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由李圭滿導演執(zhí)導,改編自被稱為警察推理巨作的同名日本小說,講述不得已不成為警察的一家人的故事,將展現(xiàn)高密度的神秘推理。演員們已經(jīng)進行過劇本研讀,即將開機,預計2020年上映。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天下事有黑白乎?為善,則黑者亦白矣;為惡,則白者亦黑矣。《警察之血》這部影片通過趙震雄、崔宇植的演繹,展示出這樣一套邏輯。這部片子情節(jié)設計原本可以更加精彩,但在人物介紹、情節(jié)推進等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得差強人意,片中涉及到的很多人物看完之后對不上號,個別情節(jié)還沒整明白就已經(jīng)錯過了。或許,導演想要表達和展現(xiàn)的內(nèi)容過多而導致的吧。眾多演員中,趙震雄飾演的警察樸剛尹游走于黑白兩道,風度與氣質(zhì)兼而有之,正義與邪惡雜糅共存,表現(xiàn)非常出彩。
影片的焦點就在于延南會。這個組織緣起于韓國警察起初缺少資金支持之時,是為獲得和保障辦案經(jīng)費而建立的警察內(nèi)部組織,一直游走在黑白之間。但隨著不斷發(fā)展,已經(jīng)由支持白色的組織,演變成為黑色的保護傘。在這種設定之下,韓國警察便面臨著類似于無間道的考驗,游走在黑白雙色之間,從而引發(fā)了更多思考。
首先,是選擇原則還是正義?作為臥底的崔民載初次和樸剛尹辦案就發(fā)現(xiàn)問題:樸剛尹住豪宅、開豪車、戴名表,身穿高檔西裝,出入高檔場所,連交通警察都戲言“從沒有看到開奔馳的警察”。這對于一貫講究警察原則的崔民載來說,簡直就是意識的顛覆,作為剛正執(zhí)法的警察,怎么能夠這樣行事?帶著這樣的疑惑,崔民載親口向樸剛尹詢問:“抓犯人為何需要穿西裝?”樸剛尹的回答揭示了這個世界運行的本質(zhì):“你不曾直接面對貴族們吧?他們只跟世上前1%的人打交道,你若穿著普通的夾克,是無法接近他們那群家伙的”。崔民載進一步詢問:“警察抓嫌犯還需要考慮那些嗎?”“要先見到他們,才能決定要不要抓。他們用錢筑起銅墻鐵壁,將我們擋在外面,沒有拘捕令,根本無法靠近他們?!?/p>
誠然,更大的罪犯通常都隱藏在資本的后面,他們可以利用資本給自己筑起高墻,將法律屏蔽在自己之外。如果單純講究原則,又怎樣才能深入虎穴,取得證據(jù)呢?那所謂的正義又將如何得以伸張?故事的開頭,崔民載因為講究辦案原則,讓罪犯逃脫,而且得罪了因為暴力取證的同事,讓之前的辦案化作烏有。我佛慈悲,但也有金剛一怒。唯有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單純講究原則,就相當于自縛手腳,又怎么能夠與邪惡相抗衡呢?法律是神圣的,不能用來踐踏,更不能作為困住好人手腳的“捆仙繩”。
其次,是選擇黑色還是白色?天下事有黑白乎?為善,則黑者亦白矣;為惡,則白者亦黑矣。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樸剛尹在片中有這樣一段表述:“我們警察總是要站在邊界上,既非黑道,也不是白道。只要有民眾愿意支持我們,我們就能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當然,有時候人們會將我們推向黑道,這就是警察的命運?!睂τ谘幽蠒@個組織來說,本身是為解決韓國警察伸張正義的資金保障問題,但掌握了權力的人就想把這個機構變成滿足私欲的工具。在用著順手的時候,樸剛尹就是警察之星,可以獲得上億韓元的資金支持,可以構筑發(fā)達的情報網(wǎng)絡,就連曾經(jīng)轟動全國的大案要案也都是一人破案。然而當他失去利用價值之后,就要被組織除掉。那么,樸剛尹和這些身處高位的警察相比,孰黑孰白?為了正義而采取的非正義手段,是耶非耶?
聽證調(diào)查室的黃仁浩向崔民載解釋說:“植物在根部腐爛前會發(fā)出信號,葉子會像這樣枯黃,或是開始掉落,樸剛尹就是這樣?!逼鋵崳嬲癄€的是樸剛尹,還是延南會?一旦組織發(fā)生異化,表現(xiàn)出來確實是葉子枯黃、掉落,但對于邪惡之花來說,枯黃、掉落的葉子又何嘗不是代表脫離邪惡的正義之葉?因此,黃仁浩面對樸剛尹不是殺人兇手這件事情,給出了結論:那些并不重要,重點在于根部是否腐爛,就看你選擇如何去看待了。的確,世上沒有正義邪惡,只有利益得失。符合利益,壞人也是好人;不符合利益者,好人也是壞人。
最后,是選擇大義還是小節(jié)?俗話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小節(jié)是行為的規(guī)范,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為準則。但是,在面臨大義的時候,同樣需要抉擇是否能夠暫時放棄。靈活變通或許存在些許貶義,但最終的目的和結果將決定變通的行為是否正確。片中樸剛尹為了獲取壞人的相關信息,可以放走涉嫌吸毒的嫌疑人;為了獲取情報,不惜動用武力相威逼。非常時刻使用非常手段,非常之時要有非常之舉,非常之舉要有非常之策,這是面對大義時應有的取舍。崔民載祖孫三代都是警察,身上流淌著警察之血,他必須做出選擇,“你不是很遵守原則嗎?是啊,但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試著將比我更壞的人繩之以法?!币虼?,故事的最后,崔民載走向了與樸剛尹相同的道路,為了更大的勝利、更高的道義去努力。
面對不同的選擇,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犯罪黑警組織片。一個聯(lián)合了很多警方人員的秘密組織,他們通過與一些犯罪組織交易獲取高額利潤,有的人利用這些前自行享受,有的卻用這個錢去抓更壞的壞人,用途不同,立場不同,正與邪也不盡相同。一個新警因為一個臥底任務離這個組織越來越近,但是到底是以惡制惡,不擇手段去抓住壞人,懲惡揚善,還是堅守原則,懲治腐敗,不管目的結果,一視同仁,新警開始掙扎、抉擇,但是最后他的選擇還是前者。
一個新警,因為堅持原則,檢舉揭發(fā)同事利用私刑刑訊逼供,從而被很多同事排擠。正當他要調(diào)離的時候,一個警察內(nèi)部調(diào)查部門找到他,讓他協(xié)助調(diào)查男主就要調(diào)去部門的負責人是否存在大筆生活和工作資金來歷不明,可能與犯罪組織做交易的情況。這個監(jiān)察部門以男主父親被殺案幕后為條件,讓男主做好監(jiān)視工作。通過調(diào)查,男主并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上司有什么違法犯罪的情況,于是將情況報告了監(jiān)察部門的領導。男主新去部門的領導其實早就知道他來的目的,但是還對他青睞有加,特別照顧,特別是出去辦事都讓他陪同。原來這個上司以前是他父親的同事,所以特別照顧他。但是報告過后,他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上司果然與犯罪組織有往來,從犯罪組織那里拿錢,但是這些錢并不是拿來揮霍,而是拿來去抓更大的壞人。男主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父親也是這個警察地下組織的一員,他是因為胃口越來越大,才被組織安排人殺死的,而這個幕后指示正是自己的上司。但是拿了錢去做好事,與拿了錢揮霍無度根本就是兩回事,最后男主還是選擇了拿了錢去做好事的這一邊。
故事有點簡單,和我們的體制不一樣,在我們這里,這還是犯罪,但是在棒子國,大家好像對這樣的方式比較曖昧,甚至覺得是比較順應民意,不大明白。那個耳朵上有傷疤的梗怎么懷疑上了男主上司,沒看明白,覺得情節(jié)基本按照大家推斷的發(fā)展,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料之外。
電影的立意很贊,這得益于原著強大的戲劇沖突,通過對“延南會”的定義,這個組織起源于韓國警察為保障辦案經(jīng)費而建立的內(nèi)部同盟,由于外部財閥勢力的介入,一直游走黑白之間的特事殊辦,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隨著組織的逐步黑化,延伸出初心和路徑的抉擇矛盾,兩位男主,都是好警察,一個結果導向,一個原則至上,殊途同歸,最后年輕刑警在認清現(xiàn)實后被同化,重點是如何讓身體的警官之血永遠流淌,高端的黑就必須靠頂級的灰來治! 可惜導演的業(yè)務能力實在一般,過于平鋪直敘,起轉承合毫無驚喜,觀賞性大打折扣,直接錯失了一部爆款,深感遺憾。
大脈絡清晰,鏡頭細節(jié)可以深究電影,也不失為一部好電影
比如全培勇這個神秘角色,李明周到底因何而死,男主父親相關小故事,送錢為什么11點,金會長兒子軼事等等,歡迎留言
電影很多細節(jié)還是不錯的,導演太想對每個細節(jié)進行解釋,但是雜糅內(nèi)容過多,觀眾觀感更亂,比如人名太多記憶里差的小伙伴云里霧里,履歷表簡歷快速閃過,不過里邊有很多關鍵細節(jié),這個時候就需要我來幫助大家嘍
為了崔演員看的,內(nèi)含大量劇透和淺顯主觀的吐槽
劇情梗概:
從祖父起家族3代警察的崔民載,被監(jiān)察系長委任對廣搜隊班長樸剛尹進行秘密內(nèi)部調(diào)查。隨著調(diào)查的進行,關于父親崔東洙去世的案情和游走在灰色地帶的警官內(nèi)幕逐步浮出水面……
一眼看到頭的劇情:
說實話,從趙震雄那張充滿正氣的臉一出來,這部電影的劇情已經(jīng)能基本猜個八九不離十了。最后全部看完,確實也沒出現(xiàn)什么意料之外的反轉,所以略失望……
前段小崔心虛地偷偷調(diào)查,還是比較有緊張感的。中段的戲很平,甚至到無趣的地步。直到【延南會】的設定爆出來,才稍微有點意思。
劇情里主要的這個【延南會】等灰警的設定討論了很多,但是不符合我國國情,看著也沒什么感受,就不多談了。
最后歐洲出差可能暗示還會有續(xù)集,但就這個劇情而言,感覺續(xù)集也沒啥意思。
槽點:
反派 羅英彬——不忘初心的創(chuàng)業(yè)人
出獄后積極拉投資,企圖以混調(diào)技術在咖啡中添加毒品粉末,做大做強販毒事業(yè)。 入場費20億,你有這個本事去干點別的是掙不了錢是吧。召集一幫投資人去落地玻璃房里看咖啡機制毒,真的蠻好笑的。能想到在咖啡里放毒品,也是個鬼才,很韓國。
反派 車東哲——空有姓名的背景板
反派 內(nèi)應——拾金不昧20億,竟然異常地聽話地去送錢而不是拿著20億跑人。我以為他攜款潛逃反而更有趣。
小崔:
小崔在這部里打戲很利落,扣人、背摔啥的真的十分流暢舒適。西裝也很帥,雖然造型有點素,沒有《那年我們》帥,但是是另一種沉穩(wěn)的氣勢。在電影里被踩手,在洗手間被捅,豎著進來爬著出去,讓人憐愛,后面還被關后備箱扔水里。結尾開奔馳的時候格外帥,很適合豪車廣告。
個人打分:
劇情:5;人設:6;演技:7;制作:6
……………………………………………………………………………………………………………………………………………………………………………………………………………………………………………………………………………………………………………………………………………………………………………………………………………………………………………………………………………………
警察內(nèi)部無間道,說到底還是探討灰色地帶問題,趙震雄看著實在不像什么奸詐分子,難怪崔宇植要倒戈。
又是閉眼入的卡司陣容,但是韓影警匪片日漸式微是大勢所趨,劇本、導演功力都不行。就看個戲骨飆戲好了。
5.2/10 雖然處處都可以窺見原作之所以為名著的緣由, 然而本片卻進行了一次極其失敗的改編, 并再一次向大眾展示了野心大于能力所造成的慘痛后果。 多方勢力, 多起事件, 游走于黑白間的角色, 行走于繩索上的行動...本片僅僅將最為核心的部分粗暴堆砌, 然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大量細節(jié)刻畫的缺失, 讓故事整體如一盤散沙。 同時于商業(yè)利益上的權衡, 不僅營造了一堆豪無懸念的謎團, 同時也浪費了不少本可有更精彩下文的情節(jié)。 最終只能依靠演員自身的顏值與演技, 和仍算精彩的動作戲份, 讓這部影片不至于太過糟糕。 (附: 雖然尚且無法確認是混音亦或收音的失誤, 但本片在上映后收到了不少無法聽清對話的批判。 作為一部院線公映作品, 犯下這類基礎型失誤, 可謂大忌。)
kor的警匪懸疑片總是這樣,警察叔叔肯定是黑的,至少也是灰的,這跟我們完全相反,兩邊綜合一下就好了,要不然看多了真的沒懸念,導演水平一般,敘事還是節(jié)奏方面有點奇怪(具體怎么形容也說不上來),小男主被捅那段真的太蠢了,如果被捅是必要情節(jié),那能不能設計得合理一點,每次都背對著被捅真是爛梗,崔宇植娃娃臉但也三十歲了,演技還是生疏了點
故事給三分。演技一分。立意太大。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警察踩灰是肯定要出問題的,不踩,案子辦不了。
個人覺得蠻好看的,劇情很緊湊,沒有拖泥帶水。主題也沒有一味的只是講警察的腐敗,警察是敗類等等這些已經(jīng)泛濫的情節(jié),而是拋出了一個疑問和選擇題。故事用了另一個角度講述警察的不得已,警察的悲哀,警察該選擇哪一條路?是繼續(xù)秉持正義看著重要的人被害而讓兇手逃之夭夭,還是游走灰色邊界,利用他們抓住比自己更壞的壞人。如果你只能非黑即白,那你可能不適合當警察了。最重要一點,故事做到了讓觀眾(至少我)不會厭惡他們的逼不得已。
這類電影看了不少,本片沒有拍出新意。青年警察加入重案組,與老警察一起辦案。青年警察還有一個身份,他被紀檢組織要求暗中調(diào)查老警察的犯罪證據(jù)。還是完全的守法辦案與不顧代價追求正義哪個更重要的問題。老警察亦正亦邪、不擇手段讓青年警察充滿矛盾,但調(diào)查之后發(fā)現(xiàn)老警察并無犯罪證據(jù)。在這個過程中,青年警察漸漸認可老警察的做法,從而成為了另一個為了打擊犯罪不擇手段的人。本片的特別之處是老警察很早就發(fā)現(xiàn)青年警察另有目的,但仍然愿意帶他入門,這是因為青年警察的父親是帶老警察入門的人。片名之所以叫“警官之血”,是因為原著講的是三代警察的故事,有血脈傳承的主線。電影只拍了第三代,劇情就顯得套路又單薄。
跟日劇沒什么類似,習慣的??警察老套路
趙震雄比起丹澤爾華盛頓還是差點邪性之氣
原來是小說改編啊…除了略有被反轉和動作戲驚到之外沒啥感覺。有些套路有些無聊。
大概改編于日本小說的緣故,風格有別于韓影其他罪案片。節(jié)奏很緊湊,對警察的職責發(fā)出疑問,什么樣子的執(zhí)法為最終選擇,是法律還是市民?就像臺詞里所說的:警察要始終立身于警戒線上方,黑與白,站哪一邊也不行,只要市民們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始終都能站在灰色地帶上方,當然,稍有不慎,人們會把我們納入黑的那一方,這就是警察。游走在河邊的人,把握不好這個度,那就是“唯獨不要當警察”!
《論小崔在前輩的帶領下從白切灰的全過程》
在電影院看的。以毒攻毒,以惡制惡,以暴除暴。不過,還是沒什么鳥意思。
草率
成王敗寇灰色地帶惡警抓賊,程序正義尺度不易拿捏,但越到后面故事編得越隨便,遠不如《孤狼之血》這類相似題材的片子
劇情不自然,過于編排。
趙震雄演技佳,崔宇植演技佳,樸熙順演技也佳,全員演技都在線。但是,就是覺得劇情不緊湊吸引力不強怎么回事?
可以說是完全跳脫原作小說的再創(chuàng)作劇本,可能也是因為電影篇幅限制,不可能像原作一樣講三代人。劇情較滿,節(jié)奏平直,推進過程就如流水沒有跌宕起伏。
信息量負荷,加上看的港臺繁體字幕,節(jié)奏太快了。故事內(nèi)核其實也有諸多影視作品呈現(xiàn)了,并不新鮮,甚至有些俗套,比如“黑吃黑”的反轉設定,又如個體力量難以與體制系統(tǒng)抗衡,于是你有一條路徑——成為更“黑”的人,懂得善于利用“規(guī)則”,來實現(xiàn)內(nèi)心善良與正義,哪怕它是被以暴力、刻薄和不太近人情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老警察“以舊帶新”,幫助有棱角的年輕警察,如何學會手段,以成為系統(tǒng)里既能保持清濁一面,又會利用資源來實現(xiàn)個體理想抱負。近幾年韓國影視創(chuàng)作一個大的風向改變是——之前韓國影片,著重呈現(xiàn)個體與體制的抗衡,現(xiàn)在則是如何學會共生,又能堅持一些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正義面向。PS: 每個人物都幾乎有條小支線; 而雙男主組合,任務線也不止一個。正反面人物角色眾多,人名開始沒跟上,于是“投機取巧”,只記每個角色名的首字。
這片子有點錯位的是,本應很熱血的主題被刻意拍得冷峻,事件處理上倒是沒什么問題,但感性動因上就會覺得轉折的硬?;疑f白了是三觀不同的各自解讀,就像求同存異。哪種角度都不算錯,是否有罪就看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