刷下,在那遙遠國度,安東尼和艷后日日笙歌醉生夢死忘了曾經(jīng)的誓言,而阿提婭卻癡癡的在家里年復一年的等候。一個曾經(jīng)放蕩的女人為了愛情也可以如此癡情。安東尼在多年后神智半迷離的狀態(tài)下,問烏瑞納斯她還是跟以前一樣裝腔作勢嗎?這句話里看似嘲諷,實則有無限深情,過去的種種相信再無情的男人也無法完全忘卻,只是眼前的美人更讓現(xiàn)在的自己難以割舍罷了。新歡總比舊愛強。
阿提婭對兒媳婦說,那些比你厲害百倍的女人日日鉤心斗角,你看她們現(xiàn)在的下場。她說的也是自己吧,是對自己過往的懺悔。劇集最后,阿提婭在盛大慶功游戲上,看到安東尼被侮辱的雕像,還是忍不住的眼眶濕潤,她還是忘不了他,雖然他負她那么多。
烏瑞納斯雖然性格變化很大,但是這個轉(zhuǎn)變完全可以接受。他的結局也是可以預料的,畢竟之前狠事做的太多了。而波羅則是全劇中運氣最好的一人,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第一季里他只是粗蠻無腦的一個粗人,而第二季里他不但身手過人,才智也大有長進。他也是全劇里結局較為美滿的一人。雖然日子清貧,但問心無愧。
劇中的戰(zhàn)斗場面頗受一些戰(zhàn)爭迷的贊賞,但對于我這種戰(zhàn)爭盲人來說,基本是忽略這種場面的,對我來說,重要的還是人物刻畫和劇情發(fā)展。這部劇集是我相當喜歡的,最遺憾的是太壓縮了,象lost那樣的劇集都沒完沒了的拍下去,羅馬這樣的題材怎么不拍的再詳盡一些,也許招高一籌的編導們覺得意猶未盡才是最好的滋味吧。
4 ) 險些變成肥皂劇,幸好....
ROME的肥皂劇精神終于在第16和17集中徹底敗露了....人為的安排,為了情節(jié)而故意制造的沖突,如同ESPN的球評口中的Controversy一樣廉價。誰關心兩個阿兵哥的妻兒瑣碎?更何況那一地的雞毛都是自己造出來的。Vorenus沒事你改宗教信仰也無所謂,但你那幾個孩子突然視你如仇敵,就是平庸編劇作黔驢技窮的表現(xiàn)了。元老院里,因為大家都知道些野史,小凱撒只要一路作酷到底就足夠了。一個情節(jié)可以讓觀眾預測出來的歷史肥皂劇,可悲。
然后在19到20集左右,劇情飛快收尾,19集之前,人物形象全部一百八十度轉(zhuǎn)彎:鐵般的意志的阿兵哥Vorenus時時在瘋狂邊緣徘徊,Larger than life的Pullo變成了全劇中唯一高大全美國丈夫,地母風格的Atia萎縮成在兒子和情人夾縫中生存的笨女人,堂堂安東尼則成了一個襯托渥大維的擺設。該劇的最大亮點,對2000年前小人物的關心,被私生子,財產(chǎn),謀殺和丑聞等肥皂劇常見因素抹殺了。
老天,如果羅馬人真如編劇所述,乃是披著toga的野獸一樣,安東尼憑什么會因為避丑聞而跑到埃及去呢?
但是19集開始,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羅馬劇集突然煥發(fā)了其舊日的光彩。原因之一,是Vorenus又穿起了軍團的鎧甲,這次配有傳統(tǒng)紅披風,不再是傻乎乎的百夫長的銅炊行頭了。長相不夠扎眼但臉部線條夠硬的男同學們,可以考慮參軍,因為無論是古羅馬的盔甲,還是迷彩服,軍人的裝束都能使您的雄性魅力成指數(shù)級增長。
原因之二,則是拜HBO所賜的福利:渥大維和他老婆Livia意氣風發(fā)的SM加R級的床戲。不得不說,這是一段很讓人心猿意馬的鏡頭,年輕女子如花苞般的乳房在陰暗的光線掩映下跳動著,美少年在愈演愈烈的窒息游戲中費勁的喘息著,兩個糾纏在一起的汗津津的年輕肢體動作是原始而粗暴的。雖然Agripa和渥大維婭在此之前也有激情戲,但卻沒有這么強的跳動和撞擊感。高潮來臨之際,渥大維的眼光在一瞬間顯出了虛弱和渙散的感覺,但Livia的耳光來臨時,他又恢復了那種機器似的無動于衷。這對兒SM冤家!
然后當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在埃及王宮里,當著奴隸的面上演少兒不宜鏡頭時,Atia便在埃及王宮的門口掌毆Vorenus。不得不承認男人在挨女人耳光的時候,一定要面無表情做石像狀。記得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里面寫,說女主角一巴掌扇來,男主角沒有防備,被擊中鼻子和眼睛,頓時涕泗滂沱,面子丟了個十足十。所以男生們啊,看到纖手一動,掌風習習,就應該把臉頰側(cè)過做好準備。一聲五指山紅后,那神情,那深度,那風格,嘖嘖,這次第,怎一個酷字了得。
羅馬的一場鬧劇臨近結尾,編劇準備讓Vorenus把對國對家的責任進行到底,于是后者就挺胸抬頭,任憑Atia哭哭啼啼的對他又推又搡,只作石像般巍然不動。綾羅綢緞的貴婦與全副武裝的羅馬軍官做肢體糾纏,這不是重金屬是什么?
自從凱撒與龐貝的決戰(zhàn)被該片用幾個虛晃鏡頭搪塞過后,美國觀眾終于明白過來,在BBC的制作中看到諾曼底海灘風格的大制作場面,是不可能的了。英國人嚴格遵守了戲劇舞臺的傳統(tǒng),合唱隊一去頌完,阿克興角海戰(zhàn)就結束了。Vorenus和安東尼成了同一條船上的螞蚱。
戰(zhàn)敗后的醉生夢死。饕餮,美酒,大麻和糾纏如同土耳其浴室一幕中的肢體群里,身著全副鎧甲的Vorenus好像是這片瘋狂海洋中的一個安靜的小島。人家James Purefoy就是靠身材和面孔吃飯的,40多歲的人了,上身掛著片與其是盔甲,不如說是裝飾品的行頭,一點贅肉也無(除了那個胖乎乎的小肚臍以外)。等到把那件可笑的衣服扔到一邊,我不由想起HBO論壇上的一個做黑體字的大標題:“感謝主,恩賜我們Purefoy的全裸鏡頭!“
某人在旁邊酸溜溜的哼唧了一聲:我身上涂些橄欖油,比他也差不了哪兒去。這句話如醍醐灌頂,是啊,導演果然是用光線的大師。在埃及王宮昏暗的燭光中,男男女女的皮膚看起來出奇的好,泛著誘人的古銅色,使人聯(lián)想到陽光,泥土,小麥和人性最原始基本的種種審美。防曬油肯定是要擦的,不過不能顯山露水而已。
英雄末路,才顯出自己得本色。一個羅馬三頭執(zhí)政之一馬克安東尼,一個前黑手黨領袖現(xiàn)任光棍大兵Vorenus就坐在肉林酒海中喝起悶酒來了,背景是一個蒙著眼睛,分不清性別的玉體橫陳。那個玉體聽到兩人說話,知趣的跑掉了。Vorenus面無表情的把超大一杯一飲而盡,突然激起了安東尼最后一點豪氣:瞧瞧,這才是我們羅馬人喝酒的架勢!
可憐,周圍是成群的埃及宮女和太監(jiān)。兩個難兄難弟開始就著酒氣聊天。每次Vorenus和人推心置腹的作男人式的聊天,都會有好戲在后。第一次他和落難的龐貝聊,把龐貝放到埃及受死去了。第二次和Pullo在酒吧里聊,喝到酩酊大醉,被Pullo扛到肩上愛稱為小綿羊。這次和老上司安東尼聊,安東尼說希臘人不信有后世,Vorenus反對,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極認真起來。安東尼懶得再理論下去,兩個人紅著眼睛盯著對方良久,最后一致同意,F(xiàn)uck ‘em。。。
原來天下粗人喝醉了都一樣啊。
第二天清早,兩人以69式睡姿醒來(不能怪我胡思亂想,誰叫這兩個演員以前演過這題材呢)。安東尼為女王哭得山石動容。沒什么再比窮途末路,胡子拉碴的男人感情爆發(fā)更煽情的鏡頭了。Vorenus悄末聲兒的走開,返回時,遞上一把貨真價實的羅馬短劍。
整個劇集中,這時的安東尼是最出彩的時候。很多年前理查德伯頓演的安東尼笨拙的從臺階上翻滾下來,還沒有完成自己的自殺大業(yè),很丟面子。與之相比,Purefoy版的安東尼更凄慘些,頭發(fā)亂的很后現(xiàn)代,臉上的深黑色眼影被眼淚弄得一塌糊涂,略有些滑稽。只有當他聽Vorenus說,“在你麾下效力,是我的榮譽”之時,才受寵若驚的一笑。這個當年他斷定“will follow the 13th legion up to eagle’s ass”的傻大兵的一句話,竟成了他戎馬一生的蓋棺定論。
天塌下來的時候,Vorenus是個自殺的好伙伴。此人面部肌肉僵硬,深知可殺不可辱的道理,捅自己人的時候決不會手軟。另一個最佳“介錯“人選擇,請參照該劇另一名主人公,Titus Pullo。不過Vorenus在場,會保證您的自殺場景悲壯慘烈,壯士扼腕。而Pullo么,他送人上路的時候,居然還貪戀人家的桃子(背景音樂:甲殼蟲的Ob-La-Di, Ob-La_da, Life goes on)….保證您哭笑不得。
說正經(jīng)的,安東尼迎上短劍,一刀還沒到底。他一邊費盡的喘著氣,一邊抱緊紋絲不動的Vorenus,好讓短劍刺得更深些。漸漸的,痛楚的表情消失了。清晨的陽光很友好的照在他的臉上,讓這個男人莫名其妙的變得好看起來。背面,Vorenus的鷹鷲表情一成不變的古怪著。不過安東尼差不多斷氣的時候,前者的目光散了,嘴唇也松弛了,一瞬間好像死得是他自己一樣。
像所有的影片中的英雄一樣,安東尼安安靜靜的滑倒下去,占據(jù)屏幕的,是如雕刻般的Vorenus的側(cè)臉和他垂下的目光。
這串蒙太奇很有美感,但不知道是否經(jīng)得起史實考證。從實用角度講,如果讓對方出力,一劍穿胸會順利的多,總好過抱著人家,疼得死去活來還要再抱緊些…好在Vorenus是個老實人,否則手腕一翻,安東尼死了也要疼得活過來。
后面幾個鏡頭就顯示出正常取向的導演和同人女之間的區(qū)別了。同人女們一定是把Vorenus給安東尼穿盔甲的場面拉到若干小時,無數(shù)面孔手指衣物蓮花的特寫,幽怨的背景音樂,不把它做成孟姜女一幕不罷休。但Vorenus畢竟是個當兵的,擦掉那可笑的眼影后,那架勢跟完成一項任務沒什么兩樣,飛快而利索的把安東尼拉扯到盛裝的羅馬鎧甲中,這具很上相的尸體終于又變成了那個羅馬將軍了。
有意思的是,當克里奧佩特拉出場,問Vorenus有啥話趕緊說時,Vorenus氣得氣短,只有一屁股坐在臺階上,那回話的口氣完全是一幅“我拿你這女人沒轍,算I 服了U“那種腔調(diào)。
然后的劇情發(fā)展,中間就開始摻雜搞笑的細節(jié)。演渥大維的演員其實很不得志,因為他的神氣一直不需要什么變化,只要做出喜怒不行于色即可。結果他能發(fā)揮的,只有把眼神展望到無窮遠處,一幅干干凈凈的面孔上是拒人千里的空白。在邀請克里奧佩特拉去羅馬游街的時候,這種陰狠的神態(tài)沒有一點幫助。在大帳中,渥大維心虛自己的表演,聲稱自己當初的表現(xiàn)就是“真誠它本人“。右邊的小陰謀家兼軍師Maecenas馬上附聲稱贊,左邊的老實巴交兒的Agrippa則是一臉愕然,分明是這么肉麻的話你也說的出口的表情。
當Vorenus和Pullo帶著小凱撒在埃及出逃的時候,片子的底色突然變得明亮起來。不只是因為白天的戈壁沙漠就是陽光刺眼的,因為導演的刻意用光,連篝火的顏色都比以前明亮。小王子在Vorenus前還算聽話,因為Vorenus從來不吃他那一套,有若干個小王子頭上的腫包為證?,F(xiàn)在兩個大兵重新聚首,關于教育方式的笑話馬上上演。首先是Vorenus用他千年不變的命令吆喝:我叫你睡你就睡!小王子怒目而視,但無可奈何。然后Pullo出場,以看到兔子似的口吻調(diào)笑:就是這小子?小王子追問母親下落,Pullo脫口而出:死了。一秒鐘之內(nèi)人性復蘇,附加一句:死得還算體面。
且不管成了孤兒的小王子作五雷轟頂狀,也不管他憤然卷起鋪蓋準備自行出走,更沒看見他剛走了兩步,只好可憐兮兮的返回來,在火堆邊埋頭而泣,兩個沒心肝的大兵舒舒服服的坐下來,Pullo第一句話就開始抱怨:我以為他(這孩子)個頭兒會大些…盡管篝火讓這兩個人的臉部線條變得柔和親切起來,他們似乎根本沒把那個從天堂跌倒地獄的孩子放在心上。
開始對這孩子日后沒有母愛的生涯感到擔心….
最后的一點感動發(fā)生在打斗之后。Vorenus咬牙切齒的告訴Pullo,他不要死在這個狗屎之地的時候,觀眾大可先松口氣。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憑他這么沒口德,一定會撐到回家再死的。兩個鐵哥們兒把身家性命托付給對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只有這次,Vorenus自己是奄奄一息,徹底的無能為力了。
無論劇情如何,我一直感到這片子就一直亮下去了。這種光亮的輕松感甚至延續(xù)到重傷的Vorenus回到羅馬。房間是如此的明亮,與以前的碉堡似的不見天日的住處截然不同。蓋著白被單的他似乎被一層柔光包圍著,背對著鏡頭的Lyde沒什么動作,但兩滴眼淚很明顯的從下顎滴下來。Pullo一如既往的守在他身邊,四只手交搭在一起,如同很久之前。如果這是個影片,渲染到這份上,Vorenus鐵定是要見Niobe去了。但誰叫這是肥皂劇,編劇萬萬不能“燒橋“呢?
最后,Pullo和自己的兒子一身亮色,羅馬的街道也從來沒有這么陽光燦爛,豐富多彩過。迎接羅馬市民的是一個平安豐盈的時代。當渥大維把羅馬城建成大理石城的時候,我們大可不必擔心Vorenus子孫輩的經(jīng)濟收入。他兒子作了個石匠么!
5 ) 紅顏
電視連續(xù)劇《羅馬》可謂是近年來與美國電視屏幕上最為野心勃勃的一部歷史題材作品。這部由HBO與英國廣播電臺、意大利國家臺合作,投資1億元的22集電視劇,力求在政治、宗教、文化和藝術各方面真實并直接地表現(xiàn)羅馬共和國由盛及衰的社會變遷和生活風貌。整部片子敘事紛繁,人物性格深沉復雜,應證了吉本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所述的(羅馬人)“強大到可以統(tǒng)治整個世界,卻無法統(tǒng)治自己的心” 的特點。
既然是戲劇,就免不了有沖突,既然有沖突,就免不了感情糾葛。本片的一大亮點,便是通過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來反映政治權力斗爭中的殘酷、機變、詭譎,以及隱藏在冷淡外表下的脈脈溫情。
《羅馬》中的女性角色,數(shù)一數(shù)至少有20多個,這里只挑幾個主要的來講。這些選出來的人物都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并非編劇為了情節(jié)豐滿而虛構出的形象。
之一: Atia of the Julii 阿提亞
她是愷撒的侄女,渥大維(奧古斯都)的母親,馬克安東尼的情人。Atia無疑是全劇中最亮眼的角色之一。她美艷、高貴,性格堅強,行起事來卻陰狠、狡詐,不分是非,一切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這樣一個人物,她曾經(jīng)在內(nèi)戰(zhàn)時期鼓動馬克安東尼不給愷撒增派援兵,意欲讓龐、愷斗個兩敗俱傷;她曾經(jīng)把已經(jīng)嫁人的女兒強行許配給龐培,并派人刺殺女兒當時的丈夫;為了買一匹好馬,她不惜和馬販子Timon茍且;為了羞辱自己的競爭對手,她教人當街毆打她,并撕下對方的衣服以求泄憤。Atia是一個活得相當赤裸且自私到底的人。并非無情,但她不能允許自己有感情;并非不愛,但愛了就要付出沉重代價。究其一生,她和羅馬最顯赫的三個男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然而也正是這些人的野心、權謀、背叛和無情,成就了她最大的不幸和不甘。一個美得驚心動魄的女子,卻也會無奈,也會神傷,好像秋天時盛開在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杜鵑花,熾烈耀眼,卻擋不住一夜繁華落盡后的滿目蒼涼和孤單。
之二:Servilia of the Junii 賽維利亞
Servilia在《羅馬》中是屬于愛得轟轟烈烈的那種類型。她是愷撒的第一個情人,羅馬最古老、最高貴的家族后代,她的兒子Marcus Brutus是羅馬最年輕的元老院議員,共和國赫赫有名的政治家之一,也是后來叛亂并行刺愷撒的主謀。歷史上總是對愷撒和克里奧佩特拉的愛情給予濃墨重彩,然而從實際意義上來看,愷撒和Servilia之間的關系,牽動著他一生的起落。
Servilia其人,相貌清麗冷艷,舉止端莊得體。愷撒對她一見傾心,不久便出雙入對,恩愛不絕。他們在一起時,愷撒不僅稱她為妻,更是對繼子Brutus寵愛得如同己出。但不久以后,愷撒就被龐培派去攻打高盧,一去就是八年。Servilia生命中最黃金的年華,就在漫長無邊的等待中度過。她空守著庭前花開花落,看淡了上流社會的明爭暗斗,飛短流長,只頑固地相信,他是唯一能給自己幸福的人。終于,她等到心上人從高盧大勝而歸,看他在千萬人簇擁中得意地進駐元老院,看他談吐風流,穿梭于名士權貴之間,她滿心歡喜,卻料想不到往日那雙眼里的款款柔情,已化作止水寒冰。愷撒拋棄了她, 并匆匆和城中另一位名門閨秀成婚。一時間,她的委屈,她的驕傲,她的憤怒,化成復仇的熊熊烈焰,把心里的溫柔賢良道德廉恥統(tǒng)統(tǒng)燒毀。Servilia變成了瘋狂的美狄亞。除了報復,她心里便再容不下第二個念頭。瘋狂的女人是可怕的,因為她們大都冷靜得不近人情。在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報復的同時,還不忘饒有興味地享受自己制造的每一份痛苦所帶來的快感,骨子里滲出來的殘酷和執(zhí)著讓旁觀者看著也不寒而栗。Brutus在得知Servilia有意行刺愷撒時,驚疑得瞪直了眼睛,說“你瘋了么!他現(xiàn)在平定了天下,深得民心,且愛我如子?!?Servilia看著他,一字一句地答道:“我和他之間并沒有私怨,有的只是政見上的分歧。”
一個至情至性的女子,她愛得辛苦。只因看不破,她無力寬恕。
之三:Octavia of the Julii
人生在世,財富、地位、美貌,擁有其中一樣,便已是幸事。三樣都擁有,則是禍患的根源。渥大維(Octavian)的姐姐Octavia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生于鐘鳴鼎食之家,長于珠玉錦繡之間的Octavia,自小恩寵優(yōu)渥,吃穿無憂。她的前半生,仰仗母親和舅公(愷撒)的照顧,后半生則因為弟弟是羅馬開國皇帝的緣故,在貴婦中的地位更是無人豈及。
與母親和弟弟不同,Octavia沒有什么野心,是個只求太平安寧過日子的小女人。因此,當她母親把她許配給克勞迪亞家的貴族公子Glabius時,她雖然連對方長得什么樣都不知道,還是高高興興地嫁了過去。她相信母親給她安排的不會有錯。她不知道,當她和新婚丈夫正過得甜蜜時,她的舅公和母親便已動了把她嫁給龐培的意思。Octavia是個極溫柔及孝順的孩子,經(jīng)不起母親的軟磨硬泡,終于離開了丈夫打算嫁給龐培,然而作為愷撒政敵的龐培,并無一分想要接受她的意思,并最終拒絕了這門婚事。驕傲的Octavia名譽掃地,發(fā)起狠來,說“我要殺了他(龐培)!” 龐培最終是兵敗身死了,但Octavia也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中去。在接下來的相當一段時間里,她過著獨身且奢靡的生活,身邊從來不缺追求者,然而沒有一份感情能讓她抓得牢固,直到渥大維為了拉攏安東尼,為她安排下了第二樁婚姻。這時的Octavia,面貌依舊動人,內(nèi)心卻已經(jīng)冰冷得毫無知覺。和上次一樣,她選擇順從,毫無條件的順從,仿佛她一生的宿命,便訂立在這兩個字之間。在這個沒有硝煙的宮闈戰(zhàn)場里,她被當作一枚漂亮并看似重要的棋子,一枚能給自己至親至愛的人帶來利益的棋子,她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傷心?出嫁那天,她一身大紅嫁衣,在世人艷羨的眼光中,走過那一段她從未想走的道路,濃重的胭脂掩蓋不了她容顏的蒼白和疲憊,然而她始終是微微笑著的。瞬時間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極其堅強的女子。她在爾虞我詐兔死狐悲的宮廷生活中追求平民式的幸福,而終于明白其不可得,于是選擇了用一輩子去作交換,作犧牲?;蛟S,她那看似無懈可擊的完美,是上天最嚴酷的懲罰。
之四:Cleopatra
“If I must prostitute myself for the good of my country and my family, I will.
But the customer pays first, does he not?”
你覺得一個女王是不會說出這種話來的,是么?
可她終究還是說出來了。
說這話時她面無表情,有的只是波瀾不驚的語調(diào)和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在很短的時間里,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迷離和幽怨,仿佛這自損身價的話經(jīng)她的口說出,不但去掉了原先下賤和屈從的語氣,更添上了高貴和犧牲的味道。HBO向來擅長通過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只短短兩句,便把人物的身份和個性恰到好處地融合到了一起。
克里奧佩特拉,尤物是也。何謂尤物呢?《說文》上講,尤物,就是怪物,不可捉摸之事物。Cleopatra最初被她的弟弟托勒密追殺,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她卻悠然怡然地躺在轎子里抽大煙。托勒密派出的刺客找到了她,宣布要送她去來世時,她既不哭也不鬧,放下煙管,安安靜靜地坐好,從容就死。刺客被愷撒的武士殺死了,她便舉起手來,指向他們當中的一個,說:“你,今天晚上陪我一起睡!”克里奧佩特拉就是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她好像已經(jīng)活過了多少輩子,把人世間的功名、恩愛、起落都看了個透,可以隨時放手;又好像一個古怪精靈,執(zhí)迷于眼前局部而細節(jié)的快樂,只愿貪歡。
這樣一個隨性自如無所顧忌的人,偏偏被安置在女王這么一個嚴肅的位置上,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情,全國上下千百萬人的性命和生計都交在她手里。說得堂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說得實際點,就是有好幾百萬人口等著她去喂,只要在位一天,便天天如此。女王不是菩薩,不能坐在那里等著人朝拜。她需要果斷、機敏,能夠?qū)彆r度勢,解決問題。這些特點她不是不具備,然而僅靠一人之力,不足以改變很多東西。守著一條時而泛濫時而乖覺的尼羅河,國小地薄,人才奇缺,軍隊也不算強大。每年按例給羅馬上交完錢糧之后,自己的所剩已無多,這樣下去,埃及永遠是弱國、小國。作為亞歷山大后裔的克里奧佩特拉,如何能忍得下這口氣?更何況羅馬人在她看來,不過是穿著相同的盔甲,不懂得生活風雅,滿嘴粗話且愛打架的武夫。既然羅馬用男人的方式征服了埃及,那就讓她用女人的方式去征服羅馬。
一個絕頂聰明的女子,風度、技藝、學識她都不缺少,然而要成功征服一個人,首先要掌控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無論她愛的是愷撒還是安東尼,還是他們身后的王權地位,她是實實在在地付出了她的美貌、她的時間、或許,在某些連她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場合,她的感情。她使出諸般辭令和手段,用她的姿色、談吐和眼界,給身邊人帶來了生平難以想象的愉悅,于是戀戀不愿離去,以至于生死相依。她成功了,可她卻被圍困在自己的成功里,因為她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的心放了進去。她的天性是不愿受任何拘束,只要一路灑脫,執(zhí)著任性地活下去,而她的身份卻要求她清楚地認識這層權力關系。她躑躅在兩者之間,只聽到自己的心在輕輕地嘆息。
6 ) 簡單對比下《帝國》和《羅馬》
兩個劇都還不錯,不過我更喜歡《羅馬》。
1.先說扮相?!兜蹏匪x的演員感覺更貼近史實,比如凱撒令人印象深刻的地中海頭,安東尼的眼睛。不過所謂“史實”也是靠留存下的雕像、錢幣等猜測的,精確度顯然要打折扣?!读_馬》所選的演員更加“神似”。扮演凱撒、龐培、安東尼、屋大維四位主要人物的演員演得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年幼的屋大維和逃奔埃及后的安東尼。
至于形似還是神似好,各人有各人的觀點吧,我個人比較欣賞后者。畢竟電視劇不是紀錄片。
2.人物塑造。《帝國》中各個人物太過臉譜化了,完全沒有挖掘出深層的沖突。屋大維的成長過程簡化成了“魔戒”套路,一個單純幼稚的小男孩在流離過程中找到了自我,實現(xiàn)抱負;再加上用女祭司這個不清不楚的串線來推動故事發(fā)展,劇情難免有硬傷,而這一干牛人政治沖突背后的價值沖突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被抹煞了?!读_馬》對人物的塑造相對來說更加成功(當然兩季的電視劇發(fā)揮空間比較大些),每個大人物都有卑微猥瑣的時候,而每個小人物都有高尚悲愴的一面,或許加入了不少虛構創(chuàng)作,但反而更加貼合真實人物。
3. 虛構人物。兩部劇里面都用了虛構的人物作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串線?!兜蹏酚昧私嵌肥縏yrannus,而《羅馬》中用了兩個戰(zhàn)士,信仰(大概是模糊的加圖派)堅定的Vorenus和忠誠的Pullo。
Tyrannus比較單薄,主要是他自己的“信”并不明確,除了他對他兒子本能的深愛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理想(當然這可能也就是角斗士的真實反映)保護屋大維只是為了報答凱撒(以及消除愧疚感),跟隨安東尼只是為了逃避,最后倒戈還是為了報答凱撒。而Vorenus和pullo就非常飽滿,同樣也涉及對家庭的深愛,但深愛中灌入了嫉妒、仇恨和最后的和解。
除卻這個層面,前期的Vorenus和后期的vorenus的對抗,能看出自我在變換不定的命運面前的脆弱和無奈,信仰在殘酷現(xiàn)實面前的煎熬和蛻變;而vorenus和pullo之間的對抗,又能表現(xiàn)兩種本質(zhì)上不同的價值觀的沖撞。
這也是我更喜歡《羅馬》的主要原因?!兜蹏放c時俱進的說,就是一部美國主旋律的電視劇,正義戰(zhàn)勝邪惡,好人打過壞人;而《羅馬》則更為精致,它沒有強烈的正反判斷,而只是用力地展現(xiàn)復雜性--人物的復雜性,政治的復雜性,價值的復雜性etc. 這種對復雜性的展現(xiàn),就是我對此類所謂“歷史”電視劇的最高期待。
同事姐姐的推薦,到底是做國際新聞的哈。尺度夠大!
屋大維很精明,波羅很有愛~
大家都家破人亡的節(jié)奏。人物對話時的光線和角度真棒
屋大維好帥啊好帥啊~安東尼你個浪蕩子啊浪蕩子啊~布魯圖斯怎么選了這么個演員。。
政治、宗教、國家、權利、議會、戰(zhàn)爭、愛情、亂倫、同性戀……
羅馬絕對是個神奇的國家,他侵略過的地方的人都不仇恨羅馬,相反都要爭自己是羅馬后人。
終于習慣HBO歷史劇的瞎眼刷三觀情節(jié)了,兄妹亂倫老少百合NTR砍手砍腳砍頭OOXX露點…終于看到外國法制史上學的元老會選舉離婚律師公民,羅馬法不愧為民法始祖!呆萌Pullo和古板Vorenus這對bromance好有愛了,在開始喜歡凱撒的時候竟然便當了。詭異埃及艷后好想再看多一下【HBO快點拍部埃及的歷史劇】
喜歡兩個帥哥。。??谒?。。。
看人家這歷史劇拍的,22集把政治、愛情、民俗、斗爭、權利、友情一大堆人的事都交代明白了;看中國拍的,百十來集光講一段狗血愛情戲;再看棒子國,拍好幾百集什么也交代不明白...
愛與恨,欲與性,血與骨...基與腐。
男人的斗爭是目的理性行動,女人的斗爭是價值理性行動,前者會為了利益而妥協(xié)折衷,后者卻能把仇恨當作信仰。
劇情有點狗血,老按快進,不過比tutor好點。屋大維2號那演員丑啊,娶了個老婆丑的跟吉娃娃似的……布魯圖斯最丑,他娘太十三。凱撒一看就是一bully,是hotch他兄弟吧,囧rz小丑一號和小丑二號真好笑,連老婆都吃醋……
話說我很放心把水滸交給HBO去拍
也許是先看了冰與火的關系,羅馬并不如我期望的那般精彩,正如線條流暢的裸體美人,你光看了還不夠,更想她來點新花樣,可惜羅馬沒有給我新花樣。編劇力度稍弱,第一季失望的結束。因為這部戲?qū)ξ荽缶S的厭惡改觀,期待他第二季與安東尼的對戲。男人是在血與屌中成長的,還有永遠不要惹怒女人。
百夫長的老婆搞了個外遇,凱撒就死了,歷史的車輪……好方。終于知道曼斯雷德的選角是咋回事兒了,以及newsreader太有腔調(diào)。
因為此劇,我將HBO的級別,從”喜歡“提升到”崇拜“!
最好的歷史劇。從凱撒從高盧班師羅馬開始,到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死結束,陰謀色情暴力,占全了。屬于把電視劇三國演義換上電影赤壁的美工布景,用會演戲的演員把那些策略演活,再把貂蟬大小喬按照肉蒲團的尺度走一遍。強烈推薦!
美式通俗劇加強化戲劇性加戲說歷史,牛逼!媽的我們自己的歷史劇怎么拍不成這樣?
新聞官很萌。
本以為是沉重無趣的歷史劇拍的卻如此扣人心弦,曾經(jīng)只為看激情場面的猥瑣想法在這樣偉大的劇集面前不由得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