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我們還能回到一開始的純真嗎?」
16歲的高中生玉婷(李玲葦飾),驚覺家中多了一個同齡的表妹阿蘭(楊富江飾),
她是母親(阮安妮飾)的越南親戚,因父親腿斷而來臺打工。起先玉婷不知該把阿蘭當成
是外勞或是表妹,但日久,同齡的兩人漸成閨蜜。有一天,玉婷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男友
(潘親御飾)竟向表妹告白,燃起妒火的玉婷,開始否定兩人的姐妹關(guān)系,并私下檢舉
阿蘭是非法外勞……。
一個在自己婚禮上和一群伴郎把伴娘丟到水里的新郎變成一個垃圾導(dǎo)演之后翻拍一部感嘆女性姐妹情深的現(xiàn)實主義電影 電影里青春期女孩子的友誼建立在打架斗毆暗戀結(jié)小團體喝酒吹瓶子打掩護這種基礎(chǔ)上顯得深刻牢固 一群優(yōu)秀的女性演員賣力表演只感受到惡心和尷尬 這部垃圾片子的最大意義就是教育不好好讀書整天搞小團體打架斗毆霸凌的人, 看看那些姐妹最后結(jié)局都遭了啥報應(yīng) 大姐頭雖然變成有錢人卻得癌癥死了 喜歡畫畫的女生變成了家庭主婦,每天除了老公就是孩子 想當港姐的女生進了蹲了局子 夢想變成瓊瑤女主的女生最后嫁給了一個早知道天天打游戲的男人,直接喪偶式育兒 有個變成了網(wǎng)紅,老公出軌了因為一套房就選擇了原諒 愛吃的那個妹子從頭到腳就是吧唧吧唧吃個不停,因為工作能力差業(yè)績不好被辭退了,最后遺產(chǎn)大姐大送了一個小賣部 最漂亮的那個女生本來喜歡安安靜靜看書學(xué)習(xí)的,加入姐妹團之后因為打架毀容轉(zhuǎn)學(xué)了 然后大姐大死了,臨死前想看那些讀書時代關(guān)系特好的姐妹,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你在紀念啥,歌頌啥,感嘆啥,教育啥呀 這種就是姐妹情深嗎 結(jié)局了大家一起跳舞瘋瘋癲癲的過,日子還是那樣 什么都沒改變,什么都不會變好 這就是垃圾眼里的女性深刻友誼 呵啐! 搞笑吧
影片的故事線做到了完整,敘事部分節(jié)奏平和不緊湊。全片都能感受到深厚的姐妹情誼。學(xué)生時代的姐妹情隨著大姐大的離開而逐漸分崩離析。二十多年后再聚首,起初是互相覺得陌生,但隨著長大后的相處,兒時的回憶和感情又重新拾起。非常適合姐妹們帶上曾經(jīng)的好姐妹去觀影。在翻拍本土化方面做得有些不太巧妙,因為原版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本土化后強行改編做得有些不倫不類。但還是呈現(xiàn)了不少當時兒時的記憶,值得在電影中細細回味。
包貝爾說他付出了心血,不應(yīng)該拿金掃帚獎,但是付出心血的就是好東西么?
不見得,好比一個人便秘蹲在廁所里兩個小時,正努力的時候痔瘡還爆了,他付出了眾多心血和時間努力的生產(chǎn)了一坨屎,可見不是所有付出心血的都是好東西,現(xiàn)在我們一致認為這東西是坨屎,可見導(dǎo)演應(yīng)該是便秘,現(xiàn)在他又說他付出了心血,我們有理由懷疑拍這部片子的人有痔瘡
沒看過原版,所以一切不是基于原版背景來闡述,僅為只看過此版本的看法??偟膩碚f這部劇一些運鏡和場景還是蠻喜歡的。看的時候不知道有原版,但是確實里面有些場景能聯(lián)系到韓劇。比如她們在房間里一起跳舞的時候莫名會想到請回答里的場景,看完后去看大家的影評,知道是翻拍韓版之后,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聯(lián)想。故事情節(jié)確實也有觸動的地方,比如張麗君作為家庭主婦操持各種大大小小的繁瑣家務(wù),老公要出差一個電話過來就得從外面回去幫他收拾行李那里看的真的蠻揪心和可悲,會讓我聯(lián)想到我的媽媽,也是這樣的一個家庭主婦身份,境地也是何如此地相似,但是我的媽媽她卻是甘愿生活在都是家庭而沒有個人的世界,我愛我的媽媽,但我有‘痛恨’她這樣的行為,我還記得我曾經(jīng)問過我的媽媽“你沒有朋友嗎?你看平時除了管家里這些一日三餐、洗衣拖地,一直都是家務(wù)家務(wù)的不無聊嗎.......”可是往往她一句“我不管這些哪有你們,你們還能像現(xiàn)在這樣”堵得我啞口無言,是啊,所以有時候我在想我真的錯了嗎?女性難道就應(yīng)該就必須就理所當然是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事事以家庭為先的角色嗎?我的價值觀告訴我不是的,但是從小如影隨行伴我成長的媽媽卻時時刻刻提醒我應(yīng)該、必須,以后你也會成為這樣的人,因為是這樣的我成就了現(xiàn)在的你。我特別害怕自己以后成為這樣的人,在親人朋友面前我從來都表現(xiàn)的是女生要學(xué)會愛自己,但是內(nèi)心里又一直存在這樣的恐懼。所以張麗君最后覺醒了嗎?林青在生活里的重新出現(xiàn)讓她醒悟,可是真的有嗎?我們只看到了來接機時她不同尋常的讓老公開車,但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以后呢,是否又回重回哪個只有家庭的牢籠,我們不清楚。所以我特別希望電影能有一個確定的結(jié)局,展現(xiàn)張麗君找到自我的生活,以安我內(nèi)心這樣的恐懼不安。
總的來說這部劇我在這部劇里更多感受到的不是青春友誼的那種純粹美好,更多讓我感受到的是現(xiàn)實的一些悲哀和殘忍。而且城管和商戶打架那里,也并不好笑,可能現(xiàn)實看到過商戶被城管沒收違規(guī)擺攤的貨物坐在地上無奈痛苦的樣子,也聽過同學(xué)的家人身為城管被商戶報復(fù)只能躲到外地幾年不敢回來的事情,覺得七姐妹和外校惡霸打架的情節(jié)放到這個場景真的不適,導(dǎo)演根本不理解城管和商戶的現(xiàn)實矛盾就用其來為姐妹群毆造背景,著實有點令人反感這樣的情節(jié)。反正無聊可以看看,但是為了開心快樂這部劇真的不好看,因為它標榜的是喜劇,但并不怎么開心快樂。
首先聲明:不是托 我給了四星,有三星獻給我被九年義務(wù)教育、高中生活、家庭暴力以及校園冷暴力折磨得痛苦麻木的青春。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青春應(yīng)有的樣子,讓我感受到了青春該有的快樂,讓我想起了好久沒聯(lián)系的姐妹們,讓我詢問自己的內(nèi)心:面對生活的摧殘,你還會做自己嗎? 四星中,還有一星是獻給演員的演技。不得不說,這些演員的表現(xiàn)真的非常出彩,非常能夠打動人。尤其是倪虹潔,將一個窘迫、窩囊卻又堅強的女性演的非常真實。 當初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純屬偶然。那次是我和我的老師一起去看的,作為一個并不專業(yè)的普通人,我的老師哭了很多次,看完后,她嘆了口氣,說:我也好久沒有聯(lián)系我以前的小姐妹了,不知道她們現(xiàn)在過的怎么樣。
我沒有看過原版,所以不會拿這個和原版對比,也不會帶著特殊的心態(tài)去看這部影片。 的確,電影的剪輯很亂,有很多老套的橋段,其講述的青春也有些不真實。但是我覺得,正是這樣混亂的剪輯和銜接,讓影片顯得更加歡脫和活潑,正式這樣老套不真實的橋段,給青春蒙上了夢幻的色彩。 只能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對于我來說,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采訪、撰文/法蘭西膠片
我一直以來都好奇一件事,大家在對于包貝爾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有多少是理性審視,又有多少是偏見?
趁著中國版《陽光姐妹淘》上映,我和他約了一個深度采訪。
翻拍《姐妹淘》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包貝爾自己不知道嗎?
他知道。
“我(做導(dǎo)演)太新了,拍《姐妹淘》這樣的電影,不是找死嗎?你怎么拍都會被罵,拍得跟原版一模一樣你會被罵,大家說那你為啥要拍?但你不按照原版拍,也會被罵,大家說人家拍那么好,你改得什么玩意?”
可你說包貝爾對這件事沒有自己的對策與方法論嗎?
他也有。
“我的能力未必會拍過原版,但原版本身就是最好的模板。我們當時定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到比原版好的點子,那我們就拍,如果想不到,我們就按照原版拍。我真的是把原版和其它國家的翻拍版都下到我的iPad里,我現(xiàn)場每拍一場戲,我都去比對?!?/p>
問題這就來了吧,在包貝爾身上,導(dǎo)演這個職業(yè)到底是什么?他怎么學(xué)習(xí)并增長導(dǎo)演能力?還是說,包貝爾只是因為行業(yè)環(huán)境和個人遭遇所限,被迫當上了導(dǎo)演?
“如果有100個人,或者有1000個人,甚至有一萬個人說你是XX,你還會干這一行嗎?我覺得我還會?!?/p>
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堅定,一點不摻假,但他頭頂上盤旋的爭議與悖論也從未消散,“我覺得我自己的委屈更像是《狩獵》那種電影,我一輩子有很多委屈,我沒有辦法說,我說出來錯,我不說我也錯,那種戾氣,我沒辦法,我覺得像一萬個人拿刀在捅我。”
對于如此巨大的逼迫,我們會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看到作者性的轉(zhuǎn)化嗎?
本篇采訪字數(shù)近9000,有點長,但對公正討論包貝爾的創(chuàng)作觀,其實也很短。
讀完,你心中自有判斷。
第一導(dǎo)演:之前有朋友跟我說,《陽光姐妹淘》一直在圈里找導(dǎo)演,結(jié)果包貝爾最積極,力爭拍這片,有這個情形嗎?
包貝爾:首先“聽說”這件事80%都是假的,我覺得這是添油加醋了。這個項目不是我強烈要做的,而且一上來我就拒絕了。
因為《姐妹淘》的出品公司和《“大”人物》是一家公司,制片人是李洪大先生,他跟我說《姐妹淘》的導(dǎo)演還一直沒有找到,你有沒有推薦?我給推薦了幾個,他說你這幾個都問過,因為各種原因,都不行。我沒辦法說這幾個導(dǎo)演是誰,反正大家都是拒絕的。
第一導(dǎo)演:那是哪年?。?/p>
包貝爾:兩年前,2019年3、4月份,剛過完年。
第一導(dǎo)演:那時候這個版權(quán)是剛剛拿到,還是說一直壓箱底呢?
包貝爾:他拿到很長時間了。所以當時我推薦的幾個導(dǎo)演都不行的時候,李洪大就問我愿不愿意導(dǎo)。
我說我肯定不行啊,《姐妹淘》這個題材太大了,而且人家原版在IMDB、豆瓣的電影排行榜上都是前列,它也是我最喜愛的電影之一,我只能拒絕。 再說身邊所有人也都反對我接《姐妹淘》,因為你怎么拍都會被罵,拍得跟原版一模一樣你會被罵,大家說那你為啥要拍?但你不按照原版拍,也會被罵,大家說人家拍那么好,你改得什么玩意?
哪頭都不占,哪頭都被罵,這是最慘的。
于是我就放棄了,但回到家里我又在那想,我下一部電影應(yīng)該拍什么?如果過個五年十年,再回想起我當初拒拍《姐妹淘》,我會不會后悔呢?
其實我是真喜愛這部電影,你懂吧?就是太喜歡它了。
第一導(dǎo)演:還記得第一次看《姐妹淘》是什么狀態(tài)嗎?
包貝爾:第一次我不記得了,但我肯定看了不只一遍,包括姜炯哲導(dǎo)演的另外兩部《超速緋聞》《搖擺狂潮》,確實是很棒,太棒了。
這么棒的一個東西,你不拍,會不會后悔?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我會后悔。
那如果為了不后悔,我去拍了,我該怎么拍?或者說我到底為啥要拍?我就想我為啥會為這部戲感動,然后就在家里又打開電視看了一遍。
仍然掉眼淚,我覺得我看到第十遍還會哭,我全能共鳴。所以我在想,這個事可以變得很簡單,就是我把我對于這些共鳴的闡述放進去,是不是就成立了?
第一導(dǎo)演:產(chǎn)生這個想法距離你第一次拒絕過去了多長時間?
包貝爾:得有小半個月,然后剩下的半個月就一直在自省——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導(dǎo)演?我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我太新了,拍《姐妹淘》這樣的電影,不是找死嗎?但是我又發(fā)現(xiàn)一個“bug”,我的能力未必會拍過原版,但原版本身就是最好的模板,你懂我意思嗎?而且不單單一個模板,它是四份模板,韓國的、日本的、越南的和柬埔寨的。
所以,我游說我自己,催眠我自己,我有四個模板照著拍,我再差,也不會那么差吧!
我覺得我很聰明,那就這么干了!于是我再次找到李洪大,我說你找著導(dǎo)演沒有?他說沒找著。
我說我想通了,我可以拍,我要接!
第一導(dǎo)演:那接著,李制片會不會覺得你這是怎么回事,又想拍了?
包貝爾: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我給他講了我的理由。他說你有信心嗎?我說大差不差。他說我相信你,我站在你這邊,你所有的要求我都答應(yīng)。但其實,他沒有單單站在我這邊。
第一導(dǎo)演:啥意思?他又找別的導(dǎo)演了?
包貝爾:沒有沒有,我是沒有最終剪輯權(quán)的!
第一導(dǎo)演:合同就這么寫的?
包貝爾:對。你翻拍可以,但原版整體的故事是不能改動的。
第一導(dǎo)演:那我知道為什么其他導(dǎo)演不接了,你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請阿美過來寫劇本嗎?
包貝爾:阿美是制作方請來的,說必須給包貝爾派一個很好的女性編劇老師,站在你的左膀右臂。其實主筆是宋成魏,從頭到尾都是他寫的,還有張鵬,張鵬就是我《胖子行動隊》的編劇。而阿美是編劇指導(dǎo),就是我們每寫完一稿給阿美老師看。
第一導(dǎo)演:我之所以提阿美,是因為有一個成年主角小時候的自己相遇在電影院的情節(jié),當時比較清楚地看到《“大”人物》和《地久天長》(阿美編?。﹥蓮埡?,這算是彩蛋吧?
包貝爾:算,其實原本沒有掛《“大”人物》海報,我們掛了一個別的,但因為沒有那部電影的授權(quán),所以就用特效換成了《“大”人物》。其實還掛了《哪吒》,光線的嘛,我是光線的藝人,還有《姐妹淘》的韓國版海報。
這里每一張海報,都是我跟編劇討論出來的,左邊的小張麗君那個年代的海報還有《小鞋子》《陽光燦爛的日子》《壞孩子的天空》《古惑仔》《唐伯虎點秋香》,都是我們喜歡的電影。
如果論彩蛋的話,我們把最想要表達的那部電影放在了電影院名字的上方,這家電影院叫“好時光電影院”,原本那個鏡頭是拉上去的,上面有一張巨幅海報,但因為片長和版權(quán)的關(guān)系,那張海報現(xiàn)在在鏡頭里只有一半。
第一導(dǎo)演:我還真沒留意,是哪部?
包貝爾:《美麗人生》。
第一導(dǎo)演:說回劇本,在改編的過程中,你有意識到原版里有很多階級和跨階層的特性嗎?
包貝爾:我說實話,沒有想過階級這個層面。韓國的階級分化很嚴重吧,有錢人才能住江南這個區(qū),沒錢住別的地方。但是在中國,我不確定有沒有階級這件事,可能有,但我不知道。
第一導(dǎo)演:其實結(jié)局領(lǐng)遺囑就有這個問題,它有一個淺層邏輯,就是姐妹最后聚齊,似乎和遺囑有關(guān)系。
包貝爾:我明白你說的意思,我們當時有想到這個問題,而且這是我們特別大的一個苦惱,我有給姜導(dǎo)寫過信。
第一導(dǎo)演:你跟他還有這樣的溝通?
包貝爾:書信往來,我把劇中所有的問題都問了姜導(dǎo),其中就有你說的這條問題。這些姐姐沒有人是為錢來的,她們來之前也不知道會領(lǐng)遺囑,可是,難道只有錢才能解決這些人生活的問題嗎?
第一導(dǎo)演:姜導(dǎo)怎么回答?
包貝爾:他說,其實當年在韓國上映的時候,很多人也問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確實是有些人,她的事就是卡在錢上,他覺得這也是幫她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這肯定不是全部。
第一導(dǎo)演:這次結(jié)局的處理方式也稍稍不同,成年李幽然沒有以演員的方式出現(xiàn)。
包貝爾:我們也想過用成年演員,讓她站在那的時候是頭發(fā)擋著半邊臉的,所有人都很驚訝地看著她,結(jié)果她撩開頭發(fā),臉上并沒有傷痕,治好了。而且她跟別人不一樣,她手上還戴著她們小時候的那個手鏈。
那放棄這個想法的原因,主要還是演員的問題。
第一導(dǎo)演:找不著合適的演員?
包貝爾:不是,是你不管找誰,一開門,觀眾都會說,哇,楊冪,哇,倪妮,哇,包文婧……不管是誰,觀眾一定跳戲。 都這時候了,我讓你跳出來干啥?
第一導(dǎo)演:那說到演員了,全片的演員系統(tǒng)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包貝爾:首先決定兩件事,第一就是大的演員,肯定是希望找一些觀眾面熟的,你叫不出她名字都可以,但觀眾看到就覺得見過她,反而一下炸的那種,我們覺得不合適。
第一導(dǎo)演:所以是大演員定了再決定找小演員?
包貝爾:也不是,我們是大的小的同時談,先散出去的是小演員的資料,而大的都在摸時間,比如說適合這個年齡的,全中國有幾十個演員,熟臉的、知名的,有時間來的先劃出來,沒時間的全排掉。
第一導(dǎo)演:這得寫多大一黑板?
包貝爾:這屋半面墻吧(指光線公司的會議室)。緊接著就是小的,小的在網(wǎng)上征集資料,副導(dǎo)演跟我說報了7000個,郵箱都炸了,我說合適了再面試,我要兩頭,一頭是符合角色,第二頭就是稀奇古怪,這人你看一眼就能記住。
第一導(dǎo)演:全定下來要花多長時間?
包貝爾:從2019年3月開始,到2020年4月份開機的時候,仍然在找演員。7000份小演員視頻資料減到700份,再減到300,300變100,100變50,50變20,最后我們畫了個圈,這20個女孩按住不動了,最終從這里再產(chǎn)出7個,誰演誰都不知道。
不過第一對確定的,就是邱玉紅這個角色,也就是倪虹潔和夏夢這一組。
第一導(dǎo)演:因為這一組是七對女孩里長得最接近的?
包貝爾:太像了!倪虹潔很想演這個戲,她來了之后,看到夏夢,太登對了!這倆直接就先按死。
其實每一個小演員那塊都貼了一堆照片,到最終20個人的時候,她們每個人可以給自己寫上“最像哪個藝人”。夏夢這個女孩,她寫的是“我最像袁弘老師”,她寫了一男演員!
王玥婷也特逗,她一開始寫的不是殷桃,是張曼玉。
另外,雖然倪虹潔和夏夢這一對是第一個定的,但我們最先敲定的小演員是梁頌晴,也就是小林青,她是唯一一個大家全票通過的,所以我們其實是按照梁頌晴的樣子去找大演員。
第一導(dǎo)演:小演員怎么訓(xùn)練呢?
包貝爾:小演員基本在2019年的11月份就都定完了,本來是打算2020年春節(jié)前開機,但因為疫情就沒開成,在12月份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把所有小朋友放在一起訓(xùn)練了,給她們租了一個房子,就像訓(xùn)練營似的,然后找了一個女制片,就是那種脾氣不太好的,像宿管老師似的,天天看著她們,吃住行都在一起。
第一導(dǎo)演:小演員本身也都是學(xué)表演的吧?
包貝爾:真不是,7個里面有4個第一次演戲,完全第一次。
第一導(dǎo)演:有沒有演員突然出現(xiàn)變數(shù),改變了整個走勢?
包貝爾:太多太多了。比方說扮演成年楊梅的馬蘇,之前定的是另外一個演員,也都簽了合同的,還有一個星期就拍了,說來不了了,接了兩個電視劇,時間挪不開。
換人是最崩潰的,瘋了,你說小演員已經(jīng)拍一個月了,我還得再找一個大人,還得跟小楊梅長得像,我就給馬蘇打了個電話,馬蘇救命啊!馬大仗義嘛,大家也都知道,她就來了。
其實人生有的時候,很多選擇不是你最初的選擇,但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我一直這么告訴我自己。
第一導(dǎo)演:我覺得這次倪虹潔狀態(tài)挺好,啃煎餅?zāi)菆鰬蛲δ雺旱摹?/p>
包貝爾:我不同意,我覺得沒有碾壓不碾壓。我先說那場戲,我們拍了兩天,第一天拍完我不滿意,我覺得狀態(tài)不對,就是一個人該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去闡述自己悲凄的人生?和姐妹們這么多年沒見面,是應(yīng)該宣泄、掩飾、痛苦還是偽裝?用什么樣的情緒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這個很難去界定,但很重要。當然倪虹潔演得是很好,但是我們?nèi)匀辉诘诙熘匦屡臄z那場戲。
第一導(dǎo)演:還是覺得情緒動機有瑕疵?
包貝爾:不單單是我,倪虹潔自己也覺得有問題。我們常說所謂“戲保人”,就是邱玉紅這個角色在這幾個姐妹當中是最容易被同情的,確實她過得太難了,所以觀眾會寄情于這個角色。但是我打心眼里覺得每個姐姐都好。
第一導(dǎo)演:不是講客套話?
包貝爾:我真不是客套話!比如說張歆藝,二姐,真的是你給她A,她給你演到A+,更可怕的是你給她B,她仍然能給你演到A+,她演的很多細節(jié)只有專業(yè)演員才能看到,楊梅從樓上下來的時候,跑到張歆藝跟前,她下意識用手擋住了包上的香奈兒標志,你懂我的意思了吧?她到楊梅家,剛坐到那,就掏出包里的消毒紙巾去擦手,這些東西根本不是劇本里寫的,我作為演員,我當然知道她在干什么,所以我覺得她太牛了,真是diao。
再說蔣小涵,我就要求她吃,她說導(dǎo)演我已經(jīng)胖了20斤了,我說不行,你還得吃,最后增肥40斤。
而且我讓她在每個鏡頭都吃,因為整個戲里,你只有一場戲是不吃的,就是邱玉紅剛從監(jiān)獄里放出來,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三個煎餅,張麗君跟邱玉紅都在吃,但朱珠一口都不要吃,你就看著邱玉紅。蔣小涵立刻就明白我要干嘛了。
第一導(dǎo)演:我好奇,你是不是也希望用這部電影來證明自己對女性的看法?
包貝爾:我的目的不是去探討女性,我沒有這個權(quán)力,也沒有這個能力,我的目的是呈現(xiàn)愛,呈現(xiàn)美好,呈現(xiàn)溫暖,然后去慰藉觀眾的心靈,也去慰藉我自己。
第一導(dǎo)演:如果不是版權(quán)方限制,有沒有想過大刀闊斧地改編一次,去顛覆原版呢?
包貝爾:有想過,但我們當時定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到比原版好的點子,那我們就拍,如果想不到,我們就按照原版拍。
我真的是把原版和其它國家的翻拍版都下到我的iPad里,我現(xiàn)場每拍一場戲,我都去比對,我去對他這個時候為什么就用這個鏡頭?為什么推特寫?
第一導(dǎo)演:那肯定有人說,雖然版權(quán)合法,但操作上還是臨摹。
包貝爾:你改他肯定會罵你,你不改他也會罵你,罵你是肯定的,而且還不是小罵,對于資深影迷肯定是大罵,破口大罵!
第一導(dǎo)演:已經(jīng)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
包貝爾:我公司的同事和老板很早就提醒過我,但我仍然選擇干這件事,是我覺得我在這期間能增長很多能力和想法。因為本身我就不是學(xué)導(dǎo)演的,我必須要知道他們怎么就成為這么優(yōu)秀的導(dǎo)演。
前兩天我還拍了一個短片,根本就沒拍內(nèi)容,一直在拍無痕轉(zhuǎn)場,我覺得翻拍《姐妹淘》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學(xué)習(xí)機會,我能做的是減少犯錯誤的空間,我就及格了。
第一導(dǎo)演:從韓版轉(zhuǎn)化到大陸版,有什么分寸感上特別難拿捏,難邁過去的坎兒嗎?
包貝爾:太多了,最基本的就是校園暴力。原版李幽然在窗臺上叼根煙,所有人覺得,哇,太帥了,我們怎么辦?我們叼根棒棒糖,也算是反映她外表那么社會,但內(nèi)心還是純潔的。
你看日本版,那個反派女孩都直接吸毒了,我們這里根本不可能的,高中生怎么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不可能!
那你知道我們第一稿怎么寫大亂斗么?是運動會!在區(qū)運動會上,幾個學(xué)校聯(lián)合舉辦,先是男孩賽跑的時候接棒接錯,男孩打起來了,打起來之后,兩個校長就開始打起來,其中一個校長薅掉了另一個校長的假發(fā),薅掉了假發(fā)之后,這幫女孩看到對面是前陣子欺負張麗君的那群女孩,她們也就拼起來了,所以變成學(xué)校大混戰(zhàn)。
但我覺得還是缺少歷史感,有點飛。
第一導(dǎo)演:對了,剛才聊的電影院門口相遇戲,也是你改的吧?
包貝爾:最初宋成魏寫的是橋,他寫了一個幾千年的古橋,兩個人在這見面,它仍然是一座現(xiàn)在仍在用的橋,但是又很古老。
但后來突然有一天我說我不要橋,我要電影院,我要那個年代的,但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在看的電影。
第一導(dǎo)演:你同時也是在致敬電影院嗎?
包貝爾:不是,我覺得電影也是橋梁,雖然沒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我相信過幾千年也會有人在看電影,它會留下去。
而且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看電影的方式不一樣了,屏幕越來越小,越來越往手機上發(fā)展,不像我們倆現(xiàn)在坐在這探討電影,很多人都是在網(wǎng)上直接交流,也不像我們小時候,看完一部電影我們回去還會模仿,還會演。
就像我拍的那些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觀眾,我從中間把他們分開,左邊出來的那些人都是摟在一起的,都是熱鬧的,右面那些人都是一個一個的人,他們自己在刷著手機,可能在發(fā)著豆瓣,罵著電影。
第一導(dǎo)演:你對電影院有依賴或崇敬感嗎?
包貝爾:我不是有依賴或崇敬感,我是覺得電影院一定是個歡樂的場景,但也只是一個場景,可能是朋友聚會或者談戀愛才去的地方。
隨著家里電視越來越大,還有投影,家里也可以安5.1、7.1,可能有一些類型片,或者是小型的愛情片,我可以移植到家里去看,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喜劇片,像驚悚片,我覺得帶氣氛的這種,還應(yīng)該去電影院去看?!督忝锰浴肪瓦m合去電影院看。
第一導(dǎo)演:你能接受《姐妹淘》被短視頻搞成那種“3分鐘說電影”嗎?
包貝爾:“3分鐘說電影”那都是宣傳,和電影院是兩回事。但你要說那3分鐘就是電影,這不行,我接受不了,咱倆剛才探討那么多細節(jié),花了那么多時間干完的事,結(jié)果,你3分鐘結(jié)束了,我的目的不是這樣的。
第一導(dǎo)演:那這次拍完這部戲,你有什么私人情緒,可以從中釋懷嗎?
包貝爾:沒有,我從來沒想過你這個問題,我沒想過要釋放什么,我也沒有什么好釋放的。
第一導(dǎo)演:但你到現(xiàn)在仍然受到很復(fù)雜的評論壓力,我很難置換到你的處境上去想這件事。
包貝爾:特別簡單,你把豆瓣打開,看看評論,你連著看一遍,你就都知道了。
第一導(dǎo)演:但我不就更苦惱了嗎?怎么去稀釋掉這些東西?
包貝爾:稀釋不掉的。那然后呢,你還要創(chuàng)作嗎?如果你現(xiàn)在在做著你熱愛的電影行業(yè),如果有100個人,或者有1000個人,甚至有1萬個人說你是XX,你還會干這一行嗎?
我覺得我還會,我還有我自己的理想。全世界有一萬個人說你跟這女的不合適,但你愛她,然后你就放棄她嗎?這跟這一萬個人有什么關(guān)系?
第一導(dǎo)演:你會把導(dǎo)演這個職業(yè)看到多遠?
包貝爾:我會看很遠,我的想法是我喜歡演戲,想做個演員,但做演員很被動,永遠要等著被選擇,我每天早上一睜眼我都會想,今天張藝謀馮小剛會不會給我打電話,請我演個戲啊。我有寧浩導(dǎo)演的微信,可寧浩導(dǎo)演好像這輩子從來沒想找我演戲,他有一天會找我演嗎?他可能不會,是我能力不夠嗎?是我口碑不夠好嗎?我不知道,那我怎么辦?
那如果我自己能學(xué)會做導(dǎo)演,我是不是就可以拍我自己想拍的戲,演我自己想演的角色呢?那我到了40、50、60歲,老了,是不是我只能演爸爸了?如果沒有爸爸的角色,怎么辦?我是不是可以像伊斯特伍德那樣,到了88歲還可以拍《騾子》?
如果我做到了,20年之后,你還坐在我旁邊說,老包,你那有幾個戲演得挺好的,或者說你有幾個戲?qū)У猛玫?,那我覺得我人生也很有價值,起碼在我有限的生命內(nèi),給你帶來了快樂,對嗎?
第一導(dǎo)演:你的表達一直特別普世,當然這不是問題,但你有沒有很私人的想法,極端的情緒,想放到電影里去表達的?
包貝爾:我不知道,是不是我類型拍多了,就變得很商業(yè)?
第一導(dǎo)演:我記得起初你要演《東北虎》?
包貝爾:演那里面的傻子,但后來那個導(dǎo)演沒找我。
第一導(dǎo)演:或者說,當年你還演過郝杰的《我的春夢》。
包貝爾:(后來改名叫)《我的青春期》,那部電影很好看,但刪節(jié)了太多,原版3個小時。
第一導(dǎo)演:對,我覺得那是一個特別好的節(jié)點,當時以為你要往那個方向上走,換賽道。
包貝爾:那部戲演完我就接了《港囧》,罵得跟X一樣。沒有,我覺得我的表演沒有改變賽道。我都很認真地對待我的角色,只不過我的能力能塑造成什么樣,或者觀眾喜歡不喜歡而已,再或者說,是觀眾喜不喜歡那個角色而已。
就像你說的,你覺得倪虹潔老師很棒,我覺得所有演員都很棒,但是從這個戲的角度來說,倪虹潔這個角色最受大家心疼。那不好意思,《港囧》你再看一遍,我覺得我那個角色就得被人討厭,但我不覺得是我表演上出了問題。
我覺得我在朝著特別好的演員的道路上走,但我仍然還沒有做到很好。所以我覺得有空間就行,我一點點往上走。
第一導(dǎo)演:那像《姐妹淘》這種方式的翻拍你還會繼續(xù)操作嗎?
包貝爾:不排斥,我還想拍《楚門的世界》,《教父》經(jīng)典,還有很多人想拍呢,姜文拍過了(《一步之遙》開場),陳思誠的廣告也是模仿《教父》,我也在鍛煉自己,我覺得這是我第二部電影,我不是昆汀,不是姜文老師,也不是陳思誠,也不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我不是這些優(yōu)秀導(dǎo)演,我得一點點鍛煉。
前天我和我閨蜜楊子姍、吳中天還在討論,他們倆跑到公司去找我,就是我應(yīng)該做一個導(dǎo)演,就一輩子只拍五部電影、十部電影,還是我應(yīng)該拍多少部電影?
我覺得我不排斥任何題材,也不排斥翻拍還是原創(chuàng),只要是優(yōu)秀的故事,我覺得它都應(yīng)該有被拍出來的權(quán)力。
那《姐妹淘》這個戲,你說看過韓國原版的人多,還是沒看過的人多?
第一導(dǎo)演:不不不,你這是另外一個邏輯,我的意思是,包貝爾可以再私人一點,適當離開這種舒適,做點獨特的表達。
包貝爾: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可能很悲觀地告訴你……
第一導(dǎo)演:不做?
包貝爾:不是不做,而是《姐妹淘》就有我的生命體驗,我就這么一人,我真的就是這么一人,我是特無趣的人,我沒有郝杰的才華,我有的時候也挺委屈,但可能我覺得我自己的委屈更像是《狩獵》那種電影,我一輩子有很多委屈,我沒有辦法說,我說出來錯,我不說我也錯,那種戾氣,我沒辦法,我覺得像一萬個人拿刀在捅我。
我覺得《姐妹淘》里面也有我很多情感表達啊,可能你看起來它普世,因為我這個人就比較普世。
我連觀察生活也是很普世的,上電影學(xué)院的時候,有同學(xué)演《荒島余生》,他們觀察那些東西是我不知道的,我觀察到的那就是個撿破爛的。
可能我跟郝杰拍過一次,讓你覺得我內(nèi)心有野的地方,不,我沒有,我就還是一個普通人,我不是天才。
但我覺得我野的地方就是,我會被打倒無數(shù)次,但我仍然有站起來的勇氣,這點我是野的。
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我愿意為我自己的人生,為我家庭,為我朋友負責任。所以我覺得可能我不管經(jīng)歷多少風(fēng)吹日曬,我不會倒下,我得罩著我身邊這幫人。
第一導(dǎo)演:好,可以的,謝謝。
包貝爾:謝什么,討論電影是多開心的事??!
*本文首發(fā)微信公眾號第一導(dǎo)演(ID:diyidy),歡迎關(guān)注。
幾乎是一部漢化了,原版本子太好,所以片子本身說不上差,但絕對不怎么好。沒有屬于包貝爾的東西,也沒有屬于我們的東西,沒有新意也不落地到本土。原版的集體上街不能拍,可就連抽煙接吻也不能拍,就這還能指望拍出什么感動來呢?
演員選的很好,韓國那部電影當時就沒覺得有多好,沒看出什么卓越之處,所以中國這般也就中規(guī)中距吧,但是中女們演技真的YYDS!里面有很嚴重的時代脫節(jié),都97年了,不是87年,怎么可能街上還有從右往左寫的招牌?怎么可能在聽瀟灑走一回,小虎隊?那個時候都是張信哲張惠妹好么!以為看電影的都是00后不知道這些么
這部片子其實在放在國內(nèi)翻拍是不現(xiàn)實的,為什么韓國原版會很成功?因為它是結(jié)合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很著名的光州事件,不知道可以去查一下,所以在光州事件這個影響下,韓國學(xué)生愛打架上街游行是合理的行為,你放在國內(nèi)高中的學(xué)生高考都來不及,哪有這個閑時間啊?→_→而且,如果是為了向像倪虹潔等這樣的老戲骨去看的話,注意,老戲骨的戲份完全沒有這些年輕人的戲份多。
我們國家的電影就沒有創(chuàng)新嗎?包貝爾拍了日本的《我的機器人女友》現(xiàn)在又來拍韓國的《陽光姐妹淘》?真呵呵了,別人吃的剩飯這么香?
什么人都能當導(dǎo)演系列
建議包貝爾以后去拍漫改電影,你在片場把漫畫放在手邊,逐個畫面100%還原出來,只要制作水準跟得上,說不定你就是中國的扎克·施奈德,從此成為視覺效果最牛逼的漫改大導(dǎo)。
倪虹潔是個寶啊
包貝爾拍女性就已經(jīng)足夠好笑了
為了確保沒有任何差錯、就專心還原所有的無腦型翻拍【當然原片也用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加了王若琳和Lauryn Hill的版本,wuli 梅婷/曾黎合照拉感動,謝謝你哦】;閃回戲基本就是鬧劇,貼合到具體的語境和年代氛圍里,全然無法看;倒是蔣小涵和倪虹潔都有亮點【瓊姐是串起這里和原版的“鑰匙”,但感覺費霞演起來大概更slay(:】。想起了Fey姐剛剛在上個月完結(jié)的《妹子再成團》,里面幾個角色在年輕/成長的角色境遇和身份反差沒有那么讓人“添堵”;翻拍的作用可以是做出更加充滿意義的更新,這個每人都一地雞毛的設(shè)計也就無效和陳舊罷了- -包貝爾躺平挨打。
逐幀翻拍,感覺幾乎不需要導(dǎo)演(包貝爾的主要貢獻),以及塞了一大堆懷舊金曲,有點鬧不住。
社會主義姐妹情:先富幫后富,共奔富裕路。
倪虹潔真是個頂好的演員,角色詮釋超越原版。跳舞那個微笑含光的鏡頭真是沒話說。絕對的divine feminine energy。音樂和細節(jié)都不錯??纯催~克爾·哈內(nèi)克逐鏡翻拍自己片子的《趣味游戲》。翻拍是原罪嗎?鏡頭不變是原罪嗎?是導(dǎo)演叫包貝爾吧。正視一下自己人格角落的陰暗,陽光一點并不會掉塊肉。
真的從選角到場景幾乎就是把韓國版刻復(fù)下來
不是加個鉛黃濾鏡就等于回憶殺,也不是等于復(fù)制“請回答”系列。眾籌包貝爾不做導(dǎo)演!
包貝爾拍女性故事就離譜,理解的平凡等于丑化,幾次表現(xiàn)女孩兒們邊吃飯邊說話噴食物殘渣、喝酒從嘴角露出來、和男神打招呼牙齒上有菜葉……這種梗真的太沒品了,導(dǎo)致年輕線全員擠眉弄眼大喊大叫變丑角。成年線則是緊繃和懸浮,結(jié)尾連靈堂都不布置,就在酒店套房里拍了,把投機和敷衍寫在臉上。整部電影幾乎照著原版復(fù)制,但處處都差一點,整體空洞平庸,毫無節(jié)奏感,人物彼此之間說話都不留氣口的,一句接著一句,像打卡一樣把每個情節(jié)點拍到了就算完。配樂更是毫無節(jié)制,時代金曲此起彼伏,刷抖音都沒這么吵。
包貝爾是原罪,意外的比想象中好,因為原本故事的底子在,包貝爾還是很露怯,不斷用歌曲來填充渲染情感??瓷弦话姹救瞻娴臅r候,最后覺得大姐拯救了所有人,但是沒拯救女主的無性婚姻,而在這一版,感覺在找姐妹們的過程中,就讓女主找到自己了。
翻拍不應(yīng)該是照搬全抄,尤其是這種生活片,因為國情不一樣,情節(jié)原封不動照搬,就會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尷尬。包貝爾這次作為導(dǎo)演,運鏡,轉(zhuǎn)場,剪輯,甚至配樂都可以,拍電影的技術(shù)算是有了,可惜電影最重要的內(nèi)核約等于零。原本真的挺期待能把女性成長困境好好說一說,結(jié)果著力點全在講閨蜜情上,最后那個瓜分遺產(chǎn)更是完全脫離實際的好笑。
好的部分都是原版有的,差的部分都是導(dǎo)演改的。
我覺得還可以
建議大家看看復(fù)旦沈奕斐教授的評價,比電影精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