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4預(yù)定由Desiree Akhavan制作的喜劇《雙性戀》(The Bisexual)。該劇講述一個通過約會不同的男女,來發(fā)現(xiàn)自我的故事。
如果給自己一個標簽,那么“雙性戀”就是我要給自己印上的記號。
我向往男女甜蜜的愛情,但我更沉迷于lesbian之間軟糯糯的情愛。
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出柜,沒想過也不敢想,或許這就是雙性戀的窘境?;蛟S這樣性格的養(yǎng)成跟身邊成長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但我認為,這種性格還是天生就存在于骨子里的。
難道這就是lesbian們討厭雙性戀的原因嗎?
雙性戀也有自己的煩惱,她怕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在這樣的邊緣徘徊。當然這樣的方式肯定會讓雙方收到傷害,或許分離,或許怨恨,或許不再聯(lián)系,亦或....不再相見。
這部劇也讓我陷入沉思。
十幾年的感情,一瞬間崩塌。到底是愛還是猶豫?
喜歡酷酷的你,可愛的你,撒嬌的你。喜歡看你藏在懷里動來動去。沒理由,就是好喜歡你。喜歡也是一種欣賞,但不代表愛。男性對于雙的吸引,或許就是一種沒由來的欣賞。
大學(xué)之前從沒想過自己的取向是這樣,但我并不認為這不正常!知道遇見你,我覺得整個世界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翱翔在藍藍的天空中,翻滾在軟軟的白云里,徜徉在久經(jīng)干涸的甘霖里,讓我...真的...好喜歡你。
長日.....將盡。
首先,請允許我對部分評論報以ROSS式長嘯??!
看完全劇回看第一集,發(fā)覺連封面都藏了導(dǎo)演的小心機:“你抱著她,要像抱著你的孩子一樣,同時眼睛還要看鏡頭。”但是兩個畫面的感覺真不一樣。如果沒有小說家室友相印襯,這部劇才是短評第一所說的Mememe視角。當他略帶委屈地抱怨自己做不了一個soft男性時,一句“躺下,現(xiàn)在,快點”的回應(yīng)讓女主的魅力閃閃發(fā)光。
對于姬佬口頭嫌棄實則全文背誦拉字行為的自黑特別優(yōu)秀,笑出眼淚。S2確實很無聊但不是因為Tina懷孕了,而是Marina走掉了。(后來回歸的是虛假的克隆人)
并不了解Maxine是何人可能更利于入戲?
但是回憶里的短發(fā)Sadie出場后我也默默發(fā)出了不般配的hate speech哈哈哈哈。I get it now
演繹出來的年齡增長讓后來的中年危機顯得更加可信。不過我并不覺得本劇是漸入佳境式的,開頭和結(jié)尾是呼應(yīng)的,很多細節(jié)也別有一番滋味,小孩都誕生了,但是intimacy沒有那么好重建呀,如果下一季回馬槍扎在Gabe和Leila之間關(guān)系上,那就俗了,保持期待一下。
Desiree Akhavan是個人才,坐等她大紅大紫(雖然長相不是我們中國人的菜hhhh)
一看就知道又是一出自編自導(dǎo)自己女主的網(wǎng)劇系列,這慘不忍睹無法直視的女主顏值和自我中心糾纏不清memememememeME的劇情……可惜了Maxine Peake的演技。
3.5 An interesting topic, sexual orientation is so complex. You'll never know.
亞文化還是有門檻的,所以不受歡迎也可以理解
給Maxine阿姨打的
Could you plz stop making crap you narcissistic hipster?
根本就還蠻好的吧 一天之內(nèi)津津有味看完了六集 (我看評論里給一星的都是hetero)
讓這個評分告訴你我們的性教育多么匱乏。
又是一部“too relatable 只好假裝沒看過 這樣我自己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的片子
能打負分么。女主腦子有屎。
Touché. 同一個女主,同一個配方:伊朗移民文化(果然提到了Taarof我暫譯成“虛禮”) & lgbtq文化(以及biphobia)
Maxine Peake真是怎么看怎么美,話說這個劇雖然感覺在C4播有種討論大尺度問題的氣質(zhì),但實際上還是女導(dǎo)演的自戀劇嘛。。。。
純粹為了Maxine看的
Leila不知道刮不刮腋毛,要不要結(jié)婚,自己是不是bi,,,誰還沒有些不確定的東西~也許就像那個行為藝術(shù)表演一樣,要好幾輪才能直擊你心。
“雙”可以,但“雙”不是濫啊喂。用這樣的劇情和方式探討“雙性戀”,真的不是在給雙招黑嗎。。。而且,我完全看不出來女主有什么人格魅力可以睡遍男女。我的兩星都是給瑪克辛的。
好看 難得一開頭就吸引住了我 深刻的理解變態(tài)小姐姐的惡趣味 超級好笑的呀 場景對話也很真實 本姬姥很滿意了
其實這個角度還是挺新奇的,笑點時不時也有,就是女主太難讓人喜歡了
!!!!導(dǎo)演福利,請到瑪克辛演自己女友,還讓她說marry me 過分過分.喜歡Deniz說話的方式。然后就是發(fā)現(xiàn),原來別人眼中的非常自我的人,未必確實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可能只是被不確定感包圍。想起leave no trace,有一些選擇是必然,因為“我心安處”。覺得把劇本里的動作部分用旁白念出來的感覺,有點像讀書。蠻好玩
有時候,亂搞只是需要一個借口。
英劇總能讓人眼前一亮