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補檔囈語
喜歡未來醬一邊望著天空一邊廣播藍天白云
的美好;喜歡她一邊大力揮手一邊拼命喊著喂!
少年!時的元氣滿滿;喜歡她面對昔日好友和同
學的傷害質疑時能依舊堅定說我一定是為了
見他才來到這世上
突然想起《女王的教室》里天海女王翻看學
生的資料挑選合適的孩子承壓實驗;對著小正
太的照片猶豫好久最終放棄,"男孩子有時候更
脆弱呢"再翻一頁,正對上末來醬燦爛的笑靨,溫
暖到所有人都能在心中決定,就是她了!似乎未
來醬主役的劇里男孩總顯得自私儒弱而女孩
意外的堅強,守護生命什么的太深奧,只是想見
見這孩子;想去很遠的地方去做想做的事;自己
就可以辦到無需麻煩他人;不管他人眼光如何
還是能幸福地挑寶寶衣服......因為即使是孩子
也有決定人生的權利
老是演被人欺復的角色大概是導演們都一眼
相中了未來醬身上那種治愈和元氣,百折不撓
還有打從心底歡喜的爽朗笑聲所以有了小公主,有了女王的教室,有了14歲的母親,有了正義的伙伴,請繼續(xù)這么勇敢下去吧,一直一直要努力吶未來醬,直到永遠
2 ) 說說現實
直到最后,都沒有覺得14歲生下孩子是什么正確或者高明的選擇...現實哪里是你們想象地那么簡單的.
唯一能夠感動我的地方,是智志的母親.也是獨自一個人生下孩子,堅強的存活,甚至比任何其他人都還要堅強和成功的生活下來,在整個電視劇中,都是以作為反面角色出現,雖然完全沒有看出她的想法有什么錯的.而且在該決斷的時候能夠作出堅決的決定,在聽說未希要生下孩子的時候,對她說"這個世上,人們對于行為跟別人不一樣的人是出人意料的冷漠"的時候,令人感動,公司撐不下去了,欠下了巨額的債,毅然選擇去死,為了自己的兒子的將來,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想法令人感動,在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懂事的時候,那種含淚的眼神讓人感動,最后決定重新生活,重新開始的決定和魄力令人感動,最后她的部下的一個鞠躬確實精彩.相反,很煩很煩未希的母親,總是擺出一幅了解孩子的表情,做出天真到不行的決定,拜托,放過我啦~
3 ) 無題
劇中女主堅強、勇敢和執(zhí)著地為小生命負責的精神是全劇想要表達的主題,但是這樣的女主真的就是該被宣揚和學習的嗎?作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初中生,天真到想要把小孩獨自撫養(yǎng)長大,作為家長和老師非但沒有制止和糾正,反而在女主一番說辭下開始支持并鼓勵起女主的這個決定,看似是女主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勇敢地面對并承擔責任,但這背后呢?真的是對生命的負責嗎?如果是,那么就不該在最初沖動而草率地作出那么不計后果的行動;如果是,就該在最初發(fā)現錯誤時及時彌補并止損;如果是,就不該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置身邊人于不顧,讓所愛之人也要蒙受同等的羞辱和非議。每個年齡有不同的使命需要你去背負,在合適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隨心所欲的女主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是有欠考慮周全的,本就是稚嫩單純的表現,雖然故事的結局是美好而勵志的,但若真是人生,劇情并不會結束,孩子的出生只是個開始,接踵而來的必定是生活的苦難與辛酸,這必將沖淡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沒有學歷的年輕單身媽媽用什么來為孩子負責?
4 ) 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
14歲的母親,剛開始看到這個劇名,是排斥的,一個初中生怎么就做媽媽了呢?覺得很荒謬,無法理解,可能我的思想是比較保守的、傳統(tǒng)的。再次聽到這部劇,是同學強力推薦去看,而那時我是抱著打發(fā)時間的心態(tài)去看的??墒窃娇吹胶竺?,就越想看下去,給我的感觸越多。
14歲的女主偷吃禁果懷孕,無助、彷徨、掙扎過后,下定決心把孩子生下來,看到這我挺佩服她的勇氣,無關對與錯。
之后在鄰居的閑言碎語、同學的嘲諷和冷眼相待、學校的勸學、社會的輿論和關注下,懷孕的過程中女主從未放棄,即使由于年齡太小,生產過程中會失去生命,也一定要將孩子生下來。
整部劇看下來,心都是糾著的,當時這部劇的播出也備受爭議和質疑,有人覺得是嘩眾取寵,我想這部劇的所有工作人員,當初并不是抱著這種心態(tài)創(chuàng)作和拍攝的,而是希望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時我看到的更多是整部劇所傳遞的正面信息。
每一個生命都是尤其珍貴,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剝奪生命,否則跟劊子手有何區(qū)別,我們要正視生命的重要,要珍惜生命。
而有些人又會說,一個初中生有什么能力去撫養(yǎng)孩子呢?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嗎?人生下來并非什么都會,可以通過學習去掌握知識和技能,只要你努力上進堅持,相信很多都可以克服的。
人的一生中會犯很多過錯,有大有小的,有無關痛癢的,有改變一生的,我們都應該勇敢的承擔犯錯所帶來的后果和責任,不是一味地逃避。
說了這么多,道理大家都懂,區(qū)別只在做與不做。
5 ) 《14歲的媽媽》把孩子生下來不等于對他負責
偶然看到電視在播《14歲的媽媽》,被它的題目吸引。但當時只看了一集。幾年過后的這一個寒假,花了2天的時間將它看完了。
故事講述的是14歲的未希,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在補習班中認識了比自己大一歲的智志。一次意外,未希懷孕了。未希的父母,智志的父母以及智志都反對未希將孩子生下來,但未希依然堅持將孩子生下來。盡管面對眾多困難,面對鄰居和同學的側目,但家人的支持給未希帶來莫大的勇氣。最終,未希早產,經過2個月的照顧,她還孩子小空順利出院。
未希堅持把孩子生下來的原因是,她希望能夠見見自己的孩子,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任。父母警告她,生孩子,不是僅僅把孩子生下來那么簡單。在懷孕期間,你要經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經歷。她曾深愛的同學,老師,以及自己最喜歡的DJ工作,都會遠離她。不僅如此,鄰居會疏遠他們,自己的弟弟也會因此而被排斥。她的一生都會因此而180度改變。而智志的母親,作為男方的母親,作為一個單親母親,極力反對未希將孩子生下。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念,未希和智志分手,答應媽媽自己從此不再用眼淚解決事情。
面對種種困難,未希成功地將孩子生下來。我一直覺得,她很勇敢。佩服她小小年紀就勇敢地承擔責任,想著自己既然制造出一個生命,就不應該阻止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相比起智志的害怕和逃避,未希顯得特別勇敢。
沉浸在電視劇中,我忘了現實的殘酷,支持未希生下孩子。但是待我冷靜之后,我開始思考,什么才叫做負責任?問過媽媽,從作為父母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她反問:“將來,這個媽媽要怎么教育這個孩子?”她說,孩子生下來,可能會給社會帶來什么問題,這值得深思。也許,媽媽不能提供給她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不能給予她良好的教育,那她的孩子將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也許有一天孩子會說:“既然媽媽你14歲都能把我生下來,那我現在14歲懷孕也是很正常的?!弊鳛閶寢?,她要怎么去跟孩子解釋過去的這段歷史呢?
也許在未??磥恚瑝櫶?,對小孩子很不公平。但是,如果真的將孩子生下來,這樣對她也不一定就是公平。智志和他媽媽都不想承認孩子,而未希也希望自己養(yǎng)孩子。她似乎將養(yǎng)孩子想象成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她不知道撫養(yǎng)孩子需要一定的經濟來源基礎,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條件。孩子的出生,不僅改變了未希的一生,也給未希父母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壓力。另外,孩子在這樣一個家庭背景生活,身心是否能健康成長也是個問題。
故事的最后,未希和智志決定兩年后結婚,一起撫養(yǎng)孩子。這是個較理想化的結局。男女主角最終在一起了。但是,回歸到現實,他們的結合有多少在于感情基礎,又有多少是基于對孩子的責任呢?這樣的家庭,將來真的能夠幸福嗎?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的確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比如,未婚先孕,比如中小學生的性知識教育,比如責任問題,比如愛,比如人生。
記得未希爸爸在悲痛中,對未希說,那只是你的一種錯覺,你們才14,15歲,不懂什么叫愛。貌似這種情況在中國也常常出現,說小孩子不懂什么叫愛。但會看成人之間,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叫愛,又有多少像14,15歲那種純純的愛呢?
記得電視劇的開頭,說到未希要好好讀書。這樣就能找到好工作,拿到高工資,組織一個好家庭,然后生兒育女,然后?然后呢?然后這就是人的一生?其實人的一生應該怎么活?人的一生,并不一定要像以上所說的那樣,按照這種順序去活。也許就像智志說的那樣,先結婚生子再讀書,做同樣的事情,只是順序不同,他覺得這沒有什么不可。
6 ) 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樂
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樂
寫之前挺猶豫的,知道這是個爭議很多的話題。
首先聲明兩點
1 我是一個成年女性
2 此文內容僅代表我自己,沒有任何教唆未成年人的意圖
作為開頭,我想說我是絕對不支持未成年人婚育的,但是,我并不認為此劇的主旨旨在宣揚這樣的觀點。我可以舉幾個例子:
1 未希的主治醫(yī)生臺場醫(yī)生,作為劇中一個非常具有職業(yè)道德,思想開明的角色,曾經強調過“基于未成年人身體發(fā)育的原因,她反對初中生和高中生深入交往”;
2 未希在懷孕生產哺乳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她的年齡有關,看明白劇情的人都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過早生育的壞處。
那這個劇想說什么?
副標題是“為愛而生”。
在op里,每一個角色都在白色的幕布上蜷縮成一個胚胎,這就是胚胎在子宮中的樣子。——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沒有出生之前的樣子。
對于那些認為這部劇在煽動初中生早戀懷孕,或者接下來可能會指責我“面對社會單純而無知,只知道強調生命最重要這種假大空論調”的人,我想耐心地說:
社會的價值觀是會轉變的,但是,它轉變得會很慢,如果它遇到曾經因為某些階級利益而形成的阻礙,就會轉變得更慢。不要把自己放在固化的階級劃分中考慮問題,一個人可以活得更自由,更有尊嚴。
我覺得這部劇想說的是在錯誤已經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之后,該如何化解,而劇中給出的,也不是唯一的答案。
插曲
說說墮胎這件事。因為我覺得理直氣壯地指責未希的人都會指責她沒有為身邊的人考慮堅持生下孩子而不是接受流產。
唉,都是很敏感的問題呢。。。我先說我不反對滿足某種條件下(比如胎兒未滿一定周數)的墮胎,因為這關系到女性的基本權利。但是,墮胎對不同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影響是非常不同的:確實有許多女性會因為曾經墮胎過而內疚,自責,尋找解脫的方式(比如西方人會向神父懺悔)。
造 成這種不同有許多因素,譬如女性的經歷,懷孕的原因,等等。雖然這么說也許有些傲慢:在一個人的生育權作為基本人權被剝奪,大街小巷都充滿著各種流產小廣 告,不重視早期性啟蒙教育,少女以被恐嚇的方式被禁止性行為,在不幸懷孕后被整個社會被動隔離的國度里,是不會有多少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胚胎也是一個生 命”的。甚至出生后的孩子,都可以被父母任意虐待,買賣。。。
我不反對女性墮胎,但是我反對在任何情況下,把墮胎看成理所當然的解決方式。
我 想說的是,是否給予一個胚胎人格尊重,這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靠“東西觀念差異”就可以解釋的問題。在野蠻社會,老弱病殘都是有害于種群,不應該被尊重和拯 救的;直到今天,許多動物種群都知道,生下來的后代如果不能自己站起來喝奶,就該被拋棄,因為不但很可能養(yǎng)不活,而且會把不好的基因遺傳下去,不利于種群 的繁衍。
因此把一個胚胎看成一個人,就如同把老弱病殘作為同等的人類看待一樣,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
把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平等地,重中之重地去看待,這是整個人類在地球上繁衍了這么多年,終于成為征服者之后,是人類的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因 此對于未希的選擇,不論可能會給周圍人帶來多少麻煩(抱歉我只能用麻煩這個詞,因為大多是社會的畸形輿論造成的),我覺得都是絕對不該被指責的,因為再多 的麻煩,也沒有一個生命重要。她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家人的支持,并且勇敢地承擔了身為人母的責任。(你可以說她還未成年,還要依賴別人,但是她從懷孕開始就在扮演著母親的角色,因此她的責任是無可推脫的。)的確,身為母親的責任遠不止生下孩子,撫養(yǎng)更重要,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我們誰也不知道,但是我覺得至少她的決心和打算,要好過許許多多的成年人,這個后面再談。。。
當然,如果她當時選擇了流產和繼續(xù)學業(yè),我也不會指責她。因為無論從法律和道德上講,由于其特殊性,是可以被接受的。正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的想法,感受都有不同,作為母親的選擇才是最該被尊重的。
關于他們的”單純”與”自私”
在他們決定準備結婚和承擔撫養(yǎng)小孩的責任的時候,智志有句話讓我挺感慨的“我們所做的與別人相比只是順序不同”。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認為他的話很天真,但是它同讓讓我這個大人想到了許多其它的事情。。。
比如說,十幾歲時的戀愛常被我們“成年人”認為是單純的,輕率的,“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的,我同意,因為我也感同身受。
但是一旦成年之后,每個人就立馬學會怎么去愛了嗎?
我想我可以舉很多例子,也許它們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因為覺得孤獨,彼此為了取暖就草草在一起,后來才發(fā)現根本不搭;
因為家人催婚,就找一個人隨便結婚,甚至騙婚;
至于天朝之內現在各種奇葩的征婚內容,我無意一一去扒了。
愛是索取嗎?愛是交易嗎?
成年是一道分界線??僧斈氵~過這道坎,只代表你擁有了某些權利,不代表你就馬上會擁有某些能力。而我們的現實社會,似乎把這種”順序“看得太重了。
有 太多太多的人,我說的是”我們大人“,并沒把生兒育女看作是家庭計劃的重要部分(盡管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經完全能夠讓我們控制自己的生育能力),而還是像未 成年人一樣,擇日不如撞日,好像只要結婚了,生孩子就是順水乘舟的事情;有時候在親朋好友的八卦壓力下,甚至是一種”不想做但是不可推卸的負擔“,而絲毫 不去考慮自己的心理條件是否已經達到可以為人父母,可能也沒有體會到育兒的多少樂趣。因此生了孩子之后,因為種種原因(父母在國外或者外地打工,自己忙于 工作,想做辣媽等等等等。。。)理所當然地把孩子長時間寄存在祖輩人的身邊。
按我自己的觀點,是不該讓孩子長時期單獨與祖父母相 處的。兩代人的觀念不同,這會讓孩子在自己的觀念形成之時無所適從。但是好多人的理由都是如上所述,因此無法照看孩子。既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孩 子,那又為什么要生呢?我不是想指責這些人,這也是社會規(guī)則的驅使,如上所述,或許只能期待社會的價值觀慢慢轉變了。
養(yǎng)育子女是有很大責任,但更是樂趣,而不是負擔。如果你還沒有體會到這點,說明你的心理準備做得還不夠足。因此作為個人觀點,我是主張女孩子晚些生育的,因為只有當你看夠了世間的各種景色,對炫耀自我的party厭倦了之后,才能靜下心來,享受養(yǎng)育子女的生活。
因 此對于未希的選擇,我再一次表示支持。我覺得或許是因為她的單純,不諳世事,甚至無知,反而讓她’沒有后顧之憂地”體會到了成為母親并且親自照顧嬰兒是很 快樂的事情。就算她在未來會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我想她的家人也足以成為她堅實的后盾。因為這個嬰兒,是飽含著愛而出生。
呵呵,上面的話看起來有點矛盾。。。我說的晚是相比一般的晚。劇中未希這個個例太早了,她這個年紀我當然是不支持的。但是她對孩子的情感很讓我動容,因此像是一種巧合。不管怎么說,她給我的感覺比一個可以臉不變色心不跳就上手術臺接受流產的女孩要好得多。
關于未希父母的“偉大”。
很多觀眾都會這么想吧,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遇到的事。不過我覺得,用“合格”與“優(yōu)秀”來形容他們也許更合適。
我想那些批評未希不懂事的人,都會秉持一種觀點就是她私自的決定給周圍的人帶來多少麻煩,尤其是給父母增加了多少負擔。呵呵,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應該多少都會認為“因為父母把孩子養(yǎng)大是很辛苦的事,因此孩子理應為父母考慮,報答養(yǎng)育之恩”吧。
因 為這個問題避不開,所以就展開說一下。孝道確實是中國傳統(tǒng),這不是我反對的。但是我覺得在推行這種傳統(tǒng)之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父母。至于那 些由此而衍生出的“養(yǎng)兒防老”等觀念,因為我不甚了解,只能持懷疑態(tài)度:我覺得這并非是孝道傳統(tǒng)的本意,而是社會觀念的扭曲。在中國時至今日,傳宗接代的 思想依然占據主流,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生兒育女的首要目的不是為生活增添樂趣,而是一種負擔。因此身為父母者不知不覺都會對子女有一種正規(guī)化的占有欲: 因為我養(yǎng)育了你,所以你就該按著我安排的人生道路走下去,出軌是不被允許的。
西方人并不特別推崇孝道,尤其在現代社會,普遍認為孩子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有思想,有意志的,即便身為父母,也只能引導,而不能干涉。比如說,14歲的女兒就可能懷孕,先不論對錯,這是一種客觀可能的存在。
未希在確定自己懷孕之后,十分無助地喊了“媽媽,救救我?!边@個情景讓我看了十分揪心。一個14歲的孩子,即便在她知道自己做了錯事之后,她首先想到的,還是最愛自己的媽媽。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怎么處理呢?毆打?責罵?怪她給家里丟臉?逼她打掉孩子?
有很多人可能會說“要是我真做了這種事,我父母肯定會打死我”。這里我想說,兩代人之間的觀念可能會有很大落差。所以,不要再去想你的父母,而是想想當你成為父母之后,面對這樣的孩子,你會怎么做?你要不要把這種依靠威嚇,逼迫的管教方式繼續(xù)傳承給你的下一代人?
未希的媽媽一開始也是絕對反對未希生下孩子的,但是她采取的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在最終也無法阻止女兒做出墮胎的決定之后,才繼而支持了她的選擇。
這 里再提一下智志的媽媽(下面還會仔細分析)。她的理念就是“在兒子未成年時替他做一切決定”,因此在兒子提出想要獨立掙錢,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撫養(yǎng)費時,她 輕蔑地拒絕了,并且告訴未希“人在改變之前是不會知道自己會改變的”。她說的沒錯,但是我覺得,身為父母的責任,就是首先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與自己價值觀相 符的,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其次,尊重并且接納孩子的任何決定,并且即便在他們后悔之時,仍能提供包容與休憩之地。即便這些你都做到了,可能也很難稱得上 “偉大”這個稱呼,只能算“合格”。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的要求很過分。但是我覺得之所以有人會認為這是難以辦到的事情,是因為太多 人把父母的責任簡單化了。請不要忘記,在現代社會,自由交往自由戀愛,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父母的生理欲望。當你在享受著讓自己的身體滿足這種欲望 的時候,理應考慮到以后應該承擔的沉重的責任。
然后是關于智志的母親
這也算是個很典型的角色了吧?表面上十分出色的女性,獨立堅強自己撫養(yǎng)大成績優(yōu)秀的兒子,堪稱社會楷模。但是仔細分析,這樣的家庭中是存在著危機的。
從 外形上看,她與未希的母親相比,明顯多出許多風塵之氣,這與她的職業(yè)背景密切相關:經營者保險公司,會利用媒體賺錢。但是我想,即便她認為自己再成功,也 是不想讓兒子走上和自己相同的道路的。她期待的是兒子專心讀書,有高學歷,將來找到體面的工作,才能有美好的未來。這種想法不錯,但這些絕不是培養(yǎng)一個出 色的人才所需要的全部。
在他的過度保護之下,兒子的性格變得極為懦弱,因為在家里,絕不可違背自己的母親這唯一的依靠,只有這樣 他才能生存下去。在外人面前,他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不會道歉,在母親服藥自盡之后手足無措。而相比之下,未希的性格就顯得有些叛逆,在兩個人的交往 過程中,所有的關鍵詞,比如喜歡,結婚,全部都是未希說出來的,孩子的名字是未希定的(盡管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愛,紀念他們相識之后所看到的無盡青空)。 他這樣的人,就是那個報社編輯所批判的典型:在當今的日本社會,物質富足卻缺乏心理關愛的年輕人,變得叛逆與不可理喻。當你完全堵住他的發(fā)泄渠道時,他只 好自己尋求另一種“特別的”解脫方式。。。呵呵,不過到了最后,當我看到他愿意擺脫母親的羽翼,想要依靠自己的時候,還是挺欣慰的。
所以在這里我也想談談智志的選擇:退學打工。再一次,肯定會被許多人認為是單純而愚蠢的決定。
由 于對日本的教育情況不太了解,就先從中國說起吧。由于父母傳統(tǒng)的望子成龍心態(tài),讀普高,上大學已經成為許多子女難以繞開的路。但是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在我 看來,并不是太健康。由于人口太多,基于選拔的高等教育在入學時極力拔高門檻。這些年為了滿足多數人的愿望(同時也是為了賺錢)的擴招已經大大降低了高等 教育的質量。目前世界上并不承認中國的大專學歷為高等教育,普通大學的本科的水分我想上過大學的人也大都了解,只有一部分重點大學的學歷才被世界承認為與 他們的標準等同。
我曾經從某個廣播節(jié)目中聽說“在瑞士,只有20%左右的居民會上大學“,盡管這是一個在西歐,在全世界工業(yè)化最 先進之一的,人均生活水平處于頂尖的國家。以我的所見所聞為例,在西方社會,初中畢業(yè)之后,只有一部分人(由于沒有具體數據我只能這樣講)會選擇”普通中 等教育“作為升入大學的準備,而更大的一部分人會選擇”職業(yè)中等教育“或者”技術中等教育“,或者干脆工作。但即便是在這種“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學校,想 要順利畢業(yè)也不簡單,因為不及格而需要復讀,延長畢業(yè)時間也并非什么駭人聽聞的事。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在畢業(yè)之后所從事的職業(yè),任務非常得多樣化,但同時又 保持了很高的職業(yè)和技術水準。
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需要的正是大量這方面的人才,而不是難以計數的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大 學是搞教育和科研的地方,的確,對于社會的發(fā)展,他們同樣非常重要,但再重要,也只是一部分。我不是不支持年輕人為學業(yè)而不斷努力進取,但是一個全民都追 求,向往高等教育的社會是一個畸形的社會。
日本的情況我不太了解,但是從他們的中小學生課后都沖向補習班的事實,可看出對于精英教育,理念大抵大同小異吧。當然,日本的工業(yè)化超過中國,在頂尖科技方面肯定也是水平更高的。
對 于智志,你真的認為假如他畢業(yè)后繼續(xù)讀高中,讀大學,就會成為一個”立派的男人“嗎?說實話,對于百分之百的可能性,我表示懷疑。讓未希意外懷孕這件事, 同時讓他體會到了來自社會的威脅。比起學校的課堂,我真心覺得他更需要社會這個大課堂。按我個人的觀點,在當今的社會,對男孩子來說,如何做一個對社會, 對家庭都能負擔相應責任的,擁有健康的現代社會價值觀的男人,遠比讀許多的書來得重要。在中國,”鳳凰男“不就是我們畸形社會的產物么?
學習本該是不分年齡,永無止境的。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似乎把上學這種事情硬性規(guī)劃在高中畢業(yè)前。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要考上大學,某種學習的態(tài)度就可以結束了。而考大學的選拔又讓許多有心重拾高等教育而超齡的人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實現自己的愿望。
當 智志去工作以后,或許就會發(fā)現像他這樣的”低學歷就職者“遠不止他一人。就算生活條件大不如前,但也不會餓死,因為許許多多的人也就是按同樣的標準在活 著。無論貧賤也好,富貴也好,都能夠靠自己的雙手活下去,這才是作為一個男人最該擁有的品質。日本也算是半個福利社會,對于基本民生,我不相信是沒有任何 保障的。
快要結束時,再談一下我聽說這個劇當年在日本播出時也是爭議不斷的,甚至收到許多投訴。但是我想提醒一下,日本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正因如此,各種聲音才能夠都被聽到。你所聽到的,不一定是大多數人的立場。
的 確,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有思想保守,閑極無聊,熱愛八卦的家庭主婦,有被傳統(tǒng)觀念洗腦而固執(zhí)己見的中學生,但是社會中依然有許多教育層次比較高 的開明人士,比如未希的醫(yī)生,小空的醫(yī)生,和學校的校長,未希的班主任,他們的相同之處就是都認同”用人性的方式來看待解決這個問題“(再次強調下這并不 等同于他們認同未成年人生育)。臺場醫(yī)生在向未希陳述了懷孕和墮胎的各種利弊之后,讓其獨自做出選擇;校長的態(tài)度本質上支持未希生產之后繼續(xù)留在自己的學 校完成義務教育;班主任為未希的復學而思考和奔走;而小空的醫(yī)生,在智志第一次去見自己女兒的時候,在他自己感到恐懼,未希的父親感到尷尬的時候,是把智 志作為一個”普通的父親來“看待的,他并未表現出任何驚訝,還說了許多讓他放松的話,因為幾乎任何一個父親,在看到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會緊 張的。
醫(yī)生與教師是社會中最受人尊敬的兩種職業(yè)。他們的觀念,才應該作為對社會輿論的引導力。
劇的結尾,未希的同學柳澤去看望她時表示”我依然覺得你很傻“,這表示她依然不認同未希生下孩子的選擇,而堅定了自己當初打掉孩子,回到正常的學生之路上的決定。社會本應該是這樣的,無論什么人基于自己的情況作出怎樣的選擇,只要不害人不犯法,都應該被接納和肯定。
看完這部劇,對照我們的社會,是很不真實,但是我想它要表達的,是對某種美好愿望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包容。什么時候選擇生育,是女性基本的權利,是任何人都無權干涉的。就算你不認同,起碼也該知道。
我寫這篇文章,并不是只針對成年人,任何未成年人都可以讀。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想對有耐心讀了這篇文章的未成年人說,在人格方面,我們是平等的。如果你接受了正常的教育,有正確的理解漢語的能力,就不會被我的任何言語誤導。
三星半。節(jié)奏慢了。個別片段很催淚很催淚。生瀨叔叔和志田MM值顆星。小兒子演的真好,他一哭我立馬跟著哭了。
他們都說不喜歡春馬里面的性格,可是你能對一個15歲的少年有多少渴求呢?多少男人20多了還是聽到懷孕立刻閃人的,所以我覺得很不錯了。尤其是第一集戴帽子出現的時候,萌到我,太帥氣了!
想象中的勇敢,永遠沒有付諸行動的勇敢來得振奮人心又催人淚下
多一顆星給理想主義。
因為看日劇組說三浦春馬想看看這個人所以下的,一打開原來是正義的伙伴里的小孩,原來叫志田未來,還有北村一輝大叔啊,弟弟是三丁目的夕陽,媽媽我絕對看過。。。看到第四集了,跑過來感嘆一下三浦春馬真的是很帥啊。。。想想覺得最近一兩年似乎看了很多少女懷孕的影視呢,朱諾珍妮&朱諾早熟。。。志
日本未婚媽媽很多,而且年齡也很小.這個片給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她媽媽!家人總是最關心你愛護你的人.
沒想到這時候才想起來,三浦先生就是那個爸,志田小姐現應在震驚中……多年前看的,最近才翻看,對生瀨先生的演技五體投地!反在今天得知此消息沒想起三浦先生這成名作……
第七集的再次重逢,MIKI的一句“小少年,你還好嗎?努力地學習么?”搞得我完全淚奔了。一下子就哭出來了。真心地為這個女孩心疼,男人怎么能如此懦弱呢?既然沒打算負責,為什么當初要沖動行事呢?就像父親說的那樣,從孩子出生的那刻開始,就注定父母永遠站在孩子那一邊。這才是真正的家。
就沖著它幾乎每一集都能讓我哭都要給5星
其實我一開始是奔著三浦春馬去的 不過結尾的部分真的有被糾結到 尤其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在保護層里的樣子
沢田完 & 高見優(yōu)組合的功不可沒,劇本倒是其次。扣的一星是因為看志田未來不爽。(無原因)
也許你的身邊就有這樣的孩子,就有這樣的群體,未必是懷孕的,也有可能是別的,不要那么著急用古老的東西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因為他/她畢竟只是個孩子,不要去傷害他們,也不要去忽視那些他們認為對的事情。
志田真的有演技~禁忌話題卻拍得很溫馨!
歷經千辛萬苦終于看完了這個虐劇,心情難以形容
未來的角色像是女王的教室上了初中的后續(xù),個性的契合度好高。主命題「生命是奇跡」,少女的勇敢也好,家庭的包容也好,都略感牽強,好命題卻未出好劇本。三浦春馬從頭到尾都沒有演技啊,看他面無表情的卻突然掉下一滴眼淚,咦,少年你那是在演悲傷的表情嗎?!
虎頭蛇尾了,不過呢,打掉孩子這種事情本來就很奇怪,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生命那么微不足道,殺死竟是公認的解決方法。責任,始終認為應該在第一位。所以,他們確實是錯了,但是還算有良知。因為殺人之后逃避過錯絕對是不對的。
她家人的寬容和樂觀讓人感動。。春馬演那個男生也太孬了,不過那個年紀的男生,嘴角的胎毛都還沒掉干凈,你能指望他做什么呢
這個劇里的女主角是我見過的最幸福的女主角。男人縮卵了被社會鄙視了但有那么支持她的家人在身邊,光是這點就夠了。不過說墮胎太隨便所以要生下來這個理念也不負責啊...編劇你的倫理邏輯是腫么回事?沒有撫養(yǎng)能力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是一種罪過。即便有家人支持,那也不能算數啊。
除了班上同學180度轉變的態(tài)度違和,其他部分都挺真實,人物的情緒和應對符合設定。未希的爸媽太好了,真正愛孩子的爹媽,在出現問題時能正視現實,陪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法。
14歲的愛情··就是我的世界只有你·· 后來··有了新的生命··· 因為愛 更想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