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Kathoey,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
這是一支曾在90年代中期拿過泰國全國冠軍的排球隊,事跡被翻拍成電影《人妖打排球》.
說到人妖, 就不得不提到Kathoey這個詞。中文里沒有這個詞的準確翻譯。有些人把它翻作“泰國人妖”從小服用雌性激素而發(fā)育變態(tài)的男性,可是人妖只是Kathoey中的一部分人群;有人把它翻作“變性人”,然而并非所有的kathoey都做過變性手術,以偏概全謬之大矣。而在英文中,“l(fā)adyboy”算是相對來說最接近原義的翻譯了。說得籠統(tǒng)一點,“Kathoey”這個泰語詞匯指的是那些雖然在物理上生為男兒之身,卻擁有一顆女性之心的人們;而具體說來,Kathoey包括了從偶爾的異裝者(男扮女裝)到變性人(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或者已徹底完成變性手術)在內的所有人.
在影片里看到雖然泰國的kathoey仍然面臨著一些歧視和官僚化的障礙,這個國家的開放和寬容程度還是遠遠勝過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國家。
生前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兼文學奇才費爾南多·佩索阿的一句話充滿黑色幽默卻不無道理一一只有天才才被賦予成為別人的能力。人類的幸運在于:每一個人都是他自己。
2 ) 突然很沖動。
那天在沙灘看見有人打排球,很自然地想起來一句話,人妖打排球。
下午在看“妖精的尾巴”,它同時也在列表里出來了。心血來潮就點開來看。才知道原來自己根本沒有看過。盡管每次看到有人打排球就想起這個短語。
好逗好有趣好青春。
白話版的笑得人肚子痛了。但是與字幕實在有著太大的差距了。整個電影下來有點辛苦。
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不會歧視任何人的,在片子的最初我也繼續(xù)堅定我不會歧視人妖,然后到隊長發(fā)火的時候,我稍稍動搖了,不歧視只是因為自己并不處于他們的身邊,并不被他們緊緊簇擁著。要是真的陷入這樣的境地里,我還是會如此嗎?我開始不信任自己了。但是或許我這一輩子會連人妖都遇不見,更不用說接觸了。那么,又何必給自己設定這樣一個題目呢。
真人真事,好佩服!
3 ) 話題題材的喜劇演繹
網上基本上都是粵語配音、粵語字幕的,我這個不懂粵語的人就好像看外語片一樣,費勁。
好不容易找到了泰語原音、英文字幕的,畫面不清晰,字幕也很糊,但還是堅持看完了。
http://www.tudou.com/plcover/pDgUyjAbve4/更清晰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wOTA5ODY0.html怎么說呢? 我對人妖其實比較反感的,就算去泰國,也避人妖而不見。但是追著Tik到了此片。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若不是基于真人真事,我也看不下來的。
這個故事由喜劇的形式演繹出來,卻還透露出了一些這些ladyboy生存的艱辛。
難得這里每個人都還挺有個性的,每個人的具體性向,我也好不容易弄清楚了:
教練:lesbian
隊長Chai(Tik飾演): 隊里唯一一個straight guy
Jung(童發(fā),最活潑的那個):異裝癖
Mon(和Chai有矛盾的那個):gay
大兵Nong:異裝癖
Pia:變性人
Wit(訂婚的那個帥哥):gay
候補隊員April,May&June: gay
還有Pia的男友:雙性戀
Jung真是搶戲啊,太活潑、太歡樂了。Pia真美,還記得Chai初次見到她的錯愕,眼神忍不住飄向她的胸部(Tik這里演得太可愛了)。
曾經看過電影的一張宣傳照,有所有演員和原型,大多數(shù)演員與原型形象相似度相當?shù)母?,當然最不像的是隊長,哪有Tik那么帥~~
Tik在里面戲份不算太多,但是很出彩。比如淘汰賽中發(fā)話讓隊員化妝之前的表情就拿捏得很準。Chai作為隊里唯一的一個正常的男人,當然是有點別扭、有點格格不入的,然而他的冠軍夢促使他留下來,而且作為隊長,他盡力將隊伍的士氣激勵出來。
總之比想象的好看。
7 out of 10
P.S.
這一部曾經在臺灣宣傳過哦,Tik的采訪、綜藝視頻很有趣,值得一看:
http://tieba.baidu.com/p/1057287015 4 ) 當性別問題遇上運動
這個片的精彩之余就是
性別問題跟運動拉在了一起,
運動的電影都是熱血的,用這種熱血去正視性別問題。
很好。
=====================
劇里面多次的出現(xiàn)了“死男人”這樣的字眼,
雖然說出這些話本身的人妖也是男人,但他們似乎是毫無選擇,他們是一種尷尬的存在。
這個群體,的執(zhí)著,取勝,就是為了想大家去正視他們。
=====================
看過的很多涉及同志話題的電影,很多都是關于一些狗血情節(jié)的。
都是那些愛恨離別的,看得多也覺得也不就是這么回事。
人妖打排球不同,
用一種喜慶的氣氛,讓大家去慢慢認識這個群體。
探究他們的內心。
容納他們。
5 ) 當金星成為偶像明星,說明我們的時代進步了
那時候是從香港電視上知道這個片子的,但一直沒機會看到,但名字是如雷貫耳的,提不起興趣看外片尤其是泰國片吧。直到N前后,已經能接受一些不錯的泰國電影,然后因為工作需要,終于找來了看。當年之所以轟動是因為獵奇無疑。反正我現(xiàn)在看著是覺得很套路,沒什么感動點的,搞笑也不覺得,笑不出來。但人妖始終是個賣點,看看《泰囧》、《掃毒》都找了人妖來客串,那個最美人妖寶兒也連續(xù)擔任了《妖醫(yī)》和《失眠男女》的“女主”,不過好像內地觀眾有點見慣不怪,這兩部片子影響力都極其有限。看完1后,提不起勁看2。據說這片子還要拍新的一集,肯定沒有當年的話題性轟動了。這也說明了原創(chuàng)的匱乏,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在全世界電影界都存在。這個時代是屬于腦袋大開的人的。
電影外的話,當金星成為偶像明星,說明我們的時代進步了。想想在07、08那幾年,變性人是不能上電視的。什么時候,同志也能大方開放地亮相電影電視報紙雜志,才是更讓人欣喜的大躍進。期待哪一天快點到來!
6 ) 人妖不妖
人妖里的經典語錄:
不管對真女人假女人,請放尊重點!
我們不是要橫行,我們只想要平等對待!
就這么簡單,人妖也是人,人妖不妖!
還想說其實他們都蠻有型!
里面唯一的男子漢隊長真是帥啊?。?/div>
字幕翻譯是邁克。。。
一定要看粵語配音版
惡心?。。。?/p>
好小好小的時候看的.最恐怖的是情節(jié)還記得.
依稀記得這片子幾年前挺好評,怎么現(xiàn)在一看這么多差評。
哇.原來十年前咖事了.記得我初中咖時候TVB的確有呢部片...
MD 真的人妖打排球.
根據96年泰國排球國家隊真實故事改編,恐怕聽過片名的比看過電影的人多得多吧。"人妖打排球"的中文翻譯跟“鐵娘子”的語境完全背道而馳。雖然笑料過時而且讓直男演員扮女裝大佬,但對于當時LGBTQ群體應該意義重大:追求自我價值、平等和尊重,最后還是挺感人。
看的香港配音的...然後..祖兒...嗯...
小時候看過 頗喜感
粵語的配音好寒……
記得是小時候星空衛(wèi)視看的第一次看到人妖題材的電影那時感覺三觀都毀了
我高中噶時候睇噶,勁搞笑,一定要睇粵語版,如果你識粵語噶話
...以前港臺有放過,但沒睇過。而且好似系無敵掌門人度惡搞過,搞到我仲一直以為系港片,唔知點形容,估唔到系真人真事改編,但感覺完全唔搞笑,不過里面既阿蘇真系好似配音阿蘇。。
粵語配音粵語字幕,排球隊長確實很帥,我覺得看原聲應該比看粵語會好一些。老套的故事配上第三性 @2014-05-10 00:07:01
真人真事,自由、平等、包容、自我、女權。挺浮夸的,但是居然有點好笑和感人,粵語版加1分。
盡管拍的還比較幼稚,但欣賞這樣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的性情人生
純粹只是聽 i love you boyz的粵語版本配音。。。。
低級
拍得很童話,片尾原型出現(xiàn),演員們倒是確實很形神兼?zhèn)?,不過放到追求破除刻板印象的現(xiàn)在來看,已經有些過時。導演不太會拍運動場面,跟排球只有扣殺一個動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