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家真田梨央(吉高由里子 飾)作為某連續(xù)殺人案件的重要關系人接受刑警宮崎大輝(松下洸平 飾)的調(diào)查,而這位刑警正是她時隔15年不見的初戀。這起案件還與15年前發(fā)生的失蹤事件聯(lián)系到了一起……
話題日劇《最愛》近日正式落下帷幕。從開播初期一度突破豆瓣9分大關,到目前評分輕微滑落至8.7分,該劇盡管口碑仍舊不俗,遺憾還是沒有逃過原創(chuàng)類劇集高開低走的命運。
但即便是高開低走,這部電視劇的綜合發(fā)揮,仍舊足以支撐其成為本年度亞洲地區(qū)犯罪懸疑類型劇中最好的產(chǎn)出。
劇集《最愛》是由奧寺佐渡子、清水友佳子聯(lián)合編劇,由冢原亞由子、山本剛義、村尾嘉昭三位導演聯(lián)合執(zhí)導,并由吉高由里子、井浦新、松下洸平等主演的犯罪懸疑劇。
該劇講述兩宗時間跨度長達15年之久的緊密相關的案件。15年前失蹤案的涉案者,因為15年后的殺人案再次產(chǎn)生聯(lián)系。
編劇奧寺佐渡子和清水友佳子,在過去幾年已相繼合作過《夜行摩天輪》《為了N》和《逆轉重生》這三部由湊佳苗小說原著改編的電視劇。
導演冢原亞由子與兩位編劇合作的《為了N》,甚至可以說是觀眾評價超越湊佳苗原著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影視化案例。
而正是因為有當年《為了N》的超出色表現(xiàn),擁有著同一個“編劇+導演”班底的《最愛》才能讓觀眾們在該劇播出前便給予其厚望,并且順理成章地一路獲得極高的討論度,便一舉成為今年整個秋季檔的第一熱門日劇。
那么《最愛》的評分高開低走的問題出在哪里呢?誠然,這當然不是單方面的原因所決定,但這一切必須要從一度被網(wǎng)絡刷屏的吉高由里子的“冷艷魔女”形象造型說起。這也是整部劇與觀眾之間信息不對等造成的一次美好的誤會。
劇集一開場,就向觀眾展示了15年前與15年后的女主角真田梨央的形象對比:15年前的她總是笑容燦爛,待人接物熱情,是生活在幸福狀態(tài)下無憂無慮的高中女孩。
15年后的她,妝容精致又顯得有些落魄地出現(xiàn)在熒幕上,沾滿鮮血的手撩過頭發(fā),一不小心把臉也給染紅了,隨后她在警察的陪同下淡定地坐上了警車……
如此具有氛圍感的開場令人浮想聯(lián)翩。作為觀眾,我們不禁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這15年間女主角梨央究竟發(fā)生了什么?15年后的她,為什么會沾滿鮮血坐上警車?難道是因為殺了人被警方逮捕歸案?這難道是一部女性復仇???
在前兩集的劇情助推下,尤其是女主角被性侵未遂的遭遇以及父親的離世,讓大多數(shù)觀眾似乎都更加地篤定了15年后的女主角的“冷艷女魔頭”形象。
這樣的設定,總讓人覺得劇情將會朝著“殺瘋了”的女性復仇方向發(fā)展,更何況如今電視劇市場上的爽劇總是層出不窮,而所謂的“瘋批”人設在復仇劇里正是觀眾們渴望看到的。
但在接下來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我們看到女主角梨央并沒有進入所謂的“黑化”,而是仍舊保持著自己當年的初心,還是日劇里最常見的溫柔女性。抱著看爽劇的期待而來的觀眾,沒能如期看到冷酷女主的精心復仇,自然沒法立即接受并消化。
就豆瓣上的評分變化來看,該劇的評分也正是從女主角的“冷艷女魔頭”形象被徹底否定后開始悄然下滑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劇評分的高開低走,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劇情本身,而是劇中人設不符合觀眾的期待。
除人設問題之外,自然也跟編劇的原創(chuàng)水平和原創(chuàng)力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原創(chuàng)度過低,是該劇必須被正視的一個問題。很大程度上而言,《最愛》依然還是一部有著濃濃的湊佳苗味道的懸疑劇,更確切地說是“《為了N》的仿冒品”。
首先是情節(jié)層面,日劇《最愛》與《為了N》有著明顯的相似性?!稙榱薔》的女主角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往事,最后也是以離開家鄉(xiāng)的方式開始新的生活,而殺人案則把她拉回到過去的記憶當中。兩部劇都有足夠長的時間跨度,兩部劇中的女主角都有相似的生命軌跡。
其次是人物關系上,兩部劇之間也有著明顯的重合。女主角的青春時代都有一個年齡相仿的男性甘愿暗地里守護著她們,而且女主角當下又有另一個人默默地陪在身邊守護。
這種潛在的三角關系在《最愛》中并不是不好嗑,只不過當年的《為了N》已經(jīng)將三角關系的迷人基本透支了,再重復只會讓人覺得有點難以消化。
另一個問題在于,兩位編劇盡管參與了多部犯罪懸疑類型劇的編劇工作,但她們過去的劇本撰寫卻幾乎都是小說改編。換句話說,她們并沒有原創(chuàng)類型劇劇本的寫作經(jīng)驗。
經(jīng)驗的缺失體現(xiàn)在本劇中,除了是對《為了N》一定意義上的照葫蘆畫瓢;還有案件本身的推進上,看不到足夠精彩的推理演繹。而即便是社會派推理向的故事,作品落腳也看不到足夠深度的人性刻畫和社會性表達。
當然,作品整體上的高開低走可以是觀眾批評詬病《最愛》的理由。但另一方面,作為一部原創(chuàng)劇,口碑高開低走又是個能夠被理解的普遍存在的事情。
相比那些有著原著支撐的改編作品,原創(chuàng)劇的難度就在于,它的故事得不到觀眾提前的、完整的反饋。畢竟,再厲害的編劇也無法斷定什么樣的劇本才是觀眾希望看到的,一切都只有等劇集播出之后,正式地面向大眾,才能有結果。
原創(chuàng)劇面臨的風險,總是要比改編劇大得多。像網(wǎng)飛那種一次性拍完的做法,有時候可以爛到悄無聲息無人在意,而《輪到你了》《頂樓》這種邊拍邊播的原創(chuàng)劇,觀眾們的即時反饋又會極大干預編劇原定的故事走向。
所以,即便這些劇獲得極高的討論度,也免不了會走向爛尾的結局。在成功剎住車、確保不爛尾的前提下,高開低走之于原創(chuàng)劇本身,已經(jīng)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僅看今年華語區(qū)的犯罪懸疑劇,幾乎無一例外崩得很慘烈。最受觀眾關注的“迷霧劇場”,今年播出的三部劇(《八角亭謎霧》《致命愿望》《誰是兇手》)沒有一部是過得去的。而即便是口碑極佳的犯罪懸疑臺劇《逆局》,也遭到不少觀眾詬病高開低走的問題。
所以,即便《最愛》的高開低走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但在今年全球范圍內(nèi)都鮮有極度強勢的原創(chuàng)類型劇存在的情況下,我們?nèi)耘f應該給予原創(chuàng)劇《最愛》一些掌聲。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樹;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由于個人不太在意懸疑的部分,所以看了最后一集覺得挺不錯??紤]到第1集的特殊性,最后一集甚至可以看作只為第1集而存在,是對第1集的補充,補全了之前不完整的記憶。
而要說最后一集出彩的地方,是讓律師清冷孤寂謹守距離感的角色特質(zhì)得到了圓滿和升華。相比被捕,逃離的處理表示律師的牽絆并沒有被隔斷,更像是化為空氣既遠又近,繼續(xù)關注和守護著珍視的家人,其實他早已在那兒,并且會一直都在。。。
分1顆星給律師
------
聽了主配樂《Whispers of The Past》,特別是后半段“再現(xiàn)部”一出來,那種看第1集時的感受再次涌現(xiàn)。曲如其名,在劇集中主配樂實現(xiàn)了聯(lián)通時空;而作為觀眾,個人又被拉回到第1集"SP",所以曲名也可以看作,whispers of the episode I or "SP"。
------
第8集,男女主鐵道旁散步牽手戲,感覺這部劇集第二次復活。。。加上前面的喝酒聊天,整段都很有情感氣息,而且這段吉高的妝容造型也相當適配。編劇明明更適合情感,奈何偏要著重于懸疑探案。。。
佐久間由衣身材很好,能把休閑/運動服之類的穿好看很厲害。看到有評論說像陳松伶,是像的;但被另一個評論提醒了,一開始的感覺可能是內(nèi)田有紀。
------
第6集,尾聲處男女主的”情感追逐“實在高亮,看了這段感覺這部劇集又活過來了,休眠的火山再次活躍。。。又有經(jīng)典日劇既視感了。
這集的導演不是冢原,但”追逐“這段風格有冢原的感覺,特別是吉高跑進小巷的追身鏡頭。
------
目前每集的第一段都是最有實感的。第3集開頭小飯店場景,不知道是布景還是實景,借用古建術語“徹上露明造”(沒有天花板)的空間,現(xiàn)場收音還帶點混響,莫名增加了一種臨場感。
律師角色有種清冷孤寂的味道,溫柔和善,但即便是與女主似乎也有著些自發(fā)的基于個人氣質(zhì)的距離感。喜歡這個角色,有探究空間。
------
第2集的畫風有所變化,相比之下第1集倒像是較為獨立的sp或番外。不過,第2集的敘事還挺有意思,補充厘清拓展了之前的一些信息,可能劇集后續(xù)的看點就在敘事結構和方式上了。
主配樂作為劇集聯(lián)通時空的動機出現(xiàn),效果還是挺好的。
開頭審問部分,覺得吉高一些表演細微處拿捏得不錯。
及川光博的角色比較出戲,應該轉場到"沉沒“,那才是這季的”半澤”。
------
第1集在男主的獨白中,女主的回憶不連續(xù)地展現(xiàn)。雖然短暫,卻很完整。并且劇情漸次推進,時空自然過渡??梢哉f到這集結束,僅鋪陳部分就是一個經(jīng)典日劇式的情感故事,無論情節(jié)還是情緒都已經(jīng)拉滿。。。
男主第1集開頭和結束的兩段獨白:“能說上話就很開心。。。就算無法待在她身邊,就算到了遠方,她的身影也不曾在我心中消散。。?!保弧拔一艘稽c時間才意識到已經(jīng)見不到她了,也不知道她現(xiàn)在怎么樣了。。。再次見到【她】 是很久以后,是15年后的事了“。這完全就是old school once more啊,太日劇,太經(jīng)典,編劇相當懂。。。
第1集有點常見日劇經(jīng)典故事線條和元素集合的意思,而作為資深日劇觀眾,個人最吃的關鍵調(diào)料為其中的獨白。上世紀90年代初,至少從日劇里觀察書信在日本還是通用交流方式,獨白相當于書信的“日劇化”呈現(xiàn)。讀信(無論讀與被讀),是文字聽覺化,有種沁入性效果,加強了溝通的深度。“日劇化”后,又加入了視覺因素,實現(xiàn)多媒體下文字的試聽整合,由此進一步賦予獨白空間效應。獨白是面對觀眾的敘述,具有較強的指向性,拉近觀眾與屏幕的距離;同時獨白過程中劇集畫面仍在移動,使得間接觀察變成直接觀察,用現(xiàn)在的話說,提供了一種沉浸式體驗。所以,因為第1集的獨白,個人有種日劇“新古典主義”,日劇“復興”的感觸。
4星都給第1集
不過以懸疑為主線的劇集,個人做好了最壞的預期,即第1集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劇集情感部分的全部精華。。。
看到有評論認為吉高和兩個男主都沒有cp感。怎么會呢,個人覺得女主男主相當配。15年后男主再次出現(xiàn)在妝容精致的女主面前,男主依舊的一臉淳樸讓這一幕瞬間有了時空轉移效果,現(xiàn)時也再次聯(lián)通那年夏天,青春汗水萌動擁抱眼淚離別。。。男女主的兩張臉(分別喻示過去現(xiàn)在)放到一起就已經(jīng)表達出情感羈絆糾葛在時空交互中的延展。
-配的證明(雖然覺得這里男主和劇中長相有差異)
個人對后續(xù)沒有懸疑期待,更想看正經(jīng)的情感發(fā)展,以及更多的男主經(jīng)典日劇式獨白。
主配樂,帶著東方自然風韻,想到了近似風格的《朱鹮》。
田中奈美實,第1集略顯粗礪干練的造型很好地調(diào)和了她的面相氣質(zhì),這才更有些張鈞甯的味道。
可能是看到這個陣容我的期待值管理失調(diào),講真你們真的覺得這部劇9分嗎?
《為了N》原班人馬尤其導演是冢原亞由子。女主還是吉高,主題曲是熊光。簡直是我最愛的女人濟濟一堂。
《為了N》在我心目中的白月光程度是,原本對榮倉奈奈完全無感完全Get不到,看完這部劇不僅愛上它她老公(喂)還愛上了她。我的天榮倉奈奈一笑我心都化了??赐辍蹲類邸非叭抑幌胝f,冢原你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太難看了,高仿《為了N》都談不上。
首先第一集的故事基調(diào)和劇情框架也太像《為了N》了吧,剛出第一集的時候微博就很多人說片花背景音樂換成《Silly》毫無違和感。我想說這是夸贊嗎。。。乍一看是差不多的人設和故事,但是湊佳苗原著的《為了N》人物豐滿復雜,有血有肉。洼田正孝想燒了自己家老店,賀來賢人是個精明到換個人演可能會有點不討喜的人,榮倉奈奈笑起來人畜無害,但時而想違法犯罪時而對媽媽避而不見。大家都是被人生推著走,自私自利但是內(nèi)心深處有想要守護的人的普通人。
《最愛》里的是啥,全員圣母。
女主說“原來想要幫助別人那么難啊”的時候我白眼都翻到后腦勺了。
男女主都是用生命樂于助人的圣母就不用多說,律師完全可以說是全程自我感動搶占戲份了。他對女主的好莫名其妙到我到了第三集還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莫名其妙到如果他是壞人反倒說得通了,不然只能說是女主金手指開得比國產(chǎn)爽劇還厲害,人長得好看的確了不起。人設模糊到成為懸念的一部分也是懸疑劇的一種形式哈。
男主背景沒有交代,律師背景沒有交代,甚至連女主的背景也著墨不深而且缺乏說服力,導致幾個人之間的人物關系簡直可以用完全摸不著頭腦來形容。第三集還發(fā)現(xiàn)女主根本沒有被咳咳咳咳,越來越國產(chǎn)爽劇了,男女主雙潔,女主清白不容玷污。
男女主從過去有著很深羈絆的設定,個人認為是很難寫很難讓觀眾有代入感的。所以類似《幻夜》,《白夜行》,《為了N》,前面都要花很大篇幅描寫這倆人以前一起發(fā)生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倆人一起當張三違法犯罪,要么就是倆人在最苦最難熬的時候互相支撐過見證過彼此最陰暗的部分卻仍然彼此接受??赡芪沂莻€壞人吧,完全圣母的動機+完全圣母的人設我完全無法共情。比起吉高含著眼淚大義凜然地表示原來想要幫助別人那么難啊,洼田正孝對著想要違法犯罪的榮倉奈奈說“只要燒掉就不會被人奪走的感覺我懂”更能打動我。
當然你可以說這個劇本沒有要讓男女主從過去就有很深羈絆的意思,那過去這個男主過于參與女主人生的設定就意味不明了,女主第一次見到男主說的“初次見面”更加顯得沒有必要。
演員的確都是好演員(除了田中美奈實),OST無懈可擊,導演攝影鏡頭語言美不勝收。但就拍這么個故事也太浪費了吧。同一個編劇就暴露了原來奧寺也沒有很厲害喔,厲害的是湊佳苗大大的都原著呀。
(題外話一句湊佳苗也太會描寫復仇、人類陰暗面這種題材了吧!也太會寫復雜的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動了吧?。?/p>
奧寺可能也就改編劇本還行,但主要湊佳苗主key拉得好,人設豐滿故事動人,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妙絕倫。奧寺自己SOLO這寫的這啥,瑪麗蘇哦?太暴露真實功力了。沒有陰暗面的人物和故事真的就,很空洞。
身為田中美奈實半個路人粉(我是所有可愛女孩的路人粉(??????????)?)我真的不懂事誰給她的這個她完全挑戰(zhàn)不了的角色,難道日本也有帶資進組嗎??吹贸鑫覀僊inami是一生懸命想要接近那個一般女性的記者角色了,用力過猛到她一出現(xiàn)我就笑出聲。想問問她在精致女孩眼里我們一般女性就是這個德性嗎。
看到第三集這么說可能還太早。但《為了N》8.7分,《最愛》9分,我只能說我豁然開朗知道為啥《魷魚游戲》那么火了。
補:一直Get不到松下洸平的魅力點??吹胶髞碛悬c點摸索出來了。大家喜歡的是那種平成初年織田裕二式有點Man但又不撲面而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嗎?他單獨的警察鏡頭經(jīng)常讓我覺得穿越到了<跳躍大搜查線>。
首先我要先定個調(diào),我并不認為《最愛》是多么杰出的日劇。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點。
1.劇情設計反常識,不合理。
在第一集中,我們看到女主父親凌晨回家時,女主說要去洗衣服。結果在洗衣機里看到了帶血的外套。仔細琢磨一下,一件沾上大片血跡很有可能成為犯罪證據(jù)的外套,你會放到洗衣機里處理嗎?血跡就算怎么洗也是洗不干凈的。還有瓷磚上帶的血跡,人來人往也不都是瞎子吧,這也太明顯了。我想,單純是我想,假如把洗衣機那段劇情改成父親很困,去房間休息,女兒拿父親外套去洗,把衣服翻過來的時候看見內(nèi)側的血跡會不會更好一點呢?還有女主對于那天晚上的態(tài)度,實在琢磨不透。性侵確實發(fā)生了,那女主后來在男主面前的失控就可以解釋。然而,從第二集看來,人渣對女主的性侵顯然極大可能沒有成功。那女主的反應不是有點過激了嗎? 還有就是男主的人設。我明白要日劇跑,但是賽跑和當刑警有什么關系?我不能設計成一個法學生的大學宿舍嗎?還是制片方覺得誰都能當警察,這是一種諷刺?《檢察方的罪人》中就是設計成的法學生宿舍啊,這個設計我覺得會更加妥帖。 還有女主的生母,明明塑造成和她見面只請吃壽司的那號人,到后來把這么大的公司的命運交給她。我只想問,這是什么邏輯。女主的親哥一副紈绔子弟的派頭,她媽還一副看戲的樣子,這是一家瘋子嗎?
2.選角與化裝有一些不妥帖的地方
我承認我并不是特別喜歡吉高由里子,這是偏見。但是讓她來演一個十八歲少女真的合適嗎?發(fā)達后的造型設計確實非常夠美,這我要承認??墒?,問題最大的是,我聽她說話根本沒有蛇蝎美人的感覺。像小雪、松隆子這些人,我可以接受她們變成壞人。但由里子的風格確實沒有這種感覺。說實話無論剛開始的青澀少女戲碼還是后面的成熟女性形象,我個人都覺得有尷尬的地方。
3.節(jié)奏過慢
雖然說這是一部電視劇而已,我們不能要求它多么緊湊。但是我總有要拉進度條的感覺。我想問,懸疑的點在哪里?就像在看《三年A班》,我在想,編劇還能怎么水?有的俗套,是你知道俗套,但你愛看。比如連城三紀彥的戀愛小說。但是我們在日劇里看到的俗套,是真他媽的俗套。就像你看大逃殺還給你灌一波雞湯的感覺。關鍵這雞湯占了主要內(nèi)容。一段五分鐘蒙太奇能交代完的事情非要用一個小時,其實挺無語的。情感你可以后面補充啊,非得平鋪直敘說完干什么?又不是演出延津記,這么多廢話干什么。而且還用的粉紅血,你插把刀意思下像《隱秘的角落》也比這強啊是吧?
以上,是我看完《最愛》前兩集的一點想法,純粹個人,不喜勿噴。假如后面有把坑填上的劇情,我回來修改。但是,個人覺得可能性非常。。。
bgm實在太好聽了,表示非常應景,分分鐘就感覺自己情感要溢出來了。不過人物真的很模板化,特別minami的那個記者,演出來真就教科書般的味道,恨不得把狗仔寫在臉上,劇情有點故弄玄虛,但是電視劇本來重點是在戀愛的話,也是能忍受的。 -------------- 草,看到第七集了,只能說劇本過于拉。。。我還以為女主都當社長了,該黑化一些吧,這。。??磥懋斏玳L也不一定鍛煉腦力啊,十年了,看起來還是傻白甜。不說在辦公室斗爭中叱咤風云,好歹也得有點手段吧。
而且男主是刑警,依舊糾纏不清,全靠律師保護的好(律師有點磕到,但和那些背后的陰謀對峙的樣子簡直就是故弄玄虛)。
弟弟那個罪名和親情糾纏不清,最后無罪釋放,導致前期女主蓄力的哭聲,不要去自首的勸阻,都成了滑稽表演。(話說本來就小孩子的時候出于防衛(wèi)動手的,再加上dd有病,而且對方涉嫌下藥性侵,再加上自首情節(jié)良好,真想不到會治多大的罪)
此外,女主住小房子,夜宵在小攤子,一副自己打拼的樣子,還以為是成長時她媽給了她多大的癟吃,結果媽咪也是好媽咪,哥哥也沒那么壞??雌饋砭拖衽鞅恢車吮Wo得非常好,在玩“社長過家家”罷了,人設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
男女主一見面,為了襯托悲情,馬上響起那個bgm,讓我想到國產(chǎn)爛劇,尋思也沒那么悲,不還是一起吃飯了,見面了,又不是突然下了重大決定,真的互相包庇,永生不見了,導演省點音響費吧。
唯一感謝的就是,讓我認識了井浦新,老男人的魅力真好,越虐律師我越開心,果然愛而不得,默默守護的成熟年上真好磕。
ps:剛開始還猜女主爸爸是不是被謀殺,畢竟蛛網(wǎng)膜出血,在很多劇里都是被人重擊導致的,結果演到現(xiàn)在,可能真就自殺的。
犯罪的前輩還以為是沒死,后面被xd的學生補刀,結果真就弟弟一刀干掉的,導致第一集的懸疑成了故弄玄虛。
-------------
第七集,現(xiàn)在看到任何命案,心都沒有動搖了,女主一定是最清白的,干凈的,不會干任何壞事。
草,怎么一個個發(fā)言都是“公司是我的全部”,社畜表示不懂啊啊啊。
---------
在看第九集,真的很想吐槽了,一般案件涉及關聯(lián)者的警察都會被排除出去吧,而且還把物證給嫌疑者看,男主真的是大失職。草!好想大聲和津叔說:“有內(nèi)鬼,停止交易!”
女主知道了筆的問題,各種用懷疑的眼光看自己的親人,苦大仇深,那個眼神真的,就你弟是親人,各種隱瞞包庇,不說你哥,你媽和加瀨對你不壞吧,咋地,你是發(fā)現(xiàn)了,就要分分鐘把他們送到警局給你男票沖業(yè)績?
拿著你媽賺的錢,上學住房子開發(fā)藥,然而一點都不信任自己的媽媽,還一副譴責老媽不正當?shù)臉幼?,就顯得很偽善。
好了,身邊人都是為了幫女主擋罪,讓女主顯得好像身世悲慘無比(多可憐啊,老爸沒了,老媽被抓,老弟生病,草,這么看女主真的是最爽的了,這就是小白花女主嗎),但仍然堅強清白,最后還要覺得自己不配和男主在一起,再虐一次。
說真的,女主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覺悟一次都沒看到過,作為一個即使背負著黑暗也仍然掙扎著活下去的人的精神,什么都沒有。至少專務還有點熱血想要替罪,女主立馬接受老媽被抓,就開始守護了,其中的情緒波動,咬牙撐下去的表情一點都沒看到。真拉啊,顯得小吉高的演技也很拉。
果然啊,開頭的血和懸疑就是假的,這部劇瘋狂撒剪輯煙霧彈,對于期待看大女主來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欺詐好吧。(已經(jīng)猜得出最后結局有多爛了。。。)
---------
從自己開始的評論看到現(xiàn)在,簡直就是一個廚轉黑的深刻心路歷程,這部劇真tm的爛,現(xiàn)在讓我覺得小吉高演技也爛的不行,除了每次和初戀見面笑,然后就是各種慫、避讓的表情,其他沒了。
這真不配8.8分!?。。。y道像魷魚游戲一樣,是營銷號的功勞,還是日本真的沒好劇了?)同期追的假面騎士都比這好看,特攝劇雖然夸張了點,但是看得就是爽!
注:本文首發(fā)第十放映室,現(xiàn)經(jīng)授權發(fā)布
作者:兔丸
坊間都傳奧斯卡有大小年之分。
如今看來,日劇大概也是。
經(jīng)歷過幾年無劇可追的低谷,今年總算出了不少好看的劇,比如《短劇開始啦》《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女子警察的逆襲》《消失的初戀》《龍櫻2》等等。
當然,還有這部《最愛》。
剛補完三集,確認過眼神,它就是我本季度的“最愛”。
01.
單看開局,《最愛》不像懸疑劇,倒更像是日常劇,描寫的都是些生活的碎片和少年心事。
朝宮梨央(吉高由里子飾)是大學田徑隊的經(jīng)理人,也是公認的元氣美少女。
無論是誰遇到挫折,她都會用溫暖的笑容來治愈對方。
田徑隊的宮崎大輝(松下洸平飾)則是梨央的青梅竹馬,他平時就住在女主家的宿舍里,慢慢就發(fā)展成了雙向暗戀的關系。
雖說還沒正式告白,但就連梨央的父親也默認了以后要把女兒托付給他。
此時,梨央正計劃要報考東京某所大學的醫(yī)藥部,然后盡力研發(fā)新藥,治好弟弟的間歇性失憶。
而大輝也默默做好了未來要去東京發(fā)展的打算。
眼看著生活即將步入正軌,注定改變梨央一生的意外卻不期而至。
某個雨夜,梨央被隊里的渡邊康介纏上,對方一直想和她套近乎。為了圖個清靜,梨央特意躲去了廚房。但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她竟然全都不記得了。
等到第二天醒來,她才察覺到了些許不對勁。
地板上的不明血跡、碎掉的燈泡、不翼而飛的護身符、手臂上的傷口,種種線索都在提醒她:昏迷期間,一定發(fā)生了什么重要的事。
但由于記憶的斷點,梨央遲遲理不出頭緒,只能勉強壓下心中的恐懼。
與此同時,渡邊康介居然神秘失蹤了。
一聯(lián)想到事后父親莫名驚慌的態(tài)度,梨央隱約意識到,自己的失憶也許和渡邊的失蹤有關。
另一頭,似乎知道內(nèi)情的父親卻始終語焉不詳,只勸她安心考試,別想太多。
無論何時,他都會保護好梨央和弟弟。
面對不安的女兒,達雄信誓旦旦地做出了保證。
然而,考完試回來的梨央,卻迎來了父親的死訊。
明明之前還很健康,父親為何會突然死于外傷?當晚,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匆匆料理完后事,滿心疑問的梨央還來不及思考,便被母親派來的律師加瀨賢一郎(井浦新飾)接走。
從此,她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里。
時間線撥回到十五年后,渡邊的遺體被人意外發(fā)現(xiàn),更蹊蹺的是沒過多久,其父渡邊昭也遭人殺害并拋尸公園。
調(diào)查過程中,負責查案的刑警大輝發(fā)現(xiàn)兇殺案的嫌犯不是別人,正是初戀情人梨央。誰也沒想到,他們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重逢。
02.
失憶、命案連連看、舊愛變嫌犯,稍有經(jīng)驗的觀眾都不會被這些老梗輕易唬住。
要是看過導演冢原亞由子的前作《為了N》,那更應該對后續(xù)的反轉心中有數(shù):女主大抵還是個好人,不會是真·惡女。
但,套路歸套路,絲毫不妨礙大家追劇的熱情。
如果你逛逛評論區(qū),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人正忙著在初戀組(梨央和大輝)與天降組(梨央和加瀨)之間反復橫跳,尋找入股的最佳姿勢。
畢竟,正如主創(chuàng)說的,這是部「原創(chuàng)懸疑戀愛物語」。
顧名思義,戀愛第一,懸疑第二,磕就完事兒。
我敢說,不少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觀眾早就熟練掌握了在玻璃渣里找糖吃的技巧,但《最愛》比這更狠。
你吃到的每一口糖,隨時都可能變成刀子,我愿稱之為“刀口舔糖”——
時隔多年,大輝回想起多年前告別的場景,才意識到梨央也是性侵案受害者之一時的憤怒與隱忍;
得知梨央從未放棄研發(fā)藥物的夢想,不自覺上揚的嘴角;
即使有所懷疑,也選擇暫時替梨央隱瞞了有關護身符的秘密;
看監(jiān)控錄像,其他人都以為梨央在睡覺,只有他一眼看穿,她是在默默哭泣。
還有,梨央已經(jīng)記不清細節(jié),大輝卻隨口就能復述出當年的點點滴滴,關于兩人的夢想,關于對東京的想象。
不用想也知道,分開的這么多年里,他一定默默回憶了無數(shù)遍,才能把這些細節(jié)熟記于心。
這些所謂的糖,統(tǒng)統(tǒng)建立在兩人已經(jīng)斷聯(lián)整整15年,早就對彼此的生活一無所知的基礎之上,他們所擁有的,只有過去。
而在大結局之前,誰也說不準破鏡是否還能重圓。
保不齊,編劇就會給觀眾安排點“surprise”,整個BE美學。
一想到這,本磕學家還真有幾分忐忑。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對CP最好磕的點,其實正是二人間曖昧不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
身為刑警,男主的立場決定了他無法像加瀨那樣無條件守護女主,而是必須以極其矛盾的心態(tài)游走在梨央身邊。
在案情明朗之前,他甚至拿捏不準該以何種態(tài)度來面對她,是陌生人,故人,還是“戀人”?
他深知對方和眼下兩起命案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理論上來說,他應該申請避嫌。
可一旦面對梨央,他就無法做到公私分明。
既不能拋開警察的職業(yè)道德,又不能無動于衷。那到底要保持距離,還是趁機靠近?
好一個剪不斷理還亂。光是這般糾結的心態(tài),再配上大輝眼神中的隱忍和克制,就夠CP黨瘋狂腦補,寫個800字小作文那都不是事兒。
對梨央來說,大輝同樣是最特別的存在。
得知兩人私下見面的事,加瀨無奈地表示不可以和警察單獨見面,如果有事,必須盡快通知他。
面對“老父親”上身的加瀨,梨央先是企圖“萌混過關”,眼看混不過去,又拖長語調(diào)“抱怨”:因為他突然跑來問我話嘛。
就像大輝下意識的心軟和動搖一樣,梨央也無法拒絕對方。
到這一步,編劇已經(jīng)不是暗示,而是明示:這倆絕不是單箭頭,放心大膽地磕。
還有必須要夸的一點,本劇配樂是真的絕,橫山克+宇多田光,都是搞氣氛的高手。
在配樂加持下,感情戲頓時顯得好磕到有點上頭。
尤其是第二集的“抹茶名場面”,這一整段劇情都值得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品味。
男主一把攬過差點被車撞到的女主,女主撲進男主懷中,此時配樂起的恰到好處。
一個壓低嗓音抱怨:“你干嘛大半夜邊走邊吃??!”
另一個忍不住嘟嘴撒嬌,“我就想吃點甜的嘛,就稍微嘗嘗”,說著急忙掏出手帕給他擦襯衫上的奶油。
兩人對話的語氣之自然,仿佛借著bgm跨越了漫長時光,回到了當初還沒戳破窗戶紙時的相處模式。
雖說此刻兩人的對話就像一對幼稚情侶,好像時間并未在二人身上施加印記。
但女主的語氣帶了一絲絲天然的誘惑,“這樣算犯罪嗎?什么罪呀?”
嚯,妥妥的釣系美人。
聽到這,剛才還振振有詞的大輝避開了對方的視線。
一個正經(jīng),一個撩人而不自知,二人的對手戲,時常會有“純真”與“禁忌感”摩擦出的火花。
bgm還未結束,偶像劇般的甜膩氛圍很快被現(xiàn)實攪碎——
女主意識到男主其實是準備來找她問話的,即使他聲稱想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聊聊。
無論如何,他們現(xiàn)在一個是嫌犯,一個是警察,不可能對彼此毫無保留。
雖然但是,又有什么能比兩個顏值、智商雙雙在線的成年人之間的互相拉扯更加帶感呢?
比起猛灌工業(yè)糖精、一路甜到齁的糖水劇,這種在理智與私心之間搖擺,若即若離、互相試探的情感張力,那才叫真的上頭。
03.
一路追下來,除了好磕,我也忍不住想感慨,有些東西還真得日本人來拍,不服不行。
就拿翻拍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來說,雖說王凱、張魯一、林心如的演技都挺到位,起碼不拖后腿,但總覺得少點內(nèi)味兒。
再包括去年迷霧劇場那部《在劫難逃》,劇里孫曉萌和趙彬彬的人設、劇情線,明顯有模仿《白夜行》的痕跡。
但無論是石神“嘔出靈魂的痛苦”,還是亮司為愛獻舍的瘋狂與卑微,這種扭曲、無望、病態(tài),不顧倫理道德的愛,都只有原版才能完美呈現(xiàn),直達人心深處。
萬一,未來國內(nèi)也有片方打算翻拍《最愛》,那我大膽猜測,大概率是失敗的結果。
因為《最愛》同樣有著難以復刻的靈魂——對于人性的洞察和人在極端情境下的情緒刻畫,以及對氛圍感的拿捏。
先說前者。
該怎么形容劇情給人的感覺呢,就仿佛時刻有某種“引力”緊緊抓住角色和屏幕外的觀眾。
父親去世后,梨央不得不背負著秘密,獨自離開。
為了不拖累對方,她決定切斷和大輝的聯(lián)系。
不舍、不安,還有難言的失落,一切洶涌的情緒,都濃縮在梨央欲哭未哭的表情里。
最后,她深吸一口氣,輕輕揮了揮手,當做告別。
剛到東京,大都市的一切都讓她感到陌生和無措:被嫌棄的鄉(xiāng)音,看似親近實際疏離的家人,再疊加上父親離世的陰影,梨央陷入了混亂。
她不知道該怎樣和強勢的母親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反抗跋扈的哥哥,只敢偷偷把自己埋進枕頭。
就在你以為劇情要一黑到底的時候,一線天光照了進來——隔著電話線,遠在他鄉(xiāng)的大輝表達著對她的思念與祝福,這讓她有了勇氣,她開始試著去重新尋找生活的方向。
然而,當她以為風波總算平息時,弟弟手機里的錄像又證明了噩夢從未離她遠去——原來,為了救差點被拖走施暴的梨央,是弟弟小優(yōu)捅了渡邊。
從這一刻起,她知道自己永遠都無法真正從那個夜晚逃離了。
于是,她只好捂住嘴,失聲痛哭。
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又在抓住希望之后不斷下墜。在如此跌宕起伏的劇情里,逐漸深入角色內(nèi)心的過程里,你能明顯體會到命運對角色步步緊逼的殘酷與壓迫感。
通俗點說,就是虐心。
這種不靠狗血也能虐到極致的酸爽,使得《最愛》有了別樣的質(zhì)感。
再來說下氛圍感。
不同于看完《海岸村恰恰恰》會對鄉(xiāng)村生活產(chǎn)生向往的浪漫溫情,《最愛》里的“鄉(xiāng)村”更像某種隱喻,或者說意象。
比如,故事前期的推進和場景的轉換幾乎是同步進行。
故事開篇,鏡頭對準了蒼翠的群山,高矮錯落的村莊、無限延伸的麥田,簡直美好到像《龍貓》里才會出現(xiàn)的場景。
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治愈系。
就在觀眾逐漸適應歲月靜好的氛圍時,劇情急轉直下,畫面開始出現(xiàn)割裂感。
一邊是依舊明媚的山野風光,另一邊是漫漫長夜,梨央的人生就此被切割成了兩半: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
告別故鄉(xiāng),不僅意味著告別安寧祥和的生活,也意味著拋棄一部分自我。
半年后,當外婆與梨央再次見面,就感嘆她的口音變了,變得像個東京人。
一旁的小優(yōu)也附和道,姐姐身上有新的味道。
鏡頭切過,是飛鳥長鳴,霜雪壓枝,白雪覆蓋了整座村莊。
這場暴雪,象征著纏繞在歸鄉(xiāng)之人心底最罪惡的秘密,以及即將壓垮主角的不祥之兆。
再看接下來這一幕。
得知真相的梨央緊緊抱住小優(yōu),即使人生一片灰暗,至少這世上還有親人能給她活著的動力。
可現(xiàn)實是,她的生命之火再次熄滅了。
畫外音響起,梨央用空洞的語氣呢喃,“五年后,優(yōu)失蹤了。”
鏡頭拉遠,是一片死寂。
這樣的場景一再讓我想起《雪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p>
除了沉郁空靈的美感,更流露出些許哀愁。
就很神奇,從《最愛》這部劇里你居然能品出一絲文學性。
最后,趁機再多說兩句。
保守固執(zhí),顯然是刻進了日本人的DNA。
就像流媒體時代,相比起抱上網(wǎng)飛大腿、投資規(guī)模倍增的韓劇,日劇的發(fā)展節(jié)奏相對緩慢,就連少有的爆款《彌留之國的愛麗絲》還是沾了《魷魚游戲》的光才重回熱搜榜。
一晃多年,整個行業(yè)還是那副我行我素、步履悠哉的姿態(tài)。
這么一對比,難免會覺得日劇的格局小了。
但我其實挺慶幸,編劇們依然愿意用最細膩的筆觸去書寫人的喜怒哀樂,觀照人的命運,不執(zhí)著于迎合社會情緒,哪怕出不了圈,也挺好。
原來吉高由里子已經(jīng)無法演清純少女了,操場喊話那段嚇到我只想請浮腫的她趕緊結束這一切,當然大人時期非常適合很漂亮。以及自己怎么也看了這么多日劇日影男主居然完全沒印象……他誰(去搜了一下他的所有作品我剛好完美避開一部都沒看怎么會這樣)
看完第一集,節(jié)奏感很好,戀愛線站定初戀組,溫柔學長真是抵擋不住。最喜歡這句臺詞:“是男人,就該目送女人踏上旅程。真心喜歡她的話,就不能阻撓她、惹她傷心、讓她為難?!?/p>
弟弟一個未成年在正當情況下捅了人,這有什么好瞞?第一時間報警的話,哪來這么多破事。日本不是文明國家嗎?難道法律也不靠譜?
救命,初戀組太有性張力了,明明啥也沒發(fā)生,但是只要他倆同框,我就分分鐘想搬床來!
吉高用沾血的手撩頭發(fā)那幕想到ユリゴコロ,美到肝兒顫。為了n的制作班底,卡司畫面構圖配樂都很喜歡,只要故事不走歪就沒問題(私心先給五星ww
你永遠可以相信冢原亞由子 我已經(jīng)說倦了
我猜測兇手是弟弟,父親為了保護姐弟倆選擇了自殺,他倆后來肯定都想起來了,就是不知道這姐弟倆誰殺了死者父親,加入律師和警察和三角戀這些變量后應該會演變成套娃一般的包庇掩飾吧。不過這些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怎樣呈現(xiàn)這個故事,要是再來一次《為了N》式的故弄玄虛,我可吃不消了,給配樂和卡司點贊,以及日劇跑從來不會缺席??!
吉高由里子值得這個好劇本
有點對日式懸疑審美疲勞了,可能到結局就是屁大點事故弄玄虛了10集
這9分是怎么來的啊 這老套的劇情 這跳躍式剪輯…… 日劇一年能有一部出彩的就謝天謝地了
梨央從車里飛奔出來遠遠看著男主 但是最終什么話也沒有說的那幕還是狠狠賺了眼淚
《非自然死亡》的導演和《為了N》的班底用《你的名字》的拍攝風格拍了個東野圭吾style的劇本。 完結更新:沖著這股東野味兒,“最愛”說的果然不是男女主…..
劇情好帶感,演員選得真好,十五年后感受到松下洸平帥氣爆表!本季最佳預定?。。?/p>
這個男主第一眼一般般 越看越帥 瞬間對中學生談戀愛失去了興趣
三觀不正發(fā)言:磕哪對都不如磕骨科,最愛姐姐的是弟弟,其他人的愛都帶著遲疑
果然是冢原亞由子,鏡頭語言好美;果然是橫山克,背景音樂好美;果然是宇多田光,主題曲好美;果然是小吉高,社長好美!??桑也不錯。果然我最愛也最恨的還是這種純愛虐戀...
懸疑類日劇搞煽情的路數(shù)最主要的兩招:包庇與替罪。由此也可以演變成認為對方有罪的包庇和互為兇手/替罪。近期熱劇《影響》,松下的上一部《那邊的盡頭》都是同類型片。懸疑基礎上加點親情愛情擴展點深度,便成了社會派。比如湊佳苗比如暢銷君。
九分都是怎么打出來的,也就中不溜,第一集就能知道小優(yōu)是犯人啊,吹吉高演技的,她演的角色不都一個樣么
和為了N一樣,其實懸疑的部分蠻單薄的但是勝在氛圍好,畫面質(zhì)感、節(jié)奏和配樂都不錯,吉高由里子這部劇美得很突出
靈氣是老天爺賞飯,稀缺資源。沒了用盡了也是客觀事實。純靠現(xiàn)有演技就鎮(zhèn)不住故事想立的清純又魔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