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韋恩·斯薩林斯基(里克·莫拉尼斯 Rick Moranis飾)發(fā)明了能將物體放大縮小的機器,光顧著高興的他卻忘記了告訴他的兩個孩子。于是這個神奇的儀器把他的孩子們跟鄰居家的兩個孩子都給縮小了。
四個孩子開始了一次刺激的神奇之旅。院子里的矮小平坦的草坪變成了高聳茂密的 熱帶雨林,微不足道的昆蟲變成了兇猛碩大的野獸,原先稀松平常的東西都瞬間變成了巨型障礙。然而粗心的夫婦發(fā)現孩子們失蹤后,才意識到大事不妙。怎樣才能把孩子們都變回原來的模樣呢?而此時最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在身邊的哪個角落……
以人體縮放為主打的電影有不少,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純架空的奇幻片,比較知名的有《愛麗絲漫游仙境》和《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系列;
另一類就是帶有一定現實背景和科幻色彩,比如早期的《神奇旅程》(1966)、《驚異大奇航》(1987)、《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1989)等。
這類電影往往涉及某項科學實驗、某個神秘儀器,因一次意外而讓主人公的身體收縮,并在現實場景里展開一次冒險。
其中,相比于以人體內部器官為重要展示的《神奇旅程》《驚異大奇航》,《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將奇觀化的對象擴展到日常生活,從故事到視覺風格都更接近于《蟻人》系列。
一定程度上說,這部電影都可以算得上當代好萊塢特效電影中表現人體收縮的一部先驅之作。
在此還有必要補充一個小插曲。
早在80年代的時候,“漫威之父”斯坦·李就已經向制作公司提議將蟻人漫畫拍成電影。
但最終還是擔心拍出來后會與當時的這部熱門影片里的設定過于雷同,因此將《蟻人》項目暫時擱置。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當年上映后北美票房達1.3億美元,這是導演喬·莊斯頓為迪士尼拍攝的電影處女作。
他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首執(zhí)導筒就拍出億元美金級別的導演。
喬·莊斯頓后來還拍了《勇敢者游戲》(1995)、《侏羅紀公園3》(2001)兩部視覺大片,漫威在推出《美國隊長》(2011)時也選擇請他來做導演。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和《勇敢者游戲》類似,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翻翻豆瓣評論,可以頻頻看到“小時候”“童年”“CCTV6”這樣的字眼,可見這部影片還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的故事基本是兒童版的“蟻人”——
一個癡迷于發(fā)明的父親研制成功一臺能夠將物體放大縮小的機器,但卻因一次意外而把自己和鄰家的四個孩子全部縮小。
不小心被“掃地出門”的這群孩子必須穿過無邊的叢林(其實就是他們家后院)才能回到家,為此展開了一次冒險之旅。
而那些以往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對于縮小后的他們來說,無疑都是一個個障礙和一場場災難……
在微觀視野下把最尋常的生活情境與道具奇觀化,這是這部電影的新意所在。
前面提到《蟻人》中的浴缸洪水,在這部影片中也可以找到多處相類似的設計。
比如父親在閣樓里掃地,被縮小的四個孩子面對如此巨大的掃帚只能倉皇奔逃;
還比如草坪里的噴水器打開后,原本細小的水滴落到地面后在四個孩子看來簡直就是一顆顆炸彈;
草坪里的螞蟻也成為了體型巨大的怪獸,更不用提片尾的那一只紅蝎子。
另外,片中還有一段低空飛行狀態(tài)下的主觀視角移動鏡頭,模擬了人趴在蜜蜂背上飛行時的驚險場面。
已經展現出非常成熟自然的的合成技術,大家可以把《蟻人》中相關飛行畫面拿出來與它做比較,現在看也是不過時的。
所有的這些“冒險”都發(fā)生在后院草坪上,也就是說與正在焦急尋找他們的父母是經常處于同一空間的。
這種同一空間兩個世界的設計是很有反差感的,剪輯在一起也會產生比較好的節(jié)奏。
說完視覺場面,再來看看內容層面。就像《蟻人》融入了家庭劇成分,比如離異家庭、父女關系。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也以家庭為核心,塑造了一個一心忙于科學實驗的父親和他兩個機靈又古怪的孩子。
雖然沒有很直白地表現,但我們還是可以讀出兩代人之間關系的疏離——大人忙于各自的事業(yè),孩子則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直到因身體縮小這次意外,失去兒女的父母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虧欠;
而孩子們也在冒險過程中獲得了成長與對愛的理解。
結尾是可以預見的大團圓,父母看到重新恢復正常的孩子們喜極而泣,兒女也與父母相擁和解,一派歡樂。
總體來看,這本質上就是一個沒有棱角的、極為主旋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劇。
但它所采用的少年主角、冒險故事、驚異的視覺場面、強烈的游戲/通關特征,這些元素的確能夠對兒童以及年輕的觀眾構成天然的吸引力。
這也是為什么它既能在美國收獲很好的票房,又能在中國的電視上俘獲一大批兒童觀眾的原因。
《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此后發(fā)展成一個系列,又分別在1992年和1997年推出兩部續(xù)集《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和《親愛的,我把我們縮小了》。
三部曲口碑都OK,成為關于身體縮放這一梗的經典代表。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讓大家在靜等《蟻人2》的時候,可以帶著同樣輕松的心情看看這個相似的系列。
當熟悉的世界變成了巨大的叢林,只有朋友和你一起并肩作戰(zhàn),兒童的幻想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快樂和發(fā)現勇敢團結友愛品質的旅行。
科學家韋恩·斯薩林斯基(里克·莫拉尼斯 Rick Moranis飾)發(fā)明了能將物體放大縮小的機器,光顧著高興的他卻忘記了告訴他的兩個孩子。于是這個神奇的儀器把他的孩子們跟鄰居家的兩個孩子都給縮小了。 四個孩子開始了一次刺激的神奇之旅。院子里的矮小平坦的草坪變成了高聳茂密的 熱帶雨林,微不足道的昆蟲變成了兇猛碩大的野獸,原先稀松平常的東西都瞬間變成了巨型障礙。然而粗心的夫婦發(fā)現孩子們失蹤后,才意識到大事不妙。怎樣才能把孩子們都變回原來的模樣呢?而此時最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在身邊的哪個角落……
#星期三電影# 第31期 《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
推薦星:二星
關鍵詞:回憶;暢想;團聚
曾記得以前“六公主”在暑期會播放很多優(yōu)秀的兒童電影,它們大部分童趣且充滿想象力,是許多人在電視時代美好的共同回憶。
影片開頭的動畫非常有八九十年代的風采,它們癲狂,有創(chuàng)意,音樂還非常踩點。直到后來才發(fā)現很多古典音樂的啟蒙,竟然都來自于《貓和老鼠》、《米老鼠》等美國動畫,當然這是后話。
在一個普通又安詳的小鎮(zhèn)里,每個家庭都很幸福。看看主角家庭,一兒一女一犬,這個小狗狗還非常聰明,能聽話,能幫忙,還能幫忙。女兒可愛美麗,小兒子聰明活潑。一
個平凡的周末,女兒想著與朋友的約會,兒子在家鼓搗著小實驗,讓人以為美國人都過著這樣舒適的生活,這可能就是最早對美國家庭的暢想吧,完全的迪斯尼風格。
每天沉迷于機器發(fā)明的父親,經常忘了吃飯,還需要靠機器傳遞吃飯的指令。就像古早的那些自動起床機、喂食機,可以制作卻不會量產的東西,只為了搞笑而存在,在那個年代的兒童片中出現很多。
這兒的人們沒有什么壓力,完全不會為房子、柴米油鹽憂愁,兩個相似配置的中產家庭,鄰里的周末清晨,于是罵罵咧咧的開始準備周末休閑活動。小兒子的一個無意的舉動,觸發(fā)了爸爸的發(fā)明,把四個孩子變成了小小人,開始冒險。
這樣的故事其實很多,比如縮小到更小的世界(《人體歷險記》),或者來到奇異的世界(《愛麗絲漫游仙境》),都是類似的類型,就連近年大火的《怪奇物語》、《玩具總動員》不也是類似的情節(jié)嗎?
縮小的特效,主要就是把場景變大,所以場景的布置非常重要。就像《西游記》中孫悟空變小的情節(jié),小時候看得很過癮,但時間太短,這種時候還得靠特效大廠,好萊塢來完成。用特效搭景非常直觀,讓孩子容易理解,這可能就是特效電影最大的好處吧!實際上整個故事就是一場后院之旅,縮小之后,就變成了一場原始森林之旅。一
對身處朦朧的少年少女,一個小科學宅,一個調皮鬼,三男一女,這樣的配置是不是非常熟悉。雖然這個團隊開始不怎么樣,有矛盾,有分歧,但大家內心都很善良,最后一同克服困難,化解誤解,平安度過冒險,成為好友。還有路途中告別螞蟻的戲份,在當時也很先進。
實際上他們的冒險都是些小小的問題,比如散落的玩具驚嚇,蜜蜂采蜜飛行,自動澆水機水炮,大戰(zhàn)螞蟻、蝎子,割草機大清洗,一場非常精彩的野外露營,就像一個充滿幻想的小朋友在院子里自己玩的幻想游戲。
然后總體的臺詞也挺有趣的,“你把腦細胞都擦掉了,剩下的就不多了”,“我覺得我好像已經不在食物鏈上了”,“人工呼吸是在法語課上學到的”,這些到現在還記得,略微有些隱晦的臺詞,蠻值得品味。
故事的主題其實也很有意思,忙于工作的父母,總是要經歷什么才會發(fā)現孩子多么重要,家庭多么重要,現在大部分看這片的孩子說不定已經為人父母了,大家也能感觸到這些嗎?
雖然本片是個兒童故事,但總體非常真誠,就像那些心靈雞湯,偶爾聽聽這些溫馨的虛假故事,想著大家能薈聚在假日當中,其樂融融,不也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嗎?
望河南險情早日退卻,家人平安團聚。
作為我小時候超級喜歡的一部電影……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囧
這一系列是小時候最長看到的 印象中美國小孩子天天開party的初衷源于此類型片
童年回憶啊 在ccav6看的
豆瓣檢索自己看過的電影的功能還是好蛋疼...又及這片子豆瓣分7.3怎么著也不能算是差片...毀三觀什么的可能是你記跑偏了...鏈接后補
哈哈哈,好懷舊啊,我大概八歲時候看的,因為當時我掉了顆下牙都沒敢往房頂上扔,害怕砸著誰家孩子哈哈哈,我小時候好二啊
2001.10.27 cctv6 佳片有約“放大的世界、縮小的人生”
這部片子也是我媽最喜歡的之一,所以我也喜歡,充滿了童年在新街口的美好回憶!
依稀記得孩子們在自己家的草地上,看著房子大小的夾心餅干。。。。
小時候看的科幻片,CCTV-6電影頻道哈
小時候,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在電影頻道看的。當時印象深刻,因為劇情新穎,有創(chuàng)意。很吸引人,可以定義為小小的科學喜劇吧。蠻好看的。就是喜歡創(chuàng)新,不欣賞那種翻舊。
With mom. 在那個年代,迪斯尼一部非常典型甚至predictable的好萊塢兒童制作也能帶給人各種溫情感動,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制作者的真誠。
想都不用想,這必然是童年回憶了。(那個時候怎么隨便什么電影都這么好看啊?。。?/p>
之所以想看這個電影,是因為在其中一個系列里有個女孩子長得十分好看,現在可以確認不是來自這部了。
如果是正大劇場演的我應該開過,不過都不記得了~
親愛的 我把JJ縮小了
記得我是1994年看的。當時看得狂笑,好喜歡哦!當時的科幻片少,也接觸得少,對這部記憶特別深。有機會要再看一次。
經典的科幻童話故事。如果說一家三口周末想要看一個有趣、難忘、又有教育意義的合家歡全年齡向電影,沒有比這個更合適的了。
不知道多小的時候看的電影
突然想起這個,小時候停電沒看完!?。∵B名字都不記得
突然想起小時侯看過的,在螞蟻背上,與蝎子大戰(zhàn),最後變回來。那時看這片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