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尼·德普將主演驚悚片《水俁病》(Minamata),飾演史上最著名的攝影記者之一尤金·史密斯。影片由Andrew Levitas(《搖籃曲》)執(zhí)導,明年1月在日本開拍,也將去塞爾維亞拍攝。講述因二戰(zhàn)時期作品而知名的攝影師史密斯在1971年本已隱居,但受Life雜志編輯Ralph Graves委托,他再次拿起相機,去日本記錄因汞污染引起的震驚全球的怪病“水俁病”現(xiàn)狀,和政府所做的掩蓋。當時該事件已進入確定責任階段,受害者與企業(yè)談判中。
第一次看到《智子入浴》是在新聞攝影課上,老師是一個精致的中年男人,他不怎么喜歡尤金,覺得尤金的作品過于個人化,表達不夠克制,和新聞攝影的理念有違,而這部電影也一樣,導演對尤金大力飛磚的愛讓這部電影成了導演寫給尤金的情書,但不是一個好故事。
另一個讓我不適的點是尤金這個角色的塑造,尤金的人物弧光是在不斷地放棄和重振中完成的,但每個轉(zhuǎn)變的點又很潦草,要不就是以某個工具角色為動力點推動,這就導致尤金作為一個“活”人很難立的住,他的掙扎、恐懼、猶豫表現(xiàn)得也一樣刻板。果然戀愛腦這個東西是無視性別、年齡、國籍的,真的很上頭。
其實看電影的過程中腦子里一直有一個和電影不大相關(guān)的問題,我們到底該怎么度過生命里的“虛無時刻”,當我們賦予生活的所有意義都蕩然無存的時候,什么才叫活著,一年多了,我好像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自2017年一部《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之后,好萊塢巨星“杰克船長”約翰尼·德普至今除了2018年在《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飾演的反派讓觀眾眼前一亮外,再無影響力大的電影作品。
翻看德普的成名史,與鬼才導演蒂姆·波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兩人合作了多部風格迥異的影片,一度被看作是合作默契的黃金搭檔。
2017年《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在全球票房大賣的同時,德普與他的妻子艾德柏·希爾德也陷入互相指責的口水大戰(zhàn),最終兩人離婚。
德普與妻子的離婚,不得不說對他的個人形象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進而也影響到了他的電影事業(yè),最明顯的事件就是他被迫退出《神奇動物在哪里》電影系列,留給外界的印象就是德普的演藝事業(yè)陷入低谷。
影片《水俁病》是德普2021年的最新作品,雖然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是德普一改常態(tài),破天荒的參演真人真事改編的人物傳記類電影,還是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
德普在片中出演當代新聞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尤金·史密斯因為在二戰(zhàn)期間拍攝了大量的戰(zhàn)爭照片而聞名于世,本來打算隱退的他,又被強大的信念支撐來到了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東部的水俁鎮(zhèn),試圖對當?shù)氐乃廴緦用竦那趾?,拍下真實的照片公布于?期間拍下了著名的照片《入浴的智子》。
水俁病是由于工業(yè)廢水大量排入河流,致使水中汞含量嚴重超標,從而導致水中魚類和周圍居民身體健康出現(xiàn)嚴重問題,輕者口齒不清、面目呆滯、手足麻痹,重者雙目失明、手足變形、直至死亡。
所以這部被很多網(wǎng)友所詬病的《水俁病》真正的意義在于通過對過往事件的回顧,對人類當下生活環(huán)境生態(tài)文明建設達到警示作用,由此來說影片的劇情故事是否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反而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德普在片中的造型也是基本保持了尤金·史密斯本人的經(jīng)典扮裝,時年58歲的德普看上去已是滿臉滄桑,世事的浮沉或許讓他對于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或許也是他接拍這部《水俁病》的原因之一。
影片在豆瓣6.7的評分,一來是影片本身故事的公益環(huán)保特性,二來則是對于德普演技的認定,如果說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影片故事其實可以拍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令人欣慰的是當影片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亮相時,德普一身的造型還是頗具“杰克船長”的風采,對于很多影迷來說,更加期待的還是這位加勒比海盜中的船長再次啟航。【END】
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奇怪的病,罹患這種病癥的人不僅四肢嚴重變形,更可能喪失五感。有人懷疑是修建在附近的氮肥公司Cisso排放的污水中的有害物質(zhì)導致,但一直遭到公司否認。 對于像水俁灣這樣一個偏遠、貧窮的村落遭受的苦難,相比起特氟龍污染或切爾諾貝利事件,難以引起國際關(guān)注。直到一位深具人文關(guān)懷的攝影師尤金·史密斯的出現(xiàn)……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位在水俁灣用攝影記錄下這一慘事,進而引起國際關(guān)注,使得日本政府承認這次丑聞的關(guān)鍵人物的故事。 奇怪豆瓣評分很低,只有6.7,一些評價認為電影比較平庸,也拿它跟《黑水》比認為不夠嚴謹。但是,首先要區(qū)分的是,跟蹤特氟龍事件的是一名律師,律師的調(diào)研方式肯定是更加嚴謹以及更具象的,而且他得到了事務所的全面支持。但尤金是一名攝影師,水俁病的影響力也沒有特氟龍那么廣泛,呈現(xiàn)方式自然會有所不同,只能是以小見大。關(guān)注生活場景的鏡頭其實恰恰表達了當?shù)厝伺ι畹膾暝榫w不穩(wěn)的尤金也讓人看到了一個只能通過鏡頭與世界抗衡的人的無奈,我認為這部電影將孤立無援的個體的惆悵表現(xiàn)得很到位。 其實,雖然尤金的照片引起了一時的廣泛關(guān)注,而且日本最高院也判定了Cisso公司負責賠償所有病人的醫(yī)療和生活費,但實際上不論是政府還是公司都沒有做足善后。這場官司直到2004年才告一段落。2013年,日本政府宣告水俁病已經(jīng)得到了全面處理,但這也是謊言。熊本的水俁灣的居民依然飽受其害……
《水俁病》呈現(xiàn)出了一個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對于不同階層的人,環(huán)保到底意味著什么,英國工業(yè)革命后期的環(huán)境問題是在影響到上層生活后逐步發(fā)展的,但環(huán)境保護意味著對低層生活來源的破壞,可以說,環(huán)境保護的展開可能意味著一開始底層階級生活的更加困頓,甚至徹底摧毀下層民眾的生活,或許環(huán)境保護是長遠有益的,但下層民眾卻是一個更為注重當下生活的群體,對他們來說利益或者說生路這些當下之物或許優(yōu)于那些所謂遠視?!八麄円前嶙吡?,我們怎么辦?”如何認識和處理這個矛盾,是無法逃避且值得思考的。
有些電影,是不能再用電影的標準去評判的 這部電影非常的標準化,在小人物與大集團對峙這種題材中的所有常見元素,幾乎都出現(xiàn)了,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對你的撼動 故事取材于著名攝影師尤金史密斯向世界展現(xiàn)水俁病的始末。影片完全從攝影師的視角切入,通過他的雙眼和攝影機來感知這個世界,畫面中的構(gòu)圖與打光也充分體現(xiàn)了攝影美學,這種手法雖然使紀實性有所削弱,但在情感的烘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使得電影充滿了人文關(guān)懷。當然本片也插入了一部分黑白影像的紀錄片與照片,時刻提醒著觀眾它是客觀的真實存在。 本片沒有刻意賣慘,它反而用溫暖的畫面與溫馨的音樂(坂本龍一),緩緩帶出了一些遭受不幸苦難人們的生活日常。照片給出的是故事,但更重要的,它傳遞的是情感,電影中攝影師如是說。 影片有一處伏筆設置的極好,貫穿全片的雜志社老板,一直是一個墨守成規(guī)薄情寡義的資本家形象,當在他片尾,拿到尤金的照片時,他也被照片傳遞出的強大力量所震撼,不禁哽咽。 BTW,作為尤金史密斯最著名的一張照片《智子出浴》,電影毫不避諱的展示了它是一張擺拍照片,但是在真實的人物和苦難面前,又有誰會介意呢?
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本是遵循事件本身還是劇本本身,這是決定性的,決定了事件本身是否影視化后依舊沖突強烈,矛盾抓人;除此,演員是否需要體現(xiàn)電影感,還是素人的感覺,關(guān)于這個侵入腦細胞的水俁病,我覺得素的很專業(yè)是必要的;片子整體的攝影水準很高,但沒有優(yōu)秀或者討巧到能搭配尤金史密斯的地步,他的照片過于深入和引人,所以很難在觀看電影的時候不把兩者做個比較,依舊是和演員一樣的問題,真田廣之不是素顏就素人了,畫面不是考究過就是合適的,畢竟,片名是水俁病,故事是尤金拍攝時期的水俁病,更者尤金自己都說過沒拍過黑白,學攝影的應該知道原因,所以這是一部精心打磨并且考究去演出制作真實事件的自我滿足化商業(yè)片,我覺得有點偏了。p.s三個事兒,1這部是一部小成本電影,是不是突然有些不一樣了?2德普你對換湯不換藥的Rock演出的《亞馬遜河盜》怎么看,催更《海盜》主線!3給美波的綠色面光很好看!
雖然我知道很煽情,很做作,但是還是很感動。前幾天有人問我,你還是相信奧特曼,相信光的力量么?是呀,有這樣的人們存在,我為什么不相信
berlinale2 花式炫技,音樂用的過了,劇本有些地方過于無語。本來就有震撼力的東西應該靜靜的說,不過如果我是片商我會買,夠商業(yè),能看到錢。
背景交代不清晰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公司不直接砸相機…人都打倒在地相機完好無損...嗎... 照片很震撼 bill和德普很能打
全程都在想,這個配樂你是花了什么大價錢從頭到尾每一秒都要用,一看是教授啊你用吧okkkk。德普只要臉不抽搐,就是一個得體的中老年,不把自己當回事兒才能好。全場最佳加瀨亮。照片那么好,電影多平庸。2.5
柏林電影節(jié)第二場首映。感覺正常敘事,節(jié)奏穩(wěn),但是對于人民在這場災難里面是如何掙扎的,精神上是如何進行轉(zhuǎn)變的,從絕望轉(zhuǎn)變成希望,沒有特別交代。但不得不感染德普的演技,感覺這種角色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Berlinale20-04 好比十年前西方視角東方題材的《黃石的孩子》或者《金陵十三釵》,看起來就是整整齊齊無關(guān)痛癢。水俁病事件本身和尤金·史密斯本人的攝影作品都極具震撼力,反而在電影化的過程中變得庸俗輕飄。人物都沒什么弧光,好人壞人都是立場不變一路到底。德普的扮相和現(xiàn)階段狀態(tài)倒是很適合詮釋這個角色。
1、20200220.柏林電影節(jié)首映前夜媒體場。2、德普大概是年齡、氣質(zhì)、角色駕馭能力最能勝任尤金的現(xiàn)役選手,奈何導演太拖后腿,不是由大師來導這個故事太遺憾了。德普角色加成+故事自身的現(xiàn)實力量太足,才得以保這個作品將將三星半。4、十年前采訪過艾琳?史密斯(本人比電影女主漂亮),寫過《尤金-史密斯的暗房姑娘》;十年后,第一次眼見采訪過的人成為電影中的角色,還是由德普這樣的本命出演,想想也是奇遇人生了。艾琳參與了編劇團隊,把對尤金的回憶夾帶私貨般藏進電影的細節(jié)里。尤金去世時他們已分開,后來艾琳還結(jié)過兩次婚,但她始終保留著Smith這個姓,“就是Eugene Smith的Smith”。10年前她說,尤金離世32年,她從未去墓地看過他:“他的墓地很冷,會下雪,也許我該帶上花去看看他?!八髞砣チ藛??
德普完全不像個追逐真相的敬業(yè)記者啊!從他獨居寡言到熱血沸騰就用了一個晚上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突然出現(xiàn)的快速閃照和高音量嚇死個人,也是夜場了,看得又累又無力,最后全體staff上臺,見到了喜歡了很多年的德普叔,也算圓滿了。@Berlin FSP
是,導演能力hold不住這么深刻的議題。但是我能夠從作品中感受到人文的關(guān)懷,也夠了。
“犧牲了這么多生命,談什么高速發(fā)展?”cliché但仍然應景。然而我們不是因為工業(yè)污染,而是因“野生”而病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70th Berlinale#官方展映。大概是柏林節(jié)能看到最商業(yè)的片子吧。全是套路,不過攝影控制得還不錯,很多日本名角。影片講述《生活》雜志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和酗酒困擾的攝影記者去日本水俁,排除萬難拍出震撼世人的照片的故事。節(jié)奏還挺舒服,不過細想一下胡扯的地方也比較多(以如入無人之境地沖進醫(yī)院檔案室翻資料為最)。當然影片最棒的一點是——你看著是日本,其實是在塞爾維亞和黑山拍的(字幕里面各部門工作人員有各種維奇……)!就憑這一點我就服!
好題材拍成了流水片,色調(diào)好評,德普好評。
核廢水入海影響可能比這還大,日本完全沒預見到事情嚴重
柏林今日最佳! 十五年前學環(huán)境衛(wèi)生課程準備考試時只知道要把水俁病的概念背下來,而進入在柏林仍然被這段已經(jīng)熟知的歷史事件感動到淚流滿面,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呀!#70屆柏林第一天第四場
電影很平庸,色彩很抓人。真正讓人感到憤怒和無奈的還是故事背景與一張張新聞攝影照片?!叭绻祟惾允侨f獸之王的話,那就讓我們推翻這個有毒的世界吧?!毕韧品ザ镜娜税伞?/p>
絕對是對人物和歷史嚴重冒犯,為了增強戲劇性,聽起來與電影風格背道而馳的說法,不單無必要放大 Smith 和Life 編輯之間衝突,Smith 在戲中遇上的文化差異幼稚得不像發(fā)生在他身上,特別是在拍攝水俁病前他已經(jīng)多次到日本採訪,設定出這類情節(jié)只為了搏觀眾一笑一樣。水俁病的抗爭50年後的今天仍未結(jié)束,電影硬生生將他的攝影與抗爭勝利連結(jié)成因果關(guān)係,更不要說對Smith 的攝影信念作出 典型的藝術(shù)家形象表述,風格與主題不合,為了浪漫化事件的手段並不深入當事人心靈又令人作嘔。我絕非是忠於真人真事改篇的原教旨主義者,現(xiàn)實也不只有一種理解方法,Bennett Miller的《Foxcatcher》對真實事件經(jīng)過重新改造,但從沒有因此曲解、放棄對描述事件與真相複雜性,亦還源了當事人作為人的狀態(tài)。就像戲中以黑山扮作日本,風景同樣優(yōu)美,但細看完全是一場胡鬧。
本片的攝影真極美。那些光與影那些煙霧丁達爾那些黑白影像。這些正在發(fā)生的事在被國外的雜志報道引發(fā)關(guān)注之前,資本家永遠可以推脫做不知情狀。。捂不住了再說吧……悲哀悲哀悲哀。重金屬元素,,重點監(jiān)測的指標。坂本龍一的鋼琴曲和事件紀實照片帶來的震撼。
影片用一個極為庸俗的救贖故事來包裝一個民族的傷痛是十分自大的。在處理日本的段落時沒有任何想象力,俗套地將鞠躬和進屋脫鞋這種日本日常生活組織為笑點,配合上德普插科打諢式的演技,愈顯尷尬和輕薄。
“如果一部電影沒有音樂也很好那就不要加音樂?!边@句話是教授說的吧。
導演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